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冬(1),晋文公(2)卒。庚辰(3),将殡(4)于曲沃(5);出绛(6),柩有声如牛(7)。卜偃(8)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9:将有西师过轶我(10),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11)自郑使(12)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13),若潜师(14)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15)。蹇叔曰:“劳师以袭远(16),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17)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18),必有悖心(19)。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20),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21),尔墓之木拱矣(22)!”
蹇叔之子与师(23)。哭而送之(24),曰:“晋人御师必于殽(25)。殽有二陵焉(26):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27);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28)。必死是间(29)!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30)。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31)。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32)。王孙满尚幼(33),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34),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35);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36),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37),遇之。以乘韦先(38),牛十二,犒师(39)。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40),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41)。”且使遽(42)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43),则束载、厉兵、秣马矣(44)。使皇武子辞焉(45),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46)。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47),吾子取其麋(48)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49)。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5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51),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52):“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53),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54),违天不 夏,四月,辛巳(63),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64)。 文嬴请三帅(65),曰:“彼实构吾二君(66),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67)。君何辱讨焉(68)?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69),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70),妇人暂而免诸国(71)。堕军实而长寇雠(72),亡无日矣!”不顾而唾(73)。 公使阳处父(74)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75),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76),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77),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78),乡(79)师而哭曰:“孤(80)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81)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82)掩大德。” 〔注释〕(1)冬:鲁僖公三十二年之冬天。(2)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子。(3)庚辰:十二月初十,晋文公死后第二天。(4)殡:停柩待葬。(5)曲沃:在今山西省闻喜西北。(6)绛(jiang):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7)柩(jiu):装有尸体的棺木。(8)卜偃:晋卜筮官郭偃。(9)君:指晋文公。命:发布。大事:指军事。(10)西师:指秦师。过轶(yi):越境而过。(11)杞子:秦国大夫。僖公三十年秦伐郑,秦退兵时派杞子驻郑监视。(12)使:派使者。(13)管:锁钥。(14)潜师:偷偷派兵。(15)穆公:秦穆公,名任好。诸:之于。蹇(jian)叔:秦国老臣。(16)劳:使……疲劳。远:远方的国家。(17)无乃:恐怕。(18)无所:无所得。(19)悖(bei)心:背离的情绪。(20)孟明、西乞、白乙:秦国将领百里视、西乞术、白乙丙。(21)中寿:古代说法不统一,约指六十岁。(22)拱:两手合围。(23)与(yu)师:参加这次出征的军队。(24)哭而送之:哭修饰送的行为。(25)师:这里指秦军。殽(xiao):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26)二陵:指殽山的两座山峰,相距三十余里。(27)夏后皋:夏代的君主,名皋,夏后桀的祖父。后:君主。(28)辟:同避。(29)是间:指“二陵”之间。(30)东:向东行进。(31)周北门:在周都洛邑的北门。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县西。(32)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古时战车,坐三人,左持弓,右执矛,中驾车。胄(zhou):金属头盔。下:下车步行,以示对周天子敬意。超乘:刚一下车又跳上去,是对周天子的无礼举止。(33)王孙满:周共王之玄孙,周襄王之孙。(34)轻:轻狂。(35)脱:粗心大意。(36)滑:姬姓小国,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南。(37)市:做买卖。(38)乘:古时一辆兵车套四匹马,故借“乘”为“四”的代称。韦:熟牛皮。先:在前。古人送礼,先轻后重。(39)犒(kao):慰劳。(40)步师:行军。