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翰林院后,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之前,其时诗人家居东鲁。诗以记梦、游仙的笔调,展开新奇瑰丽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对人生浮沉的喟叹感慨,对封建权贵、丑恶现实的蔑视和抗争。诗中的天姥(mu),山名,在今浙江省嵊县,临近剡(shan)溪。诗一开始就以“烟涛微茫”的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虚衬“云霓明天”的天姥,使其蒙上了神奇色彩;继而又以雄奇的“五岳”和“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名,在浙江省东部;天台山的南门称为赤城。)加以实衬,更显出它的巍然非凡。接着就展开一幅又一幅变幻瑰奇的梦游图景:飞度镜湖,明月照影;渌(lu)水荡漾,清猿啼鸣;“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随着“千岩万转”、“迷花倚石”,诗人就给我们展开一个更加神奇的境界:熊咆龙吟,栗林惊巅,云青欲雨,水澹烟生;霹雳使天空裂开巨缝(訇,读hong,形容大声,如“轰”),浩荡不见底的青冥之中,金银台在日月的照耀下夺目地闪烁。此刻,以霓为衣、以风为马、以虎鼓瑟、以鸾回车的仙人天神纷纷从云中而下,列座如麻……这是多么壮丽缤纷的想象,这是何等惊心眩目、光耀夺人的图景!这里除了有诗人长期漫游的经历、古代传说的印象、屈原诗歌的影响,也有长安宫廷生活的印迹,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多少人屈身权贵,曲意逢迎,只有李白才敢于表示这样决绝的态度而且付诸行动,这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为人人所传诵、为代代所共鸣的主要原因。张厚余【全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海外来客所谈沦的瀛洲,在烟雾波涛之中实在难以寻求。越人所说的天姥,在忽明忽灭的云霞之中,或许还能亲眼目睹。天姥之高与天相连,又向天边展开,它的气势超越了五岳,遮住了赤城。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面对它也只能拜倒在它的东南,把身子斜倾。因此我想在梦中畅游吴越,一夜之间飞渡过镜湖的月色。湖月照着我的影子,一直把我送到了剡溪。当年谢灵运的宿处如今还在,那里有清澈荡漾的流水和清厉的猿啼。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登山用的木屐,登上了直上青云的石梯。半山见到了海中的太阳,又听到空中啼鸣的天鸡。千山万壑,万转千回,没有固定的路径,我正在倚石欣赏那迷人的山花的时候,忽然黄昏已经来临。只听得熊在岩上大声咆哮,龙在深渊高声长吟,深林为之战栗,高崖也为之震惊。黑压压的云层啊,好象就要下雨,波光摇动啊,水中升起了烟霭。一阵电闪雷鸣,丘峦随之崩摧,洞府的两扇石门,訇然一声立即打开。青天辽阔无边无际,日月之光照耀着神仙所居的金银台。云霓当作衣裳啊风当作马,云中的神仙啊纷纷而来下。虎鼓着瑟啊鸾运转着车,仙人们啊排列得密密麻麻。我的魂魄忽然一阵悸动,恍然惊起而叹息长嗟。身边只有睡觉时的枕席,失去了刚才的那些烟霞。世间行乐之事也是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向东流去的水。现在我别你而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还,且把白鹿寄放在青崖之间,不久就要骑了它去访问名山。我怎么能低眉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展颜!【赏析】这首诗的题目,除了本诗之外,还有《别东鲁诸公》、《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等别称,是李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本诗的艺术是精湛的,思想却比较复杂。李白为何要写这首诗呢?大家知道,李白原是一位有极高抱负的人。天宝元年(742)李白经友人推荐,为唐玄宗征召入京,原认为自己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政治理想可以得到实现了。可是,玄宗只任命他一个“翰林供奉”的侍从官,是一个“光伴君旁”的闲官,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但他却因此而亲见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昏庸与腐败。他生性傲世,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招致谗毁,结果不到三年,玄宗就以“赐金放还”为名,将他逐出京城。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原先的政治理想,怀着极度悲愤之情离开了长安,浪迹天涯。天宝四载秋,当他离鲁赴越中(浙江)之时,写了这首诗赠给东鲁(即山东南部)诸友人,以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借寄游仙体,运用浪漫手法,通过“梦游天姥”,表现了弃绝尘俗、追求自由的思想;当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山水名胜和神仙世界的向往,其内容的确比较复杂。“天姥”,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与天台县西北间的一座名山。传说,登上此山能听到仙人天姥歌唱的声音,山因此得名:天姥岑。“吟”,是一种诗体名,即乐府歌行体中之一种。据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引《文式》曰:“悲如蛩螀(qiongjiang穷浆)”曰‘吟’,读之使人思怨。”****古诗,不像近体诗那样注重格律,而是比较自由的,但也不是随意乱写。它的传统特征是:以韵脚的转换来体现诗义的转变和诗境的转移。因此,我们就根据韵脚的转换来划分章节与层次。全诗可分如下三大段,即:梦前、梦游、梦后。第一段(开头至“东南倾”):梦前——向往天姥,即写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此诗写于作者离鲁赴越之际,故以海上仙山起兴,并用以仙女天姥命名的名山“天姥岑”作陪衬。因为李白知道,神仙世界虽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倒不如名山大川的胜地可供实地游赏。所以,在海客(指航海之人)侈谈神山之后,立即举出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所说的天姥来得现实。这里的瀛洲,即传说中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之一,是在大海中“微茫难求”的。而天姥山尽管高入云霄,因云霞明灭而时隐时现,却实有其地,可供人遨游,也将会有“成仙”之趣。这样一说,令人顿生遨游天姥之念。