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秦淮河两岸,重又渐次修筑起一座座民族风格的水榭楼台,虽然说不上是重振昔日的香风艳气,却也算得上是保留民族文化的“遗产”。商贾云集的南京夫子庙秦淮河一带地方,平添了那么一点古文化的气息,在商品经济时兴的今日,也不失为一种古色古香的点缀。
本世纪二十年代的秦淮河,虽然早已经是半老徐娘,但是风韵犹存,仍旧是销魂荡魄的好去处。那时,俞平伯先生风华正茂风流倜傥,正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好时光。但是,他却在仲夏之夜,“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躺在藤椅上去“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了!在俞先生的眼里,秦淮河依然像西施一样的美丽,“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
俞先生坦然地说:“既好意思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谁还好意思不笑笑呢?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这真是事实上的Decadent(颓废者)了!”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冷静孤独的油灯映见暗淡淡的画船(?)头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在他的视觉嗅觉听觉诸般感觉里,“茉莉的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那些船儿荡,随着我们的船儿荡,随着大大小小一切的船儿荡”。
读者诸君一定已经被这些艳丽的辞藻撩拨得心旌摇荡了。但是,俞先生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还在进一步地发挥:“……从杨柳枝的乱鬓里所得的境界,照规矩,外带三分风华的,况且今宵此地动荡着有灯火的明姿,泛滥着有女儿们的娇喉!况且今宵此地,又是圆月既缺未缺,欲上未上的黄昏时候。叮��的小锣,伊轧的胡琴,沉填的大鼓……弦吹声腾遍了三里的秦淮河。”
我所以引用以上的文字,意在说明俞平伯的可贵之处。有人说,俞平伯的这一篇散文,写在“黑暗的年代”,因为他的性格旷达、洒脱,又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苦闷与不满”,便是通过及时行乐而表现出来的。他的超脱,既是对于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也是对于自身的保护,所以他在泛舟秦淮时为桨声灯影所感染,表现出超然物外的闲适。同时,游秦淮一路,俞平伯缘情悟理,夹叙夹议,写景阐理溶为一体,表达了哲人之游的情愫,他正是抱着“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的人生哲理,主张人人应“兴高采烈地活着”。并且,进而阐明俞平伯游秦淮的冷静超脱乐意融融,正是王国维所论述的“无我之境”,“我”与自然山水相互应和达到“心和境的交萦互染”的境界。
且不论俞平伯秦淮之游的心境是否“苦闷与不满”,单就以上论述的本身而言,大抵还是言之成理的。不过,俞先生还有一个可贵之处,他的精神与思想的闪光之处,却还没有被人发掘出来。
在我看来,俞平伯的这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最可贵之处,在于俞先生具有中国知识分子所缺少的“忏悔意识”。他敢于说出自己“爱一切的女人”(“至于在我呢,世间的道德久成为可笑的浮词,它的收缰勒马的威神,散作隔界的烟云了。我只背诵C.M君的几句诗给佩弦听,望他曲喻我的心胸。”C.M君的几句诗,即“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的女人;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他敢于说出“既好意思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便“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他敢于承认在秦淮河的香风艳气之中他本人“欲的胎动无可疑的”;他公开认为“谁都有一个Censor(潜意识的压抑力),这是同的;但不同的是它的脸。佩弦说他的是一种暗昧的道德意味,我说是一种似较深沉的眷爱,……”。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背负着因袭传统文化的十字架。先秦儒学之中便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教,到了宋代更有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大禁,“理学杀人”竟成为严酷的现实,所以,《金瓶梅》的作者不得不隐姓埋名,以至于作者是谁至今还是海内外“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因此,俞平伯在这篇秦淮河游记里敢于直言为世俗所不容的真心话,敢于解剖自己,表现出自我的“忏悔意识”,不能不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思想解放在他(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点“效应”或“反馈”。
正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俞平伯的这篇秦淮河游记显示出超凡的坦荡洒脱,充满着女性的魅力,使得读者诸君感受到秦淮河同女人一样的妩媚动人,这自然加深了文章的审美情趣,拓宽了文章的美感容量。
同样,正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卢梭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成为十八世纪法国浪漫文学的先河,卢梭本人也成为“法国的第一位情感作家”。而托尔斯泰从忏悔走向《复活》,开创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功。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俞平伯未能完全超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之上,或者说,他还不能完全超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之外,他的“忏悔意识”在这篇秦淮河游记里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与显露,他手中的笔还在走着迂回曲折的路线。于是,他一方面坦率地说:“灯光所以映她的秾姿,月华所以洗她的秀骨,以蓬腾的心焰跳舞她的盛年,以饧涩的眼波供养她的迟暮。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恋,圆足的颓弛,成熟了我们的心田。”另一方面,他又情不自禁地表白:“我告诸君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当时之感’,这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飞升了,无所存在。”也就是说,正当他要拷问自己灵魂的时候,他却又不无突兀地告诉读者说“无所存在”了!
