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原文与翻译、赏析
天狗郭沫若。《天狗》原文与翻译、赏析郭沫若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①,我把一切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②!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③,我在我的神经上飞跑,我在我的脊髓上飞跑,我在我的脑筋上飞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注释】①我国旧时传说,以为日月蚀是天狗吞食日月。②Energy:物理学所研究的能。③啮(nie涅):咬。【赏析】个性解放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潮之一,通过对独立人格的颂扬唤醒了一代中国青年,成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先导。郭沫若的《天狗》一诗以叛逆式的反抗和激情反映五四时代具有革命内含的个性解放精神,这首诗既是个性解放的产物,又是解放了的个性的自我表白。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天狗是天上的慧星,月中的凶神,日蚀月蚀时人们便以为天狗把日月吃了。郭沫若在诗中把天狗作为抒发感情、张扬个性的意向载体,体现着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气势和胸怀,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精神以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表达出来。贯穿全诗的是一个能够包容一切,毁坏一切、创造一切的“我”的总体形象,“我”要吞掉日、月、全宇宙,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对着整个世界宣布,“我”是日光、月光,是一切星球的光,是全宇宙能的总和,这个“我”横空出世,傲视苍穹,这是五四时革命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不可阻挡的伟大力量的总体象征。“我”接着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开始了所向披靡的自由运动。“我”飞奔,像电气一样迅捷;“我”狂叫,如大海一样汹涌;“我”燃烧,似烈火一样炽热,凭着这无与伦比的力量,“我”冲决一切束缚自己的罗网,摧毁封建社会一切禁锢人的枷锁。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潮流要摧垮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思想,同时解放了的自我又要求开辟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毁坏自我,更新自我,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天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这种思想。“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这种严酷地解剖自己的思想是可贵的。更为可贵的是诗人要求超越自我,“我”在“我”的神经、脊髓、脑筋上“飞跑”,最后达到自我的完成,“我便是我呀,”最后诗人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我的我要爆了!”旧我的毁灭,预示和标志着新我的诞生。全诗共三个层次:自我扩张——自我否定——自我完成,这三个不同的“我”完整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理想。“天狗——我”的形象是神和力的化身,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天狗》典型地代表了郭沫若早期的诗风,热情奔放,颂扬自我,全诗以“我”开头,依次排开,叠叹复唱,气势宏伟,粗犷豪放,内在情与韵律相得益彰。
秋浦歌 李白。【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注释】秋浦:地名,在安徽省贵池县西。唐时此地生产银和铜。红星乱紫烟:红星乱于紫烟。意思是,红色火星在紫色烟雾中迸射飞舞。乱:形容火星飞迸的样子。赧郎明月夜:青年工人脸庞被炉火照得通红,在月夜里显得格外明亮有光彩。赧(nan):因羞愧而脸红。这里形容冶炼工人被炉火映红的脸色。郎:古代青年男子的美称。动寒川:意思是在清冷的水波上震荡。【鉴赏导示】李白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冶炼工人月夜冶炼的壮美图画。很明显,这是对冶炼工人的赞颂。这在李白的诗歌中是仅见的一首,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少见的。【鉴赏】这是李白漫游秋浦时所写的《秋浦歌》中的一首。《秋浦歌》共十七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四首,是描绘冶炼工人的劳动景状的。秋浦是唐代铜和银的产地,李白来到秋浦,能够用诗歌来表现当时手工业工人的生活是难能可贵的。开头两句写冶炼的场景。一起笔就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天宇和地面。笔势夸张,场景壮丽,而升腾的紫烟中迸射着红色火星,更是色彩纷呈。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的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新奇、兴奋、惊叹之情。后两句直接描绘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工人的脸庞被炉火照得通红,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润,而他们的劳动歌声、雄壮的旋律在寒夜的水面上回荡着。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得颇耐人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关合了上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诗人独特的感受,也是夸张之笔,揭示了冶炼工人的内心世界,饱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这是一幅瑰伟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的神奇之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全诗笔力雄健,情调昂扬,是一曲对冶炼工人的赞歌。【鉴赏要点】[1]名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2]以景写情,情从景出。[3]语言清新自然。[4]笔力雄健、情调昂扬。[5]采用了夸张、映衬手法作描写。
秋思马致远。《《秋思》马致远》原文|翻译|赏析|释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首散曲,短短二十八个字,却被称为“秋思之祖”。在元人散曲中,恐怕没有任何一首有它的名气大。曲的前三句,一口气罗列了九个名词,也就是九种事物。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但却构成了一幅极为悲凉莽苍的秋景。枯藤缠着光秃秃的老树,上面站着一只闭着眼、缩着脖子、铁铸也似的乌鸦。老树的旁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流水,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河上,旁边,有一户孤零零的人家。一条杳无人迹的古道,逶迤地伸向看不到尽头的远方。瑟瑟的秋风中,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踽踽独行,走向未知的远方。这一些事物组合在一起,已经悲凉得让人有一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个时候,作者再补一句“夕阳西下”,这又是一个让人悲凉的时间。在这样的烘托之下,最后道出“断肠人在天涯”,确实是把“秋思”写绝了。这种修辞手法,在元人的散曲作品中还经常会见到,比如白朴也有一首〔越调·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与马致远《秋思》不仅意境相似,连修辞手法、用语等都十分相似。其实白朴这首《秋思》也是堪称名作的,不过被马致远抢去了风头。马致远这首散曲,《全元散曲》又收入“无名氏”作品之中,所以有人以为它并不是马致远所作,而是出自民间的无名曲家。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元人散曲中,我们看到了如此优美的作品。
