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空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名作,作者写的是亲自考察石钟山的经过,并就此而发表议论。
石钟山,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附近的湖口县,恰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交汇处。据文中载,当时是“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1084年阴历六月初九日。苏轼于元丰二年八月,因“乌台诗案”,以作诗讥讽新法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元丰七年三月接到移贬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的诏令,六月动身赴任。《石钟山记》写的即是作者沿水路去河南行至湖口时的经历。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段: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考察经过;第三段,发表见解。是典型的“三段式”。
作者篇首引用了《水经》中的一句话:“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开门见山地点了题,毫不拖泥带水,可谓简洁之至,同时也顺便说明了石钟山的位置。这在“写作论”中称为“开门见山法”和“引经据典法”。接着,作者引述了历史上对石钟山的两种说法,即郦道元的“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及李渤的“扣而聆之”“抱止响腾,余韵徐歇”。作者对这两种说法分别提出了疑问,以反诘句作驳。对郦道元的反驳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对李渤的反驳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其问理由充足而又富于幽默感,使人读后不能不折服作者思考问题的周密严谨。在这里,作者问而不答,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提起读者的兴趣,使人不能不产生探询究竟的念头而继续读下去,同时,也为下面对实地考察的描述设下了线索。这种开篇之法,不落窠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愧为大家手笔。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十四卷;李渤是唐代江州刺史,曾作《辨石钟山记》。但作者并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前朝的名人挑战,对被人认可的论点提出质疑,表现了作者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执著态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作者这种敢于标新立异的治学精神和颇具改革家的气概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段中,作者运用一些四字排比句,句式紧凑、明快,一气呵成,给人以高屋建瓴之势,从结构上为质疑增添了说服力。“简洁”往往与“有力”联系在一起,试换用长句式来表达,就逊色多了。就像做什么菜用什么火一样。不同的内容也要选用最适合其气氛的句式,这大约也是作文的一种讲究吧。还有,作者提出了两个相似的反诘,写来很容易雷同。然而作者在择词用字上作了些变化,如“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而况石乎?”与“何哉?”使前后略有区别,且增加了递进的意味。“文似看山不喜平”,择词选字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文章的“参差美”,这里就看出作者炼字炼句的功力了。
第二段是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写得生动形象,跌宕起伏,惊险曲折,读来耐人寻味。且看:作者先是“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焉”。对此,“余固笑而不信也”。这里,作者没有多加评论,只写了扣石的情形,然后用七个字表示了自己不屑与之争论的态度,虽未提及李渤之论,而李渤的说法已不驳自倒了。这是多么聪明的写法!有理不在言多,摆出事实让别人去品味,其结果往往更有说服力。同时,这七个字也烘托出作者非凡的气度,且呼应前段,堪称收“一石三鸟”之功,这是简写。下面转入详写,因为是补充郦道元论点的“言之不详”,就必然要写详细些,分析透彻,才能让读者信服,起到纠正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一层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环境,“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仅是为了烘托气氛吗?不尽然。试想,连作者也“心动欲还”,足见考察是艰难的,是要有些胆量的。如果作者缺乏冒险求实的精神而真的被吓回去了,当然也就无从考证以“钟”名山的真实缘由,反倒要令郦、李二公笑其无事生非了。从中我们也可领悟出一个道理:搞好调查研究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的,远没有想当然那样来得轻松和痛快,小事尚且如此,何况国家大事呢!由此我们又进而联想到:作者仅止于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不容易吗?也不尽然。对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不正象征了政治环境的险恶,以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真理的求索精神吗?
