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朗读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2;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3。而浮生若梦4,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5,良有以也6!况阳春召我以烟景7,大块假我以文章8;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9。群季俊秀10,皆为惠连11;吾人歌咏,独惭康乐1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13,飞羽觞而醉月14。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5

1从弟:堂兄弟。序:赠序,文体名,写于送别或宴会上的一种文章。2逆旅:客舍、旅馆。3过路的旅客。4虚浮无定的人生。5秉烛夜游:汉《古诗十九首》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秉:举。6良:很。有以:有原因。7烟景:烟雾朦胧的美景。8大块:天地。假:借。文章:锦绣交织成文,此处指美妙的自然景物。9序:通“叙”,陈说。10群季:各位弟弟。俊秀:聪慧俊美。11惠连:谢惠连,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同族弟,擅诗文书画,受到谢灵运喜爱和器重。李白借他赞美自己兄弟们的才华。12“吾人”二句:李白自谦之语,意为惭愧自己不如谢灵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13琼筵:华贵的筵席。坐花:坐于花丛中。14羽觞(shang):椭圆形两边有耳的酒杯。15“罚依”句:即罚酒三杯。晋石崇在金谷园宴客,席间赋诗“或不能者,罚酒三斗”(见石崇《金谷诗序》)。

【析点】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月夜是美好的时刻,兄弟宴饮是美好的聚会,与“俊秀”饮酒赋诗是美好的情感交流。这篇赠序用优美的文字来叙写这美好的一切,写出了春景的秀丽怡人,宴会的和谐热烈,是出自诗人之手的一篇优美散文。

“阳春烟景”使人想见草木萌发、阳气升腾的迷蒙春色;“大块文章”使人想见春回人间后色彩斑斓的广袤原野,这本已是写景妙句,但李白以他诗人的感受,通过“召”“假”两词将外界景物与人的精神世界连为一体,融情于景,融景于情,充分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融入,从而留下了“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流传千古的名句。

天地为“逆旅”、光阴为“过客”的比喻,气势虽然博大,构思也甚奇特,其中又含有珍惜此聚的深意,但与“浮生若梦”“秉烛夜游”相连,就未免透出些消极的意味,流露着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调。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象·歌女”类的诗句。

()

毛泽东诗词《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

【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处】唐·李商隐《嫦娥》。【译注】室内,残烛的光亮渐渐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阴影,越发令人感到清冷。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寥落的晨星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的主人公。诗人借助环境氛围的渲染,表现了主人公孤清凄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全诗】《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释】1.云母:一种柔韧富于弹性的矿物,晶体透明,有类似珍珠的光泽。古代以其薄片装饰屏风、门扉等。烛影深:谓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暗示夜已很深。长河指银河。渐落:渐没,指银河向西移动,逐渐消失。2.嫦娥:古代神话中后羿的妻子,即传说中的月仙子。碧海青天:谓明月晚间从碧海升起,历青天而复入碧海。【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寄寓诗,幽美、窈渺而多义。或云悼亡,或云伤己之不遇,或云摹写女道士不能求偶的孤寂苦闷等等,此诗虽内涵多义,而无论其喻指对象为谁,也应该是一位与嫦娥生活处境类似的人物。前二句描绘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上句写室内,烛光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显得空寂清冷,她永夜独坐,内心能不感到黯淡孤寂?此句用冷屏残烛烘托其心境,尤为贴切。一个“深”字,更是道出了独坐之久,追忆之深。下句写室外,横空天河,渐渐西垂,将要消失;晓天的晨星,也慢慢隐没坠沉。此句用河落星沉暗示主人公永夜不眠,“渐”字状其时间流逝,“沉”字拟其低垂,既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也暗合其情怀的凄冷和心情的沉重。后二句写主人公面对一轮孤月的遐想。仰望明月,联想孤寂清冷的嫦娥,年年幽居月宫,夜夜面对无垠的碧海青天,无法排遣孤独郁闷之情,能不深深后悔偷吃不死之药吗?这里写嫦娥的处境心情也就是写主人公的处境心情,二者互为映衬,情味更为浓郁。此诗含蓄蕴藉,寄托深远,情调幽美。诗人在黑暗现实的困境中,为了在精神上摆脱世间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往往使自己陷于孤独的境地,不正是和月中嫦娥、入道女冠的处境心情类似么?无论是诗人抒发不得志的幽怨,还是写孀独女冠的孤凄,都与嫦娥高洁而孤寂的情景是灵犀相通的。诗中浓重的感伤之美最能引发清高文士的共鸣。此诗将嫦娥、女冠和诗人自己塑造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技巧高妙,唯李商隐能之。

()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

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