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愿成为枝叶相连的绿树。比翼鸟:古代传说中的鸟,据说雌雄二鸟各有一目一翼,并在一起才能飞行。连理枝:不同根而枝干相连的两棵树,叫连理枝。【注释】比翼鸟”:又名鹣鹣,传说产于南方,雌雄并飞不离,常用以比喻夫妻。“连理枝”:不同根的树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句意: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愿作枝叶相合的连理枝。比喻夫妻永远相爱,忠贞不变。【赏析】该句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是我国古代文人歌颂忠贞不渝爱情的著名诗句,古往今来,人们都将比翼鸟作为恩爱夫妻的最好比喻。这里的比翼鸟很可能就是现今的相思鸟。《长恨歌》是一首具有浪漫的传奇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氛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向来与《琵琶行》双璧争辉。全篇的中心是歌“长恨”,但作者却从“重色”说起,并极力铺写和渲染。在马嵬兵变、贵妃殒命之后,作者着力描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还匠心独运地构思了一个道士招魂、杨妃托物寄词的情节,表达了天上人间坚如金钿的忠贞爱情,点明了“长恨”的主题。全篇以极乐起,以极恨收,构思精巧,舒卷流畅,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叙事、抒情、写景水乳交融,语言优美,音律和谐,情韵丰厚,极富感染力,成为长篇歌行的千古绝唱。【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男女间爱情的忠贞不渝或表达永远相爱的誓愿。[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白乐天的千古绝唱,成为千万对平等恩爱夫妻的生动写照!(刘革文、谢殿斌《人生关系纵横谈》)二、用以比喻二者(人或事物)不愿分开或密不可分。[例]毛泽东还说,我们同台湾,谁也离不开谁,就像《长恨歌》中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蒋介石把枝连到美国,而美国却连根都会挖掉。(纪明《毛泽东、周恩来为祖国统一与台湾当局的交往》)【全诗】《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诗赏析】《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当时白居易官厔县尉。偶与陈鸿、王质夫等同游仙游寺,说起流传当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悲剧故事,遂敷衍成此长篇。陈鸿亦以《长恨歌传》为题,撰为传奇小说,与白诗并行于世。但是由于白诗情节委曲迭宕,极富抒情色彩,故其流传之广远,是陈鸿的传奇小说所远不可比及的。从首句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描写了杨贵妃倾城倾国之容貌,以及唐明皇对她的宠爱备至。“汉皇重色思倾国”,诗一开始就直叙唐明皇的“重色”。“重色”,即“贪爱女色”。《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赞美一位女子的美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来便以“倾城倾国”形容绝世美女。作为皇帝的李隆基,日夜思盼能遇到一位绝代佳人,但是,“御宇多年求不得”。开头两句看上去写得很轻松,而份量却很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这里开始发生着。杨贵妃,相传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幼时养在叔父杨玄家。开元二十三年(735)册封为寿王李瑁(李隆基子)妃,开元二十八年(740)李隆基为夺取她,先度她为女道士,天宝四年(745)正式册封为贵妃。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她“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当读到“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们就感到一位绝世佳人赫赫然跃立纸上。杨贵妃的“回眸一笑”,使得“六宫粉黛”大失其色,她的天生丽质,倾城姿色已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杨氏“新承恩泽”后的娇媚侍宠和唐明皇的肆情无度。