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刑

吕刑朗读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

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

“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

“皇帝清问于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下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

“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51〕。典狱非讫于威〔52〕,惟讫于富〔53〕。敬忌〔54〕,罔有择言在身〔55〕。惟克〔56〕天德,自作元命〔57〕,配享在下。”

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58〕,非尔惟作天牧〔59〕?今尔何监〔60〕?非时伯夷播刑之迪〔61〕?其今尔何惩〔62〕?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63〕,罔择吉人〔64〕,观于五刑之中〔65〕;惟时庶威夺货〔66〕,断制〔67〕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68〕,降咎于苗,苗民无辞〔69〕于罚,乃绝厥世。”

王曰:“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70〕。今尔罔不由慰日勤〔71〕,尔罔或戒不勤〔72〕。天齐〔73〕于民,俾〔74〕我一日,非终惟终〔75〕,在人。尔尚敬逆〔76〕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77〕。惟敬五刑,以成三德〔78〕。一人有庆〔79〕,兆民赖之〔80〕,其宁惟永。”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81〕,告尔祥刑〔82〕。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83〕?何敬?非刑?何度〔84〕?非及〔85〕

“两造〔86〕具备,师听五辞〔87〕;五辞简孚〔88〕,正〔89〕于五刑。五刑不简〔90〕,正于五罚〔91〕;五罚不服〔92〕,正于五过〔93〕。五过之疵〔94〕,惟官〔95〕,惟反〔96〕,惟内〔97〕,惟货〔98〕,惟来〔99〕。其罪惟均〔100〕,其审克〔101〕之。

“五刑之疑有赦〔102〕,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103〕,惟貌有稽〔104〕。无简不听〔105〕,具严天威。

“墨辟疑赦〔106〕,其罚百锾〔107〕,阅实〔108〕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109〕,阅实其罪。剕〔110〕辟疑赦,其罚倍差〔111〕,阅实其罪。宫〔112〕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113〕,其罚千锾,阅实其罪。墨罚之属〔114〕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115〕

“上下比罪〔116〕,无僭乱辞〔117〕,勿用不行〔118〕,惟察惟法〔119〕,其审克之!上刑适轻〔120〕,下服〔121〕;下刑适重,上服〔122〕。轻重诸罚有权〔123〕。刑罚世轻世重〔124〕,惟齐非齐〔125〕,有伦有要〔126〕

“罚惩〔127〕非死,人极于病〔128〕。非佞折狱〔129〕,惟良折狱,罔非在中〔130〕。察辞于差〔131〕,非从惟从〔132〕。哀敬〔133〕折狱,明启刑书胥占〔134〕,咸庶〔135〕中正。其刑其罚,其审克之!狱成而孚〔136〕,输〔137〕而孚。其刑上备〔138〕,有并两刑〔139〕。”

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140〕,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141〕。今天相〔142〕民,作配在下〔143〕。明清于单辞〔144〕,民之乱〔145〕,罔不中听狱之两辞〔146〕,无或私家〔147〕于狱之两辞!狱货〔148〕非宝,惟府辜功〔149〕,报以庶尤〔150〕。永畏惟罚〔151〕,非天不中〔152〕,惟人在命〔153〕。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154〕。”

王曰:“呜呼!嗣孙,今往何监〔155〕?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156〕之哉!哲人惟刑,无疆之辞〔157〕,属于五极〔158〕,咸中有庆〔159〕。受王嘉师〔160〕,监于兹祥刑〔161〕。”