尝粪忧心。二十一、庾黔娄:尝粪忧心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到任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病始二日,医云:“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忧甚,至夕稽颡北辰,求身代父死。到县未旬日,椿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南齐时期有个孝子叫庾黔娄,他受委为孱陵县令,到任不到十天,忽然间觉得心惊汗流,他预感到家里可能出了什么事了,当即辞官回家,果然,到家时,他父亲病了两天了。医生说:“要想知道令尊大人患病的程度,只要尝他的粪便就知道了。如果粪便味苦,就没什么大问题。”庾黔娄听了,就去尝粪,但粪便味甜,庾黔娄为之忧心忡忡。到了晚上,他就面对北极星磕头礼拜,请求上苍让他代替父亲去死。尝粪,是让人感到恶心的事,但是,庾黔娄尝粪,是为了测知父亲的病情,这在古人看来,是难能可贵的至善的孝行。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哪里,《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什么意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原文出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赏析。
旧书不厌百回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哪里,《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什么意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原文出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赏析。【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鉴赏】作者劝人要多读旧书,因为旧书中自有无穷意味,即使读上千百回也不会感到厌烦,只要你肯熟读,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旧书不厌百回读”一般俗语都作“好书不厌百回读”。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留传至今的古书,大多是好书,自然令人百读不厌。“旧书不厌百回读”常用来赞美古典名著的伟大与不朽。“好书不厌百回读”常用来比喻一本好书趣味无穷,值得一再阅读。【原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哪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竭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草 白居易。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1],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2]。又送王孙去[3],萋萋满别情[4]。【注释】[1]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2]晴翠:指阳光下草色翠绿鲜亮。[3]王孙:游子。《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4]萋萋:茂盛的样子。【赏析】繁荣茂盛的原上小草,披头散叶,蓬勃生长。它们年年都要经历一枯一荣,纵使被野火烧成一片灰烬,春风再来的时候,依然会长出芽叶,绿满大地。芳草蔓延向远方,侵入古老的道路,晴天的时候,翠绿闪光的草色连接着荒凉的城墙。那一天,诗人踏着草原又送走了一位朋友,望着萋萋芳草,胸中充满了离情别绪。
翩跹起舞。翩跹起舞的意思,翩跹起舞造句翩跹起舞:piānxiānqǐwǔ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轻快地跳起舞蹈来。【例句】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跹起舞。(《踏花归去马蹄香》)
楚辞《屈原九章·橘颂》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屈原橘颂。楚辞《屈原九章·橘颂》原文|译文|注释|赏析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①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②深固难徒,更壹志兮。③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④曾枝剡棘,圜果抟兮。⑤青黄杂糅,文章烂兮。⑥精色内白,类任道兮。⑦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⑧嗟尔幼志,有以异兮。⑨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⑩深固难徒,廓其无求兮。(11)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12)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13)秉德无私,参天地兮。(14)愿岁并谢,与长友兮。(15)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16)年岁虽少,可师长兮。(17)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18)【注释】①后皇:天地的代称、美称。后,后土;皇,皇天。后皇,皇天后土的省称。嘉:美好。徕:同“来”,生来,行来。服:习惯,犹今所说“服水土”或“水土不服”的服。橘,俗作“桔”。②受命:禀受天地自然的生命。不迁:不能迁移、移植。言橘受天命,生于南国,不可移徙。种于北地,则化而为枳也。③深固难徙:根深蒂固,难于移植。壹志:专一。橘为楚地特产。只宜生长南国,移植北地就变质化而为枳,故云。④素荣:白花。橘树于初夏时开白色的小花,五瓣。纷:纷然盛貌。可喜:可爱。⑤曾枝:层层叠叠的枝条;曾,同“层”。剡棘:尖利的丛刺。剡(yan眼):锐利。圜:同“圆”。抟(tuan团):圆圆的样子。⑥青黄杂糅:皮色由青变黄,未熟的青色和已熟的黄色间杂在一起。文章:花纹色彩。烂:鲜明灿烂。⑦精色:表皮所呈现的鲜明的颜色。内白:内瓤色白而鲜美。类:似、像。任道:守道(的君子、贤者)。闻一多说:“任犹抱也”,“此言橘之为物,煌其外,洁白其里,如抱道者然也”。⑧纷缊:茂密,盛貌。宜脩:美好;如人宜修饰,形容尽好。姱:美好。⑨嗟:感叹词。尔:你,指橘。幼志:幼年志向⑩独立:超群特立。不迁:不可移易、变动。(11)廓:胸怀宽广、旷远、豁达。无求:无求于利禄。(12)苏世:苏醒于世;苏,苏醒。横:横绝,形容特立独行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与“流”对文。不流:不随波逐流,因时俗的好恶而变更自己的意志。(13)闭心:凡事藏在心里,不泄漏出来。自慎:谨慎自守。(14)秉德:坚守美德。参天地:参合天地,即指无私的美德与大公无私的天地精神相一致。参,参合,参配,配合。语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15)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橘树四季常青,永不凋谢;我愿在岁暮百花和百草一并凋谢的时候,永远与橘树为友。(16)淑离:淑,善也,指内美;离,古通“丽”,指外美。不淫:不惑乱。梗:正直、坚强,指枝干。理:有纹理,指橘树的纤维。先大父说:“梗谓不淫,有文理谓淑丽。”(《屈赋微》)(17)年岁虽少:橘树年龄,一般比不上松柏,活的年岁相对较少。可师长兮:堪为师长。(18)伯夷:殷末义士,孤竹君之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下。这里以义士比橘之清高、坚强、有气节。置:读作“植”,树立(双关)。像:榜样,楷模。【译文】天地之间有一种美好的树木,橘树生来就服习这里的水土。禀受自然的生命,不可移植,永远生长在南国,不离寸步。难离故土啊,因为根深蒂固,更可贵的是你的心忠于南楚。青青的树叶啊,白色的花朵,纷繁美盛啊,多么令人爱慕!层层的枝条啊,棘刺儿尖尖,团团硕果啊,都这般滚圆滚圆。橘子在成熟,青黄二色相间,那纹彩和色泽又是多么灿烂!