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开元十三年(725)五月,李白从夔州出三峡,写了此诗。首句点明出发的时间、地点,“彩云间”,渲染了白帝城的高入云霄,为下面的轻舟飞流而下做铺垫。次句写舟行之速,这里从时空两个方面将“一日”和“千里”作对比,使人更感悬殊之大,一见其猛浪若飞、舟行如箭的情景,二见其前程远大、轻松愉快的心境。三、四句言行舟轻快,便觉猿声清幽,给人快感;在不知不觉中,已过万重云山,有流星奔马之势也。《上三峡》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此何其滞重!而此诗末句一个“轻”字,与之相较,别有一番意蕴,见出用字之精妙也。此诗“言舟行快绝”妙在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能使通首精神飞越”,真可谓“神气俊逸”(据《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转引桂馥《札朴》)也。此次出峡后,李白再也没有回到蜀中和绵州。此诗激情奔放,雄峻豪爽,欢快轻松,空灵飞动,可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全诗】《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翻译】早晨离开云霞变幻的白帝城,千里远的江陵一天就返回了。白帝山两岸的猿猴一直叫个不停,我乘坐的小船已经过了千万座山。【注释】①《下江陵》:又作《早发白帝城》。有人以为此诗是李白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经三峡时作,因诗中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之故,而此句出于《水经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还字而不用他字,是用韵之故”(刘开扬《唐诗的风采》)。江陵,唐时府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②白帝:城名,在今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东汉公孙述至鱼腹,见白气如龙出井中,以为祥瑞,改鱼腹为白帝,并割据此地,亦自称白帝。(见《太平寰宇记》一四八《夔州·奉节县》)③两岸猿声:《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赏析1】从字面看,此诗并无难解之处;仔细琢磨,却能体会出它在骏快豪爽中还有精练工稳的一面。即以首句“彩云间”三字而论,一般的讲法都指出这是早晨的景色,这当然很对;但诗人用这三字却有其更主要的意思,即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是也。此诗主要的内容自然是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然而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那么三、四两句纵写得再出色也会事倍功半。现在诗人一开始就告诉读者,白帝城的地势是高入云霄的,于是下面写舟行之速、时间之省、行程之缩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如单从“彩云”的字面去领会题面的“早”字,恐怕还是隔着一层的。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这句诗的大意是:“白帝城同江陵相去虽有千里之遥,但乘下水船只要一天的工夫就可以回来了。”诗人心情的喜悦舒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喜悦舒畅必须有其乘上水船时困苦艰辛的经验作基础,换言之,没有以前的乘上水船的艰苦经验——如舟行之慢、行期之拖延、安全之无保障等——是无法体会“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和喜悦的。从诗情的含蓄一面看,“还”字的涵义恰好概括了这一点。而从语言的精炼一面看,这个“还”字看似容易,实际却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第三句的境界离今人似嫌稍远,因为三峡两岸人烟日益稠密,猿啼早已成为陈迹,但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却无妨供我们联想。吴均《与宋元思书》:“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可见两者原有相类似之处。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之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自无怪诗人笔下也有一气呵成之概了。我还想说一下末句的“轻”字。由于三峡水急滩险,无论上下水,“一叶扁舟”是很难“容与中流”的;相反,由于上水船必须由纤工用力牵挽,我们心目中倒更容易联想到船的分量沉重。可是诗人偏偏下了一个“轻”字。为了形容船快,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必须给船的本身加上一笔,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于是诗人选择了这个“轻”字。夫船行水上而几乎轻如无物,则其快也可想而知。从立意看,这个“轻”字使全诗空灵飞动;而从遣辞看;它又显得那么熨帖工稳。谁说李白没有字斟句酌的功夫呢?最后,我觉得此诗频用数词也是虚实相生的。