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陈寿
先主屯新野②,徐庶见先主③,先主器之④。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⑤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⑥,不可屈致也⑦,将军宜枉驾顾之⑧。”由是先主遂诣亮⑨,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⑩:“汉室倾颓,奸臣窃命(11),主上蒙尘(12)。孤不度德量力(13),欲信大义于天下(14),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15),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1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17),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18)。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19)。孙权据有江东(20),已历三世(21),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22),利尽南海(23),东连吴会(24),西通巴、蜀(25),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2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7),将军岂有意乎(28)?益州险塞(2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0)。刘璋暗弱(31),张鲁在北(3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33),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34),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5),西和诸戎(36),南抚夷越(37),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38)。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39)。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4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41)?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注释〕
①本篇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诸葛亮传》。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诸葛亮早年隐居之所。对,对策。②先主,三国蜀主刘备。新野,在今河南新野南。③徐庶,字元直,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人,时为刘备谋士,后归曹操。④器之,器重他。⑤将军,时刘备为左将军,故称之。⑥就见,犹言往见;去见他。⑦屈致,委屈他来见,犹言召来。⑧顾,拜望。⑨由是,于是。诣,往见。⑩屏(bing饼)人,命左右随从走开。(11)奸臣,指曹操。曹操于董卓灭后,为争取主动,迁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汉室正统的观点看为“奸臣”。(12)主上蒙尘,汉献帝被逼迁于许都(今河南许昌西南),故言蒙尘,言受难。(13)孤,周代小国之君称孤。刘备时任豫州(今河南省境)牧,故自称孤。度(duo夺)德,揣度自己到底有多大德行。(14)信,通“伸”,伸张。(15)用,以。猖獗,栽跟斗。“獗”与“蹶”通。(16)董卓,汉灵帝时的西北边将。灵帝崩,何进召其入洛阳诛宦官。旋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关东兵起,卓挟献帝走长安,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后为王允、吕布所杀。(17)袁绍,字本初,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董卓乱政,诸州起兵讨伐,绍因历练深厚,兵多地广,被推为盟主。卓既诛,绍据河北,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战,败于曹操,遂一蹶不振,旋病死。(18)天时,老天保佑。(19)诚,的确。争锋,争胜。(20)孙权,东吴开国之主,字仲谋,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江东,长江下游地区。(21)三世,孙权父孙坚,曾与袁绍等讨董卓,领豫州刺史,封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侯。兄孙策,初定江东之地,封吴侯。由坚至权,是为三世。(22)荆州,古九州之一,约有今湖南、湖北及广东部分地区。汉,汉水。沔(mian免)水,即汉水之上游。(23)利尽南海,可收尽南海所有的一切便利。南海泛指南方近海之地。(24)吴、会,指吴郡(今江苏吴县)和会稽郡(今浙江绍兴)。(25)巴蜀,巴郡,治今四川重庆。蜀郡,治今四川成都。巴蜀是这一地区的泛称。(26)其主,指刘表,时为荆州牧,素无远志,仅图自保,故诸葛亮说他不能长守所据之地。(27)殆,大概。资,帮助。(28)岂,即“其”,表疑问的助词。(29)益州,汉置,今四川境。险塞,险阻。(30)高祖,汉高祖刘邦。因之,凭借它。(31)刘璋,时为益州牧,才志实力俱不足以称雄于当时。(32)张鲁,东汉张陵(即张道陵)之孙,以神鬼之说惑众,据汉中凡三十年,后败降曹操。(33)胄(zhou宙),后裔。刘备为汉景帝子中山王胜之后。(34)总,合,聚。也即包揽之意。(35)岩阻,山岩险阻之地。(36)诸戎,指西羌诸族。(37)夷越,夷指当时南中(今云南)诸夷。越指交州(汉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境内诸越族。(38)政理,政治。(39)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40)秦川,犹言关中,指今陕西一带。(41)箪(dan丹)食,圆形竹篮里装了饭。壶浆,用壶装上米汤、豆汁。《孟子》:“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分析〕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各地纷纷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各地官吏、豪强趁机发展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军事集团,他们之间相互兼并,战乱长达20余年。建安十一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并积极准备南下,意在消灭盘踞长江流域的刘表、刘璋、孙权、刘备等诸侯,统一全国。
刘备此时实力尚弱,自沛县起兵后,转战多年,仍无立锥之地。正在他走投无路时,经徐庶推荐,公元207年,刘备曾三次拜访了当时年仅26岁的诸葛亮,求问兴复汉室的大计,并希望诸葛亮能辅佐自己,建立霸业。
