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轻财好施、见义勇为的古代豪侠,是深受人民称颂的正义形象。司马迁的《史记》立有《游侠列传》,歌颂游侠事迹。李白好剑任侠,倾慕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游侠精神。诗中着意刻画了“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形象,借以抒写自己不愿身老书阁,白首穷经,而要象战国侠士那样建立奇功,英名垂世,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理想襟抱。诗篇刻画的侠客形象及所表现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豪侠气概,正是诗人自我形象及其侠肝义胆、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气质的写照。【全诗】《侠客行》.[唐].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译文】侠客头上的冠缨粗壮,腰间的宝刀霜雪般明亮。坐下的银鞍辉映着白马,如一道流星闪过,飞向远方。十步击杀一人,所向披靡,千里驰骋无阻挡。事了拂衣而去。姓名与身世深深潜藏。闲游路过信陵君处饮酒,解剑向膝前横放。主人举觞,殷勤向朱亥、侯赢劝饮,肉香酒美,盛情激荡。三杯之后慨然应允,一诺千金,连五岳都失去重量。饮至眼花耳热之后。意气飞空,化作云霓冲霄而上。窃符救赵挥金槌,夺帅退敌,邯郸震惊威风扬。二壮士千秋侠举建功业,声名显耀于魏国大梁。纵然一死犹觉侠骨芳香,并不惭愧世上英雄豪强。谁能象扬雄甘老于书阁之下,埋头著述《太玄经》直到鬓发苍苍!【赏析】游侠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阶层。《汉书·游侠列传》:“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横,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司马迁在《史记》的《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中,就记载了先秦和汉朝刺客的事迹。并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游侠列传》)李白笔下的豪侠形象,多是不受封建秩序的束缚,敢于向封建权贵势力挑战,慷慨重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首《侠客行》是藉战国时魏国的侠士侯嬴和朱亥助信陵君救赵的故事,歌颂任侠精神的。全诗声调激扬,音韵铿锵,用流水行云般的文字,塑造出一幕幕舍生忘我、意气相倾、慷慨高歌、英姿飒爽的侠客形象。古称“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剌秦的荆轲,独行仗剑刺杀韩相侠累的聂政;汉代大侠朱家,义士鲁仲连,都曾经在燕赵一带有过侠行义举,故开篇用“赵客”称“侠客”。“缦胡”,武士缨带名。左思《魏都赋》:“三属之甲,缦胡之缨”。又,缦胡同曼胡。《庄子·说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成玄英疏:“曼胡之缨,谓顿项抹额也”。故这里实是说:蓬头突鬓,上垂粗缨。状其形。“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后来泛称利剑为吴钩。鲍照《代结客少年行》:“??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吴钩霜雪明”,状其武器之精。三四句看似写物,实则仍是写人。“银鞍”“白马”之间,用一“照”字,则两者交相生辉,益见其色泽的洁白。“飒沓”,在这里既有群飞貌,如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也有众盛貌,如鲍照《咏史》:“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化用《咏史》句,既表现马的丰采,又写马行的迅疾,而实是写人的武艺高强。四句写其外貌,写其武器,写其马,写马的奔驰,全是为了表现人的英姿飒爽,气概不凡。换四句写侠客的义行:前二句直用《庄子·说剑篇》:“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每行十步,击杀一人,行千里而不停留。形容侠客的所向无敌,无可阻挡。后二句写其品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杀人完全为了“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如聂政那样,应严仲子之请剌侠累,然后毁形自杀。其姊聂荣为扬弟之名,哭其尸于韩市。象朱家那样,任侠仗义,为被刘邦追击的季布解危。后季布尊贵,朱家终身不与布见。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云:“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他要歌颂的是那些作了义事而不愿以名闻世的侠客。上面述侠客的英姿飒爽,武艺高强,尚属泛泛之论,是为了铺垫下面。接以战国时魏国有名的侠士侯赢和朱亥的故事,来赞任侠精神。“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用淡笔写魏公子无忌(封信陵君)礼贤下士,不以富贵骄人,四方之士,争往归之,故致食客三千人。两句写彼此之间,脱略形迹,无所顾忌。于是引出侯嬴和朱亥的情事。《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侯嬴和朱亥都是有名的侠士。侯嬴年七十岁,家贫,是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夷门的看守者。