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滚滚而来。落木:落叶。萧萧:落叶声。从大处着眼,写秋声之肃杀、长江之雄迈,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写景中流露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出神入化,古今独步。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仗工整,气韵流畅。【鉴赏】树叶纷纷落下,无边无际,江水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奔流不息。以“无边”修饰“落叶”,“萧萧”而下的气势才会具备;同样,以“不尽”修饰长江之水,“滚滚”而来的气势也生成。让人禁不住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江水翻滚,气势汹涌而来。落叶本是让人感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本是让人伤心不已,诗人赋予了诗句以悲壮的情感。然而,下句偏又写长江之水奔波不息,却并不泄气,又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正是如此,整句诗歌虽语含悲怆,却境界开阔,虽悲伤,读来却并不让人消沉。【鉴赏2】无边无际的树木在秋风中树叶飒飒落下,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而来。从大处着眼,写秋声之肃杀,写长江之雄迈。现在多用此语比喻旧事物、旧势力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事物、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沉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唐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清杨伦《杜诗镜铨》卷一七:“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诗第一。”【鉴赏3】落叶萧萧而下,无边无缘。长江滚滚而来,不绝不尽。这是登高所见到的景物。两句诗从两种事物“落木”、“长江”描写了同一内容——秋天的肃杀空旷。“萧萧”、“滚滚”,以叠字来极力渲染无边不尽之势。而“无边”、“不尽”又强调了秋气的浓郁。两句诗描写秋景不是凄凄惨惨,而是气势豪迈,令人振奋。上、下句对仗极工,又不失自然。总体意念、句中词句俱佳,不愧为千古名句。注:萧萧,形容叶落的声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树木叶落纷纷或江水奔腾不息。[例1]一出镇子就是一大片银杏林,空间地下,极目所及,都是令人目眩的金黄颜色,一阵微风吹过,空中的黄叶簌簌作响,地上的黄叶也翩翩起舞,的确有一种如杜甫所吟咏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气象,给了我一个毕生难忘的印象。(王西彦《红叶的性格》)[例2]是的,长江是一条一往无前的江河。“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嘉《长江之歌》)二、用以比喻旧的事物或人逐渐衰亡,新事物或新人不断涌现。[例1]国外有人统计:1965年的大学毕业生经过10年,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有70%老化了,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就有50%的专业知识过时了。我国有人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知识的这种旺盛的新陈代谢。(王希永、詹万生《给大学生的信》)[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祝愿一代新人,踏着先辈的足迹,创造更加动人的业绩吧!(张震、王小夫《在地狱的入口处》)【全诗】《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鉴赏】大历二年(766)夔州,重阳节登高作。大致上前四主景,后四主情。首联两句各以三景连缀属对,上句曰“风急-天高-猿啸”,笔墨浓重,使人顿生秋气肃杀之感,故落笔在一个“哀”字,是猿声给人的感觉。下句曰“渚清-沙白-鸟飞”,着色转淡,只一“回”字便与“风急”呼应,有不胜风力之感。两句密集许多意象,写得秋声秋色俱足,而猿鸟惊秋,亦足兴起人的秋思。次联笔势突变,不再一句三景,而作一句一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已觉气势雄浑;而“无边”与“不尽”,则在空间和时间上广远延伸,境界更见阔大;音情上“萧萧下”以舌齿音传风声,“滚滚来”以开口呼传涛声,出神入化;象征上则包容十馀年间人事代谢与历史变迁。三联入情叙事,以“万里悲秋”、“百年多病”高度概括了老杜毕生经历及现实处境。其间熔铸了八九层意思:滞留客中、家山万里、常年如此、逢秋兴悲、登高又悲、独登更悲、百年过半、晚年多病等等,可谓百感交集于十四字中。末联谓多年国恨家愁、白发日多、排解唯酒,最后一句本作“新亭”仇注曰“停通”,今人多据此释为近来(因病)断酒。裴斐引“新亭举目风景切”(《十二月一日》),谓新亭乃登高所在,即修成不久的亭子,谓末句非但不是说断饮,恰恰说的是痛饮,“潦倒”云云,即沉滞于酒也,与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情。不同者,老杜所饮非“美酒”而是“浊酒”也。本篇不但在内容上极为凝练,境界上极为阔大,感情上极为深沉,就形式而言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造次一看,首尾似“未尝有对”,中幅似“无意于对”,细按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对、字字皆律,乃自然工稳,为杜诗中大气盘旋、沉郁悲壮风格之代表作。