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荆门江树空

霜落荆门江树空朗读

年代:唐代诗人作者:李白←上一篇:悲歌行    下一篇:秋浦歌十七首·其一→诗词简介:开元十三年(公元725)秋季,二十五岁的李白离别蜀地,踏上了远游的途程。这首诗便是他经巴渝,出三峡,直下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时所作。首联写时、地、景,带出行踪。一个“空”字,展现出秋霜降落、万木凋零的空阔境界。在如此场景中,高挂的“布帆”鼓风而来,给整个江面增添了一派生机,顿生无限意趣。李白用典,常常不露痕迹。这里的“布帆无恙挂秋风”,写景如画,妙语天成,不象用了典故,其实不然。东晋顾恺之江行遇风,给友人写信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直取“布帆无恙”而缀以“挂西风”,便景中见情,浑然天成,其一帆风顺、行人安稳的愉悦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第三句反用有关张翰的典故。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忆及故乡吴地的鲈鱼脍,便命驾而归。李白说自己“此行”并不是为了去吃“鲈鱼脍”,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自爱名山入剡中”一句以答作结,振起全篇诗意,令人想见青年李白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对祖国名山胜水的热爱,从中感受到一种勇于追求的力的震撼和美的感染。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秋下荆门》.[唐].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qiūxiàjīnɡmén》《秋下荆门》.[tánɡ].lǐbái..[唐].李白.shuānɡluòjīnɡménjiānɡshùkōnɡ,bùfānwúyànɡɡuàqiūfēnɡ。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cǐxínɡbùwéilúyúkuài,zìàimínɡshānrùyǎnzhōnɡ。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秋下荊門》.[唐].李白.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秋霜落在荆门,树叶零落,由于山空使得江面也很开阔,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⑵空:指树枝叶落已尽。⑶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⑷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⑸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的题目,一本作“初下荆门”,当是初次出川时作。荆门,山名。《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共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山在今湖北荆门县长江南岸。作者坐船过荆门山时,正是秋天。沿江的荆门山上的树木经霜打后,树叶落了,所以称“江树空”。他坐的船是乘风,张帆安稳过去。《晋书·顾恺之传》:“顾恺之为殷仲堪参军。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地名),遭风,船败。恺之与仲堪笺曰:‘……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无恙,没有毛病,指完好。这里借用“布帆无恙”,指安渡荆门山。作者这次出川到吴越去,不是为了思乡而回乡,却是为了吴越山川人物之美而去的。《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翰)辟齐王东曹掾(齐王请他做僚属),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之见机而作。”张翰看到晋朝将乱,齐王会失败,就推说思乡,辞官回乡,这是有先见之明。作者离乡去吴越,跟张翰的思乡回去不同,是爱剡中的名山。剡(shàn善)中,今浙江嵊县,县南有剡溪,山水佳丽。《世说新语·任诞》称王徽之居山阴(今绍兴),忽忆戴逵。戴时在剡,即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这是讲王徽之的脾气怪僻。但也说明剡中有知名人物。因此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含有既爱那里的山水,也爱那里的名人在内。即这里用“入剡中”,当含有雪夜访戴的意味在内。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典故,用了“布帆无恙”的典故,用了“鲈鱼脍”的典故,是明用。假使在“入剡中”里想到雪夜访戴的故事,那里暗用。“在布帆无恙”里有含蓄的话,照这个典故看,顾恺之是“遭风,船败”,经历危险的。作者在《秋下荆门》的下一首《江行寄远》里说:“刳木出吴越,危槎百余尺”。刳木为舟,槎也借指木船,用一“危”字,当指在江中也有风浪的危险,故用“布帆无恙”来暗示,这是正面用典。张翰是借思念鲈鱼脍来辞官回乡,李白是离乡远游,所以称“不为鲈鱼脍”,这是用典来作反衬。假如入剡有访戴的含意,那是用典来指名山兼有访名人的用意。这样虽是用典而含意各别,可以借用典来表达丰富的情意。还有,“布帆无恙”,虽不知道这个典故的,并不访碍了解。不为“鲈鱼脍”与“自爱名山”联系,即不知道“鲈鱼脍”的典故,也不妨碍对这两句的理解,这又显出作者的善于用典。

