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注释】①元和十年: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
②左迁:贬官,降职。
③九江郡:即江州,州治所在九江。
④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唐时常以谪官充之,有职无权。
⑤明年:第二年。
⑥湓(pén)浦口: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江口称湓浦口。
⑦铮铮(zhēngzhēng):模拟琵琶清脆的声音。
⑧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⑨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⑩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11)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
(12)贾(gǔ)人:商人。
(13)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4)快:畅快。
(15)罢:完,毕。
(16)悯(mǐn)然:忧郁的样子。
(17)漂沦:漂泊沦落。
(18)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
(19)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20)出官:京官外调。
(21)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22)迁谪(zhé):贬谪,放逐。这里表示被迁谪。
(23)因:因此。
(24)为:创作。
(25)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
(26)歌:作歌。
(27)以:并,并且。
(28)凡:总共。
(29)言:字。
(30)命:命名,题名。
(31)浔阳江:长江流经浔阳郡境内的一段。
(32)荻: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
(33)瑟瑟:微风吹动草木之声。
(34)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意为:我和主人一同下马,然后一起上船。主人,白居易自指。在,上。
(35)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指音乐。
(36)暗:轻声。
(37)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迟,迟疑不决。
(38)回灯:把灯芯捻大一些,使灯光更亮。
(39)半遮:即“遮半”,遮住半边。
(40)转轴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根弦柱。弦,琴弦。
(41)掩抑:低沉抑郁。
(42)思:名词,思绪,愁思。
(43)平生:平素,往常。
(44)得志:得意。
(45)低眉:低头。
(46)信手:随手。
(47)续续:连续。
(48)拢、捻、抹、挑: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以上是弹琵琶的四种指法。
(49)初:开始。
(5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作者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的描写。
(51)《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
(52)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
(53)嘈嘈: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浊杂粗重。
(54)小弦:指细弦。
(55)切切:拟声词,形容轻细之音。
(56)珠:珠子,此句形容琵琶声清脆圆润。
(57)间关:拟声词,形容鸟声婉转。
(58)莺:黄莺。
(59)语:鸣声。
(60)滑:流利。
(61)幽咽(yè):低泣声,这里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
(62)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作“冰下滩”、“水下滩”。
(63)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64)银瓶:汲水器。
(65)乍:突然。
(66)进:溅射,飞进。
(67)铁骑:带甲的骑兵。
(68)出:出击。
(69)拨:拨子,弹奏琴弦时所运用的工具。
(70)当心画:是弹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画,通“划”。
(71)帛:丝织品的总称。
(72)舫:船。
(73)言:指说话的声音。
(74)唯见:只见。
(75)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
(76)整顿:整理。
(77)敛容: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78)京城:指长安。
(79)虾蟆(há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
(80)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教坊、右教坊。这位弹琵琶的娼女当是挂名教坊,临时入宫供奉的。
(81)第一部:首席乐队。
(82)服:佩服。
(83)妆成:成妆,化好妆。
(84)每:常。
(85)秋娘:当时的一位名伎,唐时歌舞伎常用此名,这里借指貌美善歌的歌伎。
(86)五陵年少: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
(87)争缠头:争先恐后地送缠头。争,争给,争送。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伎的丝织品。
(88)红绡(xiāo):红色绫缎。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89)钿(diàn)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钿,用金玉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篦(bì),一种齿很密的梳子。
(90)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敲碎了。击节,打拍子。
(91)复:又,再。
(92)秋月春风:指一秋一春,即一年。
(93)等闲:白白地,随便。
(94)弟:指小于自己的歌伎。
(95)阿姨:指歌伎院中的老鸨。
(96)暮去朝来:一天过去,也指岁月流逝。
(97)故:陈旧,衰老。
(98)老大:年纪大了。
(99)浮梁:唐天宝间改设的县,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北浮梁,是个茶叶贸易中心。
(100)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
(101)妆泪:脂粉和眼泪。
(102)阑干:(泪水)纵横。
(103)重(chóng):更加。
(104)唧唧:叹息声。
(105)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
