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马相如
孝武皇帝陈皇后②,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③,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④。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⑤。陈皇后复得亲幸⑥。其辞曰:
夫何一佳人兮⑦,步逍遥以自虞⑧。魂逾佚而不反兮⑨,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⑩。心慊移而不省故兮(11),交得意而相亲(12)。
伊予志之慢愚兮(13),怀贞悫之懽心(14)。愿赐问而自进兮(15),得尚君之玉音(16)。奉虚言而望诚兮(17),期城南之离宫(18)。修薄具而自设兮(19),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20),天漂漂而疾风(21)。登兰台而遥望兮(22),神恍恍而外淫(23)。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24),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25)。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26)。孔雀集而相存兮(27),玄猿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28),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29),邪气壮而攻中(30)。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31)。正殿块以造天兮(32),郁并起而穹崇(33)。间徙倚于东厢兮(34),观夫靡靡而无穷(35)。挤玉户而撼金铺兮(36),声噌吰而似钟音(37)。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38),离楼梧而相撑(39)。施瑰木之欂栌兮(40),委参差以槺梁(41)。时仿佛以物类兮(42),象积石之将将(43)。五色炫以相曜兮(44),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45),象玳瑁之文章(46)。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47)。抚柱楣以从容兮(48),览曲台之央央(49)。
白鹤噭以哀号兮(50),孤雌跱于枯杨(51)。日黄昏而绝望兮,怅独托于空堂(52)。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53)。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54)。案流徵以却转兮(55),声幼妙而复扬(56)。贯历览其中操兮(57),意慷慨而自卬(58)。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59)。舒息悒而增欷兮(60),蹝履起而彷徨(61)。揄长袂以自翳兮(62),数昔日之愆殃(63)。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64)。
抟芬若以为枕兮(65),席荃兰而茝香(66)。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67)。惕寤觉而无见兮,魂廷廷若有亡(68)。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69)。望中庭之蔼蔼兮(70),若季秋之降霜(71)。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72)。澹偃蹇而待曙兮(73),荒亭亭而复明(74)。妾人窃自悲伤兮(75),究年岁而不敢忘(76)。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内容是代陈皇后诉失宠独居之苦,以向汉武帝求情。因序文称武帝用其谥号,事晚于司马相如身后几十年;序末云陈皇后因赋复宠,于史无证。故历代学者多疑其伪托。但序文可能为后人所加,序伪而赋真亦未可知。②陈皇后,汉武帝姑母之女阿娇。武帝为太子时即已为妃,后立为皇后。因妒忌武帝别宠新欢卫子夫,被废居冷宫。③长门宫,长安城东南的一所别宫。④文君,姓卓,蜀卓王孙女,初嫁而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遂归相如。⑤于,为。悟主上,使皇上醒悟。“于”《御览》作“求”。⑥亲幸,亲近宠爱。⑦夫何,发语词,有嗟叹意味。⑧虞,同“娱”。⑨逾佚,走失。句意为失魂落魄以至心神无法集中。⑩“言我”二句,上句“我”指武帝的许诺,下句“人”即被遗忘的陈皇后自己。(11)慊移,绝移变心。慊,绝。一说,慊作“熑”;移作“熪”;熑熪(lianyi廉移),火微而未绝貌。此句谓武帝对我已情感绝移而不再体念故人。武帝当太子时就娶阿娇,曾云“当以金屋贮之”,故有此爱移之怨。(12)得意,称心如意,指卫子夫,后亦遭谗而死。(13)伊,发语词。慢愚,愚笨,谦词。此句后改用陈皇后自诉口气。(14)悫(que却),诚笃。懽,同“欢”,指男女情爱。(15)赐问,垂问及己。自进,自献其身。(16)尚君之玉音,亲聆君王的话音。(17)这句说,听到一句空话也盼他当真。(18)离宫,指长门宫。(19)修薄具,指预备肴馔。(20)廓,空荡荡地。独潜,孤身呆坐。专精,神情凝滞。(21)漂漂,风紧貌。(22)兰台,泛指华丽的台榭。(23)神恍恍,神思恍惚。(24)殷(yin引)殷,状雷声。(25)襜(chan搀)襜,摇动貌。(26)訚(yin银)訚,香气浓烈。(27)集,鸟儿栖息于树上。相存,相处亲密。(28)胁翼,即敛翼。翅膀贴紧二胁。(29)凭噫,气胀满胸貌。(30)邪气壮,忧思过度,外邪旺盛。中,心中。(31)周,遍。从容,舒缓的样子。(32)块,独立貌。造,到达。(33)郁,壮大貌。穹崇,高貌。(34)间,有时。徙倚,徘徊。(35)靡靡,细致精密。(36)挤玉户,推开华美的宫门。撼金铺,摇动金属门环。(37)噌吰(hong红),形容开殿门之声大如洪钟。(38)丰茸,繁富。游树,宫殿浮柱。(39)离楼,通“丽廔”,玲珑露空貌。梧,斜柱。(40)瑰木,珍木。欂栌(bolu勃卢),斗拱。施,用。(41)委,积。槺(kang康)梁,虚空。(42)物类,以它物比类之。句意谓,时时想寻一近似物去类比这繁富的建筑群。(43)积石,山名,古以为黄河发源于此山。将(qiang枪)将,高大、雄壮貌。(44)炫,放光。曜,同“耀”,照亮。(45)错石,杂色诸石拼成的花纹。瓴甓(lingpi铃僻),地砖。(46)文章,纹彩斑斓。(47)组,绶,丝带。连纲,拴系帷幔的绶带。(48)楣,门上横梁。(49)曲台,未央宫东的一所殿名。央央,广貌。(50)噭(jiao叫),哀鸣声。(51)孤雌,失偶的雌禽。跱,同“峙”,停立。(52)这二句说天黑不见君来,唯有怅然回空房。(53)徂,消逝。洞房,幽深的居室。(54)雅,正。二句谓正声随心情而变调,却弹不尽愁思。(55)徵(zhi止),古五音中凄清急速之音,宜抒悲哀。流徵,一串流走的哀音。