本文记载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对前来拜访求计的刘备谋划建功立业的对策。文中诸葛亮详尽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联吴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策略。全文500多字,叙事清晰,论述透彻,语言简洁有力,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远大的抱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洞察力。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共两段,从“亮躬耕陇亩”到“将军宜枉驾顾之”。记叙并渲染了诸葛亮高洁的气质、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朋友们对他的推崇。
第一段先介绍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躬耕陇亩”,可见他并非趋荣慕势之辈。虽然诸葛亮避乱隐居,却又“好为《梁父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这又写出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并非想做一个隐士,而是静观世变,以待时机,而且他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以示自己有着建立霸业的文韬武略。所有这些只有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才了解,并深信不疑。这也为下文徐庶推荐诸葛亮打下了伏笔。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大败曹江后,很得刘备赏识,但却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临行前,他推荐诸葛亮代替自己。徐庶以“卧龙”比诸葛亮,意味深长,一是诸葛亮确是个非凡的人才,如人中之龙;二是诸葛亮尚没有机会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如“卧”之“龙”;三是向刘备暗示,若能得到诸葛亮,“卧龙”一旦出山,辅佐刘备,定能呼风唤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从侧面又显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虽然刘备十分器重徐庶,对他推荐的人也比较器重,称之为“君”,但思想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想让诸葛亮与徐庶一齐来见他即可,而徐庶十分了解诸葛亮的秉性,所以他劝刘备对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希望刘备能“枉驾顾之”,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顿生好奇之心,答应了徐庶的要求。这为下文刘备“三顾茅庐”作了极好的铺垫。
第二部分,包括三、四、五自然段,从“由是先主遂诣亮”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写刘备“三顾茅庐”求教于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以及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许。
第三段,承上启下,写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求教诸葛亮。刘备思贤若渴,意切而心诚,而诸葛亮两次拒之门外,进一步反映他的清高不凡,同时也是对刘备诚意的考验。“三顾茅庐”对刘备、对诸葛亮都是一个转折。正如《出师表》中所写,诸葛亮对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十分感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从此刘备进入了他建立霸业的鼎盛时期。“三顾茅庐”也成为了历史上求贤的美谈而流芳千古。
接着作者写到刘备向诸葛亮问计。刘备先谈天下形势:汉室崩溃,奸臣专权,汉帝受胁迫;再谈自己的志向、作为和处境: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但“至于今日”却“遂用猖獗”毫无立锥之地,最后向诸葛亮问计:“君谓计将安出?”这一席话条理清楚,态度诚恳,讲自己“孤不度德量力”,“智术短浅”,丝毫没有虚矫之情,而且正气凛然,态度明朗而坚决,“欲信大义于天下”虽败“然志犹未已”。刘备的坦诚相见使诸葛亮为之所动,于是推心置腹地道出自己的对策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段,是写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对策,这是全文的主体。这一段层层深入,论述透彻,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诸葛亮先概括地叙述了天下群雄割据纷争的局面,然后逐一作具体分析。
曹操逐一击溃北方诸侯,实力强劲,是诸葛亮分析的首要人物。他以比较的手法将曹操与袁绍相比,指出曹操虽“名微”、“众寡”却能“克绍”,以弱克强,转弱为强的原因并非只是“天时”而是在于“人谋”,以此告诉刘备:运用智谋是由弱转强的关键所在。这也与刘备所说“智术短浅”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样的分析对刘备很有吸引力。接着,诸葛亮分析了曹操的军事实力——“拥百万之众”,在政治上又处于有利地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葛亮清楚看到了天下豪杰之中,曹操将是刘备未来的主要敌人。因曹操实力强劲,势力超众,一时不可与之争胜,所以他明确地向刘备提出了对曹操的策略——“此诚不可与争锋”。
其次,分析盘踞江东的孙权。地利上,孙权“据有江东”、“国险”;人和上则是“民附”、“贤能为之用”,而且孙权“已历三世”,基业深厚,由此诸葛亮的策略是——“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即告诉刘备,孙权可作为盟友,共抗曹操,而不能对江东的富庶有占有之念。
在分析了敌友双方的情况之后,诸葛亮开始分析刘备的情况,要求刘备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战略基地。诸葛亮首先将攻取目标指向荆州。荆州地形险要,“北据汉、沔”,物产丰饶,“利尽南海”,交通便利,“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国”,而可幸的是荆州牧刘表无能,难守荆州,正是一个攻取荆州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希望刘备不要坐失良机。其次分析第二个战略目标——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也是建功立业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并以刘邦成功的先例来鼓励刘备,而且目前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益州牧刘璋“暗弱”,“不知存恤”,那里的百姓“思得明君”,这不又正是“天所以资将军”的天赐良机吗?