下边四句即转入专写天姥山的胜景——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之第一句,写其高,兼状雄阔。“向天横”,是一个奇崛之辞,是李白神来之笔,把天姥狂肆的个性写了出来。诗之第二句,是为了加深印象的“补笔”,连用“五岳”、“赤城”等名山作陪衬,作补充。赤城,是天台山的门户,离天姥不远,所以用“势拔”,以显夸张之意。这样写,作者还嫌不足,不够气派,故在下边两句,以写天台山与天姥山作映衬,“天台四万八千丈”,虽已很高,但比之天姥还矮了一截,俨然像要倾倒在它的脚下一般。诗人就这样地用了夸张、烘托手法,极写了天姥山的雄伟气势,令人不禁神驰心往,于是,引出了“梦游”之念。第二段(“我欲因之”至“烟霞”):梦游——奇特情景,即全力写梦这一大段有五层意思——第一层:入梦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这是诗人写入梦的前六句诗。头一句,承上启下,既写了梦之所由,又写了梦之所向。接着三句,用“一夜飞渡”和“明月照送”,表现诗人对于游天姥山的急切而兴奋的轻快心态。后边两句,诗人用“渌水”和“猿啼”,写出当年谢灵运的留宿处——即唐时的剡溪,仍然是一派非凡气象。在此补释几个词语——吴越,吴、越两地相邻,连类而及,实指越,是偏义复义。镜湖,今绍兴一个胜地,即鉴湖,因波平如镜而得名,又名庆湖。剡溪,剡,读shàn,即曹娥江之上游,古剡溪位于浙江嵊县三界南至新昌县境内。谢公,即南朝诗人谢灵运,当年他游天姥山时曾于剡剡溪投宿。谢灵运曾在自己的《登临海峤》一诗写道:“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第二层:登山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平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里的谢公屐(jī),指谢灵运特制的登山木鞋,鞋底装有活动的锯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天鸡,据《述异记》云:“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这段文字是写“登山之奇观”。诗人穿着“谢公屐”攀登天姥,是沿着前人之径,直攀至半山腰(即“半壁”),还未抵峰顶,即可见“海日之光”,可闻“天鸡之鸣”,可以想见天姥的高峻和神奇;至于天姥山路的“千岩万转”,更使人感到峻险奇伟。这怎么不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呢?诗人迷恋于奇花异石,却不知天色已晚了。这是梦中登山的情状,是“梦游”中最恬静安适的一段描写。下边即写山中夜景——第三层:夜景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里的咆,是怒吼;吟,是长鸣。殷,读yǐn隐,形容声音宏大,有如雷鸣。对于“熊咆龙吟”,有二说,一说意谓岩泉发出巨大声响,有如熊咆龙吟;一说实写熊咆龙吟,两说可通。这里是写天姥夜景的,但前后两句气氛大不相同。为什么呢?这是诗人有意为之,造出变化,不使感到平衍。前两句使人听到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巨响,震撼着岩泉;并使密林战慄,使层巅(即重迭的山岭)震惊。从而令人感到身置高危之地,不免阴森逼人,但也显出天姥之奇险。后两句,举目远瞻,却依然一派舒缓气氛:天空盖着带雨的青云(即黑云),远处是一泓摇荡生烟的海水,一片迷茫缥缈气象。这种有起有伏的描写,固然为使诗歌有变化、有光彩,同时也为下边仙境的描绘作了铺垫。第四层:仙境这段文字较长,有十句——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文字主要是描绘洞天仙境。诗人先用“列缺”二句写这时正是雷雨交加,大雨即至的惊心动魄情景。列缺,即闪电;霹雳,即雷声。这是洞天仙境出现前的描写,以便衬出仙境幻现的出奇色彩。你听,在“訇(hōng轰)然”一声巨响过后,“洞天石扉中开”,仙境立即呈现于眼前。诗歌以六句的篇幅从以下三个方面细加描绘——先以“青冥”二句,描绘洞天内的建筑陈设:浩荡的青冥(即天空),深邃而不见边际,光芒万丈,奇异璀璨的住处,金碧辉煌的楼台,珍奇的陈设,令人眩目。金银台,指神仙居住之地。郭璞《游仙诗》云:“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再以“霓为衣”二句,写了众仙的衣着行止:这些大仙们穿的是虹霓做成的衣服,乘着长风,纷纷从上空的云朵中翩然下来,令人神往。云之君,云神。此泛指从云中下来的众仙。又以“虎鼓瑟”二句,写了鸟兽吹打拉车的热闹场面。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回车,即拉车。列如麻,极言众多。这些描写,既富丽堂皇,又雍雍静穆,有色有声,历历如画。这是诗人长远以来所憧憬的景象,现在一旦实现了,这是多么令人快慰的梦境呵!然而,好景难驻,幻境很快破灭了。第五层:惊梦在这层中,诗人写了由梦境而惊醒,回到了现实的人间——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悸,心惊;怳,同“恍”,猛然觉醒的样子。长嗟,深深地叹息。枕席,借指现实的尘俗生活。向来,即前一晌,指梦境中。烟霞,指梦境中的恍惚奇景。这四句诗道出诗人在梦境破灭之后的烦闷惆怅心情。前二句,紧接上文蝉联而下,“列仙如麻”的仙境还未在眼前消逝时,自己却已惊醒了过来,魂悸心动,不断叹息。后二句是说,一旦从梦中醒来后,留下的只是终身陪伴着自己的枕席之类的现实生活,而那美好的梦中仙境,已失却于渺茫的烟霞之中。这第二大段的诗句,写了上述的五层意思,乍看,似乎飘忽无着,实则层次清晰,有本有末,循序推进,耳闻目睹,历历如绘。吟诵时,如大气包裹,一气呵成,不让人喘息;玩味时,又感结构严谨,丝联缝合,无懈可击。第三段(“世间行乐”至“不得开心颜”):梦后——直抒胸臆,揭示诗旨这一大段,主要写这样两层意思,即——第一层:现实总结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是诗人对自己的阅历,进行总结后得出的道理。这似乎是一种消极情绪的流露,然则,这都是现实给予的教训。自古以来,行乐难常,一切荣华富贵,都如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其实,这正是诗人的一种人生体悟,是哲理的升华。第二层:径直言志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第一句是照应诗题“留别”的,同时,也是让人注意下文的主题的提示。在诗人看来,天地无穷,万事不过游仙梦幻,还不如骑上白鹿去寻仙访道。但在慨叹造物无情之际,诗人又不肯屈于豪门权贵,不甘于低眉哈腰地辱身降志,于是,从心地里喷发出满腔的激愤:“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点题之句,也是诗人感情的凝聚点。所谓“卒章显志”,这里所显示的正是诗人不取悦于人、不苟合于俗的傲世之志!****