明代胡应麟推为“古今七律第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滚滚而来。落木:落叶。萧萧:落叶声。从大处着眼,写秋声之肃杀、长江之雄迈,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写景中流露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出神入化,古今独步。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仗工整,气韵流畅。【鉴赏】树叶纷纷落下,无边无际,江水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奔流不息。以“无边”修饰“落叶”,“萧萧”而下的气势才会具备;同样,以“不尽”修饰长江之水,“滚滚”而来的气势也生成。让人禁不住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江水翻滚,气势汹涌而来。落叶本是让人感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本是让人伤心不已,诗人赋予了诗句以悲壮的情感。然而,下句偏又写长江之水奔波不息,却并不泄气,又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正是如此,整句诗歌虽语含悲怆,却境界开阔,虽悲伤,读来却并不让人消沉。【鉴赏2】无边无际的树木在秋风中树叶飒飒落下,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而来。从大处着眼,写秋声之肃杀,写长江之雄迈。现在多用此语比喻旧事物、旧势力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事物、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沉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唐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清杨伦《杜诗镜铨》卷一七:“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诗第一。”【鉴赏3】落叶萧萧而下,无边无缘。长江滚滚而来,不绝不尽。这是登高所见到的景物。两句诗从两种事物“落木”、“长江”描写了同一内容——秋天的肃杀空旷。“萧萧”、“滚滚”,以叠字来极力渲染无边不尽之势。而“无边”、“不尽”又强调了秋气的浓郁。两句诗描写秋景不是凄凄惨惨,而是气势豪迈,令人振奋。上、下句对仗极工,又不失自然。总体意念、句中词句俱佳,不愧为千古名句。注:萧萧,形容叶落的声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树木叶落纷纷或江水奔腾不息。[例1]一出镇子就是一大片银杏林,空间地下,极目所及,都是令人目眩的金黄颜色,一阵微风吹过,空中的黄叶簌簌作响,地上的黄叶也翩翩起舞,的确有一种如杜甫所吟咏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气象,给了我一个毕生难忘的印象。(王西彦《红叶的性格》)[例2]是的,长江是一条一往无前的江河。“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嘉《长江之歌》)二、用以比喻旧的事物或人逐渐衰亡,新事物或新人不断涌现。[例1]国外有人统计:1965年的大学毕业生经过10年,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有70%老化了,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就有50%的专业知识过时了。我国有人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知识的这种旺盛的新陈代谢。(王希永、詹万生《给大学生的信》)[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祝愿一代新人,踏着先辈的足迹,创造更加动人的业绩吧!(张震、王小夫《在地狱的入口处》)【全诗】《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鉴赏】大历二年(766)夔州,重阳节登高作。大致上前四主景,后四主情。首联两句各以三景连缀属对,上句曰“风急-天高-猿啸”,笔墨浓重,使人顿生秋气肃杀之感,故落笔在一个“哀”字,是猿声给人的感觉。下句曰“渚清-沙白-鸟飞”,着色转淡,只一“回”字便与“风急”呼应,有不胜风力之感。两句密集许多意象,写得秋声秋色俱足,而猿鸟惊秋,亦足兴起人的秋思。次联笔势突变,不再一句三景,而作一句一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已觉气势雄浑;而“无边”与“不尽”,则在空间和时间上广远延伸,境界更见阔大;音情上“萧萧下”以舌齿音传风声,“滚滚来”以开口呼传涛声,出神入化;象征上则包容十馀年间人事代谢与历史变迁。三联入情叙事,以“万里悲秋”、“百年多病”高度概括了老杜毕生经历及现实处境。其间熔铸了八九层意思:滞留客中、家山万里、常年如此、逢秋兴悲、登高又悲、独登更悲、百年过半、晚年多病等等,可谓百感交集于十四字中。末联谓多年国恨家愁、白发日多、排解唯酒,最后一句本作“新亭”仇注曰“停通”,今人多据此释为近来(因病)断酒。裴斐引“新亭举目风景切”(《十二月一日》),谓新亭乃登高所在,即修成不久的亭子,谓末句非但不是说断饮,恰恰说的是痛饮,“潦倒”云云,即沉滞于酒也,与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情。不同者,老杜所饮非“美酒”而是“浊酒”也。本篇不但在内容上极为凝练,境界上极为阔大,感情上极为深沉,就形式而言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造次一看,首尾似“未尝有对”,中幅似“无意于对”,细按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对、字字皆律,乃自然工稳,为杜诗中大气盘旋、沉郁悲壮风格之代表作。