(56)幼眇(yaomiao要妙),幽微。(57)贯历览,依次连贯起来观察(以上所奏的琴曲)。中操,内心的情操。(58)卬(ang昂),激昂。(59)流离,即淋漓。(60)舒息悒(yi义),吐出悒郁于胸的闷气。欷(xi希),啜泣声。(61)蹝(xi喜)履,趿着鞋走。(62)揄长袂,扬长袖。自翳(yi义),自遮(其面)。(63)愆(qian千),过失。数,数落,这里是自责之意。(64)颓,废坏。这二句是说,再没脸面去见人,喟然叹息卧身床上。思,据王念孙《读书杂志》当为“息”之误。(65)抟(tuan团),揉搓。芬若,香草名。(66)茝(chai柴上声)、荃、兰,皆香草名。(67)这二句意为睡梦之中似乎君王在身旁。(68)(guang逛)若有亡,遑遽间似有失落感。(69)毕、昴(mao卯),二星名,五六月间出于东方。上四句言不寐至晓。(70)蔼蔼,灰蒙蒙的微光。(71)季秋,秋季最后一月。(72)不可再更,再也受不了如此自煎之苦。(73)澹(dan淡),动摇,此指心神不宁。偃蹇,伫立貌。(74)荒,欲明貌(李善注)。亭亭,远貌。(75)妾人,谦卑的自称。窃自,暗自。(76)究年岁,毕其一生之岁月。究,穷,极。
〔分析〕
《长门赋》是一篇抒情赋。内容是写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孤单冷落地居在长门宫,终日愁苦忧郁,思念武帝能对她恢复宠幸。
陈皇后,名阿娇,是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的女儿。刘彻当初能立为太子,多得姑母之力。刘彻为太子时就娶阿娇为妃,曾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后来刘彻即位做了皇帝,遂立阿娇为皇后。阿娇深得武帝宠爱。但因她嫉妒武帝宠幸其他女子,遂渐失宠。而被禁闭在长门宫。
赋前的序文说:“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此说与史实不符。于是有人便认为此赋是后人的伪托。其实,这看法似是而非。因为赋文本身并未写“陈皇后复得亲幸”的事。再看序文,从“相如为文以悟主上”语句看,此序明显是后人附加的。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序例》中说:“自序之作,始于东晋”,这就是说,西汉赋家是不为自己作的赋写序的。因此,说此赋不是司马相如所作,根据是不足的。
赋文开始,作者先从旁对陈皇后作一番描写。“夫何”,感叹发语词。“逾佚”,散失的意思。陈皇后抱怨君王喜新厌旧把她忘了。她对君王朝思暮想,想得魂飞魄散,形容枯瘦,而仍是孤苦独居。
接着,赋文改由第一人——陈皇后自叙:陈皇后痴心想着君王汉武帝,希望武帝也能想起她并问起她,她好借机回到武帝身边,重新享受恩荣。于是,她亲手作了佳肴陈设在离宫,希望武帝能驾临。她独自登上散发着兰香的楼台,聚精会神地盼望君王。然而,望眼欲穿,望到的只是漂漂的急风、满天的浓云,望得她神志恍惚,思念入痴,以致把殷殷的雷声误认为是君王驾临的车马之声了。桂树芳香,孔雀的妩媚,猿猴的长吟,翡翠鸟的来集,鸾凤的翱翔,这一切不但没有给她解愁消闷,相反使她感到烦躁不舒,犹如邪气在攻心。
她痛苦而失望地从兰台上走下来,百无聊赖地向深宫走去。宏伟的殿宇,坚实的宫门,丰茸的树木,雕镂的栋梁,五光十色的地砖,光彩夺目的帷幕,这离宫是多么的富丽堂皇啊!离宫是如此的豪华,但它给陈皇后带来的却不是幸福和享受,而是可憎的寂寞和愁怅。
她在离宫抚摩着柱子和门楣,望着未央宫东首宽大的曲台,信步游移徘徊,以盼望君王,她从白天一直待到日落黄昏,明月东升,仍是不见君王踪影。面对着宫院里孤栖于枯杨上哀叫的雌性白鹤,自怨自怜。她明白了,君王是不来了,她的期待又一次落空了。她失望地步入洞房,窗外清澈如洗的月光倾泻宫来。陈皇后拿起雅琴,先用变调弹奏愁思之曲,想借以抒发胸中的苦闷,却因苦闷特深而弹奏不下去,于是改用古音中的徵调弹奏,其哀怨之声是那样的畅扬而细长,以致引动她身边的使女也为之涕泪滂沱,悲伤不已。她上了床却无法入眠,只好再下床来。她彷徨无措,自思自量,想想自己到底有什么过错?想着想着,她上床入睡了,终于在梦中见到了君王。却被过分的欣喜而惊醒。她神魂不定,鸡鸣月白,星斗满天,她感到度夜如年,毫无希望了。但她还是怀着悲伤的心情,年复一年地,痴心地盼望着君王的到来。
赋文塑造了一名宫廷争宠失败而被遗弃的贵妇形象。这位贵妇居的是富丽豪华的宫殿,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无一不是天下之最之贵,然而,她的感情却是极度悲伤,精神极度痛苦。她一生的幸福只能依赖于皇帝一人,除了皇帝外,她不能再与任何人取得欢乐。这反映出,在封建社会里,即使权势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皇后,一旦失去皇帝的宠爱,其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
赋文除了让主人公陈皇后直接抒情诉怨外,还采用了寄兴、烘托、象征等多种手法,从各个方面刻画陈皇后的心理情态。浮云四布,飘风回起,白昼阴森,反映了陈皇后心境的抑郁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桂树交纷,木兰为榱,瑰木欂栌,文杏为梁,芬若为枕,荃兰为席,象征着陈皇后身价的高贵和对汉武帝的忠贞及爱心的专一;孔雀互存,翡翠来集,鸾凤飞翔,寄托她对配偶相依为伴的爱慕;雌鹤孤栖于枯杨,取比她遭到废弃后,自身的冷落与凄凉;深宫的空廓穹崇,烘托她名为皇后,而实为囚徒的境况。总之,赋文描写的种种客观景物和环境气氛,都寄寓着陈皇后的主观情致,为其形象的塑造,输血丰润、充实玉成,使之栩栩如生,活现于读者的眼前。
此赋文笔铺张扬厉,反复重叠,委婉曲折。在风格上与作者的《子虚赋》、《上林赋》等大赋是一致的。在情意的描写上,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诗、词、曲等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评说〕
刘熙载《艺概》:“长卿《大人赋》出于《远游》,《长门赋》出于《山鬼》。”
长门赋。推荐。爱诗词网。[汉]司马相如孝武皇帝陈皇后②,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③,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④。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⑤。陈皇后复得亲幸⑥。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⑦,步逍遥以自虞⑧。魂逾佚而不反兮⑨,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⑩。心慊移而不省故兮(11),交得意而相亲(12)。伊予志之慢愚兮(13),怀贞悫之懽心(14)。愿赐问而自进兮(15),得尚君之玉音(16)。奉虚言而望诚兮(17),期城南之离宫(18)。修薄具而自设兮(19),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20),天漂漂而疾风(21)。登兰台而遥望兮(22),神恍恍而外淫(23)。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24),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25)。