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意思1】刘郎已在怨恨蓬莱山的遥远了,而我与蓬莱山还隔着万重山呢。刘郎:指东汉时的刘晨。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结成一段奇缘,留住半年。等到回家时,子孙已历经七代。后重寻仙境,已不复至。蓬山:古代传说中渤海中的三仙山之一,此指仙境或仙女所住之处。【意思1】诗人用刘晨天台寻觅仙侣的故事,说明自己本就恨蓬山远隔,怎能再忍受万重蓬山相阻呢?诗句抒写了作者和所爱之人天涯阻隔之恨,表现他们相会无期的痛苦之情。注:刘郎,传说东汉时刘晨曾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仙女,居留半年之后返家,后再去寻找,终不可得。蓬山,蓬莱山,传说是海中的仙山。重,层。【意思3】刘郎,指东汉刘晨。传说他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仙女,结为眷属。以后再去找寻,就找不到了。蓬山,蓬莱山,神话中的海外仙山,这里借指刘郎要寻的仙女住处。这两句说:刘郎当年曾为蓬山渺远难寻而感到遗恨,何况今天自己与爱人之间更远隔万重蓬山!诗句恰当地运用典故,道出了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与事物或人相距千山万水,有重重阻隔。[例]有个中秋节,蒋经国请张学良去晚餐,饭后蒋经国要张学良写幅字,张学良趁着酒意将李义山一首《无题》写给他,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应该说是张学良真实思想的写照。(杜宣《〈梦迢迢〉的诞生》)二、用以比喻离想要达到的目的太遥远,希望太渺茫。[例]境遇坎坷,婚恋失意,才情横溢,生命苦短,不过是平凡的社会性悲剧,表明美妙的乌托邦还是很渺茫,“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柯灵《从古代才女到现代才女》)【全诗】《无题二首》其一.[唐].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全诗赏析】远处又响起了浑厚的钟声,现在已经是五更时分了。诗人孤独地躺在床上,一夜辗转反侧,疲惫感越发浓郁了,但睡意依然没有来临。也许这样的失眠已不是第一次,诗人凄然地看着朦胧的夜月迷离地照耀在楼阁上,透过窗棂,他隐约看到斜挂在西天的月儿,渐渐地变白变淡,快要被渐渐来临的黎明吞噬了。到底是什么如此苦痛地煎熬着诗人呢?原来是思念魂牵梦萦的恋人。想当初十里长亭送别时,信誓旦旦地相约了重聚的日期,如今却变成了一场空头的许诺。自那日分离之后,就再也不见了踪影,甚至连书信都断绝了,对方的长长短短,彼此都不能知晓,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现实啊!诗人每日沉迷在相思与怀念之中,渐渐地,梦里也溢满伤别的情绪。睡梦里多少次伤心的啼唤,也不能看见恋人的面容。都说梦是美好的,可是在诗人看来,梦与现实一样的残酷。好多次梦醒时刻,诗人立即迅速地挥笔写就一封家书,等到信写好了,才发现墨汁还是淡淡的,原来心情急迫,还没有来得及磨浓。这既写出诗人的急切之情,又暗示这急切挥就的书信可能是不会寄出去的。罗罩下的烛光柔柔地半照着帷帐,帷帐上金线绣就的翡翠鸟在光亮的照耀下越发璀璨夺目;绣着芙蓉花的锦被仍然微微地散发着麝香熏过的气息。诗人营造了极其温馨舒适的居室环境,这样的环境只有与恋人相处才不致辜负了。颈联道出了诗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惆怅,没有恋人的存在,再温馨的环境,也难有幸福感。末联使用了刘晨重入天台寻仙人不遇的典故。据《神仙记》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两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后重入天台山访女而踪迹渺然。“蓬山”本是蓬莱之山,此处泛称仙山,代指天台山。诗人以刘郎为对照物,进一步申言自己的不幸:刘郎怨恨蓬山的遥远,但是我与相思之人比蓬山还要远上一万倍呢。刘郎尚且寻觅天女不得,我的运气还会更好吗?诗人似乎透露出他的隐忧,他不知道与恋人的相聚将是何年何月。诗人的胸怀里蕴积了满腹的相思,长期的沉迷忆念令他辗转反侧。他惊悸于美好的生活一天天的独居中虚度,但是又对相聚的前景充满了悲观和绝望。诗人的情绪是复杂的,细腻地体现了相思中的人物患得患失的心理。
刘郎已恨蓬山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意思1】刘郎已在怨恨蓬莱山的遥远了,而我与蓬莱山还隔着万重山呢。刘郎:指东汉时的刘晨。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结成一段奇缘,留住半年。等到回家时,子孙已历经七代。后重寻仙境,已不复至。蓬山:古代传说中渤海中的三仙山之一,此指仙境或仙女所住之处。【意思1】诗人用刘晨天台寻觅仙侣的故事,说明自己本就恨蓬山远隔,怎能再忍受万重蓬山相阻呢?诗句抒写了作者和所爱之人天涯阻隔之恨,表现他们相会无期的痛苦之情。注:刘郎,传说东汉时刘晨曾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仙女,居留半年之后返家,后再去寻找,终不可得。蓬山,蓬莱山,传说是海中的仙山。重,层。【意思3】刘郎,指东汉刘晨。传说他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仙女,结为眷属。以后再去找寻,就找不到了。蓬山,蓬莱山,神话中的海外仙山,这里借指刘郎要寻的仙女住处。这两句说:刘郎当年曾为蓬山渺远难寻而感到遗恨,何况今天自己与爱人之间更远隔万重蓬山!诗句恰当地运用典故,道出了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与事物或人相距千山万水,有重重阻隔。[例]有个中秋节,蒋经国请张学良去晚餐,饭后蒋经国要张学良写幅字,张学良趁着酒意将李义山一首《无题》写给他,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应该说是张学良真实思想的写照。(杜宣《〈梦迢迢〉的诞生》)二、用以比喻离想要达到的目的太遥远,希望太渺茫。[例]境遇坎坷,婚恋失意,才情横溢,生命苦短,不过是平凡的社会性悲剧,表明美妙的乌托邦还是很渺茫,“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柯灵《从古代才女到现代才女》)【全诗】《无题二首》其一.