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

慈母手中线朗读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处】唐·孟郊《游子吟》。【意思】慈母手中正在忙碌做着的针线活,是在为即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后用来表达母亲对儿女深厚无比的慈爱。【赏析】这句话是孟郊《游子吟》中广为传诵的诗句。这首诗以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难道母亲对孟郊的爱只体现在临行时为儿子缝制一件衣服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的!母亲将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祥母亲的手中线,缝成了准备远游他乡的儿子身上的衣服。在儿子临别之际,针线缝得密密的,唯恐儿子回来得很迟。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最后诗的结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般的儿女怎能报答春日般的慈母养育之恩?引起天下儿女的共鸣,拨动了天下儿女敬爱慈母的心弦!【鉴赏】慈母手中之线,游子身上之衣。诗歌将慈母与游子对举,手中线与身上衣对举,仅用两个词组,两件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刻画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却也将母亲对孩子的深笃之情表现出来,刻画出母子之间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这样的场景因为普通,因为常见,更容易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让人顿觉亲切感人。诗歌语句清新自然,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全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①寸草心:小草嫩心,双关,喻子女报答母爱的微薄。②三春晖:春天的阳光,喻母亲的养育之恩。“三春”,春季有三个月,故称三春。【题解】唐代诗人孟郊(751—814)作。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母亲对于子女的爱,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飘流在外的游子来说,最动情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时刻了。诗人选取这一时刻,集中描写慈母为游子赶制寒衣的情景,以小见大,把母爱表现得非常深挚感人。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和“衣”把母与子联结起来,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写她缝衣的动作和心理。她忘了疲倦,默默地、仔细地缝着,每一针每一线都是这样的细密。她怕儿子迟迟难归,一心要把衣衫缝制得更结实些;其实,她舍不得儿子离开,切盼着儿子早日平安归来。母亲的一片拳拳深情,就从这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流溢而出,动人心弦,催人下泪,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诗人以春天的阳光比母爱,让人感到温暖、光明、柔和、亲切;以寸草心比子女的心意,又用反问句说出,使人觉得对于深厚博大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这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又通俗浅近,富于诗意。【全诗鉴赏】儿子就要出门远游了,在昏暗的灯光下,慈祥的母亲正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裳。没有哭泣,没有唠叨,然而,在那密密的针线之间,藏有慈母的多少爱,多少疼!飞针走线,为的是替儿子快快准备好行装,好让他马上动身;可是,未行先望归,母亲又是多么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包含着慈母的多少愁,多少忧!慈母象春天的阳光一样哺育着儿女,恩重于山,情深于海;谁说儿女对母亲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慈母的恩情呢!——这就是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诉的游子衷肠。这首诗选材十分典型。游子离别前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这首诗其他都没有写,只选了母亲为儿子缝制衣裳这一细节。由于这一细节是一种许多人都经历过的常见的生活现象,从母亲担心儿女的冷暖之中可以体会到那颗滚烫的慈母之心,因此,它最能扣响读者的心弦,激起读者的共鸣,回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如果说,一、二两句是从“行”上选择的典型细节,那么三、四两句则是从“意”上捕捉到的典型细节。儿子要走了,母亲思绪纷繁,可以写的东西也很多,但这首诗其他都没有写,只抓住母亲对儿子“未行先望归”这一特定的心理状态来表现母亲对儿女的其爱之极、其舍之难、其愁之深、其忧之甚,因小见大地反映了母亲此时此刻复杂的思想感情。不难看出,诗人对慈母之情的体察是极为深刻、极为准确、极为细腻的;离开了这种体察,要捕捉这一典型的心理状态便不可能。而这,也正反映了游子离别之前对母亲深厚的爱和难分难舍的依恋。最后两句抒情,比喻贴切、议论精当,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思。“寸草”,就是小草,这里象征子女;“心”,一语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三春”,指初春(孟春)、仲春、暮春(季春)合指春天;“晖”,阳光;“三春晖”,就是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亲的哺育之恩。用小草要靠阳光才能生长来比喻子女要靠母亲的哺育才能长大成人,用小草难以报答阳光来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恩情,这无疑是非常贴切准确的。由于有了前四句作铺垫,因而最后这两句议论显得挺拔之中见根基,委婉之中有惊警,令人深思,令人折服,成为历史上一切知恩爱母之子(尤其是寒门之子)铭刻心头的警句。《游子吟》浅近、自然、味浓,与孟郊整个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质朴而感情真挚的诗风相一致。苏轼赞美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游子吟》就正是这样一首好诗。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詩句出處:《鷓鴣天》;是宋朝詩人張鎡的作品。
陰陰一架紺雲涼。裊裊千絲翠蔓長。紫玉乳圓秋結穗,水晶珠瑩露凝漿。相並熟,試新嘗。累累輕翦粉痕香。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

()

如梦令

李清照

()

闺门秘术

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扉页书影

()

【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处】唐·李商隐《嫦娥》。【译注】室内,残烛的光亮渐渐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阴影,越发令人感到清冷。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寥落的晨星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的主人公。诗人借助环境氛围的渲染,表现了主人公孤清凄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全诗】《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释】1.云母:一种柔韧富于弹性的矿物,晶体透明,有类似珍珠的光泽。古代以其薄片装饰屏风、门扉等。烛影深:谓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暗示夜已很深。长河指银河。渐落:渐没,指银河向西移动,逐渐消失。2.嫦娥:古代神话中后羿的妻子,即传说中的月仙子。碧海青天:谓明月晚间从碧海升起,历青天而复入碧海。【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寄寓诗,幽美、窈渺而多义。或云悼亡,或云伤己之不遇,或云摹写女道士不能求偶的孤寂苦闷等等,此诗虽内涵多义,而无论其喻指对象为谁,也应该是一位与嫦娥生活处境类似的人物。前二句描绘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上句写室内,烛光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显得空寂清冷,她永夜独坐,内心能不感到黯淡孤寂?此句用冷屏残烛烘托其心境,尤为贴切。一个“深”字,更是道出了独坐之久,追忆之深。下句写室外,横空天河,渐渐西垂,将要消失;晓天的晨星,也慢慢隐没坠沉。此句用河落星沉暗示主人公永夜不眠,“渐”字状其时间流逝,“沉”字拟其低垂,既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也暗合其情怀的凄冷和心情的沉重。后二句写主人公面对一轮孤月的遐想。仰望明月,联想孤寂清冷的嫦娥,年年幽居月宫,夜夜面对无垠的碧海青天,无法排遣孤独郁闷之情,能不深深后悔偷吃不死之药吗?这里写嫦娥的处境心情也就是写主人公的处境心情,二者互为映衬,情味更为浓郁。此诗含蓄蕴藉,寄托深远,情调幽美。诗人在黑暗现实的困境中,为了在精神上摆脱世间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往往使自己陷于孤独的境地,不正是和月中嫦娥、入道女冠的处境心情类似么?无论是诗人抒发不得志的幽怨,还是写孀独女冠的孤凄,都与嫦娥高洁而孤寂的情景是灵犀相通的。诗中浓重的感伤之美最能引发清高文士的共鸣。此诗将嫦娥、女冠和诗人自己塑造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技巧高妙,唯李商隐能之。

()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

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

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