华清池在今陕西临潼县南骊山上。唐玄宗每年冬季或春初驾车于此。杨贵妃被赐浴华清池,见其备受皇帝宠爱,诗以“洗凝脂”、“娇无力”描写其肤色白嫩细腻和身体的柔软。杨贵妃沐浴温泉,侍儿扶持,云鬓金琢,步履绣帐,与明皇共度春霄,以致明皇从此不复早朝。这不仅表现出贵妃勾魂摄魄的迷人程度,而且还写出了明皇的沉湎女色,不事朝政。“承欢”以下四句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作对比,极写唐明皇宠幸杨贵妃。金屋玉楼,昼夜歌舞,自无闲暇,杨氏不仅可以“与上行同室,宴专席,寝专房,”(《长恨歌传》)她的兄弟姊妹亦因此裂土分茅,一人得宠,举家富贵,致使天下父母都重生女。当时有歌谣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这正见得李、杨爱情故事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仙乐如风飘逸,丝竹缓缓引声,明皇与贵妃乐极骊宫,而其悲剧也正潜伏于中。正当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浸于无尽欢爱之时,渔阳鼓动地而来,有如石破天惊,京师寇警频传,明皇仓惶出逃。诗中用“动地”、“惊破”、“九重城阙”、“千乘万骑”烘托一种紧张、急促的气氛,凝炼表现出“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变的发生。继而笔峰突转:“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悲剧终于发生:皇帝的扈卫军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不肯前进,纷纷要求绞死杨贵妃。明皇无奈,只得“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长恨歌传》)“掩面”、“回看”、“血泪相和”构成一个生死离别、凄凉惨绝的场景,而那黄埃弥漫、凄风萧瑟、云栈萦纡、旌旗无色的景物无不揭示出人物悲痛的内心,把明皇失去最为宠爱的妃子时,那一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感细切地表达出来。在民间流传中,李、杨的恩爱之情是笃厚的,作者也是这么体验和感受着的。“蜀江水碧”以下十句写明皇由蜀归来途中睹物伤怀,至为凄恻。山水依旧,人却死去,明皇见月伤心,闻铃断肠,踌躇马嵬,玉颜难再。这种相思之情十分婉转动人。而回宫之后的情感变化,更是令人回肠荡气。归来池苑,纵有太液芙蓉,未央宫柳,春风桃李,秋雨梧桐,而此刻生死两茫茫,此情此景怎不令明皇触目伤神?作品接下去描写了萤飞、孤灯、钟鼓、星河、鸳鸯瓦、翡翠衾,这些典型的事物描写层层展现人物的哀思之情,唐明皇长夜挑灯,久难成寐的形象如在目前。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结尾,大段描叙李、杨梦中相会,彼此情意缠绵的场面,是诗中最精采感人的一幕。临邛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这一情节颇似神话故事。诗人以神奇的想象,浪漫的笔调描写了寻找杨贵妃的过程:排云驭气,入地升天,上穷碧落,下尽黄泉,终于在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在彩云笼罩的玲珑楼阁,在一群绰约仙女之中发现了雪肤花貌的贵妃。这境界真美,可也实在撩人愁绪,把人带到一个凄神寒骨的境地。掀开珠帘,见其迤逦行来,云髻半偏,花冠未整,微风拂袂,飘然若舞。诗人笔下的杨贵妃的形象堪称绝代佳人。哪怕是一个细微的举止,也都写得生动传神。当写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时,我们似乎亲见李杨久别初逢,相悲泪落的动人场面,杨贵妃那寂寞愁容更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她含情脉脉,低语诉说着绝别之后的几多委曲。昭阳殿里恩爱已逝,惟有仙宫相会,剖开金钗,分开钿合,当作天上人间相见的信物。托物寄情,语重情深,人物的内心情感在梦境之中得到尽情抒发。诗的结尾写临别寄语,重申旧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重比喻,尽善尽美地表现了夫妻恩爱之情,此一时刻,我们所看到的仿佛是一对爱情挚深的普通夫妻,而不是皇帝与贵妃。诗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这种以时空远近为对比的收束手法,深刻渲染了全诗“长恨”的主题。李杨爱情悲剧故事至此达到高潮,留下的是茫茫无限的回味。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鲜明感人。作品通过对景物的极力摹写,层层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复杂的感情变化。全诗剪裁得当,结构谨严。