在“徐而察之”之后,作者终于找到了山以“钟”名的真正原因,于是作者笑谓迈(即苏轼之长子苏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如果说上面“笑而不信”的“笑”是带有怀疑的谨慎的,那么这里的笑便是作者寻找到答案之后欣慰而舒畅的笑了。至此,读者的心境也由紧张转为平缓,作者文字的感染力是那么强烈,以致读者早已不由自主地跻身舟上了。
此段中,描写景物的文字也颇见功力。用字不多、却能绘影绘声,静中有动,而且将时间与空间的交代,山水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态的刻画,对话抒情的穿插融为一体,浑不可分,情绪与节奏富有极强烈的变化,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神,如感所遇,如获所得。
第三段,作者以反问的句式点明了文章之要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因为我们似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番实地探察,所以毫不怀疑这是作者的肺腑之言,立即产生了共鸣。
提出结论后,作者又与第一段相呼应,指出前人不能“得其实”的具体原因,判断郦道元的“言之不详”,李渤的“莫能知”,渔工水师的“虽知而不能言”,都造成了“世所以不传”的后果。说明了主观臆断的危害和前人的局限性。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请注意,这里又是一个“笑”字,当然这笑与上面又有不同,这已是胜利者的豪爽的笑了。我想,当我们合卷之余,经过思索、也会和作者一样发出会心之笑的。
《石钟山记》将叙事、说理、写景、抒情熔铸一炉,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描写真切,情节感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其提出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仍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苏轼的散文具有显著的特色,世有“韩潮苏海”之称。他写的文章往往波澜叠出,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能因物赋形,因事立论,情景事理,浑然一体。布局构思富于变化,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风格从容自如,随意挥洒,天然去雕饰。苏文以才情丰赡,文采风流而名噪当时,影响数代,故后世学子考试作文章时,多仿效其韵,有“苏文熟,吃羊肉”之俚语。
读罢此篇,相信读者们也会赞同对苏文的这些评价吧。
余韵徐歇。推荐。爱诗词网。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空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名作,作者写的是亲自考察石钟山的经过,并就此而发表议论。石钟山,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附近的湖口县,恰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交汇处。据文中载,当时是“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1084年阴历六月初九日。苏轼于元丰二年八月,因“乌台诗案”,以作诗讥讽新法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元丰七年三月接到移贬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的诏令,六月动身赴任。《石钟山记》写的即是作者沿水路去河南行至湖口时的经历。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段: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考察经过;第三段,发表见解。是典型的“三段式”。作者篇首引用了《水经》中的一句话:“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开门见山地点了题,毫不拖泥带水,可谓简洁之至,同时也顺便说明了石钟山的位置。这在“写作论”中称为“开门见山法”和“引经据典法”。接着,作者引述了历史上对石钟山的两种说法,即郦道元的“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及李渤的“扣而聆之”“抱止响腾,余韵徐歇”。作者对这两种说法分别提出了疑问,以反诘句作驳。对郦道元的反驳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对李渤的反驳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其问理由充足而又富于幽默感,使人读后不能不折服作者思考问题的周密严谨。在这里,作者问而不答,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提起读者的兴趣,使人不能不产生探询究竟的念头而继续读下去,同时,也为下面对实地考察的描述设下了线索。这种开篇之法,不落窠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愧为大家手笔。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十四卷;李渤是唐代江州刺史,曾作《辨石钟山记》。但作者并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前朝的名人挑战,对被人认可的论点提出质疑,表现了作者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执著态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作者这种敢于标新立异的治学精神和颇具改革家的气概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首段中,作者运用一些四字排比句,句式紧凑、明快,一气呵成,给人以高屋建瓴之势,从结构上为质疑增添了说服力。