[唐].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全诗赏析】远处又响起了浑厚的钟声,现在已经是五更时分了。诗人孤独地躺在床上,一夜辗转反侧,疲惫感越发浓郁了,但睡意依然没有来临。也许这样的失眠已不是第一次,诗人凄然地看着朦胧的夜月迷离地照耀在楼阁上,透过窗棂,他隐约看到斜挂在西天的月儿,渐渐地变白变淡,快要被渐渐来临的黎明吞噬了。到底是什么如此苦痛地煎熬着诗人呢?原来是思念魂牵梦萦的恋人。想当初十里长亭送别时,信誓旦旦地相约了重聚的日期,如今却变成了一场空头的许诺。自那日分离之后,就再也不见了踪影,甚至连书信都断绝了,对方的长长短短,彼此都不能知晓,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现实啊!诗人每日沉迷在相思与怀念之中,渐渐地,梦里也溢满伤别的情绪。睡梦里多少次伤心的啼唤,也不能看见恋人的面容。都说梦是美好的,可是在诗人看来,梦与现实一样的残酷。好多次梦醒时刻,诗人立即迅速地挥笔写就一封家书,等到信写好了,才发现墨汁还是淡淡的,原来心情急迫,还没有来得及磨浓。这既写出诗人的急切之情,又暗示这急切挥就的书信可能是不会寄出去的。罗罩下的烛光柔柔地半照着帷帐,帷帐上金线绣就的翡翠鸟在光亮的照耀下越发璀璨夺目;绣着芙蓉花的锦被仍然微微地散发着麝香熏过的气息。诗人营造了极其温馨舒适的居室环境,这样的环境只有与恋人相处才不致辜负了。颈联道出了诗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惆怅,没有恋人的存在,再温馨的环境,也难有幸福感。末联使用了刘晨重入天台寻仙人不遇的典故。据《神仙记》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两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后重入天台山访女而踪迹渺然。“蓬山”本是蓬莱之山,此处泛称仙山,代指天台山。诗人以刘郎为对照物,进一步申言自己的不幸:刘郎怨恨蓬山的遥远,但是我与相思之人比蓬山还要远上一万倍呢。刘郎尚且寻觅天女不得,我的运气还会更好吗?诗人似乎透露出他的隐忧,他不知道与恋人的相聚将是何年何月。诗人的胸怀里蕴积了满腹的相思,长期的沉迷忆念令他辗转反侧。他惊悸于美好的生活一天天的独居中虚度,但是又对相聚的前景充满了悲观和绝望。诗人的情绪是复杂的,细腻地体现了相思中的人物患得患失的心理。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不知心恨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论雅俗共赏。推荐。爱诗词网。论雅俗共赏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要家里能够勉强供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去参加那些公开的考试,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个绅士。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尘;不但不觉其寒尘,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中唐的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安史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着述体了。到了宋朝,道学家讲学,更广泛的留下了许多语录;他们用语录,也还是为了求真与化俗,还是为了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禅家认为第一义是不可说的。语言文字都不能表达那无限的可能,所以是虚妄的。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文字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道学主要的是中国的正统的思想,道学家用了语录做工具,大大的增强了这种新的文体的地位,语录就成为一种传统了。比语录体稍稍晚些,还出现了一种宋朝叫做“笔记”的东西。这种作品记述有趣味的杂事,范围很宽,一方面发表作者自己的意见,所谓议论,也就是批评,这些批评往往也很有趣味。作者写这种书,只当做对客闲谈,并非一本正经,虽然以文言为主,可是很接近说话。这也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可以当做“谈助”,增加趣味。宋朝的笔记最发达,当时盛行,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目录家将这种笔记归在“小说”项下,近代书店汇印这些笔记,更直题为“笔记小说”;中国古代所谓“小说”,原是指记述杂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那里我们得特别提到唐朝的“传奇”。“传奇”据说可以见出作者的“史才、诗笔、议论”,是唐朝士子在投考进士以前用来送给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绍自己,求他们给自己宣传的。其中不外乎灵怪、艳情、剑侠三类故事,显然是以供给“谈助”,引起趣味为主。无论照传统的意念,或现代的意念,这些“传奇”无疑的是小说,一方面也和笔记的写作态度有相类之处。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他们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做“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好易”的一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余”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平话和章回小说,传统里本来没有,雅化没有合式的榜样,进行就不易。《三国演义》虽然用了文言,却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文言,后来的《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就都用白话了。