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林格伦·长袜子皮皮》全文|赏析|读后感
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长袜子皮皮》全文|赏析|读后感阿斯特丽德·林格伦(1907—)是瑞典当代杰出的儿童文学女作家。她已创作了80多部作品,其中《小淘气和小飞人》三部曲、《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埃米尔》三部曲等童话作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不少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片。由于她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如1957年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第二届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奖,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长袜子皮皮》是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长袜子皮皮一系列难能可贵的善行和非同寻常的壮举,说明让儿童的各种天性得以自然发展的必要性,含而不露地指出文明社会强加于儿童身上的各种清规戒律,只会扼杀孩子的聪明才智和生龙活虎的天性。这里节选的是童话开头两节。在这两节中,长袜子皮皮在家中和在学校里的不同表现形成了鲜明对照。在家里,她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但一到学校,便显得很烦恼,很不安分。她虽然淘气,但淘气得可爱;面对学校沉重的课程负担,她敢于和老师对着干,弄得老师哭笑不得。通过这些生动描绘,把她天真活泼、要强好动的个性特征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作品的格调幽默、诙谐、童趣盎然,字里行间都散发出一种充满孩子天籁气息的稚拙美。·楼飞甫王新志·长袜子皮皮皮皮回到威勒库拉庄瑞典有一个小镇,小镇头上有一个长得乱七八糟的老果园,果园里有一座小房子,小房子里就住着咱们要讲的这位长袜子皮皮。长袜子皮皮九岁,孤零零的一个人。她没妈妈也没爸爸,这真不坏,在她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叫她去上床睡觉,在她想吃薄荷糖的时候,也不会有人硬要她吃鱼肝油了。皮皮有过爸爸,她很爱她的爸爸。她当然也有过妈妈,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皮皮的妈妈很早就去世,那时皮皮还只是个吃奶娃娃,躺在摇篮里哇哇哇哇,哭得那么可怕,大家都不敢走到她身边来。皮皮相信她妈妈如今活在天上,打那儿一个小洞看她下面这个小女儿。皮皮常常向她招手,告诉她说:“放心吧,妈妈!我会照顾我自己的!”皮皮还没忘记她爸爸。她爸爸是位船长,在大洋上来来往往,皮皮跟他一起坐船航过海。后来他遇到风暴,被吹下海,失踪了。可皮皮断定他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因为她怎么也不相信爸爸已经淹死。她认为她爸爸一定已经上了一个荒岛,就是那种许许多多黑人的荒岛,做了他们的国王,头上整天戴着金王冠。“我的妈妈是天使,我的爸爸是黑人国王,有几个孩子能有这么棒的好爸爸好妈妈呢!”皮皮说,心里着实高兴。“等我爸爸有一天给自己造出船来,他一定会来把我带去,那我就是黑人公主了。那种日子多带劲啊!”果园里这座旧房子,是她爸爸许多许多年以前买下的。他想等他老了,不再出海了,就跟皮皮一块儿住在这里。可他后来不幸被吹下了海。皮皮断定爸爸会回来,于是直接到这威勒库拉庄来等他回家。威勒库拉庄就是这小房子的名字。它里面都陈设好了,就等着她来。夏天一个美丽的傍晚,她和她爸爸那条船上所有的水手告别。他们很爱皮皮,皮皮也很爱他们。“再见,伙计们,”皮皮一个个地亲他们的前额说,“别为我担心。我会照顾我自己的!”她从船上带走了两样东西:一只小猴子,名字叫纳尔逊先生①(是她爸爸送给她的);一个大皮箱,里面装满了金币。水手们站在船栏杆旁边看着皮皮,直到她走得看不见了。她头也不回地一直向前走,让纳尔逊先生蹲在她的肩膀上,手里紧紧抓住那个大皮箱。“一个了不起的孩子。”等到皮皮看不见了,一位水手擦着眼泪说。他说得对。皮皮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最了不起的是她的力气。她力气之大,全世界没有一个警察比得上她。只要她高兴,她可以举起一匹马;说到马,有时候她真想有匹马举举。正因为这个缘故,到威勒库拉庄的当天,皮皮就花了一个金币给自己买了一匹马。她一直想有一匹马,如今真有一匹她自己的马了,她把它放在她的前廊里。当皮皮下午要在前廊吃茶点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把马举起来,放到外面果园里。威勒库拉庄隔壁还有一个果园和一座小房子。那座小房子里住着一位妈妈、一位爸爸和他们的两个爱孩子,一个男的,叫汤米,一个女的,叫安妮卡。他们俩都很好,很守规矩,很听话。汤米从不咬指甲,妈妈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安妮卡不称心的时候也从不发脾气,她总是整整齐齐地穿着刚熨好的布裙。汤米和安妮卡在他们的果园里一块儿玩得很高兴,可他们还是希望有个朋友跟他们一起玩。皮皮一直跟着她爸爸航海的时候,他们有时趴在围墙上说:“那房子没人住,多可惜呀!那儿该住人,而且该有孩子。”在那个美丽的夏天日子里,皮皮第一次跨过威勒库拉庄的门坎,那天汤米和安妮卡正好不在家。他们到他们奶奶家住了一星期,所以不知道隔壁房子已经住进了人。回家第一天,他们站在院子门口看外面街道,还是不知道有个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就在身边。他们站在那里真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知道这天能有什么新鲜事,会不会依然是个想不出什么新花样来玩的无聊日子,可就在这时候,嘿,威勒库拉庄的院子门打开,出现了一个小姑娘。这是汤米和安妮卡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古怪的小姑娘。这一位就是长袜子皮皮,她早晨正要出去散步。她那副模样是这样的:她的头发是红萝卜色,两根辫子向两边翘起,鼻子像个小土豆,上面满是一点一点的雀斑。鼻子下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嘴巴,两排牙齿雪白整齐。她的衣服怪极了,是皮皮自己做的。本来要做纯蓝的,后来蓝布不够,皮皮就到处加上红色的小布条。她两条又瘦又长的腿上穿一双长袜子,一只棕色,一只黑色。她蹬着一双黑皮鞋,比她的脚长一倍。这双皮鞋是她爷爷在南美洲买的,等她长大时穿,可皮皮有了这双鞋,再不想要别的鞋了。叫汤米和安妮卡把眼睛瞪得老圆老圆的却是那只猴子。它蹲在那个古怪小姑娘的肩膀上,身体小,尾巴长,穿着蓝布长裤、黄色上衣,还戴一顶白草帽。皮皮顺着街道走,一只脚走在人行道上,一只脚走在人行道下。汤米和安妮卡盯住她看,直到她走得看不见为止。一转眼她又回来了,这回是倒着走,这样她就省得转过身来走回家了。她走到汤米和安妮卡的院子门口停下来。两个孩子一声不响地对看一下。最后汤米问那小姑娘说:“你干吗倒着走?”“我干吗倒着走?”皮皮反问他们,“这不是个自由国家吗?我不能爱怎么走就怎么走吗?告诉你们吧,在埃及人人都这么走,也没人觉得有一丁点儿奇怪。”“在埃及人人都倒着走?这你怎么知道的?”汤米问道。“你又没到过埃及。”“我没到过埃及!我当然到过,那还用说。我到过全世界,比倒着走更奇怪的事情都见过。要是我学印度支那人那样倒竖着用手走路,真不知你们会怎么说呢?”“那不可能。”汤米说。皮皮想了一下。“不错,你说得对。我说了谎。”她难过地说。“说谎可不好。”安妮卡总算有话说了。“对,说谎非常非常不好,”皮皮说着更难过了,“我有时候忘了。一个孩子,妈妈是个天使,爸爸是个黑人国王,他又一生航海,你怎么能希望这孩子总是说真话呢?而且,”她说着整张雀斑脸浮现出微笑,“我可以告诉你们,刚果没有一个人讲真话。他们日夜吹牛,从早晨七点吹到太阳落山。因此,万一我有时吹上几句,请你们一定要原谅我,记住这只是因为我在刚果住得太久了一点。我们还是可以交朋友的,对吗?”“当然。”汤米说,一下子知道这一天不会无聊了。“那干吗不上我家吃早饭呢?”皮皮问。“嗯,可以,”汤米说,“为什么不可以呢?咱们走吧!”“好,”安妮卡说,“这就去!”“不过先让我介绍一下纳尔逊先生。”皮皮说。猴子马上彬彬有礼地举了举帽子。于是他们一起走进威勒库拉庄摇摇欲坠的果园大门,通过两排果树之间长着青苔的小路(他们一看这些果树就知道它们爬起来多有劲),来到房子前面,上了前廊。一匹马正在那里大声嚼着大汤碗里的燕麦。“你干吗把一匹马放在前廊?”汤米问。他知道马都是关在马厩里的。“这个,”皮皮想了一下回答说,“它在厨房里碍手碍脚,在客厅里又过不惯。”汤米和安妮卡把马拍了拍,接着走进房子。里面有一个厨房、一个客厅和一个卧室。看来皮皮一星期没打扫了。汤米和安妮卡小心地东张西望,生怕黑人国王就在哪个角落里。他们生下来还没见过黑人国王。可是他们既没看见有爸爸,也没看见有妈妈,安妮卡于是急着问:“你就孤零零一个人住在这里吗?”“当然不是,”皮皮说,“纳尔逊先生也住在这里。”“对,不过你的妈妈和爸爸不住在这里吗?”“一个也不住。”皮皮高兴地说。“那么晚上谁叫你上床什么的?”安妮卡问。“我自己叫,”皮皮说。“我第一回叫的时候很客气,如果我不听,我再叫一次,不过凶多了,如果我还是不听,那就打屁股,没错!”她的话汤米和安妮卡不怎么听得懂,不过他们想这也许是个好办法。汤米、安妮卡跟着皮皮来到厨房,皮皮大叫:“这就来烤饼!这就来做饼!这就来煎饼!”她说着拿出三个蛋,往空中一扔。一个蛋落到她头顶上,碎了,蛋黄淌下来,流到了她的眼睛上。另外两个蛋她正好用碗接住,蛋在碗里碎了。“我一直听说蛋黄对头发有好处,”皮皮擦着眼睛说,“你可以眼看着头发滋滋滋地猛长!在巴西人人用鸡蛋擦头发。那儿看不到一个秃头。就有一回,一个老头太怪了,他把蛋拿来吃却不拿来擦头发。结果他成了个秃头。他一上街,交通都堵塞了,人们只好叫警察。”皮皮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头把碗里的鸡蛋壳小心地夹出来。接着她拿起墙边挂着的浴刷拚命搅蛋,搅得蛋都溅到墙上去了。最后她把碗里剩下的蛋倒在灶上的平底锅里。等到饼的一边煎黄,她把它向天花板上抛,饼在半空中翻一个身,又落到平底锅上。一煎好,她把饼扔过厨房,正好落在桌上的盘里。“吃吧,”她叫道,“趁热吃!”汤米和安妮卡听了她的话就吃,觉得饼煎得好吃极了。接着皮皮把他们请进客厅。里面只有一样家具。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柜子,有许多许多小抽屉。皮皮把一个一个抽屉拉出来,让汤米和安妮卡欣赏里面的宝贝。其中有奇怪的鸟蛋,有少见的贝壳和小石头,有可爱的小盒子,有漂亮的眼镜,有一串珍珠项链,等等等等,全都是皮皮和她爸爸周游世界时买的。皮皮送给她两个新朋友一人一样东西。送给汤米的是一把小刀,刀柄上螺钿闪闪发亮;送给安妮卡的是一个小盒子,盒盖镶嵌着贝壳,里面是一只绿宝石戒指。“要是你们现在回家,”皮皮说,“明天就能再来。要是你们不回家,也就不能再来了。那太可惜啦。”有去才有来,汤米和安妮卡也这么想,就回家了。他们经过那匹已经吃光了燕麦的马,走出威勒库拉庄的院子大门。他们走时,纳尔逊先生向他们挥着帽子。皮皮骑马上学不用说,汤米和安妮卡都去上学。每天早晨八点钟,他们两个胳肢窝里夹着课本,手拉着手上学去。在这时候,皮皮照例骑马,或者给纳尔逊先生穿上它的小衣服。