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西晋著名诗赋作家。由于出身寒微,本人虽然很有才华,博学能文,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使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纸贵,但在门阀森严的西晋社会,终身仕进不得意。左思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社会态度,他的咏史诗表现得极为强烈鲜明。左思现存诗十四首。他善于咏史抒情,感情充沛,笔力雄迈,语言醇朴,在六朝的绮靡华丽的诗风中,是有数的不被熏染者。
本篇是左思咏史八首之二。这首诗用松与苗的强烈对比,揭露了西晋极其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司马氏代魏建立晋朝,为了确保高级世族政治上的权利,吏部任人只依据门第高低作为用否的标准,这种选用法称为“门选”,结果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当时的门阀世族有荫亲属制,所荫亲属,多的可达九族,少的也还有三世。这种制度使得寒门庶族几乎是报国无门,很多社会矛盾因此而日趋尖锐化。左思的这首诗是包含愤怒感情的诗史,千余年来一直引发读者感慨不已。作者满腹不平,他提出,山上的离离弱苗,茎干不过一寸粗细,它们竟能荫盖山下的百尺青松,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地势使之然”。作者由自然界的这种不合理,进而与社会中“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力量,已使人从情理上产生共鸣。总题目是《咏史》,可是到此具体说的还是“时事”。结尾四句提出了西汉的三个历史人物,金日磾、张汤两家的子孙亲近,七世得荫,而人才出众的冯唐,却白首屈于郎署。在诗人看来,完全不合理的以“地势”定位的制度,已经“由来非一朝”了,怎能不有不平之鸣?
这首诗,感慨深沉,感染力强,主要是由于它的主题与结构形式,达到了完全统一。全诗十二句,主题是愤慨世道不公,腐败无能的世族子弟,个个早踞高位,英俊多才的寒门贤士,人人沉居下品。这种主题的揭示,见之于形象,最有力的形式莫过于具体的对比。左思在此正是用了这种手法。十二句中有四组对比句,“涧底松”与“山上苗”是对比,“彼径寸”与“此百尺”是对比,“高位”与“下僚”是对比,金张两家七世荫亲与冯唐白首不被召用是对比。比较的结果,能在对象的存在中观照自身,这是感知事物间区别最好的一种形式,是诗歌形象的具体表现手法之一。左思在诗中不仅大量用比,而比的又极为工整、匀和,名物对比中,巧妙地运用动词,避免了名实事物一般陈列的单调方式,如“以”、“荫”,“蹑”、“沉”,“藉”、“珥”等等,都有很重的份量。诗中还有对比之中的比喻,如“松”、“苗”是对比,但诗人的意图不在“松”、“苗”上,而是以它们比喻生活中的寒门与世族,这就使诗句达到了以比喻构成对比的双重形象化的高超地步。十二句诗,每四句构成一个完整比较体,每四句又都有一结,这样对三章的三结性的比较,就把全诗的主题,突出地显示出来了。这首诗流传了一千好几百年,不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能生发感慨,除了是生活现实激发人心,诗的特殊形象构成方式,及其与主题的完美统一,也是重要原因。
咏史左思。推荐。爱诗词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西晋著名诗赋作家。由于出身寒微,本人虽然很有才华,博学能文,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使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纸贵,但在门阀森严的西晋社会,终身仕进不得意。左思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社会态度,他的咏史诗表现得极为强烈鲜明。左思现存诗十四首。他善于咏史抒情,感情充沛,笔力雄迈,语言醇朴,在六朝的绮靡华丽的诗风中,是有数的不被熏染者。本篇是左思咏史八首之二。这首诗用松与苗的强烈对比,揭露了西晋极其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司马氏代魏建立晋朝,为了确保高级世族政治上的权利,吏部任人只依据门第高低作为用否的标准,这种选用法称为“门选”,结果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当时的门阀世族有荫亲属制,所荫亲属,多的可达九族,少的也还有三世。这种制度使得寒门庶族几乎是报国无门,很多社会矛盾因此而日趋尖锐化。左思的这首诗是包含愤怒感情的诗史,千余年来一直引发读者感慨不已。作者满腹不平,他提出,山上的离离弱苗,茎干不过一寸粗细,它们竟能荫盖山下的百尺青松,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地势使之然”。作者由自然界的这种不合理,进而与社会中“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力量,已使人从情理上产生共鸣。总题目是《咏史》,可是到此具体说的还是“时事”。结尾四句提出了西汉的三个历史人物,金日磾、张汤两家的子孙亲近,七世得荫,而人才出众的冯唐,却白首屈于郎署。在诗人看来,完全不合理的以“地势”定位的制度,已经“由来非一朝”了,怎能不有不平之鸣?这首诗,感慨深沉,感染力强,主要是由于它的主题与结构形式,达到了完全统一。全诗十二句,主题是愤慨世道不公,腐败无能的世族子弟,个个早踞高位,英俊多才的寒门贤士,人人沉居下品。这种主题的揭示,见之于形象,最有力的形式莫过于具体的对比。左思在此正是用了这种手法。