内瓤色白,外色精美而鲜艳,好像是守道的贤者心怀高远。茂密繁盛,一切都尽美尽善,多么美好啊,丑恶可无地盘!令人惊叹啊,你从小就有志气,你的志气与众不同,别有天地;你超群特立,永不变动、迁移,在朝秦暮楚之时岂不分外可喜?你根深蒂固啊,难于迁离楚地,你胸怀旷达,从不想追求荣利。你苏醒于人世,从不随俗东西,你横绝浊流,不屈从世俗人意。你凡事都藏在心里,慎重律已,始终不犯错误,没有半点闪失。你坚守美德,一心为公不为私,你的崇高行为,足以参合天地。我愿在岁暮花草一并凋谢之时,与你四季常青的橘树永结朋侣。你内善外美,方寸不惑心不迷,你枝干坚强正直,分明有文理。你很小的年岁,难同松柏相比,但你却可以作为树的尊长,人的老师。你的行为可以比美于义士伯夷,我要把你树立起来,作为范例!【集评】梁·刘勰:“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昔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自商已下,文理允备。……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文心雕龙·颂赞》)宋·洪兴祖引述前人:“《橘颂》,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颂。《管子》篇名有《国颂》。说者云:颂,容也,陈为国之形容。”(《楚辞补注·九章第四》)明·汪瑷:“此篇(《橘颂》)乃平日所作,未必放逐之后之所作也。”(《楚辞集解·橘颂》)清·林云铭:“一篇小小物赞,说出许多道理。且以为有志有德、可友可师,而尊之以颂,可谓备极称扬、不遗余力矣。在原当日,见国事不可为,而又有宗国无可去之义,故把橘之不能逾淮做个题目,不觉滔滔汩汩,写过又写。其上段言其履常本领,下段言其处变节概,皆是自己意中之事。……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是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吾里黄维章先辈,谓旧注不得其解,乃以为前半说橘,后半属原自言,遂令奇语化作腐谈,且梗其有理、年少置象诸句,皆刺谬难通。驳得最确不易。”(《楚辞灯·橘颂》)清·蒋骥:“旧解徒知‘受命不迁’,明忠臣不事二君之义;而不知以‘深固难徙’,示其不能变心从俗,尤为自命之本。盖‘不迁’、‘难徙’,义各不同,故特著之曰‘更壹志’也。作文之时不可考,然玩卒章之语,愀然有不终永年之意焉,殆亦近死之音矣。”(《山带阁注楚辞·九章·橘颂》)清·胡文英:“《橘颂》,此赋物之祖也。寓意分明,与荀子诸赋竞爽。未知作于何地。”(《屈骚指掌·九章·橘颂》)近·郭沫若:“关于《九章》的次第,研究者的意见也各有不同。据我看来,《橘颂》作得最早,本是一种比兴体,前半颂橘,后半颂人,所颂者不知究系何人。这里面找不出任何悲愤的情绪,而大体上是遵守着四字句的古调。其余的八篇气象和格调都迥然不同……。”(《屈原研究·屈原身世及其作品》)今·林庚:“《橘颂》确已正面表现了屈原的理想,但不同于《离骚》,而且是一种羌无故实的情操,这都充分说明它是作于《离骚》之先的,然而正因其是作在《离骚》之前,我们才可以从此看见屈原人格的本色,了解屈原以后作品的发展,它正如山谷里活跃的清泉,乃终必朝宗于海。《橘颂》所写的是一种清醒的性格,这正是屈原自己的性格。战国时期正处在统一的国家观念将趋于成熟而还未成熟的演进过程中,它一方面在逐步接近形成,一方面又在不断打破界限,这时的人们因此可以有国家观念,也可以没有。当时的才智之士往往漫游于列国之间,以取得王霸之道的发展。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也往往只是具体的体现在对乡土的热爱上。他说:‘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以上《离骚》);又说:‘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以上《哀郢》)。这些‘故宇’、‘旧乡’、‘故乡’等,也就寄托着屈原对于祖国的热爱。这种深厚的感情在《橘颂》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便正是屈原的自况之辞。屈原一生的悲剧与这种爱恋乃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深厚的爱恋乃是可珍贵的。到了汉代由于统一的局面推进了这一观念的成熟,于是更进一步形成了中国民族的力量。”(《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说橘颂》)今·马茂元:“‘橘’是楚地特产的嘉树,‘颂’是称颂、赞美,与《抽思》篇‘造思作颂’的‘颂’意义各别。通篇就橘的特性和形象细致地作出拟人化的描写,实际上就是作者完整人格和个性的缩影。它不粘滞于所歌颂的事物的本身;但同时也没有脱离所歌颂的事物。这样就使得在本篇中作者的主观心情渗透了客观事物,而凝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为后来的咏物诗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树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楚辞选·九章·橘颂》)【总案】《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从内容看,是正面抒写“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和人生理想,不像政治上受到打击后所写的作品那样充满了抑郁、忧愤之思;从形式看,四言的格局较接近于《诗经》,骚体的成熟看来还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细读《橘颂》,一个正气凛然、英姿飒爽的爱国青年形象,同青翠端正、欣欣向荣的“后皇嘉树”掩映、叠加,同时出现在我们眼前。诗人青年时期的坚定理想和独立人格,正是他一生坚持爱国立场,疾恶如仇,为真理作不屈斗争的基础。屈原善用象征艺术,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一整套象征意象体系,而诗人最早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得到成功的,则是本篇《橘颂》。作品就橘的特征、橘的形象,作出拟人化的具体描写,从而象征了人的精神和品格,颂橘也是颂人,这是一看就明白的。在本篇中,诗人的主观心情渗透了客观事物,而客观事物则又无处不表现着诗人的主观心情;诗人的人格、个性、精神、情感渗透在橘树的形象特征之中,而橘树的形象特征又处处表现着诗人的人格、个性、精神和情感。二者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熔铸成完美的艺术形象;而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咏物诗,作为象征艺术的一个领域,也就这样从屈原的手底得到首创。作品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描述橘的形象特征。既然以橘作为象征物,当然就得保持橘的形象的独立自在性,既不能抛开橘的形象来写人的特征(象征义),也不能把橘的每一个细部同人的精神作机械联系。作者写橘的绿叶、白花,缤纷可爱,写橘的密枝利刺和团团圆果,写橘的青黄杂糅,纹彩斑斓,写橘的精色内白,馥郁芬芳,有姿有色、有香有味地表现了橘的美好形象,从总体上象征了美好人生理想,不必割裂各个细部,死抠花、叶、枝、刺和果实各有何种象征意义。但是诗中写到两个主要特征,“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和“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确有深刻的寄寓。作品后一部分,就橘的两个主要特征引伸发挥,既以自况,亦以明志。蒋骥说:“此申‘不迁’、‘难徙’之意而咏叹之,盖作颂之旨也。”“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个特点既为橘所固有,也是屈原所固有,合二而一,不可分割。橘树受命于天地自然,只能生长在南国(楚地),不能移植。战国时期,许多才智之士朝秦暮楚,奔走效劳于列国之间,还没有形成国家观念;屈原则热爱自己的故土,依恋于自己的宗国,这种爱国情怀在统一的国家观念确立之后,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而屈原的这一显著特点也就弥足珍贵。“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进一步说橘树既不能迁于异乡他方,而且根深本固,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难移植,更见其志之专一。蒋骥说:“旧解徒知以‘受命不迁’,明忠臣不事二君之义,而不知以‘深固难徙’,示其不能变心从俗,尤为自命之本。盖‘不迁’、‘难徙’,义各不同,故特著之曰‘更壹志’也。”