于是诸葛亮不失时机地向刘备分析他的有利条件,告诉他应采取的内政外交上的正确策略。从政治策略上来说,刘备是“帝室之胄”;从品行上来说,刘备“信义著于四海”;而且他礼贤下士,“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故要“兴复汉室”,应当很有号召力。如果能取得荆、益两州,那真是如虎添翼,天下归心指日可待。由此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对内要“保其岩阻”,“内修政理”;对外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取得一个和平环境,着手发展国家实力,变弱为强,然后才能与敌抗衡,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兵分两路,以强大的实力攻向“宛、洛”、“秦川”,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以上对策分析,诸葛亮紧扣天时、地利、人和、实力等因素,从现状谈及未来趋势,突出人谋的重要性。在比较中突出刘备一方,分析刘备的有利条件——政治地位高,能取信于民,重视人才,以及不利条件——无战略基地和无杰出的“人谋”,并针对刘备的优势与不足,深入阐述,指点迷津,让刘备攻占战略要地荆州、益州,重视人才,搞好内政外交,方能成就霸业,说来条理清晰。
第五段,写刘备对诸葛亮对策的赞赏,“善”一字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赞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对诸葛亮更加信赖,而诸葛亮对刘备忠诚更加,两人“情好日密”,三顾茅庐终于让刘备求得了辅佐他建功立业的贤才。
第三部分,末段。写关、张不悦,反衬刘备对诸葛亮的了解与友谊深厚。刘备深知他对于诸葛亮有如鱼对于水一样重要,通过刘备对关、张两人的劝慰,再次赞扬了诸葛亮的杰出的才能。
文章重点“隆中对策”详写,首尾略写,详略很是得当,并且将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来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隆中对原文。推荐。爱诗词网。[晋]陈寿先主屯新野②,徐庶见先主③,先主器之④。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⑤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⑥,不可屈致也⑦,将军宜枉驾顾之⑧。”由是先主遂诣亮⑨,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⑩:“汉室倾颓,奸臣窃命(11),主上蒙尘(12)。孤不度德量力(13),欲信大义于天下(14),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15),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以来(1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17),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18)。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19)。孙权据有江东(20),已历三世(21),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22),利尽南海(23),东连吴会(24),西通巴、蜀(25),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2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7),将军岂有意乎(28)?益州险塞(2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0)。刘璋暗弱(31),张鲁在北(3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33),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34),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5),西和诸戎(36),南抚夷越(37),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38)。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39)。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4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41)?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注释〕①本篇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诸葛亮传》。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诸葛亮早年隐居之所。对,对策。②先主,三国蜀主刘备。新野,在今河南新野南。③徐庶,字元直,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人,时为刘备谋士,后归曹操。④器之,器重他。⑤将军,时刘备为左将军,故称之。⑥就见,犹言往见;去见他。⑦屈致,委屈他来见,犹言召来。⑧顾,拜望。⑨由是,于是。诣,往见。⑩屏(bing饼)人,命左右随从走开。(11)奸臣,指曹操。曹操于董卓灭后,为争取主动,迁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汉室正统的观点看为“奸臣”。(12)主上蒙尘,汉献帝被逼迁于许都(今河南许昌西南),故言蒙尘,言受难。(13)孤,周代小国之君称孤。刘备时任豫州(今河南省境)牧,故自称孤。度(duo夺)德,揣度自己到底有多大德行。(14)信,通“伸”,伸张。(15)用,以。猖獗,栽跟斗。“獗”与“蹶”通。(16)董卓,汉灵帝时的西北边将。灵帝崩,何进召其入洛阳诛宦官。旋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关东兵起,卓挟献帝走长安,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后为王允、吕布所杀。(17)袁绍,字本初,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董卓乱政,诸州起兵讨伐,绍因历练深厚,兵多地广,被推为盟主。卓既诛,绍据河北,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战,败于曹操,遂一蹶不振,旋病死。(18)天时,老天保佑。(19)诚,的确。争锋,争胜。(20)孙权,东吴开国之主,字仲谋,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江东,长江下游地区。