  •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对峙,江水湍急。战国时为楚国西方门户,称为“楚之西塞”。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初下荆门之作。诗一起便点题,径说自己要经过的荆门,此刻正是素霜飘落,树木凋疏,一派江天寥廓的景象。这是深秋季节,诗人信笔所写,没有一点衰飒气氛,用一“空”字,反使人有开阔、明朗的感觉。次句用典。“布帆无恙”,用东晋画家顾恺之事,意谓一帆风顺或一路平安。时李白从荆门乘舟东下,可谓“就地取材”;而且驱遣自如,恍如己出,不露丝毫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寒厅诗话》)。他说自己正趁着秋风扬帆东下,轻捷快速,又透露诗人的开阔胸襟。第三句反用西晋时吴人张翰在京城洛阳作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弃官回家的故事。“此行不为”,既表示自己胸怀大志,而且这一反跌与下句“自爱名山入剡中”呼应,使诗势完气足,深厚有力。“剡中”在今浙江省嵊县一带,多名山胜水,地有剡溪,为晋朝王羲之雪夜访戴逵处。李白的“入剡中”不一定是要去游览山水,也不像王雪夜访戴那样,要留下一段风雅韵事,它只是表明自己高风亮节,今后要做一番事业,不会与眼光短浅的张翰那样的人为伍。这里李白没有径直呼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而是用托意象征手法,表明他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李鍈《诗法易简录》对此诗的结构写法所道颇详,“首句写荆门,用‘霜落’、‘树空’等字,已为次句‘秋风’通气。次句写舟下,趁便嵌入‘挂秋风’字,暗引起第三句‘鲈鱼脍’意来。第三句即以‘此行’承住上二句,以‘不为鲈鱼脍’五字翻用张翰事,以生出第四句来,托兴名山,用意委婉”。后二句所言尤确。
  •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意指那些虚假笼络人心的行为。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刘备在当阳一带被曹操大败,家眷也失散。大将赵云舍生忘死,血战长坂坡,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即刘禅)。

    ()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砥砺教化·百折不馁”类的诗句。

    ()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

    【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出处】唐·杜牧《金谷园》。【意思】繁盛的往事追逐着芳香的尘埃,消散一空,流水潺潺,春草萋迷,已没有丁点儿尘事的萍踪。夕阳西下,东风传来啼鸟的幽怨,如泣如诉,满树落花凄然飘坠,犹似当年坠楼人的倩影。【全诗】《金谷园》.[唐].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赏析】金谷园是西晋石崇豪华的私人别墅,位于洛阳附近,唐时成为游览胜地。开成元年(836),杜牧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游览这一古迹时写下这首绝句,伤春感昔,借景抒怀。“繁华事散逐香尘”,首句点出感昔的主旨,同时为全诗定下了苍凉的基调。相传石崇曾“屑沉水之香,如粉末,布象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珍珠”(《拾遗记》)。从此可窥见金谷豪奢之一斑。种种繁华都随着香尘事去而化为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流水无情草自春”。用自然之景进一步渲染“繁华事散”。金谷水哪管人世沧桑,依旧无情地流淌着;草木更不解人之悲怆,反而长得茂盛异常,呈现出满园春色。一个“自”字,寄寓诗人多少感慨。这虽是化用“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的诗意,但加上“流水无情”,使语言更加凝重。这情景已够使人伤怀的了,这时偏又传来令人痛楚之声。“日暮东风怨啼鸟”,使伤感又笼罩上一层凄怆的帷幕。日薄西山,残阳如血,园鸟悲鸣,如怨如慕,闻之惊心。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从反面衬托,以“空”字示人之悲;杜牧则从正面落墨,以“怨”字显人之痛,异曲同工。诗人边游边想,金谷一些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件件在脑中闪现。正在这触目皆愁、入耳皆伤之际,想到绿珠,突然瞥见落花,立即水到渠成地咏出结句。“落花犹似坠楼人”。石崇有妓名叫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绿珠坠楼而死。绿珠坠楼是金谷的主要逸事,她之坠楼又是石崇繁华事散的生动体现。诗人瞥见落花,想到如花之人,又从花之落幻化出人之坠,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花落耶?人坠耶?浑然莫辨。现实中的花落成为意念中的人坠,真是想落天外,妙趣天成。绿珠的命运不也就像眼前的落花吗?结句是全篇的高潮,是作者伤春感昔的凝聚点。此句囊括了前三句的主要内容,是繁华事散逐香尘的体现,是流水无情草自春的见证人,日暮是她命运象征,啼鸣难道不是为她悲鸣?还能引起人们无穷遐想,花依然在落,绿珠坠落之事现实中也在不断重演。繁花有尽,红颜命薄,才人运蹇,事虽殊途,理则同归。“犹似”之中既含花落之伤,又蕴对绿珠之同情,更深寓自己牢落不偶的感伤,收到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作者善于捕捉典型事例,以小见大。《赤壁》以二乔的命运虚拟孙曹之霸业,此则以绿珠坠楼,实喻金谷的兴亡,一虚一实,风骚各逞。徐凝也写有《金谷园》诗,说“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把绿珠看成祸水实属偏见,与此诗比起来,立意自有高下。

    ()

    清·徐珂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