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白居易朗读

【题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诗。白居易作诗,追求的是浅显明白,即所谓的“老妪能懂”。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无一个冷僻字,无一句难懂的句子,确实是“浅显明白”,但诗中的含义却并不明白,题旨十分隐晦。这是否可以说成是古代的一首“朦胧”诗呢?因为这首诗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确实是不容易琢磨的。“花非花,雾非雾”,显然是指某一物件。此物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究竟为何物?诗人没有说,读者也费猜详。“夜半来、天明去”,只是说此物来临的时间十分短暂,且又有规律,但究竟为何物,诗人还是没有说。“来如春梦几多时?去时朝云无觅处!”诗是结束了,然而诗人所咏的究竟为何物?诗人还是没有说,哑谜终究打到底了!正因为诗句中的“来如春梦”和“去似朝云”,只能给人以无限的惆怅!诗句的朦胧,却能使人驰骋遐想,各自领会其妙。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全诗】《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注释】①几多时:时间很短。幽会时间也正如此。【翻译】说花却不是花,说雾却不是雾。夜半偷偷地来,天明匆匆地去。来时像一场春梦飘忽有几多时?去时如早晨的彩云飘散无寻处。【鉴赏】《花非花》是白居易自制的诗篇,因颇有歌谣情趣,故后人作曲唱之。《词律》中说:“此本长庆长短句诗,而后人名之为词者。”而茅暎《词的》云:“此乐天自谱体也,语甚趣。”这首《花非花》的一些句段也被多人引用,广为传唱,而张子野更是延伸了这首诗写出《御街行》,杨慎于《词品》中点评道:“亦有出蓝之色。”《花非花》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琅琅上口,别有一番音韵美;意境迷蒙隐晦,叫人捉摸不清,而这股朦胧味儿却似乎是一向追求通俗的白诗中的一个例外。第一二句中,虽说是“非”,表达否定,但又不言而喻有如花似雾的意味,非花,非雾,而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故实为比喻。喻体选用了“花”和“雾”可推出所咏之物,稍纵即逝。三四句“夜半来,天明去”读起来感觉这“来去”轻松,很是生动有趣。陈廷焯《云韶集》中说道:“起二语奇妙,看他分写‘去’,‘来’二字,不着人力,而神妙天然。”而来去匆匆的是什么,作者欲言又止,令人捉摸不透。最后两句又作了比喻,来的时候像美却短暂的春梦,去的时候如美而易幻灭的朝云,都是引人回味的美丽事物。不难感受到,作者对一些曾存在而又消逝的美好事物发出的追忆之情。而这究竟具体是何物,依然隐而不吐。我们非常熟悉的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博喻的一个典例,而在这首诗中,作者把这个不曾明说的本体喻花比雾,写它“如春梦”“似朝云”,这里就是博喻,并且通篇都在作比喻。通读全诗,只见喻体不见本体,从而又添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花庵词选》点评这首词道:“花非花一首,尤缠绵无尽。”全诗语言浅显,而内涵丰富。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为妓女所作,旅客招妓伴宿“夜半来,天明去”,不过春梦一场,醒时消散罢了。但更多人认为是人生中短暂而触动的一些瞬间或人、事,说不明道不清,感觉美好,而转眼便就消逝了,只剩下无奈。正是因为只有简短的停留,在这飘忽的意境中,才不禁引起了深深的惋惜和追思,进而产生对爱情,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正如这首诗本身,幽幽道来,引人沉醉在缥缈美妙的意境之中,正要拨开迷雾看看真面目,却就这样“去似朝云无觅处”,空余深深的惋惜,又如何叫人不回味无穷呢?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处】唐·李商隐《嫦娥》。【译注】室内,残烛的光亮渐渐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阴影,越发令人感到清冷。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寥落的晨星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的主人公。诗人借助环境氛围的渲染,表现了主人公孤清凄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全诗】《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释】1.云母:一种柔韧富于弹性的矿物,晶体透明,有类似珍珠的光泽。古代以其薄片装饰屏风、门扉等。烛影深:谓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暗示夜已很深。长河指银河。渐落:渐没,指银河向西移动,逐渐消失。2.嫦娥:古代神话中后羿的妻子,即传说中的月仙子。碧海青天:谓明月晚间从碧海升起,历青天而复入碧海。【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寄寓诗,幽美、窈渺而多义。或云悼亡,或云伤己之不遇,或云摹写女道士不能求偶的孤寂苦闷等等,此诗虽内涵多义,而无论其喻指对象为谁,也应该是一位与嫦娥生活处境类似的人物。前二句描绘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上句写室内,烛光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显得空寂清冷,她永夜独坐,内心能不感到黯淡孤寂?此句用冷屏残烛烘托其心境,尤为贴切。一个“深”字,更是道出了独坐之久,追忆之深。下句写室外,横空天河,渐渐西垂,将要消失;晓天的晨星,也慢慢隐没坠沉。此句用河落星沉暗示主人公永夜不眠,“渐”字状其时间流逝,“沉”字拟其低垂,既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也暗合其情怀的凄冷和心情的沉重。后二句写主人公面对一轮孤月的遐想。仰望明月,联想孤寂清冷的嫦娥,年年幽居月宫,夜夜面对无垠的碧海青天,无法排遣孤独郁闷之情,能不深深后悔偷吃不死之药吗?这里写嫦娥的处境心情也就是写主人公的处境心情,二者互为映衬,情味更为浓郁。此诗含蓄蕴藉,寄托深远,情调幽美。诗人在黑暗现实的困境中,为了在精神上摆脱世间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往往使自己陷于孤独的境地,不正是和月中嫦娥、入道女冠的处境心情类似么?无论是诗人抒发不得志的幽怨,还是写孀独女冠的孤凄,都与嫦娥高洁而孤寂的情景是灵犀相通的。诗中浓重的感伤之美最能引发清高文士的共鸣。此诗将嫦娥、女冠和诗人自己塑造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技巧高妙,唯李商隐能之。