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41)腆(tian):富厚。淹:逗留。居:留居。积:米、薪、菜等物。卫:保卫。(42)遽:驿车。古代传递公文信息的快车。(43)郑穆公:名兰,郑文公之子。客馆:招待客人的住所。(44)束:收拾。载:车子。厉:磨。兵:兵器。秣(mo)马:喂马,(45)皇武子:郑大夫。辞:辞谢。(46)脯(fu):干肉。资:粮食。饩(xi):已经宰杀的牲畜。牵:尚未宰杀的牲畜。淹久:久住。(47)原圃:郑国养禽兽的苑囿,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北。具囿:秦国养禽兽的苑囿,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境内。(48)麋:似鹿而大。(49)逢(pang):同“逄”,姓。(50)冀:希望,期待。(51)继:援军。(52)原轸:即先轸,因食采邑于原(今河南济原北),故称原轸。(53)以贪勤民:因为贪得而使人民劳累。(54)奉:给。纵:放走。患生:产生后患。(55)秦施:指秦曾资助晋文公回国的事。施:给与恩惠。(56)君:指晋文公。死君:指忘记晋文公。(57)伐吾同姓:指秦伐郑灭滑而言。晋为姬姓诸侯,与郑、滑等国共出于周室。(58)何施之为:“为何施”的倒装。(59)谋及子孙:能为子孙的利益打算。(60)遽:此处作“急速”解。兴:调发。姜戎:姜姓之戎,秦晋间的小部落。(61)子:指文公之子晋襄公(名驩),因文公未葬,襄公尚未即位,故称子。衰(cui):麻衣。绖(die):麻的腰带。(62)梁弘:晋大夫。御戎:驾战车。莱驹:晋大夫。为右:为车右武士。(63)四月,辛巳:四月十四日。(64)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开始以黑色为丧服,形成习俗。(65)文嬴:晋文公夫人,襄公嫡母,秦穆公女。请三帅:为孟明等三人求情。(66)构:挑拨双方关系。(67)不厌:不能满足。(68)君何辱讨焉:何必委屈您去惩罚他们呢?(69)逞:满足。(70)武夫:武将。力:尽力。原:战场。(71)暂:猝然,突然。免:释放。(72)堕:同“隳”,毁坏。军实:战果。(73)亡:亡国。无日:没有多长时间。顾:回转头。唾:吐唾。(74)阳处父:晋大夫。(75)释左骖:解下左边的马。(76)累(lei)臣:犹言囚臣,孟明自称。累:通“缧”,古时用以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捆绑、囚禁。衅鼓:以血涂鼓而祭。(77)寡君:指秦穆公。之:如果。(78)秦伯:即秦穆公。郊次:郊外。(79)乡:同“向”。(80)孤:古代国君自称。(81)替:废弃。(82)眚(sheng):本指眼上的翳障,这里指过错。 〔鉴赏〕《秦晋殽之战》记述秦晋在殽山的一次大战的经过,作者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反映了春秋时大国间的争霸斗争,揭露了秦统治者师出不义的罪恶行径,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总结了“以贪勤民”、“劳师袭远”、“骄兵必败”的经验教训。春秋时代是兼并战争极为频繁的动乱时代,弱肉强食,大国争霸是这一时代的特点。当时秦晋是大国,郑是小国。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大夫烛之武利用秦晋争霸的矛盾,游说秦穆公,分化了秦晋联盟,使秦与郑另行订立了盟约,加深了秦晋间的矛盾,这便是秦晋殽之战的远因。 按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本篇可分为三部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作者塑造了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轸等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自开头到“秦师遂东”)包括卜偃传命、杞子密报、蹇叔哭师三段情节,这是战争的酝酿准备阶段,其中蹇叔哭师一段是贯穿全篇情节发展的主线,构成了全篇的纲。本篇是以卜官郭偃假托君命开端,告诫晋国大夫们“将有西师过轶我”,渲染出浓烈的战争气氛,表明秦晋间争霸中原的矛盾已十分尖锐,这是爆发殽之战的根本原因。晋文公卒于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而在三十三年春,秦师就已过周北门了。可见秦师袭郑的准备工作,当在卜偃传命之前或同时,晋国出于对秦国的戒备,事先已获得了秦师袭郑的情报,所谓“柩有声如牛”的装神弄鬼,不过是耍弄迷信手段进行战争动员而已。杞子密报则是秦师袭郑而导致殽之战的直接原因。秦穆公一心追求霸业,得到杞子“掌其北门之管”作“潜师”内应的密报后,秦穆公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准备劳师袭郑了。他假惺惺地“访诸蹇叔”,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个元老重臣的附和而已。因而当蹇叔陈述利害表示反对时,他心里非常窝火,仍一意孤行,悍然侵郑,点将出师于东门之外。在蹇叔哭师时,穆公竟恼羞成怒,咒骂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寥寥数语,把穆公的刚愎虚伪和利令智昏表现得活灵活现。蹇叔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有政治远见的老臣形象,他竭力劝阻秦穆公出师伐郑,从战略上作了深谋远虑的分析,毫不犹疑地否定了“劳师袭远”的错误做法,指出秦方——“师劳力竭”,结果是“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方——“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潜师偷袭的意图必然碰壁,杞子内应的有利条件也会丧失;晋方——“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必然密切注视秦军态势,抓住有利战机,利用有利地形,“御师于殽”。蹇叔抓住秦晋争霸的利害关系所进行的战略分析,是很中肯而有预见性的,但穆公完全听不进去。虽然蹇叔的谏诤失败了,却不甘隐忍下去,又作拦师之谏,对与师出征的儿子作了哭送,不顾个人得失地大胆预言“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希望穆公醒悟,停止侵略战争,以免国家和人民毫无代价的损失。蹇叔忠诚谋国的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很深刻。 第二部分(自“三十三年春”到“灭滑而还”)叙述秦军在行军途中的骄横和袭郑无功的情况,包括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和皇武子辞杞子三段情节,验证蹇叔“郑必知之”“远主备之”的预言。秦军过周北门,表现极为骄横傲慢,作者通过王孙满观师的议论,暗示秦军骄兵必败的结局。作者在这里创造了一个聪颖锐敏的王孙满形象。他不为秦师表面的威武和强大所吓倒,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秦军纪律涣散骄傲轻敌的本质,得出“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的正确结论,秦军在滑地碰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是一个机智爱国的人物,当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有被偷袭亡国的危险,就假托君命,慷慨地“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并“使遽告于郑”,迟滞了秦军的进军,使郑消除了内患,做好了防备突袭的准备。