李煜相见欢。李煜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导读】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是五代时杰出的词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961年至975年在位,世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他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三十二首,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以及伤感亡国之痛和对往事的追忆。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大,被称为“词中之帝”。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相见欢”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秋夜月》、《上西楼》,在词史上出现的时间较早,最著名的就是李煜写的《相见欢》。【原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①。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剪不断,理还乱③,是离愁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⑤。【注释】①钩:弯钩状。②锁清秋:说作者被囚深院,悲秋无尽,只有与清冷的秋天相对。清秋:清冷的秋天。秋天的景色因草木凋零憔悴显得凄冷,所以称秋日为清秋。③理:整理。④离愁:指去国之愁、亡国之恨。⑤一般:一种。【译诗】我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举头望着月亮,月亮弯如钩。像眼前这梧桐被紧锁在深院,独自一人,面对着清冷的秋。那用剪子剪不断越理越乱的,是切肤的亡国之痛离别之愁,想起往日已逝去的悠悠岁月,别有种难言的痛楚涌上心头。【赏析】这首词名叫“相见欢”,咏的却是别离愁。李煜亡国后,被迫离开了自己的都城金陵,被囚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内,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在一个清冷的秋夜,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为离别、寂寞的愁苦所缠绕,写下了这首词。首句“无言独上高楼”是叙事,定下了全词凄凉哀婉的基调。“无言”二字,意蕴极深,心事深深埋在心底,无人倾诉,不愿倾诉,也无法倾诉。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的神情,可见心情是多么抑郁,而如钩的残月更增添了人事的悲凉。俯视楼下,深院被萧飒的秋色所笼罩。一个“锁”字把孤独寂寞的情绪渲染到极致。这里,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梧桐、写深院、实际是写人,写自己。“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自己,已无法分辨,也无须分辨,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的融合。词的下片直抒胸臆。“剪不断”三句,以麻丝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极其生动,历来为人所称道。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点睛之笔,饱含了作者极度的伤心和沉痛。这“别是一般”的“滋味”,多少年让读者咀嚼品尝、意味无穷。
江南春 杜牧。【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绿映红:指绿叶与红花互相辉映。酒旗:古代酒馆用作标识的旗帜,又称酒帘、酒望子。南朝:指建都于南京的宋、齐、梁、陈。南朝帝王多好佛,如梁武帝时仅南京佛寺便有五百余所。这句中“四百八十”是概举其多。【鉴赏导示】辽阔的江南,春天是迷人的。作者用轻快的笔触,写濛濛春雨中的春山、春花、春莺富于诗情画意。但这不是单纯的写景,它在字里行间还流露出封建士大夫的兴亡之感。【鉴赏】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名。它不是以一个具体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地区特有的春景。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的前两句,犹如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在叶底花丛,还有黄莺的啼转;这种有声有色的春景自然是江南特有的。不仅如此,在地形风貌上,江南也有自己的特征,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村郭下迎风招展着酒店的旗帜。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里,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村庄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有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了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因此,诗人又加上了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他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南朝”二字给这幅画面增添了悠远的历史色彩。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字里行间流露出历史兴亡之感的慨叹,有讽刺意味。【鉴赏要点】[1]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2]色彩鲜明、情调轻快。[3]采取映衬方法写景。
【题解】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题解】本则选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2)。”【注释】(1)周:以忠信为原则的团结。比:以私利为条件的勾结。(2)小人:不正派、不道德、人格卑鄙的人。古代也称地位低的人为小人。【导读】“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是指君子在实际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够与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君子与小人对于“周”与“比”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不同的人格风貌,其根源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乡愿德之贼也。十三 乡愿德之贼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凡事都说好,人人以为好的“善人”,其实是不问是非,而且也是没有识见的人。这样的人虽然看上去一团和气,其实是毫无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公德也是一种损害。儒家把社会建设基于每个人的努力。一个地方的风气如何,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每个人。如果有人凡事都称好,而且这样的人还获得大家的认可与称誉,视为“好人”,那么大家都会模仿,遇事不问是非,但求不得罪人。一旦出现不好的风气,自然也无人愿意纠弹,结果受害的就是大家。