明代胡应麟推为“古今七律第一”。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齐威王烹阿大夫。推荐。爱诗词网。(节自《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①,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②,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③:“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者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④,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⑤。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译文】齐威王自从即位以来,国家很不安定,国家政事都委任给公卿大夫去办。九年之中,诸侯不断来攻打,因而国内百姓不得安宁。于是,齐威王召见即墨地方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诋毁你的言语,我天天都能听到。然而我派人视察即墨,那里的田野开垦出来了,百姓们都能够自给;官吏对政事都很勤恳,没有公案堆积。齐的东方很安宁。这是因为你不来拉拢、恭维我的左右近臣,以求名誉之故。”威王便封即墨大夫以万家的俸禄。威王又召见阿地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受命守阿,赞扬你的言语我天天都听到。然而,我派使者去察看阿,那里的田野荒芜,未开垦,民众很贫苦。这之前,赵国攻打我们的甄邑,你未能出兵救援;卫国夺取了薛陵,你还假装不知道。是你用了大量钱币笼络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在我面前为你说好话,以求得荣誉罢了。”当天就将阿大夫烹死了,还将威王近臣之中那些常替阿大夫说好话的人都一起烹了。之后,即刻出兵向西攻击赵国、卫国。又在浊泽打败魏国,并将魏惠王围住,惠王被迫请求献上观的地方给齐国,以便求得和解。赵国将长城归还了齐国。于是,齐国的人都很震惧,个个都不敢掩盖、隐瞒坏人坏事,都实事求是地说话、行事。这样一来,齐国大治。各国诸侯闻听此事,不敢对齐国用兵长达二十多年。【鉴赏】这是一则倡扬实事求是,惩庸奖勤的故事。本文所记较为简略,其它古籍所记较为详实。说的是:战国时候,齐威王刚即位时,国内不稳定。后用邹忌为相,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邹忌忠于职守,常常了解全国邑守“谁贤谁不肖”,以便向君王报告。同朝之人,众口皆赞阿大夫,贬责即墨大夫。齐威王听到汇报后,没有进行奖罚,而是调查研究,多次问左右亲信,回答与邹忌的报告大略相同。齐威王还嫌不够,又悄悄派人去阿邑和即墨两地进行调查。结果,真相大白。即墨之地,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吏勤政,无积案拖办,齐国的东方边境非常安宁。而阿邑之地,田野荒芜,人民冻馁,并且昔日赵兵攻甄,也不去救;卫取薛陵,也假装不知。齐威王得知了“贤”、“恶”,与左右汇报的情况完全相反。于是,他对即墨大夫那种“专意治邑”,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不慕虚名,不肯阿谀奉承,以致蒙受诽谤,遭到诬陷的崇高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赞扬,进行“封赏”,并赞曰:“子诚贤令!”另一方面,对阿大夫那种以重金贿赂齐威王左右近臣,以求美誉的恶劣作风,进行强烈的谴责,下令“烹杀”了阿大夫。而且,还“择其平日尤所亲信者十余人,次第烹之。”理由是这些人是君王的耳目,却“私受贿赂,颠倒是非”,说假话,欺骗君王。从此,齐国上下官吏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国内大治,诸侯畏服,正气上升,成就了一时的“霸业”。“烹阿”、“封即墨”的故事揭示了一条真理:只有求“真”打假,人民才能团结,生产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作为像齐威王那样的高高在上者,不要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对说假话;作为下级官吏来说,要像即墨大夫那样,光明磊落,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真”不搞假。这样,上下齐心,是非清,赏罚明,正气升,邪气除,国强民富,事业兴旺。本文虽记述嫌略,但已体现出这一事件的基本精神,自古至今尤其对我们当今吏治仍有不小的警示意义。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隔叶黄鹂空好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昭阳趣史。推荐。爱诗词网。昭阳趣史明墨庄主人刊本《昭阳趣史》扉页书影明墨庄主人刊本《昭阳趣史》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全称《赵飞燕昭阳趣史》。二卷六十六目。题“古杭艳艳生编,古杭情痴生批”,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明后期。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墨庄主人刊本,藏荷兰莱敦大学汉学院图书馆;明抄本,四卷四十八则,藏英国国家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明抄本;199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明清艳情小说”删节排印明抄本;1994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墨庄主人刊本。