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会当凌绝顶

杜甫会当凌绝顶朗读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1】一定要登上泰山极顶,到那时再俯瞰四周群山,它们将显得十分矮小。会当:唐代人的口语,定要。一释为“应当”。凌:超越,登上。绝顶:最高峰。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化出,笔力雄健,意境开阔,泰山的峻伟和诗人胸怀的博大于此可见,因而金圣叹《杜诗解》卷一说“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意思2】会当:合当。凌:登临。绝顶:最高峰。句意:将来当我登到泰山极顶的时候,居高临下一看那周围的群山,一定显得非常矮小。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后多用这两句诗说明立足点高,能容易观察事物的本质,困难问题也易于解决。【鉴赏】登上山顶,从泰山峰顶俯视天下,众山都会显得渺小。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诗人漫游齐赵,经过泰山作了此诗,这是目前所存最早的一首杜诗,写尽泰山的雄伟高峻。此句诗歌中,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即“一定要”,因此诗句不仅表现出泰山的雄伟壮丽,还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山顶、俯视天下的雄心壮志。【评析】杜甫著名诗句。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应当。凌:登上。《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明王嗣奭《杜臆》卷一:“公盖身在岳麓,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清金圣叹《杜诗解》卷一:“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位居峰巅等极高之处,鸟瞰四周,顿觉万物低矮渺小。[例]我曾经在一个明朗的早晨登上电视塔,鸟瞰晨雾弥漫的上海城,那真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整个上海,仿佛都匍匐在我的脚下了。(赵丽宏《上海抒情》)二、用以比喻取得最高成就或殊荣,傲视一切。[例]小将们把眼睛紧紧盯着乒坛的“珠穆朗玛峰”,渴望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丁《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三、用于比喻取得了卓越成就或具有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的人会觉得一般的理想和目标是那么短浅渺小。[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扔掉个人主义的包袱,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度,才能看清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从而树立起坚强的革命信念。这时再回首看那自私而可怜的个人主义,必然更觉渺小,只不过犹如人们脚下的一抔黄土而已。(黄胜平《“渺茫”与“渺小”》)【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官宦家庭出身。35岁进京城长安寻求人生前程,但很不如意,穷困中渐渐与下层人民接近,慢慢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间疾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风格沉郁苍劲,讲究格律形式,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存诗1400多首。岳:指东岳泰山,又尊称“岱宗”等。钟:聚集。神秀:指奇特的景物。阴阳:山北和山南。决:裂开。眦:眼眶。该诗杜甫早期的名作;写泰山的名篇之一。明代诗人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且立片论 此诗是诗人青年时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后写的泰山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诗篇之一。诗是押仄韵的古律,很多地方不合平仄,不是标准的五律。此诗表达青年的壮怀,主题在结尾两句,是仰慕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表达。因为有这样的壮怀,所以诗写得景象阔大,雄奇神俊。首联一问一答,就将泰山绵延广远的气势写出来了。如果用白话解释,那就是“伟大的泰山究竟是怎样的山呢?它的郁郁葱葱的山色简直将齐鲁大地染成青绿的一片,还无边无际地扩展得更远了”。“青未了”三字可见诗人的写作天才。颔联赞美大自然把神奇的景色都集中到泰山来了,泰山的高峻将山北山南分割成明暗的天色,一山之中也不同。后一句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义相近。颈联想象登上泰山高处的感受,看到云卷云舒,让自己心胸激荡。目送飞鸟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为止,大瞪着眼睛好像眼眶都要裂开一样。这两句不是登山之后的所见,而是在山下望而心想的内容。这样的心想,其实表明了青年诗人欲登高望远,纵观天下的抱负。两句的词序都是倒装,是“生层云荡胸”和“入归鸟决眦”。尾联说明自己将来一定要登上峰顶,去感受放眼望去,众山在泰山之下变得低而矮小的壮景。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典源出处《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疏:“姓列,名御寇,郑人也。与郑繻公同时,师于壶丘子林,著书八卷,得风仙之道,乘风游行,泠然轻举,所以称善也。”

()

《浣溪沙》·欧阳修

欧阳修

()

【名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金陵:即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留诗赠别。②金陵子弟:指金陵的年轻人。尽觞(shang):干杯。【鉴赏导示】这是李白在漫游中的某个春天离开金陵时赠给年轻友人之作。诗人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二句即景生情,就地取才,构思巧妙,比喻生动,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向来耐人寻味的名句。【鉴赏】这首送别诗,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交朋接友的风采,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热情纯真的友谊。开头两句首先用写意的笔法勾勒了花香四溢、热情款待的宴别场景:风吹柳絮,满店飘香;美女捧着酿造的新酒,连声呼唤客人品尝。这里虽然并未点出送别的青年朋友,但东道主对诗人的热爱和敬重,却通过这盛情的款待场面,作了侧面烘托。诗人也深受感动。柳花本无香可言,诗人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三、四句,点出饯别的东道主“金陵子弟”,并写大家欢饮的活动。“来相送”的行动,道出金陵青年的主动、热情。“欲行”,要走的人,指诗人;“不行”,不走的人,指金陵子弟。“各尽觞”,各人都喝尽了杯中的酒。诗人用众人频频干杯与酒店的美女不停劝酒相呼应,写出了告别筵席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表现了青年朋友爽朗、豪放的性格。结尾二句,诗人即兴抒情,以绵绵不尽的江水比喻他和金陵子弟依依不舍的友情,使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写出了友情的深厚、悠远和永恒。设问之中,又有比较的句式,轻灵活泼,情趣横生,也能使人产生无限遐想。【鉴赏要点】[1]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即景生情,情从景出。[3]采用比喻、设问等手法描写。[4]语言清新,侧面烘托出色。

()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体裁叙述明代历史的重要史籍。清初谷应泰编撰。顺治十三年(1656),谷氏任浙江学政佥事,延揽学者张岱、陆圻、徐倬等人,搜集史料,编撰而成。最早的刻本为顺治十五年谷氏所刻的筑益堂本。其后翻刻者甚多,以江西局本和广雅局本为最通行,近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除原书80卷及补遗6卷外,更收入清初海盐彭孙贻所作的《明朝纪事本末补编》5卷(每目为1卷,即《秘书告成》、《科举开设》、《西人封贡》、《西南群蛮》、《宦官贤奸》),其性质为补谷氏书之未备,内容虽不甚重要,亦略有可取。又清末江都倪车田撰《续明史纪事本末》18卷,记载南明之事(亦以一篇为一卷,始于《南部兵事》,终于《自成遗乱》,其性质为谷氏书的续编),因南明之事已入清史阶段,且其书取材无特殊之处,故校点本未予收入。北京图书馆有南陵徐仁山旧藏《明史纪事本末》,朱墨校注,可称善本。

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县)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学政佥事等职,一生好学勤著,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皆收入《筑益堂集》。

()

【诗句】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出处】唐·杜甫《洗兵马》。【意思】怎么能找到一位壮士,挽来天河的水,洗干净铠甲和兵器,永不使用。天河:银河。【鉴赏】安得:怎么能够。挽:牵引;导引。天河:银河。甲兵:盔甲和兵器。此联的意思是:怎么能得到一位膂力过人的人,把银河里的水引下来,洗净兵器,永远不再动用!后用来表达一种制止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用法例释】用以表达停止战争,实现永久和平的愿望。[例]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努力是为了实现杜甫诗中“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的和平主义理想,寻求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高洪《中日友好有大局人间正道是沧桑》)

()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