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西江月

司马光西江月朗读

司马光《西江月》司马光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李端端图(局部)【明】唐寅南京博物院藏

注释①宝髻(jì):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髻,挽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挽就:挽成。②铅华:女子化妆用的铅粉。妆成:成妆。③青烟翠雾:指舞衣似青绿色的烟雾。轻盈:形容女子动作或姿态轻柔优美。④飞絮游丝:指舞衣似柳絮游丝般飘拂游动。⑤争:怎、怎么,表示感叹语气。⑥笙歌: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此处泛指奏乐唱歌。

鉴赏司马光乃北宋一代名臣,不以词而以史著称,而本词艳冶情切,前人多怀疑不会出自古板保守的君子司马光之手,然而如此推测是不确切的。北宋官员生活优裕,文臣武将歌舞觥筹、逢场作戏、丝竹管弦、儿女情长乃是盛行的社会风尚,作此小令艳词,虽并非文章正道,但也是当时文人在交游聚会时都会的“小道”。即便作为文学创作而言,也正如北宋吴处厚所说:“文章纯古,不害其为邪,文章艳丽,不害其为正。然世或见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君子,及花草月露,便谓之邪人,兹亦不尽也。”(《青箱杂记》卷八)全词写作者在歌舞筵席上对一位色艺俱佳的舞伎的惊羡、钟情。上阕是对筵席上所见舞伎的描写,分色艺两个层次;下阕则表达了对舞伎一见倾心的心情,分筵席中和筵席后两个层次。

上阕开头直接切入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正是舞伎头发“松松”之天韵自然,外妆“淡淡”之朴素适中吸引着作者。前二句虽直抒胸臆,但却含蓄恰中,点染出一位素淡美人的形象。虽只是一鳞半爪的勾勒,但却将美人描摹得十分真切可人。“青烟”“翠雾”一组意象的铺排,描摹舞伎起舞时青绿色舞衣流动的柔态,“轻盈”更多地传达出舞姿呈现的心境。“飞絮”“游丝”一组意象的铺排,刻画舞伎起舞时身体的波曲和韵律,“无定”更多地体现了舞伎的神态。此两句堪称名句,不显山露水,含蓄传神,比喻贴切,可谓匠心之作。与三国魏曹植对洛神出场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

上阕虽场景如此真切,作者如此投入,但却终究没有逼出一个态度或明朗的结果。其实,这个结果已经隐含在上述浓墨重彩的歌咏中了。下阕开场就化用俚语,“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道出对恋情的理解。平淡中却颇含对感情的真知灼见,即所谓感情复杂时难通透,通透时却依旧复杂。只有久经岁月、历尽风霜的人才能自然达到如此的领会,那种透视源于沉淀于心、澄明于胸的对人间儿女情长的理解。作者在上阕表露出对那位舞伎的无限钟情,但很快又领会到,如此的钟情只有在保留距离之时才是最美好的。相见时的种种却不如有距离的分别时那般美好,因为相见总要遭遇诸种现实,梦想总要遭受真实之考量,可谓“相见争如不见”;明明深情在怀,而表现在恋人身上时却是那般地绝情与苛刻,明明如此在意,却在对待对方时表现得如此的淡漠与无视,可谓“有情还似无情”。下阕最后两句写筵席散尽酒初醒,相见已成别离,而酒醒方知,何谓如痴如醉?何谓如梦如幻?“深院”“月斜”“人静”,好一个独自冥想的瞬间,好一个如此孤寂让人深思的场面!最后全词归结到作者回到现实中的复杂心情,是感伤?是追忆?还是失落?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全词篇幅短小,表达凝练,别致而传神,富于比喻与暗示。上阕对场景的烘托,意境恍惚流动,过渡到下阕对作者心境的展现,则富于哲理,真切而性灵,意味深长。全词语言不加虚饰,自然不雕琢,流畅而生动,质而有野,文而有度,真率而深刻,名句迭出,充分显示司马光的生活经验和涵养积累。(张伟特)

集评宋《赵德麟:“风味极不浅,乃《西江月》词也。”(《侯鲭录》)

清《陈廷焯:“司马温公词,有‘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之句……数公勋德才望,昭昭千古,而所作小词,非不尽态极妍,然不涉秽语,故不为法秀道人师呵。”(《词坛丛话》)

链接《西江月》词牌。《西江月》,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调,最早出现在敦煌曲子词中。到五代时,文人欧阳炯始有创作此调的词作,宋代就成为文人常用的词牌。《西江月》,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除第三句为七言外,其余皆为六言,各两平韵,一叶韵。

司马光的哲学思想。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曾被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之一。他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主宰,“人之贵贱贫富寿夭系于天”,一切全由天命所定,人力不能使它改变。同时,他还强调:“天地不易也,日月无变也,万物自若也,性情如故也,道何为而独变哉?”他坚持用唯心主义天命论和道德决定论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由此而认为社会历史有万世不易之规,即礼义纪纲。司马光的这些哲学思想,也成为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

元祐更化。元丰八年(1085)神宗幼子赵煦(即哲宗)继位,年仅10岁,其祖母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掌握政权后,即起用反对新法的司马光,并相继引用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等旧党入朝执政。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的理论。在一年多时间内,主持废除了大部分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实施的新法。同时,罢黜宰相蔡确、知枢密院事章惇等,贬逐神宗时用事诸臣;停止以王安石《三经新义》为学习教材和科举考试的根据;更改熙、丰时史官记录,以旧党立场重新编纂《神宗实录》;还将神宗时所取米脂、安疆等四寨无偿送还西夏。元祐元年司马光去世后,执政的旧党因为政见、学术分歧和意气之争,很快分裂成朔、洛、蜀三党,交讦无已,陷入无休止的派系倾轧。元祐八年高太皇太后卒,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执政,旧党遂被全部逐出政治舞台。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意指那些虚假笼络人心的行为。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刘备在当阳一带被曹操大败,家眷也失散。大将赵云舍生忘死,血战长坂坡,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即刘禅)。

()

朱敦儒《相见欢》朱敦儒

朱敦儒

()

【诗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

“胡蓝之狱”是朱元璋时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两个最大的冤案。明朝建立后,皇权与相权矛盾,使朱元璋深感不安。1380年,朱元璋便以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借此大兴党狱,大肆屠杀功臣宿将。以伙同胡惟庸共谋不轨,杀韩国公李善长等,毒死刘基,先后株连被杀3万余人,前后持续达10年之久,史称“胡党大狱”。“胡党”而受牵连致死者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静宁侯叶昇等,1公、21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废除丞相后,其事有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蓝玉案是朱元璋时又一次大杀功臣的冤案。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以谋反罪杀蓝玉,死1公、13侯、2伯,因蓝玉案被杀的人数达2万人,史称“蓝党大狱”。该案与胡惟庸狱合称为“胡蓝之狱”。胡蓝党案前后达14年之久,朱元璋利用“胡蓝之狱”杀了5万人之多。经过“胡蓝之狱”明朝功臣宿将已被杀戮殆尽。由于杀人过多,造成朝中无将的局面,对以后的政治斗争产生了不利影响。

()

唐·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