诗经蒹葭。诗经·蒹葭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sù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题解】《蒹葭》选自《秦风》,大约是产生于秦地的一首民歌。此诗写一个痴情人在恋爱中的心理和感受,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使得作者陷入烦恼。【注释】1.蒹葭:荻苇、芦苇的合称。2.苍苍:茂盛的样子。3.所谓:所念。4.伊人:指作者所思念追寻的人。5.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6.溯洄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7.阻:险阻、难走。8.溯游从之:沿着直流的河道走向下游寻找。游:流,指直流的水道。9.宛在水中央:仿佛在河中间。宛:仿佛、好像。10.萋萋:茂盛的样子。11.晞:干。12.湄:水草交接处,指岸边。13.跻:登、上升。14.坻:水中小洲或高地。15.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16.已:止,意思是“干”“变干”。17.涘:水边。18.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19.沚:水中小块陆地。【串译】河畔芦苇碧苍苍,深秋白露凝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对岸一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觅她,仿佛就在水中央。河畔芦苇茂又盛,清晨露水尚未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对岸一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坎坷险艰难。顺流而下寻觅她,仿佛就在沙洲间。河畔芦苇更繁茂,清晨白露依然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对岸一头。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顺流而下寻觅她,仿佛就在水中洲。【赏读提示】此诗三章重叠,每章只换几个字,不仅极致地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向前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的立意就是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作者陷入空前的烦恼,诵读时一定要抓住这个主旨,描景时不忘阐发恋爱中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反复地说河水阻隔仅仅是含蓄的隐喻,其实“可望而不可即”才是美学领域所谓的遗憾残缺美的命题,它可以无限地抻长和延续其美好情端,使得事态发展更加复杂和纠结,使人为之动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个结句是往复之强调运用,只是一个字的变化,却须表现好这三个字,尤其是最后一个“沚”字,因为是上声,字调要下降平拉然后往上挑动,行腔应慢些,舒缓之中幅度应大些,这个尾巴结好了,可以拉长并延续诗情和诗意,于“唱”“叹”之外又平添些心中有笔下无的意境和味道,诵读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推荐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出自哪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什么意思,《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原文出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赏析。
飞扬跋扈为谁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出自哪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什么意思,《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原文出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赏析。【出处】唐·杜甫《赠李白》【鉴赏】你整天痛快地饮酒,狂放地高歌,日子就这样白白地过去了;你的意气飞扬,举止跋扈,又是在向谁称雄呢?李白喜击剑,好任侠,意兴风发,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行为放荡不羁。杜甫赠他这首诗,隐含有一种规劝老友的意思【原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生逢其时。生逢其时释义,生逢其时结构,生逢其时用法,生逢其时造句生不逢时;生逢其时shí【释义】出生就碰到了好的时辰和时世。形容运气好或被人赏识。【结构】“其时”为偏正结构,“逢”和“其时”构成动宾结构;“生”和“逢其时”构成补充结构。【用法】常作谓语、定语,也作宾语。【造句】有些人生逢其时,却不抓住机会,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生逢其时的人,若不愿付出努力,也会一事无成︱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他发财了,逢人便说生逢其时。
柳永
望海潮柳永。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迭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一向以慢词著称。翻开《乐章集》,长篇巨制,触目皆是,“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望海潮》就是描写十一世纪时古杭州城的一首力作。杭州是当时国际性大城市之一,“通蕃互市,珠贝外国之物,颇充于中藏”(《宋史·地理志》)。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杭州的情况说:“自高庙(按指宋高宗赵构)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吴自牧记的虽然是南宋时的情况,但据此亦可约略推想北宋时杭州的繁华面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云。”据此,柳永写这首词时,才二十多岁,是他早期的作品。上片写杭州的繁华豪奢。“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首三句写杭州地理位置优越,位处三吴(吴兴郡、吴郡、会稽郡“世号三吴”,见《水经注》)之交,曾做过吴越的都城,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这三句开门见山,紧扣题目,总写杭州,以宏伟阔大的气势笼罩全篇。接着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杨柳似烟,小桥如画,风帘依依,翠幕重重,城中高高低低密密层层有十万户人家啊!这三句选取了最典型的户外景(柳和桥)、最典型的室内物(帘和幕)来加以刻划,每一种景物前只冠上一个形容字眼,就把杭州的优美、繁华都逼真地写出来了。最后总写“十万人家”,并冠以“参差”二字,建筑物的稠密、高低、层迭和华丽,也都表现出来了。在语言的运用上,真达到了惊人的精炼。这三句写城内的情景,下面三句转入写城外的钱塘江:“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入云的高树环绕着江堤的沙路,此句写江岸;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霜雪似的浪花,此句写水面;钱塘江这条天堑啊多么广阔无垠,这句统写钱塘江。钱塘的江涛,自古闻名,有多少诗人吟咏过它,有多少文章描绘过它。在柳永之前,孟浩然唱道:“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在柳永之后,周密写道:“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武林旧事》卷三《观潮》)柳永的描写,受到了孟浩然的启迪,又影响了周密。仅仅十四个字,就把钱塘江的面貌传神地刻划出来了。以下三句总写杭城物阜民康:“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面店铺陈列着珍珠百宝,家家户户充盈着绫罗绸缎,互相比赛着豪华阔气。在这里采取了以点代面的写法,“市”与“户”对举,以“珠玑”代百货,以“罗绮”形豪奢,言少意多,以简赅详,将杭城的繁华概括无余。上片共四层:由总到分,先城内,后城外,再由分到总,层次极其清晰。下片写西湖的胜景和官吏的富贵闲适生活。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曾说过:“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粘。”因此,此词过片换头处另起一意,不再顺着上面的“竞豪奢”写下来,而是转笔写西湖胜景,但这仍然是属于杭城繁华的另一面。这样换头,的确是符合“不欲全脱,不欲明粘”的要求的。“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三句写西湖风物。写湖则著一“重”字,画出了湖中有湖、大湖套小湖之胜;写山则著一“迭”字。