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这是一首写愁的抒愤诗。诗人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却受到杨国忠等的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暮年,漫游秋浦而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诗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深重的怨愤和抑郁之情。
愁生白发,揽镜自照,倍生伤感。这样写愁思的,并不少见,李白却写出奇意奇调。第一句“白发三千丈”,突然而起,如火山喷发、大潮接续奔涌而来,突破婉折,四句三折。既言发长因愁长,见镜中白发,却问这愁从何得来,其中蕴蓄着无限的抑郁不平。全诗被历代评家赞赏是出于常情而深入人心的奇句奇思妙想,活脱脱地表现了年过半百的诗人因岁月流逝而理想难酬的内心感伤。【全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①缘:因。个:这般。②秋霜:形容白发。【原诗今译】哦,满头的白发居然长了三千丈,只因为,那忧伤绵绵不绝如此长。明镜啊明镜,你的主人我不明白,你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九秋之霜?【鉴赏提示】抒写人生的忧愁,是中外古今诗歌的一大主题,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这首小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古人认为忧愁能使人的头发变白,所以用“白发三千丈”来夸张人的愁绪,虽然出人意外,却毫不做作,反而能更准确地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对作者的笔力和气魄赞叹不已。在结构上,此诗四句三折,“白发”一句倒装起,“不知”句反问,照应首句,从而写出了诗人深长的忧思。【赏析1】李白《秋浦歌》第一首开篇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在第二首中又说:“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漫游到此,逗留有年,此时归思萌动,愁情顿起,又时逢秋季(诗中的景色多为秋景),正是所谓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哉时节。心物遥感,天人相通,诗人敏感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呻吟。组诗中写愁的诗句比比皆是:“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其二),“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四)李白诗中,白发本是忧愁的意象。而其十五对此的描写,则将他在秋浦所感生的忧愁推向顶峰,达到组诗的高潮。“白发三千丈”,正是对“长短尽成丝”的夸张的描写。此句作为首句,横空突起,劈面而来,将一个奇异的形象闪现在读者面前。正当人们诧异惊奇时,紧接着又点明了原因:“缘愁似个长”。原来不是说仙,而是言愁,在阅读心理中,无疑产生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效果。这样的承接,从手法上讲是“逆接”。但这二句不仅仅是写出了白发因愁而生而长这一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非常新奇和典型的意象。这在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物喻愁,不乏名句。或以山之重喻愁,或以江之长喻愁,或以水之深喻愁。而以“白发三千丈”喻愁,实在是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其深重、悠长的愁得到了生动、形象、鲜明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四句与前句的激切呼号相比,显得舒缓沉重,表现出一种痛切之感,这是诗人激愤的然而又无可奈何的叹惋。以诗人之奇才,却难伸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他不能不悲叹行路难。时光如黄河之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青春和理想也在一连串的挫折中黯然失落。这秋霜般的白发,显然不是在秋浦才生成的,而是他半生来屡受顿挫、壮志未酬的结果,不过,是秋浦清如玉镜的秋水才使他在蓦然回首间发现的。这个发现使他万分痛苦,那水中飘拂的倒影中的长发,使他产生了梦幻般的感受,“三千丈”的惊人语,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明镜”与“白发”,在李白诗中是经常连带性出现的意象。“高堂明镜悲白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句。而此诗“秋水——明镜——白发”的构思则更具美学意味。这里的“明镜”,不当是“高堂”所悬挂或摆设的“明镜”,而是一个比喻,指秋浦河水。李白在吟咏秋浦河支流清溪河时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在另外的诗里,也曾比喻秋浦水为“玉镜潭”。而“秋浦歌”全诗,首首涉及秋浦风物,诗当不例外。这样理解,明镜成为一个自然意象,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李白的夸张是其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构成因素,本诗的“白发三千丈”尤为著名。