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26)。孔雀集而相存兮(27),玄猿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28),鸾凤翔而北南。心凭噫而不舒兮(29),邪气壮而攻中(30)。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31)。正殿块以造天兮(32),郁并起而穹崇(33)。间徙倚于东厢兮(34),观夫靡靡而无穷(35)。挤玉户而撼金铺兮(36),声噌吰而似钟音(37)。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38),离楼梧而相撑(39)。施瑰木之欂栌兮(40),委参差以槺梁(41)。时仿佛以物类兮(42),象积石之将将(43)。五色炫以相曜兮(44),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45),象玳瑁之文章(46)。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47)。抚柱楣以从容兮(48),览曲台之央央(49)。白鹤噭以哀号兮(50),孤雌跱于枯杨(51)。日黄昏而绝望兮,怅独托于空堂(52)。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53)。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54)。案流徵以却转兮(55),声幼妙而复扬(56)。贯历览其中操兮(57),意慷慨而自卬(58)。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59)。舒息悒而增欷兮(60),蹝履起而彷徨(61)。揄长袂以自翳兮(62),数昔日之愆殃(63)。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64)。抟芬若以为枕兮(65),席荃兰而茝香(66)。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67)。惕寤觉而无见兮,魂廷廷若有亡(68)。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69)。望中庭之蔼蔼兮(70),若季秋之降霜(71)。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72)。澹偃蹇而待曙兮(73),荒亭亭而复明(74)。妾人窃自悲伤兮(75),究年岁而不敢忘(76)。〔注释〕①本篇选自《文选》。内容是代陈皇后诉失宠独居之苦,以向汉武帝求情。因序文称武帝用其谥号,事晚于司马相如身后几十年;序末云陈皇后因赋复宠,于史无证。故历代学者多疑其伪托。但序文可能为后人所加,序伪而赋真亦未可知。②陈皇后,汉武帝姑母之女阿娇。武帝为太子时即已为妃,后立为皇后。因妒忌武帝别宠新欢卫子夫,被废居冷宫。③长门宫,长安城东南的一所别宫。④文君,姓卓,蜀卓王孙女,初嫁而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遂归相如。⑤于,为。悟主上,使皇上醒悟。“于”《御览》作“求”。⑥亲幸,亲近宠爱。⑦夫何,发语词,有嗟叹意味。⑧虞,同“娱”。⑨逾佚,走失。句意为失魂落魄以至心神无法集中。⑩“言我”二句,上句“我”指武帝的许诺,下句“人”即被遗忘的陈皇后自己。(11)慊移,绝移变心。慊,绝。一说,慊作“熑”;移作“熪”;熑熪(lianyi廉移),火微而未绝貌。此句谓武帝对我已情感绝移而不再体念故人。武帝当太子时就娶阿娇,曾云“当以金屋贮之”,故有此爱移之怨。(12)得意,称心如意,指卫子夫,后亦遭谗而死。(13)伊,发语词。慢愚,愚笨,谦词。此句后改用陈皇后自诉口气。(14)悫(que却),诚笃。懽,同“欢”,指男女情爱。(15)赐问,垂问及己。自进,自献其身。(16)尚君之玉音,亲聆君王的话音。(17)这句说,听到一句空话也盼他当真。(18)离宫,指长门宫。(19)修薄具,指预备肴馔。(20)廓,空荡荡地。独潜,孤身呆坐。专精,神情凝滞。(21)漂漂,风紧貌。(22)兰台,泛指华丽的台榭。(23)神恍恍,神思恍惚。(24)殷(yin引)殷,状雷声。(25)襜(chan搀)襜,摇动貌。(26)訚(yin银)訚,香气浓烈。(27)集,鸟儿栖息于树上。相存,相处亲密。(28)胁翼,即敛翼。翅膀贴紧二胁。(29)凭噫,气胀满胸貌。(30)邪气壮,忧思过度,外邪旺盛。中,心中。(31)周,遍。从容,舒缓的样子。(32)块,独立貌。造,到达。(33)郁,壮大貌。穹崇,高貌。(34)间,有时。徙倚,徘徊。(35)靡靡,细致精密。(36)挤玉户,推开华美的宫门。撼金铺,摇动金属门环。(37)噌吰(hong红),形容开殿门之声大如洪钟。(38)丰茸,繁富。游树,宫殿浮柱。(39)离楼,通“丽廔”,玲珑露空貌。梧,斜柱。(40)瑰木,珍木。欂栌(bolu勃卢),斗拱。施,用。(41)委,积。槺(kang康)梁,虚空。(42)物类,以它物比类之。句意谓,时时想寻一近似物去类比这繁富的建筑群。(43)积石,山名,古以为黄河发源于此山。将(qiang枪)将,高大、雄壮貌。(44)炫,放光。曜,同“耀”,照亮。(45)错石,杂色诸石拼成的花纹。瓴甓(lingpi铃僻),地砖。(46)文章,纹彩斑斓。(47)组,绶,丝带。连纲,拴系帷幔的绶带。(48)楣,门上横梁。(49)曲台,未央宫东的一所殿名。央央,广貌。(50)噭(jiao叫),哀鸣声。(51)孤雌,失偶的雌禽。跱,同“峙”,停立。(52)这二句说天黑不见君来,唯有怅然回空房。(53)徂,消逝。洞房,幽深的居室。(54)雅,正。二句谓正声随心情而变调,却弹不尽愁思。(55)徵(zhi止),古五音中凄清急速之音,宜抒悲哀。流徵,一串流走的哀音。(56)幼眇(yaomiao要妙),幽微。(57)贯历览,依次连贯起来观察(以上所奏的琴曲)。中操,内心的情操。(58)卬(ang昂),激昂。(59)流离,即淋漓。(60)舒息悒(yi义),吐出悒郁于胸的闷气。欷(xi希),啜泣声。(61)蹝(xi喜)履,趿着鞋走。(62)揄长袂,扬长袖。自翳(yi义),自遮(其面)。(63)愆(qian千),过失。数,数落,这里是自责之意。(64)颓,废坏。这二句是说,再没脸面去见人,喟然叹息卧身床上。思,据王念孙《读书杂志》当为“息”之误。(65)抟(tuan团),揉搓。芬若,香草名。(66)茝(chai柴上声)、荃、兰,皆香草名。(67)这二句意为睡梦之中似乎君王在身旁。(68)(guang逛)若有亡,遑遽间似有失落感。(69)毕、昴(mao卯),二星名,五六月间出于东方。上四句言不寐至晓。(70)蔼蔼,灰蒙蒙的微光。(71)季秋,秋季最后一月。(72)不可再更,再也受不了如此自煎之苦。(73)澹(dan淡),动摇,此指心神不宁。偃蹇,伫立貌。(74)荒,欲明貌(李善注)。亭亭,远貌。(75)妾人,谦卑的自称。窃自,暗自。(76)究年岁,毕其一生之岁月。究,穷,极。〔分析〕《长门赋》是一篇抒情赋。内容是写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孤单冷落地居在长门宫,终日愁苦忧郁,思念武帝能对她恢复宠幸。陈皇后,名阿娇,是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的女儿。