(21)三世,孙权父孙坚,曾与袁绍等讨董卓,领豫州刺史,封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侯。兄孙策,初定江东之地,封吴侯。由坚至权,是为三世。(22)荆州,古九州之一,约有今湖南、湖北及广东部分地区。汉,汉水。沔(mian免)水,即汉水之上游。(23)利尽南海,可收尽南海所有的一切便利。南海泛指南方近海之地。(24)吴、会,指吴郡(今江苏吴县)和会稽郡(今浙江绍兴)。(25)巴蜀,巴郡,治今四川重庆。蜀郡,治今四川成都。巴蜀是这一地区的泛称。(26)其主,指刘表,时为荆州牧,素无远志,仅图自保,故诸葛亮说他不能长守所据之地。(27)殆,大概。资,帮助。(28)岂,即“其”,表疑问的助词。(29)益州,汉置,今四川境。险塞,险阻。(30)高祖,汉高祖刘邦。因之,凭借它。(31)刘璋,时为益州牧,才志实力俱不足以称雄于当时。(32)张鲁,东汉张陵(即张道陵)之孙,以神鬼之说惑众,据汉中凡三十年,后败降曹操。(33)胄(zhou宙),后裔。刘备为汉景帝子中山王胜之后。(34)总,合,聚。也即包揽之意。(35)岩阻,山岩险阻之地。(36)诸戎,指西羌诸族。(37)夷越,夷指当时南中(今云南)诸夷。越指交州(汉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境内诸越族。(38)政理,政治。(39)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40)秦川,犹言关中,指今陕西一带。(41)箪(dan丹)食,圆形竹篮里装了饭。壶浆,用壶装上米汤、豆汁。《孟子》:“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分析〕东汉末年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各地纷纷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各地官吏、豪强趁机发展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军事集团,他们之间相互兼并,战乱长达20余年。建安十一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并积极准备南下,意在消灭盘踞长江流域的刘表、刘璋、孙权、刘备等诸侯,统一全国。刘备此时实力尚弱,自沛县起兵后,转战多年,仍无立锥之地。正在他走投无路时,经徐庶推荐,公元207年,刘备曾三次拜访了当时年仅26岁的诸葛亮,求问兴复汉室的大计,并希望诸葛亮能辅佐自己,建立霸业。本文记载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对前来拜访求计的刘备谋划建功立业的对策。文中诸葛亮详尽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联吴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策略。全文500多字,叙事清晰,论述透彻,语言简洁有力,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远大的抱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洞察力。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两段,从“亮躬耕陇亩”到“将军宜枉驾顾之”。记叙并渲染了诸葛亮高洁的气质、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朋友们对他的推崇。第一段先介绍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躬耕陇亩”,可见他并非趋荣慕势之辈。虽然诸葛亮避乱隐居,却又“好为《梁父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这又写出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并非想做一个隐士,而是静观世变,以待时机,而且他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以示自己有着建立霸业的文韬武略。所有这些只有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才了解,并深信不疑。这也为下文徐庶推荐诸葛亮打下了伏笔。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大败曹江后,很得刘备赏识,但却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临行前,他推荐诸葛亮代替自己。徐庶以“卧龙”比诸葛亮,意味深长,一是诸葛亮确是个非凡的人才,如人中之龙;二是诸葛亮尚没有机会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如“卧”之“龙”;三是向刘备暗示,若能得到诸葛亮,“卧龙”一旦出山,辅佐刘备,定能呼风唤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从侧面又显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虽然刘备十分器重徐庶,对他推荐的人也比较器重,称之为“君”,但思想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想让诸葛亮与徐庶一齐来见他即可,而徐庶十分了解诸葛亮的秉性,所以他劝刘备对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希望刘备能“枉驾顾之”,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顿生好奇之心,答应了徐庶的要求。这为下文刘备“三顾茅庐”作了极好的铺垫。第二部分,包括三、四、五自然段,从“由是先主遂诣亮”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写刘备“三顾茅庐”求教于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以及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许。第三段,承上启下,写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求教诸葛亮。刘备思贤若渴,意切而心诚,而诸葛亮两次拒之门外,进一步反映他的清高不凡,同时也是对刘备诚意的考验。“三顾茅庐”对刘备、对诸葛亮都是一个转折。正如《出师表》中所写,诸葛亮对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十分感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从此刘备进入了他建立霸业的鼎盛时期。“三顾茅庐”也成为了历史上求贤的美谈而流芳千古。接着作者写到刘备向诸葛亮问计。刘备先谈天下形势:汉室崩溃,奸臣专权,汉帝受胁迫;再谈自己的志向、作为和处境: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但“至于今日”却“遂用猖獗”毫无立锥之地,最后向诸葛亮问计:“君谓计将安出?”这一席话条理清楚,态度诚恳,讲自己“孤不度德量力”,“智术短浅”,丝毫没有虚矫之情,而且正气凛然,态度明朗而坚决,“欲信大义于天下”虽败“然志犹未已”。