“简洁”往往与“有力”联系在一起,试换用长句式来表达,就逊色多了。就像做什么菜用什么火一样。不同的内容也要选用最适合其气氛的句式,这大约也是作文的一种讲究吧。还有,作者提出了两个相似的反诘,写来很容易雷同。然而作者在择词用字上作了些变化,如“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而况石乎?”与“何哉?”使前后略有区别,且增加了递进的意味。“文似看山不喜平”,择词选字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文章的“参差美”,这里就看出作者炼字炼句的功力了。第二段是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写得生动形象,跌宕起伏,惊险曲折,读来耐人寻味。且看:作者先是“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焉”。对此,“余固笑而不信也”。这里,作者没有多加评论,只写了扣石的情形,然后用七个字表示了自己不屑与之争论的态度,虽未提及李渤之论,而李渤的说法已不驳自倒了。这是多么聪明的写法!有理不在言多,摆出事实让别人去品味,其结果往往更有说服力。同时,这七个字也烘托出作者非凡的气度,且呼应前段,堪称收“一石三鸟”之功,这是简写。下面转入详写,因为是补充郦道元论点的“言之不详”,就必然要写详细些,分析透彻,才能让读者信服,起到纠正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一层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环境,“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仅是为了烘托气氛吗?不尽然。试想,连作者也“心动欲还”,足见考察是艰难的,是要有些胆量的。如果作者缺乏冒险求实的精神而真的被吓回去了,当然也就无从考证以“钟”名山的真实缘由,反倒要令郦、李二公笑其无事生非了。从中我们也可领悟出一个道理:搞好调查研究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的,远没有想当然那样来得轻松和痛快,小事尚且如此,何况国家大事呢!由此我们又进而联想到:作者仅止于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不容易吗?也不尽然。对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不正象征了政治环境的险恶,以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真理的求索精神吗?在“徐而察之”之后,作者终于找到了山以“钟”名的真正原因,于是作者笑谓迈(即苏轼之长子苏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如果说上面“笑而不信”的“笑”是带有怀疑的谨慎的,那么这里的笑便是作者寻找到答案之后欣慰而舒畅的笑了。至此,读者的心境也由紧张转为平缓,作者文字的感染力是那么强烈,以致读者早已不由自主地跻身舟上了。此段中,描写景物的文字也颇见功力。用字不多、却能绘影绘声,静中有动,而且将时间与空间的交代,山水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态的刻画,对话抒情的穿插融为一体,浑不可分,情绪与节奏富有极强烈的变化,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神,如感所遇,如获所得。第三段,作者以反问的句式点明了文章之要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因为我们似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番实地探察,所以毫不怀疑这是作者的肺腑之言,立即产生了共鸣。提出结论后,作者又与第一段相呼应,指出前人不能“得其实”的具体原因,判断郦道元的“言之不详”,李渤的“莫能知”,渔工水师的“虽知而不能言”,都造成了“世所以不传”的后果。说明了主观臆断的危害和前人的局限性。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请注意,这里又是一个“笑”字,当然这笑与上面又有不同,这已是胜利者的豪爽的笑了。我想,当我们合卷之余,经过思索、也会和作者一样发出会心之笑的。《石钟山记》将叙事、说理、写景、抒情熔铸一炉,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描写真切,情节感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其提出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仍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苏轼的散文具有显著的特色,世有“韩潮苏海”之称。他写的文章往往波澜叠出,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能因物赋形,因事立论,情景事理,浑然一体。布局构思富于变化,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风格从容自如,随意挥洒,天然去雕饰。苏文以才情丰赡,文采风流而名噪当时,影响数代,故后世学子考试作文章时,多仿效其韵,有“苏文熟,吃羊肉”之俚语。读罢此篇,相信读者们也会赞同对苏文的这些评价吧。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鲁迅 风筝。推荐。爱诗词网。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析】《风筝》写于1925年,作者带着歉疚的心情,以质朴清新的语言,浓郁优美的抒情笔触,回忆儿时对喜爱风筝的小兄弟的粗暴行为——不许他放风筝,踏扁他即将制成的风筝。