显出了峰外有峰、山峦重重迭迭之美;又复以“清嘉”二字总赞山光水色相得益彰所构成的图景的清丽秀美。“三秋桂子”,写桂花飘香时间之久,从嗅觉上来感受;“十里荷花”,写荷花种植面积之广,从视觉上来感受。桂花种植在山上,由“迭巘”生发出来;荷花种植在水面,由“重湖”生发出来。山上有桂,湖中生荷,荷开盛暑,桂发凉秋。季节与地点,色泽与香味,参差交织,见出了作者构思的精巧,运笔的凝炼。写完西湖风物,接写湖中游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晴天丽日,处处吹奏着悠扬的羌笛;静夜泛舟,时时传送出动听的菱歌。钓鱼老翁嬉嬉地笑,采莲姑娘呵呵地乐。“弄晴”、“泛夜”、“嬉嬉”等字眼,表现力极强,有形象,有动态,有色彩,有声音,有情趣,有气氛,真是妙语如珠啊!以上从西湖的胜景这一面进一步写杭城的繁华。以下则从官吏的富贵闲适生活这一面再深入一步地显示杭州的令人难忘。“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三句对孙何称颂,是题中应有的话。成千的马队簇拥着高大的牙旗,声势多么煊赫!喝醉了酒,可以听听音乐;诗兴发时,可以欣赏吟咏一下湖色山光,多么富贵闲适的生活!“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两句是对孙何的祝愿。希望他升官如愿,调回朝廷(凤池,本是皇宫中池沼,这里借指朝廷),把杭城美景画将下来,逢人去夸耀。这最后五句,虽然是应酬捧场话,难免有阿谀讨好之嫌,但好处在于仍紧紧扣住主题,赞美杭城,使这首词能首尾圆合,结构显得十分严谨。在艺术上还是值得称道的。下片共两大层,四小层,先写湖景,由风物写到游客,后写官吏生活,由现实写到希望,层次也极其清晰。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赞扬柳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幽淡之趣在骨。”这首词足以当之。
静女原文及翻译。《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注释】静:娴雅安详。姝:美好。城隅:城角隐蔽处。爱:通“薆”,隐藏。踟蹰:徘徊不定。娈(luán):年轻美丽。有:语助词。炜:鲜明光亮的样子。说怿:喜爱。说,通“悦”。女:通“汝”,你。牧:郊外放牧的地方。归:通“馈”,赠送。荑(tí):初生的茅草。洵:诚然,实在。匪:通“非”,不,不是。【大意】娴静的姑娘啊惹人爱,她约我到城角来。可她却躲起来让我找啊,找不见她我抓耳又挠腮。娴静的姑娘啊长得娇,她送我一支朱漆的笔。笔杆鲜红有光彩,我爱你姑娘真美好。她从牧场采来了娇嫩的草,茅草儿美丽又独具风骚。并不是你茅草儿叫人爱,只因为心上人为我采来。
李商隐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春蚕”二句: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丝: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蜡炬:蜡烛。泪:指蜡泪,喻相思泪水。镜:指照镜子。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夜吟:夜晚吟诗。蓬山:仙境,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神话中说青鸟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鉴赏导示】在李商隐的诗作中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的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无题诗。这些诗,意境绵邈朦胧,情致宛转缠绵,语言精细华丽,声调和谐优美,是我国诗苑中的奇葩。《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鉴赏】此诗写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的伤感和别后悠长、执著的思念之情。诗的首联写二人依依难舍的离情。离别本就让人伤感,而想到相见的困难就使人更感难舍难分,更何况又恰是东风消歇、百花凋零的暮春时节。诗人睹物兴悲,想到青春易逝,相逢难再,眼前分别的痛苦就更是言语难以表达了。颔联写别后的相思之深,先以春蚕自比,用蚕的吐丝比喻自己相思的久长、深切,到死方休;后以蜡烛自喻,说自己相思的眼泪有如烛泪,到死(成灰)方枯。上句侧重表现相思的缠绵无尽,下句则着重述说相思的沉痛永长。两句诗把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非常形象地描述出来,成为千古绝唱。颈联写对恋人的担忧,将双方的相思相忆之情同时写出,很巧妙。前一句想象爱人为相思之苦折磨而容颜憔悴、对镜自伤的情景;后一句想象她深夜不眠、吟诗自遣的苦况。语气中流露出唯恐对方愁损身体、为寒气所伤的体贴心情。尾联表达希望能够得到爱人的消息以慰渴念的强烈愿望。诗人把对方居住的“蓬山”比为仙境,表达了视对方如仙子的深深敬爱之意。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的感情色彩,深化了诗的意境。全诗运用比兴、象征和烘衬的手法,创造出优美朦胧的意境,将诗人深长缠绵而又哀怨悱恻的恋情宛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引人遐想,耐人寻味;语言精确优美,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细腻入微。如“但愁”、“应觉”,表达了体贴备至的脉脉温情;颈联、颔联两联对仗工整、比喻新鲜贴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全诗回环咏叹、抒情强烈,缠绵曲折,悱恻动人,只是调子稍嫌低沉伤感。【鉴赏要点】[1]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比兴、双关、用典等手法的成功运用。
天之道。《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翻译与解读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01。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0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03。孰能有馀以奉天下04?唯有道者0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06。)今译天之道就像张弓,弦位高则压低,弦位低则抬高;长则减去,短则补足。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同,它掠夺穷人的财富而供富人享乐。谁能用财富来供养天下所有的人呢?只有得道的人。圣人有为而不矜其能,功成而不自居,不有意表现自己贤能。评议本章的显著特点,是采用文学的比喻手法,来阐明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子以张弓作比喻,说人们在张弓调弓弦的时候,弦高了则压低点,弦低了则抬高点;弦长则减点,短则加长点,让其适中。老子认为天之道,就好像张弓一样,把天下的财富平均地分配给所有人享受,所以他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老子认为奴隶社会制度则不然,它却掠夺穷人的财富而供奴隶主富人享乐。老子认为奴隶社会制度是极其不合理的。老子反问一句说:“孰能有馀以奉天下?”他说:“唯有道者。”认为只有得道的圣人能如此。不难看出,本章的字里行间,皆含有对奴隶社会制度剥削劳动人民而供奴隶主享乐的尖锐批判。本章是采用比喻手法以歌颂天道、批判人道的方式来阐明主旨的,比较新颖奇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老子》之书不同其他先秦诸子著作之处。因此,《老子》之书并非为一般的哲学著作,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哲理散文诗。注释01 天之道:即天道。这里的天,即天、地、人之天,并非指宇宙本体之自然之道。或谓指自然规律,可供参考。 张:《说文解字》曰:“张,施弓弦也。”按张弓调弦时,弦位高则压低,弦位低则抬高;长则减,短则加,调到恰到好处。02 “天之道”句:谓老子认为天道公正、公平,能“损有馀”,而“补不足”。03 人之道:指奴隶社会制度。此句:谓奴隶社会制度,掠夺穷人的财富而供养富人享乐。04 “孰能”句:谓谁能把财富用来供养天下所有的人呢?05 “唯有”句:谓只有得道的人,才能把财富用来供养天下所有的人。06 “是以”三句:谓圣人(即得道之人),有为而不矜其能,功成而不自居,不有意表现自己贤能。奚侗曰:“三句与上文谊不相承。上二句已见二章,又复出于此。”当今学者,多从其说。笔者姑且亦从其说。
