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十二首

解闷十二首朗读

杜甫

(其一、其二、其六、其七、其八、其九)

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钱留白鱼。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解闷十二首》是作者寓居夔州时的作品,约写于代宗大历元年(766)。王嗣奭说:“非诗能解闷,谓当闷时,随意所至,吟为短章以自消遣耳”(《杜臆》卷八)。这十二首诗题材多样,形式活泼,围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随手写成。或叙事,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从多方面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各篇之间组织也比较松散,艺术上却不拘绳墨,挥洒尽致。这种诗体,自杜甫开创之后效法者很多,例如宋代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即是。

第一首写夔州的风物。

首句写夔州民居。夔州多山,居民多架木为屋,面临江水,依山而居,杜诗“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巅。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赠李十五丈别》)可证。作者刚到夔州时,住的就是这种建筑,有《草阁》诗纪其事。这种民居,由于依山建筑,远望如星罗棋布,所以说“草阁柴扉星散居”。“草阁”,指以草葺盖;“柴扉”,指以荆为门。

次句“浪翻红黑雨飞初”,写江上雨景,七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山雨初来,乌云密布,狂风呼啸,浊浪排空,本来就幽暗的三峡,这时更显得天昏地暗了。句中的“翻”字“黑”字“飞”字,都极精警生动,不但使人仿佛看到了夔州陕中初夏大雨初来的场面,而且使人仿佛感受到它雷雨时的声势。

第三句“山禽引子哺红果”,转笔写晴天山中的景物。这时暴雨已过,晴空万里,经过大雨的洗刷,山中的树木花草更显得青翠葱笼,鲜艳明丽。几只山禽,带着雏鸟出来觅食喂哺。这是一幅典型的山中初夏景物图画。“哺红果”,不但暗示出时令季节,而且增加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使人感到山中初夏季节生意盎然的气氛。

末句由山中再写到江边。“白鱼”,是一种小鱼,因其呈银白色而得名。又因只能长到二寸来长,故又称“白小”。盛产于夔州东瀼水(今名草堂河)与西瀼水(今名梅溪河)之中。据宋赵与时《宾退录》引《靖州图径》说,当地居民多以此鱼为蔬菜,故又称“鱼菜”。杜甫曾有一首专咏这种鱼的《白小》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商店)银花乱,倾筐雪片虚。”可见当时市场上这种鱼很多。“溪女得钱留白鱼”(留,犹给),写当地人民江边买卖白鱼的情景,不仅绘景如画,而且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得”字、“留”字,生动新颍而又自然浑成。

这首诗通篇写景,首句写山上民居,次句写江上雨景。三、四两句分承山水:一写山禽引子,一写溪女留鱼。四句写景,犹如夔州四幅不同的风物风情画面,这些画面又都统一于诗人的伫立眺望之中。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特别在二、三、四句中,捕捉住具有夔州多山地区特征而又稍瞬即逝的自然景物,用清新明快的语言把它们生动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

第二首写因见商胡东下扬州,而起东游之念。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一、二两句写因见商胡解缆起舟东下扬州,而触动思绪,回忆起当年漫游西陵故驿楼的情景。杜甫年青时曾到吴越漫游,他由洛阳出发,先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接着东下苏州,不久又到浙江。这次漫游前后将近四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晚年寓居巴蜀期间,他曾多次忆及:“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春日梓州登楼二首》);“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五湖游”(《草堂》)。希望再次漫游。但由于经济、身体(杜甫这时患有肺病、风湿麻痹病及糖尿病)等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现在,见到商胡即将离夔东下,这,自然要勾起他对当年漫游吴越情景的回忆了。“西陵”,在今浙江萧山县境,旧有驿楼,名古驿台。“忆上西陵古驿楼”,不仅指当年在西陵古驿楼的酣歌痛饮,同时也包括泛舟鉴湖,遨游剡溪等整个漫游吴越的情景。两句融叙事、抒情于一体,不仅表达出诗人对往年所历胜景的无限向往,而且显示出诗人注目遥想的神情姿态,透露出欢愉恬蜜的情绪。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三、四两句写诗人想请商胡帮助打听一下淮南一带的米价,因为他现在又动了乘兴东游的念头了。“淮南”指淮南道,包括今江苏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湖北省长江以北汉水以东的广大区域,治所在扬州。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榨取。特别是上元二年(762)元载任租庸使,下令征收自天宝十三年(754)至上元二年八年以来农民所欠的租调,而且不问有无拖欠,只要家有粟帛,即发徒围之,取其一半,“甚者十取八九,谓之‘白著’”(《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当时就曾流行一首歌谣说:“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多‘白著’。”在这样的情况下,淮南米价之昂贵,人民生活之悲惨就可想而知了。处在生活几乎全由朋友接济中的诗人杜甫,虽然豪情逸兴至老不衰,也不得不先了解一下淮南米价这个现实问题了。这两句格调轻快流畅,感情热烈奔放,上句承上转折,下句一笔收回,由于豪兴勃发,虽直抒尽致,仍觉神完气足。全诗四句,隔句相承,以见商胡“下扬州”起兴,从忆“西陵”写到问“米价”,从问“米价”写到“欲东游”,逐句转接,一气呵成,而又写得曲折宛转。末句点题,收结全篇,更显得气机酣畅,跌宕多姿。