信陵君闻其贤,“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嬴)”。“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嬴复荐隐在屠狗中的朱亥,亦优礼有加。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秦围赵郡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赵向魏求救。魏王派遣将军晋鄙,率十万军往救。但后因受到秦国的威胁,又命令晋鄙按兵不动。侯嬴设计窃得魏王兵符,经过一番周折,最后终于解了邯郸之围。“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侯嬴以“臣宜从,老不能”,并未随征。这两句写信陵君救赵前三人的宴饮,有饯别以壮行色的意思。“炙”,本义烤,烹饪法的一种。《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枚乘《菟园赋》:“煎熬炮炙,极乐到暮”。亦谓烤肉。这里说给朱亥吃烤肉,向侯嬴劝酒。“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写侠客重视义气,重视然诺(应许)。即所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李白亦云:“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五岳”,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以“三杯”“五岳”对举,且加以“轻”字,以见侠客义气之重。接仍申上面的意思。“耳热”,耳朵发热。杨恽《报孙会宗书》:“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柎缶,而呼乌乌”(见《汉书》卷六十六)。张华《轻薄篇》:“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这里联系下句极写豪情纵横,酒兴淋漓,以致眼花耳热,仿佛和素霓直上天空。“素”,朴素。《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能体纯素,谓之真人”。“霓”,虹的一种,色暗者,亦称副虹。这里于“霓”前特用一“素”字,寓有意气的高尚纯洁。总之,以上这几句,诗人虽是据史书立意,但写来情态恣肆,意气轩昂,虎虎有生气,笔力扛鼎,挥洒自如。无怪唐代两位诗僧一赞李诗“仙笔驱造化”(贯休);一誉李诗“遏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齐己)了!“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先是侯嬴以年老不能随行救赵时说:“请数公子行日,以致晋鄙军之日,北乡自赢,以送公子”。而当信陵君与朱亥以偷得的兵符和假借魏王之命,前去接替晋鄙的统帅位置时,“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史记·魏公子列传》)。这两句虽据史书,写来言简意赅。接四句“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赞美侯嬴、朱亥的侠义。说他们的精神千秋不泯,人虽死而侠骨犹香,声名既光耀大梁城,和世上任何英雄比,也绝不逊色!最后似以感叹作结:“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谁愿意象扬雄那样的终身埋头于书本,从事著作呢?实际是以扬雄之事反衬侠客义行之可嘉:扬雄本以辞赋闻名,后以为“辞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转而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学说。李白有诗称其“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古风五十九首》其八)。以大鹏自居的李白,不是始终没有失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的信心么!所以这两句又何尝不是反映出他自己的心声!《新唐书·文艺列传》称李白“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魏颢《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手刃数人。”朱骏声《唐李白小传》“性倜傥任侠,弱冠时尝手刃数人”。在二十五岁出蜀前,李白过着读诗书、击剑的生活。“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而且“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于此可见其任侠的性格。他歌颂了战国以来的许多游侠、纵横家,如专诸、荆轲、乐毅、郭隗,特别对于“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的鲁仲连,更心向往之。在现存李白最长的一首《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他叙述了自己的志向,以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李白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用世志愿,并自负有经济之才,但未为世用。这和他的“少任侠”和赞美行侠义行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从他的“东游淮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的行为中,也可看出他的“侠义”。这一切都和他的性格、遭遇有关。而这类写游侠的诗篇,大抵总是“英雄心魄神仙骨,溟渤为阔天为高”(郑日奎《读李青莲集》),令人心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的。