郑穆公得到急报,觉察到杞子等人的内应行动,于是皇武子用一番巧妙的外交辞令,驱逐了杞子、逢孙、扬孙,使秦军陷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的困境,被迫撤军。至此,秦军远涉千里,袭郑无功,师劳力竭,失败的征象已露端倪。 第三部分(自“晋原轸曰”到“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是战争的第二阶段,写秦晋殽之战的爆发和结局,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殽山、文嬴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穆公悔过几个情节,进一步验证蹇叔“晋人御师必于殽”,“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的预言。秦军袭郑无功,“勤而无所”,已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在回师途中将经过晋国的险要之地殽山,对此,晋国绝不会放弃削弱霸敌的良机。先轸论战就集中反映了晋国统治者的这一愿望。他抓住了秦国“以贪勤民”师出不义的弱点,驳斥了栾枝“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的迂腐仁义说教,认为“敌不可纵。纵敌患生”、“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明确地把秦晋争霸中原的利害关系赤裸裸地提了出来。此外,先轸又提出伐秦的另一理由是“天奉我也”、“违天不祥”,用天命论来激励士气。先轸的鼓动完全代表了晋国统治阶级的利益,晋襄公联合了姜戎部落,带孝亲征,表明晋国动员面之广,争霸决心之大。秦晋两军,一劳一逸,一骄一慎,一方“入险而脱”,另一方据险而伏,秦师全军覆没,三帅被俘,结果完全在蹇叔的预料之中。文章到此,本可以结束,但《左传》是一部编年史书,不但要交代前因,还要交代后果。文嬴请三帅以下则是殽之战的尾声,进一步暴露了秦晋间的深刻矛盾,预示两国的争霸斗争还将加剧,同时,在尾声中通过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和秦穆公悔过等情节和细节的描写,将这三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完整和丰满。如先轸的耿直忠诚和深谋远虑,已在他和栾枝的争辩中表现出来了,尾声中又增添了他问秦囚时盛怒之下的“不顾而唾”的细节,就把先轸的鲁莽暴烈突现出来。又如秦穆公,在蹇叔哭师中,作者主要刻画他刚愎自用的一面,而在穆公向师而哭引咎认错的尾声中,则又表现他勇于改过,善于用人的一面。这样,殽之战由秦穆公执意孤行而起,又由他总结教训承认错误结束。故事和人物性格就显得比较完整了。 总起来看,《秦晋殽之战》对战争的起因、性质、过程、结果以及蹇叔、王孙满、先轸对战争的分析等等,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和发挥,正确地表现了战争中一系列的战略、策略原则,包含了许多古代军事辩证法的正确因素。 在《左传》记述战争的传文中,《秦晋殽之战》在写作上很有代表性,它有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善于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主要是表现侵略必败的主题。为了突出这一主题,文章选择了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杞子、先轸论战等几块材料,写秦军处处碰壁,突出表现秦师必败,极力渲染战争气氛,把战争的不义性质和战略错误作了充分暴露,至于战争过程本身,只用“败秦师于殽”一句带过,其他如秦晋郑三方在军事上的部署和准备就没有写,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对主题的表达。在人物的安排和处理上,包括一些很次要的人物,也是人人有着落,个个有交代。如原先充作内应的杞子,后来诡计被识破,便匆忙逃命,“奔齐”去了。连装进棺材的晋文公,也没有冷落他,殽之战后,也顺便带了一笔:“遂墨以葬文公”。这种疏密相间的安排,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二、善于用对话和行动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先轸,为了晋国的利益,当他得知秦囚因文嬴的请求而被晋襄公放走之后,就咆哮着骂起来:“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并“不顾而唾”。先轸在盛怒之下,不顾君臣尊卑,故意直呼文公夫人为“妇人”,又用吐唾沫的行动表示他对襄公纵敌的鄙视和反感,这就把先轸的卓识、粗犷和对晋国的至诚,刻画得很传神。其他如秦穆公、蹇叔、弦高等,都通过他们的言行写出了生动的个性。 三、外交辞令写得委婉含蓄,曲折尽情。本篇写了三段外交辞令,都各有特色。弦高犒师时说的一段话是意在言外,说得谦恭有礼,恰如其分,既不冒犯强秦又弦外有音,明确地暗示给秦军,郑国已知道了他们偷袭的企图,做好了防卫的准备,迫使秦军逡巡不敢进。而皇武子辞杞子的一段话则是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话中婉转而又严峻地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下达了逐客令,使杞子等人感受到无形的威压,再也无法呆在郑国,只好仓皇出逃。弱小的郑国就这样不动一刀一枪排除了隐患,表现出对付厉兵秣马的秦国驻军的高妙斗争艺术。孟明谢赐一段,却是棉里藏针,话中有刺。孟明所谓“三年将拜君赐”表面上感恩戴德的客气话,隐伏着雪耻报仇的切齿誓言,辛辣嘲笑了晋君放虎归山的愚蠢,点破了阳处父诱捕他的企图,流露出自己侥幸生还的得意心情。三年后,在文公三年的传文中,记载有秦伯用孟明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至茅津济,封殽尸而还”的战绩,验证了孟明三年报仇的誓言。这就更使我们体味到孟明谢赐这段隽永含蓄的外交辞令,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大国之间的矛盾,有它特殊的作用。
秦晋肴之战。推荐。爱诗词网。《左传》冬(1),晋文公(2)卒。庚辰(3),将殡(4)于曲沃(5);出绛(6),柩有声如牛(7)。卜偃(8)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9:将有西师过轶我(10),击之,必大捷焉。”杞子(11)自郑使(12)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13),若潜师(14)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15)。蹇叔曰:“劳师以袭远(16),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17)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18),必有悖心(19)。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20),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21),尔墓之木拱矣(22)!”蹇叔之子与师(23)。哭而送之(24),曰:“晋人御师必于殽(25)。殽有二陵焉(26):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27);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28)。必死是间(29)!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30)。