海外有座松果山,山顶洞中住着一个长生不老的九尾雌狐,自称“悟真王”,聚集数千小狐,静心修养千余年未成正果,欲得男子真阳,遂变作一个标致妇人下山而来。松果山西首有座青丘山,山凹中紫衣道观内住着一个成精的燕子,自称“紫衣真人”,性极好淫,在此修炼五百余年,欲采妇人真阴,化身男子乘风而起来到十字路口,遇见雌狐变化的妇人。燕精将妇人领回道观,两人情意绸缪,翻云覆雨,燕精不敌妖狐法术,被吸去元阳。燕精外出采仙草滋补,企图吃了再战,狐精却趁机逃回本洞。燕精归来大怒,率众燕子到松果山讨战,狐精显神通,放出一阵怪风,刮得燕精与众燕子身不由己,跌落被缚。正值北极佑圣真君上天朝见玉帝,路经此山,见两精交战,命邓天君将两精收缚,驾起云头,上南天门奏请玉帝发落。玉帝怜两精修炼数百年,不忍诛杀,又因两精欲念未除,判去凡间再转一世,权为万民主母,并为姐妹骨肉。此时为汉元帝永光元年,江都有个舍人之子冯万金,聪明伶俐,俊雅标致,十六七岁死了父亲,终日唱曲游戏,品竹弹丝无所不通,被江都中尉赵曼看中,留在府中应承。赵曼爱万金,行住不离,万金能自由出入内宅。赵曼夫人姑苏主见万金丰韵嫣然,遣婢翠钿约万金楼台相会,二人搂抱上床,颠鸾倒凤意兴猖狂。赵曼只与万金戏耍,姑苏主时常唤万金取乐,不觉怀孕。姑苏主装病,回娘家一胎生下两个女儿,分娩时红光满室,嘱万金抱去抚养,万金乃娶一寡妇为妻养两女。大女儿取名宜主,小女儿取名合德,长到十五岁,宜主举止翩然,轻盈如飞,人称飞燕,原来是燕精转世;合德肌肤润泽,丰姿俊雅,娴于音律,工于诗赋,乃九尾狐精投胎。万金夫妇生活贫窘,相继去世,临死时留下遗言,可去赵府投靠亲生母姑苏主。无奈姑苏主也已亡故,姐妹俩只好做些针黹过活,后转辗到长安卖草鞋度日。市内一风流后生专好打鸟,绰号“射鸟儿”,悦姐妹俩姿色,见其无依,欲娶姐妹俩为妻。寒冬腊月,姐妹俩饥寒难忍,射鸟儿送来酒菜探望。三人吃得微醉,射鸟儿兴发,与飞燕、合德尽情欢合。事为光棍王二所知,伙同赖皮张三,欲于夜间强奸飞燕姐妹,被挑水钱五听见,立即报与飞燕姐妹。正值射鸟儿下乡讨租,钱五带姐妹俩去金媒婆家避难,在节度使赵临府中赁一空房住下。飞燕、合德绣一幅美人图,由金媒婆送与赵临夫妇观看,甚喜,召见二女,收为义女,改姓为赵。射鸟儿回来欲托媒求娶,却难以相见。明墨庄主人刊本《昭阳趣史》插图书影飞燕、合德在赵府学习歌舞,飞燕尽心学习,半年后已学得十分精妙。汉成帝即位后,耽于酒色,常到赵临府中宴会。一日,汉成帝驾临赵府,赵临唤飞燕歌舞,成帝见了不觉神魂飘荡,赵临趁机将飞燕献于成帝。成帝大喜,封飞燕为婕妤,临幸后更加恩宠。许皇后妒忌,赐毒酒给飞燕,飞燕疑惧,让宫女喝,宫女倒地而死。成帝大怒,将许皇后贬为庶人,册立飞燕为皇后。承先司脔者樊嫕与飞燕是姑表姊妹,知飞燕家事,因向成帝进合德,成帝封合德为婕妤,更加宠幸。飞燕受冷落,樊嫕定计将射鸟儿偷引入宫,与飞燕重叙旧情,二人恣意行乐,被合德觉察。此后飞燕、合德常背着成帝与射鸟儿等人淫乐。侍郎庆安世年方十五,风流俊雅,善于鼓琴,成帝赐其金牌,出入宫中无禁,朝夕与飞燕淫纵。樊嫕到民间寻十四五个后生,进宫供飞燕淫乐,飞燕设高台与众少年大肆淫乱,其状亵秽难述。一次成帝突然驾临飞燕处,飞燕慌张出迎,成帝发现形迹可疑,又闻壁中有咳嗽声,心疑其事,遂怫然不悦而去,飞燕满脸羞惭。合德为飞燕求情,成帝怒息,查出壁中之人乃宿卫陈崇之子陈元,杀之。合德告知飞燕,飞燕将众少年护送出宫,只留射鸟儿一人在宫,快快不乐。又与宫人燕赤凤淫乐,被合德撞见,合德爱赤凤,亦召来受用。成帝窥合德浴,兴动,恣意欢娱。飞燕也浴,成帝观之索然无兴,拂袖而去。飞燕无奈,与射鸟儿共浴淫戏。飞燕纵欲无度,终是无子。合德装病,成帝临幸飞燕,飞燕诈称有孕。十月后,从宫外找来婴儿,装盒进宫冒充太子,然闷死盒内。又派人另找,至朝门时婴儿在盒内啼哭,只得送还原主。飞燕谎称堕胎,婴儿死去。后庭宫女朱氏生下一子,乃成帝私种,被合德当殿击死。射鸟儿长期在宫,恐有杀身之祸,再三告辞,飞燕虽不舍,无奈只得着樊嫕护送出宫。后径往佛牛山出家为僧。明墨庄主人刊本《昭阳趣史》插图书影成帝沉溺于酒色,精力衰惫,遂各处遍访奇方。一方士进献春恤胶丹药,成帝服后,与合德交合,果精神倍增。一次,成帝与合德共眠,合德图自己快乐,私将丹药七粒与成帝服用,成帝便昏昏不能自持,精出如泉,精尽而死。定陶王即位,是为哀帝,册封飞燕为皇太后,令合德速白成帝病状。合德自知难免于死,大哭一场,呕血而死。哀帝在位六年,太子平帝嗣位,贬飞燕为孝成皇后,又废为庶人,飞燕自知事不可已,用白绫帕一方自缢于北宫。合德、飞燕死后,魂归上天,玉帝罚合德贬为巨鼋,受千载水寒之苦;罚飞燕化为猛虎,到佛牛山把射鸟儿吃了,再受千载饥饿之苦。成帝乃如意真人转世,死后归位,思量旧日恩情,向玉帝求情,乃罚两精在真人院内受戒三百余年,再行超脱。两精乃化女身,道家打扮,朝夕修心炼性,欲图正果,后来不知所终。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不知心恨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户籍琵琶行。推荐。爱诗词网。唐·白居易元和十年①,予左迁②九江郡③司马④。明年⑤秋,送客湓浦口⑥,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⑦然有京都声⑧。问其人,本长安倡女⑦,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⑩。年长色衰,委身(11)为贾人(12)妇。遂命酒(13),使快(14)弹数曲。曲罢(15)悯然(16),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7)憔悴(18),转徙于江湖(19)间。予出官(20)二年,恬然(21)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22)意。因(23)为(24)长句(25),歌(26)以(27)赠之,凡(28)六百一十六言(29)命(30)曰《琵琶行》。浔阳江(31)头夜送客,枫叶荻(32)花秋瑟瑟(33)。