(106)沦落: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等。
(107)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京城长安。
(108)卧病:抱病,带病。
(109)终岁:一年到头。
(110)丝竹: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
(111)黄芦:芦苇。
(112)苦竹:竹的一种,竹干较粗,笋味苦。
(113)何物:这里指什么声音。
(114)杜鹃:又名子规,鸣声凄切。相传古蜀国的一位国君名叫杜宇,又称望帝,死后魂化杜鹃,鸣声凄切,常常啼叫得口角流血。
(115)春江:意指春江水流。
(116)花朝(zhāo):意指花开的早晨。
(117)秋月夜:秋夜月照的意思。
(118)还:即,便。
(119)独倾:独酌。
(120)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形容乐声杂乱难听。
(121)难为听:叫人听不下去。
(122)琵琶语:指琵琶上弹奏的乐调。
(123)暂:顿时。
(124)翻作:按曲填写歌词。
(125)良久:很久。
(126)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
(127)促弦:把弦拧紧。促,紧,迫。
(128)凄凄:形容琴声悲切。
(129)向前:刚才。
(130)满座:所有在座的人。
(131)掩:掩面。
(132)江州司马:作者自指。
(133)青衫:黑色单衣,青,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
【大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到湓浦口,听到船上有人在夜里弹琵琶,听那声音,十分清脆,有京城乐曲的韵味。询问那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嫁给商人做了妻子。于是我便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曲子弹完后,她神情忧郁,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上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到被贬的失意。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为《琵琶行》。
秋夜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喝醉了,心情也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之时,只见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一轮明月。忽然听见江上传来琵琶的声音,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我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拧转弦轴,拨动弦线,试弹了两三下,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弹《霓裳》,后弹《六幺》。大弦声音浊杂粗重犹如急风骤雨,细弦声音轻细好似儿女私语。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清脆而圆润。那声音有时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有时像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如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这使人觉得另有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透露出来,这时虽没声音,却胜过有声。突然弦声弹响,就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这时东边西边的船上都静悄悄地没一点声音,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琵琶女迟疑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出庄重的神色。她说自己本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队里。一曲弹完,曾使教琵琶的师傅佩服,装扮之后常引起同行歌伎的妒嫉。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弹完一只曲子,所得的红绡不计其数。打拍子敲碎了钿头银篦,吃完美酒泼脏了血色的罗裙。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共事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门前冷清,车马越来越少,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做生意。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中哭啼,搽了胭脂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感叹不已。彼此同是沦落天涯的人,偶然相逢,又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丝竹之声。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能听见什么呢?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哀的鸣叫。每当春江花晨和秋季月夜,我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那声音单调细碎实在难听。今夜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同听到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亮。你不要推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她被我的话感动得长久地站立在那里,然后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琴弦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满座的人再听弹奏都忍不住掩面而泣。在座的哪位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户籍琵琶行。推荐。爱诗词网。唐·白居易元和十年①,予左迁②九江郡③司马④。明年⑤秋,送客湓浦口⑥,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⑦然有京都声⑧。问其人,本长安倡女⑦,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⑩。年长色衰,委身(11)为贾人(12)妇。遂命酒(13),使快(14)弹数曲。曲罢(15)悯然(16),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7)憔悴(18),转徙于江湖(19)间。予出官(20)二年,恬然(21)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22)意。因(23)为(24)长句(25),歌(26)以(27)赠之,凡(28)六百一十六言(29)命(30)曰《琵琶行》。