第六首是为怀念诗人孟浩然而作。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始北上应举。落第后漫游江淮吴越,后曾任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因“食鲜疾动”,遽然去世。孟浩然的诗,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但他一生沉沦,落拓不遇。他比杜甫大二十三岁,他们之间未有交往,但杜甫对这位前辈诗人却很尊敬。乾元二年(759),他在《遣兴五首》中说:“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寄托了他对孟浩然的缅怀与敬仰。在这首诗中,他对孟浩然又一次表示了推崇和追思。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一、二两句点出诗的主题。首句忆其人,次句忆其诗。说“复忆”,可见所忆已非一次,说明孟浩然对诗人的影响之深。孟浩然的诗主要描写故乡的山水及旅途景物,不事雕琢而风神清朗,韵致飘逸,所以说“清诗”。“清诗”,是对孟诗风格特征正确而精到的概括。清诗“句句”堪传,足见其感人之深,艺术成就之高,而诗人仰慕与推挹之情,也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就当时诗坛现象抒发感慨。“耆旧”,故老,这里指当时的文人学士。“漫钓”,空钓。“槎头”,砍断的木头。“缩颈鳊”,鱼名,又名团头鲂,武昌鱼。味极肥美。襄阳人采捕,常以槎拦水取之,因谓之“槎头缩颈鳊”。见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三国志·吴志·陈凯传》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见这种鱼很早就闻名。孟浩然家居襄阳,他常到岘山附近汉水之边垂钓,其《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颈鳊。”这里则巧妙地利用其成句“槎头缩颈鳊”来借指他的情味醇美的诗句。“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是说自孟浩然去世之后,诗坛多碌碌之辈,其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再也见不到像孟浩然那种清新自然韵味醇美的诗篇了。两句似慨似讽,以当时诗坛的现实,反衬孟诗的无可伦比,对孟浩然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又一次作出热情的称颂。末句以孟句入诗,既贴切又风趣,而用笔自然,如信手拈来。

以绝句评述作家作品,首创于杜甫。《解闷》中论及的诗人还有薛据、孟云卿、王维等。《戏为六绝句》也是这类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而且对诗歌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后来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清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等,都是它的模仿之作,可见这种论诗形式对后代的影响。

第七首自叙诗歌创作的体会。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运用绝句这种形式,对诗歌创作的风格、语言、声韵以及文学遗产的继承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正确精到的见解。这首小诗,不但表达出他对诗歌语言、声韵等艺术技巧的重视,而且写出了他对前代诗人的苦心学习。

首句写诗歌对陶冶人们“性灵”的作用。“陶冶性灵”,语本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这里是指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存底物”,是说凭何物。这一句实际已提出诗歌对人的美感作用,但以问句领起,带动全篇,因而显得摇曳多姿,跌宕有致。

次句写自己认真的写作态度。“新诗”,指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诗的通称。说“新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改”,一指遣词造句的推敲选择,二指音韵声律的斟酌琢磨。新诗写成进行修改,改罢之后,还要“长吟”——曼声吟诵一番,足见他对写作的认真与刻苦。“自长吟”三字,画出了他苦心推敲独自长吟的形象。

三、四两句写自己刻苦写作的原因。“二谢”,指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和谢朓。谢灵运以描写山水刻画自然景物著名,为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永明诗体代表作家。其诗观察细致,刻画生动,尤长逼真描写自然景物。“阴何”,即阴铿,何逊。南朝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诗与永明新体诗,语言清丽,情致宛转,其绝句与五言诗已与唐人律诗相近。“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是说自己深知二谢诗才出众,造诣精深,作诗能挥写自如;自己则只能学习阴何,像他们那样刻苦经营。上句宕开,下句挽回,一纵一收,写出自己“转益多师”刻苦学习的精神。“将能事”,谓二谢精于诗道;“苦用心”,指阴何在诗歌艺术表现上的刻苦追求、精益求精。“熟知”,写自己对二谢的了解和倾慕;“颇学”,写自己的刻苦与谦虚。