〔注释〕 惟:语助词。吕命:命吕之倒装句,即穆王命令吕侯。 享国:在位。 耄(mào):老年人,八九十岁的老人称耄。荒:荒忽,废弃,怠惰政事。 度:度量、谋划。 诘:禁戒。 若:语助词。训:教训。 蚩(chī)尤:相传为东方九黎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以金为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失败被杀。 延及:波及、牵连。 寇:侵犯、攻击。贼:杀害。 鸱义:鸱,鸱枭,一种恶鸟,鸱义,贼害道义。奸宄(guǐ):内外作乱。 攘:偷窃。矫虔:诈骗强取。 灵:《礼记·缁衣》引作“苗民弗用命”,灵与“命”相通,命即命令,指政令、法令之类。 五虐之刑:五种酷虐之刑罚。曰:与“越”通,与也。 爰:语助词。淫:过。劓(yì):割掉鼻子的刑罚。刵(èr):割掉耳朵的刑罚。椓(zhuó):宫刑。黥:刺面涂以黑色,终生不掉,以示惩罚。 越兹:于是。丽:数、多种。制:制裁。 罔差有辞:不区分有罪无罪。 民:指苗民。兴:兴起。胥:相互。渐:欺诈。 泯泯棼(fén)棼:四字同叠用,极度纷乱的样子。 覆:反、背叛。诅盟:对神明立下誓约。 虐威:残暴的刑罚。庶戮:众多的人受戮辱。方:并。上:上天。 监民:视察苗民。 馨(xīn)香:芬芳的香气。此用来形容美好善良的道德。 发:散发。 皇帝:伟大的上天。哀矜:怜悯。 报虐:报复暴虐之人。威:惩罚。 遏:遏止。绝:隔绝。遏绝苗民:即把苗民驱逐到僻远之地,把他们与中原之民隔开,并不许他们返回。 世:同“嗣”,后代子孙。下:下国,下等小国。不许苗民君主之子孙在下国继续为君。 重黎:两个人的名字,相传为颛顼时分司天地之官。 绝地天通:断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途径。 降格:降下与至上,即天神不再下降,地民不再上升,相互断绝直接沟通。 群后:指后继之君主。逮:及。在下:臣民。 明明:勉力。棐(fěi)常:辅助常道。 盖:作害,音近相假,害为伤害之意。无盖,不受伤害。 清问:虚心讯问。有辞:有怨恨之辞。 德威惟畏:以敦厚之德去行威罚,则民知畏服,而不敢为非。 德明惟明:以美德去行明察,则使是非更彰明。 三后:指伯夷、禹、稷三位大臣。 恤功于民:为民之功业忧思,劳苦。 降典:颁布法典。相传伯夷为尧制定法典。 折民:判断民之争端。 主名山川:主管为名山大川命名。 稷:后稷,尧时农官,教民种植五谷,周人尊为始祖。 农:勉力。殖:种植。嘉:美好。 殷:富足。 士:官名,即士师,为典狱之官。制:制御。百姓:百官。 祗:恭敬。 穆穆:形容君主庄重威严的仪态。 在下:指伯夷、禹、稷等百官。 灼:光耀、光显。 〔51〕率:语首助词。乂:治理。棐:辅,拥护。彝:常,常道,常教。 〔52〕典狱:主管刑罚。讫:终止,完成。 〔53〕富:读为福,为民造福。 〔54〕敬忌:谨慎戒惧。 〔55〕择:别、异。罔有择言:是说人们对某人的所作所为,一致赞同,没有不同的看法。 〔56〕克:肩负。 〔57〕作:成就。元命:大命,指上天所授予的国命。 〔58〕司政典狱:主管政事狱讼之官,此指四方之诸侯。 〔59〕惟:为。天牧:代表上天治理下民。 〔60〕监:同“鉴”,借鉴、取法。 〔61〕时:是,这。播:传播。迪:道、道理。 〔62〕惩:惩戒。 〔63〕匪:不。丽:数、繁多。 〔64〕吉人:善人。 〔65〕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五种肉刑。中:适中。 〔66〕庶威:众多恃势逞威的人。夺货:掠夺财货。 〔67〕断制:裁决。 〔68〕蠲(juàn):同“捐”,赦免。 〔69〕辞:推辞。 〔70〕庶:庶几,差不多。格命:至命,至善至美之命。 〔71〕由:用。慰:自慰。日:又作曰。 〔72〕或:有人。戒:告诫、警诫。 〔73〕齐:整齐、齐一。 〔74〕俾:使掌管。 〔75〕非终惟终:不当终了而竟然终了。 〔76〕逆:迎。 〔77〕休:美善。虽休勿休:虽被人誉为美善,不要自谓美善。 〔78〕三德:即《洪范》篇所说能刚、能柔、正直三种品德。 〔79〕庆:善。 〔80〕兆:极言其多。旧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赖:利。 〔81〕有邦:有邦国,指诸侯。有土:有土地,指王畿内有采邑的卿大夫。 〔82〕祥刑:善刑。 