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愁似个长

缘愁似个长朗读

【题解】这是一首写愁的抒愤诗。诗人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却受到杨国忠等的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暮年,漫游秋浦而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诗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深重的怨愤和抑郁之情。

愁生白发,揽镜自照,倍生伤感。这样写愁思的,并不少见,李白却写出奇意奇调。第一句“白发三千丈”,突然而起,如火山喷发、大潮接续奔涌而来,突破婉折,四句三折。既言发长因愁长,见镜中白发,却问这愁从何得来,其中蕴蓄着无限的抑郁不平。全诗被历代评家赞赏是出于常情而深入人心的奇句奇思妙想,活脱脱地表现了年过半百的诗人因岁月流逝而理想难酬的内心感伤。【全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①缘:因。个:这般。②秋霜:形容白发。【原诗今译】哦,满头的白发居然长了三千丈,只因为,那忧伤绵绵不绝如此长。明镜啊明镜,你的主人我不明白,你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九秋之霜?【鉴赏提示】抒写人生的忧愁,是中外古今诗歌的一大主题,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这首小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古人认为忧愁能使人的头发变白,所以用“白发三千丈”来夸张人的愁绪,虽然出人意外,却毫不做作,反而能更准确地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对作者的笔力和气魄赞叹不已。在结构上,此诗四句三折,“白发”一句倒装起,“不知”句反问,照应首句,从而写出了诗人深长的忧思。【赏析1】李白《秋浦歌》第一首开篇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在第二首中又说:“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漫游到此,逗留有年,此时归思萌动,愁情顿起,又时逢秋季(诗中的景色多为秋景),正是所谓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哉时节。心物遥感,天人相通,诗人敏感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呻吟。组诗中写愁的诗句比比皆是:“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其二),“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四)李白诗中,白发本是忧愁的意象。而其十五对此的描写,则将他在秋浦所感生的忧愁推向顶峰,达到组诗的高潮。“白发三千丈”,正是对“长短尽成丝”的夸张的描写。此句作为首句,横空突起,劈面而来,将一个奇异的形象闪现在读者面前。正当人们诧异惊奇时,紧接着又点明了原因:“缘愁似个长”。原来不是说仙,而是言愁,在阅读心理中,无疑产生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效果。这样的承接,从手法上讲是“逆接”。但这二句不仅仅是写出了白发因愁而生而长这一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非常新奇和典型的意象。这在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物喻愁,不乏名句。或以山之重喻愁,或以江之长喻愁,或以水之深喻愁。而以“白发三千丈”喻愁,实在是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其深重、悠长的愁得到了生动、形象、鲜明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四句与前句的激切呼号相比,显得舒缓沉重,表现出一种痛切之感,这是诗人激愤的然而又无可奈何的叹惋。以诗人之奇才,却难伸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他不能不悲叹行路难。时光如黄河之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青春和理想也在一连串的挫折中黯然失落。这秋霜般的白发,显然不是在秋浦才生成的,而是他半生来屡受顿挫、壮志未酬的结果,不过,是秋浦清如玉镜的秋水才使他在蓦然回首间发现的。这个发现使他万分痛苦,那水中飘拂的倒影中的长发,使他产生了梦幻般的感受,“三千丈”的惊人语,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明镜”与“白发”,在李白诗中是经常连带性出现的意象。“高堂明镜悲白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句。而此诗“秋水——明镜——白发”的构思则更具美学意味。这里的“明镜”,不当是“高堂”所悬挂或摆设的“明镜”,而是一个比喻,指秋浦河水。李白在吟咏秋浦河支流清溪河时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在另外的诗里,也曾比喻秋浦水为“玉镜潭”。而“秋浦歌”全诗,首首涉及秋浦风物,诗当不例外。这样理解,明镜成为一个自然意象,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李白的夸张是其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构成因素,本诗的“白发三千丈”尤为著名。不过,也有人吹毛求疵,不以为然。宋朝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严有翼《艺苑雌黄》说:“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余观李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这是将艺术等同于科学,横加指责。清人王相选注《五言千家诗笺注》,对“三千丈”曲为解说,以求合理:“太白流寓池阳有感而作也。言吾发因愁而白,若以茎计之,应有三千余丈,而离人之愁思,又比白发犹长也。”此说被有的读者进一步落到实处,认为人体头发约一万根,古人发长,以三尺计,共三万尺,正合三千丈之数。这样,白发三千丈并非夸张而属写实,即是每根白发相连的总和。这种解释仍是以假(夸张)当真(科学、事实)了,其谬误十分明显。夸张所表达的是感情而不是事实,感情的真挚在本质上是艺术的真,看起来不合科学的事理,在本质上却是科学的。

