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莫亨德罗与比哈里是好朋友,都在医学院学医。莫亨德罗勉强答应妈妈与比诺迪妮结婚,但临近结婚时,莫亨德罗反悔,坚决不肯结婚。后来比诺迪妮嫁给他人,不久后就守寡。莫亨德罗的婶婶安诺普尔娜把外甥女阿莎介绍给比哈里,比哈里同意与阿莎结婚。但莫亨德罗也要与阿莎结婚,阿莎就与莫亨德罗结婚了。婚后,两人非常恩爱。但阿莎什么家务都不会做,引起婆婆拉兹拉克什米不满,气得婆婆把守寡的比诺迪妮从娘家带到自己家里来,帮着做家务。比诺迪妮处心积虑地与阿莎搞好关系,并暗中勾引莫亨德罗。比诺迪妮与莫亨德罗的事情被比哈里知道,比哈里劝告莫亨德罗,莫亨德罗不听,两位好朋友的关系出现裂痕。比哈里离开莫亨德罗去外地,参加了某慈善活动。比诺迪妮发现自己其实喜欢的是比哈里,想获得比哈里的爱。而比哈里也喜欢上了比诺迪妮。在如此煎熬下,比诺迪妮也离开莫亨德罗家。但莫亨德罗与妻子阿莎的关系很僵了,他离家出走去寻找比诺迪妮,找到后又把她带回加尔各答。阿莎在家庭遭此巨变后,向婆婆虔心学习做家务。当莫亨德罗返回家里,发现了阿莎的变化,又找回了爱的感觉。于是夫妻重归于好。比哈里决定向比诺迪妮求婚,但比诺迪妮觉得自己不配,非常痛苦地拒绝了。不过,她参加了比哈里的慈善活动。
作品选录
二十七
莫亨德罗刚离去不几天,紧接着阿莎又来到迦尸。这使安诺普尔娜大为惊奇十分恐惧。她开始向外甥女用各种方式提出了许多问题。
“丘妮呀,你这样夸奖你的女朋友——眼中沙。”老人问,“世界上大概再也没有她那样好的姑娘了。”
“姨妈,这是真的!我一点也没有夸张。她真是既非常聪明,又十分漂亮的姑娘,而且还是料理家务的一把好手。”
“嗯,她是你的朋友,自然你只提到她的所有优点。可是家里其他人又是怎么说她的呢?说给我听听。”
“婆婆对她更是赞不绝口。眼中沙只要一提回乡下去,婆婆就很不高兴。谁也不能像她那样侍候得使婆婆满意。家里要是有哪个女仆病了,她就会像亲姐妹或妈妈一样地关心她。”
“莫亨德罗对她的意见如何?”
“姨妈,你是了解他的。除了家里最亲近的人,他对任何人都是不爱理睬的。我的小沙子,大家都喜欢,只有莫亨德罗,至今还与她合不来呢!”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要是不想方设法使他们见见面,他就根本不会与她交谈的。你知道,他是一个性格内向非常害羞的人。别人总以为他太骄傲,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姨妈,你是知道的,除了两三个人外,莫亨德罗再也不愿与别人打交道的。”
说完这番话,阿莎突然感到有些羞愧,两颊变得通红。安诺普尔娜高兴得暗自发笑。
“就算这样吧,”老人家说,“莫欣来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谈过你那位小沙子啊!”
“这是莫亨德罗的过错。”阿莎感到有些委屈地说,“他要是不喜欢某个人,这个人就好像不存在似的。似乎从来就没见过这个人,也不知道有这个人。他就是这种脾气。”
安诺普尔娜平静地微微一笑地说:“莫欣要是喜欢某个人,似乎他就会永生永世地看见这个人,了解这个人。这可能也是他的脾气。丘妮,你说是吗?”
阿莎未作任何回答,只是低着头笑笑。
“丘妮,关于比哈里有什么消息吗?”安诺普尔娜问道,“他是不是打算结婚呢?”
顷刻间阿莎的脸色阴沉下来,她真想不出如何回答是好。
看到阿莎默不作声,安诺普尔娜很担心地叫道:“丘妮,实话对我说,比哈里是否都好?”
这位无儿无女的安诺普尔娜,总是把比哈里当儿子一样关怀和爱护的。在这他乡异地,她不能去看望比哈里,无时无刻不为他牵肠挂肚。总是惦念着他是否成了家。在她这狭小的天地里,一切都感到满足了,只是一想到比哈里还是孑然一身,她难免有些后悔离开了尘世。
“姨妈,关于比哈里的事,请你不要问我。”
安诺普尔娜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问道:“你说说看,为什么不要问你?”
“我不能说。”阿莎说完后,离开了房间。
安诺普尔娜沉默不语寻思起来:“难道比哈里这样好的孩子在这段期间变得这样坏了?——丘妮今天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及吗?命运真会捉弄人啊!为什么当时偏偏把丘妮许配给他呢?太可惜了,为什么莫亨德罗从他手里夺走了丘妮?”
虽然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可是今天再次提起来,安诺普尔娜仍然是潸然泪下。她在心里默想:“唉,我的比哈里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他也决不会轻松。他一定为此而受了很多苦。”
老太太一想到比哈里受苦,她心里就极端难受。
傍晚时分,当安诺普尔娜坐下来做祷告时,一辆马车停在她家门口。车夫开始敲门叫人。安诺普尔娜急忙从斋堂里出来。
“哎哟,我完全忘记了。今天我的婆婆和两个侄女要从阿拉哈巴德到这里来。现在大概是她们来了。丘妮,赶快拿灯来,把门打开。”
阿莎手提灯笼开门一看——比哈里站在门外。
“嫂子,怎么回事?”比哈里问道,“我听说你不打算来迦尸呀。”
灯笼从阿莎手中滑落到地上。她仿佛看见了鬼怪,一口气跑到二楼哀号着:“姨妈,我向你下跪,求求你要他走开!”
安诺普尔娜大吃一惊。连忙站起问道:“丘妮,谁呀?你说的是谁呀?”
“比哈里先生到这里来了。”阿莎说完后,马上走进房里,并把门关上。
这些话,比哈里在楼下全都听到了。他真想马上走开,躲到什么地方去。
但是,安诺普尔娜中断祷告走下楼来。看到比哈里正在门边坐在地上,他没有一点力气了。
安诺普尔娜没有提灯,黑暗中看不见比哈里的面部表情。比哈里也看不见她的面容。
安诺普尔娜尖声叫道:“比哈里!”