当然,还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俞先生最终勇于承受时代落差所造成的悲剧命运,成为一个悲剧命运的承担者,在“历经风霜刀剑”之后成为现代中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柯平凭)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推荐。爱诗词网。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秦淮河两岸,重又渐次修筑起一座座民族风格的水榭楼台,虽然说不上是重振昔日的香风艳气,却也算得上是保留民族文化的“遗产”。商贾云集的南京夫子庙秦淮河一带地方,平添了那么一点古文化的气息,在商品经济时兴的今日,也不失为一种古色古香的点缀。本世纪二十年代的秦淮河,虽然早已经是半老徐娘,但是风韵犹存,仍旧是销魂荡魄的好去处。那时,俞平伯先生风华正茂风流倜傥,正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好时光。但是,他却在仲夏之夜,“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躺在藤椅上去“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了!在俞先生的眼里,秦淮河依然像西施一样的美丽,“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俞先生坦然地说:“既好意思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谁还好意思不笑笑呢?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这真是事实上的Decadent(颓废者)了!”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冷静孤独的油灯映见暗淡淡的画船(?)头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在他的视觉嗅觉听觉诸般感觉里,“茉莉的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那些船儿荡,随着我们的船儿荡,随着大大小小一切的船儿荡”。读者诸君一定已经被这些艳丽的辞藻撩拨得心旌摇荡了。但是,俞先生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还在进一步地发挥:“……从杨柳枝的乱鬓里所得的境界,照规矩,外带三分风华的,况且今宵此地动荡着有灯火的明姿,泛滥着有女儿们的娇喉!况且今宵此地,又是圆月既缺未缺,欲上未上的黄昏时候。叮��的小锣,伊轧的胡琴,沉填的大鼓……弦吹声腾遍了三里的秦淮河。”我所以引用以上的文字,意在说明俞平伯的可贵之处。有人说,俞平伯的这一篇散文,写在“黑暗的年代”,因为他的性格旷达、洒脱,又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苦闷与不满”,便是通过及时行乐而表现出来的。他的超脱,既是对于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也是对于自身的保护,所以他在泛舟秦淮时为桨声灯影所感染,表现出超然物外的闲适。同时,游秦淮一路,俞平伯缘情悟理,夹叙夹议,写景阐理溶为一体,表达了哲人之游的情愫,他正是抱着“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的人生哲理,主张人人应“兴高采烈地活着”。并且,进而阐明俞平伯游秦淮的冷静超脱乐意融融,正是王国维所论述的“无我之境”,“我”与自然山水相互应和达到“心和境的交萦互染”的境界。且不论俞平伯秦淮之游的心境是否“苦闷与不满”,单就以上论述的本身而言,大抵还是言之成理的。不过,俞先生还有一个可贵之处,他的精神与思想的闪光之处,却还没有被人发掘出来。在我看来,俞平伯的这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最可贵之处,在于俞先生具有中国知识分子所缺少的“忏悔意识”。他敢于说出自己“爱一切的女人”(“至于在我呢,世间的道德久成为可笑的浮词,它的收缰勒马的威神,散作隔界的烟云了。我只背诵C.M君的几句诗给佩弦听,望他曲喻我的心胸。”C.M君的几句诗,即“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的女人;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他敢于说出“既好意思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便“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他敢于承认在秦淮河的香风艳气之中他本人“欲的胎动无可疑的”;他公开认为“谁都有一个Censor(潜意识的压抑力),这是同的;但不同的是它的脸。佩弦说他的是一种暗昧的道德意味,我说是一种似较深沉的眷爱,……”。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背负着因袭传统文化的十字架。先秦儒学之中便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教,到了宋代更有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大禁,“理学杀人”竟成为严酷的现实,所以,《金瓶梅》的作者不得不隐姓埋名,以至于作者是谁至今还是海内外“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因此,俞平伯在这篇秦淮河游记里敢于直言为世俗所不容的真心话,敢于解剖自己,表现出自我的“忏悔意识”,不能不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思想解放在他(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点“效应”或“反馈”。正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俞平伯的这篇秦淮河游记显示出超凡的坦荡洒脱,充满着女性的魅力,使得读者诸君感受到秦淮河同女人一样的妩媚动人,这自然加深了文章的审美情趣,拓宽了文章的美感容量。