主人下马客在船(34),举酒欲饮无管弦(3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36)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38)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39)面。转轴拨弦(40)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41)声声思(42),似诉平生(43)不得志(44)。低眉(45)信手(46)续续(47)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48),初(49)为《霓裳》(50)后《六幺》(51)。大弦(52)嘈嘈(53)如急雨,小弦(54)切切(55)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56)小珠落玉盘。间关(57)莺(58)语(59)花底滑(60),幽咽(61)泉流冰下难(6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63)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64)乍(65)破水浆进(66),铁骑(67)突出(68)刀枪鸣。曲终收拨(69)当心画(70),四弦一声如裂帛(71)。东船西舫(72)悄无言(73),唯见(74)江心秋月白。沉吟(75)放拨插弦中,整顿(76)衣裳起敛容(77)。自言本是京城(78)女,家在虾蟆陵(79)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80)第一部(81)。曲罢曾教善才服(82),妆成(83)每(84)被秋娘(85)妒。五陵年少(86)争缠头(87),一曲红绡(88)不知数。钿头银篦(89)击节碎(90),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91)明年,秋月春风(92)等闲(93)度。弟(94)走从军阿姨(95)死,暮去朝来(96)颜色故(97)。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98)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99)买茶去。去来(100)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101)红阑干(10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103唧唧(104)。同是天涯(105)沦落(106)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107),谪居卧病(108)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109)不闻丝竹(110)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111)苦竹(112)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113)?杜鹃(114)啼血猿哀鸣。春江(115)花朝(116)秋月夜(117),往往取酒还(118)独倾(119)。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120)难为听(121)。今夜闻君琵琶语(122),如听仙乐耳暂(123)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124)《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125)立,却坐(126)促弦(127)弦转急。凄凄(128)不似向前(129)声,满座(130)重闻皆掩(131)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132)青衫(133)湿。【注释】①元和十年: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②左迁:贬官,降职。③九江郡:即江州,州治所在九江。④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唐时常以谪官充之,有职无权。⑤明年:第二年。⑥湓(pén)浦口: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江口称湓浦口。⑦铮铮(zhēngzhēng):模拟琵琶清脆的声音。⑧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⑨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⑩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11)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12)贾(gǔ)人:商人。(13)命酒:叫手下人摆酒。(14)快:畅快。(15)罢:完,毕。(16)悯(mǐn)然:忧郁的样子。(17)漂沦:漂泊沦落。(18)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19)江湖:泛指四方各地。(20)出官:京官外调。(21)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22)迁谪(zhé):贬谪,放逐。这里表示被迁谪。(23)因:因此。(24)为:创作。(25)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26)歌:作歌。(27)以:并,并且。(28)凡:总共。(29)言:字。(30)命:命名,题名。(31)浔阳江:长江流经浔阳郡境内的一段。(32)荻: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33)瑟瑟:微风吹动草木之声。(34)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意为:我和主人一同下马,然后一起上船。