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塔

巴比伦塔朗读

《旧约·创世记》第11章

最初,天下人的口音、语言都是一种。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通天塔,为的是传扬我们的名声,免得我们分散到各地。”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同一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如今又做起这件事,如果做成了,以后他们要做的事,就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语言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到各地,他们就停工不建造那座城市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语言,使众人分散到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比伦(就是变乱的意思)。

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巴比伦城又被称作巴别。在这个故事中,《圣经》的作者告诉我们在远古的时候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人们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只是因为人类试图在巴比伦城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冒犯了上帝的尊严,于是万能的上帝就运用他的神力,破坏了人们的计划,使他们之间语言彼此不通,并且分散到世界各个地方居住。按照这种说法,不仅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类所说的各种语言也是上帝赋予的。如果人类的行为触怒了上帝,就会受到惩罚。上帝的爱憎和好恶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圣经》中的上帝耶和华,被尊崇为无所不能、无所不晓、赏罚分明、神力无边的全能的主。上帝对敢于违抗自己意志的人们从来就没有丝毫宽容和仁慈。他曾把偷食禁果的亚当和夏娃毫不留情地逐出伊甸乐园,并且让他们及其后代子孙永远经受汗流满面、辛勤劳作的苦难,同时还严厉惩罚了诱惑夏娃品尝智慧果的蛇。后来,在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逐渐繁衍,布满了大地时,上帝又因为不满意他们的品行和对他的不敬,降下滔天的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只留下他认为虔诚和顺从的挪亚一家和一些动物。其后,上帝还把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座城市彻底毁灭,变作两堆烟雾腾腾的废墟,因为他认为那两座城市的人罪孽深重。就连遵天使之命逃出城去的罗得之妻,仅仅因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回头看了一眼,就立刻变成了一根盐柱。可见上帝的旨意是容不得丝毫违拗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出于叛逆性还是出于好奇心,只要违反了上帝耶和华的禁令,不问情白一概严加惩处。上帝的无上的威严也正是由这样一次次施加给人们的惩罚和灾难,才得以建立巩固的。

上帝始终希望人类在他们权威面前保持虔诚与恭顺,不愿意看到人类有任何创造精神和自主精神。上帝绝不容许人类的聪明才智威胁他自身的利益。虽然上帝创造了人类,赋予他们和自己相似的形象,但却惧怕人类的智慧和才干超出他的控制。人类居然敢于建造一座顶天的高塔,并且进行得非常顺利,上帝不禁惊慌失措了。人类团结一心共同做一件事的力量如此巨大,世上也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了。如果人类能够运用自身的力量达到他们的目的,那么上帝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那样的话还会有人给耶和华献祭、谢恩,表示顺从和卑谦吗?所以,上帝中止了人们的建塔工程,从而表明他是无所不能的,他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只能安分守己按上帝的安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驯服中生活,而绝不能有任何异想天开的念头。

在这里,《圣经》对世界上如此众多的语言作出了解释。它认为在世界诞生之初天下只有一种语言。虽然当时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了掌握烧砖技术的水平,人类却只集中居住在示拿地区的一块平原上,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不符合事实的。而且天和地也没有截然可分的界限,人们要从地上修建一座高塔通往天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通过这个类似神话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圣经》的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语言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许他们也切身体验到了语言不通对交际、传教所带来的不便。人们互相交流、传播信息,联络和沟通感情,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中共同克服困难生存繁衍,改进和适应周围的环境,都离不开语言。《圣经》的作者认识到了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所拥有的巨大力量。如果天下的人们都说同一语言,没有相互间的隔阂和障碍,他们同心协力一起做某件事情,连上帝都会感到惊慌。人类如果真的只有一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一定会更加友好、更加和睦。但事实是,世界上现在有好几百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分属几个大的语系。《圣经》作为一部以神学的观点反映世界及古代历史的著作,力图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按照它的观点,世界是上帝在七日之内造成的,人类的始祖只有亚当和夏娃二人,现在遍布大地的人们都是他们的后代。那么为什么他们又说着几百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呢?上帝出于什么原因、什么动机才使人类的语言如此繁杂?《圣经》很难解释,上帝为何要使他的臣民们相互间难以沟通。“巴比伦塔”的故事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为这种现象提供了宗教角度的解释,同时还在故事中蕴含了教化的意义。它教育人们不要为自身的力量过分骄傲,人的创造力固然伟大,但必须遵从上帝的旨意,否则一切努力都可能是徒劳。这与中国古代的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谋而合的。