刘备的坦诚相见使诸葛亮为之所动,于是推心置腹地道出自己的对策也就顺理成章了。第四段,是写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对策,这是全文的主体。这一段层层深入,论述透彻,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诸葛亮先概括地叙述了天下群雄割据纷争的局面,然后逐一作具体分析。曹操逐一击溃北方诸侯,实力强劲,是诸葛亮分析的首要人物。他以比较的手法将曹操与袁绍相比,指出曹操虽“名微”、“众寡”却能“克绍”,以弱克强,转弱为强的原因并非只是“天时”而是在于“人谋”,以此告诉刘备:运用智谋是由弱转强的关键所在。这也与刘备所说“智术短浅”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样的分析对刘备很有吸引力。接着,诸葛亮分析了曹操的军事实力——“拥百万之众”,在政治上又处于有利地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葛亮清楚看到了天下豪杰之中,曹操将是刘备未来的主要敌人。因曹操实力强劲,势力超众,一时不可与之争胜,所以他明确地向刘备提出了对曹操的策略——“此诚不可与争锋”。其次,分析盘踞江东的孙权。地利上,孙权“据有江东”、“国险”;人和上则是“民附”、“贤能为之用”,而且孙权“已历三世”,基业深厚,由此诸葛亮的策略是——“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即告诉刘备,孙权可作为盟友,共抗曹操,而不能对江东的富庶有占有之念。在分析了敌友双方的情况之后,诸葛亮开始分析刘备的情况,要求刘备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战略基地。诸葛亮首先将攻取目标指向荆州。荆州地形险要,“北据汉、沔”,物产丰饶,“利尽南海”,交通便利,“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国”,而可幸的是荆州牧刘表无能,难守荆州,正是一个攻取荆州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希望刘备不要坐失良机。其次分析第二个战略目标——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也是建功立业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并以刘邦成功的先例来鼓励刘备,而且目前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益州牧刘璋“暗弱”,“不知存恤”,那里的百姓“思得明君”,这不又正是“天所以资将军”的天赐良机吗?于是诸葛亮不失时机地向刘备分析他的有利条件,告诉他应采取的内政外交上的正确策略。从政治策略上来说,刘备是“帝室之胄”;从品行上来说,刘备“信义著于四海”;而且他礼贤下士,“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故要“兴复汉室”,应当很有号召力。如果能取得荆、益两州,那真是如虎添翼,天下归心指日可待。由此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对内要“保其岩阻”,“内修政理”;对外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取得一个和平环境,着手发展国家实力,变弱为强,然后才能与敌抗衡,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兵分两路,以强大的实力攻向“宛、洛”、“秦川”,逐鹿中原,成就霸业。以上对策分析,诸葛亮紧扣天时、地利、人和、实力等因素,从现状谈及未来趋势,突出人谋的重要性。在比较中突出刘备一方,分析刘备的有利条件——政治地位高,能取信于民,重视人才,以及不利条件——无战略基地和无杰出的“人谋”,并针对刘备的优势与不足,深入阐述,指点迷津,让刘备攻占战略要地荆州、益州,重视人才,搞好内政外交,方能成就霸业,说来条理清晰。第五段,写刘备对诸葛亮对策的赞赏,“善”一字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赞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对诸葛亮更加信赖,而诸葛亮对刘备忠诚更加,两人“情好日密”,三顾茅庐终于让刘备求得了辅佐他建功立业的贤才。第三部分,末段。写关、张不悦,反衬刘备对诸葛亮的了解与友谊深厚。刘备深知他对于诸葛亮有如鱼对于水一样重要,通过刘备对关、张两人的劝慰,再次赞扬了诸葛亮的杰出的才能。文章重点“隆中对策”详写,首尾略写,详略很是得当,并且将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来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浪史。推荐。爱诗词网。浪史清啸风轩藏版本《浪史》扉页书影日本素白纸抄本《浪史》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巧姻缘》、《浪史奇观》、《梅梦缘》、《湖山外史》。四十回。题“风月轩又玄子著”,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明万历中后期。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素白纸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日本奚疑斋抄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啸风轩藏版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千叶掬香、吴晓铃;清光绪木活字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清末京报房活字本;民国红豆书屋“玲珑本聚珍小丛书”排印本;民国上海书局排印本;1926年铅印小本,藏南京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上海书局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日本素白纸抄本。元朝至治年间,浙江钱塘有位秀才,名叫梅素先,字彦卿,惯爱风月,人称“浪子”。其父因得罪当朝铁木御史,罢官还乡,不久夫妻双亡,只留下浪子及一个继女俊卿,相依度日。一日清明,浪子带男宠陆珠出游,偶遇王监生娘子李文妃,美若天仙,浪子顿时神散魂飞。次日,请来待诏张婆子,贿银五两,托她设计与文妃通情。恰文妃也有此意,遂遣丫环春娇用钱买通后门的赵大娘,令浪子匿藏赵家,趁王监生外出之际,两人幽会偷情,狂欢整夜。两月后,浪子再至赵家探讯,适逢王监生在家,遂留宿赵家,与守寡的赵大娘苟合,并诱奸其女妙娘。浪子时常在外厮混,其妹俊卿独守空房,十分寂寞,见陆珠相貌英俊,芳心暗动;而陆对美貌的俊卿也早萌异心,于是,趁中秋夜浪子外出之机,两人私通。文妃曾经说起有个表姐潘素秋,姿容绝世,守寡在家,浪子暗记于心。后他体虚成病,只好留家调养。文妃便日夜缠住丈夫不放,未及二月,王监生即一命呜呼。浪子身体稍一复原,立刻就派陆珠四处去寻访潘素秋。访着后,他来到潘隔壁的钱婆婆家,许以一百两银子,请她从中串通。钱婆早知潘素秋年方青春,难耐寂寞,便设法引动潘的欲火。