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④则曰:‘不吾知⑥也!’如或⑦知尔,则⑧何以⑨哉?” 子路率尔⑩而对曰:“千乘(11)之国,摄乎(12)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13),因之以饥馑(14),由也为(15)之,比及(16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17)也。” 夫子哂(18)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19六七十),如(20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1)。如(22)其礼乐,以俟君子(23)。”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24)宗庙之事,如(25)会同(26),端(27)章甫,愿为小相(28)焉。” “点,尔何如?” 鼓(29)瑟希(30),铿尔(31),舍(32)瑟而作(33),对曰:“异乎(34三)子者之撰(35)。”子曰:“何伤(36)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37)春者,春服既成,冠者(38五六)人,童子(39六七)人,浴乎(40)沂(41),风(42)乎舞雩(43),咏而归。”夫子喟然(44)叹曰:“吾与(45)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46)。曾皙曰:“夫(47三)子者之言何如?” 曰:“亦(48)各言其志也已矣(49)。”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50),其言不让(51),是故哂之。唯(52)求则非邦(53)也与(54)?安(55)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56)能为之大(57)?”
[注释]
①以:由于。(2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长一点。乎,于,比。尔,你们。③毋(wú)吾以也:即“毋以吾也”,不要因为我这样就不肯说了。以,认为。④居:平时说。居,平时。⑤则,就。⑥不吾知:即“不知吾”。没人了解我。⑦或:有人。⑧则:那么。⑨何以:怎么办。⑩率(shuài)尔:轻率地。尔,形容词词尾。(11千)乘(shè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12)摄乎:夹在。乎,于。(13)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把战争加到它头上。师旅,军队,这里借指战争。(14)因之以饥馑(jǐn):即“以饥馑因之”,因,继,接着。饥馑,荒年。饥,缺粮。馑,缺菜。(15)由也为之:我去治理它。也,句中停顿。为,治理。(16)比(bì)及:等到。(17)方:规矩,指礼义。(18)哂(shěn):冷笑。(19)方:方圆纵横。(20)如:或者。(21)足:使……富足。(22)如:至于。(23)以俟(sì)君子:“以之俟君子”的省略。俟,等待。君子,这里指比自己高明的人。(24)宗庙之事:指宗庙祭祀的事。(25)如:或者。(26)会同:同别国盟会。(27)端章甫:名词用如动词。穿上礼服,戴上礼帽。端,古礼服名称。章甫,古礼帽名称。(28)相(xiàng):赞礼者,司仪。(29)鼓:奏。(30)希:同“稀”,指弹瑟放慢,声音稀疏。(31)铿(kēng)尔:铿的一声。尔,象声词词尾。(32)舍:放下。(33)作:起,这里指挺起身。(34)异乎:跟……不同,乎,于,跟。(35)撰:著作,这里指说的话。(36)何伤:有什么妨碍,有什么关系。伤,妨害。(37)莫(mù):同“暮”。(38)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二十以上行冠礼,表示成年。(39)童子:少年,指加冠以前的男孩。(40)乎:在。(41)沂(yí)水名,在山东东南,经流江苏北部入黄海。(42)风:名词用如动词,吹风,乘凉。(43)舞雩(yú)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44)喟(kuì)然:长叹声。然,形容词词尾。(45)与:同意、赞许。(46)后:名词用如动词,后走。(47)夫(fú):这,那。(48)亦:副词。仅仅,只是。(49)已矣:罢了。(50)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状语后置。意思是要以礼治国。(51)让:谦逊。(52)唯:难道。(53)邦:国家。(54)与(yú):通“欤”,吗。(55)安:怎么。(56)孰:谁。(57)大:指大相。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些,(可)不要因为我年长些就不敢讲话呀。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要怎么样呢?”
子路轻率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军队侵犯,(内有)饥荒相随,让我仲由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英勇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至于使这个国家修明礼乐,(只好)等待君子来做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公西赤)回答说:“(治国的事)不敢说能做到,但是愿意学习学习。祭祀宗庙时,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唱礼的。”
(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呢?”
(曾点正在弹瑟。)弹瑟的声音稀疏下来,铿的—声(就停止了),(他)放下瑟挺起身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装已经做好(穿上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个澡,再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一路上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道:“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道:“这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老师为什么笑话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靠的是礼义,他的话不谦逊,所以我笑话他。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说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有宗庙的祭祀,有同他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的,那么谁又能做大的赞礼人呢?”