巴比伦塔的故事在西方脍炙人口。它是“空想的计划”或“未能完成的工程”的代名词,被用来比喻难以成为现实的事物。在基督教教义中,它又被用来形容人类的过分自信和盲目热情的缺点,告诫人们不要太虚荣。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至于《圣经》中为何把上帝混乱人类语言的地点选择在巴比伦,是由于在巴比伦语中,“巴比伦”的意思是“神的大门”,它与古希伯来语的“变乱”一词相同,而且当时巴比伦城中的居民来源复杂,使用的语言有许多种,所以它被《圣经》选为语言混乱的典型地域。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

浪史

清啸风轩藏版本《浪史》扉页书影

()

【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出处】唐·杜牧《金谷园》。【意思】繁盛的往事追逐着芳香的尘埃,消散一空,流水潺潺,春草萋迷,已没有丁点儿尘事的萍踪。夕阳西下,东风传来啼鸟的幽怨,如泣如诉,满树落花凄然飘坠,犹似当年坠楼人的倩影。【全诗】《金谷园》.[唐].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赏析】金谷园是西晋石崇豪华的私人别墅,位于洛阳附近,唐时成为游览胜地。开成元年(836),杜牧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游览这一古迹时写下这首绝句,伤春感昔,借景抒怀。“繁华事散逐香尘”,首句点出感昔的主旨,同时为全诗定下了苍凉的基调。相传石崇曾“屑沉水之香,如粉末,布象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珍珠”(《拾遗记》)。从此可窥见金谷豪奢之一斑。种种繁华都随着香尘事去而化为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流水无情草自春”。用自然之景进一步渲染“繁华事散”。金谷水哪管人世沧桑,依旧无情地流淌着;草木更不解人之悲怆,反而长得茂盛异常,呈现出满园春色。一个“自”字,寄寓诗人多少感慨。这虽是化用“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的诗意,但加上“流水无情”,使语言更加凝重。这情景已够使人伤怀的了,这时偏又传来令人痛楚之声。“日暮东风怨啼鸟”,使伤感又笼罩上一层凄怆的帷幕。日薄西山,残阳如血,园鸟悲鸣,如怨如慕,闻之惊心。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从反面衬托,以“空”字示人之悲;杜牧则从正面落墨,以“怨”字显人之痛,异曲同工。诗人边游边想,金谷一些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件件在脑中闪现。正在这触目皆愁、入耳皆伤之际,想到绿珠,突然瞥见落花,立即水到渠成地咏出结句。“落花犹似坠楼人”。石崇有妓名叫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绿珠坠楼而死。绿珠坠楼是金谷的主要逸事,她之坠楼又是石崇繁华事散的生动体现。诗人瞥见落花,想到如花之人,又从花之落幻化出人之坠,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花落耶?人坠耶?浑然莫辨。现实中的花落成为意念中的人坠,真是想落天外,妙趣天成。绿珠的命运不也就像眼前的落花吗?结句是全篇的高潮,是作者伤春感昔的凝聚点。此句囊括了前三句的主要内容,是繁华事散逐香尘的体现,是流水无情草自春的见证人,日暮是她命运象征,啼鸣难道不是为她悲鸣?还能引起人们无穷遐想,花依然在落,绿珠坠落之事现实中也在不断重演。繁花有尽,红颜命薄,才人运蹇,事虽殊途,理则同归。“犹似”之中既含花落之伤,又蕴对绿珠之同情,更深寓自己牢落不偶的感伤,收到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作者善于捕捉典型事例,以小见大。《赤壁》以二乔的命运虚拟孙曹之霸业,此则以绿珠坠楼,实喻金谷的兴亡,一虚一实,风骚各逞。徐凝也写有《金谷园》诗,说“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把绿珠看成祸水实属偏见,与此诗比起来,立意自有高下。

()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

《虞姬自刎(虞姬别霸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又,《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中记虞姬和项王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