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31)。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32)。王孙满尚幼(33),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34),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35);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36),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37),遇之。以乘韦先(38),牛十二,犒师(39)。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40),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41)。”且使遽(42)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43),则束载、厉兵、秣马矣(44)。使皇武子辞焉(45),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46)。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47),吾子取其麋(48)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49)。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5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51),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52):“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53),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54),违天不,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55),其为死君乎(5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57),秦则无礼,何施之为(58)?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59),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60)。子墨衰绖(61),梁弘御戎,莱驹为右(62)。夏,四月,辛巳(63),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64)。文嬴请三帅(65),曰:“彼实构吾二君(66),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67)。君何辱讨焉(68)?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69),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70),妇人暂而免诸国(71)。堕军实而长寇雠(72),亡无日矣!”不顾而唾(73)。公使阳处父(74)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75),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76),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77),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秦伯素服郊次(78),乡(79)师而哭曰:“孤(80)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81)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82)掩大德。”〔注释〕(1)冬:鲁僖公三十二年之冬天。(2)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子。(3)庚辰:十二月初十,晋文公死后第二天。(4)殡:停柩待葬。(5)曲沃:在今山西省闻喜西北。(6)绛(jiang):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7)柩(jiu):装有尸体的棺木。(8)卜偃:晋卜筮官郭偃。(9)君:指晋文公。命:发布。大事:指军事。(10)西师:指秦师。过轶(yi):越境而过。(11)杞子:秦国大夫。僖公三十年秦伐郑,秦退兵时派杞子驻郑监视。(12)使:派使者。(13)管:锁钥。(14)潜师:偷偷派兵。(15)穆公:秦穆公,名任好。诸:之于。蹇(jian)叔:秦国老臣。(16)劳:使……疲劳。远:远方的国家。(17)无乃:恐怕。(18)无所:无所得。(19)悖(bei)心:背离的情绪。(20)孟明、西乞、白乙:秦国将领百里视、西乞术、白乙丙。(21)中寿:古代说法不统一,约指六十岁。(22)拱:两手合围。(23)与(yu)师:参加这次出征的军队。(24)哭而送之:哭修饰送的行为。(25)师:这里指秦军。殽(xiao):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26)二陵:指殽山的两座山峰,相距三十余里。(27)夏后皋:夏代的君主,名皋,夏后桀的祖父。后:君主。(28)辟:同避。(29)是间:指“二陵”之间。(30)东:向东行进。(31)周北门:在周都洛邑的北门。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县西。(32)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古时战车,坐三人,左持弓,右执矛,中驾车。胄(zhou):金属头盔。下:下车步行,以示对周天子敬意。超乘:刚一下车又跳上去,是对周天子的无礼举止。(33)王孙满:周共王之玄孙,周襄王之孙。(34)轻:轻狂。(35)脱:粗心大意。(36)滑:姬姓小国,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南。(37)市:做买卖。(38)乘:古时一辆兵车套四匹马,故借“乘”为“四”的代称。韦:熟牛皮。先:在前。古人送礼,先轻后重。(39)犒(kao):慰劳。(40)步师:行军。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41)腆(tian):富厚。淹:逗留。居:留居。积:米、薪、菜等物。卫:保卫。(42)遽:驿车。古代传递公文信息的快车。(43)郑穆公:名兰,郑文公之子。客馆:招待客人的住所。(44)束:收拾。载:车子。厉:磨。兵:兵器。秣(mo)马:喂马,(45)皇武子:郑大夫。辞:辞谢。(46)脯(fu):干肉。资:粮食。饩(xi):已经宰杀的牲畜。牵:尚未宰杀的牲畜。淹久:久住。(47)原圃:郑国养禽兽的苑囿,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北。具囿:秦国养禽兽的苑囿,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境内。(48)麋:似鹿而大。(49)逢(pang):同“逄”,姓。(50)冀:希望,期待。(51)继:援军。(52)原轸:即先轸,因食采邑于原(今河南济原北),故称原轸。(53)以贪勤民:因为贪得而使人民劳累。(54)奉:给。纵:放走。患生:产生后患。(55)秦施:指秦曾资助晋文公回国的事。施:给与恩惠。(56)君:指晋文公。死君:指忘记晋文公。(57)伐吾同姓:指秦伐郑灭滑而言。晋为姬姓诸侯,与郑、滑等国共出于周室。(58)何施之为:“为何施”的倒装。