这首歌行体的古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举其大者而言:一、闪耀理想之火,回响反抗之声李白在受到政治上的打击之后,他以大无畏气慨,勇敢地、坚决地与上层统治者决裂。他那“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响亮呼喊,正代表了当时进步士林的心声和愿望;他那豪放俊逸的品格,也正是进步知识分子思想品格的集中和概括。李白的愤世嫉俗、返归自然的思想,通过游仙形式加以表达,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消极面”。宇宙无限,人生暂短,人事无常,是客观存在。他把“洞天仙境”视为极乐世界,梦寐以求的自由王国。诗人是以极端兴奋的心情,用十分绚丽的笔触来加以描绘的。这个仙界奇景正反衬着黑暗丑恶的现实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二、浪漫精神,美妙意境,奇特想象诗人在这篇梦游诗中,采取超现实的形式来表达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所以,他运用了众多的艺术手法,对自己的情志加以体现。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多方面地借用奇特的夸张方法和色彩缤纷的想象,让自己诗歌成为摇曳多姿的艺术品。夜色苍茫,皎月临照,碧波涟漪,呈现着镜湖的迷人的秀美;登攀天梯,苍浪托日,天鸡啼晓,显出天姥的动魄的壮美;暮色迷茫,青云盖天,闪电惊雷,足见其境的惊魂的森凛;飞阁流金,楼台喷彩,列仙降游,更让人感到目眩神摇。总之,每幅画面都有规定的意境和多种色彩以及鲜明的形象。这样,诗歌就富有美学意义和感人力量。三、熔诗骚、汉赋、骈文、乐府和近体诗于一炉李白这篇“吟留别”,是诗艺的“大杂烩”,也是声学上的交响乐。它既用了四言的《诗经》和古风,以及乐府歌行的体制,又杂用了屈骚的句法和汉赋的铺陈,还不时缀有骈文及近体诗重用典、讲对仗的特点。它又善于汲取民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句型上,以七言为主,错以长短句型,参差多变,浑然一体,忽刚忽柔,或纵或收,在波澜起伏中,呈现了一种“逸兴壮思”的豪放气慨。
海客谈瀛洲。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翰林院后,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之前,其时诗人家居东鲁。诗以记梦、游仙的笔调,展开新奇瑰丽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对人生浮沉的喟叹感慨,对封建权贵、丑恶现实的蔑视和抗争。诗中的天姥(mu),山名,在今浙江省嵊县,临近剡(shan)溪。诗一开始就以“烟涛微茫”的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虚衬“云霓明天”的天姥,使其蒙上了神奇色彩;继而又以雄奇的“五岳”和“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名,在浙江省东部;天台山的南门称为赤城。)加以实衬,更显出它的巍然非凡。接着就展开一幅又一幅变幻瑰奇的梦游图景:飞度镜湖,明月照影;渌(lu)水荡漾,清猿啼鸣;“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随着“千岩万转”、“迷花倚石”,诗人就给我们展开一个更加神奇的境界:熊咆龙吟,栗林惊巅,云青欲雨,水澹烟生;霹雳使天空裂开巨缝(訇,读hong,形容大声,如“轰”),浩荡不见底的青冥之中,金银台在日月的照耀下夺目地闪烁。此刻,以霓为衣、以风为马、以虎鼓瑟、以鸾回车的仙人天神纷纷从云中而下,列座如麻……这是多么壮丽缤纷的想象,这是何等惊心眩目、光耀夺人的图景!这里除了有诗人长期漫游的经历、古代传说的印象、屈原诗歌的影响,也有长安宫廷生活的印迹,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多少人屈身权贵,曲意逢迎,只有李白才敢于表示这样决绝的态度而且付诸行动,这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为人人所传诵、为代代所共鸣的主要原因。张厚余【全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海外来客所谈沦的瀛洲,在烟雾波涛之中实在难以寻求。越人所说的天姥,在忽明忽灭的云霞之中,或许还能亲眼目睹。天姥之高与天相连,又向天边展开,它的气势超越了五岳,遮住了赤城。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面对它也只能拜倒在它的东南,把身子斜倾。因此我想在梦中畅游吴越,一夜之间飞渡过镜湖的月色。湖月照着我的影子,一直把我送到了剡溪。当年谢灵运的宿处如今还在,那里有清澈荡漾的流水和清厉的猿啼。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登山用的木屐,登上了直上青云的石梯。半山见到了海中的太阳,又听到空中啼鸣的天鸡。千山万壑,万转千回,没有固定的路径,我正在倚石欣赏那迷人的山花的时候,忽然黄昏已经来临。只听得熊在岩上大声咆哮,龙在深渊高声长吟,深林为之战栗,高崖也为之震惊。黑压压的云层啊,好象就要下雨,波光摇动啊,水中升起了烟霭。一阵电闪雷鸣,丘峦随之崩摧,洞府的两扇石门,訇然一声立即打开。青天辽阔无边无际,日月之光照耀着神仙所居的金银台。云霓当作衣裳啊风当作马,云中的神仙啊纷纷而来下。虎鼓着瑟啊鸾运转着车,仙人们啊排列得密密麻麻。我的魂魄忽然一阵悸动,恍然惊起而叹息长嗟。身边只有睡觉时的枕席,失去了刚才的那些烟霞。世间行乐之事也是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向东流去的水。现在我别你而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还,且把白鹿寄放在青崖之间,不久就要骑了它去访问名山。我怎么能低眉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展颜!【赏析】这首诗的题目,除了本诗之外,还有《别东鲁诸公》、《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等别称,是李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本诗的艺术是精湛的,思想却比较复杂。李白为何要写这首诗呢?大家知道,李白原是一位有极高抱负的人。天宝元年(742)李白经友人推荐,为唐玄宗征召入京,原认为自己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政治理想可以得到实现了。可是,玄宗只任命他一个“翰林供奉”的侍从官,是一个“光伴君旁”的闲官,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但他却因此而亲见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昏庸与腐败。他生性傲世,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招致谗毁,结果不到三年,玄宗就以“赐金放还”为名,将他逐出京城。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原先的政治理想,怀着极度悲愤之情离开了长安,浪迹天涯。天宝四载秋,当他离鲁赴越中(浙江)之时,写了这首诗赠给东鲁(即山东南部)诸友人,以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借寄游仙体,运用浪漫手法,通过“梦游天姥”,表现了弃绝尘俗、追求自由的思想;当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山水名胜和神仙世界的向往,其内容的确比较复杂。