同样,正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卢梭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成为十八世纪法国浪漫文学的先河,卢梭本人也成为“法国的第一位情感作家”。而托尔斯泰从忏悔走向《复活》,开创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功。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俞平伯未能完全超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之上,或者说,他还不能完全超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之外,他的“忏悔意识”在这篇秦淮河游记里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与显露,他手中的笔还在走着迂回曲折的路线。于是,他一方面坦率地说:“灯光所以映她的秾姿,月华所以洗她的秀骨,以蓬腾的心焰跳舞她的盛年,以饧涩的眼波供养她的迟暮。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恋,圆足的颓弛,成熟了我们的心田。”另一方面,他又情不自禁地表白:“我告诸君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当时之感’,这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飞升了,无所存在。”也就是说,正当他要拷问自己灵魂的时候,他却又不无突兀地告诉读者说“无所存在”了!当然,还是这种“忏悔意识”,使得俞先生最终勇于承受时代落差所造成的悲剧命运,成为一个悲剧命运的承担者,在“历经风霜刀剑”之后成为现代中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柯平凭)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谨庠序之教。推荐。爱诗词网。谨庠序①之教,申之以孝悌②之义,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三)注释①庠(xiáng)、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②悌:恭兄。③颁:同“斑”。【译文】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就向学生传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因为孝道盛行,须发斑白的长者、老人就不用再为食粮而肩挑背驮重物在路上奔波了。感悟老有所养。养老,是老龄社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孝敬的问题。
沈醉不知归路。推荐。爱诗词网。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选自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这是李清照回忆少女时代生活的一首词。她截取了天真烂漫的少女生活的一个片断——曾经有一次临晚乘醉尽兴忘归的泛舟。“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常”,“尝”的通假字,曾经的意思。词一开头先作交代,点出时间地点,然后以“沈醉”写人。至于为何而醉且沉?似乎应是饮酒而醉,但如果细读下文,看到主人公饱览初夏美景,留连忘返,则不妨可以说这种醉意也有几分是因这美好的景色而为之陶醉。“不知归路”四字,既承上“沈醉”而言,又引起下文的描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是进一步讲“不知归路”,其中“误入”两字照应前面的“沈醉”,因为“沈醉”方会“误入”,“藕花深处”四字则照应前面的“不知归路”,而进一步具体化。此句既说“兴尽”,又写“误入”,实际上还在写主人公余兴未尽、意犹未尽,所以虽说“兴尽”,但远远看到莲叶田田,闻到荷花飘香,却又身不由己,信舟划去。然而,当她划到藕花深处时,才发现此处已无路可通,从对景色的“沈醉”中顿然醒悟过来。作者早已就在前面交代了的“日暮”、“晚”的天气,此刻当已更晚,贪玩的少女这才不免有些吃惊,于是赶紧往回划。“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的“争”,就是争先恐后的意思,引申为“赶紧”,主人公赶紧划归,船桨击水,发出哗哗声响,把两岸沙滩上已经栖息的鸥鹭惊了起来,这也照应到前面,见出主人公确实归舟甚晚了。这就是李清照这首《如梦令》的全部内容。在这首词中,我们虽然看不到有多少现实的社会内容,但可以看到一个在封建社会中不受妇女礼教规范束缚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看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李清照词中,有不少这样的笔墨,曾因此而被封建道学家们视为“毫无顾藉”,但在今天看来这正是可贵的地方。从词的创作的角度来看,晚唐五代的花间词派主要把笔墨放在珠帘罗幕香闺佳人的描写上,天地狭窄。南唐至宋初词渐趋阔大,而李清照作为一个女词人,能走向广阔的郊外,扩大视野,不作卿卿我我男女恩怨之声,而写自己对美好自由生活及大自然的热爱,情调显得健康,意境显得开阔,这是不容易的。李清照后期词因时代的动乱而更多地写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情绪,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与她前期的词作就有这样良好的开端分不开的。这首词在艺术上采用白描的手法,不事雕饰,文辞清新,用笔轻灵,写得真切自然,已开始显露出李清照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论雷峰塔的倒掉。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鲁迅在这篇杂文里,表现了他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和敢于立异的反传统的美学观点。在鲁迅看来,矗立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是中国封建主义的象征。因此,它的倒掉,使鲁迅感到,“其欣喜为何如?”才引发出这篇与传统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来。