(59)谋及子孙:能为子孙的利益打算。(60)遽:此处作“急速”解。兴:调发。姜戎:姜姓之戎,秦晋间的小部落。(61)子:指文公之子晋襄公(名驩),因文公未葬,襄公尚未即位,故称子。衰(cui):麻衣。绖(die):麻的腰带。(62)梁弘:晋大夫。御戎:驾战车。莱驹:晋大夫。为右:为车右武士。(63)四月,辛巳:四月十四日。(64)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开始以黑色为丧服,形成习俗。(65)文嬴:晋文公夫人,襄公嫡母,秦穆公女。请三帅:为孟明等三人求情。(66)构:挑拨双方关系。(67)不厌:不能满足。(68)君何辱讨焉:何必委屈您去惩罚他们呢?(69)逞:满足。(70)武夫:武将。力:尽力。原:战场。(71)暂:猝然,突然。免:释放。(72)堕:同“隳”,毁坏。军实:战果。(73)亡:亡国。无日:没有多长时间。顾:回转头。唾:吐唾。(74)阳处父:晋大夫。(75)释左骖:解下左边的马。(76)累(lei)臣:犹言囚臣,孟明自称。累:通“缧”,古时用以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捆绑、囚禁。衅鼓:以血涂鼓而祭。(77)寡君:指秦穆公。之:如果。(78)秦伯:即秦穆公。郊次:郊外。(79)乡:同“向”。(80)孤:古代国君自称。(81)替:废弃。(82)眚(sheng):本指眼上的翳障,这里指过错。〔鉴赏〕《秦晋殽之战》记述秦晋在殽山的一次大战的经过,作者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反映了春秋时大国间的争霸斗争,揭露了秦统治者师出不义的罪恶行径,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总结了“以贪勤民”、“劳师袭远”、“骄兵必败”的经验教训。春秋时代是兼并战争极为频繁的动乱时代,弱肉强食,大国争霸是这一时代的特点。当时秦晋是大国,郑是小国。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大夫烛之武利用秦晋争霸的矛盾,游说秦穆公,分化了秦晋联盟,使秦与郑另行订立了盟约,加深了秦晋间的矛盾,这便是秦晋殽之战的远因。按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本篇可分为三部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作者塑造了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轸等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自开头到“秦师遂东”)包括卜偃传命、杞子密报、蹇叔哭师三段情节,这是战争的酝酿准备阶段,其中蹇叔哭师一段是贯穿全篇情节发展的主线,构成了全篇的纲。本篇是以卜官郭偃假托君命开端,告诫晋国大夫们“将有西师过轶我”,渲染出浓烈的战争气氛,表明秦晋间争霸中原的矛盾已十分尖锐,这是爆发殽之战的根本原因。晋文公卒于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而在三十三年春,秦师就已过周北门了。可见秦师袭郑的准备工作,当在卜偃传命之前或同时,晋国出于对秦国的戒备,事先已获得了秦师袭郑的情报,所谓“柩有声如牛”的装神弄鬼,不过是耍弄迷信手段进行战争动员而已。杞子密报则是秦师袭郑而导致殽之战的直接原因。秦穆公一心追求霸业,得到杞子“掌其北门之管”作“潜师”内应的密报后,秦穆公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准备劳师袭郑了。他假惺惺地“访诸蹇叔”,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个元老重臣的附和而已。因而当蹇叔陈述利害表示反对时,他心里非常窝火,仍一意孤行,悍然侵郑,点将出师于东门之外。在蹇叔哭师时,穆公竟恼羞成怒,咒骂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寥寥数语,把穆公的刚愎虚伪和利令智昏表现得活灵活现。蹇叔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有政治远见的老臣形象,他竭力劝阻秦穆公出师伐郑,从战略上作了深谋远虑的分析,毫不犹疑地否定了“劳师袭远”的错误做法,指出秦方——“师劳力竭”,结果是“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方——“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潜师偷袭的意图必然碰壁,杞子内应的有利条件也会丧失;晋方——“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必然密切注视秦军态势,抓住有利战机,利用有利地形,“御师于殽”。蹇叔抓住秦晋争霸的利害关系所进行的战略分析,是很中肯而有预见性的,但穆公完全听不进去。虽然蹇叔的谏诤失败了,却不甘隐忍下去,又作拦师之谏,对与师出征的儿子作了哭送,不顾个人得失地大胆预言“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希望穆公醒悟,停止侵略战争,以免国家和人民毫无代价的损失。蹇叔忠诚谋国的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很深刻。第二部分(自“三十三年春”到“灭滑而还”)叙述秦军在行军途中的骄横和袭郑无功的情况,包括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和皇武子辞杞子三段情节,验证蹇叔“郑必知之”“远主备之”的预言。秦军过周北门,表现极为骄横傲慢,作者通过王孙满观师的议论,暗示秦军骄兵必败的结局。作者在这里创造了一个聪颖锐敏的王孙满形象。他不为秦师表面的威武和强大所吓倒,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秦军纪律涣散骄傲轻敌的本质,得出“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的正确结论,秦军在滑地碰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是一个机智爱国的人物,当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有被偷袭亡国的危险,就假托君命,慷慨地“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并“使遽告于郑”,迟滞了秦军的进军,使郑消除了内患,做好了防备突袭的准备。郑穆公得到急报,觉察到杞子等人的内应行动,于是皇武子用一番巧妙的外交辞令,驱逐了杞子、逢孙、扬孙,使秦军陷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的困境,被迫撤军。至此,秦军远涉千里,袭郑无功,师劳力竭,失败的征象已露端倪。第三部分(自“晋原轸曰”到“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是战争的第二阶段,写秦晋殽之战的爆发和结局,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殽山、文嬴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穆公悔过几个情节,进一步验证蹇叔“晋人御师必于殽”,“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的预言。秦军袭郑无功,“勤而无所”,已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在回师途中将经过晋国的险要之地殽山,对此,晋国绝不会放弃削弱霸敌的良机。先轸论战就集中反映了晋国统治者的这一愿望。他抓住了秦国“以贪勤民”师出不义的弱点,驳斥了栾枝“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的迂腐仁义说教,认为“敌不可纵。