“千里”、“一日”和“万重山”,当然都不免是夸张说法(直到今天坐轮船出峡,也没有“一日千里”的速度);惟独“两岸”的“两”,却是实写。而全诗之妙,恰在这个“两”字上。正因为两岸都有山,都有猿啼,所以才能“左右逢源”;也正因为“左右逢源”,才见出船上人目不暇给、耳不暇接的神情来,这才能从紧张中见出愉快!假使风景只有一面,即使再好也难免单调,而这首诗也就只剩得一个平面,没有锋棱挺秀、空灵飞动之感了。【赏析2】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已不可确考。一般有二种说法。一说认为作于李白初次出蜀仗剑东游之际,表现了青年诗人意气风发的豪迈气概。一说认为作于李白晚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部队,获罪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因作此诗,表现了当时极其欣喜欢快的的心情。按此诗题一作“下江陵”,第二句又用“还”字,说明他不是初到江陵。所以,第二说似更为合理一些。此诗的诗意极其明白晓畅。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江陵即今湖北江陵。诗人说,早晨告别了白帝城,顺流东下,舟行迅捷,江陵千里之遥一日便到达了。当两岸猿声不绝于耳之际,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已飞快地穿越了万重山峰。这里,时间、地点、行程以及路途所见所闻,率皆如实写来,脉络分明。甚至,人们指出了它是完全取材于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江水》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在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容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相比照,可以看出李诗写从白帝到江陵舟行的迅捷、写两岸猿声,确实从郦《注》脱胎而来。但很显然,郦《注》完全是写实,只是客观描写三峡该段的山情水态,主体精神隐而不见。而李白,则将千里江山囊括于胸中,以强烈的主观激情驾驭天地万物,使之一一就列于自己笔端。千里江流水涌湍急,两岸高山重峦叠嶂,仿佛皆因诗人的一腔豪情而设,顺着笔底络绎奔腾出来。首句妙在“彩云间”三字。它虽似寻常之笔,漫不经心,却颇富意蕴。它极写白帝城之高耸入云,暗示出白帝与江陵之间的势差,不只在于远近有千里之遥,还在于高低有天壤之别。这样写来,首先便为“千里江陵一日还”巧妙地垫上了一笔,使人不难想象,“一日还”的江中小舟,绝不是轻波荡桨,优悠自在,而是从高到下,由远及近,驾着滚滚波涛,仿佛从彩云中间俯冲下来,箭也似地弹射出去的。由此体悟,顿感“一日还”极富弹性与内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余地。而且,“彩云间”云云,笔法带有夸张,已委婉地渲染出诗人“下江陵”的愉快心情,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杜甫“春水船如天上坐”的诗句。仿佛诗人不是从尘世来,而是从云中步入人间,宛如神仙下凡一般。所以,首联虽似简单交代时间、地点和行程,实已酝酿出一股难以抑制的气势,散发出一腔激越腾荡的豪情,令人顿生企羡响往、心旷神怡之感。接着二句,则仍顺此笔意,通过写行程,进一步将“下江陵”的轻快愉悦之情尽情抒写出来。这里,诗人抓住时空的对立统一,咫尺之间,舒卷出万里云天。“两岸猿声啼不住”,极言时间短暂,倏忽一瞬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则又极言空间广阔。时的短暂与空的渺远形成对立,诗人通过“轻舟”,轻轻一点,便在极短的时间范围内,表现出了极大的空间范围,使它们高度地统一起来。这里,“轻舟”是连系时空的导索,一个“过”,轻跳洒脱,咫尺千里,表现出了极富轻灵空阔意蕴的渺远诗境。这两句诗,还可使人在大小对比、动静交错之中,感受到诗境的博大与轻灵。两岸峡谷,刀劈斧削,巉岩嶙峋;万重山峦,连绵起伏,杳无边际——此皆言其大者静者;而一叶扁舟,凌波江上,倏忽跳荡,一泻千里——此又言其小者、动者。大与小的对比映衬,开拓了诗的广度与深度,显得堂庑特大,境界宏远;动与境的迭加交错,又点活了全诗的境界,使之呈现出精神飞越、逸气灵动的风貌,极富清灵秀逸之趣。所以我们说,蜀地的奇山奇水,一入诗人胸襟,经过妙笔点染,便觉灵气奔溢,雄峻挺拔,“惊风雨而泣鬼神”(杨慎《升庵诗话》评此诗语》。诗写山水,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寥寥几笔,便把诗人的轻快心情充分表现出来。寓精神内蕴于山川形貌,可谓形神皆备,臻于佳境。清人沈德潜称赞此诗“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唐诗别裁集》),堪称的评。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推荐。爱诗词网。【题解】开元十三年(725)五月,李白从夔州出三峡,写了此诗。首句点明出发的时间、地点,“彩云间”,渲染了白帝城的高入云霄,为下面的轻舟飞流而下做铺垫。次句写舟行之速,这里从时空两个方面将“一日”和“千里”作对比,使人更感悬殊之大,一见其猛浪若飞、舟行如箭的情景,二见其前程远大、轻松愉快的心境。三、四句言行舟轻快,便觉猿声清幽,给人快感;在不知不觉中,已过万重云山,有流星奔马之势也。《上三峡》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此何其滞重!而此诗末句一个“轻”字,与之相较,别有一番意蕴,见出用字之精妙也。