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葫芦

醋葫芦朗读

醋葫芦

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醋葫芦》目录书影

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醋葫芦》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二十回。题“西子湖伏雌教主编,且笑广芙蓉癖者评”,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

现仅存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笔耕山房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1995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笔耕山房刊本。

宋朝的临安,有一员外叫成珪,做些经纪事体,妻子是都直的女儿都氏,如花似玉却任性专横、妒劲十足。成珪有一极好的朋友周智,与他同经营过绢铺,后分枝,成珪另开一解库。周家有儿有女,成珪无子女,甚着急。一日,成珪对都氏说要去进香还愿。都氏让他请周家同去,她让成珪烧一炷线香,点完限时限刻赶回家。结果,成晚回了,都氏吱喳了好一会。次日,两家同去了天竺寺。拜佛烧香后,众人到船上游玩。周智对都氏说,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劝她容成珪娶妾。都氏怕小妾进来坐享其成,周说无妨。都氏动了无名之火,怪周教唆成,将他两人一同骂上,还将菜馔朝成打将过去。众人弄得不欢而散。

次日,成珪进都氏房,见丫环缘萼不管熏衣,却在看猫打雄,便用扇子朝她背上打了一下,被都氏瞧见。另一丫环红蕖送点心来,成珪刚吃过饭,就让两个丫环拿去吃。都氏越发恼怒,她认定成看上了两个丫环,就想了个办法,让成珪找个媒婆来。成珪以为让他娶妾,很是高兴。结果,都氏让王婆将两个丫环一同卖出。两个丫环长得极丑陋,王婆吃惊,成珪气个半死,一径出门半个来月,不与家中通音信,都氏却一点不着急。此事遂了另两人的意愿,一是他们过继的女儿,另一是内侄都飙。这两人都好吃懒做,尽管成珪不喜欢,但他们都会拍都氏的马屁,都氏喜欢。

成珪实际上只是在周智家住下,不让外人知晓。一日,正是初秋天气,成珪有了念家心情,便与周告别。周智给了他一个药方——黄鹂,说是可以疗妒。成珪回家后,即让人弄了三五个黄鹂,烹煮得香香的,都氏吃了感到味道很好。不想晚上受了些风寒,都氏肚子痛得要命,猛然想起成珪让她吃鸟儿,便将成珪又骂又咬。医师说不是毒药,是疗妒的,都氏愈加发怒。她将成珪揪到厅上跪着训斥,说要定个条例,即刻一方印章,让成珪印在龟头上,每日起床后,带着印儿随处可走,但不许损坏印儿,不然就严惩。几天中,那印儿随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时大时小,都氏借故打他竹片。

成珪因而终日纳闷,懒去游玩,只在周家消遣。周智问明情形后,就向他面授机宜。成珪就眼泪汪汪地对都氏说做了个怪梦,醒后觉万物皆空,因而要去佛门,讨个来生福分。都氏劝不住,请周智来,周乘机将成珪的梦解给都氏听,意思是说让成珪娶妾生子。都氏为此又定下一个计策,说娶妾可以,但要由她选择。结果,王婆为成珪找了个三十来岁尚未适人的石女熊三姑,从嫁的还有一个丫环翠苔。

成亲晚上,成珪自然没能做成好事,他便想到是都氏搞鬼,只得独自纳闷。都氏还有新愁,即怕翠苔被老家伙猎了去,因为翠苔十五、六岁,袅娜成熟。成珪见了想动她,就设了一计。时值周家何氏寿诞,成珪让都氏与自己同去贺寿,叫翠苔留下。到周家不久,成珪突然装病先回去,乘机睡到了翠苔床上。次日,都氏觉察,罚成珪跪到半夜,又将翠苔拖至花园,打得声气全无,让仆人成茂用口袋盛出抛江,对外说翠苔盗物出逃。

不料翠苔奄奄一气尚存,求成茂救救她。成茂将她送入周家,周智收下,没告诉成珪。一日,周智对成珪说,新购了一与翠苔相似的宠儿,当赠成珪为妾。成珪婚时认出翠苔,因都氏有龟头之法,很觉为难。周智让他打上一个假印,不想被都氏识破。两人争打时,门外一官经过,都氏喊住,说成与周私刻印章,希图走漏精子。那官误以为走漏精税,便将成、周打了一顿板子。成珪又给了些银子,才了却此事。

一日,成珪设宴唱戏,点了一出《疗妒羹》,惹得都氏大怒。她将都飙认定为己子,改姓成,又将产业分发都飙和养女儿、女婿,让成珪赶紧立册分股。成珪很是伤心,哭诉自己无儿之苦。都飙囊内有物,即去访旧友行赌,输了个精光。

石女妾熊二娘见家产没自己的份,就对父亲说要削发为尼。熊老同意。二娘到庵中,改名为空趣。一日课诵时,突然不开口,原来已成佛,即波斯达那尊者。后在冥判官处得知都氏命惟孤寂,与成二人绝嗣,便愿意投胎于翠苔腹中。

