诗词大全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题】此诗作年不详。原诗二首,此为第一首。出塞: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汉横吹曲》。唐代乐府诗《塞上曲》、《塞下曲》,皆由此出。本诗《才调集》作《塞上行》,《文苑英华》作《塞上曲》,《万首唐人绝句》作《从军行》。诗中写秦汉以来筑关防敌,但敌人却屡度阴山,其原因是将领无能。以汉代人事影射唐代。全诗意境雄浑,思想深刻。【注释】①二句意谓秦汉时的明月早就照射防胡的关塞,但至今万里长征出塞作战的人依旧不能归还。“秦时”与“汉时”,“明月”与“关”,互文见义,意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②二句意谓假使守卢城的李广仍健在,就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度过阴山南侵。卢城:指卢龙县,汉时为右北平,唐时为平州(北平郡)治所。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入塞侵略。通行本作“龙城”,误。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东西走向。【评论】唐代诗人王昌龄(690?—757)作。诗的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以雄浑笔触勾画出月照边关的景色,显示了边疆的寥廓与萧条。诗人妙用“秦汉”二字修饰“关”“月”,再加上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便创造出具有阔大空间感和悠久时间感的意象,使人感到秦汉以来战争烽火持续不息,无数征人献身边疆,至死不归,至今仍有万千士卒戍守边关不能回家。这两句已深刻地揭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后两句,诗人提出解决悲剧的办法:“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汉朝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使敌人不敢再来进犯,征人就能够回乡与亲人团聚了。这两句歌颂了历史上的名将,谴责了当时边将腐败无能,批评朝廷用人不当;同时,表现了同仇敌忾、坚决打退入侵之敌的爱国豪情。诗人把歌颂与讥讽、抒情与议论熔于一炉,写出这两个感情复杂、含蕴丰富的警句。全诗语言既精炼又明快,意境既雄放又含蓄,篇幅虽小而容量巨大,体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所以此诗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明人李攀龙称之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开篇第一句,便是盘空硬语,表面上是写明月和关塞,但实际上,诗人是将深沉的历史感寄寓于诗中。这里,秦月汉关,都不是确指,而是互文见义,暗示秦汉两代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边塞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那时的将士们早已化作寒烟衰草,然而,明月依旧,关塞依然,只有它们才是历史的见证。回忆历史,自然要返观现实,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诗的第二句,诗人以“万里长征人未还”相承。由“万里长征”,可知边烽未熄;由将士未归,足见征战之苦;是欲归不能,还是已战死沙场?诗人没有直说,但诗中所包含的不正是所谓“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的悲愤意蕴吗?由这寥寥七字,人们或许可以想见那烽火遍燃的关塞,想见那漫漫黄沙和累累白骨,想见那“新鬼烦冤旧鬼哭”(杜甫《兵车行》)的凄惨情景。这句诗,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浓缩了唐代边塞的现实情景,恰与第一句相衬。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首先思接千载,追溯历史,随之则视通万里,描写现实,万里征尘尽收眼底,千年兴慨独上心头!诗句将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交织在一起,具有一种恢宏的气象。诗的第三、四两句,以假设句式议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实际是承一、二两句,对历史和现实的进一步感叹。“龙城飞将”是指汉代名将卫青和李广。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汉元光六年,卫青追逐匈奴至龙城,斩虏首数百。又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右北平,汉郡名,大致相当于后来的营州,营州旧治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县)。诗人在此借用这两个典故,并非发豪迈之语,实是抒激愤之情。在诗人看来,假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能活在今天,何愁边烽不熄!何愁胡兵不败!何愁万里征战的将士不归呢!这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岂不正是现实的悲剧吗?诗中议论,特别是绝句中的议论,多为诗家所忌。但所发议论若能见识高远、恰到好处,则会深化诗的内涵,增强诗的力度。黄生在《唐诗摘抄》中评论此诗时说:“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情味胜故。”的确,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所发议论,高屋建瓴,寓意深邃,是议论,也是感叹;格调似沉郁,却又爽健,堪称“盛唐之音”。这首绝句,将明月、雄关和万里边塞联在一起,构成雄浑的境界,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患熔为一炉,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

()

比喻身处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而感到迷乱。典出《红楼梦》第六回、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农村老妇人,她的女婿是贾府的远亲,因家境贫寒,刘姥姥替女婿去贾府乞求资助,进了贾府的后花园大观园后,目不暇接,处处感到新鲜。在荣国府的凤姐面前,她又拜礼又请安,又自谦又奉承,哄得凤姐满心欢喜不由得不照顾。刘姥姥虽然羞于张口要什么,但凤姐一出手就给了二十两银子,比她全家辛苦一年的收成还多,喜得她眉开眼笑地说:“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你老拔一根毛比我们的腰杆还壮哩!”