浔阳江(31)头夜送客,枫叶荻(32)花秋瑟瑟(33)。主人下马客在船(34),举酒欲饮无管弦(3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36)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38)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39)面。转轴拨弦(40)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41)声声思(42),似诉平生(43)不得志(44)。低眉(45)信手(46)续续(47)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48),初(49)为《霓裳》(50)后《六幺》(51)。大弦(52)嘈嘈(53)如急雨,小弦(54)切切(55)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56)小珠落玉盘。间关(57)莺(58)语(59)花底滑(60),幽咽(61)泉流冰下难(6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63)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64)乍(65)破水浆进(66),铁骑(67)突出(68)刀枪鸣。曲终收拨(69)当心画(70),四弦一声如裂帛(71)。东船西舫(72)悄无言(73),唯见(74)江心秋月白。沉吟(75)放拨插弦中,整顿(76)衣裳起敛容(77)。自言本是京城(78)女,家在虾蟆陵(79)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80)第一部(81)。曲罢曾教善才服(82),妆成(83)每(84)被秋娘(85)妒。五陵年少(86)争缠头(87),一曲红绡(88)不知数。钿头银篦(89)击节碎(90),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91)明年,秋月春风(92)等闲(93)度。弟(94)走从军阿姨(95)死,暮去朝来(96)颜色故(97)。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98)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99)买茶去。去来(100)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101)红阑干(10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103唧唧(104)。同是天涯(105)沦落(106)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107),谪居卧病(108)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109)不闻丝竹(110)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111)苦竹(112)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113)?杜鹃(114)啼血猿哀鸣。春江(115)花朝(116)秋月夜(117),往往取酒还(118)独倾(119)。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120)难为听(121)。今夜闻君琵琶语(122),如听仙乐耳暂(123)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124)《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125)立,却坐(126)促弦(127)弦转急。凄凄(128)不似向前(129)声,满座(130)重闻皆掩(131)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132)青衫(133)湿。【注释】①元和十年: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②左迁:贬官,降职。③九江郡:即江州,州治所在九江。④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唐时常以谪官充之,有职无权。⑤明年:第二年。⑥湓(pén)浦口: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江口称湓浦口。⑦铮铮(zhēngzhēng):模拟琵琶清脆的声音。⑧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⑨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⑩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11)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12)贾(gǔ)人:商人。(13)命酒:叫手下人摆酒。(14)快:畅快。(15)罢:完,毕。(16)悯(mǐn)然:忧郁的样子。(17)漂沦:漂泊沦落。(18)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19)江湖:泛指四方各地。(20)出官:京官外调。(21)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22)迁谪(zhé):贬谪,放逐。这里表示被迁谪。(23)因:因此。(24)为:创作。(25)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26)歌:作歌。(27)以:并,并且。(28)凡:总共。(29)言:字。(30)命:命名,题名。(31)浔阳江:长江流经浔阳郡境内的一段。(32)荻: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33)瑟瑟:微风吹动草木之声。(34)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意为:我和主人一同下马,然后一起上船。主人,白居易自指。在,上。(35)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指音乐。(36)暗:轻声。(37)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迟,迟疑不决。(38)回灯:把灯芯捻大一些,使灯光更亮。(39)半遮:即“遮半”,遮住半边。(40)转轴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根弦柱。弦,琴弦。(41)掩抑:低沉抑郁。(42)思:名词,思绪,愁思。(43)平生:平素,往常。(44)得志:得意。(45)低眉:低头。(46)信手:随手。(47)续续:连续。(48)拢、捻、抹、挑: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以上是弹琵琶的四种指法。(49)初:开始。(5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作者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的描写。(51)《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52)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53)嘈嘈: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浊杂粗重。