要不她就做早操,包括在地板上倒竖蜻蜓,然后一个接一个翻四十三个空心跟头。然后她坐在厨房桌子旁边,安安静静地喝大杯的咖啡,吃夹干酪的面包。汤米和安妮卡赶着去上学的时候,总闷闷不乐地朝威勒库拉庄看。他们恨不得留下来跟皮皮一起玩。要是皮皮也去上学就好了。“我们一起放学回家,一路上你想该多好玩。”汤米说。“可不,一起去上学也很好玩,”安妮卡同意他的想法。他们越想越觉得皮皮不去上学太可惜了。最后他们决定来劝她去上学。“你真想不出我们的老师有多好。”一天下午做完了作业,他们一起上威勒库拉庄,汤米巧妙地对皮皮说。“噢,你要是知道在学校有多好玩就好了,”安妮卡装作无意地跟着说,“要是不上学,我都要发疯了。”皮皮正坐在长凳上洗脚。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水桶里扭着脚趾,弄得一地是水。“在学校里用不着呆很久,”汤米又说,“只到两点钟。”“对,圣诞节复活节我们都放假,还有暑假。”安妮卡说。皮皮一面扭她的大脚趾一面想,还是没说话。可她忽然拿起水桶,把所有的水都泼在厨房地板上,纳尔逊先生正坐在旁边拿着一面镜子玩,长裤湿透了。“太不公平了,”皮皮狠狠地说,纳尔逊先生裤子湿了正在不高兴,可她一点不管,“根本不公平!我可受不了了!”“受不了什么?”汤米问她。“过四个月就是圣诞节,你们有假期。可我呢,我有什么?”皮皮的声音听来很伤心。“没有圣诞节的假期,连起码的一天圣诞节假日也没有,”她大发牢骚,“非马上改变不可。明天早晨我就去上学。”汤米和安妮卡高兴得拍手。“好哇!那么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在我们家院子门口等你。”“不行,不行,”皮皮说,“这么早可不行。再说,上学我可以骑马去。”她就这么办。第二天上午十点正,她把马从前廊托下来,一转眼,整个小镇的人都冲到窗口看逃走了什么马。就是说,他们以为马逃走了。其实不是的。只不过是皮皮急急忙忙赶着去上学罢了。她赶马进校园,很快地翻身下马,把马拴好,乓一声狠狠推开教室门,吓得汤米、安妮卡和他们的同学在位子上跳起来。“喂,好哇!”皮皮挥着她的大帽子叫道。“我来学惩罚表,时间正好吗?”汤米和安妮卡告诉过他们的老师,说有一个叫长袜子皮皮的小姑娘要来入学念书。老师也听镇上的人讲起过她。这位老师心肠极好,人又快活,决定尽力让皮皮在学校里过得像在自己家一样。皮皮不等人邀请,就一屁股坐在一个空位子上。她这样随随便便,老师也没计较,只是客气地说:“小皮皮,欢迎你来上学。希望你在这儿过得快活,并且学到许多知识。”“说实在的,我只希望得到圣诞节的假期,”皮皮说,“我来就为了这个。样样都得公平!”“你先把你的全名告诉我好吗?”老师说。“我把它给登记下来。”“我叫长袜子·皮皮洛塔·维克蒂阿莉雅·吕尔加尔迪娜·克吕斯明塔·埃夫拉因船长的女儿。是前海洋霸王、现黑人国王长袜子·埃夫拉因船长的女儿。皮皮其实只是我的小名,因为我爸爸觉得皮皮洛塔这名字说起来太长了。”“原来如此,”老师说,“那我们也叫你皮皮吧。不过现在要先稍微测验一下你的知识,”老师又说,“你挺大了,也许已经懂得不少。先从算术开始吧。好,皮皮,你能告诉我七加五是多少吗?”皮皮看来十分惊讶和不高兴。她说:“嗯,不知道,别想叫我替你算!”所有孩子害怕地看着皮皮。老师向她解释,说在学校里不可以这样回答问题。而且不可以“你”“你”“你”地称呼老师,应该说“老师您”。“很对不起,”皮皮道歉说,“这件事我不知道。我再不这样做了。”“好,我希望这样,”老师说。“现在我来告诉你,七加五是十二。”“你瞧,”皮皮说,“你本来知道,那你干吗还问呢?噢,我多笨,我又把你叫做‘你’了。请原谅。”她说着用力掐掐自己的耳朵。老师决定装着无所谓的样子说:“好,皮皮,你说八加四是多少?”“我想大概是六十七吧。”皮皮说。“完全不对,”老师说,“八加四是十二。”“唉呀唉呀,我的好太太,太过分了,”皮皮说,“你刚才还说七加五是十二。就算在学校,也该有点儿规矩啊。这种无聊玩意儿你这么喜欢,你干吗不一个人坐在墙角里算,别打扰我们,让我们玩玩捉迷藏呢?噢,天呐!我又说‘你’了,”她很害怕似的说,“我这是最后一次,你能原谅我吗?从现在起我要好好记住。”老师说可以。老师想不能再问皮皮算术问题了,于是问别的孩子。“请汤米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她说,“丽萨有七个苹果,阿瑟儿有九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对了,汤米,你回答这个问题吧,”皮皮插进来,“同时请回答我这个问题:丽萨肚子疼,阿瑟儿肚子更疼,请问都怪谁,他们把苹果都搁哪儿了?”老师装作没听见,把脸转向安妮卡。“好,安妮卡,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古斯塔夫和他的同学去远足,去的时候他有一角二分,回到家里只有七分了,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好,”皮皮说,“那我倒想问问,他为什么这样浪费,他是不是买沙示汽水了。而且我想知道,他离家前把耳朵后面洗干净了没有。”老师决定完全丢开算术。她想皮皮也许对语文更有兴趣。因此她拿出一幅画,上面是一片绿色的草地,草地上有一只鸡。鸡上面有一个字母:i。“好,皮皮,现在我告诉你一样很有趣的东西,”她很快地说。“这幅画上面有一只Jiiiiiii。Jiiiiiii上面写的字母叫做‘i’。”“噢,我不相信,”皮皮说,“看上去这像一根棍子,上面有一粒苍蝇粪。我倒想问问,鸡和苍蝇粪有什么关系。”老师又拿出一幅画,上面有条蛇。蛇(she)上面的字母是“S”。“讲到蛇,”皮皮说,“我永远忘不了,我在印度跟一条大蛇搏斗的事。真是条可怕的蛇,你连想都想不出来。它有十四码长,生起气来发出蜜蜂的嗡嗡响。每天它要吃五个印度人,还吃两个小孩当餐后的点心。有一天它要把我当点心吃,用身体盘着我——嘎嘎嘎——我在海上学会了点本领,我说着在它脑袋上就是一拳头——砰!——接着它叫了——uiuiuiuiuiuitch——我再给它一拳头——蓬!——于是——ou——好,它死了。蛇弯弯曲曲的,原来就是‘S’这个字母?有趣极了!”皮皮一口气说到这里,得喘口气。老师开始觉得皮皮这个小姑娘又吵闹又叫人头痛,决定让全班画一会儿画。她想,这样皮皮准会乖乖地坐着画画了。于是老师拿出纸和铅笔,发给孩子们。“你们可以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她说着坐在她的桌子旁边,动手批改练习本。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想看看孩子们画得怎样了。她只见大家坐在那里看着皮皮,皮皮却趴在地板上埋头画画。“唉呀,皮皮,”老师忍不住问,“你为什么不画在纸上?”“那张纸我早就画没了。那么小一张纸可画不下我的整匹马,”皮皮说,“我这会儿只是画前腿,等画到马尾巴,我大概要画到外面走廊上去了。”老师拼命想了一阵。“咱们不画画了,也许还是唱支歌吧?”她说。所有孩子在位子旁边站起来,只除了皮皮,她躺在地板上一动也不动。“你们唱吧,”她说,“我要休息一会儿。学习太多,身体再好也要搞坏的。”老师的耐心已经到了头。她让所有的孩子到校园里去,想专门跟皮皮谈一谈。等教室里只剩下老师和皮皮两个,皮皮爬起来走到老师桌前。“我跟你说,”她说,“不对,我是要说我跟老师您说,上这儿来看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确很好玩。不过我想不再到学校里来了,什么放假不放假的也就算啦。苹果、鸡、蛇等等等等太多了。我的脑子都给搞昏啦。我希望老师您不要失望。”可是老师说她很失望,主要是因为皮皮不肯乖乖的,像皮皮这样不乖的小姑娘,就算很想上学,学校也不收。“我不乖吗?”皮皮很惊讶地问,“可我自己还不知道,”她说,很难过的样子。当皮皮不高兴的时候,谁的样子也没有她悲伤。她一声不响地站了一会儿,接着哆嗦着声音说:“老师您明白吗,当一个人妈妈是天使,爸爸是黑人国王,自己又一辈子航海,到了尽是苹果和蛇的学校里,就不大知道该怎样才是乖乖的了。”接着老师说她已经明白,不再对皮皮感到失望了,她再大一点也许可以回到学校来。于是皮皮高兴地笑着说:“我觉得老师您好极了。看我带着什么来送给老师您!”皮皮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很可爱的小金链,放在老师的桌子上。老师说她不能收皮皮这样贵重的礼物,可是皮皮说:“老师您得收!要不我明天再回学校来,那就有好戏看了。”接着皮皮像一阵风似的跑到外面校园,跳上马背。所有孩子围上来把马拍拍,看着她离开。“我很高兴我知道阿根廷的学校了,”皮皮从马上低头看着孩子们,神气地说,“你们该上那儿去!那儿过完圣诞节假期,隔三天就是复活节假期,过完复活节假期,隔三天就放暑假,暑假一直放到十一月一日。当然,接下来有点难受,要挨到十一月十一日才开始圣诞节的假期。不过还好,因为那儿至少不上什么课。在阿根廷严禁上课。偶尔也有一两个阿根廷孩子躲进大柜,偷偷坐在那里读书,可给妈妈一发现,嗐,就要受罪了!学校里根本不教算术,要是有个孩子知道七加五是多少,又傻乎乎地去告诉老师,好,他就得站一天壁角。他们只有星期五才看书,那也得先有书。可他们从来没有书。”“那他们在学校里干什么呢?”一个小男孩问。“吃糖果,”皮皮不打咯噔地回答,“隔壁糖果厂有根长管子一直接到教室。糖果整天喷出来,光吃糖果就够孩子们忙了。”“那老师又干什么呢?”一个小女孩问。“剥糖果纸呀,蠢丫头,”皮皮说。“你以为他们自己剥吗?很少有!他们甚至自己不上学,派他们的兄弟来。”皮皮挥挥她的大帽子。“再见!”她高兴地叫道,“你们转眼就看不见我了。不过你们得牢牢记住阿瑟儿有多少个苹果,要不你们就没好结果,哈哈哈!”皮皮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骑马跑出院子大门,快得沙子在马蹄周围打转,学校的窗子格格格地抖动。(任溶溶译)
岂曰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本诗出于《秦风》,《秦风》大多是东周时代秦国的诗。西周孝王封其臣非子于秦(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以后疆土逐渐扩展,西周末年,庄公迁都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槐里城)。后申候勾结犬戎灭西周,周平王东迁洛邑时秦襄公因护送有功,被封为诸候,迁都湃城(今陕西陇县南),此时西周王畿和幽地(今陕西枸邑、邠县一带)皆归秦所有。《汉书·地理志》称秦地“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秦俗强悍,乐于战斗”,“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其实秦人尚武乃是时势使之然也。秦国位于中国的西北边疆,和那时华族最紧急的外患犬戎相邻,而对强敌的不断入侵,只能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得以生存。秦襄公那时对抵御犬戎是极有战功的,护送平王东迁后,平王一方面封他为诸候,另一方面命他攻逐犬戎,因是周天子之命,所以此诗便称“王于兴师”。这首诗的背景当如上述。《左传·定公四年》记载:“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杜注指出秦早有此诗,秦哀公赋之以表示将要出师。王夫之的《诗经稗疏》据《左传》此条推定此诗为秦哀公所作,其实秦哀公赋此诗是公元前505年,已是春秋之末了,此时的周王朝早已徒有虚名了,不可能再有“王于兴师”之事了。况《左传》中赋诗之例大多都不过是借诗言志而非真是作诗,故王夫之的说法是不可靠的。此诗为秦襄公时代的作品是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提出的,他说“秦自襄公以来,受平王之命以伐西戎”,“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候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这里,王先谦进一步指出此诗为“秦民”所作,即老百姓中从军的士兵而非国君,这一点也是合理的。