[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鉴赏〕 这里的“共”同“拱”。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他认为统治者的个人行为和治国的大小举措都应当合乎道德,这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运行。与地球相对而言,北极星的位置是不变动的,但是天空无数星球却有条不紊地围绕着它运行,孔子仰望这一天象,心想人间的统治秩序如能这样就好了。他用北极星的隐喻表达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用北极星的隐喻,告诉统治者不要自作聪明,抛弃礼制,胡作非为。无为而治是孔子的一贯的政治理想,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这两种说法如出一辙,都反映了孔子反对君主个人予智予雄、惟我独尊、任性妄为、专制独裁的作风。北极星没有依靠任何有形的力量来强使群星以自己为中心分布、旋转,同样,治国者的权威也不能依靠有形的物质力量,如武力或权力来加强,而应当靠无形的崇高的精神来维护。孔子始终认为,行政的压服和法律的强迫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只有德行才能真正地感化人、教育人,才能获得他们的由衷的信任和支持。有一次鲁国的执政季康子在同孔子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说,如果杀死无道的人,以促使人民走正确的道路,这样做好不好?孔子当即批评他说,您治理国家何必杀人呢?您如果想做善事,老百姓也是会效法您做善事的(《颜渊》)。在他看来,治国最有效的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行政命令,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德不限于伦理道德的范围,而是指高尚的精神、卓越的人格,是人的内在的品性,而不只是外在的行为准则。孔子曾经以良马为譬说明何为德。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显然,良马无仁义孝悌等伦理道德可言,这里德与“力”(即才能)对言,当指致使良马日行千里的那种不畏险阻、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非凡的精神力量。“为政以德”不仅要求统治者个人处理家庭关系、君臣关系以及在个人的生活中要遵循道德准则,还包括为国家和政府确立精神基础和价值导向,就是以崇高的精神价值,即用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教育全体官吏和全体人民,要用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念和富民、惠民等政策来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此外,统治者还要在处理政务中以自己的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向全体人民显示一种人格典范。这种德实际上就是现代政治语汇中的“软实力”的概念,在孔子看来,重视软实力的作用,为政以德,治国者就占领了道义的制高点,就能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令而行,具有首领、领袖的风范,自有臣服、统率万众的伟大力量,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一个国家才能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也才会具有向外界传输精神和道德能量的辐射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强调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强于硬实力的思想家。
《红烛》原文与翻译、赏析
红烛。《红烛》原文与翻译、赏析闻一多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流泪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籍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赏析】这首诗是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的序诗,反映了青年时期的闻一多的真实思想感情。作者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黑暗势力笼罩全国的时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族灾难重压下,觉醒了的爱国青年经历了探索、奋斗、挫折、再斗争的过程。他们开始觉醒,可又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与方法,他们苦闷、彷徨。但是,他们心中燃起的烈火却从未熄灭过。在《红烛》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献身精神。诗人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烛作为题咏的对象,红烛在我们传统的民族习俗中多用于喜庆节日,在这首诗中,作者却赋予了它以新的含义。诗人借红烛来象征自己的一颗心。而他的这颗心,就是要燃烧着,为人类、为世界创造光明。在诗的第一节中,作者就点明这种象征的含义,以后逐步展开,完成这象征意象的表达。本诗表现了诗人一度的矛盾与彷徨,“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芒?”可笔锋一转,诗人又以坚决的口吻道出了自己的信念:“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颗火热的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者虽苦于找不到一条理想的救世之路,但对于自己所进行的奋斗却丝毫不悔。对现实的黑暗、世人的沉迷,诗人更是忧心如焚,他要以他的一颗赤诚的心打破旧的封建枷锁,唤醒沉睡在黑暗中的人民。“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在这段描述中,诗人奉献出了一颗充满改造世界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心。但是,诗人在歌唱光明、勇于献身的同时,也在流泪。“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为创造光明的世界,自己就要流泪灰心。这种表面矛盾的描写,表现了五四运动落潮后先进青年的典型心态。他们坚持斗争,不满现实,可又感到压抑与苦闷。闻一多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希冀、光明和追求光明的不屈精神。诗歌的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生活态度:“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以“红烛啊”为开头,使人读起来连贯、上口,同时也易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竹枝词 刘禹锡。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题解】竹枝词是古代民歌,以描写风土民情为主,兼咏爱情。到了唐朝经过文人加工创作,逐渐实现了民歌竹枝词向文人竹枝词的转变。作者在竹枝词的这一转变上功不可没。他的《竹枝词》诗充分反映了当时巴蜀地区的风俗民情和特有的自然风景,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巴蜀风俗民情图。【串译】江边青青的杨柳,水面十分平静,忽然听到江岸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赏读提示】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借眼前景,用谐音双关语含蓄地表现了少女微妙的感情。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多么熟悉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诵读应于中高处起调,一张口就要透发出一股清新之气,清新、轻盈当是诵读表达的基调和主色彩。“晴”与“情”的谐声也是应当用语气刻意表现的。【推荐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行路难 李白其一。