纵敌患生”、“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明确地把秦晋争霸中原的利害关系赤裸裸地提了出来。此外,先轸又提出伐秦的另一理由是“天奉我也”、“违天不祥”,用天命论来激励士气。先轸的鼓动完全代表了晋国统治阶级的利益,晋襄公联合了姜戎部落,带孝亲征,表明晋国动员面之广,争霸决心之大。秦晋两军,一劳一逸,一骄一慎,一方“入险而脱”,另一方据险而伏,秦师全军覆没,三帅被俘,结果完全在蹇叔的预料之中。文章到此,本可以结束,但《左传》是一部编年史书,不但要交代前因,还要交代后果。文嬴请三帅以下则是殽之战的尾声,进一步暴露了秦晋间的深刻矛盾,预示两国的争霸斗争还将加剧,同时,在尾声中通过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和秦穆公悔过等情节和细节的描写,将这三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完整和丰满。如先轸的耿直忠诚和深谋远虑,已在他和栾枝的争辩中表现出来了,尾声中又增添了他问秦囚时盛怒之下的“不顾而唾”的细节,就把先轸的鲁莽暴烈突现出来。又如秦穆公,在蹇叔哭师中,作者主要刻画他刚愎自用的一面,而在穆公向师而哭引咎认错的尾声中,则又表现他勇于改过,善于用人的一面。这样,殽之战由秦穆公执意孤行而起,又由他总结教训承认错误结束。故事和人物性格就显得比较完整了。总起来看,《秦晋殽之战》对战争的起因、性质、过程、结果以及蹇叔、王孙满、先轸对战争的分析等等,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和发挥,正确地表现了战争中一系列的战略、策略原则,包含了许多古代军事辩证法的正确因素。在《左传》记述战争的传文中,《秦晋殽之战》在写作上很有代表性,它有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一、善于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主要是表现侵略必败的主题。为了突出这一主题,文章选择了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杞子、先轸论战等几块材料,写秦军处处碰壁,突出表现秦师必败,极力渲染战争气氛,把战争的不义性质和战略错误作了充分暴露,至于战争过程本身,只用“败秦师于殽”一句带过,其他如秦晋郑三方在军事上的部署和准备就没有写,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对主题的表达。在人物的安排和处理上,包括一些很次要的人物,也是人人有着落,个个有交代。如原先充作内应的杞子,后来诡计被识破,便匆忙逃命,“奔齐”去了。连装进棺材的晋文公,也没有冷落他,殽之战后,也顺便带了一笔:“遂墨以葬文公”。这种疏密相间的安排,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二、善于用对话和行动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先轸,为了晋国的利益,当他得知秦囚因文嬴的请求而被晋襄公放走之后,就咆哮着骂起来:“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并“不顾而唾”。先轸在盛怒之下,不顾君臣尊卑,故意直呼文公夫人为“妇人”,又用吐唾沫的行动表示他对襄公纵敌的鄙视和反感,这就把先轸的卓识、粗犷和对晋国的至诚,刻画得很传神。其他如秦穆公、蹇叔、弦高等,都通过他们的言行写出了生动的个性。三、外交辞令写得委婉含蓄,曲折尽情。本篇写了三段外交辞令,都各有特色。弦高犒师时说的一段话是意在言外,说得谦恭有礼,恰如其分,既不冒犯强秦又弦外有音,明确地暗示给秦军,郑国已知道了他们偷袭的企图,做好了防卫的准备,迫使秦军逡巡不敢进。而皇武子辞杞子的一段话则是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话中婉转而又严峻地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下达了逐客令,使杞子等人感受到无形的威压,再也无法呆在郑国,只好仓皇出逃。弱小的郑国就这样不动一刀一枪排除了隐患,表现出对付厉兵秣马的秦国驻军的高妙斗争艺术。孟明谢赐一段,却是棉里藏针,话中有刺。孟明所谓“三年将拜君赐”表面上感恩戴德的客气话,隐伏着雪耻报仇的切齿誓言,辛辣嘲笑了晋君放虎归山的愚蠢,点破了阳处父诱捕他的企图,流露出自己侥幸生还的得意心情。三年后,在文公三年的传文中,记载有秦伯用孟明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至茅津济,封殽尸而还”的战绩,验证了孟明三年报仇的誓言。这就更使我们体味到孟明谢赐这段隽永含蓄的外交辞令,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大国之间的矛盾,有它特殊的作用。字数:6912作者:苏学瞻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28-35页.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谨庠序之教。推荐。爱诗词网。谨庠序①之教,申之以孝悌②之义,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三)注释①庠(xiáng)、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②悌:恭兄。③颁:同“斑”。【译文】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就向学生传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因为孝道盛行,须发斑白的长者、老人就不用再为食粮而肩挑背驮重物在路上奔波了。感悟老有所养。养老,是老龄社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孝敬的问题。
论雷峰塔的倒掉。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鲁迅在这篇杂文里,表现了他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和敢于立异的反传统的美学观点。在鲁迅看来,矗立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是中国封建主义的象征。因此,它的倒掉,使鲁迅感到,“其欣喜为何如?”才引发出这篇与传统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来。这篇杂文可分四段。第一段从未倒的雷峰塔说起。“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这是点题。但已表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似乎还不能找到第二位与鲁迅那样一反传统的审美趣味的文学家。从传统的审美趣味来看,风景区中的“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八景或十景不是好得很么?尤其是十景,给人以生活完美的感受,雷峰塔便是这样的西湖十景之一。而且不但景有十景,还移情于几乎衣食住行各方面,遂使“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至今“十全大补”的膏丸还能给病人以一种安全满足的功效。然而鲁迅偏偏反对这样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他管这叫做“十景病”。他诊断出了“十景病”的危害,说:“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其结果,“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这就是说,“十景病”式的审美趣味麻痹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矛盾的感受,助长了“十全停滞生活”的延续。