刘彻当初能立为太子,多得姑母之力。刘彻为太子时就娶阿娇为妃,曾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后来刘彻即位做了皇帝,遂立阿娇为皇后。阿娇深得武帝宠爱。但因她嫉妒武帝宠幸其他女子,遂渐失宠。而被禁闭在长门宫。赋前的序文说:“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此说与史实不符。于是有人便认为此赋是后人的伪托。其实,这看法似是而非。因为赋文本身并未写“陈皇后复得亲幸”的事。再看序文,从“相如为文以悟主上”语句看,此序明显是后人附加的。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序例》中说:“自序之作,始于东晋”,这就是说,西汉赋家是不为自己作的赋写序的。因此,说此赋不是司马相如所作,根据是不足的。赋文开始,作者先从旁对陈皇后作一番描写。“夫何”,感叹发语词。“逾佚”,散失的意思。陈皇后抱怨君王喜新厌旧把她忘了。她对君王朝思暮想,想得魂飞魄散,形容枯瘦,而仍是孤苦独居。接着,赋文改由第一人——陈皇后自叙:陈皇后痴心想着君王汉武帝,希望武帝也能想起她并问起她,她好借机回到武帝身边,重新享受恩荣。于是,她亲手作了佳肴陈设在离宫,希望武帝能驾临。她独自登上散发着兰香的楼台,聚精会神地盼望君王。然而,望眼欲穿,望到的只是漂漂的急风、满天的浓云,望得她神志恍惚,思念入痴,以致把殷殷的雷声误认为是君王驾临的车马之声了。桂树芳香,孔雀的妩媚,猿猴的长吟,翡翠鸟的来集,鸾凤的翱翔,这一切不但没有给她解愁消闷,相反使她感到烦躁不舒,犹如邪气在攻心。她痛苦而失望地从兰台上走下来,百无聊赖地向深宫走去。宏伟的殿宇,坚实的宫门,丰茸的树木,雕镂的栋梁,五光十色的地砖,光彩夺目的帷幕,这离宫是多么的富丽堂皇啊!离宫是如此的豪华,但它给陈皇后带来的却不是幸福和享受,而是可憎的寂寞和愁怅。她在离宫抚摩着柱子和门楣,望着未央宫东首宽大的曲台,信步游移徘徊,以盼望君王,她从白天一直待到日落黄昏,明月东升,仍是不见君王踪影。面对着宫院里孤栖于枯杨上哀叫的雌性白鹤,自怨自怜。她明白了,君王是不来了,她的期待又一次落空了。她失望地步入洞房,窗外清澈如洗的月光倾泻宫来。陈皇后拿起雅琴,先用变调弹奏愁思之曲,想借以抒发胸中的苦闷,却因苦闷特深而弹奏不下去,于是改用古音中的徵调弹奏,其哀怨之声是那样的畅扬而细长,以致引动她身边的使女也为之涕泪滂沱,悲伤不已。她上了床却无法入眠,只好再下床来。她彷徨无措,自思自量,想想自己到底有什么过错?想着想着,她上床入睡了,终于在梦中见到了君王。却被过分的欣喜而惊醒。她神魂不定,鸡鸣月白,星斗满天,她感到度夜如年,毫无希望了。但她还是怀着悲伤的心情,年复一年地,痴心地盼望着君王的到来。赋文塑造了一名宫廷争宠失败而被遗弃的贵妇形象。这位贵妇居的是富丽豪华的宫殿,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无一不是天下之最之贵,然而,她的感情却是极度悲伤,精神极度痛苦。她一生的幸福只能依赖于皇帝一人,除了皇帝外,她不能再与任何人取得欢乐。这反映出,在封建社会里,即使权势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皇后,一旦失去皇帝的宠爱,其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赋文除了让主人公陈皇后直接抒情诉怨外,还采用了寄兴、烘托、象征等多种手法,从各个方面刻画陈皇后的心理情态。浮云四布,飘风回起,白昼阴森,反映了陈皇后心境的抑郁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桂树交纷,木兰为榱,瑰木欂栌,文杏为梁,芬若为枕,荃兰为席,象征着陈皇后身价的高贵和对汉武帝的忠贞及爱心的专一;孔雀互存,翡翠来集,鸾凤飞翔,寄托她对配偶相依为伴的爱慕;雌鹤孤栖于枯杨,取比她遭到废弃后,自身的冷落与凄凉;深宫的空廓穹崇,烘托她名为皇后,而实为囚徒的境况。总之,赋文描写的种种客观景物和环境气氛,都寄寓着陈皇后的主观情致,为其形象的塑造,输血丰润、充实玉成,使之栩栩如生,活现于读者的眼前。此赋文笔铺张扬厉,反复重叠,委婉曲折。在风格上与作者的《子虚赋》、《上林赋》等大赋是一致的。在情意的描写上,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诗、词、曲等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评说〕刘熙载《艺概》:“长卿《大人赋》出于《远游》,《长门赋》出于《山鬼》。”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隔叶黄鹂空好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一个冬天的童话。推荐。爱诗词网。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内容概要文革像一场灾难突然降临,空气十分紧张。哥哥罗克把他的一本舍不得烧的日记交给我保管,我却把它丢了。接着,家被抄了,哥哥被押到工厂,母亲被剃光了头也被关押在厂里。我和两个弟弟无家可归。日记惹了祸,我也被拘留,判3年劳动教养。劳教的生活是灭绝人性的艰辛:在一块没有人烟的土地上,13个劳教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强度很大的劳作,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每一个人都在互相盯梢、猜忌、打小报告,日记是没法记了。一个1957年的右派因为把日记藏在被子里被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我把日记藏在炕洞里才幸免于难。就这样胆战心惊地捱过了一个又一个单调而又痛苦的日子。所幸哥哥罗克的来信给我慰藉和力量,赖以支撑着度过了3年的劳教生活。3年后我劳教期满回家探亲,一家人相见,恍若隔世。哥哥罗克还被关着,将受到公审。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担心哥哥的安危。街道的小警察又故意刁难,春节前要赶我和两个弟弟离京,被分到河北临西县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离京,身上又没钱买票,只好扒车。我所到的那个村庄是河北的一个穷村,一天的工分才一毛三分钱,劳动也很艰苦。因为穷,村里有许多光棍。我到后,村里有很多人来给我提亲。这使我想起了在工艺美术学校时的一场夭折了的爱情。刚入学,我就对同班的一个男生产生了好感,但是那个男生却似乎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从来不理我。他与全班的其他女生说话,却从不跟我说话。这使我暗暗认定他是喜欢我的,但只是不敢表露而已。这样过了四年,快毕业了,我终于忍耐不住,主动给那位男生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几天以后,我收到回信,信中表示父母已认可,愿意与我恋爱。于是两个人埋在心里的种子终于在四年后发了芽,并且论及了婚嫁。可是,正当我们憧憬着未来、憧憬着新生活的时候,文革开始了,那男生家里也是大资本家,很快地,就与我失去了联系……过了不久,哥哥罗克被枪决的消息传来了犹若晴天霹雳。这使我万念俱灰。