这篇杂文可分四段。第一段从未倒的雷峰塔说起。“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这是点题。但已表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似乎还不能找到第二位与鲁迅那样一反传统的审美趣味的文学家。从传统的审美趣味来看,风景区中的“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八景或十景不是好得很么?尤其是十景,给人以生活完美的感受,雷峰塔便是这样的西湖十景之一。而且不但景有十景,还移情于几乎衣食住行各方面,遂使“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至今“十全大补”的膏丸还能给病人以一种安全满足的功效。然而鲁迅偏偏反对这样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他管这叫做“十景病”。他诊断出了“十景病”的危害,说:“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其结果,“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这就是说,“十景病”式的审美趣味麻痹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矛盾的感受,助长了“十全停滞生活”的延续。明乎此,我认为可以进一步领会本篇的题旨。然而鲁迅认为,雷峰塔的应该倒掉,还不仅在于它破破烂烂的外观,更主要是它象征着封建的幽灵。在民间故事中,雷峰塔是法海镇压白娘娘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权势对自由心灵的无情摧残,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眼泪。既然白娘娘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雷峰塔也便成为邪恶与恐怖的镇压机器,同情白娘娘的人们,向往自由的人们,希望雷峰塔的倒掉,可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鲁迅不过是这种自由心灵呼唤的代言人。所以,在本篇第二段中,作者说:“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虽然成年后鲁迅终于明白里边根本没有白蛇娘娘,但是,鲁迅说:“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这是因为,它既然是一种封建主义的象征,这象征就该被否定。第三段,“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欣喜显然不是属于鲁迅一个人的。他证之以吴越山间海滨的民意,无不憎恨法海这种封建式的专制行为。可见,向往自由反对压迫的潜在意识在民间是普遍存在,他们不过借了寄寓于雷峰塔的一段神话传说来申诉自己的愿望,包括自己的不自由的心灵的宣泄。鲁迅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份量,博得普遍赞扬,正因为与民意息息相通。第四段,借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处理法海,以致迫使他逃到蟹壳里去避祸,成为“蟹和尚”,肯定伸张正义之举。因此,本文以一句民间的詈语“活该”作结。有斩钉截铁之势。本篇写得潇洒流利,语言十分有个性,间以民谚与文言,使文气跳荡多姿,形成一种雄健诙谐兼而有之的美感。
衢地合交。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注释:圮(pi)地: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战略要道。绝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绝无退路的地区。句意: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与友军会合,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用计谋,在死地就要拼死一战。出处:《孙子·九变篇》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推荐。爱诗词网。清·徐珂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②,敦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④之,不立券⑤。亡何⑥,其人亡。蔡召⑦其子至,归之。愕然⑧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⑨语⑩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11)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12)而致(13)之。【注释】①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旃,音zhān。②〔诺责〕诺言和责任。③〔敦风义〕重视情谊。④〔寄〕寄存,寄放。⑤〔券〕书面证明。⑥〔亡(wú)何〕没多久。⑦〔召〕召唤,召集。⑧〔愕(è)然〕很吃惊的样子。⑨〔未尝〕未曾。⑩〔语〕告诉。(11)〔而翁〕你的父亲。而,同“尔”。(12)〔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13)〔致〕归还。【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有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哎,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蔡璘笑着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很了解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你。”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字数:63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56-457页.