《诗序》称“《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这种解说显然与诗中的气氛不符。其实,此诗的主旨并不是反对用兵,而正相反,它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歌。此诗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谁说没有衣裳穿,我与你同穿一袍”。当然同袍并非是同时共穿一件衣服,那本是不可能的事,这里可以把“同袍”理解为友爱互助之释,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中翻译成“伙着穿”是有道理的。“袍”即长袍,也就是今天所谓披风,斗蓬,“泽”是指内衣;“裳”是裤子。戈、矛、戟都是兵器,三章的“甲兵”,“甲”是指铠甲,“兵”是兵器的总称。“与子同仇”即和你有共同的仇敌。二章“偕作”是说一块作起来,三章的“偕行”是说大家一同出发。这首诗三章五句,各章皆作赋体,如一章,起句为“岂曰无衣”,然后答之“与子同袍”,这是写战争将要爆发,士兵们已整装待发。“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写东周天子已下命令,士兵们立即修理兵器,末句“与子同仇”写士兵们同仇敌忾,已经对异族的入侵仇恨满腔了。这首诗从全篇看是用复沓体制,辛志贤先生在《复沓是否是歌谣的突出艺术特点辩》一文中指出,“章节复沓,似是古今中外民歌的共同艺术特点。所谓复沓,就是一篇多章的民歌,各章在形式的结构上基本相同,思想内容亦基本相同或略有变化,只是更换其中相应的几个字。这样几章反复咏唱,可以充分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突出诗的中心主题。增强‘一咏三叹’的韵味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起到很好的艺术作用。”《无衣》中的三章,各章仅有三处四个字的不同,“袍”、“泽”、“裳”字虽不同但所指皆为士兵的服装。“戈矛”、“矛戟”、“甲兵”大多都是指兵器,只是三章的“甲”是指铠甲,也是与作战有关的。意义上有较大变化的是“同仇”、“偕作”、“偕行”,从表达同仇敌忾的激情到彼此召呼行动起来到大家一起出发上战场,意义上是有递进关系的。这种递进式的复沓,把士兵们那种共同御侮为国从军的慷慨激昂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更加动人,而且又富有一种音韵合谐之美。从这首诗里,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春秋时代在祖国的边疆、我们的先人那种豪爽、那种乐观、那种彼此互助的情谊,那种舍生忘死保卫家园的勇气。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生存、得以发展。每读此诗,从秦人高唱着这《无衣》歌奔赴抗击犬戎的战场,我不禁想到数十年前我们的人民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迎着日寇的炮火前进那振奋人心的情景。“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豪迈坚强不向强盗屈服的民族精神,我想是世代相传永远不会消亡的。
超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从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潮和流派,代表人物有布洛东、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等,他们开始参加查拉所发起的达达主义文艺运动,后来由于目标和宗旨方面的分歧而从达达派中分离出来,发动超现实主义运动。但是在对资产阶级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强烈反叛这一点上,他们却与达达主义并无二致。超现实主义流派的正式形成和运动的开展,是以一九二四年这一派别的领袖布洛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为标志的。超现实主义者在政治上极力标榜“革命”,以“前锋派”自居。超现实主义的文艺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所谓“无意识书作”(或称“自动写作”),认为要达到绝对的真实,写作应当是纯粹无意识的,不能受任何理性的支配,“要摒弃所有笛卡儿的因素”。诗人在写作时,只须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记下,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二是写幻觉和梦境。幻觉和梦境都是不受理智支配的下意识活动。在这里,一些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凑在一起,组成莫名其妙的画面。超现实主义者最愿意说的一句话是:“雨伞和缝纫机在手术台上相遇,这也是美。”迭斯诺斯的《梦幻》和布洛东的《可溶解的鱼》是反映超现实主义的上述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代表性作品。超现实主义流派由于内部政治和艺术观点方面的分歧,从二十年代后期发生分裂,到了三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急剧发展,法西斯势力的抬头,阶级斗争的日趋尖锐化,原有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成员各奔东西。到了三十年代后期,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这一影响在其后出现的许多标榜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中反映出来。超现实主义是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开辟道路的重要流派之一。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从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潮和流派,代表人物有布洛东、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等,他们开始参加查拉所发起的达达主义文艺运动,后来由于目标和宗旨方面的分歧而从达达派中分离出来,发动超现实主义运动。但是在对资产阶级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强烈反叛这一点上,他们却与达达主义并无二致。超现实主义流派的正式形成和运动的开展,是以一九二四年这一派别的领袖布洛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为标志的。超现实主义者在政治上极力标榜“革命”,以“前锋派”自居。超现实主义的文艺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所谓“无意识书作”(或称“自动写作”),认为要达到绝对的真实,写作应当是纯粹无意识的,不能受任何理性的支配,“要摒弃所有笛卡儿的因素”。诗人在写作时,只须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记下,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二是写幻觉和梦境。幻觉和梦境都是不受理智支配的下意识活动。在这里,一些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凑在一起,组成莫名其妙的画面。超现实主义者最愿意说的一句话是:“雨伞和缝纫机在手术台上相遇,这也是美。”迭斯诺斯的《梦幻》和布洛东的《可溶解的鱼》是反映超现实主义的上述创作主张和美学思想的代表性作品。超现实主义流派由于内部政治和艺术观点方面的分歧,从二十年代后期发生分裂,到了三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急剧发展,法西斯势力的抬头,阶级斗争的日趋尖锐化,原有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成员各奔东西。到了三十年代后期,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这一影响在其后出现的许多标榜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中反映出来。超现实主义是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开辟道路的重要流派之一。
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以反对贵族大地主专政为目标的中小地主政治团体。明神宗万历年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郎中顾宪成因争国本和荐阁员触怒神宗皇帝和内阁首辅王锡爵,被革职归籍无锡。聚众讲学,声望益高。万历三十二年(1604)夏,得常州知府欧阳东凤等资助,修复废弃的宋代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讲学其中。他们裁量人物,讽议朝政。三吴“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在朝官吏也慕其风,多“遥相应合”。同年十月制定《东林会约》,召集东林大会,故被贵族大地主集团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人,是明末地主阶级中一支崛起的异军,主张改革弊政,挽救明王朝的危机。政治上,反对皇帝骄奢堕政,反对贵族大地主垄断朝政,反对宦官干政,反对阁臣专权,要求参与时政,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经济上,反对额外加派,反对任意征商,反对矿监税使,要求富国富民。东林党人的主张,在明末政局混乱,派系林立的情况下,遭到激烈反对,无法实行。与东林对立的浙、齐、楚、宣、昆各党,同贵族大地主集团结为同盟,“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在万历末、泰昌、天启初三朝,围绕“国本”、“梃击”、“红丸”、“移宫”诸事,东林党与反对势力,展开争论。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明神宗病死。八月,光宗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光宗在位仅一个月便死去。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周嘉谟等拥立光宗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改元天启。天启初年,众正盈朝,东林党人方欲施展政治抱负。不久,宦官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相勾结,得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口含天宪,手握王爵,提督厂卫,权力炙手。东林党人的反对派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冯铨等纷纷投到魏忠贤门下,结成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血腥镇压。“凡救三才者,争辛亥京察者,卫国本者,发韩敬科场弊者,请行勘熊廷弼者,抗论张差梃击者,最后争移宫、红丸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阉党王绍徽作《东林点将录》、崔呈秀作《同志录》、顾秉谦等修《三朝要典》,构陷东林党人。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等首先遇害。高攀龙、周顺昌、周起元、缪昌期、李应升、黄尊素等旋亦遇害。东林党人被杀害、放逐、禁锢,天下书院被禁毁,阉党独揽朝纲。由于东林党人的某些主张客观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阉党迫害东林党,激起苏州等地市民的愤怒,他们对抗诏命,打杀缇骑,掀起大规模民变。天启七年(1627)熹宗死,思宗朱由检即位,阉党巨魁魏忠贤伏诛,罪恶深重的阉党首领被陆续翦除。定逆案,追论阉党之罪;平怨狱,重新招用东林党人。但此时,朝政窳败,国事日非,东林党也发生了分化,少数党人虽怀救世良策,也无力回天了。