(54)小弦:指细弦。(55)切切:拟声词,形容轻细之音。(56)珠:珠子,此句形容琵琶声清脆圆润。(57)间关:拟声词,形容鸟声婉转。(58)莺:黄莺。(59)语:鸣声。(60)滑:流利。(61)幽咽(yè):低泣声,这里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62)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作“冰下滩”、“水下滩”。(63)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64)银瓶:汲水器。(65)乍:突然。(66)进:溅射,飞进。(67)铁骑:带甲的骑兵。(68)出:出击。(69)拨:拨子,弹奏琴弦时所运用的工具。(70)当心画:是弹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画,通“划”。(71)帛:丝织品的总称。(72)舫:船。(73)言:指说话的声音。(74)唯见:只见。(75)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76)整顿:整理。(77)敛容: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78)京城:指长安。(79)虾蟆(há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80)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教坊、右教坊。这位弹琵琶的娼女当是挂名教坊,临时入宫供奉的。(81)第一部:首席乐队。(82)服:佩服。(83)妆成:成妆,化好妆。(84)每:常。(85)秋娘:当时的一位名伎,唐时歌舞伎常用此名,这里借指貌美善歌的歌伎。(86)五陵年少: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87)争缠头:争先恐后地送缠头。争,争给,争送。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伎的丝织品。(88)红绡(xiāo):红色绫缎。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89)钿(diàn)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钿,用金玉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篦(bì),一种齿很密的梳子。(90)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敲碎了。击节,打拍子。(91)复:又,再。(92)秋月春风:指一秋一春,即一年。(93)等闲:白白地,随便。(94)弟:指小于自己的歌伎。(95)阿姨:指歌伎院中的老鸨。(96)暮去朝来:一天过去,也指岁月流逝。(97)故:陈旧,衰老。(98)老大:年纪大了。(99)浮梁:唐天宝间改设的县,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北浮梁,是个茶叶贸易中心。(100)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101)妆泪:脂粉和眼泪。(102)阑干:(泪水)纵横。(103)重(chóng):更加。(104)唧唧:叹息声。(105)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106)沦落: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等。(107)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京城长安。(108)卧病:抱病,带病。(109)终岁:一年到头。(110)丝竹: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111)黄芦:芦苇。(112)苦竹:竹的一种,竹干较粗,笋味苦。(113)何物:这里指什么声音。(114)杜鹃:又名子规,鸣声凄切。相传古蜀国的一位国君名叫杜宇,又称望帝,死后魂化杜鹃,鸣声凄切,常常啼叫得口角流血。(115)春江:意指春江水流。(116)花朝(zhāo):意指花开的早晨。(117)秋月夜:秋夜月照的意思。(118)还:即,便。(119)独倾:独酌。(120)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形容乐声杂乱难听。(121)难为听:叫人听不下去。(122)琵琶语:指琵琶上弹奏的乐调。(123)暂:顿时。(124)翻作:按曲填写歌词。(125)良久:很久。(126)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127)促弦:把弦拧紧。促,紧,迫。(128)凄凄:形容琴声悲切。(129)向前:刚才。(130)满座:所有在座的人。(131)掩:掩面。(132)江州司马:作者自指。(133)青衫:黑色单衣,青,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大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到湓浦口,听到船上有人在夜里弹琵琶,听那声音,十分清脆,有京城乐曲的韵味。询问那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嫁给商人做了妻子。于是我便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曲子弹完后,她神情忧郁,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上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到被贬的失意。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为《琵琶行》。秋夜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喝醉了,心情也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之时,只见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一轮明月。忽然听见江上传来琵琶的声音,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我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拧转弦轴,拨动弦线,试弹了两三下,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弹《霓裳》,后弹《六幺》。大弦声音浊杂粗重犹如急风骤雨,细弦声音轻细好似儿女私语。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清脆而圆润。那声音有时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有时像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如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这使人觉得另有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透露出来,这时虽没声音,却胜过有声。