譬如表现“安史之乱”,虽寥寥几笔,却交待清楚,语言富于抒情色彩,优美流畅,凝炼干净。初写杨贵妃入宫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再写则是“玉容寂寞泪阑干”,这前后一笑一哭之间,对比鲜明,显示了感人的悲剧效果。作品对于明皇赐贵妃死、夜雨闻铃、睹物思人、长夜难眠等几幕的描叙也颇传神,具有流转回环,跌宕起伏之妙。《长恨歌》重在写“情”写“恨”,它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即在于是。正如作者自己说的:“一篇《长恨》有风情。”作为诗歌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可以说是真挚动人的,白居易恐怕也深深有感于此,才写成这首千古绝唱。
在地愿为连理枝。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愿成为枝叶相连的绿树。比翼鸟:古代传说中的鸟,据说雌雄二鸟各有一目一翼,并在一起才能飞行。连理枝:不同根而枝干相连的两棵树,叫连理枝。【注释】比翼鸟”:又名鹣鹣,传说产于南方,雌雄并飞不离,常用以比喻夫妻。“连理枝”:不同根的树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句意:在天上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愿作枝叶相合的连理枝。比喻夫妻永远相爱,忠贞不变。【赏析】该句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是我国古代文人歌颂忠贞不渝爱情的著名诗句,古往今来,人们都将比翼鸟作为恩爱夫妻的最好比喻。这里的比翼鸟很可能就是现今的相思鸟。《长恨歌》是一首具有浪漫的传奇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氛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向来与《琵琶行》双璧争辉。全篇的中心是歌“长恨”,但作者却从“重色”说起,并极力铺写和渲染。在马嵬兵变、贵妃殒命之后,作者着力描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还匠心独运地构思了一个道士招魂、杨妃托物寄词的情节,表达了天上人间坚如金钿的忠贞爱情,点明了“长恨”的主题。全篇以极乐起,以极恨收,构思精巧,舒卷流畅,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叙事、抒情、写景水乳交融,语言优美,音律和谐,情韵丰厚,极富感染力,成为长篇歌行的千古绝唱。【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男女间爱情的忠贞不渝或表达永远相爱的誓愿。[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白乐天的千古绝唱,成为千万对平等恩爱夫妻的生动写照!(刘革文、谢殿斌《人生关系纵横谈》)二、用以比喻二者(人或事物)不愿分开或密不可分。[例]毛泽东还说,我们同台湾,谁也离不开谁,就像《长恨歌》中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蒋介石把枝连到美国,而美国却连根都会挖掉。(纪明《毛泽东、周恩来为祖国统一与台湾当局的交往》)【全诗】《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诗赏析】《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当时白居易官厔县尉。偶与陈鸿、王质夫等同游仙游寺,说起流传当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悲剧故事,遂敷衍成此长篇。陈鸿亦以《长恨歌传》为题,撰为传奇小说,与白诗并行于世。但是由于白诗情节委曲迭宕,极富抒情色彩,故其流传之广远,是陈鸿的传奇小说所远不可比及的。从首句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描写了杨贵妃倾城倾国之容貌,以及唐明皇对她的宠爱备至。“汉皇重色思倾国”,诗一开始就直叙唐明皇的“重色”。“重色”,即“贪爱女色”。《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赞美一位女子的美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来便以“倾城倾国”形容绝世美女。作为皇帝的李隆基,日夜思盼能遇到一位绝代佳人,但是,“御宇多年求不得”。开头两句看上去写得很轻松,而份量却很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这里开始发生着。杨贵妃,相传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幼时养在叔父杨玄家。