唉,安诺普尔娜那总是甜蜜温柔的声音哪里去了?现在她的声音里只有严厉的责备。母亲,安诺普尔娜,你对谁举起了无情的利剑?不幸的比哈里今天连夜赶到你这里来,就是为了寻得一点安慰啊!
比哈里的身体,如触电一般,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婶婶,不必再说了。”比哈里吃力地站起说道,“再也不要说了。我马上就走!”
说完后,比哈里头触地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不敢触摸安诺普尔娜的脚。
安诺普尔娜像一位把自己孩子献给恒河的母亲一样,不声不响地把比哈里遗弃在那黑夜里,甚至连喊都没有喊一声就把他抛弃了。比哈里的马车在黑暗中渐渐消失。
那天夜里,阿莎给莫亨德罗写了一封信:
比哈里先生今天晚上,突然来到这里。伯伯一家什么时候回加尔各答,还没有定下来。请你快来这里,把我接回去!
二十八
由于头天晚上特别激动没有睡好,早上起来后,莫亨德罗感到有些萎靡不振。
当时正是法贡月中旬,天气开始热起来了。平常早上他是坐在卧室一角的书桌那里读书的。今天他却无精打采地躺在长沙发上。时间一分一秒地消失,他却根本就没打算去洗澡。
街上小贩走来走去,高声叫卖;街上的马车川流不息。他们家外面正在新建一栋房子。那邻居的工匠女儿们正在一边唱歌,一边夯实新筑的晒台。暖洋洋的南风徐徐吹来,顿时使她们的紧张情绪放松许多了。什么海誓山盟,什么殚精竭虑,什么你争我夺,与今天这种温柔的使人遍体瘫软的春天,真是相去甚远,格格不入。
“兄弟,今天是怎么回事?不去洗澡吗?”比诺迪妮一边说,一边走近莫亨德罗身边,“早饭已经准备好了。还躺着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头痛?”
莫亨德罗半闭着眼睛,含糊不清地说:“今天身体是有些不舒服。我就不去洗澡了。”
比诺迪妮说:“澡可以不洗,但饭总还是要吃一点的哟!”
她一边说,一边扶起莫亨德罗,来到餐桌边,十分耐心地喂他吃了一点饭。
饭后,莫亨德罗又重新躺在长沙发上。比诺迪妮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开始帮他按摩头部。
“小沙子,你到现在还没吃饭哩!你去吃点东西吧。”莫亨德罗闭着眼睛说。
比诺迪妮却没有走。倦怠的晌午,炎热的风吹动着窗帘。墙边摇曳着的椰子树树叶簌簌响声传进屋里。
莫亨德罗的心仿佛在跳快步舞蹈,而且节奏越来越快。比诺迪妮频频的呼气,使莫亨德罗前额头发在颤抖。两个人默默相对,谁也没有说话。莫亨德罗开始感受到,自己仿佛是漫无边际茫茫宇宙中一条急流里航行的小船,仿佛在某处停留了一下,也许谁要上船。到底还要漂泊多久呢……
比诺迪妮坐在床边。用手缓慢轻揉莫亨德罗的前额,躁动的青春重负,使她的头越垂越低,终于她的头发飘到了莫亨德罗的额头上。微风吹起这绺鬈发,温柔地抚摸着莫亨德罗,使他全身颤抖起来。突然他的呼吸似乎停止了,无法出气。莫亨德罗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道:“好啦,我还有事,我走了。”
他说完后,连看都没有看比诺迪妮一眼,就站起身来。
“不必匆忙,我给你去拿衣服来。”比诺迪妮说,并拿来莫亨德罗去学校穿的衣服。
莫亨德罗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可是他在这里也不可能平静下来。他想集中心思读读书,可是白费力气。于是他便早早地返回家里。
莫亨德罗走进房间里,见比诺迪妮趴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读一本什么书。她那一头又浓又黑的秀发披散着。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莫亨德罗进来的脚步声。莫亨德罗踮着脚、小心翼翼地来到比诺迪妮的身边,站住了。他听到,比诺迪妮读着读着,深深地叹了口气。
“喂,充满怜悯之心的人,不必为虚构的人物操心,而枉费你自己的心血!读的是什么书呢?”
比诺迪妮大吃一惊,急忙坐了起来。并把书藏在衣襟下。莫亨德罗开始抢她的书。经过一番你争我夺,比诺迪妮终于让步了,从衣襟里把书拿了出来。原来是般吉姆的小说《毒树》。比诺迪妮频频呼吸,有些生气,她把脸扭向一边默默地坐着。
莫亨德罗的心狂跳起来。他努力勉强地笑了笑。
“哎,你又作弄了我一回。”莫亨德罗说道,“我以为这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呢。经过一番争夺之后,原来却是一本小说《毒树》。”
“你认为我会有什么秘密?”
莫亨德罗突然说了一句:“你想想吧,也可能从比哈里那里收到什么信件呢?”
顷刻间,比诺迪妮的眼睛里射出了闪电似的亮光。莫亨德罗顿时觉得,一直在与他嬉戏、用花儿抚弄他的比诺迪妮不见了。她像熊熊燃烧的火舌,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请原谅我,”莫亨德罗握着比诺迪妮的手说,“我是开玩笑的,请原谅!”
“开玩笑?你在与谁开玩笑?”比诺迪妮迅速抽回手来,生气地说,“要是你哪怕还有一点配得上与他的友谊,你开他的玩笑,我还是可以忍受的。可是,你太小心眼了。你不珍惜友谊,只是会说笑逗乐。”
比诺迪妮刚想起身要走,莫亨德罗却双手抱住她的脚,想留住她。
这时忽然一个人影晃过,莫亨德罗急忙松开比诺迪妮的脚,惊讶地举目一看,只见比哈里站在面前。
比哈里以坚定的目光凝视着他们俩,并平静地说道:“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不过我马上就走。我是来与你说几句话的。我不知道,阿莎也在那里,我曾去过迦尸。我无意中又得罪了阿莎,由于我不能当面向她赔罪,所以只好到你这里来,请你原谅。要是我有意无意地受到某种坏的影响,我恳求你告诉她,千万别为此而忍受痛苦。”
由于在比哈里面前出了洋相,莫亨德罗非常恼火。现在可不是比哈里表明自己行为光明正大的时候。
“看来,你又在装傻,表演偷吃神堂上香蕉的故事一样!你既然没有承认过失的勇气,又没有力量敢不承认,为什么来请求原谅呢?想洗涤自己的罪过吗?”