主人,白居易自指。在,上。(35)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指音乐。(36)暗:轻声。(37)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迟,迟疑不决。(38)回灯:把灯芯捻大一些,使灯光更亮。(39)半遮:即“遮半”,遮住半边。(40)转轴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根弦柱。弦,琴弦。(41)掩抑:低沉抑郁。(42)思:名词,思绪,愁思。(43)平生:平素,往常。(44)得志:得意。(45)低眉:低头。(46)信手:随手。(47)续续:连续。(48)拢、捻、抹、挑: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以上是弹琵琶的四种指法。(49)初:开始。(5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作者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的描写。(51)《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52)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53)嘈嘈: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浊杂粗重。(54)小弦:指细弦。(55)切切:拟声词,形容轻细之音。(56)珠:珠子,此句形容琵琶声清脆圆润。(57)间关:拟声词,形容鸟声婉转。(58)莺:黄莺。(59)语:鸣声。(60)滑:流利。(61)幽咽(yè):低泣声,这里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62)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作“冰下滩”、“水下滩”。(63)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64)银瓶:汲水器。(65)乍:突然。(66)进:溅射,飞进。(67)铁骑:带甲的骑兵。(68)出:出击。(69)拨:拨子,弹奏琴弦时所运用的工具。(70)当心画:是弹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画,通“划”。(71)帛:丝织品的总称。(72)舫:船。(73)言:指说话的声音。(74)唯见:只见。(75)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76)整顿:整理。(77)敛容: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78)京城:指长安。(79)虾蟆(há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80)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教坊、右教坊。这位弹琵琶的娼女当是挂名教坊,临时入宫供奉的。(81)第一部:首席乐队。(82)服:佩服。(83)妆成:成妆,化好妆。(84)每:常。(85)秋娘:当时的一位名伎,唐时歌舞伎常用此名,这里借指貌美善歌的歌伎。(86)五陵年少: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87)争缠头:争先恐后地送缠头。争,争给,争送。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伎的丝织品。(88)红绡(xiāo):红色绫缎。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89)钿(diàn)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钿,用金玉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篦(bì),一种齿很密的梳子。(90)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敲碎了。击节,打拍子。(91)复:又,再。(92)秋月春风:指一秋一春,即一年。(93)等闲:白白地,随便。(94)弟:指小于自己的歌伎。(95)阿姨:指歌伎院中的老鸨。(96)暮去朝来:一天过去,也指岁月流逝。(97)故:陈旧,衰老。(98)老大:年纪大了。(99)浮梁:唐天宝间改设的县,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北浮梁,是个茶叶贸易中心。(100)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101)妆泪:脂粉和眼泪。(102)阑干:(泪水)纵横。(103)重(chóng):更加。(104)唧唧:叹息声。(105)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106)沦落: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等。(107)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京城长安。(108)卧病:抱病,带病。(109)终岁:一年到头。(110)丝竹: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111)黄芦:芦苇。(112)苦竹:竹的一种,竹干较粗,笋味苦。(113)何物:这里指什么声音。(114)杜鹃:又名子规,鸣声凄切。相传古蜀国的一位国君名叫杜宇,又称望帝,死后魂化杜鹃,鸣声凄切,常常啼叫得口角流血。(115)春江:意指春江水流。(116)花朝(zhāo):意指花开的早晨。(117)秋月夜:秋夜月照的意思。(118)还:即,便。(119)独倾:独酌。(120)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形容乐声杂乱难听。