“天姥”,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与天台县西北间的一座名山。传说,登上此山能听到仙人天姥歌唱的声音,山因此得名:天姥岑。“吟”,是一种诗体名,即乐府歌行体中之一种。据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引《文式》曰:“悲如蛩螀(qiongjiang穷浆)”曰‘吟’,读之使人思怨。”****古诗,不像近体诗那样注重格律,而是比较自由的,但也不是随意乱写。它的传统特征是:以韵脚的转换来体现诗义的转变和诗境的转移。因此,我们就根据韵脚的转换来划分章节与层次。全诗可分如下三大段,即:梦前、梦游、梦后。第一段(开头至“东南倾”):梦前——向往天姥,即写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此诗写于作者离鲁赴越之际,故以海上仙山起兴,并用以仙女天姥命名的名山“天姥岑”作陪衬。因为李白知道,神仙世界虽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倒不如名山大川的胜地可供实地游赏。所以,在海客(指航海之人)侈谈神山之后,立即举出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所说的天姥来得现实。这里的瀛洲,即传说中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之一,是在大海中“微茫难求”的。而天姥山尽管高入云霄,因云霞明灭而时隐时现,却实有其地,可供人遨游,也将会有“成仙”之趣。这样一说,令人顿生遨游天姥之念。下边四句即转入专写天姥山的胜景——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之第一句,写其高,兼状雄阔。“向天横”,是一个奇崛之辞,是李白神来之笔,把天姥狂肆的个性写了出来。诗之第二句,是为了加深印象的“补笔”,连用“五岳”、“赤城”等名山作陪衬,作补充。赤城,是天台山的门户,离天姥不远,所以用“势拔”,以显夸张之意。这样写,作者还嫌不足,不够气派,故在下边两句,以写天台山与天姥山作映衬,“天台四万八千丈”,虽已很高,但比之天姥还矮了一截,俨然像要倾倒在它的脚下一般。诗人就这样地用了夸张、烘托手法,极写了天姥山的雄伟气势,令人不禁神驰心往,于是,引出了“梦游”之念。第二段(“我欲因之”至“烟霞”):梦游——奇特情景,即全力写梦这一大段有五层意思——第一层:入梦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这是诗人写入梦的前六句诗。头一句,承上启下,既写了梦之所由,又写了梦之所向。接着三句,用“一夜飞渡”和“明月照送”,表现诗人对于游天姥山的急切而兴奋的轻快心态。后边两句,诗人用“渌水”和“猿啼”,写出当年谢灵运的留宿处——即唐时的剡溪,仍然是一派非凡气象。在此补释几个词语——吴越,吴、越两地相邻,连类而及,实指越,是偏义复义。镜湖,今绍兴一个胜地,即鉴湖,因波平如镜而得名,又名庆湖。剡溪,剡,读shàn,即曹娥江之上游,古剡溪位于浙江嵊县三界南至新昌县境内。谢公,即南朝诗人谢灵运,当年他游天姥山时曾于剡剡溪投宿。谢灵运曾在自己的《登临海峤》一诗写道:“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第二层:登山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平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里的谢公屐(jī),指谢灵运特制的登山木鞋,鞋底装有活动的锯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天鸡,据《述异记》云:“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这段文字是写“登山之奇观”。诗人穿着“谢公屐”攀登天姥,是沿着前人之径,直攀至半山腰(即“半壁”),还未抵峰顶,即可见“海日之光”,可闻“天鸡之鸣”,可以想见天姥的高峻和神奇;至于天姥山路的“千岩万转”,更使人感到峻险奇伟。这怎么不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呢?诗人迷恋于奇花异石,却不知天色已晚了。这是梦中登山的情状,是“梦游”中最恬静安适的一段描写。下边即写山中夜景——第三层:夜景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里的咆,是怒吼;吟,是长鸣。殷,读yǐn隐,形容声音宏大,有如雷鸣。对于“熊咆龙吟”,有二说,一说意谓岩泉发出巨大声响,有如熊咆龙吟;一说实写熊咆龙吟,两说可通。这里是写天姥夜景的,但前后两句气氛大不相同。为什么呢?这是诗人有意为之,造出变化,不使感到平衍。前两句使人听到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巨响,震撼着岩泉;并使密林战慄,使层巅(即重迭的山岭)震惊。从而令人感到身置高危之地,不免阴森逼人,但也显出天姥之奇险。后两句,举目远瞻,却依然一派舒缓气氛:天空盖着带雨的青云(即黑云),远处是一泓摇荡生烟的海水,一片迷茫缥缈气象。这种有起有伏的描写,固然为使诗歌有变化、有光彩,同时也为下边仙境的描绘作了铺垫。第四层:仙境这段文字较长,有十句——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文字主要是描绘洞天仙境。诗人先用“列缺”二句写这时正是雷雨交加,大雨即至的惊心动魄情景。列缺,即闪电;霹雳,即雷声。这是洞天仙境出现前的描写,以便衬出仙境幻现的出奇色彩。你听,在“訇(hōng轰)然”一声巨响过后,“洞天石扉中开”,仙境立即呈现于眼前。诗歌以六句的篇幅从以下三个方面细加描绘——先以“青冥”二句,描绘洞天内的建筑陈设:浩荡的青冥(即天空),深邃而不见边际,光芒万丈,奇异璀璨的住处,金碧辉煌的楼台,珍奇的陈设,令人眩目。金银台,指神仙居住之地。郭璞《游仙诗》云:“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再以“霓为衣”二句,写了众仙的衣着行止:这些大仙们穿的是虹霓做成的衣服,乘着长风,纷纷从上空的云朵中翩然下来,令人神往。云之君,云神。此泛指从云中下来的众仙。又以“虎鼓瑟”二句,写了鸟兽吹打拉车的热闹场面。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回车,即拉车。列如麻,极言众多。这些描写,既富丽堂皇,又雍雍静穆,有色有声,历历如画。这是诗人长远以来所憧憬的景象,现在一旦实现了,这是多么令人快慰的梦境呵!然而,好景难驻,幻境很快破灭了。第五层:惊梦在这层中,诗人写了由梦境而惊醒,回到了现实的人间——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悸,心惊;怳,同“恍”,猛然觉醒的样子。长嗟,深深地叹息。枕席,借指现实的尘俗生活。向来,即前一晌,指梦境中。烟霞,指梦境中的恍惚奇景。这四句诗道出诗人在梦境破灭之后的烦闷惆怅心情。前二句,紧接上文蝉联而下,“列仙如麻”的仙境还未在眼前消逝时,自己却已惊醒了过来,魂悸心动,不断叹息。后二句是说,一旦从梦中醒来后,留下的只是终身陪伴着自己的枕席之类的现实生活,而那美好的梦中仙境,已失却于渺茫的烟霞之中。这第二大段的诗句,写了上述的五层意思,乍看,似乎飘忽无着,实则层次清晰,有本有末,循序推进,耳闻目睹,历历如绘。