果然不出所料,潘素秋听取了钱婆的巧言,允与浪子私通。素秋与浪子欢合,伤耗了身子,后奄奄成病而亡。浪子离家后,陆珠和俊卿亦日日交欢。浪子归家后,经陆珠安排,表兄妹两人将错就错,成就一夜风流事。浪子重与文妃幽会,又以巨款疏通王姓家族关节,将其娶回家中,终日和陆珠、文妃三人一床同欢,呼陆珠为“闰哥”。是时,妙娘已嫁富商,赵大娘则病死。一日,淮西濠州司农铁木朵鲁来书相请,浪子依依告别文妃,收拾起程。文妃在家与陆珠白日纵欲于荷花池,致使陆珠受了风寒,不久病死。浪子至铁木家,相见甚欢,摆酒痛饮,铁木朵鲁命自己的娘子安哥作陪,浪子与安哥一见钟情,眉目传情,互赠诗词。浪子先与安哥的丫环樱桃、文如、春莺通奸,后再与安哥宣淫。铁木朵鲁却不恼怒,原来他已看破红尘,正准备辟谷入山,修炼黄老之术,竟把万贯家财以及娘子安哥都送给浪子。浪子喜出望外,择日返家将文妃接来同乐,途中驻舟,他登岸散步,惊遇《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郑恒夫妇,崔氏苦陈冤情。自此,浪子和文妃、安哥以及众多侍妾丫环,轮番作乐,淫欲无休。两年之后,浪子中了进士,却不听选官,在家中与娇妻美妾,无日不饮,无日不乐,逍遥快活,人称“地仙”。忽有一天,浪子想到物极必反,今日之荣华富贵,终有尽期,遂作归隐之计,率全家遁入深山,遇一仙翁,竟然就是铁木朵鲁。在其点化下,浪子也开始修炼道术,自号“石湖山主”,后举家皆成正果。
有心栽花花不开。推荐。爱诗词网。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有个叫魏鹏的官宦之子,自幼在浙江与贾家女儿娉娉订了婚,父亲死后举家回到襄阳家乡,音讯遂绝。魏鹏长至18岁,聪明好学,熟读经史,不料屡次考试不取,心中郁闷。母亲恐其成疾,遣其去浙江,一则访师问友,二则开豁心胸,三则找贾家议定婚期。那贾家只有老夫人和女儿在家,听说魏鹏到来十分欢喜,款待也十分周到,只是不提起婚姻之事。娉娉有西子之容、倾城之色,对魏鹏眉来眼去极有好感,二人诗词奉和,情意日深,遂山盟海誓成了眷属。从此无夕不欢,往来频数,只瞒了贾老夫人。不期光阴易过,夏暑将去,家中来信催魏鹏回去参加秋试。魏鹏无奈,与小姐絮絮叨叨洒泪而别。回家已将至入试之时,魏鹏仓促应试,随手去写,答卷平平。谁知偏偏那试官昏了眼,只顾圈圈点点起来,竟然高中了,果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待得廷试,虽母亲逼他赴京应试,但魏鹏仍一心想念娉娉,又怎么能静心写出好文章来?不想试官说他文字稳当,不犯忌讳,是平正举业之文,双中在甲榜,派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魏鹏甚是得意,匆匆赶往钱塘,去拜见贾老夫人,从容议及婚事。谁知贾老夫人只此一女,时刻不见尚且思念,若嫁他乡,誓死不允。然而,就在此时,魏鹏忽闻母亲病逝,只得回去奔丧。这番生离,娉娉几番哭得死去活来,终日饮恨染成一病,竟一命呜呼。魏鹏得此凶信,悲痛万分,伏地哭曰:“你为我而死,我何忍相负?惟终身不娶,以慰芳魂。”后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谚比喻一心谋求的事不能成功,随意办的事却意外地获得好结果。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许地山 落花生。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文章开头就说出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觉得“让它荒芜着怪可惜”,便提议“辟来做花生园罢”。姊弟们一听“都很喜欢”表示对这一提议的赞成和拥护。接着作者只用“买种底买种,动土底动土,灌园底灌园”三个整齐的短句,形象、简洁的概括了种花生的全过程。最后写几个月后花生“居然收获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成果时的欢快、喜悦、兴奋之情。以后就写全家过收获节时的愉快的情景。尽管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母亲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平时难得出场的父亲也参加了。这可以看出过收获节的重要和意义。在父亲的启示下,孩子们争说花生的好处。在大家谈的基础上,父亲开始谈花生的真正用处:把它和水果比较,它只是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这写了花生的内在之美。接着父亲又向孩子们说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并借“我”的体会,进一步形象地道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个主题是多么深刻、多么富有哲理意味,又发人深省。最后以“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结束全文,含意极其深远。后来作者便以“落华生”为笔名,以时时警策自己。《落花生》的立意很深刻,同时也非常巧妙。它托物言志,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使人深受教育与启发。文章用朴实无华的笔调,毫无铺张地叙述童年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断。从种花生写起,然后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处处扣紧题旨。文章主题是阐述关于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吃花生都是略写,只用简洁的文字把这些过程记叙清楚。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美花生的时候,引出做人的人生哲理,点明题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言简意深。表明作者在竞逐高官厚禄、争名夺利、钻营成风的社会恶习下,洁身自好,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这种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笔法,看似信笔所至,实际上结构相当严谨。有人说:“散文,朴素最美”。诚哉斯言。《落花生》是在迷人的朴素之中,展示那惊人的优美。它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含蓄。既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铺张的描写,作者只用一支白描的笔,娓娓地叙谈故事,勾勒了几个人物,写了人物的对话,人物的对话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母亲温和善良、勤劳朴实。姐弟们天真活泼,幼稚单纯。父亲循循善诱,慈爱严正。虽然每个人的话都只三言两语,但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朴素的语言,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是朴素与优美的辩证统一。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平淡而又深刻的立意非常谐调。这体现了老作家许地山作品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落花生》问世六十余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