(121)难为听:叫人听不下去。(122)琵琶语:指琵琶上弹奏的乐调。(123)暂:顿时。(124)翻作:按曲填写歌词。(125)良久:很久。(126)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127)促弦:把弦拧紧。促,紧,迫。(128)凄凄:形容琴声悲切。(129)向前:刚才。(130)满座:所有在座的人。(131)掩:掩面。(132)江州司马:作者自指。(133)青衫:黑色单衣,青,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大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到湓浦口,听到船上有人在夜里弹琵琶,听那声音,十分清脆,有京城乐曲的韵味。询问那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嫁给商人做了妻子。于是我便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曲子弹完后,她神情忧郁,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上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到被贬的失意。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为《琵琶行》。秋夜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喝醉了,心情也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之时,只见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一轮明月。忽然听见江上传来琵琶的声音,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我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拧转弦轴,拨动弦线,试弹了两三下,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弹《霓裳》,后弹《六幺》。大弦声音浊杂粗重犹如急风骤雨,细弦声音轻细好似儿女私语。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清脆而圆润。那声音有时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有时像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如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这使人觉得另有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透露出来,这时虽没声音,却胜过有声。突然弦声弹响,就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这时东边西边的船上都静悄悄地没一点声音,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琵琶女迟疑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出庄重的神色。她说自己本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队里。一曲弹完,曾使教琵琶的师傅佩服,装扮之后常引起同行歌伎的妒嫉。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弹完一只曲子,所得的红绡不计其数。打拍子敲碎了钿头银篦,吃完美酒泼脏了血色的罗裙。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共事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门前冷清,车马越来越少,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做生意。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中哭啼,搽了胭脂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感叹不已。彼此同是沦落天涯的人,偶然相逢,又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丝竹之声。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能听见什么呢?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哀的鸣叫。每当春江花晨和秋季月夜,我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那声音单调细碎实在难听。今夜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同听到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亮。你不要推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她被我的话感动得长久地站立在那里,然后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琴弦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满座的人再听弹奏都忍不住掩面而泣。在座的哪位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87-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