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朗读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身在万里之外,感伤这萧瑟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乡的生活,年老多病,我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作客:羁留于他乡。百年:古人认为人生不过百年,常用“百年”指一生。这里指年岁已暮。在羁旅思乡的一般含意中融入久客孤独的哀愁,悲秋苦病的情思,离乡万里、人已迟暮的喟叹,使人深深感到诗人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意象组合紧密,风格沉郁顿挫。【鉴赏1】我常年漂泊在外,距家乡万里之遥,对此秋景,内心感到非常伤悲;一直以来,疾病缠身,今日却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诗人登高远眺,遍目是万物萧条的秋景,诗人不由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心中顿生无限悲愁。“常作客”三字指出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百年与多病搭配,将自己人在暮年,多病缠身的处境交代清楚。本是无限孤独寂寥,极其悲伤,诗人却以“万里”“百年”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得哀愁也变得壮大而深沉。【鉴赏2】远离故乡,长久客居,时逢秋天,心情甚感悲凉;老来多病,独自登高眺望,不免感慨无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悽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客居他乡的人(多指老人)体弱多病,孤苦伶仃的境况。亦用以形容独自登高,悲感秋天。[例]他无家无小,不知如何打发乡思乡愁。年近迟暮,重病缠身,晚景凄切。真个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啊!(熊光炯《“台风”思乡曲》)【全诗】《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鉴赏】公元765年(代宗永泰元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767年(大历二年)到了长江之滨的夔州(今重庆市奉节),这首诗就是在该地(重阳节)登高时所写的。霜风渐紧、万木凋零的深秋时节,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了一派渗透着诗人悲凉情绪的自然景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哀”与“回”是诗人感情的外化,因心情悲哀而低回,便视万物皆“哀”且“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极具动态性的两个意象群,大大增添了意境的独特色彩和悲秋的强烈氛围。景中之情已表达得非常充溢,这含蓄的外壳需要点破,于是便有了第五六句的出现,这里具体地点出了常年飘泊、年老多病的生活景况和不幸遭遇,这是诗人实际情况的真实概括,因而就极有打动人的力量,而“万里”与“百年”两个词语更表现出诗人飘泊的空间之广与多病的时间之长,同时也隐含了诗人之“悲”之“病”并非小小的一己之虞……末联之句是全诗意蕴的总括,这里既有抒情,又有描写,还有叙事,我们在这诗句中看到了诗人由“艰难苦恨”染白了的两鬓繁霜,也看到了因病而新停了的酒杯。本来诗人还可以借酒浇愁以销胸中块垒,如今因病连酒都停了,这愁这苦这忧这恨又该如何排遣呢?这沉重的结尾把读者的心也坠到了忧伤的深渊……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

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

清·徐珂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

()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体裁叙述明代历史的重要史籍。清初谷应泰编撰。顺治十三年(1656),谷氏任浙江学政佥事,延揽学者张岱、陆圻、徐倬等人,搜集史料,编撰而成。最早的刻本为顺治十五年谷氏所刻的筑益堂本。其后翻刻者甚多,以江西局本和广雅局本为最通行,近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除原书80卷及补遗6卷外,更收入清初海盐彭孙贻所作的《明朝纪事本末补编》5卷(每目为1卷,即《秘书告成》、《科举开设》、《西人封贡》、《西南群蛮》、《宦官贤奸》),其性质为补谷氏书之未备,内容虽不甚重要,亦略有可取。又清末江都倪车田撰《续明史纪事本末》18卷,记载南明之事(亦以一篇为一卷,始于《南部兵事》,终于《自成遗乱》,其性质为谷氏书的续编),因南明之事已入清史阶段,且其书取材无特殊之处,故校点本未予收入。北京图书馆有南陵徐仁山旧藏《明史纪事本末》,朱墨校注,可称善本。

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县)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学政佥事等职,一生好学勤著,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皆收入《筑益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