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唐代杜甫的“三吏”之一。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客,杜甫自称。丁,二十二岁的男子。帖,征兵的文书。中男,十八岁的男子。王城,指洛阳。伶俜(pīng乒),孤独的样子。相州,在今河南省安阳县。星散营,形容军队溃败后军营的零落散乱。故垒,旧营地。旧京,指洛阳。仆射(yè夜),指郭子仪。他曾任左仆射。诗中反映了当时兵役的繁重,而更主要的是作者对服役者的劝勉。一般来说,杜甫是反对战争的,所以有《兵车行》、前后《出塞》等反对穷兵黩武的名篇。但战争又有正义、非正义之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讨伐叛军,平定叛乱,则是一种救亡图存的行为。所以,在这里诗人的心情是矛盾复杂的,一方面他极端同情人民所受的兵役之苦,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现在此诗中,前二段叙点兵之事,哀民生之多难,愤朝廷之无恩,后一段则又对朝廷有所回护,宽慰送行者之惶惧。这种矛盾在一点上则又统一起来——忧民爱国。【全诗】《新安吏》.[唐].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注释和翻译】
点击进入
【鉴赏】此首及以下《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历来被称为“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是诗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经过精心组织、安排、构思而写成的组诗。这组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唐官军邺城兵败之时。当时杜甫正从洛阳返回华州任所(时任华州司功参军),诗中所写的人和事都是他行经潼关一带亲历目见的。在很短促的时间内能写下如此多而又好的诗,在杜甫一生中也仅此一次。故他晚年流寓夔州时想起此事,还感慨良多地说:“昔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峡中览物》)这六首诗都以唐官军邺城兵败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再现了当时官府官吏役民无度、人民被强征从军或服劳役的现实。唐史中对这一情况没有什么记载,只宋代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十个字:“官军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把这一记载与杜甫这组诗所写情况相对照,我们便可看出:司马光把这段时期“扰民”的罪行完全推到“官军”身上,对“官吏”则有所美化,而对官军剽掠的记载也太笼统,使人不明底里。杜甫这六首诗却完全是揭露、抨击官府与官吏的。这组诗正好补充了史书之未载,可谓历史实录。“诗史”之称谓,是当之无愧的。这组诗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每组三首,一组写吏,一组写民,吏和民是一对矛盾,在诗中或同时出现,或此露彼隐。诗中的第三者是“客行新安道”的“客”,是“要我下马行”的“我”,是“暮投石壕村”的诗人自己。六首诗的构思,体现了杜甫的艺术匠心,“三吏”主要是写吏,用人物问答方法,或客(我)吏问答,或吏民问答;“三别”主要是写民,用人物自我倾吐方法,或面对亲人倾吐,或独自倾吐。诗中的人物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每首诗不管用什么方法写,都典型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感情深沉郁积,叙述回环宛曲,能把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情貌心态逼真地展示出来。其义清而深,其词真而切,感人至深,发人深思。六首诗所反映的事件是典型事件,诗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各代表一种类型,一个方面。“三吏”中的吏,各有各的性格面貌,“三别”中的民,是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经历的民。但吏也好,民也好,都置身于安史之乱的大环境中,置身于唐官军邺城兵败的具体环境中,置身于官逼民、官扰民的矛盾冲突中。六首诗合起来看,正好反映了邺城兵败后唐王朝官府官吏冷酷残暴、役民无度的历史全貌。六首诗的主题体现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关系,所写虽分吏、民两组,各有侧重面,每首都有一个具体的主题,但合而观之,又有一个中心的主题,即控诉揭露当时官府官吏不是使民以义,而是使民以暴。“三吏”是写官府官吏如何虐民、扰民、劳民,民处于被害者的地位;“三别”是写民如何被官府官吏所扰所害,官处于被控诉的地位。浦起龙《读杜心解》于注《无家别》最后一句“何以为蒸藜”时云:“(此)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此解颇有见地。