突然弦声弹响,就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这时东边西边的船上都静悄悄地没一点声音,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琵琶女迟疑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出庄重的神色。她说自己本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队里。一曲弹完,曾使教琵琶的师傅佩服,装扮之后常引起同行歌伎的妒嫉。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弹完一只曲子,所得的红绡不计其数。打拍子敲碎了钿头银篦,吃完美酒泼脏了血色的罗裙。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共事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门前冷清,车马越来越少,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做生意。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中哭啼,搽了胭脂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感叹不已。彼此同是沦落天涯的人,偶然相逢,又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丝竹之声。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能听见什么呢?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哀的鸣叫。每当春江花晨和秋季月夜,我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那声音单调细碎实在难听。今夜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同听到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亮。你不要推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她被我的话感动得长久地站立在那里,然后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琴弦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满座的人再听弹奏都忍不住掩面而泣。在座的哪位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87-94页.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群英会蒋干中计。推荐。爱诗词网。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却说周瑜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射来,应弦而倒。宁遂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问,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叫收起碇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见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华,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复。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曹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于众将内选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精采的片断之一。写的是周瑜用反间计智赚曹操,除掉了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这一计在三国纷争的关键一仗赤壁之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当时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军事上刚挫败刘备、收服刘琮,号称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妄图以武力席卷荆襄,气吞吴会,一统天下。而孙吴虽据江东之险,但只有精兵五万;蜀汉虽虎将云集,但兵力也仅有两万。尽管蜀,吴联合抗魏,在兵力上仍众寡悬殊。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蜀方面唯有运用智慧,出奇制胜,才能以弱克强。这样,周瑜的这一计,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自始至终围绕这一计来展开,从设计的必要、施计的机会,到中计的过程、中计的后果,步步写来,环环相扣,层层波澜,中间多少起伏跌宕、多少喜、笑、惊、怒,变化莫测,腾挪难料,令人目不暇接。而几个人物,特别是周瑜这个有勇有谋、风流倜傥的青年统帅的形象,也就在这一系列起伏中得到了表现。全文共十节,可分四段。第一段(1—3节)写周瑜谋计。文章开始,周瑜是以一个血气方刚、锐不可当的青年统帅的形象亮相的。这一段,作者以较快的节奏,一连串推出他毁书斩使、三江口初挫曹兵,以及夜窥敌寨谋划用计三件事。毁书斩使是周瑜与曹操交锋的第一个回合,曹操信封上的寥寥数语,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骄横狂妄,而周瑜针锋相对、决不示弱,也自然流露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果然,在三江口交战这第二个回合中,东吴船只发挥特长,勇往直前,把不习水战的曹兵打得大败。这最初的两件事,虽然尚未涉及周瑜定计,却是事情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交代这些环节,一来使后面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自然紧凑,二来也把两个对立的人物性格介绍了出来,增强了事态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果然曹操亦非等闲之辈,受挫之后,他重用谙习水战的蔡瑁张允,设立水寨,对青、徐之军日夜教习,这就给周瑜提出了新的难题。当初周瑜敢于藐视曹军,正是由于青徐之军不谙水战,若东吴这一优势失去,结局便不堪设想。所以满身英雄气的周瑜,在夜窥曹军水寨以后,也免不了“大惊”,意识到必设计先除蔡张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写到这里,严峻的局面已经摆开,周瑜设计除敌的必要性已无可置疑,这位年轻的统帅将如何智赚曹操,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第二段(第4节)写曹操征计破吴,周瑜闻讯定计。曹操得知周瑜窥寨,焦虑中向众将征计,这就引出了一个颟顸浅陋、庸碌无能的小人物蒋干。曹操起用蒋干,本想利用他与周瑜自幼同窗的关系去劝降,没想到反给周瑜提供了一个用计的机会。文章写周瑜闻讯以后的反应,只用了“笑谓诸将”、“附耳低言”等几笔染点,已经生动地描摹出人物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神态。这一段文字虽少,却写出了双方针锋相对、计来计往的状况,预示着这场会见必然富于强烈的戏剧性。