[鉴赏]
这是一篇用对话叙事的杰出散文,是《论语》中颇富文学色彩的一章。它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各言己志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结束。
文章首先交代对话的人物以及孔子如何启发在座弟子各言其志。“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短短数字不但传神地表现了身为师长的孔子的谦和以及与学生平等关系,而且起到了打消顾虑、营造融洽气氛的作用。
接着记述四个弟子坐而言志。言谈虽简短,个性却极鲜明。写子路:一个“率尔对曰”,反映了子路坦率、直爽的性格。但“其言不让”,可见他志存高远,自信有余而谦逊不够,所以对他的答话和态度,孔子“哂之”,这一“哂”中既含有善意的理解,也含有适度的批评。
所有这些,冉有和公西华自然看在眼里,所以他们的答话一个比一个谨慎,说话都很委婉,尤其是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他的自信深含而不露,与子路的性格正好相反。他们两人虽然志向大小不同,但都能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要求。
在四位弟子中,曾皙的表现最出色。他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边在随意地“鼓瑟”,当老师问到自己时,“铿尔,舍瑟而作”,十分从容,胸有成竹。他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志向,而是先强调自己的想法“异乎三子者之撰。”一个“异”字,既说明他的见解必然超群出众,又顾虑别人认为他故意标新立异。所以他的志向是在老师的又一次鼓励后才说出的。他的答话,既没有子路的自我炫耀,冉有和公西华的刻意谦虚,也没有对自己未来的地位和政绩的直白。而是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人们生活得悠闲自在,摆脱了种种的精神压力,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不正是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德治和教化的观点和儒家以礼义治国理想的体现吗?难怪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文章的第三部分,写孔子对前几个弟子的评价。子路的答话“不让”,要想治国,本身都不谦虚谨慎,又怎能做到是孔子所要求的“为国以礼”呢。冉有和公西华虽然说话都很委婉,含而不露,但可以看出他们对诸侯国的大小,职位的高低难以释怀,又怎么能一心治国呢?
全文结构完整,对话简洁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开先秦以对话叙事的散文之先河。 [作者及作品简介] 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参看《<论语>十三则》“作者及作品简介”。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学生。曾皙(xī),名点,字子皙,曾参(曾子)的父亲,孔子的学生。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侍,陪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推荐。爱诗词网。[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④则曰:‘不吾知⑥也!’如或⑦知尔,则⑧何以⑨哉?”子路率尔⑩而对曰:“千乘(11)之国,摄乎(12)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13),因之以饥馑(14),由也为(15)之,比及(16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17)也。”夫子哂(18)之。“求,尔何如?”对曰:“方(19六七十),如(20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1)。如(22)其礼乐,以俟君子(23)。”“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24)宗庙之事,如(25)会同(26),端(27)章甫,愿为小相(28)焉。”“点,尔何如?”鼓(29)瑟希(30),铿尔(31),舍(32)瑟而作(33),对曰:“异乎(34三)子者之撰(35)。”子曰:“何伤(36)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37)春者,春服既成,冠者(38五六)人,童子(39六七)人,浴乎(40)沂(41),风(42)乎舞雩(43),咏而归。”夫子喟然(44)叹曰:“吾与(45)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46)。曾皙曰:“夫(47三)子者之言何如?”曰:“亦(48)各言其志也已矣(49)。”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50),其言不让(51),是故哂之。唯(52)求则非邦(53)也与(54)?安(55)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56)能为之大(57)?”[注释]①以:由于。(2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长一点。乎,于,比。尔,你们。③毋(wú)吾以也:即“毋以吾也”,不要因为我这样就不肯说了。以,认为。④居:平时说。居,平时。⑤则,就。⑥不吾知:即“不知吾”。没人了解我。⑦或:有人。⑧则:那么。⑨何以:怎么办。⑩率(shuài)尔:轻率地。