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朗读

唐·杜牧

六王,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11)咸阳(12)。二川(13)溶溶(14),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15)缦回(16),檐牙(17)高啄(18);各抱地势(19),钩心斗角(20)。盘盘焉(21),囷囷焉(22),蜂房水涡(23),矗(24)不知其几千万落(2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6)?复道(27)(28)空,不霁(29)何虹(30)?高低冥迷(31),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32);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33),王子皇孙(34),辞楼下殿(35),辇来(36)于秦。朝歌夜弦(37),为(38)秦宫人。明星荧荧(39),开妆镜也;绿云(40)扰扰(41),梳晓(42)(43)也;渭流涨腻(44),弃脂水(45)也;烟斜雾横(46),焚(47)椒兰(48)也。雷霆乍(49)(50),宫车过也;辘辘(51)远听,杳(52)不知其所之(53)也。一(54)(55)一容,尽态极妍(56),缦(57)立远视,而望幸(58)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59)。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60),几世几年,剽(61)(62)其人(63),倚叠(64)如山;一旦不能有(65),输(66)来其间(67)。鼎(68)(69)玉石,金块(70)珠砾(71),弃掷逦迤(72),秦人视(73)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74),人亦念(75)其家。奈何(76)取之尽锱铢(77),用之如泥沙?使负(78)栋之柱,多于南亩(79)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80),多于在庾(81)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82)之帛缕(83);直栏横槛,多于九土(84)之城郭(85);管弦(86)呕哑(87),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88)之心,日(89)益骄固。戍卒叫(90),函谷举(91),楚人一炬(92),可怜(93)焦土(94)!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95)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96)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97)爱六国之人,则递(98)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99)自哀(100),而后人哀之(101);后人哀之而不鉴(102)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注释】①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君。

②毕:完结,指被秦国所灭。

③一:统一。

④兀:山顶光秃。

⑤出:出现,意思是建成。

⑥覆压:覆盖,此句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

⑦隔离:同义连用,遮蔽。隔,离开。

⑧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⑨构:建筑,修建。

⑩折:转折,这里指掉头。

(11)走:趋向。

(12)咸阳:秦国都城,今咸阳东。

(13)二川:指渭水和樊川。

(14)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15)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

(16)缦回:萦绕曲折。

(17)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8)高啄:(像鸟嘴)向上撅起。

(19)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20)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

(21)盘盘焉:盘旋的样子。焉,相当于“然”,……的样子。

(22)囷(qūn)囷焉:曲折回旋的样子。

(23)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

(24)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

(25)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26)未云何龙: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27)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所以叫复道。

(28)行:行走,这里是跨越、横跨。

(29)霁:雨后天晴,这里指下过雨。

(30)云、龙、霁、虹:名词,在句中都活用作动词。

(31)冥迷:分辨不清。

(32)融融:和乐、温暖的样子。

(33)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人。

(34)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35)楼、殿:指六国的楼阁宫殿。

(36)辇来:乘辇车来。辇,贵族乘坐的车子。

(37)朝歌夜弦:这里是互文,应理解为“朝夜歌弦”。歌、弦,都作动词用,分别指唱歌、弹琴。

(38)为:作为,这里指成为、沦为。

(39)明星荧荧:名词短语,其中的“荧荧”是后置定语。明星,明亮的星星。荧荧,明亮的样子。

(40)绿云:浓墨而有光彩的云。

(41)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

(42)晓:天亮,这里指早晨。

(43)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44)腻:油脂,油膏,油腻。

(45)脂水:含有油脂的水,这里指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水。

(46)烟斜雾横:互文见义,指烟雾升腾缭绕。斜、横,缭绕飘散的样子。

(47)焚:点燃。

(48)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燃以熏衣物,这里泛指香料。

(49)乍:突然,骤然。

(50)惊:震动,这里指响起。

(51)辘辘:拟声词,车行的声音。

(52)杳(yǎo):深远,这里用到时间上,指最终。

(53)之:动词,到。

(54)一:全部、所有。

(55)肌:指皮肤。

(56)尽态极妍:同义短语连用,这里指漂亮极了。态,体态、情态,引申为风致,这里指标致。妍,美丽。

(57)缦:通“慢”,长,这里指长久。

(58)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皇帝到某处或宠爱某人。

(5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这里用来指时间很长,以突出宫女之多及不幸。

(6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互文见义。其中“燕赵”与“韩魏”、“齐楚”互文,理解时应并在一起;“收藏”与“经营”、“精英”理解时应并在一处。收藏、经营,都是名词,与“精英”所指相同,即金玉珠宝古玩等。