杜甫写这组诗时,正处于唐王朝平叛战争时期,对平叛战争本身,杜甫不能有任何非议,但对如何“役民”,他是可以评论的,而且从其仁者之心出发,也是应该、必然要评论的。杜甫是信奉儒家仁学的,按儒家的“仁政”思想,应把民视为“邦本”,因而主张“使民以义”,“养民以惠”,能如此,则民可为,民心可得,国亦可治;不能如此,则民难为,民心必去,国不可治。浦起龙说的“何以为民上”,虽然是这六首诗的潜台词,但六首诗总的主题所展示的意向,又确确实实是如此的。从杜甫写这组诗当时情况看,唐王朝上上下下之所行正与“仁政”相悖,这样做,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百姓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平叛战争将无法进行,而国家的统一、安定和中兴也将成为泡影。杜甫正是抱着这样对国事的关心,对平叛战争的关心,对人民痛苦和不幸遭遇的关心,来写这组诗的。因之其责“为民上者”(包括君主、大臣,特别是官府官吏)不能“使民以义”而是使民以暴,役民以滥,视民如草芥,至于百姓无以为生之旨,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有人说杜甫写这组诗时心情是矛盾的,痛苦的,顾了国,顾不了民,顾了民,便顾不了国。其实不然,从这组诗所选取的物象本身(官府官吏与民的矛盾)和经过艺术加工构成的意象群体所昭示的意蕴看,杜甫的矛头所指是准确的,意旨是清楚的,态度是明朗的。也有人说杜甫写这组诗时并不存在上述矛盾,而是解决了的,即明确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支持平叛战争,鼓励人民上前线,并称赞了人民为军服役的爱国精神。其实这是割裂诗的整体形象,从中择出几句话加以无限阐发而得出的穿凿附会的结论。试问:如果《石壕吏》中的老妇,只是因为被逼不得不说出一句“急应河阳役”的话,便是什么怀有义愤、挺身而出的爱国行为,那么她的老伴“逾墙走”岂不就成了不愿为国效力的“可耻的逃兵”?而她自己掩护他逃跑的行为岂不也就成了“不义”之行?《新安吏》所写的是在新安所遇的征兵吏,意在揭露吏之冷酷无情。新安,今河南县名,在洛阳市西。诗分三解。“客行新安道”以下八句为第一解,写客(当即诗人自己)与征兵吏之问答。“喧呼”二字,一见“点兵”时情景之纷乱,二见官吏之喊叫声压倒送别者的哭声。客之问,有责备意。“更无丁”的另一面,是说为什么把中男征了来?吏之回答,全是借辞推委,即以府帖做挡箭牌,来为自己抓中男充数的行为作辩护。客再正面提出质责,一则说把“绝短小”的中男征来入伍,简直是胡闹,二则用“何以守”指出这明明是无益于防贼之事。对此,吏无以为答,表明他理亏词穷。一大群中男就这样被驱遣而去了。“肥男有母送”以下四句为第二解,写客目睹送别场景。肥男有母送,但母子相别,亦是可悲之事;瘦男无母,亦无人送,岂不更可悲!又送者只有母而无父,正见非正常征兵,有父恐也不敢出面。白水东流,人已去远,时又暮矣,而青山之下仍然一片哭声。这哭声与开头之“喧呼”相照应,这既是写送者之悲极痛极,也是暗示吏已去,只有客依然在场,正与母亲们同声一哭。“莫自使眼枯”以下十六句为第三解,写客对哭送者的劝慰。事已至此,对于哭送的母亲们,与其助痛,不如减痛。吏已不义,客不能无情,于是出面劝说:一则说之以利害,哭既无用(“天地无情”),何必自讨苦吃(“眼枯见骨”);二则说之以大局,国难当头,形势紧急,就请想开点吧;三则说之以尚有可放心者(营近、役轻、主将爱兵),送行者亦可以不必多虑矣。仆射,官名,这里指抗击安禄山叛军的名将郭子仪,时驻守河阳保卫东都洛阳。此诗如同一场独幕剧,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围绕“点兵”一事,以“客行新安道”所见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官与民的矛盾冲突。在场上活动的有征兵吏、客、中男们、母亲们这四个方面的人物,但主要是写吏。这里的吏,昨夜接到征兵的府帖,今晨便把一大批“中男”(尚未成年的少年)抓去充数。当路过之客质问他们为何不按规定征丁男(年满二十二岁)入伍时,他们又立即抬出府帖来做挡箭牌。征点丁男时,那么多母亲来哭送,可他们却铁石心肠,只管交差了事,丢下这些哭得泪人般的母亲们全然不顾。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似乎看到这批“新安吏”一副副冷酷无情的面孔。而客对他们的责问、对母亲们苦口婆心的劝慰正好与之形成对比,构成反衬。此诗写客的语言很有分寸,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出于不同的目的,他说话的语气、用词就大不一样。对吏,是责,“更无丁”、“绝短小”、“何以守”、“终无情”(一语双关),语气绝对,见得理在己,亏在吏,冤在民。对民,目的在于劝,故曰“勿泣血”、“近故垒”、“依旧京”、“不到水”、“役亦轻”、“甚分明”、“如父兄”,见得客是用尽心机在劝,在减轻哭送者的痛苦。写吏的语言虽只有两句,但却见其狡猾冷酷,我行我素。又此诗以声音连络首尾,先曰“喧呼”,再曰“青山犹哭声”,结尾曰“勿泣血”,这样写,有助于渲染“怨苦”气氛,“怨苦”写足了,诗之责吏无情的主旨也就表达出来了。