第三段(5—8节)写周瑜施计,蒋干中计。周瑜预料准确、布置在先,因而指挥若定、调遣自如,在一种看似轻松的气氛中,真真假假,亦醉亦狂,任意调侃着蒋干,并将其一步步按计划引入圈套。周瑜的做法分四步,这四步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时真时假,有威有诈,由不得蒋干不中计。第一步,劈头道破来意,先堵了蒋干劝降之口,又在酒宴上付剑太史慈,使蒋干无法提起军旅之事,这等于在彬彬有礼、笑容可掬中轻松地缴了对方的械,从此蒋干便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这一回合,周瑜的风流蕴藉、机智敏捷在谈笑风生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第二步,向蒋干显示军容军威、武器粮草。周瑜将此举安排在佯醉大笑之中,就把精心布置的示威活动,变成了毫不经意的自然流露,当然更使蒋干深信不疑。他与蒋干执手吐露胸怀,何等亲密倾心,又何等慷慨激昂!可是那些豪言壮语,哪一句不是另有目的?这番话,无异叫蒋干彻底死了劝降之心。这个回合里,周瑜威、诈并用,把严厉的警告、有力的还击藏在佯醉佯狂、知心换命的言行里,一种轻松自如、威而不露、居高临下的大将风度,表现得何等出色!第三步,佯作大醉,将蒋干引入机要之地,诱其盗书。如果说周瑜的前两步还是施计的铺垫,那么这一步是施计的重要一着了。周瑜的精细就在于从心理上先将蒋干逼到盗书的边缘。他知道,只有根本绝了蒋干的劝降之念,才能将这个贪功邀宠的家伙逼到回去无法交代的绝境,这样他才会去另谋邀功之途。所以前两步铺垫越足,这一步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到了这一步,周的戏演得更妙,他佯醉邀蒋干同榻,立即睡熟,给蒋干制造了一个极好的盗书机会。其实,鼻息如雷的周瑜倒是绝对的清醒,而貌似清醒的蒋干倒是懵里懵懂地睡在鼓里呢。这个回合中,作者用在周瑜身上的笔墨不多,但刻划蒋干的鬼祟、惊慌,却正好反衬了周瑜精细周到、调遣自如的魄力。第四步,安排部下假送情报,进一步弄假成真,逼蒋干携书逃走。蒋干好瞒,曹操却是不好骗的。周瑜不仅要让蒋干把书盗走,还要借蒋干之口,说得曹操深信不疑。所以他不仅佯醉,还要佯醒。先是故意懊悔,使蒋干深信那盗书之机是周瑜的疏忽,又故作神秘,再抛出一点与蔡瑁张允结连的假情报,让蒋干更加深信自己盗书的价值。这样别说是蒋干这样的庸才,就是曹操,也难免不被瞒过。这一回合中周瑜的深谋远虑和严密周到,是在情节的又一次意外发展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在这样一个倜傥风流、足智多谋的大将面前,蒋干哪里是对手呢?他注定只能乖乖地成为周瑜手中的工具,为其智赚曹操起一回关键的作用。这一段,一步步写周瑜施计蒋干中计,便一层层深入地刻划出周瑜性格的多重侧面,使人们在情节曲折跌宕的变化中欣赏到人物独特的风采。第四段(9—10节)写曹操中计,周瑜大喜。蒋干劝降不成,自然要竭力将功补过,于是准确地按周瑜的调度行动,在遭到曹操责备以后,立即用蔡瑁张允通敌的情报来讨好献媚。在有耳闻有物证的情况下,老奸巨猾的曹操也被一时瞒过,直至杀了蔡张二人,方省悟曰:“吾中计矣!”消息传到江东,周瑜自然大喜,曰:“吾无忧矣!”这一段,虽然主要写的是曹操中计,却也借此进一步渲染了周瑜的料事如神。本文题目虽是“蒋干中计”,中心人物却是周瑜。在情节的展开中,作品不仅借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一惊一喜、一怒一笑去表现其性格,而且借蒋干曹操这两个人物为周瑜作了极好的衬托。蒋干的自负轻信、贪功无能反衬出周瑜的智勇双全;曹操老谋深算却终于败在周瑜手下,也进一步衬托出周瑜的智慧更胜一筹。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推荐。爱诗词网。(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七)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八)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九)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十)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十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十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注释〕 《论语》二十篇,各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为题。 子:古代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习:温习、演习、实习。 说:通“悦”,欣喜、愉快的意思。 朋:同类,志同道合者。一说这里指的是弟子。 愠(yùn):怨恨。 君子:有德者。 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 孝弟: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弟,即悌,音tì。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和讨人喜欢的脸色。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shèn)。 省(xǐnɡ):反省,自我检查。 道:治理。乘(shènɡ):兵车。千乘之国,春秋时大国。 使民以时:使用民力,不违农时。 汎(fàn):同“泛”,广泛。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 贤贤:尊重其才德。 易色:不重容貌。慎终:谨慎地对待送终之礼;追远:追思久逝的祖先。 子禽:陈亢,字子禽。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求之与:主动求得的。 与之与:别人告知的。 小大:小事大事。由之:按照“和”的观念去做。 复:实践诺言。就有道而正焉:按有道者的言行来匡正自己。 无谄:不谄媚于人。 两句诗见《诗经·卫风·淇奥》。〔鉴赏〕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在中华文化典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由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编纂的,但非一人一时所辑成。共二十篇,每篇分列若干章。看似散珠,无所贯串,然而《论语》的“论”字,就含讨论编次的意义。其编次的意图,通过研究文本,还是可以解读的。以首篇为例,历代研究者不断寻绎篇中各章之间的关联。南宋朱熹认为此篇“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朱子语类》卷二十)。他并且认定该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论语集注》)。清代崔述也认为《论语》首篇之大义为教人“学为仁而已矣”,“故首章言学,次二三章即言仁也”(《论语余说》)。《论语》首篇开宗明义就记孔子论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的确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孔子一生为人,乐于学而勤于教。孔子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并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他还教育弟子要“笃信好学”(《泰伯》)。