十二句中有四组对比句,“涧底松”与“山上苗”是对比,“彼径寸”与“此百尺”是对比,“高位”与“下僚”是对比,金张两家七世荫亲与冯唐白首不被召用是对比。比较的结果,能在对象的存在中观照自身,这是感知事物间区别最好的一种形式,是诗歌形象的具体表现手法之一。左思在诗中不仅大量用比,而比的又极为工整、匀和,名物对比中,巧妙地运用动词,避免了名实事物一般陈列的单调方式,如“以”、“荫”,“蹑”、“沉”,“藉”、“珥”等等,都有很重的份量。诗中还有对比之中的比喻,如“松”、“苗”是对比,但诗人的意图不在“松”、“苗”上,而是以它们比喻生活中的寒门与世族,这就使诗句达到了以比喻构成对比的双重形象化的高超地步。十二句诗,每四句构成一个完整比较体,每四句又都有一结,这样对三章的三结性的比较,就把全诗的主题,突出地显示出来了。这首诗流传了一千好几百年,不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能生发感慨,除了是生活现实激发人心,诗的特殊形象构成方式,及其与主题的完美统一,也是重要原因。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列子御风。推荐。爱诗词网。典源出处《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疏:“姓列,名御寇,郑人也。与郑繻公同时,师于壶丘子林,著书八卷,得风仙之道,乘风游行,泠然轻举,所以称善也。”释义用法列御寇学得仙术,能够乘风而行。后以此典形容仙人乘风飞游;或用以形容乘车、船、马等奔驶疾速,如乘风一般。用典形式【仙寇】宋·杨亿:“泠然知有待,仙寇异吾曹。”【驭气】宋·范成大:“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驭风】唐·韩愈:“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宋·范成大:“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乘风】宋·范成大:“玉宵有客方东望,竟欲乘风御气游。”明·陈子龙:“方见燕雀笑黄鹄,安能乘风凌九州。”【御风】唐·李商隐:“御风知有在,去国肯无聊。”宋·史达祖:“独自卷帘栊,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驭风仙】唐·白居易:“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列子车】唐·刘禹锡:“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列御风】清·赵执信:“我身列御风,舟子僚弄丸。”【列御至】唐·骆宾王:“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还。”【御风列】宋·苏轼:“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御泠然】宋·孔平仲:“便欲御泠然,因之游广寒。”【御寇风】宋·陆游:“横空我欲江湖去,谁借泠然御寇风?”【列子御风】宋·苏轼:“列子御风殊不恶,犹被庄生讥数数。”宋·范成大:“列子御风犹有待,邹生吹律强生春。”【列生御风】唐·顾况:“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泠然御风】唐·刘禹锡:“仙子东南秀,泠然善御风。”【乘空列御】清·黄景仁:“乘空列御是耶非,广袖飘如鹢退飞。”
欧阳修
花品序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洛阳牡丹记。推荐。爱诗词网。欧阳修花品序第一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仓旁薄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洛阳城圆数十里,而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则不可植焉,岂又偏气之美者独聚此数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凡物不常有而为害乎人者,曰灾;不常有而徒可怪骇不为害者,曰妖。语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此亦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也。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幸于人焉。余在洛阳四见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见其晚者。明年,会与友人梅圣俞游嵩山少室、缑氏岭、石唐山、紫云洞,既还,不及见。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见。又明年,以留守推官岁满解去,只见其蚤者。是未尝见其极盛时。然目之所瞩,已不胜其丽焉。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余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许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计其余虽有名而不著,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姚黄魏花细叶寿安鞓红(亦曰青州红)牛家黄潜溪绯左红献来红叶底紫鹤翎红添色红倒晕檀心朱砂红九蕊真珠延州红多叶紫粗叶寿安丹州红莲花萼一百五鹿胎花甘草黄一红玉板白 花释名第二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牛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马坡,其地属河阳,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洛阳亦不甚多,一岁不过数朵。