明乎此,我认为可以进一步领会本篇的题旨。然而鲁迅认为,雷峰塔的应该倒掉,还不仅在于它破破烂烂的外观,更主要是它象征着封建的幽灵。在民间故事中,雷峰塔是法海镇压白娘娘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权势对自由心灵的无情摧残,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眼泪。既然白娘娘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雷峰塔也便成为邪恶与恐怖的镇压机器,同情白娘娘的人们,向往自由的人们,希望雷峰塔的倒掉,可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鲁迅不过是这种自由心灵呼唤的代言人。所以,在本篇第二段中,作者说:“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虽然成年后鲁迅终于明白里边根本没有白蛇娘娘,但是,鲁迅说:“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这是因为,它既然是一种封建主义的象征,这象征就该被否定。第三段,“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欣喜显然不是属于鲁迅一个人的。他证之以吴越山间海滨的民意,无不憎恨法海这种封建式的专制行为。可见,向往自由反对压迫的潜在意识在民间是普遍存在,他们不过借了寄寓于雷峰塔的一段神话传说来申诉自己的愿望,包括自己的不自由的心灵的宣泄。鲁迅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份量,博得普遍赞扬,正因为与民意息息相通。第四段,借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处理法海,以致迫使他逃到蟹壳里去避祸,成为“蟹和尚”,肯定伸张正义之举。因此,本文以一句民间的詈语“活该”作结。有斩钉截铁之势。本篇写得潇洒流利,语言十分有个性,间以民谚与文言,使文气跳荡多姿,形成一种雄健诙谐兼而有之的美感。
有心栽花花不开。推荐。爱诗词网。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有个叫魏鹏的官宦之子,自幼在浙江与贾家女儿娉娉订了婚,父亲死后举家回到襄阳家乡,音讯遂绝。魏鹏长至18岁,聪明好学,熟读经史,不料屡次考试不取,心中郁闷。母亲恐其成疾,遣其去浙江,一则访师问友,二则开豁心胸,三则找贾家议定婚期。那贾家只有老夫人和女儿在家,听说魏鹏到来十分欢喜,款待也十分周到,只是不提起婚姻之事。娉娉有西子之容、倾城之色,对魏鹏眉来眼去极有好感,二人诗词奉和,情意日深,遂山盟海誓成了眷属。从此无夕不欢,往来频数,只瞒了贾老夫人。不期光阴易过,夏暑将去,家中来信催魏鹏回去参加秋试。魏鹏无奈,与小姐絮絮叨叨洒泪而别。回家已将至入试之时,魏鹏仓促应试,随手去写,答卷平平。谁知偏偏那试官昏了眼,只顾圈圈点点起来,竟然高中了,果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待得廷试,虽母亲逼他赴京应试,但魏鹏仍一心想念娉娉,又怎么能静心写出好文章来?不想试官说他文字稳当,不犯忌讳,是平正举业之文,双中在甲榜,派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魏鹏甚是得意,匆匆赶往钱塘,去拜见贾老夫人,从容议及婚事。谁知贾老夫人只此一女,时刻不见尚且思念,若嫁他乡,誓死不允。然而,就在此时,魏鹏忽闻母亲病逝,只得回去奔丧。这番生离,娉娉几番哭得死去活来,终日饮恨染成一病,竟一命呜呼。魏鹏得此凶信,悲痛万分,伏地哭曰:“你为我而死,我何忍相负?惟终身不娶,以慰芳魂。”后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谚比喻一心谋求的事不能成功,随意办的事却意外地获得好结果。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率性之谓道。推荐。爱诗词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51〕可辞〔52〕也,白刃可蹈〔53〕也,中庸不可能〔54〕也。”〔注释〕 天命:这里指自然的禀赋。 性:天赋予人的本性。 率:遵循。 道:规范、人道。 修:修明、实行。 教:教化。 道:日常事物当行之理。 须臾:片刻、一会儿。 君子:《中庸》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行的人,有时指有地位的人。这里指有德行的人。 戒慎:警戒、谨慎。 睹:见、察看。 莫:无、没有。 见(xiàn):同“现”,体现。 隐:隐蔽。 微:细微小事。 发:表露、显露。 中:这里意为恰当。 中节:合于自然的道理。中,符合。节,法度、常理。 和:和谐。 达道:通达的道路,或说是天下人民共由之路,引申为天下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 致:到达。 位:安于其所、各得其所。 育:养育、生长。 中庸: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常”的意思。 反:违背、违反。 而:能、能够。 时中:应时而处中,即言行处处符合道的规范。 忌惮:畏惧。 至:极、最。 鲜:少。 知者:有智慧、有教养的人。知,同“智”。 明:著明、明了。 味:滋味。 矣夫:叹词。 知:同“智”。 也与:语气词连用。 迩(ěr)言:浅近之言。 执其两端:掌握它的两个方面。 斯:此。 予:我。 知:同“智”。 驱:驱逐、驱赶。 罟(gǔ):捕鱼的网。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辟:同“避”。 期月:一个月。 回:颜回,孔子的学生。 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不舍。服,放置。膺,胸口。 均:平,指治理公正。 爵:爵位。 〔51〕禄:官吏的俸禄。 〔52〕辞:放弃。 〔53〕蹈:踩、踏。 〔54〕中庸不可能:上述三事,即平治国家、辞爵禄、蹈白刃虽难还是能做到,而行中庸之道看似容易,实际更难。〔鉴赏〕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本来是《小戴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说明西汉时已有人专门研究《中庸》。南北朝宋散骑常侍戴颙的《礼记中庸传》二卷、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中庸讲疏》一卷,援佛入儒。唐中叶以后,李翱作《复性书》,发挥《中庸》的思想,试图建立起一套新的儒家的心性理论。北宋儒者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要籍,由曾子所传、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南宋朱熹根据北宋二程兄弟等理学开创者的观点,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并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称之为“集注”。本书《中庸》各章的划分即依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四书》中,《中庸》的理论性、思辩性高于其他三者,这从朱熹对《四书》次序的排列中可以看出。《四书》的排列次序,今通行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实际上,朱熹在其编排中曾把《中庸》置于最后。