侠客行李白。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轻财好施、见义勇为的古代豪侠,是深受人民称颂的正义形象。司马迁的《史记》立有《游侠列传》,歌颂游侠事迹。李白好剑任侠,倾慕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游侠精神。诗中着意刻画了“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形象,借以抒写自己不愿身老书阁,白首穷经,而要象战国侠士那样建立奇功,英名垂世,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理想襟抱。诗篇刻画的侠客形象及所表现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豪侠气概,正是诗人自我形象及其侠肝义胆、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气质的写照。【全诗】《侠客行》.[唐].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译文】侠客头上的冠缨粗壮,腰间的宝刀霜雪般明亮。坐下的银鞍辉映着白马,如一道流星闪过,飞向远方。十步击杀一人,所向披靡,千里驰骋无阻挡。事了拂衣而去。姓名与身世深深潜藏。闲游路过信陵君处饮酒,解剑向膝前横放。主人举觞,殷勤向朱亥、侯赢劝饮,肉香酒美,盛情激荡。三杯之后慨然应允,一诺千金,连五岳都失去重量。饮至眼花耳热之后。意气飞空,化作云霓冲霄而上。窃符救赵挥金槌,夺帅退敌,邯郸震惊威风扬。二壮士千秋侠举建功业,声名显耀于魏国大梁。纵然一死犹觉侠骨芳香,并不惭愧世上英雄豪强。谁能象扬雄甘老于书阁之下,埋头著述《太玄经》直到鬓发苍苍!【赏析】游侠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阶层。《汉书·游侠列传》:“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横,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司马迁在《史记》的《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中,就记载了先秦和汉朝刺客的事迹。并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游侠列传》)李白笔下的豪侠形象,多是不受封建秩序的束缚,敢于向封建权贵势力挑战,慷慨重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首《侠客行》是藉战国时魏国的侠士侯嬴和朱亥助信陵君救赵的故事,歌颂任侠精神的。全诗声调激扬,音韵铿锵,用流水行云般的文字,塑造出一幕幕舍生忘我、意气相倾、慷慨高歌、英姿飒爽的侠客形象。古称“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剌秦的荆轲,独行仗剑刺杀韩相侠累的聂政;汉代大侠朱家,义士鲁仲连,都曾经在燕赵一带有过侠行义举,故开篇用“赵客”称“侠客”。“缦胡”,武士缨带名。左思《魏都赋》:“三属之甲,缦胡之缨”。又,缦胡同曼胡。《庄子·说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成玄英疏:“曼胡之缨,谓顿项抹额也”。故这里实是说:蓬头突鬓,上垂粗缨。状其形。“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后来泛称利剑为吴钩。鲍照《代结客少年行》:“??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吴钩霜雪明”,状其武器之精。三四句看似写物,实则仍是写人。“银鞍”“白马”之间,用一“照”字,则两者交相生辉,益见其色泽的洁白。“飒沓”,在这里既有群飞貌,如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也有众盛貌,如鲍照《咏史》:“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化用《咏史》句,既表现马的丰采,又写马行的迅疾,而实是写人的武艺高强。四句写其外貌,写其武器,写其马,写马的奔驰,全是为了表现人的英姿飒爽,气概不凡。换四句写侠客的义行:前二句直用《庄子·说剑篇》:“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每行十步,击杀一人,行千里而不停留。形容侠客的所向无敌,无可阻挡。后二句写其品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杀人完全为了“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如聂政那样,应严仲子之请剌侠累,然后毁形自杀。其姊聂荣为扬弟之名,哭其尸于韩市。象朱家那样,任侠仗义,为被刘邦追击的季布解危。后季布尊贵,朱家终身不与布见。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云:“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他要歌颂的是那些作了义事而不愿以名闻世的侠客。上面述侠客的英姿飒爽,武艺高强,尚属泛泛之论,是为了铺垫下面。接以战国时魏国有名的侠士侯赢和朱亥的故事,来赞任侠精神。“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用淡笔写魏公子无忌(封信陵君)礼贤下士,不以富贵骄人,四方之士,争往归之,故致食客三千人。