不过,也有人吹毛求疵,不以为然。宋朝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严有翼《艺苑雌黄》说:“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余观李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这是将艺术等同于科学,横加指责。清人王相选注《五言千家诗笺注》,对“三千丈”曲为解说,以求合理:“太白流寓池阳有感而作也。言吾发因愁而白,若以茎计之,应有三千余丈,而离人之愁思,又比白发犹长也。”此说被有的读者进一步落到实处,认为人体头发约一万根,古人发长,以三尺计,共三万尺,正合三千丈之数。这样,白发三千丈并非夸张而属写实,即是每根白发相连的总和。这种解释仍是以假(夸张)当真(科学、事实)了,其谬误十分明显。夸张所表达的是感情而不是事实,感情的真挚在本质上是艺术的真,看起来不合科学的事理,在本质上却是科学的。
正如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艺术的表现》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是极其善于夸张的。……说道‘白发三千丈’,将人当呆子。什么三千丈,一尺也不到的。但是,一听说到三千丈,总仿佛有很长的拖着的白发似的感觉。那是大谎,三千丈……也许竟是漫天大谎罢。虽然也许是大谎,但这却将或一意义的‘真’,十分传给我们了。”又称这“真”为“‘白发三千丈’式的真”,即“艺术上的真”。李白的夸张之所以能为人们接受,就在于他通过这种形式真实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白发如秋霜的形象,读者为他的巨大的哀愁所感染,所震撼,从中领略到一种崇高的悲剧的美。【赏析2】秋浦,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县西南有秋浦水。《秋浦歌》有十七首,最传诵的是第十五首,即这里选的一首。《秋浦歌》其一说:“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他望京城不见而发愁,他希望唐朝能够用他,好实现他济世安民的愿望,因唐朝不用他而发愁。又其二说:“欲去不得去”,“雨泪下孤舟”。唐朝不用他,他不能到京里去,因此愁苦得泪下如雨。其四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他在愁苦中听到猿啼,愁苦得头发都白了。这首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像有三千丈长,因为愁苦像这样长,而愁苦像三千丈长,用白发来比愁苦。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长,这样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比喻呢?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讲《周易》,有“实象”“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地中生木《升》(卦)也;皆非虚言,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11页)。这里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周易》中的假象手法借作比喻。下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明镜来照,看到满头的白发,好像秋霜,不知从何处得到满头的秋霜。这是比喻,不说白发似秋霜,说成镜里看到秋霜,这样用是隐喻,显得灵活。王琦评:“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即能作此。”其实起句的奇,就在运用了“假象”。
缘愁似个长。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这是一首写愁的抒愤诗。诗人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却受到杨国忠等的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暮年,漫游秋浦而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诗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深重的怨愤和抑郁之情。愁生白发,揽镜自照,倍生伤感。这样写愁思的,并不少见,李白却写出奇意奇调。第一句“白发三千丈”,突然而起,如火山喷发、大潮接续奔涌而来,突破婉折,四句三折。既言发长因愁长,见镜中白发,却问这愁从何得来,其中蕴蓄着无限的抑郁不平。全诗被历代评家赞赏是出于常情而深入人心的奇句奇思妙想,活脱脱地表现了年过半百的诗人因岁月流逝而理想难酬的内心感伤。【全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①缘:因。个:这般。②秋霜:形容白发。【原诗今译】哦,满头的白发居然长了三千丈,只因为,那忧伤绵绵不绝如此长。明镜啊明镜,你的主人我不明白,你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九秋之霜?【鉴赏提示】抒写人生的忧愁,是中外古今诗歌的一大主题,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这首小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古人认为忧愁能使人的头发变白,所以用“白发三千丈”来夸张人的愁绪,虽然出人意外,却毫不做作,反而能更准确地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对作者的笔力和气魄赞叹不已。