吟诵时,如大气包裹,一气呵成,不让人喘息;玩味时,又感结构严谨,丝联缝合,无懈可击。第三段(“世间行乐”至“不得开心颜”):梦后——直抒胸臆,揭示诗旨这一大段,主要写这样两层意思,即——第一层:现实总结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是诗人对自己的阅历,进行总结后得出的道理。这似乎是一种消极情绪的流露,然则,这都是现实给予的教训。自古以来,行乐难常,一切荣华富贵,都如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其实,这正是诗人的一种人生体悟,是哲理的升华。第二层:径直言志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第一句是照应诗题“留别”的,同时,也是让人注意下文的主题的提示。在诗人看来,天地无穷,万事不过游仙梦幻,还不如骑上白鹿去寻仙访道。但在慨叹造物无情之际,诗人又不肯屈于豪门权贵,不甘于低眉哈腰地辱身降志,于是,从心地里喷发出满腔的激愤:“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点题之句,也是诗人感情的凝聚点。所谓“卒章显志”,这里所显示的正是诗人不取悦于人、不苟合于俗的傲世之志!****这首歌行体的古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举其大者而言:一、闪耀理想之火,回响反抗之声李白在受到政治上的打击之后,他以大无畏气慨,勇敢地、坚决地与上层统治者决裂。他那“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响亮呼喊,正代表了当时进步士林的心声和愿望;他那豪放俊逸的品格,也正是进步知识分子思想品格的集中和概括。李白的愤世嫉俗、返归自然的思想,通过游仙形式加以表达,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消极面”。宇宙无限,人生暂短,人事无常,是客观存在。他把“洞天仙境”视为极乐世界,梦寐以求的自由王国。诗人是以极端兴奋的心情,用十分绚丽的笔触来加以描绘的。这个仙界奇景正反衬着黑暗丑恶的现实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二、浪漫精神,美妙意境,奇特想象诗人在这篇梦游诗中,采取超现实的形式来表达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所以,他运用了众多的艺术手法,对自己的情志加以体现。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多方面地借用奇特的夸张方法和色彩缤纷的想象,让自己诗歌成为摇曳多姿的艺术品。夜色苍茫,皎月临照,碧波涟漪,呈现着镜湖的迷人的秀美;登攀天梯,苍浪托日,天鸡啼晓,显出天姥的动魄的壮美;暮色迷茫,青云盖天,闪电惊雷,足见其境的惊魂的森凛;飞阁流金,楼台喷彩,列仙降游,更让人感到目眩神摇。总之,每幅画面都有规定的意境和多种色彩以及鲜明的形象。这样,诗歌就富有美学意义和感人力量。三、熔诗骚、汉赋、骈文、乐府和近体诗于一炉李白这篇“吟留别”,是诗艺的“大杂烩”,也是声学上的交响乐。它既用了四言的《诗经》和古风,以及乐府歌行的体制,又杂用了屈骚的句法和汉赋的铺陈,还不时缀有骈文及近体诗重用典、讲对仗的特点。它又善于汲取民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句型上,以七言为主,错以长短句型,参差多变,浑然一体,忽刚忽柔,或纵或收,在波澜起伏中,呈现了一种“逸兴壮思”的豪放气慨。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声声慢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作品,是她的名篇之一。金兵南侵,国家亡破,丈夫死去,家庭离散,一个孤独无依的寡妇,在战乱穷愁的生活中,真是有抒写不尽的悲痛,驱遣不完的哀怨。当时的李清照,没有办法不如此地“凄凄惨惨戚戚”。寒暖不定的秋天,自己很难生活,几杯淡酒,抵不住晚上的冷风,当年“雁字回时”,捎有丈夫来信,可今年要托它给丈夫捎信,已因人亡事变,不再可能。眼前唯见黄花憔悴,梧桐泣雨,一个人坐守窗前,怎能挨得到黑夜,听得了雨滴梧桐?这般情景,用一个“愁”字怎能抒写得尽?这首词以奇笔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诗音。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后夫妇渡淮南奔;国家不幸家难幸,在丈夫赵明诚死后,她只身飘泊江南,流离失所,情景极其悲惨。她所经历的生活中,国家的、家庭的、个人的,全是失去的记录,国土、家物、丈夫、收藏、希望、快乐……失去的实在是太多了,所剩的仅有愁苦,多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地步。一切可以宝贵和值得留恋的东西,都失去之后,心中总感到“空牢牢”的,要问寻找什么,因为所失太多,一句两句还说不清楚。这时要说心中情境,只有“寻寻觅觅”最为合适。李清照失去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在“寻寻觅觅”中可以得到的,特别是家破人亡的遭遇,那是无法挽回的,她每日孤独的生活环境,使她的心境从内到外地感到凄凉,这种心灵上的体验,变成具有深含厚蕴的文字,就是“冷冷清清”,这是在无可指望的寻求动作之后的一种外境的心感。但在词中的地位,它主要是表现情境气氛,这种气氛一旦形成,并环绕人心,就会造成心理上强烈的凄惨哀伤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就是这种沉重、杂错心理状态的体验性的揭示。这十四个叠字,字字无虚张,其自然妥贴,蕴情深厚,向来受到人们的称誉。在心情上有了这重重的失望、冷清、凄惨、悲愁感之后,它们还要在人的心田上随现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滋生蔓延,以致旧有新添完全交汇一起,不可解脱,不可忍受。首先是秋来时的寒近风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位有多般不幸遭遇的女作家,心情脆弱而又无比敏感,外在的一切变化对她具有特殊作用力,她内在感受中的那十四个叠字,每一个都象触一根而全响应的心弦,“乍暖还寒”气候,使比黄花还瘦的身体消受不了。而要支撑身体,安慰病苦,以淡酒来浇浓愁,“三杯两盏淡酒”,刚入愁肠,就被凉秋的急风吹尽,剩下的还是那难以将息的病体和无法消退的愁情。正是在这急风消淡酒,病体苦愁情的时候,心弦上又被外力狠重地一击,诸弦同发一声裂响,这就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阵横空,鸣声清苦,好熟悉的节候的信使,好熟悉的哀怨的叫声,它们从北而南,正是自己当年流亡江左的方向路线,特别是丈夫在世之日,也曾以它的来去为约期,传书递意,可今天是旧友重逢,再写信也传无递处,所余唯有极度伤心和难禁的绝望。这时李清照甚想摆脱这种粘滞的愁情,岂知她的愁情已经积于心并又化于物了,因而心志不改,愁不能销,物色不移,情不能禁。她到窗外庭院中,见满地菊花堆积,憔悴损弃,无可采取,不由得同命相怜,想菊残人惨,悲叹满地西风,零落无依。