两句写彼此之间,脱略形迹,无所顾忌。于是引出侯嬴和朱亥的情事。《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侯嬴和朱亥都是有名的侠士。侯嬴年七十岁,家贫,是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夷门的看守者。信陵君闻其贤,“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嬴)”。“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嬴复荐隐在屠狗中的朱亥,亦优礼有加。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秦围赵郡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赵向魏求救。魏王派遣将军晋鄙,率十万军往救。但后因受到秦国的威胁,又命令晋鄙按兵不动。侯嬴设计窃得魏王兵符,经过一番周折,最后终于解了邯郸之围。“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侯嬴以“臣宜从,老不能”,并未随征。这两句写信陵君救赵前三人的宴饮,有饯别以壮行色的意思。“炙”,本义烤,烹饪法的一种。《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枚乘《菟园赋》:“煎熬炮炙,极乐到暮”。亦谓烤肉。这里说给朱亥吃烤肉,向侯嬴劝酒。“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写侠客重视义气,重视然诺(应许)。即所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李白亦云:“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五岳”,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以“三杯”“五岳”对举,且加以“轻”字,以见侠客义气之重。接仍申上面的意思。“耳热”,耳朵发热。杨恽《报孙会宗书》:“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柎缶,而呼乌乌”(见《汉书》卷六十六)。张华《轻薄篇》:“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这里联系下句极写豪情纵横,酒兴淋漓,以致眼花耳热,仿佛和素霓直上天空。“素”,朴素。《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能体纯素,谓之真人”。“霓”,虹的一种,色暗者,亦称副虹。这里于“霓”前特用一“素”字,寓有意气的高尚纯洁。总之,以上这几句,诗人虽是据史书立意,但写来情态恣肆,意气轩昂,虎虎有生气,笔力扛鼎,挥洒自如。无怪唐代两位诗僧一赞李诗“仙笔驱造化”(贯休);一誉李诗“遏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齐己)了!“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先是侯嬴以年老不能随行救赵时说:“请数公子行日,以致晋鄙军之日,北乡自赢,以送公子”。而当信陵君与朱亥以偷得的兵符和假借魏王之命,前去接替晋鄙的统帅位置时,“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史记·魏公子列传》)。这两句虽据史书,写来言简意赅。接四句“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赞美侯嬴、朱亥的侠义。说他们的精神千秋不泯,人虽死而侠骨犹香,声名既光耀大梁城,和世上任何英雄比,也绝不逊色!最后似以感叹作结:“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谁愿意象扬雄那样的终身埋头于书本,从事著作呢?实际是以扬雄之事反衬侠客义行之可嘉:扬雄本以辞赋闻名,后以为“辞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转而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学说。李白有诗称其“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古风五十九首》其八)。以大鹏自居的李白,不是始终没有失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的信心么!所以这两句又何尝不是反映出他自己的心声!《新唐书·文艺列传》称李白“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魏颢《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手刃数人。”朱骏声《唐李白小传》“性倜傥任侠,弱冠时尝手刃数人”。在二十五岁出蜀前,李白过着读诗书、击剑的生活。“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而且“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于此可见其任侠的性格。他歌颂了战国以来的许多游侠、纵横家,如专诸、荆轲、乐毅、郭隗,特别对于“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的鲁仲连,更心向往之。在现存李白最长的一首《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他叙述了自己的志向,以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李白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用世志愿,并自负有经济之才,但未为世用。