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小小的风筝牵动着作者浓浓的情思: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深深忏悔,对严酷现实的强烈的忿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篇精湛的散文诗中,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融情于事,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作品记叙的是生活中值得咀嚼难以忘怀的往事,通篇叙事,也通篇抒情,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写得墨淡情浓,感人肺腑。往事带给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心如铅块般沉重,这是觉醒后内心的负疚,精神的负重。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自己行为的实质是对儿童一次“精神的虐杀”,表现出作者对儿童诚挚爱护的高尚情怀,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光明坦荡的伟大胸襟。这使我们想起了作者的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更难得的是,作者坦诚解剖自己的同时也无情地解剖社会,作品首尾反复渲染了北方严冬的肃杀,揭示了现实的冷酷黑暗。作品将具体事件的回忆置于典型的社会背景中,反映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所述之事,是细小平凡的,然而事里蕴蓄的情感则是真挚浓烈的。难忘的愧疚,深沉的悲哀,强烈的郁懑都蕴寓于平实冷静叙述之中,朴素生动的叙事与深沉淳挚的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精巧圆熟。作品描绘了北方冬天和江南春天两种自然景色,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成为表达心境和情感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的北京严冬,浓重的肃杀气氛,令人窒息,正是北洋军阀统治下北方严酷现实的象征。而怀想中的江南早春风筝时节的景象,则令人神往;天上各式各样风姿怡人的风筝与地上的杨柳、山桃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绮丽多姿的故乡春色,正是美好境界和光明未来的象征。冬天的肃杀和春天的温煦两种景象强烈对比,互相映衬,鲜明地构成丑与美,黑暗与光明,现实与理想的尖锐对立,不仅强化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否定,且热切表现了作者身处严冬般现实,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美好春天的缅怀和倾慕,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黑暗重压下奋勇抗争、顽强求索的内心世界。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咏怀,景物描写寄寓了无限深情,创造了广阔深远、令人遐想的抒情意境。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真切传神。作品对小兄弟形象的刻划细腻丰满,极富神韵。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将他对风筝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神情毕肖,情趣横生,让人又爱又怜。他躲在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风筝,看见“我”来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他的秘密被发现时的惶悚心理。目睹“我”傲然摧毁他自制待成的风筝时,“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绝望的神态似无声的抗议,传达出他幼小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悲痛。《风筝》色彩素朴,感情深挚,格调高雅,不愧为一篇晶莹凝炼,清新明丽,极富人情味的抒情美文。
美芹十论。推荐。爱诗词网。[原文](节选)察情第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定故也。“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审故也。能定而审,敌情虽万里之远,可坐察矣。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守淮第五不恃敌之不敢攻,而恃吾能攻彼之所必救也。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无惧其必来,当使之兵交而亟去;无幸其必去,当使之他日必不敢犯也。为是策者,在于彼能入吾之地,而不能得吾之战;彼能攻吾之城,吾能出彼之地;然而非备寡力专,则不能也。屯田第六用兵制胜,以粮为先;转饷给军,以通为利也。必欲使粮足而饷无间绝之忧,惟屯田为善。致勇第七盖人莫不重死,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者所不敢避。详战第十明知天下之必战,则出兵以攻人,与坐而待人之攻也,孰为利?战人之地,与退而自战其地者,孰为得?均之不免于战,莫若先出兵以战人之地,此固天下之至权,兵家之上策。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鉴赏]《美芹十论》,南宋辛弃疾著。一说黄兑著。辛弃疾,字幼庵,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他出生于公元1140年,当时,金军已占领了山东。公元1161年,他21岁时,就参加了耿京所领导的一支抗金义勇民兵,担任书记职务。