()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

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

【名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金陵:即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留诗赠别。②金陵子弟:指金陵的年轻人。尽觞(shang):干杯。【鉴赏导示】这是李白在漫游中的某个春天离开金陵时赠给年轻友人之作。诗人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二句即景生情,就地取才,构思巧妙,比喻生动,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向来耐人寻味的名句。【鉴赏】这首送别诗,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交朋接友的风采,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热情纯真的友谊。开头两句首先用写意的笔法勾勒了花香四溢、热情款待的宴别场景:风吹柳絮,满店飘香;美女捧着酿造的新酒,连声呼唤客人品尝。这里虽然并未点出送别的青年朋友,但东道主对诗人的热爱和敬重,却通过这盛情的款待场面,作了侧面烘托。诗人也深受感动。柳花本无香可言,诗人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三、四句,点出饯别的东道主“金陵子弟”,并写大家欢饮的活动。“来相送”的行动,道出金陵青年的主动、热情。“欲行”,要走的人,指诗人;“不行”,不走的人,指金陵子弟。“各尽觞”,各人都喝尽了杯中的酒。诗人用众人频频干杯与酒店的美女不停劝酒相呼应,写出了告别筵席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表现了青年朋友爽朗、豪放的性格。结尾二句,诗人即兴抒情,以绵绵不尽的江水比喻他和金陵子弟依依不舍的友情,使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写出了友情的深厚、悠远和永恒。设问之中,又有比较的句式,轻灵活泼,情趣横生,也能使人产生无限遐想。【鉴赏要点】[1]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即景生情,情从景出。[3]采用比喻、设问等手法描写。[4]语言清新,侧面烘托出色。

()

“花開時節與誰來。”詩句出處:《定風波》;是宋朝詩人蘇軾的作品。

()

“也送行人老。”詩句出處:《虞美人》;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