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串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为此,况不逮杜者乎!([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新安吏》、《潼关吏》、《石濠吏》、《新婚别》、《垂志别》、《无家别》诸篇,其述男女怨旷室家离别,父子夫妇不相保之意,与《东山》、《采薇》、《出车》、《杕杜》数诗,相为表里。唐自中叶以徭役调发为常,至于亡国。肃、代而后,非复贞观、开元之唐矣。新、旧唐史不载者,略见杜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一)【点评】凡公此等诗,不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夫《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天子之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张綖《杜工部诗通》)诸咏身所见闻事,运以古乐府神理,惊心动魄,疑鬼疑神,千古而下,何人更能措手。(沈德潜《唐诗别裁》)《新安吏》,借提邺城军溃也。统言点兵之事,是首章体。如《石壕》、《新婚》、《垂老》、《无家》等篇,则各举一事为言矣。(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邵子湘曰:“新安至无家六首,皆子美时事乐府也。曲折凄怆,直堪泣鬼神。”吴汝纶曰:“以下六章写乱离兵役之苦,多椎心刻骨之词,使人不忍卒读。”(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
新安吏翻译。推荐。爱诗词网。【题解】唐代杜甫的“三吏”之一。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客,杜甫自称。丁,二十二岁的男子。帖,征兵的文书。中男,十八岁的男子。王城,指洛阳。伶俜(pīng乒),孤独的样子。相州,在今河南省安阳县。星散营,形容军队溃败后军营的零落散乱。故垒,旧营地。旧京,指洛阳。仆射(yè夜),指郭子仪。他曾任左仆射。诗中反映了当时兵役的繁重,而更主要的是作者对服役者的劝勉。一般来说,杜甫是反对战争的,所以有《兵车行》、前后《出塞》等反对穷兵黩武的名篇。但战争又有正义、非正义之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讨伐叛军,平定叛乱,则是一种救亡图存的行为。所以,在这里诗人的心情是矛盾复杂的,一方面他极端同情人民所受的兵役之苦,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现在此诗中,前二段叙点兵之事,哀民生之多难,愤朝廷之无恩,后一段则又对朝廷有所回护,宽慰送行者之惶惧。这种矛盾在一点上则又统一起来——忧民爱国。【全诗】《新安吏》.[唐].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注释和翻译】点击进入【鉴赏】此首及以下《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历来被称为“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是诗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经过精心组织、安排、构思而写成的组诗。这组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唐官军邺城兵败之时。当时杜甫正从洛阳返回华州任所(时任华州司功参军),诗中所写的人和事都是他行经潼关一带亲历目见的。在很短促的时间内能写下如此多而又好的诗,在杜甫一生中也仅此一次。故他晚年流寓夔州时想起此事,还感慨良多地说:“昔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峡中览物》)这六首诗都以唐官军邺城兵败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再现了当时官府官吏役民无度、人民被强征从军或服劳役的现实。唐史中对这一情况没有什么记载,只宋代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十个字:“官军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把这一记载与杜甫这组诗所写情况相对照,我们便可看出:司马光把这段时期“扰民”的罪行完全推到“官军”身上,对“官吏”则有所美化,而对官军剽掠的记载也太笼统,使人不明底里。杜甫这六首诗却完全是揭露、抨击官府与官吏的。这组诗正好补充了史书之未载,可谓历史实录。“诗史”之称谓,是当之无愧的。这组诗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每组三首,一组写吏,一组写民,吏和民是一对矛盾,在诗中或同时出现,或此露彼隐。诗中的第三者是“客行新安道”的“客”,是“要我下马行”的“我”,是“暮投石壕村”的诗人自己。六首诗的构思,体现了杜甫的艺术匠心,“三吏”主要是写吏,用人物问答方法,或客(我)吏问答,或吏民问答;“三别”主要是写民,用人物自我倾吐方法,或面对亲人倾吐,或独自倾吐。