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欲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在传统里没有地位或只有低地位的作品,只算是玩艺儿;然而这些才接近民众,接近民众却还能教“雅俗共赏”,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的。单就玩艺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着。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1947年10月26日作。原载1947年11月18日《观察》第3卷第11期)------------------------------------------【导读】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我们知道下里巴人不是乡巴佬,是传唱广泛的通俗歌曲;阳春白雪不是春雪,是曲高和寡的高雅歌曲。雅和俗之间既然差别大,那么我们挂在嘴边“雅俗共赏”,就值得去论辩一番了。作者说:“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话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共赏的人,雅人和俗人怎么会凑在一起?二是共赏的文,这应该是怎样的文?我国古代有很强的贵贱、士庶观念,前者重血统,后者重门第,同席都不可能,更别说“共”赏了。他从历史中找到了唐朝安史之乱这个特殊时期,认为门第的垮台、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宋朝印刷术的发达,加速了社会等级的流通,进入上层的士人的部分民间生活方式和态度,被接受并影响了原来上层者的趣味,雅俗在一起就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了。共赏的文呢?我国古代书面语和口语区别很大,前者庄重典雅,后者通俗易懂。要雅俗共赏,书面语必须和口语互相靠近。作者认为唐时的宗教如佛教禅宗、道教为争取群众而“化俗”是融合的开始,化俗的方式是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宋人的“笔记小说”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口语化的趋向影响了古文和诗,它们“自然而然”地趋向了“雅俗共赏”。此后的词、曲、杂剧、戏文等,原本诞生于民间,走的是“雅化”或文人化的道路,也是趋向了“雅俗共赏”。还需要辨明雅和俗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关系不清楚,对“雅俗共赏”的理解还是模糊的。作者提出,“雅俗共赏”以雅为主,要化俗为雅、俗不伤雅,这是雅俗双方互相学习、迁就的过程。雅化是文学的传统,雅化越深,地位越高,反之亦然;但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而这“共赏”者,以俗人为主。那么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既要努力提高作品的文学地位,又要尽可能地扩大“共赏”者的范围,就意味着雅俗的融合应该有能被双方欣赏品味所接受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人之常情:作品应该表达出一般人通有的感情。作者在文中梳理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特征,目的是为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指明方向:既要注重雅化——追求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也要重视化俗——文字通俗易懂,符合时代精神和群众的审美需求。
户籍琵琶行。推荐。爱诗词网。唐·白居易元和十年①,予左迁②九江郡③司马④。明年⑤秋,送客湓浦口⑥,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⑦然有京都声⑧。问其人,本长安倡女⑦,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⑩。年长色衰,委身(11)为贾人(12)妇。遂命酒(13),使快(14)弹数曲。曲罢(15)悯然(16),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7)憔悴(18),转徙于江湖(19)间。予出官(20)二年,恬然(21)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22)意。因(23)为(24)长句(25),歌(26)以(27)赠之,凡(28)六百一十六言(29)命(30)曰《琵琶行》。浔阳江(31)头夜送客,枫叶荻(32)花秋瑟瑟(33)。主人下马客在船(34),举酒欲饮无管弦(3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36)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38)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39)面。转轴拨弦(40)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41)声声思(42),似诉平生(43)不得志(44)。低眉(45)信手(46)续续(47)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48),初(49)为《霓裳》(50)后《六幺》(51)。大弦(52)嘈嘈(53)如急雨,小弦(54)切切(55)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56)小珠落玉盘。间关(57)莺(58)语(59)花底滑(60),幽咽(61)泉流冰下难(6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63)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64)乍(65)破水浆进(66),铁骑(67)突出(68)刀枪鸣。曲终收拨(69)当心画(70),四弦一声如裂帛(71)。