李白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导读】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遭权贵和小人排挤被免去翰林之职、愤然离开京城时所作。《行路难》原作三首,这是第一首。诗中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以及仍盼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的心理,表现出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①,玉盘珍羞直万钱②。停杯投箸不能食③,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④,忽复乘舟梦日边⑤。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注释】①樽(zūn):古时盛酒的器具。斗:也为古时盛酒的器具,这里是“一斗”的意思。一斗酒值十千钱,说明酒美价贵。②羞:同“馐”,美味。直,通“值”。③箸:筷子。④“闲来”句:传说姜太公年老穷困,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外出打猎遇见,将他接回去,拜他为老师,任用他治理国家。⑤“忽复”句:传说商朝的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不久就受当时的君主汤的聘用。这两句是说自己具有伊尹、太公一样的才干、抱负,却没有他们那样幸运。⑥“长风”句:南朝人宗悫(què)少年时,叔公宗炳问其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里用来比喻一往无前、干大事业的志向。会:应当,当然。⑦济:渡。【译诗】金杯里的美酒一斗就值钱十千,玉盘中的佳肴一盘就值一万钱。可放下杯子筷子实在难以下咽,拔出剑环顾四周心中茫然无边。想渡过黄河可坚冰堵塞了河道,想登上太行山大雪落满了山间。姜尚在溪边垂钓却巧遇了文王,伊尹做梦乘舟提拔到商汤身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太多找不到方向举步维艰。坚信长风破浪的志向总会实现,那时将扬帆渡过大海直上青天。【赏析】这是《行路难》三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开篇就以美酒佳肴不能下咽、心中一片茫然写出心中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冲突给诗人带来的极度痛苦。接着以“渡黄河”、“登太行”比喻自己的远大抱负,以“冰塞川”、“雪满山”比喻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再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感慨自己虽有这两人一样的才干和抱负却未得施展,表达自己虽屡遭挫折而绝不放弃的决心。然而“行路难!行路难”的呼告,又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既不断追求又苦闷彷徨的矛盾心态。最后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诗句表达自己一吐胸中郁塞之气后的畅快、自信与自豪。在这首诗中,既有诗人幽愤深广的失意情怀,又展示出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个性,以及由失意激发起来的更为宏伟远大的抱负和自信。内容丰富,想象奇特,格调豪健,意蕴深远,充满着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诗题是江边独自漫步赏春花的意思。黄四娘:姓黄的青年妇女。“四”是人的排行。唐代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是分别用长幼顺序排列。称呼时,排行直接用在姓氏后面。女子则在排行后面加一“娘”字。“娘”是六朝以来对青年妇女的通称。蹊:小路。压枝低:压得树枝低了下来。留连: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自在:随意舒适的样子。娇莺:啼声宛转谐美的黄莺。恰恰:和谐自然。【鉴赏导示】此诗虽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却写得和谐自然、语言匀称工丽,体现了杜甫诗歌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鉴赏】《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寓居成都时写的一组诗。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诗为组诗之六。诗人着重描绘了春花烂漫、春意蓬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幽径赏花的喜悦心情。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一个“压”字,突出了春花欣欣向荣的状态,用字极为精巧妥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热闹的情趣渲染了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娇”字写出了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达出诗人心理上愉快轻松的感觉。在语言运用上,后两句用的是工整的对偶形式。“留连”、“自在”是一对联绵字,都是双声关系;“时时”、“恰恰”是一对叠字,更使语言匀称工丽、和谐自然。【鉴赏要点】[1]名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融情入景,以景传情。[3]语言匀称工丽、和谐自然。[4]用词精巧妥帖。
三国诗词《张飞威震长坂坡》原文|译文|赏析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三国诗词《张飞威震长坂坡》原文|译文|赏析长坂桥头杀气生①,横枪立马眼圆睁②。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③。【释词】①杀气:凶恶的气势。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诗:“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②横枪立马:形容气势强盛,凌厉逼人。③独退:独,一个人;退,退兵。【赏析】张飞是《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十分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像是带着一团光亮的火,一出场,读者就被他粗豪的言语、憨直的举止吸引住了。尤其勇猛,更是他鲜明的性格特征。其实,张飞的外貌描写,在数十万字的大书中是极其简略的,平时看去“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暴怒起来:“圆睁环眼,咬碎钢牙”,“声若巨雷,势若奔马”。虽字句很少,但以形传神,极为动人。这首诗就抓住这些特点:“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刻画了他威震长坂坡,独退曹家兵的气概。曹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一会曹军众将来到,“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张飞圆睁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这场面一边是单枪匹马,一边是兵多将广;一边是气势逼人,一边是仓皇失措;一边是横矛立马,一边是裹足不前;一边是厉声大喝,一边是闻声丧胆。在这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越发显得张飞勇猛过人,势不可挡。尤其是张飞那三声大喝,更具特色,一喝“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二喝曹操“颇有退心”,“后军阵脚移动”;三喝致使曹操身边大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这就是张飞“独退曹家百万兵”。《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氏本都有此诗,但有一字之差。原诗“独退曹公百万兵”,毛氏本将“曹公”改为“曹家”。“曹公”之称有尊重之意,“曹家”便去掉了尊重的感情色彩,可见,毛宗岗一字之改也要体现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