诗中的人物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每首诗不管用什么方法写,都典型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感情深沉郁积,叙述回环宛曲,能把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情貌心态逼真地展示出来。其义清而深,其词真而切,感人至深,发人深思。六首诗所反映的事件是典型事件,诗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各代表一种类型,一个方面。“三吏”中的吏,各有各的性格面貌,“三别”中的民,是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经历的民。但吏也好,民也好,都置身于安史之乱的大环境中,置身于唐官军邺城兵败的具体环境中,置身于官逼民、官扰民的矛盾冲突中。六首诗合起来看,正好反映了邺城兵败后唐王朝官府官吏冷酷残暴、役民无度的历史全貌。六首诗的主题体现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关系,所写虽分吏、民两组,各有侧重面,每首都有一个具体的主题,但合而观之,又有一个中心的主题,即控诉揭露当时官府官吏不是使民以义,而是使民以暴。“三吏”是写官府官吏如何虐民、扰民、劳民,民处于被害者的地位;“三别”是写民如何被官府官吏所扰所害,官处于被控诉的地位。浦起龙《读杜心解》于注《无家别》最后一句“何以为蒸藜”时云:“(此)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此解颇有见地。杜甫写这组诗时,正处于唐王朝平叛战争时期,对平叛战争本身,杜甫不能有任何非议,但对如何“役民”,他是可以评论的,而且从其仁者之心出发,也是应该、必然要评论的。杜甫是信奉儒家仁学的,按儒家的“仁政”思想,应把民视为“邦本”,因而主张“使民以义”,“养民以惠”,能如此,则民可为,民心可得,国亦可治;不能如此,则民难为,民心必去,国不可治。浦起龙说的“何以为民上”,虽然是这六首诗的潜台词,但六首诗总的主题所展示的意向,又确确实实是如此的。从杜甫写这组诗当时情况看,唐王朝上上下下之所行正与“仁政”相悖,这样做,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百姓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平叛战争将无法进行,而国家的统一、安定和中兴也将成为泡影。杜甫正是抱着这样对国事的关心,对平叛战争的关心,对人民痛苦和不幸遭遇的关心,来写这组诗的。因之其责“为民上者”(包括君主、大臣,特别是官府官吏)不能“使民以义”而是使民以暴,役民以滥,视民如草芥,至于百姓无以为生之旨,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有人说杜甫写这组诗时心情是矛盾的,痛苦的,顾了国,顾不了民,顾了民,便顾不了国。其实不然,从这组诗所选取的物象本身(官府官吏与民的矛盾)和经过艺术加工构成的意象群体所昭示的意蕴看,杜甫的矛头所指是准确的,意旨是清楚的,态度是明朗的。也有人说杜甫写这组诗时并不存在上述矛盾,而是解决了的,即明确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支持平叛战争,鼓励人民上前线,并称赞了人民为军服役的爱国精神。其实这是割裂诗的整体形象,从中择出几句话加以无限阐发而得出的穿凿附会的结论。试问:如果《石壕吏》中的老妇,只是因为被逼不得不说出一句“急应河阳役”的话,便是什么怀有义愤、挺身而出的爱国行为,那么她的老伴“逾墙走”岂不就成了不愿为国效力的“可耻的逃兵”?而她自己掩护他逃跑的行为岂不也就成了“不义”之行?《新安吏》所写的是在新安所遇的征兵吏,意在揭露吏之冷酷无情。新安,今河南县名,在洛阳市西。诗分三解。“客行新安道”以下八句为第一解,写客(当即诗人自己)与征兵吏之问答。“喧呼”二字,一见“点兵”时情景之纷乱,二见官吏之喊叫声压倒送别者的哭声。客之问,有责备意。“更无丁”的另一面,是说为什么把中男征了来?吏之回答,全是借辞推委,即以府帖做挡箭牌,来为自己抓中男充数的行为作辩护。客再正面提出质责,一则说把“绝短小”的中男征来入伍,简直是胡闹,二则用“何以守”指出这明明是无益于防贼之事。对此,吏无以为答,表明他理亏词穷。一大群中男就这样被驱遣而去了。“肥男有母送”以下四句为第二解,写客目睹送别场景。肥男有母送,但母子相别,亦是可悲之事;瘦男无母,亦无人送,岂不更可悲!又送者只有母而无父,正见非正常征兵,有父恐也不敢出面。白水东流,人已去远,时又暮矣,而青山之下仍然一片哭声。这哭声与开头之“喧呼”相照应,这既是写送者之悲极痛极,也是暗示吏已去,只有客依然在场,正与母亲们同声一哭。“莫自使眼枯”以下十六句为第三解,写客对哭送者的劝慰。事已至此,对于哭送的母亲们,与其助痛,不如减痛。吏已不义,客不能无情,于是出面劝说:一则说之以利害,哭既无用(“天地无情”),何必自讨苦吃(“眼枯见骨”);二则说之以大局,国难当头,形势紧急,就请想开点吧;三则说之以尚有可放心者(营近、役轻、主将爱兵),送行者亦可以不必多虑矣。仆射,官名,这里指抗击安禄山叛军的名将郭子仪,时驻守河阳保卫东都洛阳。