现在,我想得更多的不是有爱情的婚姻,而是有一个窝,一个立足点,把父母兄弟都接出来落户。要生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马克思如是说。我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落户点,经过母亲的一位邻居介绍,他的儿子赵国志在北大荒,那里很富裕,一天的工分值一块多,我决心只身去闯关东。我变卖了母亲给我的一条新裤子和其他一些杂物,带着出卖自己屈辱的钱只身去闯关东。但是要在北大荒落户的代价是必须在当地结婚。在举目无亲的土地上,我只好选择了赵国志,而赵国志也向我求婚了。这样,我终于把户口落在了东北,而且也把父亲与两个兄弟的户口迁到了东北。而母亲还在工作只好留在北京。我嫁给赵国志只是为了能在东北落户,并不爱赵国志。在新婚之夜,赵国志粗暴地凌辱了我,我只好抽剪刀以自卫,并从此洁身自守。谁料到只几分钟的肉体的接触却给我带来了一个耻辱的新生命。十月怀胎的艰辛与母爱的复苏又使我继续与赵国志一起生活。同时两人白手起家也是很不易的,即使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认了,不愿再打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合该出事。哥哥罗克是我心中的偶像与神,偏偏有一个朋友出现了,他的出现打破了我的平静的生活。他就是维盈。他长得极像哥哥罗克。一个风雪之天,维盈和弟弟维力来拜访我,我们俩一见钟情,谈得十分投缘。他成了我倾诉心中的凄苦的好朋友。我不愿离开他。事情的发展有成三角感情之势。我有些敏感,可又以坚决维持与维盈朋友关系为由从容处之。去河上游放排的前夜,我去向维盈告别,长期压抑的感情终于奔放了出来,那一个月光之夜,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光明的月光之夜,也是一个昭示我不祥命运的月光之夜,维盈与我接吻了,维盈再也不是我的普通朋友了,我一向维持的平衡动摇了,处于感情的漩涡之中。我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愿意舍弃自己心爱的孩子和来之不易的家而与维盈结合。赵国志抱着一线将来可能复婚的念头同意与我离婚了。可是维盈这时却退缩了。原来他的母亲坚决反对我们的结合。只是因为我已经结过婚,而且成分也不好。我对维盈很失望,也很怨恨也很想念,我失恋了。曾经有过的全部伤痛又在此时复活了,一起来折磨着我,我决心一死了之,可是哥哥的灵魂又一次拯救了我,他叫我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要热爱生活,我带着经过一场台风袭击后恢复平静的村庄的心情又开始了漫漫的人生之旅……作品鉴赏冬天的童话,从题目上看似乎是要讲述一个在残酷的年代里发生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待读完了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童话,至多也只是一个破灭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在不正常社会中一个人一个女人所走过的轨迹,是一篇控诉自己不平遭遇的檄文,是对自己破灭的爱情之梦的奠祭书。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之作。社会的动乱,必然会使社会各组织解体、换移、重生、再组合,社会各成员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多少家破,多少人亡,多少青春被毁,多少纯洁被伤害,于是当社会甫定之后,便会有许多长歌当哭,哀悼过去的作品产生。纵观中国文学史概莫如此。伤痕文学在1979年出现也极其自然,《一个冬天的童话》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支。作者以凄凉、愤懑的强烈感情,控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弱女子在那个时代里的真实经历,催人泪下。哥哥罗克由于日记等事被押,受到公审,被枪决了。母亲也被关押在厂里。父亲在1957年便被打成右派,在当时也受到监督。“我”和弟弟无家可归,到处流浪。不久,我(罗锦)也因为日记被拘留,判了三年劳教。好容易捱过了这三年非人的劳教生活,还没来得及与家人过一个团圆年,又被赶到河北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爱情夭折了,哥哥也死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罗锦只想有一个窝,为此,她千方百计地只身闯关东,想在北大荒找个落脚点,并把家人接来,以躲是非。为此,她以与她所不爱的赵国志结婚为代价得到了这些。新婚之夜便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她努力让自己适应这种婚姻,与赵国志一起生活。但是维盈的出现打乱了她的生活,当她决定舍弃孩子与维盈结合时,维盈却因家庭的阻力退缩了,罗锦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她想到了死,可她还是挺了过来……文章以真情动人,这是基本常识,可文章真正饱含感情者在文坛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虚情假意,要么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要么抛开感情,以政治代之。伤痕文学之所以引起轰动效应全在一个“真”字。唯有“真”才能动人,唯有动人才有艺术生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成功也全在于一个“真”字。文章写于1974年遇罗克就义4周年前夕,在那样一个恐怖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同时,在本书的献词里作者说:“我用生命写出这些文字,献给我的哥哥遇罗克。”“某些文艺评论上或许写着:这是她——一个女孩子的遗作。”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是作者长期的压抑在瞬间爆发的结果,是感情的肆意渲泄,是金圣叹所谓“怨毒以著书”。是饱含着强烈的真实的感情的作品。文章有了真情自然很好,但并不一定就是好文章了,对情感的毫无节制的使用,便有可能导致文章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也有这方面的毛病:比如对哥哥的怀念,对维盈的感情在文中多次出现,给人的感觉是在说谎或者是说谎的,强烈的情感反而显得不真实了。另外,本文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它的组织故事的结构方式。文章讲述了我在那个时代的长长的一段经历,有劳教,有到河北插队,有去北大荒,要从头讲起来是很费劲的,作者采用了追忆的结构方式,一开始讲罗锦与维盈的相识,罗锦向维盈讲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就把长长的一段浓缩于一点上了。而且,随着追忆的讲述,罗锦与维盈的感情也发展到了不能分离的境界,使故事能够接着离婚开始讲述而不突兀。