〔83〕何择:选择什么。非人:难道不是贤人吗。 〔84〕度:度量、谋虑。 〔85〕及:《史记·周本纪》引作“宜”。宜,相宜、适宜。 〔86〕两造:又作两遭,遭同曹。两曹即诉讼的两方——原告与被告。 〔87〕师:士师,法官。听:听治,治理。五辞:五刑的律条。 〔88〕简:指诉讼之情实。孚:诚信。五辞简孚,五刑条文与犯罪事实相符可信。 〔89〕正:治罪。 〔90〕不简:不能核实。 〔91〕五罚:五等罚金。 〔92〕服:从。不服,不可从。即用五罚处治亦不可从。 〔93〕五过:五种过失。 〔94〕疵:弊病。“五过之疵”是说,法官判定人为五过时,容易犯重罪轻判的弊病。 〔95〕官:畏惧权势。 〔96〕反:报恩怨。 〔97〕内:内为女,因女人而结成之裙带关系。 〔98〕货:货贿。 〔99〕来:接受请托。 〔100〕其:指法官。均:等。言法官在审判中犯下五过,其罪与犯法者均等。 〔101〕克:《汉书·刑法志》引作核,核实。 〔102〕疑:怀疑。五刑之疑,用五刑治罪尚有可疑之处,未完全核实。赦:减罪。 〔103〕简孚有众:审核诉讼之事实是否可信要经过众多部门。 〔104〕貌:外表相像而实质不同。稽:察。 〔105〕简:审核之事实。不听:不听从。 〔106〕墨:墨刑,为五刑之一。辟:罪。疑赦:指按墨刑治罪尚有可疑,就减罪,易以罚金。 〔107〕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六两为一锾。百锾指六百两铜。 〔108〕阅实:检查核实所犯之罪,使罚与罪相当,则收取其罚金。 〔109〕倍:二倍于墨刑之罚金,即二百锾。 〔110〕剕(fèi):切除膝盖骨,为五刑之一。 〔111〕倍差:倍之又半于劓刑之罚金,即五百锾。 〔112〕宫:宫刑,男子割势,女子幽闭宫中,为五刑之一。 〔113〕大辟:砍头,死刑。 〔114〕属:类。言墨罚的种类共有一千条。 〔115〕三千:五刑刑罚条目总数共有三千条。 〔116〕上下比罪:刑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则应视情况比照上下条文,用比附类推的方式定罪量刑。 〔117〕僭:差错。辞:判辞。无僭乱辞:不要使判辞出现差错和混乱。 〔118〕不行:已废除的法律条文。 〔119〕惟察:要仔细审察。惟法:要依据法律。 〔120〕上刑:重刑。适:宜。 〔121〕下服:服减等之刑。 〔122〕上服:服加等之刑。 〔123〕权:变通、权衡、灵活性。 〔124〕世:世道,也就是社会情况。世轻世重:就是说要根据社会情况对刑罚轻重作适当调整,社会安定和平宜用轻刑,社会动乱宜用重刑。 〔125〕惟齐非齐:调整刑罚轻重的目的,只是为了使民众趋向齐一。 〔126〕伦:条理秩序。要:纲要、要点。 〔127〕罚惩:用罚金来惩处罪人。 〔128〕极:甚、极度。病:困苦、困厄。 〔129〕佞:佞人,巧言令色而心术不正之人。折狱:审判案件。 〔130〕中:公正、合宜。 〔131〕辞:供辞。差:矛盾不一之处。 〔132〕从:服从。惟:乃,就。非从惟从:不肯服罪的人只有服罪。 〔133〕哀敬:又作哀矜。怜悯,敬畏。 〔134〕启:打开。胥:相互。占:揣度、斟酌。 〔135〕庶:庶几、差不多。 〔136〕成:定、判定。孚:信、信实。 〔137〕输:更也,变更之意。改变判决亦须信实。 〔138〕上备:把案情和判决结果行文上报备案。 〔139〕有并两刑:有一人犯有两种罪者,也把两种罪及判决结果一并上报。 〔140〕官伯:指诸侯。族姓:同姓大臣。 〔141〕有德:有德之人。惟:乃,才能。 〔142〕相:助。 〔143〕作配:作出配合。下:指人世间。 〔144〕单辞:一面之辞,片面之言。 〔145〕乱:治。 〔146〕中听:以公正的态度听取。两辞:原被告双方的申诉。 〔147〕私家:为自家谋利。 〔148〕狱货:审理案件时接受的财物。 〔149〕府:聚、取。辜:罪。功:事。 〔150〕报:回报、回答。庶尤:众人的怨恨。 〔151〕畏:敬畏。罚:刑罚。 〔152〕中:公正。 〔153〕在命:察知上天之命。 〔154〕令政:善政。 〔155〕今往:从今以后。监:同“鉴”,取法借鉴。 〔156〕明听:明白审理。 〔157〕无疆:无穷无尽。辞:申诉之辞。 〔158〕属:合、符合。五极:五刑中正合宜之极至。 〔159〕中:中正、公正。庆:吉祥、福祥。 〔160〕嘉:善。师:众。指广大民众。 〔161〕监:视,看重。祥刑:美善之刑法。