开元二十三年(735)册封为寿王李瑁(李隆基子)妃,开元二十八年(740)李隆基为夺取她,先度她为女道士,天宝四年(745)正式册封为贵妃。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她“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当读到“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们就感到一位绝世佳人赫赫然跃立纸上。杨贵妃的“回眸一笑”,使得“六宫粉黛”大失其色,她的天生丽质,倾城姿色已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杨氏“新承恩泽”后的娇媚侍宠和唐明皇的肆情无度。华清池在今陕西临潼县南骊山上。唐玄宗每年冬季或春初驾车于此。杨贵妃被赐浴华清池,见其备受皇帝宠爱,诗以“洗凝脂”、“娇无力”描写其肤色白嫩细腻和身体的柔软。杨贵妃沐浴温泉,侍儿扶持,云鬓金琢,步履绣帐,与明皇共度春霄,以致明皇从此不复早朝。这不仅表现出贵妃勾魂摄魄的迷人程度,而且还写出了明皇的沉湎女色,不事朝政。“承欢”以下四句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作对比,极写唐明皇宠幸杨贵妃。金屋玉楼,昼夜歌舞,自无闲暇,杨氏不仅可以“与上行同室,宴专席,寝专房,”(《长恨歌传》)她的兄弟姊妹亦因此裂土分茅,一人得宠,举家富贵,致使天下父母都重生女。当时有歌谣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这正见得李、杨爱情故事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仙乐如风飘逸,丝竹缓缓引声,明皇与贵妃乐极骊宫,而其悲剧也正潜伏于中。正当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浸于无尽欢爱之时,渔阳鼓动地而来,有如石破天惊,京师寇警频传,明皇仓惶出逃。诗中用“动地”、“惊破”、“九重城阙”、“千乘万骑”烘托一种紧张、急促的气氛,凝炼表现出“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变的发生。继而笔峰突转:“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悲剧终于发生:皇帝的扈卫军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不肯前进,纷纷要求绞死杨贵妃。明皇无奈,只得“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长恨歌传》)“掩面”、“回看”、“血泪相和”构成一个生死离别、凄凉惨绝的场景,而那黄埃弥漫、凄风萧瑟、云栈萦纡、旌旗无色的景物无不揭示出人物悲痛的内心,把明皇失去最为宠爱的妃子时,那一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感细切地表达出来。在民间流传中,李、杨的恩爱之情是笃厚的,作者也是这么体验和感受着的。“蜀江水碧”以下十句写明皇由蜀归来途中睹物伤怀,至为凄恻。山水依旧,人却死去,明皇见月伤心,闻铃断肠,踌躇马嵬,玉颜难再。这种相思之情十分婉转动人。而回宫之后的情感变化,更是令人回肠荡气。归来池苑,纵有太液芙蓉,未央宫柳,春风桃李,秋雨梧桐,而此刻生死两茫茫,此情此景怎不令明皇触目伤神?作品接下去描写了萤飞、孤灯、钟鼓、星河、鸳鸯瓦、翡翠衾,这些典型的事物描写层层展现人物的哀思之情,唐明皇长夜挑灯,久难成寐的形象如在目前。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结尾,大段描叙李、杨梦中相会,彼此情意缠绵的场面,是诗中最精采感人的一幕。临邛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这一情节颇似神话故事。诗人以神奇的想象,浪漫的笔调描写了寻找杨贵妃的过程:排云驭气,入地升天,上穷碧落,下尽黄泉,终于在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在彩云笼罩的玲珑楼阁,在一群绰约仙女之中发现了雪肤花貌的贵妃。这境界真美,可也实在撩人愁绪,把人带到一个凄神寒骨的境地。掀开珠帘,见其迤逦行来,云髻半偏,花冠未整,微风拂袂,飘然若舞。诗人笔下的杨贵妃的形象堪称绝代佳人。哪怕是一个细微的举止,也都写得生动传神。当写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时,我们似乎亲见李杨久别初逢,相悲泪落的动人场面,杨贵妃那寂寞愁容更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她含情脉脉,低语诉说着绝别之后的几多委曲。昭阳殿里恩爱已逝,惟有仙宫相会,剖开金钗,分开钿合,当作天上人间相见的信物。