牛黄亦千叶,出于民牛氏家,比姚黄差小。真宗祀汾阴,还过洛阳,留宴淑景亭,牛氏献此花,名遂著。甘草黄,单叶,色如甘草。洛人善别花,见其树知为某花云。独姚黄易识,其叶嚼之不腥。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故张仆射齐贤有第四京贤相坊,自青州以骆驼驮其种,遂传洛中。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献来红者,大,多叶浅红花。张仆射罢相居洛阳,人有献此花者,因曰献来红。添色红者,多叶花,始开而白,经日渐红,至其落乃类深红。此造化之尤巧者。鹤翎红者,多叶花,其末白而本肉红,如鸿鹄羽色。细叶、粗叶寿安者,皆千叶肉红花,出寿安县锦屏山中。细叶者尤佳。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渐浅,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浅白,而深檀点其心,此尤可爱。一红者,多叶浅红花,叶杪杪深红一点,如人以手指之。九蕊真珠红者,千叶红花,叶上有一白点如珠,而叶密蹙其蕊为九丛。一百五者,多叶白花。洛花以谷雨为开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开,最先。丹州、延州花,皆千叶红花,不知其至洛之因。莲花萼者,多叶红花,青趺三重如莲花萼。左花者,千叶紫花,出民左氏家。叶密而齐如截,亦谓之平头紫。朱砂红者,多叶红花,不知其所出。有民门氏子者,善接花以为生,买地于崇德寺前治花圃,有此花。洛阳豪家尚未有,故其名未甚著。花叶甚鲜,向日视之如猩血。叶底紫者,千叶紫花,其色如墨,亦谓之墨紫花。在丛中旁必生一大枝,引叶覆其上。其开也,比它花可延十日之久,噫,造物者亦惜之耶!此花之出,比它花最远。传云:唐末有中官为观军容使者,花出其家,亦谓之军容紫,岁久失其姓氏矣。玉板白者,单叶白花,叶细长如拍板,其色如玉而深檀心,洛阳人家亦少有。余尝从思公至福严院见之,问寺僧而得其名,其后未尝见也。潜溪绯者,千叶绯花,出于潜溪寺。寺在龙门山后,本唐相李藩别墅,今寺中已无此花,而人家或有之。本是紫花,忽于丛中特出绯者,不过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谓之转枝花,故其接头尤难得。鹿胎花者,多叶紫花,有白点如鹿胎之纹。故苏相禹珪宅今有之。多叶紫,不知其所出。初,姚黄未出时,牛黄为第一;牛黄未出时,魏花为第一;魏花未出时,左花为第一;左花之前,唯有苏家红、贺家红、林家红之类,皆单叶花,当时为第一。自多叶、千叶花出后,此花黜矣,今人不复种也。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草,计有若今之异者,彼必形于篇咏,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风俗记第三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契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千。接时须用社后重阳前,过此不堪矣。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许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软土拥之,以蒻叶作庵子罩之,不令见风日,唯南向留一小户以达气。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白敛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敛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浇花亦自有时,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时。九月旬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一浇,正月隔日一浇,二月一日一浇。此浇花之法也。一本发数朵者,择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谓之打剥,惧其分脉也。花才落,便剪其枝,勿令结子,惧其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不损花芽,他大树亦然。此养花之法也。花开渐小于旧者,盖有蠹虫损之,必寻其穴,以硫黄簪之。其旁又有小穴如针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窗,以大针点硫黄末针之,虫乃死。虫死花复盛。此医花之法也。乌贼鱼骨以针花树,入其肤,花辄死,此花之忌也。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作于宋景祐元年(1034),全文分三部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牡丹属毛莨科,落叶小灌木,高一至一点五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有三至五裂,初夏开花。花大型单生,有红、白或紫色,极为美丽。雄蕊甚多,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布细毛。牡丹久经栽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今山东曹县等地仍有大量种植。