〔鉴赏〕 《尚书正义》说,吕侯为穆王时司寇,奉命作刑书,称《吕刑》。《史记·周本纪》说,“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命曰《甫刑》”。近人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卷四)认为,《毛伯班簋》为穆王时器,铭文中的吕伯即《吕刑》中的吕侯。《礼记》称《吕刑》为《甫刑》。有人认为其子孙在宣王时封于“甫”,为“甫侯”,后人以其子孙封邑号名之。另有一些学者对此篇提出怀疑,认为非实录,当为东周之作。可是许多研究西周史的学者多据此文论述西周的刑法制度,又多用来参证金文。我们认为《吕刑》产生于西周穆王时代,大体是可信的。它是我国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刑书。

刑法起于何时,一些历史记载追溯至夏禹时期,或者更早。周初已有成文法。周公对用刑的原则曾作过初步论述,《吕刑》则对刑罚的起源以及刑罚原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吕刑》认为,刑法起源于治乱。不过在制订刑法时,又有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蚩尤的乱刑,另一条是与蚩尤相对立的、由伯夷等所作的德刑。蚩尤作乱引起天下不安,风气变坏,到处都有盗贼,内外交乱,胡作非为,强取豪夺。蚩尤为有苗之首领。因蚩尤坏,苗民也不听政令,形成恶性循环。蚩尤为了控制局面,制订了五种残暴的刑法,滥杀无辜,其刑有劓、刵、椓、黥,还有罚金。蚩尤又不听取受刑者的申诉。结果整个社会生活反而更乱了,平民互相欺诈,紊乱无序,盟而无信。上帝怜悯下民的无辜,下令惩罚了苗民。上帝彰以政令和德教,命令“三后”即伯夷、禹、稷“恤功于民”。上帝又命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先有礼然后有刑,以礼调节刑。上帝命“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又名“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者并施,以德教为先。“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于是天下太平。与蚩尤作刑相比,这次制刑的特点是以德为先,德贯彻于刑之中,先德而后刑。

依据先德后刑、以德导刑的总精神,作者提出用刑要以“中”为原则,“乃明于刑之中”,“观于五刑之中”。这里的“中”,即“中道”之意,或合理合宜。具体有如下五点:

第一,“两造具备”,“五辞简孚”。审案和处理诉讼要让原告被告双方都到场,不能只听一面之辞。“五辞”即《周礼·小司寇》所谓的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听”之后还要核对事实,在核对时要“简孚”有众,即验于众人,亦即《周礼·小司寇》所谓三讯:“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即使是细微的地方也不放过,也要审核。“无简不听,具严天威。”不能核实的不能论罪,以持天之威严。两造具备是审判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没有这一原则,审判的公正性就丧失了前提。

第二,“上下比罪”。即根据罪行大小分别量刑。《吕刑》规定“刑”分三种:五刑、五罚、五过。判决要防止五弊,即“惟官”、“惟反”、“惟内”、“惟来”、“惟货”。排除权势、私怨、请托、后门、贿赂等干扰,审判才能公正。

第三,“轻重诸罚有权。”权,即权变,灵活性。权变要考虑罪行大小、犯罪情节、犯人态度以及整个社会情况。

第四,“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主持断案不能靠口辩,而应从“良”,即从善、从公正,这样才能做到适中。

第五,“其刑上备,有并两刑。”意思是两罪以上,从重治罪,轻罪不另加刑。

《吕刑》反复强调,刑是德的补充,施刑是为了德,“朕敬于刑,有德惟刑”。大小官吏用刑都要坚持“中正”,否则上天就会降罪。特别是罚金,目的在于惩罚,决不是让官吏们肥私。如果从中贪污,一定要如同罪人一样受罚,即“狱货非宝,惟府辜功,报以庶尤”。

如果能遵照上述原则行事断案,这种刑可称为“祥刑”了。把“刑”说成是德的派生物,刑也就成了造福的手段。由于受刑者是德的对立面,受刑者在思想和道德上也被置于被审判的地位。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象·歌女”类的诗句。

()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

[原文](节选)

()

“胡蓝之狱”是朱元璋时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两个最大的冤案。明朝建立后,皇权与相权矛盾,使朱元璋深感不安。1380年,朱元璋便以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借此大兴党狱,大肆屠杀功臣宿将。以伙同胡惟庸共谋不轨,杀韩国公李善长等,毒死刘基,先后株连被杀3万余人,前后持续达10年之久,史称“胡党大狱”。“胡党”而受牵连致死者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静宁侯叶昇等,1公、21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废除丞相后,其事有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蓝玉案是朱元璋时又一次大杀功臣的冤案。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以谋反罪杀蓝玉,死1公、13侯、2伯,因蓝玉案被杀的人数达2万人,史称“蓝党大狱”。该案与胡惟庸狱合称为“胡蓝之狱”。胡蓝党案前后达14年之久,朱元璋利用“胡蓝之狱”杀了5万人之多。经过“胡蓝之狱”明朝功臣宿将已被杀戮殆尽。由于杀人过多,造成朝中无将的局面,对以后的政治斗争产生了不利影响。

()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