这和他的“少任侠”和赞美行侠义行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从他的“东游淮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的行为中,也可看出他的“侠义”。这一切都和他的性格、遭遇有关。而这类写游侠的诗篇,大抵总是“英雄心魄神仙骨,溟渤为阔天为高”(郑日奎《读李青莲集》),令人心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的。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美芹十论。推荐。爱诗词网。[原文](节选)察情第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定故也。“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审故也。能定而审,敌情虽万里之远,可坐察矣。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守淮第五不恃敌之不敢攻,而恃吾能攻彼之所必救也。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无惧其必来,当使之兵交而亟去;无幸其必去,当使之他日必不敢犯也。为是策者,在于彼能入吾之地,而不能得吾之战;彼能攻吾之城,吾能出彼之地;然而非备寡力专,则不能也。屯田第六用兵制胜,以粮为先;转饷给军,以通为利也。必欲使粮足而饷无间绝之忧,惟屯田为善。致勇第七盖人莫不重死,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者所不敢避。详战第十明知天下之必战,则出兵以攻人,与坐而待人之攻也,孰为利?战人之地,与退而自战其地者,孰为得?均之不免于战,莫若先出兵以战人之地,此固天下之至权,兵家之上策。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鉴赏]《美芹十论》,南宋辛弃疾著。一说黄兑著。辛弃疾,字幼庵,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他出生于公元1140年,当时,金军已占领了山东。公元1161年,他21岁时,就参加了耿京所领导的一支抗金义勇民兵,担任书记职务。当他们遭受到金军强大压力的威胁时,他劝耿京归宋,并亲赴南方与宋廷接洽。在他离开部队期间,叛徒张国安杀了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身北返,潜往金营,劝说被张国安裹胁投金的官兵,弃金投宋,又把这支部队带回南宋,并擒获了张国安,献俘于宋廷。宋孝宗任命他为承务郎。以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任职期间,他采取积极措施,招抚流亡,编练军队,鼓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统一中国。《美芹十论》就是他力主抗金的奏疏之一。后遭当权者之忌,去职长期闲居江西上饶一带,以诗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美芹十论》全书分审势、查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十论。并附有:《上光宗疏》、《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论江淮疏》、《议练民兵守淮疏》4篇。其中《审势》、《查情》、《观衅》三论,具体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敌之可胜”。对当时夸大金人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七论,主要论述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以收复失地,重振河山。也就是所谓的“求已之能胜”。总之,全书从客观形势的分析中,指出了战胜金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可能性;又从主观上提出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力量,以求把打败金人的可能性交为现实。代表了宋代主战派积极抗金的军事思想。可惜这些建议都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采纳,并且和其他主战派将领的奏疏一样,遭到了主和派的排斥与打击。以致南宋朝廷很快衰败腐落,丧失政权。
为袁绍檄豫州文。推荐。爱诗词网。题解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是陈琳代袁绍写的一篇征讨曹操的檄文。文中多方面揭露了曹操的凶残暴虐,目的在于让人们不要依附曹操,而应归顺袁绍。该文作于建安五年初。该文的题目当是后人所加。