尔,形容词词尾。(11千)乘(shè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12)摄乎:夹在。乎,于。(13)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把战争加到它头上。师旅,军队,这里借指战争。(14)因之以饥馑(jǐn):即“以饥馑因之”,因,继,接着。饥馑,荒年。饥,缺粮。馑,缺菜。(15)由也为之:我去治理它。也,句中停顿。为,治理。(16)比(bì)及:等到。(17)方:规矩,指礼义。(18)哂(shěn):冷笑。(19)方:方圆纵横。(20)如:或者。(21)足:使……富足。(22)如:至于。(23)以俟(sì)君子:“以之俟君子”的省略。俟,等待。君子,这里指比自己高明的人。(24)宗庙之事:指宗庙祭祀的事。(25)如:或者。(26)会同:同别国盟会。(27)端章甫:名词用如动词。穿上礼服,戴上礼帽。端,古礼服名称。章甫,古礼帽名称。(28)相(xiàng):赞礼者,司仪。(29)鼓:奏。(30)希:同“稀”,指弹瑟放慢,声音稀疏。(31)铿(kēng)尔:铿的一声。尔,象声词词尾。(32)舍:放下。(33)作:起,这里指挺起身。(34)异乎:跟……不同,乎,于,跟。(35)撰:著作,这里指说的话。(36)何伤:有什么妨碍,有什么关系。伤,妨害。(37)莫(mù):同“暮”。(38)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二十以上行冠礼,表示成年。(39)童子:少年,指加冠以前的男孩。(40)乎:在。(41)沂(yí)水名,在山东东南,经流江苏北部入黄海。(42)风:名词用如动词,吹风,乘凉。(43)舞雩(yú)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44)喟(kuì)然:长叹声。然,形容词词尾。(45)与:同意、赞许。(46)后:名词用如动词,后走。(47)夫(fú):这,那。(48)亦:副词。仅仅,只是。(49)已矣:罢了。(50)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状语后置。意思是要以礼治国。(51)让:谦逊。(52)唯:难道。(53)邦:国家。(54)与(yú):通“欤”,吗。(55)安:怎么。(56)孰:谁。(57)大:指大相。[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些,(可)不要因为我年长些就不敢讲话呀。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要怎么样呢?”子路轻率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军队侵犯,(内有)饥荒相随,让我仲由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英勇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至于使这个国家修明礼乐,(只好)等待君子来做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呢?”(公西赤)回答说:“(治国的事)不敢说能做到,但是愿意学习学习。祭祀宗庙时,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唱礼的。”(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呢?”(曾点正在弹瑟。)弹瑟的声音稀疏下来,铿的—声(就停止了),(他)放下瑟挺起身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春装已经做好(穿上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个澡,再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一路上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道:“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道:“这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只不过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老师为什么笑话仲由呢?”“孔子说:“治国靠的是礼义,他的话不谦逊,所以我笑话他。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说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有宗庙的祭祀,有同他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的,那么谁又能做大的赞礼人呢?”[鉴赏]这是一篇用对话叙事的杰出散文,是《论语》中颇富文学色彩的一章。它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各言己志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结束。文章首先交代对话的人物以及孔子如何启发在座弟子各言其志。“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短短数字不但传神地表现了身为师长的孔子的谦和以及与学生平等关系,而且起到了打消顾虑、营造融洽气氛的作用。接着记述四个弟子坐而言志。言谈虽简短,个性却极鲜明。写子路:一个“率尔对曰”,反映了子路坦率、直爽的性格。但“其言不让”,可见他志存高远,自信有余而谦逊不够,所以对他的答话和态度,孔子“哂之”,这一“哂”中既含有善意的理解,也含有适度的批评。所有这些,冉有和公西华自然看在眼里,所以他们的答话一个比一个谨慎,说话都很委婉,尤其是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他的自信深含而不露,与子路的性格正好相反。