另有一说认为,东林党肇基于万历八年(1580)顾宪成、魏允中、刘廷元反对张居正改革的“三元会”,在争国本中力量得到积聚,在争“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中得以壮大。是由于权力和财产分配的矛盾在统治阶级内部崛起的。东林党的成员多为富民,为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和改善自身的困境,才使其反对矿监税使和要求参与时政。东林党以尊经重道为救世主要信条,是为了重振纲纪,规范社会道德风俗,消除“异教”、“异习”,抵制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潮,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他们体恤富民的经济要求是不高明的救世药方。东林党称不上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离析出来的政治集团,主要精力和才智都消耗在教化人心和党争上,所以难逃没落阶级的悲剧命运。深入学习可读《明史》卷231《顾宪成传》、卷305《魏忠贤传》、卷232《李之才传》、卷231《钱一本传》,蒋平阶《东林始末》,李洵《试论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历史教学》1955年10期)、《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历史教学》1957年1期),王天有《万历天启时期的市民斗争和东林党议》(《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2期),《东林党和张居正》(《学习与思考》1984年2期),刘志琴《论东林党的兴亡》(《中国史研究》1979年3期)。
东林党。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以反对贵族大地主专政为目标的中小地主政治团体。明神宗万历年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郎中顾宪成因争国本和荐阁员触怒神宗皇帝和内阁首辅王锡爵,被革职归籍无锡。聚众讲学,声望益高。万历三十二年(1604)夏,得常州知府欧阳东凤等资助,修复废弃的宋代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讲学其中。他们裁量人物,讽议朝政。三吴“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在朝官吏也慕其风,多“遥相应合”。同年十月制定《东林会约》,召集东林大会,故被贵族大地主集团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人,是明末地主阶级中一支崛起的异军,主张改革弊政,挽救明王朝的危机。政治上,反对皇帝骄奢堕政,反对贵族大地主垄断朝政,反对宦官干政,反对阁臣专权,要求参与时政,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经济上,反对额外加派,反对任意征商,反对矿监税使,要求富国富民。东林党人的主张,在明末政局混乱,派系林立的情况下,遭到激烈反对,无法实行。与东林对立的浙、齐、楚、宣、昆各党,同贵族大地主集团结为同盟,“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在万历末、泰昌、天启初三朝,围绕“国本”、“梃击”、“红丸”、“移宫”诸事,东林党与反对势力,展开争论。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明神宗病死。八月,光宗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光宗在位仅一个月便死去。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周嘉谟等拥立光宗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改元天启。天启初年,众正盈朝,东林党人方欲施展政治抱负。不久,宦官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相勾结,得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口含天宪,手握王爵,提督厂卫,权力炙手。东林党人的反对派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冯铨等纷纷投到魏忠贤门下,结成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血腥镇压。“凡救三才者,争辛亥京察者,卫国本者,发韩敬科场弊者,请行勘熊廷弼者,抗论张差梃击者,最后争移宫、红丸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阉党王绍徽作《东林点将录》、崔呈秀作《同志录》、顾秉谦等修《三朝要典》,构陷东林党人。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等首先遇害。高攀龙、周顺昌、周起元、缪昌期、李应升、黄尊素等旋亦遇害。东林党人被杀害、放逐、禁锢,天下书院被禁毁,阉党独揽朝纲。由于东林党人的某些主张客观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阉党迫害东林党,激起苏州等地市民的愤怒,他们对抗诏命,打杀缇骑,掀起大规模民变。天启七年(1627)熹宗死,思宗朱由检即位,阉党巨魁魏忠贤伏诛,罪恶深重的阉党首领被陆续翦除。定逆案,追论阉党之罪;平怨狱,重新招用东林党人。但此时,朝政窳败,国事日非,东林党也发生了分化,少数党人虽怀救世良策,也无力回天了。另有一说认为,东林党肇基于万历八年(1580)顾宪成、魏允中、刘廷元反对张居正改革的“三元会”,在争国本中力量得到积聚,在争“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中得以壮大。是由于权力和财产分配的矛盾在统治阶级内部崛起的。东林党的成员多为富民,为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和改善自身的困境,才使其反对矿监税使和要求参与时政。东林党以尊经重道为救世主要信条,是为了重振纲纪,规范社会道德风俗,消除“异教”、“异习”,抵制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潮,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他们体恤富民的经济要求是不高明的救世药方。东林党称不上是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离析出来的政治集团,主要精力和才智都消耗在教化人心和党争上,所以难逃没落阶级的悲剧命运。深入学习可读《明史》卷231《顾宪成传》、卷305《魏忠贤传》、卷232《李之才传》、卷231《钱一本传》,蒋平阶《东林始末》,李洵《试论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历史教学》1955年10期)、《东林党的政治主张》(《历史教学》1957年1期),王天有《万历天启时期的市民斗争和东林党议》(《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2期),《东林党和张居正》(《学习与思考》1984年2期),刘志琴《论东林党的兴亡》(《中国史研究》1979年3期)。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句子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举要重本类名言句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举要重本类名言句子种树一定要培好树根,培养人的品德一定要修养人的思想。要想树长得好,一定要在刚开始生长时删削掉不必要的冗枝,要想人的品德高尚,一定要在刚开始学习时去掉那些修养品德以外的爱好。
[二·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二·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鉴赏〕 人到老年,常常以深沉的感情回顾自己一生所走的道路,孔子这段著名的话语正是他在垂暮之年对自己一生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孔子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是在他晚年时期,鲁国统治者把他视为国师,常到他府上问政咨询;他的弟子遍天下,有的已经在一些诸侯国担任要职;而在社会上,他被人们当成圣人,被公认为知识广博的学者。因此,我们在孔子回顾一生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他的欣慰自许之情。正像明代学者、政治家杨起元所说: “圣人履历,从圣人口中吐出,如忆梦中所见,如追旧时所识,有一种自吟自赏,不可名言妙处。”(转引自张岱《四书遇》)孔子自言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他所说的学,从《论语》其他文字可知,包括求知和品德修养两方面。实际上孔子自幼就好学,这里言十五而志于学,当是指一种自觉的行为。他这一志向终身未变,而且历久而弥坚,即使他在学识上取得伟大成就以后,仍然如此;在迈入晚年以后依然好学。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同他从少年起就立志学习有很大关系。“三十而立”首先是指他从职业上说已能立于世。我们知道他从三十一岁开始收徒讲学。这句话还应当指他在思想、学术上已经形成一些基本的观点和立场以自守。