()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散文篇名。选自《战国策·秦策五》,以首句名篇。有些选本作《吕不韦相秦》或《吕不韦立君》。此篇所记之内容与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不尽相同。据《史记》记载,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两年后昭王立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这就是异人的父亲。异人的兄弟有二十几个,异人又不居长,其母夏姬也不得宠爱,异人在赵国为人质,处境寂寞。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大败赵于长平,又进围邯郸,异人几乎被杀。吕不韦在邯郸经商,了解到异人的情形,认为“奇货可居”,即问父亲“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父答‘无数’。吕不韦为了得到无数倍的赢利,奔走于邯郸、咸阳之间,成功地使异人登上了秦国的王位,吕不韦由此也跻身秦国要职达十三年之久。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说:“《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班固虽云太史公采《战国策》,然为此《传》当别有所闻见,故不全依彼说。或者刘向定《战国策》时,以己异闻改彼书,遂令不与《史记》合也。”宋鲍彪说:“不韦,贾人也,彼安能知义?欲图赢而夺嫡立庶,秦国之不乱败者幸也!以是得赢,而饮酖于蜀,于是知有天道矣!凡不韦所立,于时皆丧身灭国之事。周衰,士之阴险倾邪,无辈于不韦者。不足算也,不足算也!子楚之计平平耳,孝文称为奇而立之,非老悖乎?”(上海古籍社《战国策》汇注引)关于系年,今人缪文远《战国策考辨》说:“据《史记·吕不韦传》,子楚质赵在秦昭王四十二年或稍后,吕不韦为秦相在庄襄王元年,则此章叙事首尾凡十七年,且疑窦滋多,颇难信据。此章系年姑从阙疑。”今人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说:“据《史记·吕不韦传》‘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则此策应系于秦昭王五十六年。策后最后言子楚立为王,吕不韦为相,王后为华阳太后,就事之结果言之,不是划策之年月。”此篇记述了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怎样由商界一跃而进入政界的一次成功的政治投机。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分析了当时各方面的情况,看准秦质子异人“奇货可居”,于是弃“珠玉之赢”,游说异人、阳泉君等,奔走于秦、赵之间,疏通了各种关节,终于使“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帮助异人登上了王位;而他自己也以一介商贾而位至卿相,跻身秦国要职达十余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此篇叙事简括,说辞精炼;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如通过对吕不韦与父亲的对话,以及后来游说异人、阳泉君、赵王等言谈举止的描述,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兼商人的险诈机敏、老谋深算的性格,在《战国策》纷繁的人物画廊里,可谓个性鲜明,独具风姿。

()

张可久

落帽风,登高酒,人远天涯碧云秋。雨荒篱下黄花瘦。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

()

年代:

()

中国北方一种特殊的风俗。指男女在青壮年死去之后,有人为他们作媒,合葬在一起,使成为夫妻者。此风俗在中国流行甚早。《周礼·地官·媒氏》篇已明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嫁殇即为鬼婚,为之做媒,则为阴媒。郑康成注云:“殇,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在当时认为这不合人伦之道,“生不以礼相接,死而合之,是亦乱人伦者也。”对于阴媒,宋代康誉之在其所著《昨梦录》中记载极为详细,并认为是北俗。

()

【诗句】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意思】李白的诗没人可以并比,李白其人飘然若仙卓尔不群。

()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

湖桥用朱申之韵

()

探春令

()

松风轩晚望

()

多丽

()
()

夜雨晓起方觉

()

过楚用作

()

冬至四绝

()

郑人逃暑

()

元日班贺

()

安禄山

()

李商隐诗《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蝉娟。

()

桃花影

清畹香斋刊本《桃花影》扉页书影

()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詩句出處:《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

()