牡丹根、皮可入药,称为“丹皮”。丹皮性微寒苦辛,有凉血清热、散瘀抑菌功效。《洛阳牡丹记》正是以精练简明的文笔详细叙述了牡丹各类品种的特色、得名的由来,洛阳观赏牡丹的风俗及牡丹的栽培技术。本文是一篇笔记文,但又不同于宋代笔记文体中的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小说笔记,它偏重于记事。前者多以旧闻、故事、诗论、文评、志怪为主要内容,而后者类似商业发达、都市繁荣后出现的风俗笔记。所不同的是本文属记事考辨间杂、二者并重的笔记文。全文分三部分,结构明了,层次清晰,相互既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能分来独立成篇。唐代开元(713-741)中,牡丹盛于长安。到了宋代,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当时其它花种都需称其本名,惟有牡丹可直呼为“花”。在第一部分《花品序第一》中,作者名为写“花品”,且列举了当时“特著者”二十四种,实则却运用了考、辨、记、述的笔法,告诉人们为什么牡丹“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牡丹虽“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然而各地的优秀品种,只有植于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越之花”可说是远罕新奇,可越人也不敢自誉,因为“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各地的著名品种都“不能独立与洛花敌”。洛阳人能毫不怜惜地把“黄芍药”之类称为“果子花”,况且“果子花”并不比它地的上等品逊色。第一自然段考、述味道十足,但是笔法讲究,不重虚美,事信言文,足见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自信、自豪与“爱重”。当时的一种流行说法认为,洛阳是“古善地”,居天地之中,花木得了中和之气,与它地不同,所以牡丹特别美盛。欧阳修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第一部分以近三分之一的笔墨辩驳了“得中和之气”的观点。他认为洛阳仅是周王朝国土的四方之中,并非天地之中,天地阴阳之和也不能为洛阳所独擅。洛阳牡丹所以美盛,并不如人们所言,是因为“中气之和”,而完全是“幸于人焉”。是由于人们长期精心培育,才使得洛阳牡丹成为“天下真花”的。在写牡丹名前,作者又以含蓄委婉口气说,他居洛阳“四见春”,皆因游历、悼亡、解官而去,错过了牡丹极盛之际,但凭他一斑之见,洛阳牡丹就已经“不胜其丽”了。言外之意是说,更何况极盛之际,洛阳牡丹其美、其异简直不可名状了。牡丹美艳可贵,富丽堂皇,古人称之为花王。唐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于是牡丹又有了“国色天香”的美誉。宋代,牡丹成了洛阳城中普遍种植的名花。据作者在西京留守兼河南府尹钱惟演处所见,当时记录的牡丹品种已达九十有余,许多品种流传至今。在第二部分《花释名第二》中,作者首先详细记述了二十五个“特著者”得名的由来。有的以氏以州命名,有的以地以色命名,还有的则是为了突出其与众不同而“旌其所异”的。同时作者一方面考述了部分“特著”培育者的家世,一方面又极细致地描绘了二十五个品种的花色、形状及“其美且异”,并对各色品种逐一加以评赏;语言形象入微,读来生动可感。牡丹是我国的特产,又名鹿韭、鼠枯、百两金、木芍药等。芍药分草芍药与木芍药两种。唐以后开始以木芍药称为牡丹。第二部分的最后,作者以考的方式记述了“牡丹”一名及洛阳牡丹的由来:上古并无“牡丹”之名,最早是以药名载入《本草》的。作为花草而言,算不得上品。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虽也兴盛,但还没有各类品种的名称。洛阳牡丹自古以来从未有现在这样繁盛,要么为什么沈(佺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善咏花草之流没把各色品种“形于篇咏”呢?尽管刘禹锡(字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也不过说“一丛千万朵”而已,并没有言及各个名品和它们的美艳独特。可以想见,洛阳牡丹的美丽繁富,是洛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牡丹在唐代是比较名贵的花木。唐李肇的《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唐代很多诗人将牡丹写入篇什,如刘禹锡:“径前芍药妖无格,池上浮渠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他们除了歌咏牡丹之美及描述赏花盛况外,还多对权贵争赏牡丹的奢靡铺张进行了讽刺。如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秦中吟·买花》)李贺的“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春草”等。唐代尚且如此,更何况“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宋代呢?第三部分《风俗记第三》,作者寥寥数笔描述了洛阳的“好花”之俗,虽然着墨不多,人们仍能想见当时赏花的盛况:士庶无异,贫贱不分,张幄帟,列市肆,笙管齐鸣,人山人海,“至落花乃罢”。作者没象白、李二人那样讽刺权贵赏花的奢侈,却也不乏针砭之词:进御牡丹定使之“马上不动摇”,且“以蜡封蒂,乃落日不落”;权贵们求其接头者,“门园子”则“以汤中蘸杀与之”。写得并不直白,而其锋芒甚明。