“四十而不惑”是说他在四十岁左右时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各种磨炼,形成了坚定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性,不会为自己一时的情绪所左右,也能够辨别各种观点的是非而不受迷惑。“天命”是指人力难以改变的必然趋势,也指客观的法则,是“事物所以当然之故”(朱熹《四书集注》)。孔子年过半百后,经过了许多挫折和失败,深知人世的艰难,认识到世事的演变不是完全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要遵循外部世界的必然法则,不能一相情愿,按照主观愿望做事。“耳顺”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事情入于耳即彻悟于心。孔子年逾花甲,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思索,对世事、知识和学理的领悟可以不假思索而豁然贯通。“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孔子到古稀之年能够按照心中所想去做却不会违背规矩,可以说在实行儒家价值方面,他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了。这也就是说儒家的观念通过他而人格化了,它们同他的灵魂、同他的思想情感完全融合为一了。孔子对自己的思想成长和成熟过程的追述显示了他自己的精神在其发展的六个阶段所达到的境界,实际上这也大体上显示了一个成功人士在人生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 少年时期发奋学习,到三十岁左右就要成家立业,四十岁前后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年过半百就要明白世事的当然之故和必然趋势,六十岁时要达到声入心通的境界,对各种意见都能正确地理解和对待,七十岁以后对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念要运用自如,精神进入自由王国。我们可以把这六个阶段的规定看作是成功人生的路标,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的导向。更一般地说,孔子的追忆可以视为描绘人生成长、成熟六个阶段的标志,由于孔子的概括非常准确,因此后人把它们视为年龄的标志,进而用以代指人生关键时段的年龄。这样,今人也把该成家立业的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把形成坚定信念的四十岁叫作“不惑之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然,按照不同的眼光,对于人生各个阶段的特点可以作出不同的描述,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对一般人的身心成长过程提出另外一种分析。他说:“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意为贪得无厌)。”(《季氏》)这里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是指出每个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和应对的办法,也十分符合个体成长的规律性,很值得人们认真记取。
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处】唐·高骈《对雪》【译注】雪花飞入家门的时候,坐在家中看到青翠的竹子变成了琼枝玉叶。六出:六个花瓣。雪花六角形,故称。琼枝:竹枝因雪覆盖而变得像白玉做成的一般。琼,白色的玉。【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雪花纷飞,山野草木银装素裹的冬景。[例]雪像洁白的花瓣从天宇飘忽而下,意态从容,给人以恬静之感;雪后的大地披上银装,宛如宏丽的水晶世界,景象万千,又引起人们无限美好的想像。啊!雪,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夏滨《雪》)
关关之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处】先秦·《诗经·周南·关雎》【译注】在河中的小洲上,雌雄水鸟相互应和,“关关”地鸣叫。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鸣叫声。雎(jū)鸠:水鸟名,即鱼鹰。洲:水中陆地。【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岸边或水中鸟禽欢叫的景象。[例]有趣的是湖中小洲,青苇亭亭,忽而腾起一群野鸭、水鸟,啾啁争鸣,大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意境。(陆平《民丰绿洲何涟涟》)
努尔哈赤的弟弟。努尔哈赤有多少个弟弟努尔哈赤有四个弟弟。二弟,爱新觉罗?穆尔哈齐,其母为塔克世之妾李佳氏,是努尔哈赤的异母同父的弟弟,被封为多罗勇壮贝勒。三弟,爱新觉罗?舒尔哈齐,其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是努尔哈赤同母同父的弟弟,被封为庄亲王。四弟,爱新觉罗?雅尔哈齐,其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与努尔哈赤同母同父,被封为通达郡王。五弟,爱新觉罗?巴雅齐。其母为塔克世次福晋纳喇氏,是努尔哈赤异母同父的弟弟。
白居易
白居易的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诗无一句难解,无一字冷僻,跟诗人浅近的诗风一致,但它却情敛意裹,题旨隐晦,有“朦胧”的味道,耐人咀嚼。全诗可以看出诗人有感于事,有悟于心,通过自己一瞬间的感受、直觉、情绪来表现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饰以微妙的、激发人去揣摩的主观感情色彩。“花非花”,是说似花,“雾非雾”,乃谓类雾,并不实指花、雾,那么这如花若雾的取象究竟是什么——令人捉摸不定。“夜半来,天明去”,也未显言系指何物。而“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到底都没有挑明是什么——这岂非成了谜语吗?不,它朦胧而不晦涩,分明有着定向暗示。四行诗句,的确笼罩着轻雾,迷茫莫辨,然而雾里有花,这“花”便是喻意。整个的一首诗是由一连串的比喻组合成给人以可感性的意象。非花非雾,就意态而言是轻飏飘渺的;来匆匆,去匆匆,借助“夜半”到“天明”的时间概念,说明短暂易逝。“春梦”是美好的,可惜不能长久;“朝云”是艳丽的,可惜多幻无定,这又分明是指失落的空虚。综合起来看。这首诗在外在的描述中蕴含着一种总体喻意,这就是:对某件事或是对某个人那些值得追忆的情景,在眼前不复存在。唯其“来如春梦”和“去似朝云”,才越发显出好景不长却又难以忘情的怅恨之甚!根据这总体喻意,读者可以调动欣赏时的联想与想象,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实现主观对客观的超越。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中指出:“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这样,才能做到如宋代诗人梅尧臣于《六一诗话》里所说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因此,反复吟咏《花非花》,不同的读者各自从不同的“心理场”出发,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也许感慨韶华的流逝之快,也许叹息青春的不再复归,也许怀念友人的遽然离去,也许向往什么的意外幻灭,也许……。诗人在这里,并不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完全允许“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不有背于诗中原有的象征性形象,任你去“目尽尺幅,神驰千里”。这首诗的朦胧,能让读者受到诗的意向的诱引,去探求丰富而悠远的内涵。而在用这种感受的主观性对客体进行再创造时,便使主体心灵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享受。诗中由于有喻意的一以贯之,因而就架起了理解诗意的桥梁。取喻花与雾,扣住“来”字,发出“几多时”的诘问,抓住“去”字,留下“无觅处”的疑惑,并在此以“春梦”与“朝云”两个喻体构成含蓄于朦胧之中的形象,促使读者思索,别有神韵。
过故人庄 古诗。【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故人:老朋友。具:备办。鸡黍:指丰盛的饭菜。绿树二句:村庄隐在林中,所以说“合”;青山迤逦城外,因此说“斜”。轩:这里指窗。场:打谷的场地。圃:菜园。把酒:端着酒杯。话桑麻:闲话农事。就菊花:欣赏菊花。古代有重阳节赏菊饮酒登高的风俗。【鉴赏导示】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诗代表人物,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本诗描写了故乡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诚挚之情,表达诗人对农家田园生活的赞美和热爱。【鉴赏】这首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全诗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写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诗人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却又不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我受请而止,却能显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一片自然环境优美的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写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出对这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不仅能使我们领略到浓烈的农村风光来,而且可以想象到主客谈话的欢声笑语。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诗人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只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鉴赏要点】[1]名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语言清淡,含义深刻。[3]写景层次清晰、形象鲜明。[4]情景交融。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海棠树枝间崭新的初绿一重又一重,小小的花蕾深藏着几丝红色的花蕊。海棠树爱惜自己芳香的花朵,不肯轻易绽放,就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嬉闹吧。诗句描写的是未开海棠的万般姿态和志趣。一二两句写的是未开海棠的新绿楚楚、藏红点点的妩媚姿态。三四句写的是未开海棠不屑与桃李争春的高尚志趣。诗句文笔清新隽永,赋予海棠以人的性格,曲折地道出诗人自重自爱的心理。
