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丁大不至

待丁大不至朗读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注释】①业师:一位名叫业的上人,这里用来表示对僧人的尊称。山房:山中庐舍。唐戴叔伦《二灵寺守岁》:“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炧共萧然。”此指龙泉寺精舍。丁大:名凤,从诗人另一诗《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中,知其为诗人同乡。②暝:昏暗。③烟鸟:暮霭中的归鸟。④之子:这个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指丁大。【译文2】夕阳度西岭,夕阳缓缓越过西边山岭,群壑倏已暝。山谷间倏忽已昏暗暝暝。松月生夜凉,月光穿过松林透出清凉,风泉满清听。风吹潺潺流泉清越动听。樵人归欲尽,砍柴的樵夫已归来将尽,烟鸟栖初定。烟云中鸟儿也栖息初定。之子期宿来,期望这丁大来与我同宿,孤琴候萝径。独自携琴候在松萝山径。【题解】这是一首写等待友人不至的风景诗。前六句写山中晚景:首二句写夕阳落山。太阳滑过西岭,渐渐沉落;倏忽之间,万壑千山,陷入寂寂黄昏之中。次二句写月下林泉。夜月清光,泻入幽深松林,顿生凉意;林间清泉,泠泠作响,与风声、松涛声和鸣,悦耳动听。五、六句写山居环境。砍柴樵夫,担柴回家,将以归尽;烟霭中鸟儿,飞回林巢,刚好栖定。此六句铺写的是一幅清新、幽静、色彩不断变换的图画,采用了“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使其景更加清幽宁静。末二句点题,写等候友人情景。在悬垂藤萝的山径,我独抱孤琴,静心等候,期望丁大能赴约前来,共度良宵。此诗言诗人心境之闲适优雅,亦表达了对友人的信任之情。此诗能将视觉与听觉、近景与远景、静景与动景融合起来描写,用语婉曲,使之画面生动,清幽宁静,是一首“月中闻磬,石上听泉”的清空冷寂之诗。其“松月”“风泉”二句,清空宁静,极有神韵,更具流泉松风之音,亦绝妙佳句也。【鉴赏】此诗的中心在一“期”字。诗人夜宿僧舍等待友人,只看到时间一刻刻的过去,而所期待的人,终不见来。与人相约,久等不至,不免有些心生惆怅,然而诗人等待友人不至,并不心焦,并不抱怨,还自抱琴耐心静候,这是多么的闲适呵!诗人开篇就写傍晚,是顾到题目的“宿”字。“松月”、“风泉”是写在将晚时所见所闻的风景。再用“归樵”、“栖鸟”,时间又进一层,并以此陪衬丁大。用一“欲”字,犹有未尽归意,还是希望他能如期而来,结果还是相信他“期宿来”,所以仍旧抱琴去等。不明言不来,而不来的意思已写得十分透彻了。这首诗可与《寻西山隐者不遇》那一首相对照,寻而不遇,仍然得尽其兴;期而不至,也是自得其乐。《寻西山隐者不遇》诗中“何必待之子”,是不遇之后自慰的话;本诗中“之子期宿来”,是不来之前自信的话。两者都脱尽火气,一点不露抱怨声,可见诗人闲静的风度。王昌龄(约690—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他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约开元二十五年(737)秋,因事被贬谪岭南。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以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为多,在生前就负盛名,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0)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3)

猜你喜欢

【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

(0)

如梦令

李清照

(0)

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

(0)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詩句出處:《琵琶引》;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0)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0)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