最后,欧阳修以简练的笔墨着重介绍了牡丹的栽培技术:“接花之法”、“种花之法”、“浇花之法”、“养花之法”、“医花之法”以及“花之忌”。文字翔实细致。层次清晰明了,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园艺成就。通观此文,给人的感觉是:洛阳人真善养花、赏花、好花、重花,难怪洛阳牡丹后来居上,美不胜收,天下第一呢!欧阳修在庆历二年(1042)还作有《洛阳牡丹图》一诗,说:“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看来洛阳牡丹的品类是日益繁富美艳了。《洛阳牡丹记》与欧阳修总的文风一样,写得平易自然,尚明尚简,语言形象、生动、明快。与作者比较轻视对具体事物的细节描写所不同的是,《花释名第二》中却不乏对牡丹的详尽描摹。本文结构虽然简单,却十分严谨。三个小标题既是每一部分的主题,又是大标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结构及文体对后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南宋陆游有《天彭牡丹谱》传世,记载了蜀地牡丹七十余种,文章的结构即仿效《洛阳牡丹记》撰写。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下雨。【鉴赏】原诗中的红湿处:指落花处。花重:花因雨水而加重。锦官城:即成都。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人称春雨为好雨,说它“润物细无声”,表明他的农本思想。后人多引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句诗,表达朋友之间相救助的感激之情。【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雨水的及时或表达由此产生的欢喜心情。[例]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时节,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袁鹰《春雨》)二、用以比喻切合时宜,可应急需的事物或人物。[例1]这是一张二百元的汇票,正是刘海粟所盼望的,怎能不高兴呢。他舒展秀眉,念出了一句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姜滇《美在斯》)[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旅客最需要援助时,她都“恰巧”出现在面前。(赵致真《陈巧姑》)【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1982年第11期)○也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的道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树头上的花红润一片。红,花。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鉴赏】在众多写雨特别是写春雨的诗作中,杜甫的这首小诗堪称上品。首联便将那春雨写活:“知时节”,仿佛通了人情,懂得时序节令,偏待春日才如甘露般洒落大地,鲜脱脱充满灵性,怎不惹人喜爱。诗人不由得开篇便赞道:“好雨”。颔联承首联,写春雨之好。其来也,不急不骤,缓缓夜间而降,不张不扬,悄悄滋润万物。春雨与夏日暴雨,秋季淫雨不同,她平和、细密、轻柔,生怕惊动了正萌动、正滋生中的生灵的梦。“潜”和“细”,极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春雨的特征,足见老杜遣字之精当。同时又可看出诗人对这场细润万物的夜雨是如何地关注,他凝神细听着,更确切地说是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着大自然极细切的无声的语言。在这不眠之夜,诗人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流溢着,与这“知时节”的春雨交融相通了。颔联读来如春雨浸润心脾,令人沉醉于一派温和、宁静、细腻、绵密的氛围之中。仇兆鳌所评极是:“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听之犹不足,忍不住转而视之。颈联所现野外小径至云天一片黑沉沉。春雨虽细微,一个“俱”字,显出了这场雨的力量,涵盖上下,充盈天地,浓重、厚实。这是一幅满目皆黑的泼墨图。但却不阴森,不压抑。画者往往称:从一种基调中“跳”出一点颜色,于满纸重墨里空出一片“飞白”,使一纸皆活,满目透亮。老杜深谙此理,独具匠心地以“火独明”点化“云俱黑”,那黑暗、巨大、浓重、静止的雨幕中,闪烁一点明亮、渺小、轻盈、跳动的灯火,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融为和谐的一体。是诗乎?画乎?诗人近于彻夜未眠,喜之极迸发出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想象:今夜悄然而至的春雨,将为明日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送来一个怎样的清晨?“晓看红湿处”,看晨光中团团簇簇带雨的红花,“红”与上联“黑”对举,拂去夜幕,豁然明亮、绚烂、艳丽,与诗人“喜雨”的欢快心情正相吻合。春雨不摧花落,濡湿了花瓣重重,一个“重”字绝妙,把那湿漉漉的雨后花朵沉甸甸微微低垂的娇态刻划得维妙维肖。题为“喜雨”,却无一处正面写喜,“然喜意都从罅缝里逆透”(浦起龙语)。那是因为一场春雨虽极平常,一旦滋养万物、点化生命,便与人心之喜怒哀乐相通了。而诗人以其心灵映射万象,代自然立言,仿佛自己已化为那春雨,没有了自我,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观在此已渗透浑成,喜悦之情无可遏制,自然流溢。“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所言便是此诗所达之神化境界。春雨有灵,当感激杜子,将其一瞬之降临化为艺境中之永恒。