全诗叙述了作者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见解和对诗歌创作的体会。但应指出的,是诗人一方面认为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性灵”,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诗歌密切联系现实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这是他反复推崇《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及许多优秀作品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创作出了《三吏》、《三别》等许多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作品。在诗歌艺术上,他“转益多师”,刻苦追求,说自己“遣辞必中律”(《桥陵诗三十韵》),“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长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由于这种严格要求,苦心学习,他的诗歌才能攀上艺术的顶峰,达到“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的艺术境地。

第八首,写对诗人王维的怀念。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二十一岁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的著名代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去世已经六年了,诗的首句就从这里落笔。“高人”,在古代诗歌里多指隐士(因其不仕王侯而高尚其志)与人品高尚之人。从王维的半官半隐与清高绝俗不慕荣利的一生历史看,这两层意思都有。“右丞”,指王维。“不见高人王右丞”,不仅交代了王维已经去世,不可复见,而且流露出诗人对这位高人的缅怀和追思。

次句写蓝田别墅,寄托物在人亡之思。据史载,王维晚年购宋之问蓝田别墅,有花坞竹洲等处,山水秀美,与友人裴迪常泛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现在这位高人已经去世六年了,蓝田别墅的山林丘壑,恐怕早已杂草丛生、藤蔓缠绕、淹没在一片荒凉之中了。“蔓寒藤”三字,把蓝田丘壑的荒芜和深秋季节的凄寒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寒”字不但写出了季节的特征,而且传达了作者心凄情悲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怀念前贤的心情。

“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丞相能。”三、四两句承上作转折。“秀句”,指王维的诗篇,着一“秀”字,写出了王诗意境清秀拔俗与文辞清新秀朗的风格特征。“相国”,指王缙。王缙早年也以文翰闻名,与王维名冠一时。“时议云:论诗则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金壶记》)。广德二年(764)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大历中以党附元载,贬括州刺史。杜甫作此诗时,其劣迹尚未暴露。这两句由缅怀王维而写到王缙。上句写王维“秀句”流传,下句写王缙文采能诗,而以“风流未绝”一语绾合,诗人对王维的缅怀与敬仰,也就在不言之中了。

杨伦说:“赞襄阳只一‘清’字,赞摩诘只一‘秀’字,品评不苟。”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维的深刻理解,深情赞叹。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怀念;对他诗歌的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现出诗人“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转益多师”虚心学习的精神。全诗在品评赞扬王维的同时,对当时不重人才,任凭一代诗才住处荒芜寥落的现象,也抒发出深沉的感慨。

第九首讽刺唐代宗继续令南方进贡荔枝。

唐玄宗时杨贵妃爱吃荔枝,每当荔枝成熟,玄宗就命令南方和四川飞骑进贡。传送者跨山越谷,人劳马疲,死者继路。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杨贵妃都已去世,然而统治者却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命令南方和四川继续进贡荔枝,这首诗即针对此而发。

“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先帝”,指玄宗;“寂寞”指死亡。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久离人世,然而,“劳人害马”进献荔枝的旧例仍未废除停止,荔枝还是年复一年地进贡到长安。两句开门见山,直揭主旨。“还复”二字,不但揭露出统治阶级的贪图享乐,透露出广大人民的深重痛苦,而且包含着作者对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的尖锐批评。

“炎方每续朱樱献”。“炎方”,指南海(今广东)。“朱樱”,即樱桃。唐代规定,每年四月一日由皇家内园进樱桃荐祀陵庙。祀毕,颁赐给百官。荔枝成熟荐祀都在樱桃之后,所以说“每续朱樱献”。这一句紧承次句,说明荔枝“还复”进贡的理由,同时为末句转折铺垫。

“玉座应悲白露团”。末句紧承上句,写玄宗歆享荔枝时的感受。“玉座”,即御座,指玄宗。“白露团”,即露珠,指泪珠。当进荐的荔枝放在“玉座”之前,先帝如果地下有灵,回想起以往的情景,也不禁要泪水滔滔悲伤起来吧?这里的“应悲”,不仅指玄宗对开元盛世一去不返,目前国势江河日下的悲伤,还应包括玄宗对自己荒于女色贻祸误国的悔恨。这一句是作者的设想,它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穷感慨。

为杨贵妃征贡荔枝,这在唐玄宗荒淫奢侈的生活中虽然只是小插曲,却颇具典型意义。它具体说明了玄宗后期政治上的荒淫腐朽,后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而唐玄宗杨贵妃也终于落得应有的下场。这首诗因事兴感,抓住“荔枝还复入长安”这一事件,揭露出肃代两朝统治者无视这一历史教训,重蹈玄宗亡国的旧辙,其立意是很深刻的。全诗虽多叙事实,却写得曲折含蓄,耐人咀嚼。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砥砺教化·百折不馁”类的诗句。

()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

题解

()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