当他们遭受到金军强大压力的威胁时,他劝耿京归宋,并亲赴南方与宋廷接洽。在他离开部队期间,叛徒张国安杀了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身北返,潜往金营,劝说被张国安裹胁投金的官兵,弃金投宋,又把这支部队带回南宋,并擒获了张国安,献俘于宋廷。宋孝宗任命他为承务郎。以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任职期间,他采取积极措施,招抚流亡,编练军队,鼓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统一中国。《美芹十论》就是他力主抗金的奏疏之一。后遭当权者之忌,去职长期闲居江西上饶一带,以诗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美芹十论》全书分审势、查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十论。并附有:《上光宗疏》、《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论江淮疏》、《议练民兵守淮疏》4篇。其中《审势》、《查情》、《观衅》三论,具体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敌之可胜”。对当时夸大金人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七论,主要论述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以收复失地,重振河山。也就是所谓的“求已之能胜”。总之,全书从客观形势的分析中,指出了战胜金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可能性;又从主观上提出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力量,以求把打败金人的可能性交为现实。代表了宋代主战派积极抗金的军事思想。可惜这些建议都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采纳,并且和其他主战派将领的奏疏一样,遭到了主和派的排斥与打击。以致南宋朝廷很快衰败腐落,丧失政权。
【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一斗十千的美酒斟满金杯,名贵的珍羞佳肴盛满玉盘。此诗写送别宴席上的情景及诗人的心绪。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不平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自信的精神。【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行路难》系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著”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击柱”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玉盘珍羞直万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一斗十千的美酒斟满金杯,名贵的珍羞佳肴盛满玉盘。此诗写送别宴席上的情景及诗人的心绪。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不平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自信的精神。【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行路难》系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著”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击柱”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论雷峰塔的倒掉。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鲁迅在这篇杂文里,表现了他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和敢于立异的反传统的美学观点。在鲁迅看来,矗立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是中国封建主义的象征。因此,它的倒掉,使鲁迅感到,“其欣喜为何如?”才引发出这篇与传统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来。这篇杂文可分四段。第一段从未倒的雷峰塔说起。“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这是点题。但已表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似乎还不能找到第二位与鲁迅那样一反传统的审美趣味的文学家。从传统的审美趣味来看,风景区中的“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八景或十景不是好得很么?尤其是十景,给人以生活完美的感受,雷峰塔便是这样的西湖十景之一。而且不但景有十景,还移情于几乎衣食住行各方面,遂使“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至今“十全大补”的膏丸还能给病人以一种安全满足的功效。然而鲁迅偏偏反对这样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他管这叫做“十景病”。他诊断出了“十景病”的危害,说:“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其结果,“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这就是说,“十景病”式的审美趣味麻痹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矛盾的感受,助长了“十全停滞生活”的延续。