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古诗注释及译文

暮江吟古诗注释及译文朗读

【解题】此诗作年有二说:一说作于元和十年(816)至十三年间,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一说作于长庆二年(822),时作者赴杭州刺史任在江行途中。诗中描绘了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和新月初升的夜景两组画面,景色柔和,环境宁静,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唐宋诗醇》卷二四赞之为“著色秋江图”。杨慎《升庵诗话》称此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亦谓后二句“似出率易,而风趣复非雕琢所及。”【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暮(mù):日落的时候。吟:诗体的一种。残阳:已有部分落入地平线以下的夕阳。瑟瑟(sèsè):碧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月似弓:月亮的形状像弓一样。九月初三,正是月初,只能看到月牙;到了每月中旬,月亮才圆。【译文】夕阳斜照平铺于江水之中,半江碧青半江被晚霞映红。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景啊!江草上晶莹的露滴如珍珠,天边挂着的一钩新月好似弯弓。【鉴赏】这是白诗中的名篇,向为人们所传颂。诗前后两句的取向基本相同,都是分别描写天上和地下的景色,所不同的是前两句写黄昏,后两句写夜景。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写得极优美形象壮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道”,原应解释为“条”,如用霞光万道形容初升的或下坠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但这里的“一道”,却以理解为最后的一线阳光更贴切。这一点如果我们联系后面的“残阳铺水中”来看就更清楚了。“残阳”,即夕阳,傍晚的太阳,在这里,更具体地说就是靠近地平线的太阳,因为唯有这样的太阳,她的光线才给人以有如贴在地面、铺在江中的感觉。由此可见,这句诗中的“道”、“残”、“铺”三个字用得是多么生动、形象和准确。她简直给人们画出一幅残阳的立体图。第二句写因西边的江岸高,阻挡了残阳照射西边一半的江水,因而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观。“瑟瑟”,原是出自西域的碧绿色宝珠,这里用来形容深绿色的江水。用“瑟瑟”与“红”形容江水,使人感到既清凉幽静,又华美热闹,有如仙山胜景,煞是可爱。后两句写夜景。抬头远望,一弯新月垂挂西天;低头俯察,江边的花草丛中露珠点点,在月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有如颗颗珍珠。这是一个多美妙的夜景啊!此诗被誉为“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御选《唐宋诗醇》)、“丽绝、韵绝,令人神往”(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白居易笔下的秋江晚景,的确令人倾倒。不少人以为此诗后两句写“深宵”夜景,这是不正确的,九月初三月是低悬西天,初夜就落山了,“深宵”已无月影可言。此诗写作时间地点,或以为作于长庆元年(821)游长安曲江,或以为作于长庆二年赴杭州途中,均属臆测。神州大地何处无佳境!我看不必落实。此诗实是作者善于铺陈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又一例证。【赏析心得】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罢忠州刺史,回京城为主客郎中,迁中书舍人。这期间,他目睹朝中宦官擅权,朋党倾轧,不愿卷入政治旋涡,主动要求外出,任杭州刺史。该年七月,白居易上任时,正值藩镇汴军作乱,汴河不通,改由襄、汉经蜀(长)江向东辗转上任,十月才至任所杭州,一路作了不少纪程诗。这首诗即为该年秋天赴杭州途中所作。这是一个夏历九月初三的黄昏。作者来到江边,徘徊独游,心情格外轻松。只见红日西沉,即将消失,只剩余晖铺于水中,江面一半变为碧色,江水变凉,已露秋天的寒意;一半变为红色,江水尚暖,还有太阳的余温。不一会,残阳消失,夜幕降临,一轮勾月,冉冉升起。夜已经深了,露水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水草之上,晶莹发亮,九月初三的月夜,真是可爱啊!你看那一粒粒露珠多像珍珠,一弯上弦明月恰似一道弓。“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见西京浩浩惟红尘,红尘闹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晚年的乐天,脱离京都烦恼,摆脱了“冷热中间安置身”的尴尬与无奈,向往着“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的恬适与超脱。在这景色如画、明月秋江之畔,诗人心境无比宁静,从傍晚直到夜深,流连往返,漫步低吟,久久不愿离去。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詩句出處:《題福唐觀二首》;是唐朝詩人杜光庭的作品。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雲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

()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

《庄子》

南海之帝为倏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始由柳开所倡导,后为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继往开来到苏轼而宣告完成的文学革新运动。它远继秦汉及魏晋散文的优良传统,近师唐代韩柳古文运动的成功经验,诗学杜甫、韩愈、白居易等人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次文学运动使宋代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并为宋代诗歌丰富多采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宋初的诗文主要继承了晚唐、五代以来词藻典丽而内容空乏的形式主义浮靡文风,它的恶性发展产生了风靡数十年的西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