此诗“言舟行快绝”妙在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能使通首精神飞越”,真可谓“神气俊逸”(据《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转引桂馥《札朴》)也。此次出峡后,李白再也没有回到蜀中和绵州。此诗激情奔放,雄峻豪爽,欢快轻松,空灵飞动,可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全诗】《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翻译】早晨离开云霞变幻的白帝城,千里远的江陵一天就返回了。白帝山两岸的猿猴一直叫个不停,我乘坐的小船已经过了千万座山。【注释】①《下江陵》:又作《早发白帝城》。有人以为此诗是李白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经三峡时作,因诗中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之故,而此句出于《水经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还字而不用他字,是用韵之故”(刘开扬《唐诗的风采》)。江陵,唐时府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②白帝:城名,在今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东汉公孙述至鱼腹,见白气如龙出井中,以为祥瑞,改鱼腹为白帝,并割据此地,亦自称白帝。(见《太平寰宇记》一四八《夔州·奉节县》)③两岸猿声:《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赏析1】从字面看,此诗并无难解之处;仔细琢磨,却能体会出它在骏快豪爽中还有精练工稳的一面。即以首句“彩云间”三字而论,一般的讲法都指出这是早晨的景色,这当然很对;但诗人用这三字却有其更主要的意思,即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是也。此诗主要的内容自然是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然而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那么三、四两句纵写得再出色也会事倍功半。现在诗人一开始就告诉读者,白帝城的地势是高入云霄的,于是下面写舟行之速、时间之省、行程之缩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如单从“彩云”的字面去领会题面的“早”字,恐怕还是隔着一层的。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这句诗的大意是:“白帝城同江陵相去虽有千里之遥,但乘下水船只要一天的工夫就可以回来了。”诗人心情的喜悦舒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喜悦舒畅必须有其乘上水船时困苦艰辛的经验作基础,换言之,没有以前的乘上水船的艰苦经验——如舟行之慢、行期之拖延、安全之无保障等——是无法体会“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和喜悦的。从诗情的含蓄一面看,“还”字的涵义恰好概括了这一点。而从语言的精炼一面看,这个“还”字看似容易,实际却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第三句的境界离今人似嫌稍远,因为三峡两岸人烟日益稠密,猿啼早已成为陈迹,但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却无妨供我们联想。吴均《与宋元思书》:“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可见两者原有相类似之处。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之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自无怪诗人笔下也有一气呵成之概了。我还想说一下末句的“轻”字。由于三峡水急滩险,无论上下水,“一叶扁舟”是很难“容与中流”的;相反,由于上水船必须由纤工用力牵挽,我们心目中倒更容易联想到船的分量沉重。可是诗人偏偏下了一个“轻”字。为了形容船快,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必须给船的本身加上一笔,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于是诗人选择了这个“轻”字。夫船行水上而几乎轻如无物,则其快也可想而知。从立意看,这个“轻”字使全诗空灵飞动;而从遣辞看;它又显得那么熨帖工稳。谁说李白没有字斟句酌的功夫呢?最后,我觉得此诗频用数词也是虚实相生的。“千里”、“一日”和“万重山”,当然都不免是夸张说法(直到今天坐轮船出峡,也没有“一日千里”的速度);惟独“两岸”的“两”,却是实写。而全诗之妙,恰在这个“两”字上。正因为两岸都有山,都有猿啼,所以才能“左右逢源”;也正因为“左右逢源”,才见出船上人目不暇给、耳不暇接的神情来,这才能从紧张中见出愉快!假使风景只有一面,即使再好也难免单调,而这首诗也就只剩得一个平面,没有锋棱挺秀、空灵飞动之感了。【赏析2】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已不可确考。一般有二种说法。一说认为作于李白初次出蜀仗剑东游之际,表现了青年诗人意气风发的豪迈气概。一说认为作于李白晚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部队,获罪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因作此诗,表现了当时极其欣喜欢快的的心情。