托物寄情,语重情深,人物的内心情感在梦境之中得到尽情抒发。诗的结尾写临别寄语,重申旧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重比喻,尽善尽美地表现了夫妻恩爱之情,此一时刻,我们所看到的仿佛是一对爱情挚深的普通夫妻,而不是皇帝与贵妃。诗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这种以时空远近为对比的收束手法,深刻渲染了全诗“长恨”的主题。李杨爱情悲剧故事至此达到高潮,留下的是茫茫无限的回味。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鲜明感人。作品通过对景物的极力摹写,层层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复杂的感情变化。全诗剪裁得当,结构谨严。譬如表现“安史之乱”,虽寥寥几笔,却交待清楚,语言富于抒情色彩,优美流畅,凝炼干净。初写杨贵妃入宫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再写则是“玉容寂寞泪阑干”,这前后一笑一哭之间,对比鲜明,显示了感人的悲剧效果。作品对于明皇赐贵妃死、夜雨闻铃、睹物思人、长夜难眠等几幕的描叙也颇传神,具有流转回环,跌宕起伏之妙。《长恨歌》重在写“情”写“恨”,它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即在于是。正如作者自己说的:“一篇《长恨》有风情。”作为诗歌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可以说是真挚动人的,白居易恐怕也深深有感于此,才写成这首千古绝唱。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谨庠序之教。推荐。爱诗词网。谨庠序①之教,申之以孝悌②之义,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三)注释①庠(xiáng)、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②悌:恭兄。③颁:同“斑”。【译文】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就向学生传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因为孝道盛行,须发斑白的长者、老人就不用再为食粮而肩挑背驮重物在路上奔波了。感悟老有所养。养老,是老龄社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孝敬的问题。
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语出《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
宋代朱熹在其《中庸或问》卷三中说它是“古语”。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意思是说:虽是关起门来在家里造车,拿出门去使用,却能和车辙完全相合,这是因为依照的规格、尺寸相同的缘故。古时车辆,两轮间距离有一定尺寸,故轮子碾出的痕迹(辙)也是相同的,这叫“合辙”。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推荐。爱诗词网。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语出《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宋代朱熹在其《中庸或问》卷三中说它是“古语”。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意思是说:虽是关起门来在家里造车,拿出门去使用,却能和车辙完全相合,这是因为依照的规格、尺寸相同的缘故。古时车辆,两轮间距离有一定尺寸,故轮子碾出的痕迹(辙)也是相同的,这叫“合辙”。古语所谓“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比喻想法一致。后来,此语在使用时发生转义,比喻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想象办事。