东船西舫(72)悄无言(73),唯见(74)江心秋月白。沉吟(75)放拨插弦中,整顿(76)衣裳起敛容(77)。自言本是京城(78)女,家在虾蟆陵(79)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80)第一部(81)。曲罢曾教善才服(82),妆成(83)每(84)被秋娘(85)妒。五陵年少(86)争缠头(87),一曲红绡(88)不知数。钿头银篦(89)击节碎(90),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91)明年,秋月春风(92)等闲(93)度。弟(94)走从军阿姨(95)死,暮去朝来(96)颜色故(97)。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98)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99)买茶去。去来(100)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101)红阑干(10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103唧唧(104)。同是天涯(105)沦落(106)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107),谪居卧病(108)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109)不闻丝竹(110)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111)苦竹(112)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113)?杜鹃(114)啼血猿哀鸣。春江(115)花朝(116)秋月夜(117),往往取酒还(118)独倾(119)。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120)难为听(121)。今夜闻君琵琶语(122),如听仙乐耳暂(123)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124)《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125)立,却坐(126)促弦(127)弦转急。凄凄(128)不似向前(129)声,满座(130)重闻皆掩(131)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132)青衫(133)湿。【注释】①元和十年: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②左迁:贬官,降职。③九江郡:即江州,州治所在九江。④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唐时常以谪官充之,有职无权。⑤明年:第二年。⑥湓(pén)浦口: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江口称湓浦口。⑦铮铮(zhēngzhēng):模拟琵琶清脆的声音。⑧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⑨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⑩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11)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12)贾(gǔ)人:商人。(13)命酒:叫手下人摆酒。(14)快:畅快。(15)罢:完,毕。(16)悯(mǐn)然:忧郁的样子。(17)漂沦:漂泊沦落。(18)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19)江湖:泛指四方各地。(20)出官:京官外调。(21)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22)迁谪(zhé):贬谪,放逐。这里表示被迁谪。(23)因:因此。(24)为:创作。(25)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26)歌:作歌。(27)以:并,并且。(28)凡:总共。(29)言:字。(30)命:命名,题名。(31)浔阳江:长江流经浔阳郡境内的一段。(32)荻: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33)瑟瑟:微风吹动草木之声。(34)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意为:我和主人一同下马,然后一起上船。主人,白居易自指。在,上。(35)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指音乐。(36)暗:轻声。(37)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迟,迟疑不决。(38)回灯:把灯芯捻大一些,使灯光更亮。(39)半遮:即“遮半”,遮住半边。(40)转轴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根弦柱。弦,琴弦。(41)掩抑:低沉抑郁。(42)思:名词,思绪,愁思。(43)平生:平素,往常。(44)得志:得意。(45)低眉:低头。(46)信手:随手。(47)续续:连续。(48)拢、捻、抹、挑: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以上是弹琵琶的四种指法。(49)初:开始。(5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作者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的描写。(51)《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52)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53)嘈嘈: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浊杂粗重。(54)小弦:指细弦。