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原文

使至塞上原文朗读

【题解】诗,唐·王维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旨以监察御使身份出使边塞,宣慰将士。这首“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诗即为途中所作。诗的首联写奉命出使塞上的目的和已到的地界。“单车”无孤独之感,有独当重任之意,自豪之情溢于言外。颌联写出塞。“征蓬”非“孤蓬”“转蓬”,给人以豪迈之状而无忧悒之色;“出汉塞”“入胡天”,字工句健,意象阔大。颈联写诗人使至塞上所见边地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宏阔,气象雄奇。尾联写途中喜闻已军战胜敌人的捷报,以及首将正督战前线的消息,语透雄豪,自有一种喜不自胜之意。全诗歌颂了大唐帝国的强盛,抒写了诗人自己为国履艰涉险的壮志,表现了作者向往、热爱祖国边塞的豪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幅壮美的塞漠风光图则成为“千古壮观”的绝唱,为后世所欣赏、推崇。全诗字平色单,却是平中出奇,单中显像,大家手笔,浑然天成。【全诗】《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④【注释1】①二句意谓单车出使独往边塞慰问,使者来到了居延。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汉代苏武曾为典属国,唐时遂以“属国”指使臣。居延:汉县名,古址在今甘肃张掖西北。此二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②二句写景中暗寓行程。意谓蓬草随风远去,出了汉朝的关塞,北归的飞雁进入了胡地上空。③二句写塞外独特景色,意谓大沙漠中的一堆烽烟笔直地升入高空,大河上圆圆的红日正在渐渐下落。烽烟乃用狼粪燃烧的,据陆佃《埤雅》云:“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长河:大河。④二句意谓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正在前线仿效当年窦宪刻石纪功。萧关:故关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ji):侦察骑兵。都护:唐时边疆重镇设都护府,如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长官称都护。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公元89年,东汉窦宪大破匈奴于此,刻石纪功而还。【注释2】①使:出使。②至:到。③问边:到边疆去察看。④属国句:是“过居延属国”的倒文。⑤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这里借指行踪。⑥胡天:少数民族地区。⑦候骑(ji):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⑧都护:官名,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⑨燕然:山名。【译文】我坐着轻车,奔驰在荒凉辽阔的边防前线;带着皇帝慰劳边军的诏命,走过了属国居延。一团团南来的飞蓬,随风卷出了汉塞;几行归来的大雁,破空飞入了漠北的兰天。在广阔无边的大沙漠上,聚起一线直直的烽烟;在奔腾浩瀚的大河上,欲落的太阳真圆。在雄峻险要的萧关,我遇见侦察的骑兵,他指着遥远的前方对我说:都护视察边情现在燕然山。【鉴赏1】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力克吐蕃,朝廷遣任监察御史之职的王维前去慰问,并兼任河西节度判官,诗人在赴任途中写下这首诗。首联交代出使的缘由和经过的地方。“单车”谓轻车简从。“问边”指慰问边疆的立功将士。诗起句开门见山先表明此行的目的,十分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旅程所历。属国原指边地附庸小国,这里用来指边疆少数民族归附的地区,居延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首联两句点明了诗题“使至塞上”的内容,韵调轻快,给全诗定下一个慨然赴边的豪迈的基调。次联作者开始描写所见之景。“征蓬”是被风吹起远飞的蓬草,“归雁”是回归北方的大雁。枯草随风飘飏,天暖鸿雁北归,说明这是初春时节。两句一天上、一地下,以汉塞胡天相对,展现了一个辽阔的空间,诗人的旅程放置到这样一个背景下显得愈加辽远。这里请注意,两句从字面上看是写景,而实际上寓有象征意义。在古诗中,“蓬”和“雁”是和行旅密切联系的两个意象,蓬转常象征人的行踪飘泊不定,雁归则常暗示着季节并反衬人的不归。它们在这首诗里同样含有上述意味,不仅描绘出一个空阔苍茫的背景,也映衬出“单车”的孤独和寂寞。然而,这点寂寞又算得了什么呢?它完全没有悲哀的色彩,相反充满了崇高感。第三联的壮美景象使这崇高感达到了顶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不愧是千古绝唱,即使没到过边塞,只要闭眼一想,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上,一股燧烟滚滚直上升入云天;曲折的黄河上,一轮落日,浑圆、黯红的身影安详地浮在水面,那是何等壮丽的情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勾划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一个独特的时刻——塞上宁静的黄昏。