他们两人虽然志向大小不同,但都能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要求。在四位弟子中,曾皙的表现最出色。他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边在随意地“鼓瑟”,当老师问到自己时,“铿尔,舍瑟而作”,十分从容,胸有成竹。他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志向,而是先强调自己的想法“异乎三子者之撰。”一个“异”字,既说明他的见解必然超群出众,又顾虑别人认为他故意标新立异。所以他的志向是在老师的又一次鼓励后才说出的。他的答话,既没有子路的自我炫耀,冉有和公西华的刻意谦虚,也没有对自己未来的地位和政绩的直白。而是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人们生活得悠闲自在,摆脱了种种的精神压力,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不正是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德治和教化的观点和儒家以礼义治国理想的体现吗?难怪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文章的第三部分,写孔子对前几个弟子的评价。子路的答话“不让”,要想治国,本身都不谦虚谨慎,又怎能做到是孔子所要求的“为国以礼”呢。冉有和公西华虽然说话都很委婉,含而不露,但可以看出他们对诸侯国的大小,职位的高低难以释怀,又怎么能一心治国呢?全文结构完整,对话简洁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开先秦以对话叙事的散文之先河。字数:3450注释[作者及作品简介]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参看《十三则》“作者及作品简介”。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学生。曾皙(xī),名点,字子皙,曾参(曾子)的父亲,孔子的学生。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侍,陪侍。作者:《论语》知识来源:彭格人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声声慢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作品,是她的名篇之一。金兵南侵,国家亡破,丈夫死去,家庭离散,一个孤独无依的寡妇,在战乱穷愁的生活中,真是有抒写不尽的悲痛,驱遣不完的哀怨。当时的李清照,没有办法不如此地“凄凄惨惨戚戚”。寒暖不定的秋天,自己很难生活,几杯淡酒,抵不住晚上的冷风,当年“雁字回时”,捎有丈夫来信,可今年要托它给丈夫捎信,已因人亡事变,不再可能。眼前唯见黄花憔悴,梧桐泣雨,一个人坐守窗前,怎能挨得到黑夜,听得了雨滴梧桐?这般情景,用一个“愁”字怎能抒写得尽?这首词以奇笔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诗音。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后夫妇渡淮南奔;国家不幸家难幸,在丈夫赵明诚死后,她只身飘泊江南,流离失所,情景极其悲惨。她所经历的生活中,国家的、家庭的、个人的,全是失去的记录,国土、家物、丈夫、收藏、希望、快乐……失去的实在是太多了,所剩的仅有愁苦,多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地步。一切可以宝贵和值得留恋的东西,都失去之后,心中总感到“空牢牢”的,要问寻找什么,因为所失太多,一句两句还说不清楚。这时要说心中情境,只有“寻寻觅觅”最为合适。李清照失去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在“寻寻觅觅”中可以得到的,特别是家破人亡的遭遇,那是无法挽回的,她每日孤独的生活环境,使她的心境从内到外地感到凄凉,这种心灵上的体验,变成具有深含厚蕴的文字,就是“冷冷清清”,这是在无可指望的寻求动作之后的一种外境的心感。但在词中的地位,它主要是表现情境气氛,这种气氛一旦形成,并环绕人心,就会造成心理上强烈的凄惨哀伤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就是这种沉重、杂错心理状态的体验性的揭示。这十四个叠字,字字无虚张,其自然妥贴,蕴情深厚,向来受到人们的称誉。在心情上有了这重重的失望、冷清、凄惨、悲愁感之后,它们还要在人的心田上随现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滋生蔓延,以致旧有新添完全交汇一起,不可解脱,不可忍受。首先是秋来时的寒近风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位有多般不幸遭遇的女作家,心情脆弱而又无比敏感,外在的一切变化对她具有特殊作用力,她内在感受中的那十四个叠字,每一个都象触一根而全响应的心弦,“乍暖还寒”气候,使比黄花还瘦的身体消受不了。而要支撑身体,安慰病苦,以淡酒来浇浓愁,“三杯两盏淡酒”,刚入愁肠,就被凉秋的急风吹尽,剩下的还是那难以将息的病体和无法消退的愁情。正是在这急风消淡酒,病体苦愁情的时候,心弦上又被外力狠重地一击,诸弦同发一声裂响,这就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阵横空,鸣声清苦,好熟悉的节候的信使,好熟悉的哀怨的叫声,它们从北而南,正是自己当年流亡江左的方向路线,特别是丈夫在世之日,也曾以它的来去为约期,传书递意,可今天是旧友重逢,再写信也传无递处,所余唯有极度伤心和难禁的绝望。这时李清照甚想摆脱这种粘滞的愁情,岂知她的愁情已经积于心并又化于物了,因而心志不改,愁不能销,物色不移,情不能禁。