原文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之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持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脏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慓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震,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时冀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曹,使缮修郊庙,翌卫动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受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搒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面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慴,晨夜逋遁,屯居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聘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炳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仇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岗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勗哉!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而给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译文左将军兼豫州刺史、郡国相守:我听说英明的国君考虑危难以制定应变的措施,忠臣仔细分析灾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所以不同于一般的人才能做出不同于一般的事,有不同于一般的事然后才能建立不同于一般的功业。所谓非常,也就是不是平常人所能比拟的意思。过去,秦国一度非常强大,秦二世却昏弱无能,造成了赵高专权,任凭赵高发号施令,大臣不敢随便劝谏的局面。终于引发了秦二世在望夷宫被杀,祖宗的功业毁于一旦的事情。这种大耻大辱,将永远成为后世为国者的教训。在吕后晚年,她的侄儿吕产、吕禄专权,在内总领南北二军,在外统治梁赵之地,权势倾国,无人能与之抗衡。他们犯上又欺下,使得朝廷内外,人人寒心。周勃和刘章因不能忍受吕氏的专权,便发兵讨逆,重新尊立刘氏。所以才有今天的王道兴隆,光明显融。这是大臣图危制变的最好的例证。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是宦官曹腾,曾与左悺、徐璜等人恃宠作孽,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父亲曹嵩,从外人讨要来孩子自己带养,用不义之财来买官职,用车子装着黄金宝玉,送给那些掌权者,以致能窃据高位。曹操是赘于宦官家的人遗留下来的丑类,本来就没有好的品德,轻浮锐躁,好生祸端。袁幕府督导军队如鹰之奋扬,欲起兵扫除奸孽,恰遇董卓侵犯他人的职守,祸乱国家。于是袁幕府挥军东进,广泛收罗天下英才,弃瑕录用。所以就与曹操共同商量退敌,并交给他一支部队击敌,原以为他颇具才干,可委以重任。无奈他愚昧轻佻,缺乏谋略。轻率进军,却很快便败下阵来,损兵折将,自己也受了伤,只得如丧家之犬似地逃遁。幕府再一次分拔精锐部队给他,希望他能补救自己的失败,并上表推荐担任东郡的地方官,兼任兖州刺史,之所以让他拥有实权,实在是希望他有一个克敌制胜的机会。可没有想到曹操竟以此为资本、横行霸道,任意胡作非为。残害百姓,谋诛贤能。已故的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仗义直言,结果被曹操杀害,家族一并遭殃,从此,知识阶层愤怒嫉恨,老百姓怨气冲天,一人奋臂高呼,全州齐声响应。所以,他自己在徐州被击败,接着又受到了吕布的重创。进退无奈,失去凭据。袁幕府出于加强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力量的考虑,不但没有成为吕布等人中的一员,反而起兵帮助他讨伐吕布,打得吕布狼狈逃窜,把曹操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并恢复了他一方诸侯的地位。从这件事上来看,袁幕府对兖州的老百姓没有功德,对曹操个人而言却是有恩德的。后恰逢皇上返回洛阳,众多军阀互相厮杀,当时冀州又遭到公孙瓒的进攻,幕府无暇离开自己的岗位。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到曹操那儿去,劝他好好维修被战争损坏了的宫殿及祖宗的庙宇,并担负起保卫皇上的重担。曹操却肆意胡为,胁持皇上迁到许昌,自己总领省禁,冒犯皇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内外专权。赏与罚凭自己的心意,杀戮只凭自己的一张嘴说了算。他所喜爱的人则连五服内的亲戚也跟着沾光,他所恨的三族皆不能幸免于难。聚在一起谈论者则公然杀戮,心怀不满者则在暗中除掉。百官受压制不敢讲话,国人慑于暴政,敢怒不敢言。尚书的职责只剩下记朝会这一件事,百官也只是充数而已。太尉杨彪,曾历任司空、司徒二职,在百姓中很有名望。只因与曹操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曹操便对他用尽了刑罚,根本无视朝纲国法。还有议郎赵彦,忠言直谏,很多有益的建议均被皇上采纳,并受到皇上的奖励。曹操为了达到迷惑皇上的目的,杜绝大臣的进谏之路,就擅自将赵彦除死,而不向皇上请示。再有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陵寝十分尊贵,对他陵墓上的树木都应持肃穆恭谨的态度。可曹操则不然,他竟派人去挖掘梁王的坟墓,敲破棺材,掠夺里面的财宝。直到现在皇上及百官一想到这件事就止不住眼泪纵横,甚至老百姓也忍不住长吁短叹。曹操又设置了挖坟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两个官职,所过之处,陵墓毁坏无遗,使得骸骨遍野。曹操虽自处三公之位,却施行暴政,玷污国家,凌辱百姓,人鬼皆不免于他的毒害。加上他的苛刻残酷,严刑峻法,到处充满了陷井,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被他致罪的可能。