这种结构方式,出现在80年代初的文坛上,还是显得颇具匠心的。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推荐。爱诗词网。坎坎①伐檀②兮,置③之河之干④兮。河水清且涟⑤漪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⑦兮?不狩不猎⑧,胡瞻尔庭有县⑨貆⑩兮?彼君子兮,不素餐B11兮!(《诗经·伐檀》)注释①坎坎:用斧子伐木的声音。②檀:乔木,可以造车。③置:放。④干:河岸。⑤涟:水面波纹。⑥猗(yī):表赞叹的语气词。⑦廛(chán):一个成年男子居住和耕种的土地。⑧狩猎:狩,大型的集体围猎;猎,单人打猎。⑨县:通“悬”。⑩貆(huán):兽名,形似小猪而肥壮。⑪素餐:白白吃饭。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把它放在河之岸。河水清清起波澜。不耕种来不收割,为何夺走我粮食三百担?从不见你去打猎,为何有獾子在你院中悬?你们这些老爷们,别再不劳而获吃白饭!感悟这是何种世道?锦衣玉食者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恬不知耻;终日劳作者劳而不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劳动者们已不再沉默,他们发出愤怒的吼声。这吼声让食人者胆战心惊,让劳动者看到希望。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序。推荐。爱诗词网。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①,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②,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③,恨晨光之熹微④。乃瞻衡宇⑤,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⑦。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⑧,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⑨,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乎矣!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⑩。登东皋以舒啸(11),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注释】①归去来:归去的意思。兮,语气词。②以心为形役:把心当成了形体的役使。意思是说:为了避免身受饥寒,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做官。③征夫:路上的行人。④熹(xī)微:天色微明。⑤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形容居处简陋。⑥眄(miǎn):斜视,这里是浏览之意。⑦容膝:只能容下膝盖,形容房屋很小。⑧翳(yì)翳:昏暗的样子。⑨窈(yǎo)窕(tiǎo):幽深曲折。⑩耘(yún)耔(zǐ):除草培土。(11)皋(gāo):水边高地,山岗。【鉴赏】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由于家境贫困,在亲友鼓励、叔父引荐之下,出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陶渊明决定自行去职,临行前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分为“序”和“辞”两部分。“序”的部分说明家贫出仕、辞官归田和撰写本文的前因后果,“辞”的部分抒写自己归田的决心和归田后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和真挚赞美。“辞”的部分分为四段。首先是对辞官归隐的反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喜爱田园生活,不忍心看到田地荒芜;二是自己以前为了温饱,才勉强做官;三是觉悟到过去做官是错误的,如今归隐才是正确的。接着,描述归途中的心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景色怡然,恬淡自适。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还嫌天亮得太晚了。设想刚刚抵达家中,便看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派欣喜的景象,使他感受到田园之乐。虽然园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但是松树和菊花还和以前一样。坐在家中,可以自斟自饮,欣赏庭院的树木,可以涉足园中,享受清静悠闲的乐趣。接下来,作者想象归隐之后生活会给他带来的乐趣:可以与尘世相隔离,可以与亲朋好友叙旧谈心,可以抚琴读书,忘却尘世的一切烦恼。最后,作者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慨,明确表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人生态度,既不想奔走求富贵,也不愿服药求长生。并以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作结,“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想象在良辰美景,独来独往,躬耕农桑,啸吟东岗,赋诗清溪的生活,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思想情怀。此文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意境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创造了闲适的生活环境,多从具体生动的日常事物中取材,例如饮酒、涉园、观景、弹琴、读书、耕作、赋诗等等,自然亲切,引人入胜。文章句式灵活,骈中带散,骈散结合。绝大多数是四字句,但也有三字句“胡不归”“已乎矣”,也有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行文自然流畅,富有音节美。此文对后世影响较大。文中表现出陶渊明鄙弃官位,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一心向往田园,亲近自然,乐于劳动,独善其身,乐天知命的思想情怀,使他成为后世隐士的楷模。其写作艺术也让人称道。北宋散文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而已。”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说:“两晋文章,此真杰然者。”作者:汪平秀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80-182页.