按此诗题一作“下江陵”,第二句又用“还”字,说明他不是初到江陵。所以,第二说似更为合理一些。此诗的诗意极其明白晓畅。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江陵即今湖北江陵。诗人说,早晨告别了白帝城,顺流东下,舟行迅捷,江陵千里之遥一日便到达了。当两岸猿声不绝于耳之际,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已飞快地穿越了万重山峰。这里,时间、地点、行程以及路途所见所闻,率皆如实写来,脉络分明。甚至,人们指出了它是完全取材于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江水》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在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容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相比照,可以看出李诗写从白帝到江陵舟行的迅捷、写两岸猿声,确实从郦《注》脱胎而来。但很显然,郦《注》完全是写实,只是客观描写三峡该段的山情水态,主体精神隐而不见。而李白,则将千里江山囊括于胸中,以强烈的主观激情驾驭天地万物,使之一一就列于自己笔端。千里江流水涌湍急,两岸高山重峦叠嶂,仿佛皆因诗人的一腔豪情而设,顺着笔底络绎奔腾出来。首句妙在“彩云间”三字。它虽似寻常之笔,漫不经心,却颇富意蕴。它极写白帝城之高耸入云,暗示出白帝与江陵之间的势差,不只在于远近有千里之遥,还在于高低有天壤之别。这样写来,首先便为“千里江陵一日还”巧妙地垫上了一笔,使人不难想象,“一日还”的江中小舟,绝不是轻波荡桨,优悠自在,而是从高到下,由远及近,驾着滚滚波涛,仿佛从彩云中间俯冲下来,箭也似地弹射出去的。由此体悟,顿感“一日还”极富弹性与内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余地。而且,“彩云间”云云,笔法带有夸张,已委婉地渲染出诗人“下江陵”的愉快心情,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杜甫“春水船如天上坐”的诗句。仿佛诗人不是从尘世来,而是从云中步入人间,宛如神仙下凡一般。所以,首联虽似简单交代时间、地点和行程,实已酝酿出一股难以抑制的气势,散发出一腔激越腾荡的豪情,令人顿生企羡响往、心旷神怡之感。接着二句,则仍顺此笔意,通过写行程,进一步将“下江陵”的轻快愉悦之情尽情抒写出来。这里,诗人抓住时空的对立统一,咫尺之间,舒卷出万里云天。“两岸猿声啼不住”,极言时间短暂,倏忽一瞬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则又极言空间广阔。时的短暂与空的渺远形成对立,诗人通过“轻舟”,轻轻一点,便在极短的时间范围内,表现出了极大的空间范围,使它们高度地统一起来。这里,“轻舟”是连系时空的导索,一个“过”,轻跳洒脱,咫尺千里,表现出了极富轻灵空阔意蕴的渺远诗境。这两句诗,还可使人在大小对比、动静交错之中,感受到诗境的博大与轻灵。两岸峡谷,刀劈斧削,巉岩嶙峋;万重山峦,连绵起伏,杳无边际——此皆言其大者静者;而一叶扁舟,凌波江上,倏忽跳荡,一泻千里——此又言其小者、动者。大与小的对比映衬,开拓了诗的广度与深度,显得堂庑特大,境界宏远;动与境的迭加交错,又点活了全诗的境界,使之呈现出精神飞越、逸气灵动的风貌,极富清灵秀逸之趣。所以我们说,蜀地的奇山奇水,一入诗人胸襟,经过妙笔点染,便觉灵气奔溢,雄峻挺拔,“惊风雨而泣鬼神”(杨慎《升庵诗话》评此诗语》。诗写山水,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寥寥几笔,便把诗人的轻快心情充分表现出来。寓精神内蕴于山川形貌,可谓形神皆备,臻于佳境。清人沈德潜称赞此诗“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唐诗别裁集》),堪称的评。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合抱之木。推荐。爱诗词网。【注释】选自《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两臂围拢那么粗。形容树木粗大。毫末:极细微。指刚刚萌芽的小树。累土:一筐一筐土累积起来。【赏析】老子主张,防止祸患产生应在其没有发生之前,或刚发生之际。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成于细小的树苗;九层的高台,兴起于一筐筐泥土;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起步。老子认为,合抱的大树,生成于细小的树苗;九层的高台,兴起于一筐筐泥土;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起步。老子以此说明,事物是由小到大,由弱而强的。当祸乱刚出现苗头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当坏事尚处在脆弱微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平时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就能在祸乱发生之前及时消除。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鲁迅 风筝。推荐。爱诗词网。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析】《风筝》写于1925年,作者带着歉疚的心情,以质朴清新的语言,浓郁优美的抒情笔触,回忆儿时对喜爱风筝的小兄弟的粗暴行为——不许他放风筝,踏扁他即将制成的风筝。