在结构上,此诗四句三折,“白发”一句倒装起,“不知”句反问,照应首句,从而写出了诗人深长的忧思。【赏析1】李白《秋浦歌》第一首开篇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在第二首中又说:“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漫游到此,逗留有年,此时归思萌动,愁情顿起,又时逢秋季(诗中的景色多为秋景),正是所谓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哉时节。心物遥感,天人相通,诗人敏感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呻吟。组诗中写愁的诗句比比皆是:“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其二),“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四)李白诗中,白发本是忧愁的意象。而其十五对此的描写,则将他在秋浦所感生的忧愁推向顶峰,达到组诗的高潮。“白发三千丈”,正是对“长短尽成丝”的夸张的描写。此句作为首句,横空突起,劈面而来,将一个奇异的形象闪现在读者面前。正当人们诧异惊奇时,紧接着又点明了原因:“缘愁似个长”。原来不是说仙,而是言愁,在阅读心理中,无疑产生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效果。这样的承接,从手法上讲是“逆接”。但这二句不仅仅是写出了白发因愁而生而长这一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非常新奇和典型的意象。这在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物喻愁,不乏名句。或以山之重喻愁,或以江之长喻愁,或以水之深喻愁。而以“白发三千丈”喻愁,实在是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其深重、悠长的愁得到了生动、形象、鲜明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四句与前句的激切呼号相比,显得舒缓沉重,表现出一种痛切之感,这是诗人激愤的然而又无可奈何的叹惋。以诗人之奇才,却难伸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他不能不悲叹行路难。时光如黄河之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青春和理想也在一连串的挫折中黯然失落。这秋霜般的白发,显然不是在秋浦才生成的,而是他半生来屡受顿挫、壮志未酬的结果,不过,是秋浦清如玉镜的秋水才使他在蓦然回首间发现的。这个发现使他万分痛苦,那水中飘拂的倒影中的长发,使他产生了梦幻般的感受,“三千丈”的惊人语,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明镜”与“白发”,在李白诗中是经常连带性出现的意象。“高堂明镜悲白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句。而此诗“秋水——明镜——白发”的构思则更具美学意味。这里的“明镜”,不当是“高堂”所悬挂或摆设的“明镜”,而是一个比喻,指秋浦河水。李白在吟咏秋浦河支流清溪河时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在另外的诗里,也曾比喻秋浦水为“玉镜潭”。而“秋浦歌”全诗,首首涉及秋浦风物,诗当不例外。这样理解,明镜成为一个自然意象,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李白的夸张是其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构成因素,本诗的“白发三千丈”尤为著名。不过,也有人吹毛求疵,不以为然。宋朝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严有翼《艺苑雌黄》说:“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余观李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这是将艺术等同于科学,横加指责。清人王相选注《五言千家诗笺注》,对“三千丈”曲为解说,以求合理:“太白流寓池阳有感而作也。言吾发因愁而白,若以茎计之,应有三千余丈,而离人之愁思,又比白发犹长也。”此说被有的读者进一步落到实处,认为人体头发约一万根,古人发长,以三尺计,共三万尺,正合三千丈之数。这样,白发三千丈并非夸张而属写实,即是每根白发相连的总和。这种解释仍是以假(夸张)当真(科学、事实)了,其谬误十分明显。夸张所表达的是感情而不是事实,感情的真挚在本质上是艺术的真,看起来不合科学的事理,在本质上却是科学的。正如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艺术的表现》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是极其善于夸张的。……说道‘白发三千丈’,将人当呆子。什么三千丈,一尺也不到的。但是,一听说到三千丈,总仿佛有很长的拖着的白发似的感觉。那是大谎,三千丈……也许竟是漫天大谎罢。虽然也许是大谎,但这却将或一意义的‘真’,十分传给我们了。”又称这“真”为“‘白发三千丈’式的真”,即“艺术上的真”。李白的夸张之所以能为人们接受,就在于他通过这种形式真实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白发如秋霜的形象,读者为他的巨大的哀愁所感染,所震撼,从中领略到一种崇高的悲剧的美。【赏析2】秋浦,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县西南有秋浦水。