正如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艺术的表现》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是极其善于夸张的。……说道‘白发三千丈’,将人当呆子。什么三千丈,一尺也不到的。但是,一听说到三千丈,总仿佛有很长的拖着的白发似的感觉。那是大谎,三千丈……也许竟是漫天大谎罢。虽然也许是大谎,但这却将或一意义的‘真’,十分传给我们了。”又称这“真”为“‘白发三千丈’式的真”,即“艺术上的真”。李白的夸张之所以能为人们接受,就在于他通过这种形式真实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白发如秋霜的形象,读者为他的巨大的哀愁所感染,所震撼,从中领略到一种崇高的悲剧的美。【赏析2】秋浦,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县西南有秋浦水。《秋浦歌》有十七首,最传诵的是第十五首,即这里选的一首。《秋浦歌》其一说:“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他望京城不见而发愁,他希望唐朝能够用他,好实现他济世安民的愿望,因唐朝不用他而发愁。又其二说:“欲去不得去”,“雨泪下孤舟”。唐朝不用他,他不能到京里去,因此愁苦得泪下如雨。其四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他在愁苦中听到猿啼,愁苦得头发都白了。这首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像有三千丈长,因为愁苦像这样长,而愁苦像三千丈长,用白发来比愁苦。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长,这样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比喻呢?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讲《周易》,有“实象”“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地中生木《升》(卦)也;皆非虚言,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11页)。这里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周易》中的假象手法借作比喻。下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明镜来照,看到满头的白发,好像秋霜,不知从何处得到满头的秋霜。这是比喻,不说白发似秋霜,说成镜里看到秋霜,这样用是隐喻,显得灵活。王琦评:“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即能作此。”其实起句的奇,就在运用了“假象”。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闺门秘术

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扉页书影

()

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

()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詩句出處:《琵琶引》;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

《寓言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1621—1695)的杰作。诗集共12卷,约250篇,给整个17世纪法国社会制作了一幅巨大无比的图画。诗集取材于希腊、罗马的寓言诗人伊索和费德尔的作品,也吸收古代的童话、法国民间故事和东方的传说。寓言诗虽然是模仿古人的作品,但不是象古人的作品那样单纯地给人教训,而是对法国当代的社会作了现实主义的描绘,揭示和鞭挞了“路易大帝”时代的种种罪恶。诗里的主人公有些是人,但多数是飞禽走兽,象征当代社会各阶级的人,如狮子代表国王,虎、豹象征凶残的廷臣,狼、狐代表玩弄权术的贵族,羔羊象征任人宰割的百姓。诗里写的是动物,但分析的是人性。《狼和羔羊》反映社会上弱肉强食的现象,指出“强者的理由始终是最好的理由。”《小母牛、山羊和绵羊跟狮子合伙》揭露国王横蛮无理,恃强凌弱。《患瘟疫的野兽》是对腐朽的专制政体的辛辣讽刺。《狮子、狼和狐狸》揭露廷臣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狗咬狗的斗争。拉·封丹对受压迫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他们的高尚品质表示赞赏。《园丁和贵族》抨击贵族的巧取豪夺。《樵夫和默居尔》赞扬樵夫诚实,不接受不义之财的高贵品质。诗集中也有很多诗篇是教育人的,用以提高人们的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