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
阳曲傅先生事略。推荐。爱诗词网。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先生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于是蔡忠襄公抚晋,时寇已亟,讲学于三立书院,亦及军政、军器之属。先生往听之,曰:“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甲申,梦天帝赐之黄冠,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次年,袁公自九江羁于燕邸,以难中诗贻先生曰:“晋士,惟门下知我最深,盖棺不远,断不敢负知己,使异日羞称友生也。”先生得书痛哭曰:“公乎,吾亦安敢负公哉!”甲午,以连染遭刑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有以奇计救之者,得免。然先生深自咤恨,以为不如速死之为愈,而其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然间有问学者,则告之曰:“老夫学庄、列者也,于此间诸仁义事实羞道之,即强言之亦不工。”又雅不喜欧公以后之文,曰:“是所谓江南之文也。”平定张际者,亦遗民也,以不谨得疾死。先生抚其尸哭之曰:“今世之醇酒妇人,以求必死者有几人哉。呜呼,张生!是与沙场之痛等也。”又自叹曰:“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可灭者矣。”或强以宋诸儒之学问,则曰:“必不得已,吾取同甫。”先生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尝自论其书曰:“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香山墨迹,爱其员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曰:是如学正人君子者,每觉其觚稜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雪曷尝不学右军,而结果浅俗至类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于是复学颜太师。”因语人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君子以为先生非止言书也。先生既绝世事,而家传故有禁方,乃资以自活。其子曰眉,字寿髦,能养志,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谢先生曰:“吾其惭于郎君。”先生故喜苦酒,自称老糵禅,眉乃自称曰小蘖禅。或出游,眉与子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故先生之家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尝批欧公《集古录》曰:“吾今乃知此老真不读书也。”戊午,天子有大科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恩赐以官。益都密请以先生与杜征君紫峰,虽皆未豫试,然人望也。于是亦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曰遽归。大学士以下皆出城送之。先生叹曰:“自今以还,其脱然无累哉。”既而又曰:“使后世或妄以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十二卷,眉之诗亦附焉。眉诗名《我诗集》。同邑人张君刻之宜兴。先生尝走平定山中,为人视疾,失足堕崩崖,仆夫惊哭曰:“死矣。”先生旁皇四顾,见有风峪甚深,中通天光,一百二十六石柱林立,则高齐所书佛经也。摩挲视之,终日而出,欣然忘食。盖其嗜奇如此。惟顾亭林之称先生曰:“萧然物外,自得天机。”予则以为是特先生晚年之踪迹,而尚非其真性所在。卓尔堪曰:“青主盖时时怀翟义之志者。”可谓知先生者矣。吾友周君景柱守太原,以先生之行述请,乃作事略一篇致之,使上之史馆。予固知先生之不以静修自屈者。其文当不为先生之所唾,但所愧者,未免为江南之文尔。这篇文章见于《鲒埼亭集》卷二十六“状略”类。“事略”,亦即“行状”,又称“行述”、“行略”,是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所谓“行状”,指一个人的德行状貌。其人死后,他的亲属或门生故旧,便本着“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的要求记其一生主要事迹,送呈礼官或史官,以供议定谥号或采择立传之用。唐、宋以后,“行状”的用途已经不限于此,而大半属于请人代撰墓铭碑表以前准备的原始资料。本文结语处说“吾友周君景柱守太原,以先生之行述请,乃作事略一篇致之,使上之史馆。”可见全祖望的这篇文章是为史官立传而写的。今查《清史稿》卷五○一有《傅山传》,略同本文,正说明当年“史馆”诸公确实采用了这篇《事略》。“阳曲傅先生”指傅山(1607—1684),字青主,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他生当明末清初,深怀民族意识,志在前明,不甘臣服于清。入清后四十年,行为放诞,雌伏不出。当时的学者顾炎武称赞他:“萧然物外,自得天机。”(《顾亭林文集·文师》)全祖望则认为,顾炎武的话只是说出了“先生晚年之踪迹,而尚非其真性所在”。傅山的“真性”盖在于“时时怀翟义之志”(卓尔堪《明末四百家遗民诗》小传语)。按《汉书·翟方进传》,翟方进子翟义,为东郡太守,王莽称帝,起兵讨莽,兵败被杀。傅山之于明清之际,犹翟义之于两汉之间,两人行事有所不同,但其心情则毫无二致。这是全祖望要告诉世人的一个道理,同时也披露了这篇《事略》的主题。如果抹去作者为傅山涂饰的神秘色彩与灵光,可以说本文写主人公的民族气节主要讲了六件事,在明有三件,入清后也有三件。傅山生当明季末叶,社会凋敝已极,以致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作者写这个时期的傅山,一方面“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一方面也“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圆通应世)”。先是想慷慨济世,不得已乃淡泊守志,这是傅山一生的行迹大略,而其前半生则以“济世”为主导方面。傅山的“济世”思想,具体表现为嫉恶如仇。他得知山西提学袁继咸遭到巡按孙振的诬陷,便联络同学曹良直等多次上书申冤,直至冤情昭雪。在傅山看来,这是与“阉党”(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余孽进行的殊死斗争,决不可退让。后来曹良直任兵科给事中,专司规谏、稽查之事,傅山写信要他直言敢谏,不避“天下第一等事”,于是曹良直疏劾首辅周延儒十大罪状、锦衣卫骆养性非君当死,天下为之震动。曹良直的所作所为不仅与傅山在思想上有一致处,而且是与傅山的直接激励分不开的。