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
阳曲傅先生事略。推荐。爱诗词网。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先生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于是蔡忠襄公抚晋,时寇已亟,讲学于三立书院,亦及军政、军器之属。先生往听之,曰:“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甲申,梦天帝赐之黄冠,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次年,袁公自九江羁于燕邸,以难中诗贻先生曰:“晋士,惟门下知我最深,盖棺不远,断不敢负知己,使异日羞称友生也。”先生得书痛哭曰:“公乎,吾亦安敢负公哉!”甲午,以连染遭刑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有以奇计救之者,得免。然先生深自咤恨,以为不如速死之为愈,而其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然间有问学者,则告之曰:“老夫学庄、列者也,于此间诸仁义事实羞道之,即强言之亦不工。”又雅不喜欧公以后之文,曰:“是所谓江南之文也。”平定张际者,亦遗民也,以不谨得疾死。先生抚其尸哭之曰:“今世之醇酒妇人,以求必死者有几人哉。呜呼,张生!是与沙场之痛等也。”又自叹曰:“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可灭者矣。”或强以宋诸儒之学问,则曰:“必不得已,吾取同甫。”先生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尝自论其书曰:“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香山墨迹,爱其员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曰:是如学正人君子者,每觉其觚稜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雪曷尝不学右军,而结果浅俗至类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于是复学颜太师。”因语人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君子以为先生非止言书也。先生既绝世事,而家传故有禁方,乃资以自活。其子曰眉,字寿髦,能养志,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谢先生曰:“吾其惭于郎君。”先生故喜苦酒,自称老糵禅,眉乃自称曰小蘖禅。或出游,眉与子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故先生之家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尝批欧公《集古录》曰:“吾今乃知此老真不读书也。”戊午,天子有大科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恩赐以官。益都密请以先生与杜征君紫峰,虽皆未豫试,然人望也。于是亦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曰遽归。大学士以下皆出城送之。先生叹曰:“自今以还,其脱然无累哉。”既而又曰:“使后世或妄以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十二卷,眉之诗亦附焉。眉诗名《我诗集》。同邑人张君刻之宜兴。先生尝走平定山中,为人视疾,失足堕崩崖,仆夫惊哭曰:“死矣。”先生旁皇四顾,见有风峪甚深,中通天光,一百二十六石柱林立,则高齐所书佛经也。摩挲视之,终日而出,欣然忘食。盖其嗜奇如此。惟顾亭林之称先生曰:“萧然物外,自得天机。”予则以为是特先生晚年之踪迹,而尚非其真性所在。卓尔堪曰:“青主盖时时怀翟义之志者。”可谓知先生者矣。吾友周君景柱守太原,以先生之行述请,乃作事略一篇致之,使上之史馆。予固知先生之不以静修自屈者。其文当不为先生之所唾,但所愧者,未免为江南之文尔。这篇文章见于《鲒埼亭集》卷二十六“状略”类。“事略”,亦即“行状”,又称“行述”、“行略”,是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所谓“行状”,指一个人的德行状貌。其人死后,他的亲属或门生故旧,便本着“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的要求记其一生主要事迹,送呈礼官或史官,以供议定谥号或采择立传之用。唐、宋以后,“行状”的用途已经不限于此,而大半属于请人代撰墓铭碑表以前准备的原始资料。本文结语处说“吾友周君景柱守太原,以先生之行述请,乃作事略一篇致之,使上之史馆。”可见全祖望的这篇文章是为史官立传而写的。今查《清史稿》卷五○一有《傅山传》,略同本文,正说明当年“史馆”诸公确实采用了这篇《事略》。“阳曲傅先生”指傅山(1607—1684),字青主,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他生当明末清初,深怀民族意识,志在前明,不甘臣服于清。入清后四十年,行为放诞,雌伏不出。当时的学者顾炎武称赞他:“萧然物外,自得天机。”(《顾亭林文集·文师》)全祖望则认为,顾炎武的话只是说出了“先生晚年之踪迹,而尚非其真性所在”。傅山的“真性”盖在于“时时怀翟义之志”(卓尔堪《明末四百家遗民诗》小传语)。按《汉书·翟方进传》,翟方进子翟义,为东郡太守,王莽称帝,起兵讨莽,兵败被杀。傅山之于明清之际,犹翟义之于两汉之间,两人行事有所不同,但其心情则毫无二致。这是全祖望要告诉世人的一个道理,同时也披露了这篇《事略》的主题。如果抹去作者为傅山涂饰的神秘色彩与灵光,可以说本文写主人公的民族气节主要讲了六件事,在明有三件,入清后也有三件。傅山生当明季末叶,社会凋敝已极,以致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作者写这个时期的傅山,一方面“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一方面也“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圆通应世)”。