《秋浦歌》有十七首,最传诵的是第十五首,即这里选的一首。《秋浦歌》其一说:“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他望京城不见而发愁,他希望唐朝能够用他,好实现他济世安民的愿望,因唐朝不用他而发愁。又其二说:“欲去不得去”,“雨泪下孤舟”。唐朝不用他,他不能到京里去,因此愁苦得泪下如雨。其四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他在愁苦中听到猿啼,愁苦得头发都白了。这首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像有三千丈长,因为愁苦像这样长,而愁苦像三千丈长,用白发来比愁苦。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长,这样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比喻呢?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讲《周易》,有“实象”“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地中生木《升》(卦)也;皆非虚言,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11页)。这里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周易》中的假象手法借作比喻。下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明镜来照,看到满头的白发,好像秋霜,不知从何处得到满头的秋霜。这是比喻,不说白发似秋霜,说成镜里看到秋霜,这样用是隐喻,显得灵活。王琦评:“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即能作此。”其实起句的奇,就在运用了“假象”。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闺门秘术阅读。推荐。爱诗词网。闺门秘术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扉页书影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一名《闺门秘术剑仙传》。四卷五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上书局石印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94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馆藏足本明清小说系列”排印本。唐朝山西大同府人华童,乃相门之后。妻子王氏,生三子二女。长子兆璧,次子兆琨,三子兆瑗,皆天资聪敏,在家读书。因安禄山起兵造反,华童携妻带儿女外逃。先逃到守坟仆人陶五兄弟陶发处住下。次日租下当地员外汤德元空屋,安顿家眷。汤德元疏财仗义,与华童结为挚友。华童为谋生计,赁室开门授徒,不上几日学生济济一堂,桃李盈门。汤德元二子汤俊、汤杰异常聪明顽皮,在三春庙会上将一卖荸荠的老者打伤,华童感愧,加上一路风寒而病势沉重,昏迷不醒。眼看医治无效,兆璧焚香祷告,割股煎药,华童奇迹般地转危为安,日见康复。后兆璧、春姑兄妹割股救母。汤德元闻兆璧孝道,极为赞叹,欲招为女婿,华童开始踌躇,后终与汤家成亲眷。隔年贼败,正值岁试之年,汤德元代兆璧、兆琨报名应考,同时资助一贫寒秀才李大椿应试。三人连考四场,终场发榜:兆璧第一,李大椿第二,兆琨第三。三人谒见县主,县主夏国华见璧、琨一表人材,欲将女儿瑶云配琨。华童不愿与做官人家攀亲而拒婚。李大椿母病,华家兄弟发轿将李母接到华家照料。三人复经府试,大椿第一,兆璧第二,兆琨第三。夏国华又请知府保媒,华童虽承允,但须俟岁考后,兆琨中榜方可行聘。几日后学宪按临,三人俱高取入榜,仍是兆璧第一。汤德元带三人荣归,府县馈赠银物,全镇上门贺喜,惊动了窃贼三眼虎,他深夜潜入华府盗银,华童惊醒,绊倒在地,一病呜呼。夏国华之子均祥是势利小人,对妹亲事极为不满。正值吏部天官叶槐之子开泰丧妻尚未续弦,叫篾骗王活嘴说媒续娶以图后嗣。夏均祥贪利附势,自作主张将妹瑶云许之。夏国华得知将不肖之子痛骂一顿。华夫人闻之退银还婢,以针黹度日甘愿清贫。瑶云遣婢庆喜买通陶五,暗中以好价买华家针线。均祥之仆童狗儿见庆喜给公子送衣,顿起邪念,抱住欲奸。庆喜用缓兵之计反使狗儿受冻吃苦,狗儿暗恨在心,反诬庆喜盗银叫奸夫陶五带走。均祥鞭打庆喜,国华大怒,夺鞭痛打均祥,再次赠银济助华家,并坚拒叶家婚事。叶开泰以父势压人,要知府万钧托媒,万钧告知国华,国华回家见均祥得意忘形,举手就打,气恼成病,不日亡故,均祥悔之不及。新任县官洪鹏程乃钻营谄媚之小人,又是叶槐门生,自然要促成叶开泰婚事。均祥附炎趋势,一口答应。洪鹏程买通监内大盗诬陷璧、琨是同谋,主谋是汤德元。用大刑逼供,兆璧屈打成招,兆琨严词痛骂,宁死不招。洪将兄弟二人收监,复将汤德元拘捕。洪鹏程命禁卒李春用金钩将汤治死,李春曾受恩于夏家,又受陶发之托,叫汤德元服下闭气丹装死,骗过赃官。汤死里逃生,就隐名逃往外乡。叶开泰请洪县令作媒,均祥将华、汤三人案情哄骗母亲,赵夫人知兆琨永远监禁,遂接受叶家聘金,瑶云急得口吐鲜血。庆喜定计主婢女扮男装,在迎娶之前出逃。谁料半路上了贼船,银饰被劫,主婢被强盗捆绑抛入江中。因瑶云身上有避水宝珠,乃叶家聘送之物,故二人未被淹死。又遇渔翁白长年夫妇,救回白渔村暂住。白渔村乃九门提督包清义故籍,渔翁的儿子媳妇在包府为仆,瑶云露出女身,以实情相告。包清义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有“赛龙图”美称。生有一子一女,包小姐将瑶云接入包府相伴,瑶云诉说华、汤两家遭难,求包大人伸冤。叶开泰良辰迎不来新人,甚为恼火,逼均祥交人,新任刘知府只得将均祥看押起来。王活嘴编造谎言,叶开泰要夏均祥退回聘礼,见避水珠无影踪,刘知府将均祥问罪收监。