(55)切切:拟声词,形容轻细之音。(56)珠:珠子,此句形容琵琶声清脆圆润。(57)间关:拟声词,形容鸟声婉转。(58)莺:黄莺。(59)语:鸣声。(60)滑:流利。(61)幽咽(yè):低泣声,这里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62)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作“冰下滩”、“水下滩”。(63)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64)银瓶:汲水器。(65)乍:突然。(66)进:溅射,飞进。(67)铁骑:带甲的骑兵。(68)出:出击。(69)拨:拨子,弹奏琴弦时所运用的工具。(70)当心画:是弹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画,通“划”。(71)帛:丝织品的总称。(72)舫:船。(73)言:指说话的声音。(74)唯见:只见。(75)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76)整顿:整理。(77)敛容: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78)京城:指长安。(79)虾蟆(há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80)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教坊、右教坊。这位弹琵琶的娼女当是挂名教坊,临时入宫供奉的。(81)第一部:首席乐队。(82)服:佩服。(83)妆成:成妆,化好妆。(84)每:常。(85)秋娘:当时的一位名伎,唐时歌舞伎常用此名,这里借指貌美善歌的歌伎。(86)五陵年少: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87)争缠头:争先恐后地送缠头。争,争给,争送。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伎的丝织品。(88)红绡(xiāo):红色绫缎。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89)钿(diàn)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钿,用金玉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篦(bì),一种齿很密的梳子。(90)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敲碎了。击节,打拍子。(91)复:又,再。(92)秋月春风:指一秋一春,即一年。(93)等闲:白白地,随便。(94)弟:指小于自己的歌伎。(95)阿姨:指歌伎院中的老鸨。(96)暮去朝来:一天过去,也指岁月流逝。(97)故:陈旧,衰老。(98)老大:年纪大了。(99)浮梁:唐天宝间改设的县,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北浮梁,是个茶叶贸易中心。(100)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101)妆泪:脂粉和眼泪。(102)阑干:(泪水)纵横。(103)重(chóng):更加。(104)唧唧:叹息声。(105)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106)沦落: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等。(107)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京城长安。(108)卧病:抱病,带病。(109)终岁:一年到头。(110)丝竹: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111)黄芦:芦苇。(112)苦竹:竹的一种,竹干较粗,笋味苦。(113)何物:这里指什么声音。(114)杜鹃:又名子规,鸣声凄切。相传古蜀国的一位国君名叫杜宇,又称望帝,死后魂化杜鹃,鸣声凄切,常常啼叫得口角流血。(115)春江:意指春江水流。(116)花朝(zhāo):意指花开的早晨。(117)秋月夜:秋夜月照的意思。(118)还:即,便。(119)独倾:独酌。(120)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形容乐声杂乱难听。(121)难为听:叫人听不下去。(122)琵琶语:指琵琶上弹奏的乐调。(123)暂:顿时。(124)翻作:按曲填写歌词。(125)良久:很久。(126)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127)促弦:把弦拧紧。促,紧,迫。(128)凄凄:形容琴声悲切。(129)向前:刚才。(130)满座:所有在座的人。(131)掩:掩面。(132)江州司马:作者自指。(133)青衫:黑色单衣,青,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大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到湓浦口,听到船上有人在夜里弹琵琶,听那声音,十分清脆,有京城乐曲的韵味。询问那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年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嫁给商人做了妻子。于是我便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曲子弹完后,她神情忧郁,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上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到被贬的失意。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为《琵琶行》。秋夜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喝醉了,心情也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之时,只见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一轮明月。