他最担心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述而》),这也是孔子的自勉。另一方面,强调孔子论学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条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仁”的范畴也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则。这不免使人有难以企及的神秘感。所以众弟子问仁颇多,孔子的回答也因人因时而异。然而认为仁者并非天生而就,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学”求“仁”,以“知”达“仁”的这一观点则是始终如一。他还告诫弟子:要想成为仁人君子而不努力学习,“其蔽也愚”(《阳货》)。以“学”求“仁”,有一个由浅入深、就近至远的过程。读者在琢磨本篇所蕴含的孔学这个观点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个是基础道德和道德理想境界的关系。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敬爱父母兄长是实现仁德的第一要求。正如孔子学生有子所说,孝悌为“仁之本”。一个人如能做到“入则孝,出则弟”,那么推而广之,进一步达到“汎爱众”,既欲立己,又能立人,可以推断他最终达到仁德的理想境界并非不可企及。强调孝悌这一基础道德自然是传统社会的要求,但是只要存在家庭,敬爱父母兄长这一美德就必须大力提倡。第二个是“诚信”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提出。本篇有多章谈论诚信问题,应予关注。“信”这一伦理范畴,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贵族以此处理上下等级关系,所以常常“忠、信”并提,要求下对上讲诚信。孔子对诚信思想有很大的突破。他认为人与人交往必须“谨而信”(《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这里的“信”,已拓展为人与人之间必须讲的“信誉”,不只是对上而言。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思想。所以弟子们感到很新鲜,纷纷阐述自己对“信”的理解。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第七章)。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第十三章)曾子更是把“信”作为每日三省的内容之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四章)可见在孔学中,“信”与“孝、悌”一样,也是实践“仁”最高道德原则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道德规范。本篇的重点是论学论仁,以学求仁,而从第十二章以后,又辑入论礼的内容。论述了礼的功用问题:“礼之用,和为贵”(第十二章);讨论了“恭”与“礼”的关系:“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第十三章);提出了“富而好礼”的观点,认为“富而无骄”固然不错,但远不如“富而好礼”层次更高(第十五章)。礼与仁的关系,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问题。本篇尾段引入这一问题,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论述将在第三篇《八佾》中展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鲁迅 风筝。推荐。爱诗词网。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析】《风筝》写于1925年,作者带着歉疚的心情,以质朴清新的语言,浓郁优美的抒情笔触,回忆儿时对喜爱风筝的小兄弟的粗暴行为——不许他放风筝,踏扁他即将制成的风筝。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小小的风筝牵动着作者浓浓的情思: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深深忏悔,对严酷现实的强烈的忿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篇精湛的散文诗中,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融情于事,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作品记叙的是生活中值得咀嚼难以忘怀的往事,通篇叙事,也通篇抒情,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写得墨淡情浓,感人肺腑。往事带给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心如铅块般沉重,这是觉醒后内心的负疚,精神的负重。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自己行为的实质是对儿童一次“精神的虐杀”,表现出作者对儿童诚挚爱护的高尚情怀,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光明坦荡的伟大胸襟。这使我们想起了作者的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更难得的是,作者坦诚解剖自己的同时也无情地解剖社会,作品首尾反复渲染了北方严冬的肃杀,揭示了现实的冷酷黑暗。作品将具体事件的回忆置于典型的社会背景中,反映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所述之事,是细小平凡的,然而事里蕴蓄的情感则是真挚浓烈的。难忘的愧疚,深沉的悲哀,强烈的郁懑都蕴寓于平实冷静叙述之中,朴素生动的叙事与深沉淳挚的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精巧圆熟。作品描绘了北方冬天和江南春天两种自然景色,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成为表达心境和情感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的北京严冬,浓重的肃杀气氛,令人窒息,正是北洋军阀统治下北方严酷现实的象征。而怀想中的江南早春风筝时节的景象,则令人神往;天上各式各样风姿怡人的风筝与地上的杨柳、山桃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绮丽多姿的故乡春色,正是美好境界和光明未来的象征。冬天的肃杀和春天的温煦两种景象强烈对比,互相映衬,鲜明地构成丑与美,黑暗与光明,现实与理想的尖锐对立,不仅强化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否定,且热切表现了作者身处严冬般现实,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美好春天的缅怀和倾慕,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黑暗重压下奋勇抗争、顽强求索的内心世界。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咏怀,景物描写寄寓了无限深情,创造了广阔深远、令人遐想的抒情意境。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真切传神。作品对小兄弟形象的刻划细腻丰满,极富神韵。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将他对风筝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神情毕肖,情趣横生,让人又爱又怜。他躲在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风筝,看见“我”来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他的秘密被发现时的惶悚心理。目睹“我”傲然摧毁他自制待成的风筝时,“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绝望的神态似无声的抗议,传达出他幼小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悲痛。《风筝》色彩素朴,感情深挚,格调高雅,不愧为一篇晶莹凝炼,清新明丽,极富人情味的抒情美文。