【诗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出处】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注释】雨中,黄叶从树上飘落,昏暗的灯光下坐着一位孤零零的白发老人。形容一派寂静悲凉的景象。也有的认为是描绘一种宁静淡泊的悠远的境界。◇“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描绘的是一种宁静淡泊的悠远的境界,它所传递的不是老境的苦涩,而是超越尘世的恬淡。(周声华《祝君健康长寿》,《长江日报》1993年5月7日)【鉴赏】屋外的雨,不停地落在叶子已经枯黄的树上;屋内灯下,灯火照耀着满头白发的老人,作者描写自己独居荒野,感叹叶黄人老,不由悲凄万分。现今常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诗,来形容人老颜衰的凄凉愁苦。【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雨落叶黄,老人或其他人独坐灯下的凄冷情景。[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千多年前的句子,还可拿来为今天那些读书人写照。人未老,鬓已斑。江湖夜雨,又是十年寒灯一晃而过。(伍立杨《雨中黄叶树》)【全诗】《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释】①卢纶:和司空曙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是司空曙的表兄弟,诗歌工力与司空曙相匹。见宿:过访并住宿。②雨中两句:以秋天雨中的黄叶比灯下人的容颜和景况。③独沉久:长久地孤独沉沦。④自:本。分:情谊。蔡家亲: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一作“霍家亲”【鉴赏1】

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

()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詩句出處:《贈衛八處士》;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

()

【诗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意思】至今边烽仍未熄灭,万里征战的将士还未归来。【全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①但使:只要。②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今内蒙古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题解】这是一首边塞诗歌中的名篇,主要内容是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具体含义历来争议颇多,明代李攀龙、清代沈德潜都有自己的见解。此句以互文的形式歌咏边塞的天地,依然是可爱的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可至今依旧战事频仍。二句写征人未还,也有穿越时空的历史感,诗人所看到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出塞将士远去不回,而是千百年来,绵延不断的热血男儿悲壮而惨烈的出征场面。有了第一句的时间背景,第二句诗词也就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沧桑感。三四句借用汉时“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写出普通老百姓对于良将的渴求,表达了人民希望过太平生活的共同心愿。全诗以浑厚的气势,唱出雄壮豁达的主旨,气韵流畅,一气呵成,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明人李攀龙曾誉之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为过。【诗大意】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依旧,战火连绵,已历经千载;至今边烽仍未熄灭,万里征战的将士还未归来。假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还在,边军有着杰出的统帅,必教胡马不敢南侵,定使阴山固若金汤。【赏析】因为有边患,才有边塞诗的出现,而边患,自周、秦时起,直到唐代都没有解决。多少健儿,埋骨关山。诗人只用了十四个字,就把这千年的历史,浓缩在两句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使用的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对唐人来说,就应该理解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还是秦、汉时的关”。再引申下去,就是“边患还是秦、汉时的边患”。“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熄,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这烽火,一直燃到诗人所在的唐代。下面两句诗就有些骨头了。为什么边患老是不能解决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将帅的无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这样的将帅带兵,能不打败仗吗?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败后的一段精彩表演。曹操从华容道逃回南郡,“曹仁置酒与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王昌龄在这里所使用的手法,和曹操如出一辙。如果龙城飞将李广在,胡马就不能度阴山为患。言外之意是说,现在这些带兵的将帅不过是一群饭桶。高适《燕歌行》结尾处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和这首诗是一个意思。诗贵含蓄,然而含蓄蕴藉中,着实淋漓痛快。

()

《儿子与情人》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1885—1930)的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围绕煤矿工人英瑞尔一家展开。矿工英瑞尔与妻子格特鲁德本来婚姻美满,但英瑞尔酗酒成性,妻子只有把全部爱情放到儿女身上,特别是放到次子保罗身上。保罗16岁时认识了米丽娅姆,两人感情逐渐加深,但保罗感到自己在肉体上不能接近她。保罗又通过米丽娅姆认识了与丈夫分居的克莱拉,两人情投意合,也不能结合,因为保罗感到只有母亲才是使他能得到完全理解和爱情的女人。一天,医生诊断英瑞尔太太患有癌症,后来她只能靠吗啡止痛维持生命。为了解除母亲的痛苦,保罗与姐姐安妮让她服用过量的吗啡而安静地死去。保罗从此孤独一人,只想与母亲一起长眠地下。通过长期的内心斗争,他才感到母亲的精神会永久和他在一起,于是鼓起新的勇气,开始新的生活。

()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詩句出處:《獨漉篇》;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
()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