为了使要表现的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拿另一种次要事物和它放在一起,从侧面描写,进行映衬,以次托主。烘托又称“衬托”、“映衬”,但“衬托”、“映衬”又属修辞格。烘托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面渲染描绘,从衬托中突出物象,如渲染云彩以托出月亮,即所谓“烘云托月”法。
烘托可分正托和反托。正托:指形象相类,性质相通时,以此托彼,使主体更为突出。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处理好花叶间的映照关系,不喧宾夺主,也不戕枝弱干,相得益彰,主次分明。如《三国演义》里,关羽斩华雄一节的人物相托:作者先写俞涉如何骁勇,潘凤怎样英雄,但都很快败死于华雄之手。然后关羽出马,不等探听,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此时“其酒尚温”!无须多用笔墨,关羽的神威勇武便表露无遗了。正托,还可用环境、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品格;用此情衬彼情;此景衬彼景;此事衬彼事等等。反托:指形象相异,性质相反时,正反相衬,以次托主。如鲁迅《祝福》里,用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红楼梦》中黛玉之死与宝钗结婚同时写来,以喜衬悲悲更悲。使用反托时,还可以用加剧矛盾的方法加强效果。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作者将诸葛亮与投降派的矛盾写得越尖锐,就越能体现他超人的胆识与气魄。
烘托手法。推荐。爱诗词网。为了使要表现的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拿另一种次要事物和它放在一起,从侧面描写,进行映衬,以次托主。烘托又称“衬托”、“映衬”,但“衬托”、“映衬”又属修辞格。烘托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面渲染描绘,从衬托中突出物象,如渲染云彩以托出月亮,即所谓“烘云托月”法。烘托可分正托和反托。正托:指形象相类,性质相通时,以此托彼,使主体更为突出。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处理好花叶间的映照关系,不喧宾夺主,也不戕枝弱干,相得益彰,主次分明。如《三国演义》里,关羽斩华雄一节的人物相托:作者先写俞涉如何骁勇,潘凤怎样英雄,但都很快败死于华雄之手。然后关羽出马,不等探听,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此时“其酒尚温”!无须多用笔墨,关羽的神威勇武便表露无遗了。正托,还可用环境、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品格;用此情衬彼情;此景衬彼景;此事衬彼事等等。反托:指形象相异,性质相反时,正反相衬,以次托主。如鲁迅《祝福》里,用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红楼梦》中黛玉之死与宝钗结婚同时写来,以喜衬悲悲更悲。使用反托时,还可以用加剧矛盾的方法加强效果。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作者将诸葛亮与投降派的矛盾写得越尖锐,就越能体现他超人的胆识与气魄。运用烘托的方法,一定要确定所写的主体。对宾体的描写,是为了说明、补充、烘托主体,不能过分强调宾体,喧宾夺主。另外,人们用什么景物陪衬什么感情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用雷雨陪衬打击,用丽日、鲜花陪衬欢快、幸福,用秋风、落叶陪衬悲惨、凄凉,用阳光、大道陪衬希望、光明前途等。使用烘托手法时,要注意创新,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