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小小的风筝牵动着作者浓浓的情思: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深深忏悔,对严酷现实的强烈的忿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篇精湛的散文诗中,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融情于事,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作品记叙的是生活中值得咀嚼难以忘怀的往事,通篇叙事,也通篇抒情,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写得墨淡情浓,感人肺腑。往事带给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心如铅块般沉重,这是觉醒后内心的负疚,精神的负重。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自己行为的实质是对儿童一次“精神的虐杀”,表现出作者对儿童诚挚爱护的高尚情怀,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光明坦荡的伟大胸襟。这使我们想起了作者的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更难得的是,作者坦诚解剖自己的同时也无情地解剖社会,作品首尾反复渲染了北方严冬的肃杀,揭示了现实的冷酷黑暗。作品将具体事件的回忆置于典型的社会背景中,反映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所述之事,是细小平凡的,然而事里蕴蓄的情感则是真挚浓烈的。难忘的愧疚,深沉的悲哀,强烈的郁懑都蕴寓于平实冷静叙述之中,朴素生动的叙事与深沉淳挚的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精巧圆熟。作品描绘了北方冬天和江南春天两种自然景色,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成为表达心境和情感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的北京严冬,浓重的肃杀气氛,令人窒息,正是北洋军阀统治下北方严酷现实的象征。而怀想中的江南早春风筝时节的景象,则令人神往;天上各式各样风姿怡人的风筝与地上的杨柳、山桃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绮丽多姿的故乡春色,正是美好境界和光明未来的象征。冬天的肃杀和春天的温煦两种景象强烈对比,互相映衬,鲜明地构成丑与美,黑暗与光明,现实与理想的尖锐对立,不仅强化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否定,且热切表现了作者身处严冬般现实,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美好春天的缅怀和倾慕,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黑暗重压下奋勇抗争、顽强求索的内心世界。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咏怀,景物描写寄寓了无限深情,创造了广阔深远、令人遐想的抒情意境。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真切传神。作品对小兄弟形象的刻划细腻丰满,极富神韵。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将他对风筝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神情毕肖,情趣横生,让人又爱又怜。他躲在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风筝,看见“我”来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他的秘密被发现时的惶悚心理。目睹“我”傲然摧毁他自制待成的风筝时,“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绝望的神态似无声的抗议,传达出他幼小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悲痛。《风筝》色彩素朴,感情深挚,格调高雅,不愧为一篇晶莹凝炼,清新明丽,极富人情味的抒情美文。
有心栽花花不开。推荐。爱诗词网。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有个叫魏鹏的官宦之子,自幼在浙江与贾家女儿娉娉订了婚,父亲死后举家回到襄阳家乡,音讯遂绝。魏鹏长至18岁,聪明好学,熟读经史,不料屡次考试不取,心中郁闷。母亲恐其成疾,遣其去浙江,一则访师问友,二则开豁心胸,三则找贾家议定婚期。那贾家只有老夫人和女儿在家,听说魏鹏到来十分欢喜,款待也十分周到,只是不提起婚姻之事。娉娉有西子之容、倾城之色,对魏鹏眉来眼去极有好感,二人诗词奉和,情意日深,遂山盟海誓成了眷属。从此无夕不欢,往来频数,只瞒了贾老夫人。不期光阴易过,夏暑将去,家中来信催魏鹏回去参加秋试。魏鹏无奈,与小姐絮絮叨叨洒泪而别。回家已将至入试之时,魏鹏仓促应试,随手去写,答卷平平。谁知偏偏那试官昏了眼,只顾圈圈点点起来,竟然高中了,果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待得廷试,虽母亲逼他赴京应试,但魏鹏仍一心想念娉娉,又怎么能静心写出好文章来?不想试官说他文字稳当,不犯忌讳,是平正举业之文,双中在甲榜,派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魏鹏甚是得意,匆匆赶往钱塘,去拜见贾老夫人,从容议及婚事。谁知贾老夫人只此一女,时刻不见尚且思念,若嫁他乡,誓死不允。然而,就在此时,魏鹏忽闻母亲病逝,只得回去奔丧。这番生离,娉娉几番哭得死去活来,终日饮恨染成一病,竟一命呜呼。魏鹏得此凶信,悲痛万分,伏地哭曰:“你为我而死,我何忍相负?惟终身不娶,以慰芳魂。”后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谚比喻一心谋求的事不能成功,随意办的事却意外地获得好结果。