此诗如同一场独幕剧,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围绕“点兵”一事,以“客行新安道”所见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官与民的矛盾冲突。在场上活动的有征兵吏、客、中男们、母亲们这四个方面的人物,但主要是写吏。这里的吏,昨夜接到征兵的府帖,今晨便把一大批“中男”(尚未成年的少年)抓去充数。当路过之客质问他们为何不按规定征丁男(年满二十二岁)入伍时,他们又立即抬出府帖来做挡箭牌。征点丁男时,那么多母亲来哭送,可他们却铁石心肠,只管交差了事,丢下这些哭得泪人般的母亲们全然不顾。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似乎看到这批“新安吏”一副副冷酷无情的面孔。而客对他们的责问、对母亲们苦口婆心的劝慰正好与之形成对比,构成反衬。此诗写客的语言很有分寸,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出于不同的目的,他说话的语气、用词就大不一样。对吏,是责,“更无丁”、“绝短小”、“何以守”、“终无情”(一语双关),语气绝对,见得理在己,亏在吏,冤在民。对民,目的在于劝,故曰“勿泣血”、“近故垒”、“依旧京”、“不到水”、“役亦轻”、“甚分明”、“如父兄”,见得客是用尽心机在劝,在减轻哭送者的痛苦。写吏的语言虽只有两句,但却见其狡猾冷酷,我行我素。又此诗以声音连络首尾,先曰“喧呼”,再曰“青山犹哭声”,结尾曰“勿泣血”,这样写,有助于渲染“怨苦”气氛,“怨苦”写足了,诗之责吏无情的主旨也就表达出来了。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串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为此,况不逮杜者乎!([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新安吏》、《潼关吏》、《石濠吏》、《新婚别》、《垂志别》、《无家别》诸篇,其述男女怨旷室家离别,父子夫妇不相保之意,与《东山》、《采薇》、《出车》、《杕杜》数诗,相为表里。唐自中叶以徭役调发为常,至于亡国。肃、代而后,非复贞观、开元之唐矣。新、旧唐史不载者,略见杜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一)【点评】凡公此等诗,不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夫《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天子之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张綖《杜工部诗通》)诸咏身所见闻事,运以古乐府神理,惊心动魄,疑鬼疑神,千古而下,何人更能措手。(沈德潜《唐诗别裁》)《新安吏》,借提邺城军溃也。统言点兵之事,是首章体。如《石壕》、《新婚》、《垂老》、《无家》等篇,则各举一事为言矣。(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邵子湘曰:“新安至无家六首,皆子美时事乐府也。曲折凄怆,直堪泣鬼神。”吴汝纶曰:“以下六章写乱离兵役之苦,多椎心刻骨之词,使人不忍卒读。”(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语出《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
宋代朱熹在其《中庸或问》卷三中说它是“古语”。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意思是说:虽是关起门来在家里造车,拿出门去使用,却能和车辙完全相合,这是因为依照的规格、尺寸相同的缘故。古时车辆,两轮间距离有一定尺寸,故轮子碾出的痕迹(辙)也是相同的,这叫“合辙”。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推荐。爱诗词网。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语出《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宋代朱熹在其《中庸或问》卷三中说它是“古语”。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意思是说:虽是关起门来在家里造车,拿出门去使用,却能和车辙完全相合,这是因为依照的规格、尺寸相同的缘故。古时车辆,两轮间距离有一定尺寸,故轮子碾出的痕迹(辙)也是相同的,这叫“合辙”。古语所谓“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比喻想法一致。后来,此语在使用时发生转义,比喻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想象办事。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推荐。爱诗词网。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现常用“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借以表明听取各方面人的意见的重要,也劝诫自以为聪明的人要多加谨慎。