秋闱将临,汤夫人资助李大椿赴省城应试,得中解元。主考王国钧乃吏部尚书,见大椿渊博宏通,必成大器,就提携入京参加春闱。包清义为主考,李大椿一鸣惊人,得中状元。榜眼、探花亦是大同府人,一时传为佳话。李大椿将叶槐之子仗势欺人,华、汤两家蒙冤遭难之事向包大人细述一遍。包大人怒纳,正值御史黄如永奏劾叶槐纵子恶行,圣上询问三鼎甲,情况如实,龙颜大怒,传旨包清义前往查办。李大椿衣锦荣归,奉旨以副钦差随包同行。县令洪鹏程、知府刘用宾慌了手脚,向李老太送银被拒。包清义奉旨查办此案,将均祥押上公堂,均祥吓得魂不附体,供出王活嘴、洪鹏程陷害华家兄弟的实情。包公查实案情,当堂释放兆璧、兆琨,奏请圣上将叶槐革职,叶开泰充军三千里;王活嘴刁唆犯法、买盗扳人拟斩监候;夏均祥嫌贫爱富,从轻发往军营效力。华氏兄弟无辜受辱,赏银抚恤。夏国华开复原官,洪鹏程、刘用宾纵容权贵,一并革职;汤德元赏银五十两。汤将次女与李大椿为妻,李老夫人授了诰封。众人夸夏瑶云为女中丈夫,兆琨心中十分喜悦。山东龙泉山强人英雄豹招兵买马,打家劫舍,谋逆造反,包清义接旨挂帅征剿。包留下李大椿随营效力,助办机宜。包公命先锋王龙擒贼,王龙中奸计反遭贼擒。后兆璧亦中状元,兆琨中探花,汤德元长子汤俊中武状元,汤杰中武侍卫,大同府人材辈出,传为奇谈。适时包公军情告急,璧、琨、俊、杰四人奉旨星夜驰援,众人会齐,汤俊一马当先,将叛贼锤杀。得胜回朝,皆有封赏。兆琨与瑶云亦夫妻团圆,各家男女皆孝顺父母,夫妇和谐,子孙昌盛,传为佳话。
论雷峰塔的倒掉。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鲁迅在这篇杂文里,表现了他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和敢于立异的反传统的美学观点。在鲁迅看来,矗立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是中国封建主义的象征。因此,它的倒掉,使鲁迅感到,“其欣喜为何如?”才引发出这篇与传统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来。这篇杂文可分四段。第一段从未倒的雷峰塔说起。“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这是点题。但已表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似乎还不能找到第二位与鲁迅那样一反传统的审美趣味的文学家。从传统的审美趣味来看,风景区中的“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八景或十景不是好得很么?尤其是十景,给人以生活完美的感受,雷峰塔便是这样的西湖十景之一。而且不但景有十景,还移情于几乎衣食住行各方面,遂使“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至今“十全大补”的膏丸还能给病人以一种安全满足的功效。然而鲁迅偏偏反对这样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他管这叫做“十景病”。他诊断出了“十景病”的危害,说:“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其结果,“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这就是说,“十景病”式的审美趣味麻痹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矛盾的感受,助长了“十全停滞生活”的延续。明乎此,我认为可以进一步领会本篇的题旨。然而鲁迅认为,雷峰塔的应该倒掉,还不仅在于它破破烂烂的外观,更主要是它象征着封建的幽灵。在民间故事中,雷峰塔是法海镇压白娘娘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权势对自由心灵的无情摧残,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眼泪。既然白娘娘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雷峰塔也便成为邪恶与恐怖的镇压机器,同情白娘娘的人们,向往自由的人们,希望雷峰塔的倒掉,可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鲁迅不过是这种自由心灵呼唤的代言人。所以,在本篇第二段中,作者说:“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虽然成年后鲁迅终于明白里边根本没有白蛇娘娘,但是,鲁迅说:“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这是因为,它既然是一种封建主义的象征,这象征就该被否定。第三段,“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欣喜显然不是属于鲁迅一个人的。他证之以吴越山间海滨的民意,无不憎恨法海这种封建式的专制行为。可见,向往自由反对压迫的潜在意识在民间是普遍存在,他们不过借了寄寓于雷峰塔的一段神话传说来申诉自己的愿望,包括自己的不自由的心灵的宣泄。鲁迅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份量,博得普遍赞扬,正因为与民意息息相通。第四段,借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处理法海,以致迫使他逃到蟹壳里去避祸,成为“蟹和尚”,肯定伸张正义之举。因此,本文以一句民间的詈语“活该”作结。有斩钉截铁之势。本篇写得潇洒流利,语言十分有个性,间以民谚与文言,使文气跳荡多姿,形成一种雄健诙谐兼而有之的美感。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隔叶黄鹂空好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