傅山在明亡以前还有一件事耿耿于心,就是平定所谓“时寇”(指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蔡懋德巡抚山西,在三立书院开讲军政、军器之学。傅山欣然前往所课,但事后感慨系之地说:“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迳斥其纸上谈兵,不切时用。后来李自成攻占太原,蔡懋德自缢而死,这也证明了傅山的先见之明。当然,在对待明末农民起义的态度上,体现出傅山思想的局限性,但他入清后守贫不仕的民族气节,不也正是出于这种忠于明室始终不渝的思想吗?甲申(1644年)之变,是傅山一生的转折点,标志着他从积极用世变为消极出世。傅山的消极出世,无疑意味着对清王朝的示威与反抗,全祖望秉笔直书恐亦有所顾虑,所以甲申年傅山变服黄冠朱衣,居土穴,竟托言于在天帝赐命。“天命不可违”,傅山可以借此放浪形骸,全祖望也可以就此放笔写开去。值得注意的是,写傅山的土穴生活,作用亦自生出波澜,于起伏中精心刻画傅山的“真性”所在。甲申入居土穴后的二十年间,南方的晚明政权还在抵抗,傅山的心境亦难得平静。袁继咸被降清叛将俘送燕邸,傅山痛失知己之余愈发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仇恨。等到顺治十一年(1654),因事受牵连被逮捕下狱时,傅山表现得异常坚定,“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由抗辩而至于绝食,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决心啊。幸被门生解救出狱,仍然“咤恨”不已,以为与其受悔而生不如速死。由此可知,傅山虽然形同黄冠,却依然壮怀激烈。用全祖望的话说,即是“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仰视天、俯画地”的典故来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田蚡陷害魏其侯窦婴和灌夫,进谗言说:“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议论,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按《史记》张宴注认为,“视天”是“占三光(日、月、星)”,“画地”是“知分野所在”,意谓从星象判气运,时刻准备造反。我们前已谈到,全祖望博通经史,极擅长运用古典来抒发今情。这里只是说“仰视天、俯画地”,于字面上无丝毫违碍处,而其背后却蕴含着“腹诽而心谤,辟倪(睥倪)两宫(指朝廷)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的深意,以此点醒傅山蔑视清王朝未尝一日忘怀前明的心境。“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这一段以下写傅山晚年生活情景。清朝统治巩固以后,傅山情知无能为力,惟有诗酒风流放诞不羁而已。但他即使形似黄冠,仍不能心如古井,不时还会发泄出郁积的愤懑。他的朋友张际大抵和他处境相同,竟沉湎于醇酒和妇人,以求必死。张际死后,傅山抚尸大哭,谓“是与沙场之痛等”,完完全全是一种明朝遗民的立场。当他回顾自己眼前的作为时,也不禁慨叹:“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可灭者矣。”就是说,他并不甘心老于笔砚诵读之间,曾梦想跃马横枪,为国家洒尽碧血。所以,有人问傅山治学倾向于宋儒何人,他回答说:“必不得已,吾取同甫。”“同甫”即陈亮,南渡后,上《中兴五论》,力主抗金。陈亮治学不尚微言高论,务建事功实绩。傅山晚年依然倾心陈亮的为人,令人不能不佩服他的矢志不移。《事略》写傅山晚年遭际,最著墨于康熙十七年(1678)的北京之行,这一年,清廷首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天下名宿。给事中李宗孔荐举已七十四岁的傅山。傅山初时称病卧床,但被强行抬着上路。行至距京城三十里处,便死也不肯入城。公卿前来拜候,傅山踞傲卧床不迎送。朝廷特诏免试,加中书舍人,许其还山,行前又挟持入谢。一见午门,忆及前朝,痛极泪下,仆地不起。第二天,急急出城还家。对于这一段经历,傅山良多忌讳,惟恐后人把他与元朝的刘因相比。据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刘因不受集贤学士之命,问其缘故,道是:“不如此,道不尊。”刘因辞官是为“道”摆架子,傅山辞荐是为民族争气节,二人行迹相似而本质不同。傅山说如果人们将二者混为一谈,那他就是死不瞑目了。作者详细记述此行细节,再三强调傅山的决绝态度,一切都是为了表彰明朝遗民的忠义节操。全祖望文集的很大一部分属于碑传墓表,号称是《明史》的补充,其实是有意识地表彰明季忠义,歌颂民族气节。他的表彰范围不仅限于抗清领袖,而且广及山林隐逸。这里所选的《张公神道碑铭》和《阳曲傅先生事略》,正可以作为这两个方面的代表。全祖望的这类文章对晚清的部分革命者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就是对普通的读书人也有扶植正气的鼓励作用。如李慈铭说:“予最喜国朝朱、毛、全、钱四家文集,所学综博,纂讨不穷。谢山尤关乡邦文献,其文多言忠义,读之激发。自十八九岁时即观之忘倦。平生坎坷,一无树立,惟风节二字,差不颓靡,诚得力于《后汉书》及《刘蕺山集》、谢山此集耳。”(《越缦堂读书记》)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推荐。爱诗词网。始为布衣时,贫无行[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3],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4]。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5],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6],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7],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8]。”于是信孰视之[9],俯出下,蒲伏[10]。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段意】写韩信早年穷困潦倒的三件事。一是从人寄食,在南昌亭长家住久,为亭长妻所厌,怒而离去。二是在城下垂钓,得漂母分食,方免饥馁。三是被淮阴屠中少年欺侮,从其胯下爬过,为市人讥笑。字数:378注释[1]淮阴:秦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清江东南。[2]行(xing):德行,善行。全句谓韩信贫穷,又没有好德行,故下句说不得推选为吏。可知自战国以来,即有乡里推选有德行者为吏之法。[3]治生商贾(gu):倒装句,即以商贾之道治生。商贾:商人的统称。[4]蓐(ru)食:在床上吃饭。蓐:草垫子。[5]母:古代对年长妇女的尊称。漂:漂洗。[6]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也用作对青年人的尊称,相当于叫“公子”。[7]若:你。[8]袴:通“胯”。[9]孰:通“熟”。[10]蒲伏:同“匍匐”,俯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