忽然听见江上传来琵琶的声音,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我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拧转弦轴,拨动弦线,试弹了两三下,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弹《霓裳》,后弹《六幺》。大弦声音浊杂粗重犹如急风骤雨,细弦声音轻细好似儿女私语。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清脆而圆润。那声音有时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有时像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如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这使人觉得另有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透露出来,这时虽没声音,却胜过有声。突然弦声弹响,就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这时东边西边的船上都静悄悄地没一点声音,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琵琶女迟疑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出庄重的神色。她说自己本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队里。一曲弹完,曾使教琵琶的师傅佩服,装扮之后常引起同行歌伎的妒嫉。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弹完一只曲子,所得的红绡不计其数。打拍子敲碎了钿头银篦,吃完美酒泼脏了血色的罗裙。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共事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了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门前冷清,车马越来越少,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做生意。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中哭啼,搽了胭脂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感叹不已。彼此同是沦落天涯的人,偶然相逢,又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丝竹之声。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能听见什么呢?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哀的鸣叫。每当春江花晨和秋季月夜,我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那声音单调细碎实在难听。今夜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同听到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亮。你不要推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她被我的话感动得长久地站立在那里,然后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琴弦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满座的人再听弹奏都忍不住掩面而泣。在座的哪位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87-94页.
《第二性——女人》
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
第二性女人。推荐。爱诗词网。《第二性——女人》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在本书中,作者以十分坦城的态度,大胆、严肃而深入地探讨了妇女的人生和地位,论述妇女为何会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考察了女性心理成长的过程,提出妇女如何获得自由、独立的人格尊严的设想。作者认为“今日女人虽然不是男人的奴隶,却永远是男人的依赖者,这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类从来没有平等共享过这个世界”。本书第1部主要论述妇女形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过程。作者认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是由于人类文化整体的作用,才使女人成为“第二性”的地位,作者通过对女人童年、少年时期和性爱、欲望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人类文化传统的影响。第2部论述了妇女在婚后、家庭、社交、成年、老年的不同时期的处境和性格的生成,深入地分析了妇女受到不平等待遇而造成的种种不公正的束缚。第3部主要论述妇女在爱情、职业、事业等方面的矛盾心理现象,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妇女应有的尊严。综观全书,颇有新见,启示原出,但是作者仅从心理分析,女人的自我不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来解释今日西方妇女的不平等地位,是难以真正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亦反映出作者阶级意识的局限性。本书文笔优美,论述细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