所以兖、豫二州有无法生存的百姓,帝都有切齿的怨恨。纵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酷烈无道之臣,没有超过曹操的。袁幕府正在讨伐公孙瓒,还没有来得及休整,且他宽宏大量,希望曹操能够改正前恶,悔过自新。可是曹操豺狼野心,图谋不轨,妄想摧折国家栋梁,使汉室孤弱,且除灭忠正之人,充分暴露出其凶残的品性。当初讨伐公孙瓒时,公孙瓒凭险抵抗,与我军整整相持了一年,曹操则趁火打劫,表面上说发兵助袁幕府,暗中却与公孙瓒勾结。袁幕府对曹操怀抱信任,竟听信曹操引兵至黄河,恰逢曹操派往公孙瓒处的使者被发现,而公孙瓒亦已被诛。致使曹操的阴谋未能实现。接着,我大军扫荡西山,屠各和左校皆认输,且送来人质和贡品,并争当前锋,致使我军很快荡除了这一山贼寇。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敢贸然行动,只能连夜逃跑,占据敖仓,并妄图以黄河作为第一道防线,不自量力地与袁幕府一较高低。袁幕府托当今皇上的福,英武无比,拥有兵卒百万,匈奴的铁骑数千,战士骁勇,弓强弩劲,转眼间越过太行山,渡过济河、漯河。现有黄河作为屏障,宛、叶二县为后盾,且士气高涨,大有不可遏止之势,有这样一支军队,何战不胜?另外,曹操的将士中,有作战能力的都是来自幽、冀二州,好多都是袁幕府的老部下。由于久离故乡,他们的思家之情越来越浓,以至于眼泪纵横,向北遥望故乡。其余从兖、豫二州来的将士及从吕布、张扬处俘虏来的部下,都是被迫跟着曹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其实他们心中是很痛恨曹操的。只要我大军一到,进军的鼓声一响,并为来降者留条生路,我相信不需动一刀一枪,曹军即会土崩瓦解。当今汉室软弱,国家政纲松懈,朝廷没有一个得力的辅佐之臣,将帅中也无英勇善断之人。皇城之内,由于曹操的高压政策,使一些贤能之士皆垂头丧气,委靡不振。即使有人想为汉室效忠,也不能有所作为。加上曹操在皇宫周围设了七百精兵,名义上是保卫皇上,其实是把皇上囚禁起来,我恐怕曹操篡逆的念头,就是在此时产生的。这正是忠臣肝胆涂地,为国效忠的大好时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曹操又假托皇帝的命令,发派军队威胁边远州郡,这实在是一种使敌寇强,使天子弱,违背众人心意的做法。名义效忠汉室,实则相反,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如果是明智的根本就不会这么做。过几天幽、并、青、冀四州的大军就要出发,荆州的刘表和建忠将军张绣见到我们的信后,也会协同作战。各州郡也都在整顿军马,罗列在各自的边境,都将奋其英勇,共同匡扶汉室,伟大的功业就要建成了。谁能得到曹操的首级,将获得五千户侯的封号,加上五千万钱的奖赏,曹操的部将及士兵有愿意投降的,一概宽恕。广泛宣扬我们的恩德信义,布告天下,使天下人皆知道当今皇上危难的处境。务必按照法律执行。赏读此文笔锋犀利,辞彩飞扬,文气豪壮,是陈琳的代表作品。文章集中体现了声讨檄文的特点。一开头即以秦毁于赵高的历史事实,来引起人们对曹操专权的警惕,而且把曹操跟赵高类比,其贬抑之意尽出。接下来作者又以曹操的祖父曹腾开始,连带曹操的父亲,将曹氏家门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矛头直指曹操本人,先说他出身不好,再说他连吃败仗,又数落曹操忘恩负义,专权欺主,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血统到人品到行为都骂了个不亦乐乎。比起祢衡骂曹,此文别有一番痛快淋漓之感。据说曹操也很欣赏这篇文章,但也觉得陈琳人太过,责其不该把自己的祖宗也骂在里边。
【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出处】唐·杜甫《月夜》。【译注】今夜鄜州明月当空,只有你一人在闺房中独自仰望。遥想我那可怜的年幼儿女,还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爸爸。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作者妻小留居鄜州。闺:女子的卧室。未解:不懂得。忆:想念。【鉴赏】鄜:读作fu。鄜州:即今陕西富县。闺中:是指闺房中的妻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杜甫把家人安置在鄜州,自己一个人前往灵武(此时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途中被安禄山的军队俘获,押往长安。这首诗便是杜甫在长安面对明月,思念妻女所写的。这几句诗语译成白话是这样的:今天晚上的鄜州,只有我妻子一人在那儿独自看着月亮;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怜惜那四个小儿女,他们还不懂得想念我这沦落在长安的爸爸。在外流浪的男子,作客异乡,想念妻儿,最爱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四句诗,感受也最为深刻。【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女子独守空闺,思念丈夫,而幼小的儿女并不理解。[例]想到这里她不禁眼眶湿润了,这倒不是悲自己的身世,她可怜怀里的孩子,又操心安林的事业和身体。……今天月下独思,不禁想起杜甫的那首《咏月》诗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梁衡《路,该这样走》)【全诗】《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释】①鄜(fu)州:今陕西富县。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女所在之地。②闺中:指妻子。