《瓯北诗话》
本书为清代赵翼(号瓯北)所撰的诗话,12卷。前10卷评论唐、宋、元、明、清10家,计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各一卷,陆游二卷(附年谱),元好问、高启合一卷,吴伟业、查慎行各一卷。后2卷是续诗话,论韦应物、杜牧、王安石、黄庭坚诸人诗及诗格诗体。赵翼是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诗论,观点极为鲜明,即反对“荣古虐今”,力主“争新”、“独创”。他的论诗绝句:“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汉唐?”这与另几首都表现了一定的发展观点和追求创造的精神。再就本书的体制看,把他同一朝代的吴伟业、查慎行与李、杜相提并论,这是相当胆大的,与崇尚汉唐、“劝人不读唐以后书”的复古派迥然不同。他评诗,内容与形式并重,要这两方面都能创新才能成家。他既反对一味摹倣古人,认为这不过是“拾人牙后”、“抱柱守株”的“优孟”而已;同时也反对那些只在词句上“争难斗险、使人骇目”的形式主义倾向,认为元、白的诗触景生情,用眼前语、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因而较胜于韩、孟,“世徒以‘轻、俗’訾之,此不知诗者也!”也批评了那些把黄庭坚捧在苏轼之上,以及说苏轼超过陆游的人,因为陆游的诗具有丰富的爱国内容,而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写诗往往回避现实。苏、黄的优劣表现在写作方法上,苏随物赋形、信笔挥洒的熟练技巧,较之黄庭坚的“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是略胜一筹的。他批评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可说是一针见血的高论。但作者囿于时代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封建糟粕,有待于读者的扬弃。霍松林、胡主佑根据寿考堂、湛贻堂等《瓯北全集》本作了校点,列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1981年再版。
瓯北诗话。推荐。爱诗词网。《瓯北诗话》本书为清代赵翼(号瓯北)所撰的诗话,12卷。前10卷评论唐、宋、元、明、清10家,计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各一卷,陆游二卷(附年谱),元好问、高启合一卷,吴伟业、查慎行各一卷。后2卷是续诗话,论韦应物、杜牧、王安石、黄庭坚诸人诗及诗格诗体。赵翼是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诗论,观点极为鲜明,即反对“荣古虐今”,力主“争新”、“独创”。他的论诗绝句:“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汉唐?”这与另几首都表现了一定的发展观点和追求创造的精神。再就本书的体制看,把他同一朝代的吴伟业、查慎行与李、杜相提并论,这是相当胆大的,与崇尚汉唐、“劝人不读唐以后书”的复古派迥然不同。他评诗,内容与形式并重,要这两方面都能创新才能成家。他既反对一味摹倣古人,认为这不过是“拾人牙后”、“抱柱守株”的“优孟”而已;同时也反对那些只在词句上“争难斗险、使人骇目”的形式主义倾向,认为元、白的诗触景生情,用眼前语、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因而较胜于韩、孟,“世徒以‘轻、俗’訾之,此不知诗者也!”也批评了那些把黄庭坚捧在苏轼之上,以及说苏轼超过陆游的人,因为陆游的诗具有丰富的爱国内容,而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写诗往往回避现实。苏、黄的优劣表现在写作方法上,苏随物赋形、信笔挥洒的熟练技巧,较之黄庭坚的“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是略胜一筹的。他批评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可说是一针见血的高论。但作者囿于时代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封建糟粕,有待于读者的扬弃。霍松林、胡主佑根据寿考堂、湛贻堂等《瓯北全集》本作了校点,列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1981年再版。
东望都门信马归。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君臣相顾泪成行,沿着京城的方向信马由疆。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低头思故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