在秋风欺病体,淡酒惹浓愁,归雁叫伤心,残菊助憔悴的生活氛围里,人不堪悲苦,想教时间快一点过去,让眼前所见所闻所想所恶的一切,都消失在黑暗当中,以便在睡乡中不了了之,可是这白天向黑夜过渡的路是那么远,脚步是那样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人们习惯上都以为黑天是从远处走向窗前,然后跨进室中,李清照此时心中再别无期待了,她在窗前竟等待和迎接起那可怕的黑暗来。可就是对一切人都同等赐予的东西,也因她的特别需要而有意延缓了脚步,可是一旦迎来了黑夜,一个人又怎么能消受得了呢!果然黑天来了,还带来了另外一种更助秋愁之物——连绵的凉秋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梧桐细雨落在窗前,给心中的最后一点“寻寻觅觅”也造成失望的收场。它使凝聚在心中的那些“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更加扩延,与那“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掺杂搅拌,带着它们挨入黄昏,那时人进夜里,雨滴心头,凭经验可以料想那黑夜将会是怎样的虚空,那虚空又会是怎样的难耐?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这位女作家的这种情境,如用一个“愁”字来形容,那简直是太浅薄无力了!李清照的心境已经发展到了至极的地步,再紧缩一分心弦就该崩断了;而就诗的创作来说,也到了生发至极的地步,再增加一分就不能进行诗的创造了。也许是这位女作家在至极的顶点仍在不能自已地向上“寻寻觅觅”,走向了她虽不甘愿但又不能避免的生命与诗的双重绝境。《声声慢》应被视为李清照的绝命诗篇。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欧阳修
花品序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洛阳牡丹记。推荐。爱诗词网。欧阳修花品序第一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仓旁薄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洛阳城圆数十里,而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则不可植焉,岂又偏气之美者独聚此数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凡物不常有而为害乎人者,曰灾;不常有而徒可怪骇不为害者,曰妖。语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此亦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也。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幸于人焉。余在洛阳四见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见其晚者。明年,会与友人梅圣俞游嵩山少室、缑氏岭、石唐山、紫云洞,既还,不及见。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见。又明年,以留守推官岁满解去,只见其蚤者。是未尝见其极盛时。然目之所瞩,已不胜其丽焉。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余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许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计其余虽有名而不著,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姚黄魏花细叶寿安鞓红(亦曰青州红)牛家黄潜溪绯左红献来红叶底紫鹤翎红添色红倒晕檀心朱砂红九蕊真珠延州红多叶紫粗叶寿安丹州红莲花萼一百五鹿胎花甘草黄一红玉板白 花释名第二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牛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马坡,其地属河阳,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洛阳亦不甚多,一岁不过数朵。牛黄亦千叶,出于民牛氏家,比姚黄差小。真宗祀汾阴,还过洛阳,留宴淑景亭,牛氏献此花,名遂著。甘草黄,单叶,色如甘草。洛人善别花,见其树知为某花云。独姚黄易识,其叶嚼之不腥。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故张仆射齐贤有第四京贤相坊,自青州以骆驼驮其种,遂传洛中。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献来红者,大,多叶浅红花。张仆射罢相居洛阳,人有献此花者,因曰献来红。添色红者,多叶花,始开而白,经日渐红,至其落乃类深红。此造化之尤巧者。鹤翎红者,多叶花,其末白而本肉红,如鸿鹄羽色。细叶、粗叶寿安者,皆千叶肉红花,出寿安县锦屏山中。细叶者尤佳。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渐浅,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浅白,而深檀点其心,此尤可爱。一红者,多叶浅红花,叶杪杪深红一点,如人以手指之。九蕊真珠红者,千叶红花,叶上有一白点如珠,而叶密蹙其蕊为九丛。一百五者,多叶白花。洛花以谷雨为开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开,最先。丹州、延州花,皆千叶红花,不知其至洛之因。莲花萼者,多叶红花,青趺三重如莲花萼。左花者,千叶紫花,出民左氏家。叶密而齐如截,亦谓之平头紫。朱砂红者,多叶红花,不知其所出。有民门氏子者,善接花以为生,买地于崇德寺前治花圃,有此花。洛阳豪家尚未有,故其名未甚著。花叶甚鲜,向日视之如猩血。叶底紫者,千叶紫花,其色如墨,亦谓之墨紫花。在丛中旁必生一大枝,引叶覆其上。其开也,比它花可延十日之久,噫,造物者亦惜之耶!此花之出,比它花最远。传云:唐末有中官为观军容使者,花出其家,亦谓之军容紫,岁久失其姓氏矣。玉板白者,单叶白花,叶细长如拍板,其色如玉而深檀心,洛阳人家亦少有。余尝从思公至福严院见之,问寺僧而得其名,其后未尝见也。潜溪绯者,千叶绯花,出于潜溪寺。寺在龙门山后,本唐相李藩别墅,今寺中已无此花,而人家或有之。本是紫花,忽于丛中特出绯者,不过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谓之转枝花,故其接头尤难得。鹿胎花者,多叶紫花,有白点如鹿胎之纹。故苏相禹珪宅今有之。多叶紫,不知其所出。初,姚黄未出时,牛黄为第一;牛黄未出时,魏花为第一;魏花未出时,左花为第一;左花之前,唯有苏家红、贺家红、林家红之类,皆单叶花,当时为第一。自多叶、千叶花出后,此花黜矣,今人不复种也。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草,计有若今之异者,彼必形于篇咏,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风俗记第三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契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千。