小蕾深藏数点红。《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海棠树枝间崭新的初绿一重又一重,小小的花蕾深藏着几丝红色的花蕊。海棠树爱惜自己芳香的花朵,不肯轻易绽放,就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嬉闹吧。诗句描写的是未开海棠的万般姿态和志趣。一二两句写的是未开海棠的新绿楚楚、藏红点点的妩媚姿态。三四句写的是未开海棠不屑与桃李争春的高尚志趣。诗句文笔清新隽永,赋予海棠以人的性格,曲折地道出诗人自重自爱的心理。注:小蕾,小花蕾,含苞待放的花朵。《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古诗句出处:元·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
〔清〕林嗣环
宾客意少舒。〔清〕林嗣环彻呆子正当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苦无可排解者。当每听谣诼之来,则濡墨吮笔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为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驺声、堂上笙歌声何如?”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楸枰声最佳。”曰:“何言之玄也。”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扇、一椅、一抚尺而已。众宾客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遥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女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虞初新志》林嗣环有自己的集子,一名《铁崖文集》,一名《湖舫存稿》,但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他的这篇文章是从张潮编的小说集《虞初新志》中选来的。一篇诗序被人选入小说集中,自有其特别之处。他的特别就在于借一个口技艺人的表演,说明自己何以要给自己的诗集取名为《秋声诗》的,意在表明这些写于秋天的诗,就像口技艺人摹拟声音一样,只是描画秋日的各种声音而已。从作者曾因事下狱、充军边疆的经历,以及文中的“当每听谣诼之来”的表白看来,他所体验到的秋声,自要比欧阳修《秋声赋》中所说的秋声复杂得多,具体得多,诸如大自然的肃杀之气,飞来的谣诼之言,自己沉闷的心声等等都在其中。如此看来,序文虽然写得轻松、俏皮,带几分幽默,作者的内心却是隐藏着某种怨恨和牢骚。可是此文的被人传诵却不是因为这些,而是由于其中描写口技的大段文字闪耀着异样的光彩。《虞初新志》的编者曾大加赞赏说:“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到了今天,人们索性将它斩头去尾,只留下这段文字,更名为《口技》而盛传于世,序文本身倒逐渐不为人所知了。这不知道是作者的幸还是不幸。《口技》的成功全在于对口技表演作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描写。首先是直接描画声音。作者称口技人善画声,其实他自己也是善画声的。不过口技人的画声是直接摹拟生活中的种种声音,而作者的画声则是描画口技人的表演,即通过口技人的拟音还生活的本来面目。文中记下了两个活生生的场面,一个是四口之家的夜睡,另一个是一场火灾,两者紧相连接,节奏与气氛大起大落,峰谷分明。对这两个场面,作者主要作正面描述,如“遥遥闻深巷犬吠声”段,就是根据口技人的模声,直接还原的生活场面。有时也作综合性的描述,如:“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这虽然没有写出具体的情景,却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出规模更大、情况更紧急的场面。这种种惟妙惟肖的描写,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强烈的生活气息,自然是人见人爱的。其次是描写听众的反应。对口技表演,人们总是以能否叩动听众的心弦来判定其优劣的,所以作者紧紧抓住听众的反应,以壮声色。在写完夜睡这一场面后,即补上一句:“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在记完救火的场面后更是重重附上一笔:“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情绪随表演内容的转换而起伏变化,一会儿眉开眼笑,一会儿心惊肉跳,甚至有人受不了这种惊吓,而想退场,这当然足以说明表演技艺的高超了。再就是强调道具的简单。此段文字的开头就点明:“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束时又再次强调:“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用意就在于向读者揭示,刚才所听到的一切声音,并没有凭借任何发音器具,全出于表演者之口,其口技之精妙不言自明。同时也可以使文章首尾呼应,自成起讫,结构紧凑,而又余韵悠然。描写听众的反应与道具的简单,当然都是辅助手段,但它们的作用却不可小看。当时一个署名为东轩主人的作者专门写了一篇《口技记》,记的是扬州郭猫儿表演一个屠夫醉酒的口技,在描写的生动性与情节的曲折性上并不亚于此文,就因为没有注意这些,而使文章松散平板,缺乏起伏变幻,远不及此文精彩。最后还应该对这段文字的归属问题说几句。后来有人在贯华堂本《水浒传》第六十五回的金圣叹的评点文字中也发现了这段文字,而且也是转述别人的话,以“吾友斫山先生尝向吾夸京中口技”引出。金圣叹与林嗣环同时,互相见到对方的文字,并顺手录入自己的文章中,又未作交代,这是完全可能的。这就必然使人产生疑问,这段文字的真正作者,究竟是林嗣环,还是金圣叹?抑或是另外一个人所写,而被林、金同时录用?可现在尚无足够的材料判定其归属,姑且还是暂寄在林嗣环的名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天边的黑云,象倒翻的墨汁泼成的一样,尽管还没有把山头遮住,可刹那间白色的雨点象珠子似地往船上乱跳。诗句写夏季骤雨忽降的情景。云未遮山,雨已入船,从急雨的特点着笔,比喻贴切,画面生动。诗人把雨滴说成“跳珠”也十分准确形象,夏雨雨滴很大,落在船上好似白珠进舱。如此写夏雨,实属罕见。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原诗出处,译文,注释天边的黑云,象倒翻的墨汁泼成的一样,尽管还没有把山头遮住,可刹那间白色的雨点象珠子似地往船上乱跳。诗句写夏季骤雨忽降的情景。云未遮山,雨已入船,从急雨的特点着笔,比喻贴切,画面生动。诗人把雨滴说成“跳珠”也十分准确形象,夏雨雨滴很大,落在船上好似白珠进舱。如此写夏雨,实属罕见。《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古诗句出处: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王昌龄
王昌龄的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符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诗的起句雄浑有力,诗人选取了几种富有西北边塞特征的景物,将其浓缩,集中于一幅画面,展示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环境。(青海、雪山出现于诗中是诗人对边塞数千里地域的艺术概括,是一种“第二自然”,不必按照地图将它们一一落实。)青海湖湖水茫茫,湖上空长云舒卷、弥漫,一直延伸到远处隐隐的雪山上方。短短一句中三种景物的并列连接,便充分表现出西北边塞天高地阔、雄浑苍莽的景象;句中的一个“暗”字,又给人以压抑、悲壮的感觉,传达出战场上特有的肃杀、惨淡的氛围。首句写向前的极目所见,按一般的逻辑,二句似乎应顺承而下或续写战事或续写战场生活,但在本诗中,诗人至此却将笔巧妙地一顿,第二句以逆挽的笔法接承首句:“孤城遥望玉门关”,转而写征戍者的回望顾盼。“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尽西头,是征战军队出塞入塞的必经之地。不说遥望故乡,而说“遥望玉门关”益发显出戍边将士离家乡之远;由戍边将士回首遥望玉门关这一姿态,则含蓄地透露出戍边将士的内心活动,他们对故乡和亲人们的殷切思念。诗的第二句这一延顿,看似闲笔然而却很重要,它在诗中有一种“蓄势”的作用。如同人要上跳须先下蹲、书写毛笔字时笔锋一顿方能使出锋劲健一样,在本诗中,有了第二句笔势上的一顿,三、四句才犹如离弦之箭,一往无前而力贯金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前两句寓情于景的委婉含蓄一变而为感情的直接抒发。“黄沙”句叙事极为精炼,将士们戍边时间之长,边地之荒凉,战事之频繁,战况之激烈,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楼兰”,是汉时西域古国名(地在今新疆婼羌县西),诗中用来借指敌国。金甲尽管被磨穿但却销磨不了戍边将士的报国之志,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反而更激发了将士们杀敌的决心和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连用两个否定词“不”而表示更加肯定的语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直捷、有力的豪壮誓词使人想见盛唐戍边战士的胜概英风。有一种意见认为,此诗的末句似壮而实凄婉,如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其(唐诗别裁》中谈到这首诗时就说:“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我们承认读者有这样理解的自由,中国古代诗话中“诗人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说法,西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格言,都在提醒我们充分尊重读者阅读中自由创造的权利。但具体到王昌龄的这首诗来说,将其理解为凄婉之辞却是脱离了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和精神,有违作者的本意的。王昌龄写下此诗的盛唐时期,正是唐朝国力最强盛、极力拓展疆土之时,军事上的接连胜利,使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不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投身于军幕中的诗人们,都有一种“马背上猎取功名”的欲望与豪情。在这个时期产生的边塞诗中,虽然有时也轻染着一层淡淡的乡愁,但主调都是乐观豪迈、昂扬进取的;而低沉凄凉、感伤反战的思想情绪,只有到中晚唐的边塞诗中方可出现。象沈德潜对此诗的看法,就是以读中晚唐诗的眼光来看盛唐时期的诗了。我们认为,把这首诗理解为充满豪壮语、英雄气的诗歌更为恰切,更符合作者的本意。有鉴于此,我们将诗中末句后的标点标为感叹号,以突出、强调诗中蕴含着的豪情,使其更加明朗、显豁。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赏析|翻译|注释