也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去年花里逢君别。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处】唐·王维《辛夷坞》【意思】山涧口空寂无人,花儿独自纷纷开放,又相继凋落。涧(jiàn):山间流水的沟。户:出入口。【鉴赏】寂寞的涧户,杳无人烟,这山中美丽动人的辛夷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无息地开花,又无声无息地独自凋零。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落寞孤单的感觉。任凭辛夷花花朵开放得再好,再娇艳动人,也无人欣赏,最终只能逐渐凋零。花落本就让人伤悲,无人欣赏的花凋零更让人难过。花且如此,人何以堪?诗歌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感伤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被压抑埋没的无奈情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间野外阒无人迹,花草自生自灭。[例]幽壑中有一片红红艳艳的山花,远远望去,烂漫至极。我又想起了王维写的《辛夷坞》的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诗句使人于此时此地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花开花落,既没有人赞美它,也没有人为花的凋零而悲伤。(许乐江《楼观台怀古》)【全诗】《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鉴赏】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山水诗尤佳。因他奉佛,又是画家,在山水诗中就注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咏辛夷的诗就颇能代表王维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色彩。辛夷,即木笔树的别称,又有紫玉兰、女郎花、木兰花之称。前两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是写辛夷花开似芙蓉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相近,裴迪在他和《辛夷坞》诗中也说:“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其花开时节在早春,而且是先叶开花,有紫、红两种,其含苞待放时有如笔蘸紫红颜料的毛笔头,向上而立,故有木笔之称。王维这里描绘的着眼点是木末,即树枝上的辛夷花,其色与芙蓉花相近,这一点,不从似笔着眼,也不从女郎花着眼,自有他自己的会意之处。“山中发红萼”辛夷花苞在“山中”发,其色为红,这里“山中”给人空旷之感。接着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辛夷花的红萼所处环境,是山中涧谷,寂寂无人的所在。“纷纷开且落”一句作结,将“无人”的境界进一步深化,深化到连花也“无”的最高境界中。“纷纷”是言其多,“开且落”是那样急促,匆匆而开,匆匆而落;发自山中,落于山中。不为人所开,不为人所落。这是一种多么古朴、宁静的境界,从这一境中我们能体味到什么呢,是为辛夷花“红萼”发而欣喜,为其落而惋惜吗?还是从辛夷花的山中自开自落的变化中对自然和人生有所领悟呢?真令人味之无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王维这里不仅仅是咏辛夷花,而是借此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发,一种对自然界的返朴归真的探求。他不以咏物的细巧精致取胜,而是以物写境,以境喻理,以境达理。这在咏物诗写作中真可以说别具一格,难以企及。当然咏物诗贵在有寄托,但寄托也是各种各样,难求一律。王维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无人的境界,花开花落无人知也无须人知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与物混一的境界。不必欣喜于“红萼发”,不必惋惜于“开且落”。“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好静”的追求不一定限于晚年,以动态写静,动中求静,倒却是王维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追求的境界同《辛夷坞》境界相类。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他辋川别墅的具体处所,还有文杏馆,斤竹岭,孟城坳,华子冈等胜地,他都有吟咏。但就咏辛夷而言,用简炼形象语言将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表现得如此富有哲理,确是大家手笔。