什么当春乃发生。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下雨。【鉴赏】原诗中的红湿处:指落花处。花重:花因雨水而加重。锦官城:即成都。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人称春雨为好雨,说它“润物细无声”,表明他的农本思想。后人多引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句诗,表达朋友之间相救助的感激之情。【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雨水的及时或表达由此产生的欢喜心情。[例]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时节,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袁鹰《春雨》)二、用以比喻切合时宜,可应急需的事物或人物。[例1]这是一张二百元的汇票,正是刘海粟所盼望的,怎能不高兴呢。他舒展秀眉,念出了一句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姜滇《美在斯》)[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旅客最需要援助时,她都“恰巧”出现在面前。(赵致真《陈巧姑》)【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1982年第11期)○也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的道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树头上的花红润一片。红,花。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鉴赏】在众多写雨特别是写春雨的诗作中,杜甫的这首小诗堪称上品。首联便将那春雨写活:“知时节”,仿佛通了人情,懂得时序节令,偏待春日才如甘露般洒落大地,鲜脱脱充满灵性,怎不惹人喜爱。诗人不由得开篇便赞道:“好雨”。颔联承首联,写春雨之好。其来也,不急不骤,缓缓夜间而降,不张不扬,悄悄滋润万物。春雨与夏日暴雨,秋季淫雨不同,她平和、细密、轻柔,生怕惊动了正萌动、正滋生中的生灵的梦。“潜”和“细”,极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春雨的特征,足见老杜遣字之精当。同时又可看出诗人对这场细润万物的夜雨是如何地关注,他凝神细听着,更确切地说是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着大自然极细切的无声的语言。在这不眠之夜,诗人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流溢着,与这“知时节”的春雨交融相通了。颔联读来如春雨浸润心脾,令人沉醉于一派温和、宁静、细腻、绵密的氛围之中。仇兆鳌所评极是:“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听之犹不足,忍不住转而视之。颈联所现野外小径至云天一片黑沉沉。春雨虽细微,一个“俱”字,显出了这场雨的力量,涵盖上下,充盈天地,浓重、厚实。这是一幅满目皆黑的泼墨图。但却不阴森,不压抑。画者往往称:从一种基调中“跳”出一点颜色,于满纸重墨里空出一片“飞白”,使一纸皆活,满目透亮。老杜深谙此理,独具匠心地以“火独明”点化“云俱黑”,那黑暗、巨大、浓重、静止的雨幕中,闪烁一点明亮、渺小、轻盈、跳动的灯火,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融为和谐的一体。是诗乎?画乎?诗人近于彻夜未眠,喜之极迸发出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想象:今夜悄然而至的春雨,将为明日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送来一个怎样的清晨?“晓看红湿处”,看晨光中团团簇簇带雨的红花,“红”与上联“黑”对举,拂去夜幕,豁然明亮、绚烂、艳丽,与诗人“喜雨”的欢快心情正相吻合。春雨不摧花落,濡湿了花瓣重重,一个“重”字绝妙,把那湿漉漉的雨后花朵沉甸甸微微低垂的娇态刻划得维妙维肖。题为“喜雨”,却无一处正面写喜,“然喜意都从罅缝里逆透”(浦起龙语)。那是因为一场春雨虽极平常,一旦滋养万物、点化生命,便与人心之喜怒哀乐相通了。而诗人以其心灵映射万象,代自然立言,仿佛自己已化为那春雨,没有了自我,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观在此已渗透浑成,喜悦之情无可遏制,自然流溢。“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所言便是此诗所达之神化境界。春雨有灵,当感激杜子,将其一瞬之降临化为艺境中之永恒。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许地山 落花生。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文章开头就说出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觉得“让它荒芜着怪可惜”,便提议“辟来做花生园罢”。姊弟们一听“都很喜欢”表示对这一提议的赞成和拥护。