比哈里如木头人似的站着一动也不动。而后,他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什么。
“比哈里兄弟,你什么也不要回答,什么也不要说。”比诺迪妮当时站了起来,说道:“这个人所说的一切,只会玷污他自己,那些脏话,是不会损伤你一根毫毛的。”
比哈里是否听到了比诺迪妮的话,很值得怀疑。他竟像一个梦游者,从莫亨德罗的房里出来,沿着楼梯往下走。
比诺迪妮跟在他后面,并说道:“比哈里兄弟,难道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如果有什么要责怪的,那就责怪我吧!”
比哈里什么也没有回答,继续向前走着。比诺迪妮迎面用双手握住他的右手,比哈里极度鄙夷地甩开了她,走了出去。他竟一点也不知道——他这一推使比诺迪妮跌倒在地上。
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莫亨德罗跑了过来。他看到比诺迪妮的左手擦破了,正在滴血。
“唉,你流血了。”莫亨德罗一边说,一边准备从自己衬衣上撕下一条布来,给比诺迪妮包扎伤口。
比诺迪妮迅速把手挪开,连忙说:“不,不,什么也不用包,让它去流吧!”
“我给你上点药,包扎一下,很快就会好的。”
比诺迪妮尽量避开他,说:“让它疼吧……”
“今天我不冷静,使你在人前难堪了。请你原谅我。”
“谈不上原谅不原谅。你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难道我还担心人家会说什么吗!我对任何人都不会理会。难道推倒我的人倒是我自己人,而想扶住我的人倒不是我的什么人吗?”
被比诺迪妮的话弄得迷迷糊糊的莫亨德罗,磕磕巴巴地说:“比—诺—迪—妮,你……不拒绝我的爱了?”
“让它保存在我的心里吧!”比诺迪妮说,“今生今世,我没有这么多爱情可得,因而我不能回答愿意还是不愿意呢。”
当时,莫亨德罗双手握住比诺迪妮的双手,说道:“到我房间里去吧!今天我使你受了伤。如果你不让我治好你的伤,你一日不愈,我就会食不甘味,寝不能寐。”
“但不是在今天。今天你放我走吧!”比诺迪妮说,“如果我使你痛苦,请原谅我。”
“该是你原谅我,否则,夜里真是会睡不着觉的。”
“好,我原谅你。”
莫亨德罗有些神魂颠倒。他想马上就从比诺迪妮那里得到宽恕和爱情的明确表示。但他一看到比诺迪妮的面部表情,随即就打消了这种念头。比诺迪妮下楼去了。莫亨德罗慢慢地登上晒台开始来回踱步。
今天的事情被比哈里撞见了,因此莫亨德罗的心上有一种摆脱压迫的喜悦。他认为,一旦秘密的勾当,已经明朗化了,就没有什么可耻之类的话语可言。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为了不让自己堕落,我曾自己欺骗自己,我不想隐瞒下去了。不过,我确实爱她,我爱她,这并不是谎言。”
莫亨德罗为自己的爱情深感自豪,沾沾自喜。虽然,他也感到自己不对,但依然大胆地傲慢起来。
在这寂寞的夜晚,莫亨德罗对静悄悄的月光明朗的世界,不屑一瞥地想道:“就算我是多么的不对,但是我是爱她的。”他这么一想,就以比诺迪妮的形象,掩盖了整个天空,整个世界和人间的义务及责任。今天,比哈里突然到来,仿佛把莫亨德罗生活中的紧盖着的墨水瓶推倒和打破了;而比诺迪妮乌黑的秀发与墨水般的明眸,眼看着不断扩散,把他生活中清白的篇章和所有记载,一下子全部污染了。
(董志坤、赵元春 译)
赏析
《眼中沙》又译作《小沙子》,是泰戈尔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03年,此前曾在泰戈尔主编的《孟加拉观察》上连载。这部小说的诞生,是泰戈尔长篇小说创作从历史题材到现实题材转变的标志,是泰戈尔的第一部优秀长篇小说。
《眼中沙》是一部写女性不幸命运的小说。主要写了四位不幸女性: 比诺迪妮、阿莎、拉兹拉克什米及安诺普尔娜。四位女性中,三位是寡妇。在印度教的社会里,寡妇的身份就意味着命运的不幸。而尤其不幸者,是没有留下子息的寡妇,就如比诺迪妮和安诺普尔娜。比诺迪妮成为寡妇后,回到娘家,娘家人也不待见,人见人厌。安诺普尔娜与拉兹拉克什米是妯娌,也都是寡妇,但就因为安诺普尔娜没有子息,拉兹拉克什米就处处可以为难她,在她面前炫耀自己有个儿子,好像自己就高安诺普尔娜一等,而安诺普尔娜也自觉自己比拉兹拉克什米矮人一等。如此两妯娌既互相依靠,又互相攻防着拉扯莫亨德罗长大,其中痛苦可想而知。
小说中的阿莎,诚实而又单纯。她尽管不是寡妇,命运也是不幸的。她的婚姻不能自主。她本是安诺普尔娜介绍给比哈里的,却被莫亨德罗横抢过去。看似婚后生活非常甜蜜,但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注定是很不可靠的。自从比诺迪妮来到这个家以后,一切都变了。婆婆嫌弃她,莫亨德罗也厌弃她,甚至离家出走。她为了挽救这个家,努力改变自己,学会做家务,学会服侍丈夫。婆婆最终接纳了她,丈夫最终回归。她的努力,换来了全家的团圆,也算是结局圆满了。
但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应该是比诺迪尼,即“眼中沙”。“眼中沙”的正式出场是在小说第十章,拉兹拉克什米带着比诺迪尼来到加尔各答的家中,比诺迪尼与阿莎认识后,比诺迪尼这样向阿莎介绍自己的:“比诺迪尼”的原意是眼中的沙子,在孟加拉语中是固定搭配,指看了后就让人生气和讨厌的事情和人。阿莎听了,认为这是一个“骂人的、令人怜爱”的名字,觉得不妥,但也只好作罢。
比诺迪妮是拉兹拉克什米娘家的人,美貌聪慧,勤劳能干,识文断字。她先是被介绍给莫亨德罗,被拒绝,又介绍给比哈里,也被拒绝。其实莫亨德罗和比哈里连她的面都没有见过。她嫁了,很快又成了寡妇,还只有十几岁!在印度教社会里,女子一旦成了寡妇,就失去了享受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权利,注定要度过清心寡欲的一生。然而,当她被拉兹拉克什米带到家里以后,她那被迫平淡的心再也无法平淡下去。她感到生活的不公平,她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其实,她的心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里面扭曲了。她认为,造成她不幸的,就是阿莎。她拼命与阿莎处好关系,骗取阿莎的信任,背后又拼命勾引莫亨德罗,却不让莫亨德罗得逞。莫亨德罗果然被她的美丽聪明及会做家务给迷惑了,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甚至为了她离家出走。但是她的内心里面,却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她在做着拆散莫亨德罗与阿莎的不道德的事,另一方面,她自己又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莫亨德罗的好朋友比哈里。她几经周折,终于得到比哈里的理解,使比哈里也爱上了她。他们是两情相悦,应该是圆满的结局了吧。但是,还是宗教教义,阻止了他们。她最终还是拒绝了比哈里的求婚,因为“宗教道德是不会容许”她再嫁的。她说:“我要是与你结婚,在整个社会面前,将是对你的侮辱……我要是这样做,就是在社会上把你毁了。”她后来随着莫亨德罗的婶婶安诺普尔娜一起去迦尸修行去了。