翠苔已成外妾,人称三娘子,产下一儿,起名梦熊。在起名庆贺的船中,成珪看见都飙同一伙泼皮无赖、妓女在另一条船上鬼混,都氏知道后,让都飙下跪,都飙反将都氏推倒,与成珪和都氏打成一团,趁乱逃往扬州。成珪有了儿子,不去想都飙之事。都氏却被气得时常发病。

一日,成珪在周家看到一画师画像十分传真,便回家与都氏商议,请画师画他们老夫妻。画师画了男左女右,都氏让他重画女左男右,以示女子贵重。画师原添了个美貌侍女,周智急叫他将侍女改成假山。一日,都氏经过画前,忽觉有响,仔细看画,见假山后有女子面貌,便疑翠苔阴魂到。忽又觉被人拖去乱打,又见都飙过去,不朝这儿看一眼,气得牙关紧闭,一点灵光,冲出顶门,直逼兜率天顶。众神知是妒妇气。玉帝令诸神去收此恶气,众神推辞至冥王处。结果,鬼卒将都氏拽走,按她所做坏事,一一惩罚。在波斯达那的请求下,鬼卒将都氏的妒筋抽去,让她还阳将功赎罪,又将《怕婆尊经》交给她。都氏还魂后,即让人寻得翠苔,赔罪还礼。

都飙带贼友进成家偷窃被捉,梦熊让父母放了他。但结果,成珪养女被火烧死,都飙被官府所捉,即日起解。

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醋葫芦》插图书影

不久,梦熊考中进士,与周家孙女完姻。都氏、成珪死后,梦熊遂出家为僧。二十多年后忽然坐化,恢复了波斯达那尊者的真身。尊者来到冥府,十殿阎王俱来迎接,方知成珪乃天上金童,因觑觎玉女被谪贬尘凡,玉帝又遣玉女托生为翠苔,了其夙愿。都飙则被鬼卒牵去。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节自《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

()

如梦令

李清照

()

《浣溪沙》·欧阳修

欧阳修

()

记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1)

()

【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出处】唐·杜牧《金谷园》。【意思】繁盛的往事追逐着芳香的尘埃,消散一空,流水潺潺,春草萋迷,已没有丁点儿尘事的萍踪。夕阳西下,东风传来啼鸟的幽怨,如泣如诉,满树落花凄然飘坠,犹似当年坠楼人的倩影。【全诗】《金谷园》.[唐].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赏析】金谷园是西晋石崇豪华的私人别墅,位于洛阳附近,唐时成为游览胜地。开成元年(836),杜牧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游览这一古迹时写下这首绝句,伤春感昔,借景抒怀。“繁华事散逐香尘”,首句点出感昔的主旨,同时为全诗定下了苍凉的基调。相传石崇曾“屑沉水之香,如粉末,布象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珍珠”(《拾遗记》)。从此可窥见金谷豪奢之一斑。种种繁华都随着香尘事去而化为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流水无情草自春”。用自然之景进一步渲染“繁华事散”。金谷水哪管人世沧桑,依旧无情地流淌着;草木更不解人之悲怆,反而长得茂盛异常,呈现出满园春色。一个“自”字,寄寓诗人多少感慨。这虽是化用“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的诗意,但加上“流水无情”,使语言更加凝重。这情景已够使人伤怀的了,这时偏又传来令人痛楚之声。“日暮东风怨啼鸟”,使伤感又笼罩上一层凄怆的帷幕。日薄西山,残阳如血,园鸟悲鸣,如怨如慕,闻之惊心。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从反面衬托,以“空”字示人之悲;杜牧则从正面落墨,以“怨”字显人之痛,异曲同工。诗人边游边想,金谷一些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件件在脑中闪现。正在这触目皆愁、入耳皆伤之际,想到绿珠,突然瞥见落花,立即水到渠成地咏出结句。“落花犹似坠楼人”。石崇有妓名叫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绿珠坠楼而死。绿珠坠楼是金谷的主要逸事,她之坠楼又是石崇繁华事散的生动体现。诗人瞥见落花,想到如花之人,又从花之落幻化出人之坠,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花落耶?人坠耶?浑然莫辨。现实中的花落成为意念中的人坠,真是想落天外,妙趣天成。绿珠的命运不也就像眼前的落花吗?结句是全篇的高潮,是作者伤春感昔的凝聚点。此句囊括了前三句的主要内容,是繁华事散逐香尘的体现,是流水无情草自春的见证人,日暮是她命运象征,啼鸣难道不是为她悲鸣?还能引起人们无穷遐想,花依然在落,绿珠坠落之事现实中也在不断重演。繁花有尽,红颜命薄,才人运蹇,事虽殊途,理则同归。“犹似”之中既含花落之伤,又蕴对绿珠之同情,更深寓自己牢落不偶的感伤,收到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作者善于捕捉典型事例,以小见大。《赤壁》以二乔的命运虚拟孙曹之霸业,此则以绿珠坠楼,实喻金谷的兴亡,一虚一实,风骚各逞。徐凝也写有《金谷园》诗,说“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把绿珠看成祸水实属偏见,与此诗比起来,立意自有高下。

()

【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