接着作者只用“买种底买种,动土底动土,灌园底灌园”三个整齐的短句,形象、简洁的概括了种花生的全过程。最后写几个月后花生“居然收获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成果时的欢快、喜悦、兴奋之情。以后就写全家过收获节时的愉快的情景。尽管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母亲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平时难得出场的父亲也参加了。这可以看出过收获节的重要和意义。在父亲的启示下,孩子们争说花生的好处。在大家谈的基础上,父亲开始谈花生的真正用处:把它和水果比较,它只是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这写了花生的内在之美。接着父亲又向孩子们说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并借“我”的体会,进一步形象地道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个主题是多么深刻、多么富有哲理意味,又发人深省。最后以“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结束全文,含意极其深远。后来作者便以“落华生”为笔名,以时时警策自己。《落花生》的立意很深刻,同时也非常巧妙。它托物言志,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使人深受教育与启发。文章用朴实无华的笔调,毫无铺张地叙述童年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断。从种花生写起,然后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处处扣紧题旨。文章主题是阐述关于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吃花生都是略写,只用简洁的文字把这些过程记叙清楚。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美花生的时候,引出做人的人生哲理,点明题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言简意深。表明作者在竞逐高官厚禄、争名夺利、钻营成风的社会恶习下,洁身自好,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这种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笔法,看似信笔所至,实际上结构相当严谨。有人说:“散文,朴素最美”。诚哉斯言。《落花生》是在迷人的朴素之中,展示那惊人的优美。它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含蓄。既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铺张的描写,作者只用一支白描的笔,娓娓地叙谈故事,勾勒了几个人物,写了人物的对话,人物的对话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母亲温和善良、勤劳朴实。姐弟们天真活泼,幼稚单纯。父亲循循善诱,慈爱严正。虽然每个人的话都只三言两语,但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朴素的语言,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是朴素与优美的辩证统一。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平淡而又深刻的立意非常谐调。这体现了老作家许地山作品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落花生》问世六十余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
活板原文及翻译注释。推荐。爱诗词网。宋·沈括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③。五代时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⑤。庆历中⑥,有布衣毕昇⑦,又为⑧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⑨。每字为一印⑩,火烧令(11)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2)纸灰之类冒(13)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4)置铁板上,乃密布(15)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0)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1),更互(22)用之,瞬息(23)可就(24)。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25),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6)。有奇字(27)素(28)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30)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31)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32),用讫(33)再火(34)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5)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36)所得,至今保藏。