纷纷开且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处】唐·王维《辛夷坞》【意思】山涧口空寂无人,花儿独自纷纷开放,又相继凋落。涧(jiàn):山间流水的沟。户:出入口。【鉴赏】寂寞的涧户,杳无人烟,这山中美丽动人的辛夷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无息地开花,又无声无息地独自凋零。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落寞孤单的感觉。任凭辛夷花花朵开放得再好,再娇艳动人,也无人欣赏,最终只能逐渐凋零。花落本就让人伤悲,无人欣赏的花凋零更让人难过。花且如此,人何以堪?诗歌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感伤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被压抑埋没的无奈情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间野外阒无人迹,花草自生自灭。[例]幽壑中有一片红红艳艳的山花,远远望去,烂漫至极。我又想起了王维写的《辛夷坞》的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诗句使人于此时此地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花开花落,既没有人赞美它,也没有人为花的凋零而悲伤。(许乐江《楼观台怀古》)【全诗】《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鉴赏】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山水诗尤佳。因他奉佛,又是画家,在山水诗中就注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咏辛夷的诗就颇能代表王维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色彩。辛夷,即木笔树的别称,又有紫玉兰、女郎花、木兰花之称。前两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是写辛夷花开似芙蓉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相近,裴迪在他和《辛夷坞》诗中也说:“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其花开时节在早春,而且是先叶开花,有紫、红两种,其含苞待放时有如笔蘸紫红颜料的毛笔头,向上而立,故有木笔之称。王维这里描绘的着眼点是木末,即树枝上的辛夷花,其色与芙蓉花相近,这一点,不从似笔着眼,也不从女郎花着眼,自有他自己的会意之处。“山中发红萼”辛夷花苞在“山中”发,其色为红,这里“山中”给人空旷之感。接着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辛夷花的红萼所处环境,是山中涧谷,寂寂无人的所在。“纷纷开且落”一句作结,将“无人”的境界进一步深化,深化到连花也“无”的最高境界中。“纷纷”是言其多,“开且落”是那样急促,匆匆而开,匆匆而落;发自山中,落于山中。不为人所开,不为人所落。这是一种多么古朴、宁静的境界,从这一境中我们能体味到什么呢,是为辛夷花“红萼”发而欣喜,为其落而惋惜吗?还是从辛夷花的山中自开自落的变化中对自然和人生有所领悟呢?真令人味之无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王维这里不仅仅是咏辛夷花,而是借此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发,一种对自然界的返朴归真的探求。他不以咏物的细巧精致取胜,而是以物写境,以境喻理,以境达理。这在咏物诗写作中真可以说别具一格,难以企及。当然咏物诗贵在有寄托,但寄托也是各种各样,难求一律。王维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无人的境界,花开花落无人知也无须人知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与物混一的境界。不必欣喜于“红萼发”,不必惋惜于“开且落”。“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好静”的追求不一定限于晚年,以动态写静,动中求静,倒却是王维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追求的境界同《辛夷坞》境界相类。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他辋川别墅的具体处所,还有文杏馆,斤竹岭,孟城坳,华子冈等胜地,他都有吟咏。但就咏辛夷而言,用简炼形象语言将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表现得如此富有哲理,确是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