先是想慷慨济世,不得已乃淡泊守志,这是傅山一生的行迹大略,而其前半生则以“济世”为主导方面。傅山的“济世”思想,具体表现为嫉恶如仇。他得知山西提学袁继咸遭到巡按孙振的诬陷,便联络同学曹良直等多次上书申冤,直至冤情昭雪。在傅山看来,这是与“阉党”(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余孽进行的殊死斗争,决不可退让。后来曹良直任兵科给事中,专司规谏、稽查之事,傅山写信要他直言敢谏,不避“天下第一等事”,于是曹良直疏劾首辅周延儒十大罪状、锦衣卫骆养性非君当死,天下为之震动。曹良直的所作所为不仅与傅山在思想上有一致处,而且是与傅山的直接激励分不开的。傅山在明亡以前还有一件事耿耿于心,就是平定所谓“时寇”(指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蔡懋德巡抚山西,在三立书院开讲军政、军器之学。傅山欣然前往所课,但事后感慨系之地说:“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迳斥其纸上谈兵,不切时用。后来李自成攻占太原,蔡懋德自缢而死,这也证明了傅山的先见之明。当然,在对待明末农民起义的态度上,体现出傅山思想的局限性,但他入清后守贫不仕的民族气节,不也正是出于这种忠于明室始终不渝的思想吗?甲申(1644年)之变,是傅山一生的转折点,标志着他从积极用世变为消极出世。傅山的消极出世,无疑意味着对清王朝的示威与反抗,全祖望秉笔直书恐亦有所顾虑,所以甲申年傅山变服黄冠朱衣,居土穴,竟托言于在天帝赐命。“天命不可违”,傅山可以借此放浪形骸,全祖望也可以就此放笔写开去。值得注意的是,写傅山的土穴生活,作用亦自生出波澜,于起伏中精心刻画傅山的“真性”所在。甲申入居土穴后的二十年间,南方的晚明政权还在抵抗,傅山的心境亦难得平静。袁继咸被降清叛将俘送燕邸,傅山痛失知己之余愈发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仇恨。等到顺治十一年(1654),因事受牵连被逮捕下狱时,傅山表现得异常坚定,“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由抗辩而至于绝食,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决心啊。幸被门生解救出狱,仍然“咤恨”不已,以为与其受悔而生不如速死。由此可知,傅山虽然形同黄冠,却依然壮怀激烈。用全祖望的话说,即是“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仰视天、俯画地”的典故来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田蚡陷害魏其侯窦婴和灌夫,进谗言说:“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议论,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按《史记》张宴注认为,“视天”是“占三光(日、月、星)”,“画地”是“知分野所在”,意谓从星象判气运,时刻准备造反。我们前已谈到,全祖望博通经史,极擅长运用古典来抒发今情。这里只是说“仰视天、俯画地”,于字面上无丝毫违碍处,而其背后却蕴含着“腹诽而心谤,辟倪(睥倪)两宫(指朝廷)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的深意,以此点醒傅山蔑视清王朝未尝一日忘怀前明的心境。“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这一段以下写傅山晚年生活情景。清朝统治巩固以后,傅山情知无能为力,惟有诗酒风流放诞不羁而已。但他即使形似黄冠,仍不能心如古井,不时还会发泄出郁积的愤懑。他的朋友张际大抵和他处境相同,竟沉湎于醇酒和妇人,以求必死。张际死后,傅山抚尸大哭,谓“是与沙场之痛等”,完完全全是一种明朝遗民的立场。当他回顾自己眼前的作为时,也不禁慨叹:“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可灭者矣。”就是说,他并不甘心老于笔砚诵读之间,曾梦想跃马横枪,为国家洒尽碧血。所以,有人问傅山治学倾向于宋儒何人,他回答说:“必不得已,吾取同甫。”“同甫”即陈亮,南渡后,上《中兴五论》,力主抗金。陈亮治学不尚微言高论,务建事功实绩。傅山晚年依然倾心陈亮的为人,令人不能不佩服他的矢志不移。《事略》写傅山晚年遭际,最著墨于康熙十七年(1678)的北京之行,这一年,清廷首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天下名宿。给事中李宗孔荐举已七十四岁的傅山。傅山初时称病卧床,但被强行抬着上路。行至距京城三十里处,便死也不肯入城。公卿前来拜候,傅山踞傲卧床不迎送。朝廷特诏免试,加中书舍人,许其还山,行前又挟持入谢。一见午门,忆及前朝,痛极泪下,仆地不起。第二天,急急出城还家。对于这一段经历,傅山良多忌讳,惟恐后人把他与元朝的刘因相比。据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刘因不受集贤学士之命,问其缘故,道是:“不如此,道不尊。”刘因辞官是为“道”摆架子,傅山辞荐是为民族争气节,二人行迹相似而本质不同。傅山说如果人们将二者混为一谈,那他就是死不瞑目了。作者详细记述此行细节,再三强调傅山的决绝态度,一切都是为了表彰明朝遗民的忠义节操。全祖望文集的很大一部分属于碑传墓表,号称是《明史》的补充,其实是有意识地表彰明季忠义,歌颂民族气节。他的表彰范围不仅限于抗清领袖,而且广及山林隐逸。这里所选的《张公神道碑铭》和《阳曲傅先生事略》,正可以作为这两个方面的代表。全祖望的这类文章对晚清的部分革命者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就是对普通的读书人也有扶植正气的鼓励作用。如李慈铭说:“予最喜国朝朱、毛、全、钱四家文集,所学综博,纂讨不穷。谢山尤关乡邦文献,其文多言忠义,读之激发。自十八九岁时即观之忘倦。平生坎坷,一无树立,惟风节二字,差不颓靡,诚得力于《后汉书》及《刘蕺山集》、谢山此集耳。”(《越缦堂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