【注释】①选自《梦溪笔谈》。活板,就是活字版。板,通“版”。在印刷术上,从雕刻整块的木板发展到使用可以装拆的活字版,是很大的进步。活字版最初使用瓦字,以后改用木字、铜字,现在一般用铅字。②〔板印〕用整块木板雕刻印刷。③〔尚未盛为之〕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之,指“板印书籍”。我国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发明雕板印刷术,但那时板印书籍还没有被广泛地使用。④〔已〕通“以”。⑤〔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⑥〔庆历中〕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庆历,宋仁宗年号。⑦〔布衣毕昇〕平民毕昇。古代平民百姓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四百多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项卓越贡献。⑧〔为〕做。⑨〔钱唇〕铜钱的边。⑩〔印〕这里指泥活字。(11)〔令〕使。(12)〔和(huò)〕混合。(13)〔冒〕盖。(14)〔范〕框子。(15)〔布〕摆,排。(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熔。(17)〔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版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19)〔止〕仅,只。(20)〔已自〕已经另外。(21)〔具〕准备好。(22)〔更(gēng)互〕交替,轮流。(23)〔瞬(shùn)息〕极短的时间。瞬,一眨眼。息,一呼吸。(24)〔就〕完成。(25)〔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贴在上面(作为标记)。(26)〔每韵为一帖,木格贮(zhù)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在木格里存放。(27)〔奇字〕不常见的字(生僻字)。(28)〔素〕平时。(29)〔旋〕随即,很快地。(30)〔文理〕这里指木纹。文,通“纹”。(31)〔兼〕并且。(32)〔燔(fán)土〕就是上文中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33)〔用讫(qì)〕用完,指印完。(34)〔火〕烤。作动词用。(35)〔殊不〕一点儿不。(36)〔予群从〕我的弟侄辈。从,堂房亲属,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译文】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去做。自从五代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制作了活字版。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得像铜钱边儿一样。每个字刻成一个泥活字,用火烧使它坚固。先设置一块铁板,那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等类东西敷盖上。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地排上泥活字,排满一铁框子算做一板,拿到火上烤它;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那字面,于是字面平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上百、上千本,就快极了。通常用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一块板另外去排字,这块板才印完,那第二块板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能印出很多。每个字都有几个泥活字,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泥活字,用来防备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把活字分类标志出来,每一韵部算作一类,把它收藏在木格里。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临时现刻,用草火烧,转眼间就可以制成。不用木头做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纹有疏有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并且与药物互相粘在一起,不能拿下来;不如用火烧的黏土(制成的活字),用完了再用火烧使药物熔化,用手扒拉它,那活字就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沾上脏东西。毕昇死后,他的泥活字被我的弟侄辈们所得到,一直到今天还珍贵地保存着。字数:206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383-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