比诺迪尼确实是一个“让人生气和讨厌”的人。她遭遇不幸,却又要去制造别人家庭的不幸。她更是一个“令人怜爱”的人,她的不幸,她的想爱而不敢爱不能爱的痛苦,令读者叹惜不已。
比诺迪妮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分析和暗示性的描述,使比诺迪妮这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物具有纵深感、立体感,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说比诺迪妮是泰戈尔长篇小说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一位女性形象,也毫不夸张。
本书节选的二十七、二十八两章,是整部小说的情节转折阶段,人物关系开始明朗化。莫亨德罗为了能够与比诺迪尼单独相处,几番思想斗争,将阿莎打发到迦尸去探望安诺普尔娜婶婶。天真单纯的阿莎到了迦尸后,还念念不忘丈夫与比诺迪尼水火不容的关系,还在婶婶面前对比诺迪尼赞不绝口。就连婶婶从阿莎的话里都听出了些许的不对劲,提醒阿莎要小心。阿莎哪知道,她走后,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此时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比诺迪尼借给莫亨德罗房间打扫的机会,将他们的卧室作了一番彻底的改造,将枕头换上比诺迪尼亲手绣织的枕巾,将房间里与阿莎有关的物事都收拢搁在一起用布罩住,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重新装饰。
二十八章的叙述很有趣,将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两人终于有独处机会时的行动与心理都刻画得非常形象和生动。莫亨德罗在阿莎走后那一个晚上,“特别激动没有睡好”,早上竟有些“萎靡不振”。吃饭时,她“扶起莫亨德罗”,“十分耐心地喂他吃了一点饭”;饭后,她“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开始帮他按摩头部”,而莫亨德罗的心“仿佛在跳快步舞曲,而且节奏越来越快”,感到自己“仿佛是漫无边际茫茫宇宙中一条急流里航行的小船,仿佛在某处停留了一下,也许谁要上船。到底还要漂泊多久呢……”面对比诺迪尼的大胆,莫亨德罗既兴奋又胆怯,既向往又愧疚,思想在摇摆中挣扎,所以当她“温柔地抚摩着莫亨德罗,使他全身颤抖起来”的时候,他“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我还有事,我走了”,就去了学校,然而在学校,他“也不可能平静下来”,想集中心思读书,又白费力气,于是又早早地返回家中。这种思想上的挣扎,很快便失效,在比诺迪尼欲擒故纵的手法下,他很快丢盔弃甲,“神魂颠倒”起来,想马上从她那里得到“爱情的明确表示”,还自我辩解:“为了不让自己堕落,我曾自己欺骗自己,我不想隐瞒下去了。不过,我确实爱她,我爱她,这并不是谎言……就算我是多么的不对,但是我是爱她的。”
在这时,作者用了对比手法,或者说一隐一显的手法。二十七章里阿莎竭力向婶婶陈述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之间水火不容的趣事,而二十八章里却明显看到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之间的种种暧昧。阿莎越是用力地陈述,越是体现出她的天真和单纯,越是能显出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事情败露后阿莎的悲情。这种对比手法,加之纵贯前后的细腻的心理描写,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杨修正)
眼中沙。推荐。爱诗词网。作品提要莫亨德罗与比哈里是好朋友,都在医学院学医。莫亨德罗勉强答应妈妈与比诺迪妮结婚,但临近结婚时,莫亨德罗反悔,坚决不肯结婚。后来比诺迪妮嫁给他人,不久后就守寡。莫亨德罗的婶婶安诺普尔娜把外甥女阿莎介绍给比哈里,比哈里同意与阿莎结婚。但莫亨德罗也要与阿莎结婚,阿莎就与莫亨德罗结婚了。婚后,两人非常恩爱。但阿莎什么家务都不会做,引起婆婆拉兹拉克什米不满,气得婆婆把守寡的比诺迪妮从娘家带到自己家里来,帮着做家务。比诺迪妮处心积虑地与阿莎搞好关系,并暗中勾引莫亨德罗。比诺迪妮与莫亨德罗的事情被比哈里知道,比哈里劝告莫亨德罗,莫亨德罗不听,两位好朋友的关系出现裂痕。比哈里离开莫亨德罗去外地,参加了某慈善活动。比诺迪妮发现自己其实喜欢的是比哈里,想获得比哈里的爱。而比哈里也喜欢上了比诺迪妮。在如此煎熬下,比诺迪妮也离开莫亨德罗家。但莫亨德罗与妻子阿莎的关系很僵了,他离家出走去寻找比诺迪妮,找到后又把她带回加尔各答。阿莎在家庭遭此巨变后,向婆婆虔心学习做家务。当莫亨德罗返回家里,发现了阿莎的变化,又找回了爱的感觉。于是夫妻重归于好。比哈里决定向比诺迪妮求婚,但比诺迪妮觉得自己不配,非常痛苦地拒绝了。不过,她参加了比哈里的慈善活动。作品选录二十七莫亨德罗刚离去不几天,紧接着阿莎又来到迦尸。这使安诺普尔娜大为惊奇十分恐惧。她开始向外甥女用各种方式提出了许多问题。“丘妮呀,你这样夸奖你的女朋友——眼中沙。”老人问,“世界上大概再也没有她那样好的姑娘了。”“姨妈,这是真的!我一点也没有夸张。她真是既非常聪明,又十分漂亮的姑娘,而且还是料理家务的一把好手。”“嗯,她是你的朋友,自然你只提到她的所有优点。可是家里其他人又是怎么说她的呢?说给我听听。”“婆婆对她更是赞不绝口。眼中沙只要一提回乡下去,婆婆就很不高兴。谁也不能像她那样侍候得使婆婆满意。