而孤烟的直,落日的圆,又以几何图案的美妙组合,给画面添上一些奇趣,使它成了典型的沙漠和边塞的图景。结联笔调一转,又回过来写自己的出使:“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侯骑即骑马的探子,都护为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这里代指崔希逸。这两句说在萧关遇到侯骑,听说都护正在燕然山。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崔希逸破吐蕃不会到那儿去,诗人这里是用东汉窦宪的典故。窦宪曾大破匈奴,登离边塞三千余里的燕然山刻石纪功。“都护在燕然”一句将崔希逸比作窦宪,说他正在胜利的最前线,切此度出使的事由。结联这两句漫笔貌似偶然,实际上充满了豪迈昂扬的情调,与前面奇伟壮丽的边塞风光相呼应,构成了全诗雄劲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艺术天才,无论是取景构图还是遣词造句,都十分生动、准确、工整,可以说是唐边塞诗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之一。【鉴赏2】《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和吐蕃作战获胜。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前往劳军。诗题中的“使”就是奉使劳军的自己。因而这首诗是奉使出塞的记实之作,写出使到达塞上的所见所闻。诗的首联写自己的行踪。“问边”是此行的任务。“单车”说自己独自前往,不免有一种孤单之感。对句“属国过居延”是“过居延属国”的倒文,交代自己旅途所经过之地是汉朝的属国居延。用了汉朝的地名,使诗句有一种历史悠久、边地辽远的味道。颔联写自己心情落寞。“征蓬”两句从雁归胡天、己离汉塞的反差抒写了首联“单车”一词所包含的孤单、落寞之感。蓬飘与雁飞的方向都是西北,但一“出”、一“入”,感受大不相同。王维出使的月份史无明文,从“归雁”一词看可能是在春天(有的研究者认为王维出使在秋天,则“归雁入胡天”是虚拟之景)。眼看着一行行大雁春来之时飞回北方的故乡,而自己却像被风卷飞的无根蒂的蓬草飘离了汉塞。这一对比显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之情。其所以会有如此感受,一则因为此行是远去西北,进入荒凉的边地,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孤独凄清之感,二则因为上一年张九龄被罢知政事,此年四月又贬为荆州长史,被排挤出京,自己在朝中失去了倚傍,此次被派去劳军,无异于被赶出朝廷,因而不免心情黯淡,产生一种飘然无依的感受。颈联写边地辽阔的景象。“大漠”两句所写的边地风光,画面开阔,意境苍凉,历来被奉为写景名句。这两句用词十分平常,句式也平实易懂,却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因为首先是诗人选取了最能表现边塞典型风物的“大漠”、“长河”入诗,一大一长,把人的视野扩展到广袤无垠的天地,给人壮阔雄浑的印象。其二,诗人又给大漠、长河恰当地选择了特定的组合景物:孤烟、落日。战争时期,沙漠的烽火台上一炷报警的狼烟直上高空,黄昏时分落日悬在长河上,又大又圆。由于沙漠和黄河上没有山林村舍的陪衬和遮挡,孤烟直上和落日浑圆的景象就异常醒目。这幅只有横线、竖线和圆组成的画面,构图十分简单,却极为准确地画出了塞外荒漠、单调的景象。其三,这幅画的色彩是单调统一:大漠是黄色的,烟柱是灰色的,长河是黄色的,落日是橘黄色的,整个大西北的荒原被黄色主宰着,更显得苍莽冷落,诗人孤寂的情怀自然地融进了景物描写之中。尾联写路遇“候骑”,得知主将正在前线。诗人在旅途中久久不见行人,只是在“萧关”才遇见了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一打听,主将正在前线。“萧关逢候骑”一句看似闲笔,其实它很重要,一方面显示人烟的稀少,边疆的辽阔,一方面由他告知“都护在燕然”的消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长途跋涉的目的地就要到了,而且主将崔希逸身先士卒,正在前线作战,并已经取得胜利。燕然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并非崔希逸所在之地,此处用了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明唐军已打败了敌人。至此,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暗影和旅途的沉闷疲劳为胜利的消息一扫而光。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人生礼赞——青年人的心对歌者说的话》

朗费罗

()

【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

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

()

【诗句】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君臣相顾泪成行,沿着京城的方向信马由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