齐威王烹阿大夫。推荐。爱诗词网。(节自《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①,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②,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③:“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者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④,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⑤。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译文】齐威王自从即位以来,国家很不安定,国家政事都委任给公卿大夫去办。九年之中,诸侯不断来攻打,因而国内百姓不得安宁。于是,齐威王召见即墨地方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诋毁你的言语,我天天都能听到。然而我派人视察即墨,那里的田野开垦出来了,百姓们都能够自给;官吏对政事都很勤恳,没有公案堆积。齐的东方很安宁。这是因为你不来拉拢、恭维我的左右近臣,以求名誉之故。”威王便封即墨大夫以万家的俸禄。威王又召见阿地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受命守阿,赞扬你的言语我天天都听到。然而,我派使者去察看阿,那里的田野荒芜,未开垦,民众很贫苦。这之前,赵国攻打我们的甄邑,你未能出兵救援;卫国夺取了薛陵,你还假装不知道。是你用了大量钱币笼络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在我面前为你说好话,以求得荣誉罢了。”当天就将阿大夫烹死了,还将威王近臣之中那些常替阿大夫说好话的人都一起烹了。之后,即刻出兵向西攻击赵国、卫国。又在浊泽打败魏国,并将魏惠王围住,惠王被迫请求献上观的地方给齐国,以便求得和解。赵国将长城归还了齐国。于是,齐国的人都很震惧,个个都不敢掩盖、隐瞒坏人坏事,都实事求是地说话、行事。这样一来,齐国大治。各国诸侯闻听此事,不敢对齐国用兵长达二十多年。【鉴赏】这是一则倡扬实事求是,惩庸奖勤的故事。本文所记较为简略,其它古籍所记较为详实。说的是:战国时候,齐威王刚即位时,国内不稳定。后用邹忌为相,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邹忌忠于职守,常常了解全国邑守“谁贤谁不肖”,以便向君王报告。同朝之人,众口皆赞阿大夫,贬责即墨大夫。齐威王听到汇报后,没有进行奖罚,而是调查研究,多次问左右亲信,回答与邹忌的报告大略相同。齐威王还嫌不够,又悄悄派人去阿邑和即墨两地进行调查。结果,真相大白。即墨之地,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吏勤政,无积案拖办,齐国的东方边境非常安宁。而阿邑之地,田野荒芜,人民冻馁,并且昔日赵兵攻甄,也不去救;卫取薛陵,也假装不知。齐威王得知了“贤”、“恶”,与左右汇报的情况完全相反。于是,他对即墨大夫那种“专意治邑”,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不慕虚名,不肯阿谀奉承,以致蒙受诽谤,遭到诬陷的崇高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赞扬,进行“封赏”,并赞曰:“子诚贤令!”另一方面,对阿大夫那种以重金贿赂齐威王左右近臣,以求美誉的恶劣作风,进行强烈的谴责,下令“烹杀”了阿大夫。而且,还“择其平日尤所亲信者十余人,次第烹之。”理由是这些人是君王的耳目,却“私受贿赂,颠倒是非”,说假话,欺骗君王。从此,齐国上下官吏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国内大治,诸侯畏服,正气上升,成就了一时的“霸业”。“烹阿”、“封即墨”的故事揭示了一条真理:只有求“真”打假,人民才能团结,生产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作为像齐威王那样的高高在上者,不要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对说假话;作为下级官吏来说,要像即墨大夫那样,光明磊落,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真”不搞假。这样,上下齐心,是非清,赏罚明,正气升,邪气除,国强民富,事业兴旺。本文虽记述嫌略,但已体现出这一事件的基本精神,自古至今尤其对我们当今吏治仍有不小的警示意义。
新家孟城口。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
纪信诈帝。推荐。爱诗词网。【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例句】郦寄卖友,纪信诈帝。(李瀚《蒙求》9962)这里举纪信冒充刘邦以掩护刘邦脱逃事作为提供学童学习典故之一则。