家里要是有哪个女仆病了,她就会像亲姐妹或妈妈一样地关心她。”“莫亨德罗对她的意见如何?”“姨妈,你是了解他的。除了家里最亲近的人,他对任何人都是不爱理睬的。我的小沙子,大家都喜欢,只有莫亨德罗,至今还与她合不来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要是不想方设法使他们见见面,他就根本不会与她交谈的。你知道,他是一个性格内向非常害羞的人。别人总以为他太骄傲,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姨妈,你是知道的,除了两三个人外,莫亨德罗再也不愿与别人打交道的。”说完这番话,阿莎突然感到有些羞愧,两颊变得通红。安诺普尔娜高兴得暗自发笑。“就算这样吧,”老人家说,“莫欣来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谈过你那位小沙子啊!”“这是莫亨德罗的过错。”阿莎感到有些委屈地说,“他要是不喜欢某个人,这个人就好像不存在似的。似乎从来就没见过这个人,也不知道有这个人。他就是这种脾气。”安诺普尔娜平静地微微一笑地说:“莫欣要是喜欢某个人,似乎他就会永生永世地看见这个人,了解这个人。这可能也是他的脾气。丘妮,你说是吗?”阿莎未作任何回答,只是低着头笑笑。“丘妮,关于比哈里有什么消息吗?”安诺普尔娜问道,“他是不是打算结婚呢?”顷刻间阿莎的脸色阴沉下来,她真想不出如何回答是好。看到阿莎默不作声,安诺普尔娜很担心地叫道:“丘妮,实话对我说,比哈里是否都好?”这位无儿无女的安诺普尔娜,总是把比哈里当儿子一样关怀和爱护的。在这他乡异地,她不能去看望比哈里,无时无刻不为他牵肠挂肚。总是惦念着他是否成了家。在她这狭小的天地里,一切都感到满足了,只是一想到比哈里还是孑然一身,她难免有些后悔离开了尘世。“姨妈,关于比哈里的事,请你不要问我。”安诺普尔娜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问道:“你说说看,为什么不要问你?”“我不能说。”阿莎说完后,离开了房间。安诺普尔娜沉默不语寻思起来:“难道比哈里这样好的孩子在这段期间变得这样坏了?——丘妮今天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及吗?命运真会捉弄人啊!为什么当时偏偏把丘妮许配给他呢?太可惜了,为什么莫亨德罗从他手里夺走了丘妮?”虽然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可是今天再次提起来,安诺普尔娜仍然是潸然泪下。她在心里默想:“唉,我的比哈里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他也决不会轻松。他一定为此而受了很多苦。”老太太一想到比哈里受苦,她心里就极端难受。傍晚时分,当安诺普尔娜坐下来做祷告时,一辆马车停在她家门口。车夫开始敲门叫人。安诺普尔娜急忙从斋堂里出来。“哎哟,我完全忘记了。今天我的婆婆和两个侄女要从阿拉哈巴德到这里来。现在大概是她们来了。丘妮,赶快拿灯来,把门打开。”阿莎手提灯笼开门一看——比哈里站在门外。“嫂子,怎么回事?”比哈里问道,“我听说你不打算来迦尸呀。”灯笼从阿莎手中滑落到地上。她仿佛看见了鬼怪,一口气跑到二楼哀号着:“姨妈,我向你下跪,求求你要他走开!”安诺普尔娜大吃一惊。连忙站起问道:“丘妮,谁呀?你说的是谁呀?”“比哈里先生到这里来了。”阿莎说完后,马上走进房里,并把门关上。这些话,比哈里在楼下全都听到了。他真想马上走开,躲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安诺普尔娜中断祷告走下楼来。看到比哈里正在门边坐在地上,他没有一点力气了。安诺普尔娜没有提灯,黑暗中看不见比哈里的面部表情。比哈里也看不见她的面容。安诺普尔娜尖声叫道:“比哈里!”唉,安诺普尔娜那总是甜蜜温柔的声音哪里去了?现在她的声音里只有严厉的责备。母亲,安诺普尔娜,你对谁举起了无情的利剑?不幸的比哈里今天连夜赶到你这里来,就是为了寻得一点安慰啊!比哈里的身体,如触电一般,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婶婶,不必再说了。”比哈里吃力地站起说道,“再也不要说了。我马上就走!”说完后,比哈里头触地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不敢触摸安诺普尔娜的脚。安诺普尔娜像一位把自己孩子献给恒河的母亲一样,不声不响地把比哈里遗弃在那黑夜里,甚至连喊都没有喊一声就把他抛弃了。比哈里的马车在黑暗中渐渐消失。那天夜里,阿莎给莫亨德罗写了一封信: 比哈里先生今天晚上,突然来到这里。伯伯一家什么时候回加尔各答,还没有定下来。请你快来这里,把我接回去!二十八由于头天晚上特别激动没有睡好,早上起来后,莫亨德罗感到有些萎靡不振。当时正是法贡月中旬,天气开始热起来了。平常早上他是坐在卧室一角的书桌那里读书的。今天他却无精打采地躺在长沙发上。时间一分一秒地消失,他却根本就没打算去洗澡。街上小贩走来走去,高声叫卖;街上的马车川流不息。他们家外面正在新建一栋房子。那邻居的工匠女儿们正在一边唱歌,一边夯实新筑的晒台。暖洋洋的南风徐徐吹来,顿时使她们的紧张情绪放松许多了。什么海誓山盟,什么殚精竭虑,什么你争我夺,与今天这种温柔的使人遍体瘫软的春天,真是相去甚远,格格不入。“兄弟,今天是怎么回事?不去洗澡吗?”比诺迪妮一边说,一边走近莫亨德罗身边,“早饭已经准备好了。还躺着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头痛?”莫亨德罗半闭着眼睛,含糊不清地说:“今天身体是有些不舒服。我就不去洗澡了。”比诺迪妮说:“澡可以不洗,但饭总还是要吃一点的哟!”她一边说,一边扶起莫亨德罗,来到餐桌边,十分耐心地喂他吃了一点饭。饭后,莫亨德罗又重新躺在长沙发上。比诺迪妮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开始帮他按摩头部。“小沙子,你到现在还没吃饭哩!你去吃点东西吧。”莫亨德罗闭着眼睛说。比诺迪妮却没有走。倦怠的晌午,炎热的风吹动着窗帘。墙边摇曳着的椰子树树叶簌簌响声传进屋里。莫亨德罗的心仿佛在跳快步舞蹈,而且节奏越来越快。比诺迪妮频频的呼气,使莫亨德罗前额头发在颤抖。两个人默默相对,谁也没有说话。莫亨德罗开始感受到,自己仿佛是漫无边际茫茫宇宙中一条急流里航行的小船,仿佛在某处停留了一下,也许谁要上船。到底还要漂泊多久呢……比诺迪妮坐在床边。