接时须用社后重阳前,过此不堪矣。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许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软土拥之,以蒻叶作庵子罩之,不令见风日,唯南向留一小户以达气。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白敛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敛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浇花亦自有时,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时。九月旬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一浇,正月隔日一浇,二月一日一浇。此浇花之法也。一本发数朵者,择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谓之打剥,惧其分脉也。花才落,便剪其枝,勿令结子,惧其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不损花芽,他大树亦然。此养花之法也。花开渐小于旧者,盖有蠹虫损之,必寻其穴,以硫黄簪之。其旁又有小穴如针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窗,以大针点硫黄末针之,虫乃死。虫死花复盛。此医花之法也。乌贼鱼骨以针花树,入其肤,花辄死,此花之忌也。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作于宋景祐元年(1034),全文分三部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牡丹属毛莨科,落叶小灌木,高一至一点五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有三至五裂,初夏开花。花大型单生,有红、白或紫色,极为美丽。雄蕊甚多,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布细毛。牡丹久经栽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今山东曹县等地仍有大量种植。牡丹根、皮可入药,称为“丹皮”。丹皮性微寒苦辛,有凉血清热、散瘀抑菌功效。《洛阳牡丹记》正是以精练简明的文笔详细叙述了牡丹各类品种的特色、得名的由来,洛阳观赏牡丹的风俗及牡丹的栽培技术。本文是一篇笔记文,但又不同于宋代笔记文体中的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小说笔记,它偏重于记事。前者多以旧闻、故事、诗论、文评、志怪为主要内容,而后者类似商业发达、都市繁荣后出现的风俗笔记。所不同的是本文属记事考辨间杂、二者并重的笔记文。全文分三部分,结构明了,层次清晰,相互既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能分来独立成篇。唐代开元(713-741)中,牡丹盛于长安。到了宋代,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当时其它花种都需称其本名,惟有牡丹可直呼为“花”。在第一部分《花品序第一》中,作者名为写“花品”,且列举了当时“特著者”二十四种,实则却运用了考、辨、记、述的笔法,告诉人们为什么牡丹“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牡丹虽“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然而各地的优秀品种,只有植于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越之花”可说是远罕新奇,可越人也不敢自誉,因为“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各地的著名品种都“不能独立与洛花敌”。洛阳人能毫不怜惜地把“黄芍药”之类称为“果子花”,况且“果子花”并不比它地的上等品逊色。第一自然段考、述味道十足,但是笔法讲究,不重虚美,事信言文,足见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自信、自豪与“爱重”。当时的一种流行说法认为,洛阳是“古善地”,居天地之中,花木得了中和之气,与它地不同,所以牡丹特别美盛。欧阳修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第一部分以近三分之一的笔墨辩驳了“得中和之气”的观点。他认为洛阳仅是周王朝国土的四方之中,并非天地之中,天地阴阳之和也不能为洛阳所独擅。洛阳牡丹所以美盛,并不如人们所言,是因为“中气之和”,而完全是“幸于人焉”。是由于人们长期精心培育,才使得洛阳牡丹成为“天下真花”的。在写牡丹名前,作者又以含蓄委婉口气说,他居洛阳“四见春”,皆因游历、悼亡、解官而去,错过了牡丹极盛之际,但凭他一斑之见,洛阳牡丹就已经“不胜其丽”了。言外之意是说,更何况极盛之际,洛阳牡丹其美、其异简直不可名状了。牡丹美艳可贵,富丽堂皇,古人称之为花王。唐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于是牡丹又有了“国色天香”的美誉。宋代,牡丹成了洛阳城中普遍种植的名花。据作者在西京留守兼河南府尹钱惟演处所见,当时记录的牡丹品种已达九十有余,许多品种流传至今。在第二部分《花释名第二》中,作者首先详细记述了二十五个“特著者”得名的由来。有的以氏以州命名,有的以地以色命名,还有的则是为了突出其与众不同而“旌其所异”的。同时作者一方面考述了部分“特著”培育者的家世,一方面又极细致地描绘了二十五个品种的花色、形状及“其美且异”,并对各色品种逐一加以评赏;语言形象入微,读来生动可感。牡丹是我国的特产,又名鹿韭、鼠枯、百两金、木芍药等。芍药分草芍药与木芍药两种。唐以后开始以木芍药称为牡丹。第二部分的最后,作者以考的方式记述了“牡丹”一名及洛阳牡丹的由来:上古并无“牡丹”之名,最早是以药名载入《本草》的。作为花草而言,算不得上品。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虽也兴盛,但还没有各类品种的名称。洛阳牡丹自古以来从未有现在这样繁盛,要么为什么沈(佺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善咏花草之流没把各色品种“形于篇咏”呢?尽管刘禹锡(字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也不过说“一丛千万朵”而已,并没有言及各个名品和它们的美艳独特。可以想见,洛阳牡丹的美丽繁富,是洛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牡丹在唐代是比较名贵的花木。唐李肇的《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唐代很多诗人将牡丹写入篇什,如刘禹锡:“径前芍药妖无格,池上浮渠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他们除了歌咏牡丹之美及描述赏花盛况外,还多对权贵争赏牡丹的奢靡铺张进行了讽刺。