声声慢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作品,是她的名篇之一。金兵南侵,国家亡破,丈夫死去,家庭离散,一个孤独无依的寡妇,在战乱穷愁的生活中,真是有抒写不尽的悲痛,驱遣不完的哀怨。当时的李清照,没有办法不如此地“凄凄惨惨戚戚”。寒暖不定的秋天,自己很难生活,几杯淡酒,抵不住晚上的冷风,当年“雁字回时”,捎有丈夫来信,可今年要托它给丈夫捎信,已因人亡事变,不再可能。眼前唯见黄花憔悴,梧桐泣雨,一个人坐守窗前,怎能挨得到黑夜,听得了雨滴梧桐?这般情景,用一个“愁”字怎能抒写得尽?这首词以奇笔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诗音。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后夫妇渡淮南奔;国家不幸家难幸,在丈夫赵明诚死后,她只身飘泊江南,流离失所,情景极其悲惨。她所经历的生活中,国家的、家庭的、个人的,全是失去的记录,国土、家物、丈夫、收藏、希望、快乐……失去的实在是太多了,所剩的仅有愁苦,多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地步。一切可以宝贵和值得留恋的东西,都失去之后,心中总感到“空牢牢”的,要问寻找什么,因为所失太多,一句两句还说不清楚。这时要说心中情境,只有“寻寻觅觅”最为合适。李清照失去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在“寻寻觅觅”中可以得到的,特别是家破人亡的遭遇,那是无法挽回的,她每日孤独的生活环境,使她的心境从内到外地感到凄凉,这种心灵上的体验,变成具有深含厚蕴的文字,就是“冷冷清清”,这是在无可指望的寻求动作之后的一种外境的心感。但在词中的地位,它主要是表现情境气氛,这种气氛一旦形成,并环绕人心,就会造成心理上强烈的凄惨哀伤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就是这种沉重、杂错心理状态的体验性的揭示。这十四个叠字,字字无虚张,其自然妥贴,蕴情深厚,向来受到人们的称誉。在心情上有了这重重的失望、冷清、凄惨、悲愁感之后,它们还要在人的心田上随现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滋生蔓延,以致旧有新添完全交汇一起,不可解脱,不可忍受。首先是秋来时的寒近风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位有多般不幸遭遇的女作家,心情脆弱而又无比敏感,外在的一切变化对她具有特殊作用力,她内在感受中的那十四个叠字,每一个都象触一根而全响应的心弦,“乍暖还寒”气候,使比黄花还瘦的身体消受不了。而要支撑身体,安慰病苦,以淡酒来浇浓愁,“三杯两盏淡酒”,刚入愁肠,就被凉秋的急风吹尽,剩下的还是那难以将息的病体和无法消退的愁情。正是在这急风消淡酒,病体苦愁情的时候,心弦上又被外力狠重地一击,诸弦同发一声裂响,这就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阵横空,鸣声清苦,好熟悉的节候的信使,好熟悉的哀怨的叫声,它们从北而南,正是自己当年流亡江左的方向路线,特别是丈夫在世之日,也曾以它的来去为约期,传书递意,可今天是旧友重逢,再写信也传无递处,所余唯有极度伤心和难禁的绝望。这时李清照甚想摆脱这种粘滞的愁情,岂知她的愁情已经积于心并又化于物了,因而心志不改,愁不能销,物色不移,情不能禁。她到窗外庭院中,见满地菊花堆积,憔悴损弃,无可采取,不由得同命相怜,想菊残人惨,悲叹满地西风,零落无依。在秋风欺病体,淡酒惹浓愁,归雁叫伤心,残菊助憔悴的生活氛围里,人不堪悲苦,想教时间快一点过去,让眼前所见所闻所想所恶的一切,都消失在黑暗当中,以便在睡乡中不了了之,可是这白天向黑夜过渡的路是那么远,脚步是那样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人们习惯上都以为黑天是从远处走向窗前,然后跨进室中,李清照此时心中再别无期待了,她在窗前竟等待和迎接起那可怕的黑暗来。可就是对一切人都同等赐予的东西,也因她的特别需要而有意延缓了脚步,可是一旦迎来了黑夜,一个人又怎么能消受得了呢!果然黑天来了,还带来了另外一种更助秋愁之物——连绵的凉秋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梧桐细雨落在窗前,给心中的最后一点“寻寻觅觅”也造成失望的收场。它使凝聚在心中的那些“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更加扩延,与那“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掺杂搅拌,带着它们挨入黄昏,那时人进夜里,雨滴心头,凭经验可以料想那黑夜将会是怎样的虚空,那虚空又会是怎样的难耐?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这位女作家的这种情境,如用一个“愁”字来形容,那简直是太浅薄无力了!李清照的心境已经发展到了至极的地步,再紧缩一分心弦就该崩断了;而就诗的创作来说,也到了生发至极的地步,再增加一分就不能进行诗的创造了。也许是这位女作家在至极的顶点仍在不能自已地向上“寻寻觅觅”,走向了她虽不甘愿但又不能避免的生命与诗的双重绝境。《声声慢》应被视为李清照的绝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