用手缓慢轻揉莫亨德罗的前额,躁动的青春重负,使她的头越垂越低,终于她的头发飘到了莫亨德罗的额头上。微风吹起这绺鬈发,温柔地抚摸着莫亨德罗,使他全身颤抖起来。突然他的呼吸似乎停止了,无法出气。莫亨德罗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道:“好啦,我还有事,我走了。”他说完后,连看都没有看比诺迪妮一眼,就站起身来。“不必匆忙,我给你去拿衣服来。”比诺迪妮说,并拿来莫亨德罗去学校穿的衣服。莫亨德罗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可是他在这里也不可能平静下来。他想集中心思读读书,可是白费力气。于是他便早早地返回家里。莫亨德罗走进房间里,见比诺迪妮趴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读一本什么书。她那一头又浓又黑的秀发披散着。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莫亨德罗进来的脚步声。莫亨德罗踮着脚、小心翼翼地来到比诺迪妮的身边,站住了。他听到,比诺迪妮读着读着,深深地叹了口气。“喂,充满怜悯之心的人,不必为虚构的人物操心,而枉费你自己的心血!读的是什么书呢?”比诺迪妮大吃一惊,急忙坐了起来。并把书藏在衣襟下。莫亨德罗开始抢她的书。经过一番你争我夺,比诺迪妮终于让步了,从衣襟里把书拿了出来。原来是般吉姆的小说《毒树》。比诺迪妮频频呼吸,有些生气,她把脸扭向一边默默地坐着。莫亨德罗的心狂跳起来。他努力勉强地笑了笑。“哎,你又作弄了我一回。”莫亨德罗说道,“我以为这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呢。经过一番争夺之后,原来却是一本小说《毒树》。”“你认为我会有什么秘密?”莫亨德罗突然说了一句:“你想想吧,也可能从比哈里那里收到什么信件呢?”顷刻间,比诺迪妮的眼睛里射出了闪电似的亮光。莫亨德罗顿时觉得,一直在与他嬉戏、用花儿抚弄他的比诺迪妮不见了。她像熊熊燃烧的火舌,噌的一声站了起来。“请原谅我,”莫亨德罗握着比诺迪妮的手说,“我是开玩笑的,请原谅!”“开玩笑?你在与谁开玩笑?”比诺迪妮迅速抽回手来,生气地说,“要是你哪怕还有一点配得上与他的友谊,你开他的玩笑,我还是可以忍受的。可是,你太小心眼了。你不珍惜友谊,只是会说笑逗乐。”比诺迪妮刚想起身要走,莫亨德罗却双手抱住她的脚,想留住她。这时忽然一个人影晃过,莫亨德罗急忙松开比诺迪妮的脚,惊讶地举目一看,只见比哈里站在面前。比哈里以坚定的目光凝视着他们俩,并平静地说道:“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不过我马上就走。我是来与你说几句话的。我不知道,阿莎也在那里,我曾去过迦尸。我无意中又得罪了阿莎,由于我不能当面向她赔罪,所以只好到你这里来,请你原谅。要是我有意无意地受到某种坏的影响,我恳求你告诉她,千万别为此而忍受痛苦。”由于在比哈里面前出了洋相,莫亨德罗非常恼火。现在可不是比哈里表明自己行为光明正大的时候。“看来,你又在装傻,表演偷吃神堂上香蕉的故事一样!你既然没有承认过失的勇气,又没有力量敢不承认,为什么来请求原谅呢?想洗涤自己的罪过吗?”比哈里如木头人似的站着一动也不动。而后,他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什么。“比哈里兄弟,你什么也不要回答,什么也不要说。”比诺迪妮当时站了起来,说道:“这个人所说的一切,只会玷污他自己,那些脏话,是不会损伤你一根毫毛的。”比哈里是否听到了比诺迪妮的话,很值得怀疑。他竟像一个梦游者,从莫亨德罗的房里出来,沿着楼梯往下走。比诺迪妮跟在他后面,并说道:“比哈里兄弟,难道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如果有什么要责怪的,那就责怪我吧!”比哈里什么也没有回答,继续向前走着。比诺迪妮迎面用双手握住他的右手,比哈里极度鄙夷地甩开了她,走了出去。他竟一点也不知道——他这一推使比诺迪妮跌倒在地上。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莫亨德罗跑了过来。他看到比诺迪妮的左手擦破了,正在滴血。“唉,你流血了。”莫亨德罗一边说,一边准备从自己衬衣上撕下一条布来,给比诺迪妮包扎伤口。比诺迪妮迅速把手挪开,连忙说:“不,不,什么也不用包,让它去流吧!”“我给你上点药,包扎一下,很快就会好的。”比诺迪妮尽量避开他,说:“让它疼吧……”“今天我不冷静,使你在人前难堪了。请你原谅我。”“谈不上原谅不原谅。你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难道我还担心人家会说什么吗!我对任何人都不会理会。难道推倒我的人倒是我自己人,而想扶住我的人倒不是我的什么人吗?”被比诺迪妮的话弄得迷迷糊糊的莫亨德罗,磕磕巴巴地说:“比—诺—迪—妮,你……不拒绝我的爱了?”“让它保存在我的心里吧!”比诺迪妮说,“今生今世,我没有这么多爱情可得,因而我不能回答愿意还是不愿意呢。”当时,莫亨德罗双手握住比诺迪妮的双手,说道:“到我房间里去吧!今天我使你受了伤。如果你不让我治好你的伤,你一日不愈,我就会食不甘味,寝不能寐。”“但不是在今天。今天你放我走吧!”比诺迪妮说,“如果我使你痛苦,请原谅我。”“该是你原谅我,否则,夜里真是会睡不着觉的。”“好,我原谅你。”莫亨德罗有些神魂颠倒。他想马上就从比诺迪妮那里得到宽恕和爱情的明确表示。但他一看到比诺迪妮的面部表情,随即就打消了这种念头。比诺迪妮下楼去了。莫亨德罗慢慢地登上晒台开始来回踱步。今天的事情被比哈里撞见了,因此莫亨德罗的心上有一种摆脱压迫的喜悦。他认为,一旦秘密的勾当,已经明朗化了,就没有什么可耻之类的话语可言。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为了不让自己堕落,我曾自己欺骗自己,我不想隐瞒下去了。不过,我确实爱她,我爱她,这并不是谎言。”莫亨德罗为自己的爱情深感自豪,沾沾自喜。虽然,他也感到自己不对,但依然大胆地傲慢起来。在这寂寞的夜晚,莫亨德罗对静悄悄的月光明朗的世界,不屑一瞥地想道:“就算我是多么的不对,但是我是爱她的。”他这么一想,就以比诺迪妮的形象,掩盖了整个天空,整个世界和人间的义务及责任。今天,比哈里突然到来,仿佛把莫亨德罗生活中的紧盖着的墨水瓶推倒和打破了;而比诺迪妮乌黑的秀发与墨水般的明眸,眼看着不断扩散,把他生活中清白的篇章和所有记载,一下子全部污染了。