③二句既点出上句“独看”的内心活动是“忆长安”,又进一层说明“独看”不仅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而且因为身边的儿女年小,还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或者说小儿女还不能理解母亲思念长安的感情。④二句想象妻子看月久,思念深,以致云鬟被夜雾沾湿、玉臂被月光照冷而自己不觉得。清辉:月光。玉臂:洁白的手臂。⑤二句意谓何时才能两人团聚并倚在透明的窗帘边共同赏月,那就月光双照而泪痕消失了。虚幌:透明的薄幔。“双照”与前“独看”对应。【赏析】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奔蜀。七月,肃宗李亨即帝位于灵武。杜甫把家眷安置在鄜州(鄜:读fu,鄜州即今陕西省富县。)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幸被叛军截获,掳到长安。这首诗就是同年八月在长安所作。这是一篇抒写离情的诗作。题为《月夜》,句句从月色中照出。首联诗人设想闺中的妻子正在“独看”“鄜州月”,衬托出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颔联借小儿女点出妻子是因“忆长安”而望月,并加深了“独看”的含意:不仅因为丈夫不在而“独”,也因为小儿女“未解”而“独”。颈联想象妻子夜深不寐、独自望月怀人的情形,写得逼真感人,进一步表达出二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以希望之辞收束全篇。全诗构思巧妙,词语精工,情致曲折缠绵,遂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如黄生所云:“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遥怜小儿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出处】唐·杜甫《月夜》。【译注】今夜鄜州明月当空,只有你一人在闺房中独自仰望。遥想我那可怜的年幼儿女,还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爸爸。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作者妻小留居鄜州。闺:女子的卧室。未解:不懂得。忆:想念。【鉴赏】鄜:读作fu。鄜州:即今陕西富县。闺中:是指闺房中的妻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杜甫把家人安置在鄜州,自己一个人前往灵武(此时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途中被安禄山的军队俘获,押往长安。这首诗便是杜甫在长安面对明月,思念妻女所写的。这几句诗语译成白话是这样的:今天晚上的鄜州,只有我妻子一人在那儿独自看着月亮;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怜惜那四个小儿女,他们还不懂得想念我这沦落在长安的爸爸。在外流浪的男子,作客异乡,想念妻儿,最爱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四句诗,感受也最为深刻。【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女子独守空闺,思念丈夫,而幼小的儿女并不理解。[例]想到这里她不禁眼眶湿润了,这倒不是悲自己的身世,她可怜怀里的孩子,又操心安林的事业和身体。……今天月下独思,不禁想起杜甫的那首《咏月》诗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梁衡《路,该这样走》)【全诗】《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释】①鄜(fu)州:今陕西富县。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女所在之地。②闺中:指妻子。③二句既点出上句“独看”的内心活动是“忆长安”,又进一层说明“独看”不仅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而且因为身边的儿女年小,还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或者说小儿女还不能理解母亲思念长安的感情。④二句想象妻子看月久,思念深,以致云鬟被夜雾沾湿、玉臂被月光照冷而自己不觉得。清辉:月光。玉臂:洁白的手臂。⑤二句意谓何时才能两人团聚并倚在透明的窗帘边共同赏月,那就月光双照而泪痕消失了。虚幌:透明的薄幔。“双照”与前“独看”对应。【赏析】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奔蜀。七月,肃宗李亨即帝位于灵武。杜甫把家眷安置在鄜州(鄜:读fu,鄜州即今陕西省富县。)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幸被叛军截获,掳到长安。这首诗就是同年八月在长安所作。这是一篇抒写离情的诗作。题为《月夜》,句句从月色中照出。首联诗人设想闺中的妻子正在“独看”“鄜州月”,衬托出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颔联借小儿女点出妻子是因“忆长安”而望月,并加深了“独看”的含意:不仅因为丈夫不在而“独”,也因为小儿女“未解”而“独”。颈联想象妻子夜深不寐、独自望月怀人的情形,写得逼真感人,进一步表达出二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以希望之辞收束全篇。全诗构思巧妙,词语精工,情致曲折缠绵,遂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如黄生所云:“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