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赏析

雨雪曲赏析朗读

[南朝·陈]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曲》是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此诗是江总的拟作。和江总同时代的江晖,陈后主等人也有同题拟作,这些诗都是标准的征戍诗,以边关严寒的背景,写征人怀乡之情。但在艺术上,江总的诗却较二人高出一筹。

首两句,从容破题,写出征戍之地的极寒极远。榆溪,边关之溪流。秦代有榆林塞,为边关之要冲,后因以榆塞、榆林指边关之要塞。陇西,秦代有陇西郡,在今甘肃东南一带。榆溪、陇西,递进写来,极状边关遥远,气候迥异于中原。当此秋冬之际,雨雪交加,隔绝河流,加上边地干寒之风,其寒冷可以想知。下面一切描写都紧切此两句展开。

“绕阵”二句在意脉上,上承榆溪、陇西之遥远,描写边地的荒凉。这里没有飞鸟,没有生命的呼唤;没有绿色,没有生命的旗帜。一切都是暗灰色的,都存在于暗灰色的寂寥之中。这是个被生命遗忘的地方,惟有狐兔出没,使落寞、压抑和失落感,油然生于征人心中。

“天寒”两句则承首两句中的“雨雪”而来。先写天气之严寒,把军旗都冻坏了,和岑参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的意象颇为相似。不过岑参的“冻不翻”更形象、更具体可感,比“坏”这一带有抽象意味的描写更升华一层。紧接“地暗鼓声低”一句,则更见诗人敏锐细致的感受力。地暗何以能使鼓声低?人之感受而已。秋冬之时,天空一变春夏之明朗高远,低垂的,灰暗的、寒冷的云层,如穹庐般笼罩天宇,在空间上、色调上,都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这种沉闷不仅压抑了遍地生机,连鼓角之声也在这重压之下变得更低沉了。

如果说,三、四两句强调远,五六两句则强调寒。如此描写之后,自然生出最后两句。描写暮云沉沉,阻断视线;而乡思如水,回望来时别路,曲折绵延而至于视野之外,入于暮霭之中。迢迢万里,何时得归?路极远,足以望眼迷离;归期遥,更使情思凄迷,以凄迷之心观迷离之路,顿生茫茫之感。虽仍是对客体的描写,而其中包含的主体情思却十分浓郁。

世称江总诗“伤于浮艳”(《陈书》本传),而此诗则苍凉劲直,颇有气骨,这不能不说是乐府诗对他的赋予。在写法上,这首诗也很有特点。它虽是写征戍之苦和思乡之情的,却没有让抒情主体从正面展开抒情,除第二句“从军渡陇西”叙述说明外,其余全是对边关风物的描写。在描写中,善于从征戍者的心情出发,通过他们的感受,极力突出边地之寒、之远,而征戍之愁苦自然可见。最后两句仍以描写作结,而无限愁情尽在其中。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意指那些虚假笼络人心的行为。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刘备在当阳一带被曹操大败,家眷也失散。大将赵云舍生忘死,血战长坂坡,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即刘禅)。

()

【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

【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一斗十千的美酒斟满金杯,名贵的珍羞佳肴盛满玉盘。此诗写送别宴席上的情景及诗人的心绪。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不平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自信的精神。【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行路难》系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著”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击柱”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

昭阳趣史

明墨庄主人刊本《昭阳趣史》

()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