(61)剽(piāo):抢劫。

(62)掠:掠夺。

(63)其人:即“其民”(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64)倚叠:积累。

(65)有:拥有,保有。

(66)输:输送,运输。

(67)其间:它的内部,这里指秦国国内。

(68)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贵重器物。

(69)铛(chēng):平底的浅锅,三足。

(70)块:土块。

(71)砾:石子。

(72)逦迤(lǐyǐ):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73)视:对待。

(74)纷奢:奢侈。纷,多和盛。

(75)念:顾念。

(76)奈何:为什么,怎么。

(77)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78)负:支撑。

(79)南亩:泛指农田。

(80)磷磷:水中石头突出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81)庾:露天的谷仓。

(82)周身:全身上下。

(83)帛缕:丝绸衣服上的纱线。

(84)九土:九州。这里泛指全国。

(85)郭:外城。

(86)管弦:指箫笙、琴瑟等乐器。

(87)呕哑:形容管弦演奏的声音。

(88)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89)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90)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在谪戍渔阳途中,于大泽乡振臂一呼,率众起义。

(91)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并派兵把守函谷关。举,拔,攻占。

(92)楚人一炬:指项羽在进入咸阳后,放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个月都没有熄灭。楚人,楚地的人,这里代称西楚霸王项羽。一炬,一个火把,这里活用作动词短语,即放了一把火。

(93)可怜:可惜。

(94)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95)族:作动词用,灭族。

(96)使:连词,假如。

(97)复:还,也。

(98)递:传递,依次往下传。

(99)暇:空暇,闲暇。

(100)自哀:哀伤自己。

(101)哀之:为之哀,后面的用法相同。

(102)鉴:以……为借鉴。

【译文】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它覆盖绵延三百多里地,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一直到达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缓缓流动,进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台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依地势,座座通连、檐角交错。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道有几千万座。长桥卧在水面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楼阁的通道横跨在半空,不是雨后怎么出现了彩虹?高高低低令人迷蒙,分不清是西还是东。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像春光一样暖融融;殿里舞袖拂动,有如风雨降临般的冷飕飕。一天之内,一座宫殿之中,竟然气候不同。

六国的嫔妃,王侯的女儿孙女,离开自己的楼阁宫殿,乘辇来到强秦。早晨唱歌,晚上弹曲,当了秦国的宫人。闪亮的明星,是宫人打开的梳妆镜;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是宫人早晨梳理的发髻;渭水涨起了油腻,那是洗完脸倒掉的胭脂水;烟雾升腾,那是宫人焚烧了香料。像雷霆忽然震响,那是宫车正在经过;辘辘车声越听越远,杳然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每寸肌肤,每种姿容,都极尽娇美,久立远看,盼望得宠;有不能见驾的嫔妃,竟苦等了三十六年。燕、赵、韩、魏、齐、楚等国收藏的金玉珍宝,是多少代多少年,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堆积如山;六国一旦不能保有,就只好运到秦都。把宝鼎当铁锅,美玉作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珍珠视为石子,丢弃满地,秦国人看到这些财宝,也不很珍惜。

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秦人喜欢纷华奢侈,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啊。为什么搜刮别人到了一丝一毫,挥霍起来像用泥沙呢?使撑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交错的瓦缝,比一身衣服上的丝缕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嘈杂的管弦乐声,比闹市里人们的话语还多。使天下的百姓,敢怒不敢言。秦始皇的狠毒心肠,更加骄横顽固。守边的士卒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那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也是秦国自己,不是天下百姓。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足以抗拒秦的入侵;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它呢?秦国人没空悲伤自己,而后世的人为它悲伤;后世的人为它悲伤却不以它为鉴,也会使更后世的人又哀叹后世的人了。

字数:4604

李支舜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77-483页.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

()

[原文](节选)

()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

《瓯北诗话》

本书为清代赵翼(号瓯北)所撰的诗话,12卷。前10卷评论唐、宋、元、明、清10家,计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各一卷,陆游二卷(附年谱),元好问、高启合一卷,吴伟业、查慎行各一卷。后2卷是续诗话,论韦应物、杜牧、王安石、黄庭坚诸人诗及诗格诗体。赵翼是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诗论,观点极为鲜明,即反对“荣古虐今”,力主“争新”、“独创”。他的论诗绝句:“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汉唐?”这与另几首都表现了一定的发展观点和追求创造的精神。再就本书的体制看,把他同一朝代的吴伟业、查慎行与李、杜相提并论,这是相当胆大的,与崇尚汉唐、“劝人不读唐以后书”的复古派迥然不同。他评诗,内容与形式并重,要这两方面都能创新才能成家。他既反对一味摹倣古人,认为这不过是“拾人牙后”、“抱柱守株”的“优孟”而已;同时也反对那些只在词句上“争难斗险、使人骇目”的形式主义倾向,认为元、白的诗触景生情,用眼前语、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因而较胜于韩、孟,“世徒以‘轻、俗’訾之,此不知诗者也!”也批评了那些把黄庭坚捧在苏轼之上,以及说苏轼超过陆游的人,因为陆游的诗具有丰富的爱国内容,而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写诗往往回避现实。苏、黄的优劣表现在写作方法上,苏随物赋形、信笔挥洒的熟练技巧,较之黄庭坚的“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是略胜一筹的。他批评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可说是一针见血的高论。但作者囿于时代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封建糟粕,有待于读者的扬弃。霍松林、胡主佑根据寿考堂、湛贻堂等《瓯北全集》本作了校点,列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1981年再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