过故人庄原文。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赏析|翻译|注释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注释】1.过:至、访。故人:旧交,老友。2.具黍:犹言准备好丰盛饭菜。《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筱。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黍,黄米饭。3.合:围绕。郭:外城。4.场圃:《诗经·七月》:“九月筑场圃。”朱熹集传:“场圃,同地,物生之时,则耕治之以为圃而种菜菇;物成之际,则坚筑之以为场而纳禾稼。”话桑麻,犹谈家常之意。陶潜《归园田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指农家耕种生活。5.就菊花:古人在重阳日有赏菊花、饮菊花酒之风俗。就,靠拢,接近。今译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我作客田家。只见碧绿的树叶将村庄环抱,远处有一脉青山在村郭外横斜。打开窗户,坐席直对场圃,举杯饮酒,闲话农事桑麻。待到明年重阳之时,我还要再来一醉美酒菊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出自:《古诗源》名言名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译文如下:(六韬)世上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追求有利于自己的任何事物;又世上无论何人,都喜欢集中在有利可图的地方。人都是为了利益而有所行动!“攘攘”即纷乱,人聚集很多的样子。“熙熙”是欢喜、和乐貌。
贾岛
贾岛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这是首声情激昂、正气凛然的任侠诗。前十字述剑,后十字写剑客。“一剑”而磨砺“十年”始成,可见功夫之精深,剑器之锐利。“霜刃”句言寒光射人,锋刃崭新,犀利中透出凛不可犯之气。“未曾试”在不轻于用世中既可见其自矜自重,又露出急欲求试之心情。二句话似平淡,然此物之来历、身价、神情、志向俨然如在目前,非凡宝剑竟似逸群高材!后十字正面写侠客得剑时的义胆豪气,语调由朴实厚重的叙述变为掷地有声的宣告。它出现在一派“温柔敦厚”的诗国乐章中,无异于极不协调而又果敢倔强的变调。“今日”本属口语,可接在十年始成、从未轻试之后,就显得郑重其事。“把”是手持,“君”称剑,句意谓今朝侠客端剑在手,仔细打量,陡觉自己(客)与剑(君)是那么相似:同是久炼成器之材,又都怀嫉恶如仇之志。“谁为不平事”是剑与客共同向人世不平发出的挑战,十年苦磨,身怀绝技,只为打抱不平。着此一句,照亮全篇,精神境界顿异,不再是战国以来亡命复仇的古剑客,而成为社会正义的新义士。义士英豪虽有些理想化,却非向壁虚造。唐传奇中的红线、聂隐娘、昆仑奴都是身怀绝技、轻生尚义的非凡人物。中唐景慕剑侠的诗尤多。李涉夜遭“绿林”索诗,竟公然吟道:“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王法一旦不能保民,人们也只有武力自卫一条路。贾岛既生于“关山多寇盗,扶持带弓刀”之世(《送李戎扶持往寿安》),少不了受“不平事”之窝囊气,所以祛除“衲气”,突破“诗教”,写下这首敢怒能斗的《剑客》,对行侠之辈表达钦敬之情。豪爽之气,溢于行间。第二句一顿,第三句陡转有力,末句措语含蓄,便不犯尽。(李锳《诗法易简录》)
黄庭坚《七言诗·清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清明黄庭坚。黄庭坚《七言诗·清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目蓬蒿共一丘。【原诗今译】含笑的桃李花儿,迎来了佳节清明。那无人祭扫的荒冢,似带淡淡忧愁。一声春雷,把蛰居的龙蛇纷纷惊起,半梨春雨,使郊原柔润,草木碧绿。啊,我看到人们在这天的酒肴祭祖,便想起齐人讨祭食诳妻的毫不知羞。这俗子与崇尚气节的介公比量起来,我真爱介公的焚死,不做晋国公侯。唉,千百年的贤愚之争,谁能说清,人死了总是满目的蓬蒿,墓草飞萤。【鉴赏提示】一年中很少有像“清明”这样体现出古代辩证法精髓的节气。一方面,乍暖还寒,风和日丽与次第风雨并存,报春花朵悄然开放与隔年秋草瑟瑟发抖共处而形成鲜明对立;另一方面,一切又都统一于春意盎然的融和天气。大自然在这里展开它完美的法则。这首诗就是对这一法则细致观察和深刻领悟后的总结。诗的前三联,写了自然和社会间事物的对立。“佳节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这是诗中的第一组对立。“佳节”不仅是对诗题的照应,而更重要的是表明作者对“清明”的评价,即这是个使人欣喜和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美妙时令。“桃李笑”,从唐人“桃李依旧笑东风”脱化,将佳节具体化。表面描写桃李之花迎着东风怒放,而实际也是作者对这自然界良辰美景的会心微笑,是他对经过漫长冬夜后复苏的生灵唱出的一曲赞歌。但自然界不但有生命的象征,而且也有死亡的迹象。作者将目光从灼灼开放的花朵转向丘垅荒原时,一座荒坟映入眼帘。清明也是祭奠亡灵的节日。看到人们上坟的景象时,他不由想到,如果有人祭奠的亡灵感到欣慰,那么荒坟下的孤魂在这“倍思亲”的时候无亲可思,必定会加倍的悲哀。同时,也为诗的尾联埋下伏笔。作者直接从清明节本身发现生命与死亡的对立,情绪顿时从大喜跌入大悲。颔联“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两句是因果关系,龙蛇被春雷震醒,因而开始履行职责,播云弄雨,使万物充满生气。而其中仍包孕着对立,一方面在雷鸣电闪中,蛰伏于地下的龙蛇突然腾空而起,将硕大无比的身躯展现在昏暗的辽阔天空,翻飞凌越,使人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在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中,万千草木伸开柔嫩枝条,欢呼这生机盎然世界的来临,在大地上铺开无垠的绿色地毯。这是阳刚之烈与阴柔之美的对立。颈联用了两个与清明有关的典故。“人乞祭余骄妾妇”,《孟子·离娄下》说,齐国有一个人经常去坟地乞讨人们祭祀的酒肉,回家后向妻妾夸口说自己与富贵者同饮共食,后来被其妻察知。作者从眼前祭灵的场面中,自然联想起那位在坟场“必餍足酒肉而后返”的齐人。有这样的小人便必有相反的高士。小人与高士的区别只不过是对生活与生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小人为了实现所谓“伟大”的生存,便披上虚伪的外衣来使自己的形象光彩夺目。但是高士却恰恰相反。因此作者想起了春秋时的介子推。介子推曾从公子重耳流亡,但重耳返国登上晋文公宝座后,他却不讨封赏,与母亲一道归隐绵山。晋文公逼他出仕,放火烧山,他坚不出,竟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的死日点火煮饭,只食生冷,以后民间相沿成习,称为寒食节(清明前一两天)。作者用这两位历史人物表示崇高与卑微的对立。中国传统哲学以人伦道德为中心,认为自然现象是为印证人伦道德而存在的。因此,诗的前两联中的对立,正是为此联而设的铺垫,从而证实了这种崇高与卑微的区别,正同自然事物之间的对立一样,是永恒而不可磨灭的。看来作者由衷地赞叹了那种不求名利,为清白而勇于献身的崇高气节。可是诗的尾联却笔锋一转,对以人生为中心的自然和社会中相互对立的事物进行了总括:“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目蓬蒿共一丘。”“贤愚”,承上联,是对介子推与齐人所作的价值判断。而经历了上千年漫长的时光后,这高尚与卑微的区别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是”,即是非的是,指正确。这判断下得异常突兀,因为上联已经给读者以强烈的倾向,而这里作者却亲手粉碎了自己树立的偶像。接着,作者用渲染的手法做了回答:因为他们在后人眼中不过同样是一冢长满荒草的孤坟而已。这句不仅在结构上照应首联“田野荒冢”之句,而且在诗义上回答了荒冢之魂为什么“生愁”的疑问,令人回味无穷。黄庭坚深受禅宗影响,从这个充满寂灭之味的结尾,也可见出几丝禅理。全诗从眼前的自然现象出发,而一步步深入到对于人生的思索,最后形成独特的价值判断。写作上句句不离清明,而所涉及的又绝不是清明这个节气所能包含。神游万仞,思接千载,但却显得很集中凝练,毫不散乱。
绵亘蜿蜒。绵亘蜿蜒的意思,绵亘蜿蜒造句绵亘蜿蜒:miángènwānyán绵亘:接近不断。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形容山脉等曲曲折折,接连不断。【例句】(这种美)不是一峰独秀,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索溪峪的野》)
魏晋南北朝·顾恺之三绝
顾恺之(约345—411),字长康,小字虎头。恺之善画,妙绝于时,谢安赞其画为“自生人以来未有也”。诗赋文章也写得好,为人迟钝又自负,所以世人称他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世说新语·文学》注引《中兴书》:“恺之博学又有才气,为人迟钝而自矜尚,为时所笑。”又引宋明帝《文章志》:“桓温云:‘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又引《续晋阳秋》:“恺之矜伐过实,诸年少因相称誉,以为戏弄。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自云得先贤风制,瞻每遥赞之。恺之得此,弥自力忘倦。瞻将眠,语搥脚人令代,恺之不觉有异,遂几申旦而后止。”
顾恺之三绝。魏晋南北朝·顾恺之三绝顾恺之(约345—411),字长康,小字虎头。恺之善画,妙绝于时,谢安赞其画为“自生人以来未有也”。诗赋文章也写得好,为人迟钝又自负,所以世人称他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世说新语·文学》注引《中兴书》:“恺之博学又有才气,为人迟钝而自矜尚,为时所笑。”又引宋明帝《文章志》:“桓温云:‘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又引《续晋阳秋》:“恺之矜伐过实,诸年少因相称誉,以为戏弄。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自云得先贤风制,瞻每遥赞之。恺之得此,弥自力忘倦。瞻将眠,语搥脚人令代,恺之不觉有异,遂几申旦而后止。”