明乎此,我认为可以进一步领会本篇的题旨。然而鲁迅认为,雷峰塔的应该倒掉,还不仅在于它破破烂烂的外观,更主要是它象征着封建的幽灵。在民间故事中,雷峰塔是法海镇压白娘娘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权势对自由心灵的无情摧残,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眼泪。既然白娘娘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雷峰塔也便成为邪恶与恐怖的镇压机器,同情白娘娘的人们,向往自由的人们,希望雷峰塔的倒掉,可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鲁迅不过是这种自由心灵呼唤的代言人。所以,在本篇第二段中,作者说:“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虽然成年后鲁迅终于明白里边根本没有白蛇娘娘,但是,鲁迅说:“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这是因为,它既然是一种封建主义的象征,这象征就该被否定。第三段,“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欣喜显然不是属于鲁迅一个人的。他证之以吴越山间海滨的民意,无不憎恨法海这种封建式的专制行为。可见,向往自由反对压迫的潜在意识在民间是普遍存在,他们不过借了寄寓于雷峰塔的一段神话传说来申诉自己的愿望,包括自己的不自由的心灵的宣泄。鲁迅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份量,博得普遍赞扬,正因为与民意息息相通。第四段,借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处理法海,以致迫使他逃到蟹壳里去避祸,成为“蟹和尚”,肯定伸张正义之举。因此,本文以一句民间的詈语“活该”作结。有斩钉截铁之势。本篇写得潇洒流利,语言十分有个性,间以民谚与文言,使文气跳荡多姿,形成一种雄健诙谐兼而有之的美感。
浪史。推荐。爱诗词网。浪史清啸风轩藏版本《浪史》扉页书影日本素白纸抄本《浪史》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巧姻缘》、《浪史奇观》、《梅梦缘》、《湖山外史》。四十回。题“风月轩又玄子著”,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明万历中后期。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素白纸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日本奚疑斋抄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啸风轩藏版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千叶掬香、吴晓铃;清光绪木活字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清末京报房活字本;民国红豆书屋“玲珑本聚珍小丛书”排印本;民国上海书局排印本;1926年铅印小本,藏南京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上海书局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日本素白纸抄本。元朝至治年间,浙江钱塘有位秀才,名叫梅素先,字彦卿,惯爱风月,人称“浪子”。其父因得罪当朝铁木御史,罢官还乡,不久夫妻双亡,只留下浪子及一个继女俊卿,相依度日。一日清明,浪子带男宠陆珠出游,偶遇王监生娘子李文妃,美若天仙,浪子顿时神散魂飞。次日,请来待诏张婆子,贿银五两,托她设计与文妃通情。恰文妃也有此意,遂遣丫环春娇用钱买通后门的赵大娘,令浪子匿藏赵家,趁王监生外出之际,两人幽会偷情,狂欢整夜。两月后,浪子再至赵家探讯,适逢王监生在家,遂留宿赵家,与守寡的赵大娘苟合,并诱奸其女妙娘。浪子时常在外厮混,其妹俊卿独守空房,十分寂寞,见陆珠相貌英俊,芳心暗动;而陆对美貌的俊卿也早萌异心,于是,趁中秋夜浪子外出之机,两人私通。文妃曾经说起有个表姐潘素秋,姿容绝世,守寡在家,浪子暗记于心。后他体虚成病,只好留家调养。文妃便日夜缠住丈夫不放,未及二月,王监生即一命呜呼。浪子身体稍一复原,立刻就派陆珠四处去寻访潘素秋。访着后,他来到潘隔壁的钱婆婆家,许以一百两银子,请她从中串通。钱婆早知潘素秋年方青春,难耐寂寞,便设法引动潘的欲火。果然不出所料,潘素秋听取了钱婆的巧言,允与浪子私通。素秋与浪子欢合,伤耗了身子,后奄奄成病而亡。浪子离家后,陆珠和俊卿亦日日交欢。浪子归家后,经陆珠安排,表兄妹两人将错就错,成就一夜风流事。浪子重与文妃幽会,又以巨款疏通王姓家族关节,将其娶回家中,终日和陆珠、文妃三人一床同欢,呼陆珠为“闰哥”。是时,妙娘已嫁富商,赵大娘则病死。一日,淮西濠州司农铁木朵鲁来书相请,浪子依依告别文妃,收拾起程。文妃在家与陆珠白日纵欲于荷花池,致使陆珠受了风寒,不久病死。浪子至铁木家,相见甚欢,摆酒痛饮,铁木朵鲁命自己的娘子安哥作陪,浪子与安哥一见钟情,眉目传情,互赠诗词。浪子先与安哥的丫环樱桃、文如、春莺通奸,后再与安哥宣淫。铁木朵鲁却不恼怒,原来他已看破红尘,正准备辟谷入山,修炼黄老之术,竟把万贯家财以及娘子安哥都送给浪子。浪子喜出望外,择日返家将文妃接来同乐,途中驻舟,他登岸散步,惊遇《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郑恒夫妇,崔氏苦陈冤情。自此,浪子和文妃、安哥以及众多侍妾丫环,轮番作乐,淫欲无休。两年之后,浪子中了进士,却不听选官,在家中与娇妻美妾,无日不饮,无日不乐,逍遥快活,人称“地仙”。忽有一天,浪子想到物极必反,今日之荣华富贵,终有尽期,遂作归隐之计,率全家遁入深山,遇一仙翁,竟然就是铁木朵鲁。在其点化下,浪子也开始修炼道术,自号“石湖山主”,后举家皆成正果。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不知心恨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