谨庠序之教。推荐。爱诗词网。谨庠序①之教,申之以孝悌②之义,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三)注释①庠(xiáng)、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②悌:恭兄。③颁:同“斑”。【译文】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就向学生传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因为孝道盛行,须发斑白的长者、老人就不用再为食粮而肩挑背驮重物在路上奔波了。感悟老有所养。养老,是老龄社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孝敬的问题。
华歆与王朗。推荐。爱诗词网。华歆王朗《世说新语》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到,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2),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3),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注释:(1)〔歆(xīn)辄(zhé)难之〕辄,即,就。难,为难。(2)〔疑〕犹疑不决。(3)〔既以纳其自托〕以,同“已”。纳,承纳,接受。自托,请求。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要跟随,华歆对这件事感到为难。王朗说:“幸而船里还很宽,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贼人追来,王朗就要抛开携带的人。华歆却说:“当初我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这种情况。既然接受了他的请求,能因为危急就抛掉人家吗?”于是像当初一样携带帮助那个人。人们就凭这件事来评定华、王的好坏。
齐威王烹阿大夫。推荐。爱诗词网。(节自《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①,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②,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③:“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者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④,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⑤。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译文】齐威王自从即位以来,国家很不安定,国家政事都委任给公卿大夫去办。九年之中,诸侯不断来攻打,因而国内百姓不得安宁。于是,齐威王召见即墨地方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诋毁你的言语,我天天都能听到。然而我派人视察即墨,那里的田野开垦出来了,百姓们都能够自给;官吏对政事都很勤恳,没有公案堆积。齐的东方很安宁。这是因为你不来拉拢、恭维我的左右近臣,以求名誉之故。”威王便封即墨大夫以万家的俸禄。威王又召见阿地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受命守阿,赞扬你的言语我天天都听到。然而,我派使者去察看阿,那里的田野荒芜,未开垦,民众很贫苦。这之前,赵国攻打我们的甄邑,你未能出兵救援;卫国夺取了薛陵,你还假装不知道。是你用了大量钱币笼络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在我面前为你说好话,以求得荣誉罢了。”当天就将阿大夫烹死了,还将威王近臣之中那些常替阿大夫说好话的人都一起烹了。之后,即刻出兵向西攻击赵国、卫国。又在浊泽打败魏国,并将魏惠王围住,惠王被迫请求献上观的地方给齐国,以便求得和解。赵国将长城归还了齐国。于是,齐国的人都很震惧,个个都不敢掩盖、隐瞒坏人坏事,都实事求是地说话、行事。这样一来,齐国大治。各国诸侯闻听此事,不敢对齐国用兵长达二十多年。【鉴赏】这是一则倡扬实事求是,惩庸奖勤的故事。本文所记较为简略,其它古籍所记较为详实。说的是:战国时候,齐威王刚即位时,国内不稳定。后用邹忌为相,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邹忌忠于职守,常常了解全国邑守“谁贤谁不肖”,以便向君王报告。同朝之人,众口皆赞阿大夫,贬责即墨大夫。齐威王听到汇报后,没有进行奖罚,而是调查研究,多次问左右亲信,回答与邹忌的报告大略相同。齐威王还嫌不够,又悄悄派人去阿邑和即墨两地进行调查。结果,真相大白。即墨之地,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吏勤政,无积案拖办,齐国的东方边境非常安宁。而阿邑之地,田野荒芜,人民冻馁,并且昔日赵兵攻甄,也不去救;卫取薛陵,也假装不知。齐威王得知了“贤”、“恶”,与左右汇报的情况完全相反。于是,他对即墨大夫那种“专意治邑”,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不慕虚名,不肯阿谀奉承,以致蒙受诽谤,遭到诬陷的崇高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赞扬,进行“封赏”,并赞曰:“子诚贤令!”另一方面,对阿大夫那种以重金贿赂齐威王左右近臣,以求美誉的恶劣作风,进行强烈的谴责,下令“烹杀”了阿大夫。而且,还“择其平日尤所亲信者十余人,次第烹之。”理由是这些人是君王的耳目,却“私受贿赂,颠倒是非”,说假话,欺骗君王。从此,齐国上下官吏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国内大治,诸侯畏服,正气上升,成就了一时的“霸业”。“烹阿”、“封即墨”的故事揭示了一条真理:只有求“真”打假,人民才能团结,生产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作为像齐威王那样的高高在上者,不要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对说假话;作为下级官吏来说,要像即墨大夫那样,光明磊落,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真”不搞假。这样,上下齐心,是非清,赏罚明,正气升,邪气除,国强民富,事业兴旺。本文虽记述嫌略,但已体现出这一事件的基本精神,自古至今尤其对我们当今吏治仍有不小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