诗经·采薇。《《诗经》·采薇》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诗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1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12)彼路斯何?君子之车。(13)戎车既驾,四牡业业。(14)岂敢定居,一月三捷。(15)驾彼四牡,四牡骙骙。(16)君子所依,小人所腓。(17)四牡翼翼,象弭鱼服。(18)岂不日戒,狁孔棘。(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0)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2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3)【注释】薇:野豌豆苗,豆科植物,嫩叶可食。作:生,指初生。止: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表确定语气。曰:言,说。一说为语首助词,无实义。归:回家。岁:年。莫:通“暮”,本文指年末。靡:无。室:与“家”义同。狁(xiǎnyǔn):北方族名,春秋时称戎狄,秦汉时称匈奴。不遑:不暇,没有空。遑,闲暇。启居:指休息、休整。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载……载……:即又……又……。戍: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使:使者。聘:问候。刚:坚硬。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盬(gǔ):止息,了结,停止。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11)孔:甚,很。疚:病,痛苦。来:同“(lài)”,慰勉。(12)尔:同“(ěr)”,花盛开的样子。维:语助词。常:即棠棣,植物名。华:同“花”。(13)路:通“辂(lù)”,指大车。斯:语助词。君子:指将帅。(14)戎车:兵车。牡:雄马。业业:高大健壮的样子。(15)定居:安居。捷:战胜。(16)骙(kuí)骙:强壮的样子。(17)依:凭借,指乘坐。腓(féi):庇护,掩护。(18)翼翼:整齐的样子。象弭(mǐ):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弭,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鱼服:鱼皮制的箭袋。服,通“箙(fú)”,盛箭的器具。(19)日戒:日日警惕戒备。孔棘:很紧急。棘,通“急”。(20)昔:指出征时。往:当年离家出征。依依: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一说依恋的样子。(21)思:语末助词。雨(yù):动词,落,下。霏(fēi)霏:雪花纷纷飘落的样子。(22)迟迟:迟缓。(23)莫:没人,没有谁。【大意】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只因狁来侵犯。没有空闲来休整,为跟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思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桠。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我今远行难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士兵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①,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①都门:指京都汴京城门。②凝噎:哽咽。【译文】秋蝉声声哀婉凄切,傍晚在送别的长亭,一场大雨刚刚停歇。在都城的帐幕里我们无心饮酒,难舍难分之际艄公催着要开船启程,紧拉着手泪眼相看,竟然说不出话只有哽咽。可怜我这一去千里烟波茫茫,暮霭沉沉的南天一片空阔。从古以来多情人就哀伤离别,更何况是在冷落萧瑟的清秋时节。今夜酒醒后船会行到何处?杨柳岸边,晨风料峭,天挂残月。这一去怕是要终年不归,离开你任什么良辰美景都是虚设。唉,纵然有千万种似水柔情,又能向何人诉说。【评点】本篇为作者的名作。词描写清秋时节离别的情景,表现难舍难离的挚爱深情,又通过渲染寒秋的冷落凄凉气氛,烘托难以言说的离情别绪。整首词情景交融,往复铺叙,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含蓄深永,十分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名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注释】选自《礼记·礼运》。大道:上古时代所遵循之道。【赏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成了一家之天下,而“谋用是作”,“兵由此起”,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差异和矛盾,战乱频仍,争斗不止。孔子对这个时期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现实极为担忧,他在参加鲁国年终祭礼之后,无限感叹地表达了对“大同”社会理想的深切向往之情。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大道(原始共产社会的准则)实行的时代,天下成为公共的,是天下人的天下。“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宥》,但庄子说的“大同”,指的是“养心”应当“忘物”,并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的境界。以“大同“来状述“天下为公”社会理想的,则首见于这篇《礼运》。当时,处于战乱和饥饿中的人们特别向往那种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幸福的大同“乐土”。孔子的话,正代表了当时社会渴望贤能政治,渴望和平安宁的普遍愿望。孔子认为,在这个大同社会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管理天下者是天下人选出来的贤能之人,像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是决不能君临天下的;同时,在这个大同社会里,人人都有“兼爱”精神,“爱无差等”,道德品行好;人们各尽其能,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老人可以善终,壮士可以发挥作用,小孩子可以健康成长,鳏夫、寡妇、孤独、残废、病人都能得到照顾和赡养。没有盗贼,没有抢窃,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秩序良好。显然,这种“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对原始共产社会的理想化和乌托邦似的憧憬而已,因为通向这个乌托邦的道路是没有的。自此以后,“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有大同思想的折光;清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革命,也曾以“大同”思想相鼓动,到了康有为和他的《大同书》,则将“大同”理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博爱思想糅合一起,创立了“大同”学说。清末民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是以“天下为公”,“以建民国,以建大同”的理想相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并最终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制国家。要之,“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虽然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然而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为之奋斗,为之流血,为之捐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杨慎·临江仙》原文赏析
临江仙 杨慎。《杨慎·临江仙》原文赏析戍云南江陵别内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这首词是杨慎谪戍云南途中,与妻子相别时的作品。正德十三年(1518),杨慎娶尚书遂宁黄珂之女黄峨为继室。黄峨少受庭训,博通经史,能诗文,善书札。结褵之后,夫唱妇和,甚为相爱。嘉靖三年(1524)秋天,杨慎贬谪出京时,黄峨伴送南下,溯江西上洞庭,行至江陵始别。他们在江陵分别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有“江陵初解帆,仓皇理征衫。家人从此别,客泪不可缄。……”(《恩遣戍滇纪行》)曲有“白云江陵古渡边,解征帆,上征鞍,楚塞霜寒枫叶丹……”(《仙吕点绛唇·滇南行》)词就是这首《临江仙》。词的上片,写江陵渡口告别的景况。江陵是春秋时楚郢都,其西的南津关,是西陵峡的出口处,江岸狭束,形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塞。西陵峡是巴东三峡之一。西起巴东县官渡口,东至宜昌县的南津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诗人站在江边渡口,一眼望去,那连绵不断的“楚塞巴山”扑入眼帘,就仿佛横亘在渡口一样。这里的“横亘”,不仅仅是实景,也是一种心理感受。诗人想起溯江而上即可入蜀返乡,而今却不得不去那烟瘴之地;和自己亲人即将分道,这一别也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心里是十分压抑悲伤的。江边渡口原来有一座楼,供游人观赏江上风光。但因离别悲伤,登楼只会更增悲感。因而诗人接着告诫自己“莫上江楼”,用反笔含蓄地表达了临别的痛苦。“征骖去棹”句,正面写离别。一个骑马独自去永昌卫,一个乘舟独上西陵峡,两人相隔将愈来愈远了。各自登程后,两人频频回首相望,愈走愈远。“相看”两句,写出了他们别后遥遥相望的情状。当诗人看到妻子在远远的江边独自登舟而去时,一种空虚感袭击他的心头,使他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下片,抒写别后的心情。妻子登舟去后,诗人久久伫立在江边,黄昏时分,他看到江边沙滩上的水鸟,在洲上双宿双飞,心里对鸟的多情十分羡慕。无知之鸟能成双成对,而有情之人却不得不劳燕分飞。这里诗人暗用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意。由江边双宿双飞的水鸟,想到自己夫妇的分离,深深感到人不如鸟。月亮升起了,诗人爱月,曾写过许多咏月的诗,然而今夜他对月却是一腔怨意,他埋怨月无情,偏在人离别时圆,他诘问月为什么要在他离别时用“团团清影”照着他。月本无情,“阴晴圆缺”本是自然规律,这个诘问似乎无理,但却有情。这是以物之无情,反衬人之多情。这一“羡”一“怨”,就十分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别后的真挚深厚的感情。前人评杨慎词,多认为其患在“好尽”,就是说他的词使人一目了然,没有余味。但这首词却写得极有情致,耐人寻味。全词纯用白描,几乎人人能懂,然颇为婉曲,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