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天欲雪下一句

晚来天欲雪下一句朗读

【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处】唐·白居易《问刘十九》【意思】绿色的酒渣浮在新酿的米酒上,红泥的小火炉炭火正旺。夜色降临,天要下雪,咱们围着炉边喝上一杯,好吗?绿蚁: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酒面泛渣,微现绿色,细小如蚁,故称“绿蚁”。醅(pēi):未过滤的酒。无: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吗”。【鉴赏】新酿出的酒上飘浮着点点细沫,围着红泥造就的小火炉,于雪花欲飘的暮色中能否一起饮一杯暖酒呢?虽然天欲下雪,但屋内的场景却是暖和的,色彩的选择是明快的,绿、红相间使整首诗洋溢着活泼愉快的气氛。注:绿蚁,酒面上飘浮的杂质。新醅(pēi),新酿出的酒。【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冬夜与亲友围坐炉旁,同餐共饮的恬适生活情景,或表达这种愿望。[例1]酒逢知己千杯少,那推心置腹,把酒共饮的情景,确也平添生活的情趣,令人心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暮雪将降的坏天气,本是寒意袭人,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这么一幅温暖明亮、富于情趣的生活画面,原因无它,酒与友情而已。(史中兴《酒》)[例2]他领我们到地安门外,进了一条胡同,上了一座小楼,窗外什刹海已经有很厚积雪,大雪还在纷纷飘落。他告诉我们,这里是有悠久历史的“烤肉季”。我想大概是“入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引起他的灵感吧。(李霁野《怀念常维钧同志》)【全诗】《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注释】①绿蚁: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上有浮渣如蚁,微现绿色,故称。醅(pei):未过滤的酒。②此句意谓用红色泥土砌成的小火炉,用以煮酒。③无:否。疑问语气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所作。刘十九是他此时结识的一位隐士,作者在《刘十九同宿》诗中称其为“嵩阳刘处士”。由此可知,刘十九是河南登封县人。名字和生平不详。本篇以邀人饮酒的平凡生活,表现了比酒味还要醇美的友情。其突出特点是:生活情趣浓郁,自然质朴,简练含蓄,诗味隽永。陈宛俊盛赞说:“信手拈来,自然巧妙。诗家三昧,如是,如是。”体味这首小诗,最好先从第三句入手。因为绝句往往以第三句为一篇立意的关键。对此规律,前代诗论家多有陈述。本篇的第三句,不仅是全首立意的关键,而且是诗中所有情景的客观依据。“晚来天欲雪”,是诗人对当晚天气的预测。“来”、“欲”二字,都是表示现在虽未发生而将要发生的动词。诗人能够比较有把握地推断晚上将要降雪,说明写诗邀请友人的时候,天空必然布满着乌云,寒气凛冽。诗中没有描绘这种自然环境,却用“欲雪”二字作了点示。气候变化传来的信息,引起诗人的反馈首先是:邀请知心朋友同饮,驱寒夜话,共渡寂寞,帮助友人化寂冷为温暖、欣快。诗人对朋友真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没有纯洁、真挚、深厚的友谊,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意念和行动。显然这一句描述的自然景象,是诗人内蕴的友情的触发点,也是这首二句的备酒、生火和末句的询问的重要前提。如果不是天寒欲雪,这一切都成了没有必要的徒劳。正因为屋外阴暗寒冷,大地枯衰萧瑟,诗人特意针锋相对地描写了屋内的景象:“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未经过滤的新酒,上有浮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绿蚁”。这是非常好看的美酒。《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说:“浮蚁,杯面浮花也。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新醅”,即新酿的酒。唐人所饮的酒,皆是米酒,以新醅味道最为醇美,优胜于旧醅。杜甫《客至》说:“樽酒家贫只旧醅”,可见旧醅味薄。弄清了这些,就可知道诗人对待朋友非常热情,欢迎友人的是时髦的好酒。但是,他又不直说酒好,却用“绿蚁”,再现了酒的颜色和细渣浮动的状态;用“新”字,暗示了酒的醇味,形象地表现了酒的色美味香,诱人思饮,而屋内的泥炉,也是如此。“红”,是火炉的颜色,也是“火”的颜色。红色的泥炉和火苗,使屋内充满了暖烘烘的热气。不仅如此,从色彩心理学上来说,这象征欢乐的红色与首句象征生命的绿色互相映照,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炉”前着一“小”字,不但写出了泥炉的小巧可爱,而且表明炉内散发出的热气暖而不炎,很适宜于围炉温情脉脉的叙谈。总之,首二句通过日常生活中习见的酒和火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屋内的色香、热气和生机,与屋外“天欲雪”的阴沉、寒冷、枯衰,形成了鲜明对照,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待友的盛情浓意。末一句,“能饮一杯无?”“无”,疑问词,相当现代口语中的“吆”、“吗”。诗人用此句点破题中的“问”字。虽然是向对方提问,却以试探、商量的语气说出,表现了对刘十九的尊敬和温存体贴的心意,与首二句温情脉脉的情景照应,既得璧联珠合之妙,又生情韵悠远之效。这首诗写的是身边的日常生活,白居易却能以诗人特有的慧敏,随手拈来,信口吟咏,如实写出,谱成动人心弦的乐章,真不愧是大家高手!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诗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

如梦令

李清照

()

闺门秘术

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扉页书影

()

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