(董志坤、赵元春 译)赏析《眼中沙》又译作《小沙子》,是泰戈尔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03年,此前曾在泰戈尔主编的《孟加拉观察》上连载。这部小说的诞生,是泰戈尔长篇小说创作从历史题材到现实题材转变的标志,是泰戈尔的第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眼中沙》是一部写女性不幸命运的小说。主要写了四位不幸女性: 比诺迪妮、阿莎、拉兹拉克什米及安诺普尔娜。四位女性中,三位是寡妇。在印度教的社会里,寡妇的身份就意味着命运的不幸。而尤其不幸者,是没有留下子息的寡妇,就如比诺迪妮和安诺普尔娜。比诺迪妮成为寡妇后,回到娘家,娘家人也不待见,人见人厌。安诺普尔娜与拉兹拉克什米是妯娌,也都是寡妇,但就因为安诺普尔娜没有子息,拉兹拉克什米就处处可以为难她,在她面前炫耀自己有个儿子,好像自己就高安诺普尔娜一等,而安诺普尔娜也自觉自己比拉兹拉克什米矮人一等。如此两妯娌既互相依靠,又互相攻防着拉扯莫亨德罗长大,其中痛苦可想而知。小说中的阿莎,诚实而又单纯。她尽管不是寡妇,命运也是不幸的。她的婚姻不能自主。她本是安诺普尔娜介绍给比哈里的,却被莫亨德罗横抢过去。看似婚后生活非常甜蜜,但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注定是很不可靠的。自从比诺迪妮来到这个家以后,一切都变了。婆婆嫌弃她,莫亨德罗也厌弃她,甚至离家出走。她为了挽救这个家,努力改变自己,学会做家务,学会服侍丈夫。婆婆最终接纳了她,丈夫最终回归。她的努力,换来了全家的团圆,也算是结局圆满了。但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应该是比诺迪尼,即“眼中沙”。“眼中沙”的正式出场是在小说第十章,拉兹拉克什米带着比诺迪尼来到加尔各答的家中,比诺迪尼与阿莎认识后,比诺迪尼这样向阿莎介绍自己的:“比诺迪尼”的原意是眼中的沙子,在孟加拉语中是固定搭配,指看了后就让人生气和讨厌的事情和人。阿莎听了,认为这是一个“骂人的、令人怜爱”的名字,觉得不妥,但也只好作罢。比诺迪妮是拉兹拉克什米娘家的人,美貌聪慧,勤劳能干,识文断字。她先是被介绍给莫亨德罗,被拒绝,又介绍给比哈里,也被拒绝。其实莫亨德罗和比哈里连她的面都没有见过。她嫁了,很快又成了寡妇,还只有十几岁!在印度教社会里,女子一旦成了寡妇,就失去了享受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权利,注定要度过清心寡欲的一生。然而,当她被拉兹拉克什米带到家里以后,她那被迫平淡的心再也无法平淡下去。她感到生活的不公平,她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其实,她的心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里面扭曲了。她认为,造成她不幸的,就是阿莎。她拼命与阿莎处好关系,骗取阿莎的信任,背后又拼命勾引莫亨德罗,却不让莫亨德罗得逞。莫亨德罗果然被她的美丽聪明及会做家务给迷惑了,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甚至为了她离家出走。但是她的内心里面,却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她在做着拆散莫亨德罗与阿莎的不道德的事,另一方面,她自己又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莫亨德罗的好朋友比哈里。她几经周折,终于得到比哈里的理解,使比哈里也爱上了她。他们是两情相悦,应该是圆满的结局了吧。但是,还是宗教教义,阻止了他们。她最终还是拒绝了比哈里的求婚,因为“宗教道德是不会容许”她再嫁的。她说:“我要是与你结婚,在整个社会面前,将是对你的侮辱……我要是这样做,就是在社会上把你毁了。”她后来随着莫亨德罗的婶婶安诺普尔娜一起去迦尸修行去了。比诺迪尼确实是一个“让人生气和讨厌”的人。她遭遇不幸,却又要去制造别人家庭的不幸。她更是一个“令人怜爱”的人,她的不幸,她的想爱而不敢爱不能爱的痛苦,令读者叹惜不已。比诺迪妮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分析和暗示性的描述,使比诺迪妮这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物具有纵深感、立体感,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说比诺迪妮是泰戈尔长篇小说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一位女性形象,也毫不夸张。本书节选的二十七、二十八两章,是整部小说的情节转折阶段,人物关系开始明朗化。莫亨德罗为了能够与比诺迪尼单独相处,几番思想斗争,将阿莎打发到迦尸去探望安诺普尔娜婶婶。天真单纯的阿莎到了迦尸后,还念念不忘丈夫与比诺迪尼水火不容的关系,还在婶婶面前对比诺迪尼赞不绝口。就连婶婶从阿莎的话里都听出了些许的不对劲,提醒阿莎要小心。阿莎哪知道,她走后,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此时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比诺迪尼借给莫亨德罗房间打扫的机会,将他们的卧室作了一番彻底的改造,将枕头换上比诺迪尼亲手绣织的枕巾,将房间里与阿莎有关的物事都收拢搁在一起用布罩住,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重新装饰。二十八章的叙述很有趣,将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两人终于有独处机会时的行动与心理都刻画得非常形象和生动。莫亨德罗在阿莎走后那一个晚上,“特别激动没有睡好”,早上竟有些“萎靡不振”。吃饭时,她“扶起莫亨德罗”,“十分耐心地喂他吃了一点饭”;饭后,她“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开始帮他按摩头部”,而莫亨德罗的心“仿佛在跳快步舞曲,而且节奏越来越快”,感到自己“仿佛是漫无边际茫茫宇宙中一条急流里航行的小船,仿佛在某处停留了一下,也许谁要上船。