如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秦中吟·买花》)李贺的“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春草”等。唐代尚且如此,更何况“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宋代呢?第三部分《风俗记第三》,作者寥寥数笔描述了洛阳的“好花”之俗,虽然着墨不多,人们仍能想见当时赏花的盛况:士庶无异,贫贱不分,张幄帟,列市肆,笙管齐鸣,人山人海,“至落花乃罢”。作者没象白、李二人那样讽刺权贵赏花的奢侈,却也不乏针砭之词:进御牡丹定使之“马上不动摇”,且“以蜡封蒂,乃落日不落”;权贵们求其接头者,“门园子”则“以汤中蘸杀与之”。写得并不直白,而其锋芒甚明。最后,欧阳修以简练的笔墨着重介绍了牡丹的栽培技术:“接花之法”、“种花之法”、“浇花之法”、“养花之法”、“医花之法”以及“花之忌”。文字翔实细致。层次清晰明了,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园艺成就。通观此文,给人的感觉是:洛阳人真善养花、赏花、好花、重花,难怪洛阳牡丹后来居上,美不胜收,天下第一呢!欧阳修在庆历二年(1042)还作有《洛阳牡丹图》一诗,说:“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看来洛阳牡丹的品类是日益繁富美艳了。《洛阳牡丹记》与欧阳修总的文风一样,写得平易自然,尚明尚简,语言形象、生动、明快。与作者比较轻视对具体事物的细节描写所不同的是,《花释名第二》中却不乏对牡丹的详尽描摹。本文结构虽然简单,却十分严谨。三个小标题既是每一部分的主题,又是大标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结构及文体对后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南宋陆游有《天彭牡丹谱》传世,记载了蜀地牡丹七十余种,文章的结构即仿效《洛阳牡丹记》撰写。
浣溪沙 欧阳修。推荐。爱诗词网。《浣溪沙》·欧阳修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这首词是描写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的春景,也微露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苦恼心情。词的上片,描写颍州西湖,画船荡漾,游人如织。“堤上游人逐画船”,只用一个“逐”字,生动地描写出了游人熙攘、热闹非凡的情景。“拍堤春水四垂天”,写出了春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美丽图景。“绿杨楼外出秋千”,他又用绿杨湖畔的美人正在玩弄秋千,作为西湖的陪衬,更显出了西湖的妩媚,这“出”字用得极妙。下片,写欧阳修自己游西湖的情景,首句用自我调侃的语气:“白发戴花君莫笑”,老年人插花,表现了欧阳修的乐而忘形,其实这个“乐”是苦中作乐。“六么催拍盏频传”,“六么”,曲调名;“拍”,节拍。这是说,在船上急管繁弦,频频举杯。结句“人生何处似尊前”,字里行间,道出了宦海浮沉、政治苦闷的心态。
为了使要表现的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拿另一种次要事物和它放在一起,从侧面描写,进行映衬,以次托主。烘托又称“衬托”、“映衬”,但“衬托”、“映衬”又属修辞格。烘托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面渲染描绘,从衬托中突出物象,如渲染云彩以托出月亮,即所谓“烘云托月”法。
烘托可分正托和反托。正托:指形象相类,性质相通时,以此托彼,使主体更为突出。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处理好花叶间的映照关系,不喧宾夺主,也不戕枝弱干,相得益彰,主次分明。如《三国演义》里,关羽斩华雄一节的人物相托:作者先写俞涉如何骁勇,潘凤怎样英雄,但都很快败死于华雄之手。然后关羽出马,不等探听,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此时“其酒尚温”!无须多用笔墨,关羽的神威勇武便表露无遗了。正托,还可用环境、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品格;用此情衬彼情;此景衬彼景;此事衬彼事等等。反托:指形象相异,性质相反时,正反相衬,以次托主。如鲁迅《祝福》里,用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红楼梦》中黛玉之死与宝钗结婚同时写来,以喜衬悲悲更悲。使用反托时,还可以用加剧矛盾的方法加强效果。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作者将诸葛亮与投降派的矛盾写得越尖锐,就越能体现他超人的胆识与气魄。
烘托手法。推荐。爱诗词网。为了使要表现的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拿另一种次要事物和它放在一起,从侧面描写,进行映衬,以次托主。烘托又称“衬托”、“映衬”,但“衬托”、“映衬”又属修辞格。烘托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面渲染描绘,从衬托中突出物象,如渲染云彩以托出月亮,即所谓“烘云托月”法。烘托可分正托和反托。正托:指形象相类,性质相通时,以此托彼,使主体更为突出。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处理好花叶间的映照关系,不喧宾夺主,也不戕枝弱干,相得益彰,主次分明。如《三国演义》里,关羽斩华雄一节的人物相托:作者先写俞涉如何骁勇,潘凤怎样英雄,但都很快败死于华雄之手。然后关羽出马,不等探听,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此时“其酒尚温”!无须多用笔墨,关羽的神威勇武便表露无遗了。正托,还可用环境、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情、品格;用此情衬彼情;此景衬彼景;此事衬彼事等等。反托:指形象相异,性质相反时,正反相衬,以次托主。如鲁迅《祝福》里,用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红楼梦》中黛玉之死与宝钗结婚同时写来,以喜衬悲悲更悲。使用反托时,还可以用加剧矛盾的方法加强效果。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作者将诸葛亮与投降派的矛盾写得越尖锐,就越能体现他超人的胆识与气魄。运用烘托的方法,一定要确定所写的主体。对宾体的描写,是为了说明、补充、烘托主体,不能过分强调宾体,喧宾夺主。另外,人们用什么景物陪衬什么感情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用雷雨陪衬打击,用丽日、鲜花陪衬欢快、幸福,用秋风、落叶陪衬悲惨、凄凉,用阳光、大道陪衬希望、光明前途等。使用烘托手法时,要注意创新,不落俗套。
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匪徒颂。推荐。爱诗词网。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