她到窗外庭院中,见满地菊花堆积,憔悴损弃,无可采取,不由得同命相怜,想菊残人惨,悲叹满地西风,零落无依。在秋风欺病体,淡酒惹浓愁,归雁叫伤心,残菊助憔悴的生活氛围里,人不堪悲苦,想教时间快一点过去,让眼前所见所闻所想所恶的一切,都消失在黑暗当中,以便在睡乡中不了了之,可是这白天向黑夜过渡的路是那么远,脚步是那样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人们习惯上都以为黑天是从远处走向窗前,然后跨进室中,李清照此时心中再别无期待了,她在窗前竟等待和迎接起那可怕的黑暗来。可就是对一切人都同等赐予的东西,也因她的特别需要而有意延缓了脚步,可是一旦迎来了黑夜,一个人又怎么能消受得了呢!果然黑天来了,还带来了另外一种更助秋愁之物——连绵的凉秋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梧桐细雨落在窗前,给心中的最后一点“寻寻觅觅”也造成失望的收场。它使凝聚在心中的那些“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更加扩延,与那“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掺杂搅拌,带着它们挨入黄昏,那时人进夜里,雨滴心头,凭经验可以料想那黑夜将会是怎样的虚空,那虚空又会是怎样的难耐?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这位女作家的这种情境,如用一个“愁”字来形容,那简直是太浅薄无力了!李清照的心境已经发展到了至极的地步,再紧缩一分心弦就该崩断了;而就诗的创作来说,也到了生发至极的地步,再增加一分就不能进行诗的创造了。也许是这位女作家在至极的顶点仍在不能自已地向上“寻寻觅觅”,走向了她虽不甘愿但又不能避免的生命与诗的双重绝境。《声声慢》应被视为李清照的绝命诗篇。
沙扬娜拉。推荐。爱诗词网。《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赏析】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徐志摩一直相随在他身边。5月29日,徐志摩又陪泰戈尔一行前往东京讲学。在访日期间,他写了长达18节的《沙扬娜拉》,被辑录在1925年8月版的诗集《志摩的诗》中。1928年8月,徐志摩自己删改的、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的《志摩的诗》,将《沙扬娜拉》的前17节删去,仅保存了第18节,这就是广为传诵的《沙扬娜拉一首》。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性的意象。和描述性意象不同,诗人这五行诗的情思是借风中水莲的姿态传递出来的,而不是由现实的物象直射出来。诗人以不胜凉风的水莲花比拟日本少女与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低头的深情、温柔和娇羞,“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是喜是忧,是甜是苦,那感情是多么复杂,又多么微妙!朱自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说过,“徐志摩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能够和这首《沙扬娜拉一首》媲美的《她是睡着了》的前两节,那也是用四个比喻构成四个不同的境界。“她”睡态的安详,用星光下的白莲去比拟;“她”入梦后的静谧,用袅起的碧螺烟去比拟;“她”睡熟时轻柔的鼾声,用山泉幽抑的声响去比拟;“她”进入梦乡后的欢快,用彩蝶成双结对飞舞去比拟。如此比拟,诗人那种恬静而欢快的情趣也就跃然纸上了。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千岩万转路不定。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去年花里逢君别。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浣溪沙 欧阳修。推荐。爱诗词网。《浣溪沙》·欧阳修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这首词是描写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的春景,也微露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苦恼心情。词的上片,描写颍州西湖,画船荡漾,游人如织。“堤上游人逐画船”,只用一个“逐”字,生动地描写出了游人熙攘、热闹非凡的情景。“拍堤春水四垂天”,写出了春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美丽图景。“绿杨楼外出秋千”,他又用绿杨湖畔的美人正在玩弄秋千,作为西湖的陪衬,更显出了西湖的妩媚,这“出”字用得极妙。下片,写欧阳修自己游西湖的情景,首句用自我调侃的语气:“白发戴花君莫笑”,老年人插花,表现了欧阳修的乐而忘形,其实这个“乐”是苦中作乐。“六么催拍盏频传”,“六么”,曲调名;“拍”,节拍。这是说,在船上急管繁弦,频频举杯。结句“人生何处似尊前”,字里行间,道出了宦海浮沉、政治苦闷的心态。
浑沌之死。推荐。爱诗词网。《庄子》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④〔时〕常常。⑤〔相与〕相会,在一起。⑥〔甚善〕非常和善。⑦〔谋〕商量。⑧〔德〕恩情。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⑩〔息〕呼吸。(11)〔日〕每天。【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字数:45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