朱熹对此排列曾有说明:“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这里朱熹把《大学》看作纲领,故列于首位;把《中庸》看作精髓,故列于最后。这一起一结,首尾呼应,中间以孔、孟的言论作印证,从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朱熹之所以重视《中庸》,原因在于他视《中庸》为:“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学者玩索而有得,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矣。”(《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卷首》)他指明了《中庸》所阐明的理论具有普遍性,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细致,同实际密切相关,对学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这些说法是符合实际的。第一至第九章论述道与中庸两个观念,这里所说的道即中庸之道,然而他先从哲学上阐述道的概念,不仅为中庸之道奠定了本体论基础,而且赋予道以天人合一的意义,从而发展了道的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观念,它作为宇宙的本体、本原和根本法则,是超越于人的。在孔子学说中道是一个政治学和伦理学概念,《中庸》则第一次把道论述为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它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说规定了道的基本意义,既指出了道之本原出于天,体现了宇宙法则,又强调了道与本性、人性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天与人、内与外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中庸》这几章主要论述中庸观念的意义和重要性。它首先提出中庸即“中和”,从词义上说中和表示适度,恰当。“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描绘此时情感、意念无所偏倚,当于理;“发而皆中节”是说情感、意念的表达有分寸,不乖戾。而从哲学上说,明代王阳明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即本心,即宇宙本体。可见,根据中庸的观念,世界、本心、本性的本然状态是适度,适宜,恰当。其次,中庸意为“时中”,即人们在各方面的行为举止要合乎时宜,随时而处中。因为“中”无固定的标准,要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情况来确定。时中意味着要面对现实,尊重外部的客观条件,不能随心所欲。那些私心太重的人,往往肆欲妄行,所以《中庸》说小人反中庸,言行无所忌惮。再次,中庸是指无过无不及,这除了表示适度的意义之外,还是针对人性弱点提出的。所谓“知(读为“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描述了普遍存在的认识和行动的误区:智者、贤者由于个人主观上的偏爱和过度自信而往往走过头;而愚者、不肖者则由于智识或人格上的缺陷而常常达不到要求或标准。当然无过无不及的涵义也是反对走极端。最后,中庸是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就是把握两个基本点,使两者保持均衡,也就是遵循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孔子在各种问题上都采用的方法,如他主张在政治上要宽猛并用,在学习方法上要“学”与“思”兼顾,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时做到“文质彬彬”等等。《中庸》作者看到,由于人性的弱点,人们容易落入认识的陷阱之中,所以他们的行为常常反中庸,即使有时能遵循中庸之道,但也不能持久,所以说“民鲜久矣”。《中庸》大力提倡中庸之道,说它是极端重要的法则,自然、社会以至于整个宇宙的秩序赖以建立和维持,因此要不惜任何代价加以实行。这样,中庸就同仁、义一起被确立为儒家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观念。
【诗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渔阳的战鼓声震天动地,惊乱了宫中《霓裳羽衣曲》的舞步弦音。渔阳:唐代郡名,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此代指范阳地带,指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鼙(pí)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原为西域乐舞,名《婆罗门》,为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而成。【鉴赏】“渔阳鼙鼓”,指安禄山的军事叛乱。渔阳,今河北省蓟县一带,是叛军进攻京师的出发点。“霓裳羽衣曲”,是当时宫中最流行的舞曲。喻唐明皇贪恋杨贵妃而沉醉于歌舞欢乐之中。“惊破”的“破”字有破坏的意思,是说安史之乱发生,《霓裳羽衣曲》奏不成了。用形象的语言说明历史事件,深刻生动,极有文采。【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内战的爆发或外敌的入侵惊醒了沉醉于安乐的人们。[例]靖康初年,金兵南下,风云突变,恰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没有了平静与安宁,而生灵涂炭,无一幸免。(袁鹰、秦越《漱玉篇》)
惊破霓裳羽衣曲。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渔阳的战鼓声震天动地,惊乱了宫中《霓裳羽衣曲》的舞步弦音。渔阳:唐代郡名,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此代指范阳地带,指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鼙(pí)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原为西域乐舞,名《婆罗门》,为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而成。【鉴赏】“渔阳鼙鼓”,指安禄山的军事叛乱。渔阳,今河北省蓟县一带,是叛军进攻京师的出发点。“霓裳羽衣曲”,是当时宫中最流行的舞曲。喻唐明皇贪恋杨贵妃而沉醉于歌舞欢乐之中。“惊破”的“破”字有破坏的意思,是说安史之乱发生,《霓裳羽衣曲》奏不成了。用形象的语言说明历史事件,深刻生动,极有文采。【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内战的爆发或外敌的入侵惊醒了沉醉于安乐的人们。[例]靖康初年,金兵南下,风云突变,恰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没有了平静与安宁,而生灵涂炭,无一幸免。(袁鹰、秦越《漱玉篇》)
浑沌之死。推荐。爱诗词网。《庄子》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④〔时〕常常。⑤〔相与〕相会,在一起。⑥〔甚善〕非常和善。⑦〔谋〕商量。⑧〔德〕恩情。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⑩〔息〕呼吸。(11)〔日〕每天。【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字数:45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