到底还要漂泊多久呢……”面对比诺迪尼的大胆,莫亨德罗既兴奋又胆怯,既向往又愧疚,思想在摇摆中挣扎,所以当她“温柔地抚摩着莫亨德罗,使他全身颤抖起来”的时候,他“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我还有事,我走了”,就去了学校,然而在学校,他“也不可能平静下来”,想集中心思读书,又白费力气,于是又早早地返回家中。这种思想上的挣扎,很快便失效,在比诺迪尼欲擒故纵的手法下,他很快丢盔弃甲,“神魂颠倒”起来,想马上从她那里得到“爱情的明确表示”,还自我辩解:“为了不让自己堕落,我曾自己欺骗自己,我不想隐瞒下去了。不过,我确实爱她,我爱她,这并不是谎言……就算我是多么的不对,但是我是爱她的。”在这时,作者用了对比手法,或者说一隐一显的手法。二十七章里阿莎竭力向婶婶陈述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之间水火不容的趣事,而二十八章里却明显看到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之间的种种暧昧。阿莎越是用力地陈述,越是体现出她的天真和单纯,越是能显出比诺迪尼与莫亨德罗事情败露后阿莎的悲情。这种对比手法,加之纵贯前后的细腻的心理描写,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杨修正)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推荐。爱诗词网。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现常用“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借以表明听取各方面人的意见的重要,也劝诫自以为聪明的人要多加谨慎。也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墓园挽歌。推荐。爱诗词网。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一片肃穆的寂静盖遍了尘寰,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只听见常春藤披裹的塔顶底下一只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怪人家无端走近它秘密的住家,搅扰它这个悠久而僻静的领土。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子里吐出的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使山鸣谷应的猎号再不能唤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在他们,熊熊的炉火不再会燃烧,忙碌的管家妇不再会赶她的夜活;孩子们不再会“牙牙”的报父亲来到,为一个亲吻爬到他膝上去争夺。往常是:他们一开镰就所向披靡,顽梗的泥板让他们犁出了垄沟;他们多么欢欣的赶牲口下地!他们一猛砍,树木就一棵棵低头!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运命;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予的好处,前头都等待着不可避免的时刻: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骄傲人,你也不要怪这些人不行,怀念没有给这些坟建立纪念堂,没有让悠长的廊道、雕花的拱顶洋溢着洪亮的赞美歌,进行颂扬。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难道能恢复断气,促使还魂?荣誉的声音能激发沉默的死灰?谄媚能叫死神听软了耳根?也许这一块地方,尽管荒芜,就埋着曾经充满过灵焰的一颗心;一双手,本可以执掌到帝国的王笏或者出神入化的拨响了七弦琴。可是知识从不曾对他们展开它世代积累而琳琅满目的书卷;贫寒压制了他们高贵的襟怀,冻结了他们从灵府涌出的流泉。世界上多少晶莹皎洁的珠宝埋在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芳香白白的散发给荒凉的空气。……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他们有清醒的愿望,从不学糊涂,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正路。……至于你,你关心这些陈死人,用这些诗句讲他们质朴的故事,假如在幽思的引领下,偶然有缘分,一位同道来问起你的身世——也许会有白头的乡下人对他说,“我们常常看见他,天还刚亮,就用匆忙的脚步把露水碰落,上那边高处的草地去会晤朝阳;“那边有一棵婆娑的山毛榉老树,树底上隆起的老根盘错在一起,他常常在那里懒躺过一个中午,悉心看旁边一道涓涓的小溪。“他转悠到林边,有时候笑里带嘲,念念有词,发他的奇谈怪议,有时候垂头丧气,像无依无靠,像忧心忡忡或者像情场失意。“有一天早上,在他惯去的山头,灌木丛、他那棵爱树下,我不见他出现;第二天早上,尽管我走下溪流,上草地,穿过树林,他还是不见。“第三天我们见到了送葬的行列,唱着挽歌,抬着他向坟场走去——请上前看那丛老荆棘底下的碑碣,(你是识字的)请念念这些诗句”:墓铭 这里边,高枕地膝,是一位青年,生平从不曾受知于富贵和名声;知识可没有轻视他生身的微贱,清愁把他标出来认作宠幸。他生性真挚,最乐于慷慨施惠,上苍也给了他同样慷慨的报酬: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从上苍全得了所求,一位朋友。别再想法子表彰他的功绩,也别再把他的弱点翻出了暗窖(它们同样在颤抖的希望①中休息),那就是他的天父和上帝的怀抱。(卞之琳译)注释:①“颤抖的希望”,是因为基督教义认为世界末日即最后审判日,届时死人都得从坟墓里起来接受审判。【赏析】托马斯·格雷是英国18世纪重要的“墓园派”诗人。格雷写诗,量少却质精。他最优秀的诗篇,往往表现出重沉思而不是行动、重个人冥想而不是大众狂欢的特征,语言优雅而较少雕琢,流畅却不显得松散,明晰却充满韵味。《墓园挽歌》正是这样一首诗歌。这首挽歌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哀悼他在伊顿公学时的好友理查德·威斯特。虽然中学毕业以后,格雷上了剑桥大学,威斯特去了牛津大学,两人并没有因此断了联系,而是书信往来不断。1642年,威斯特不幸去世,格雷备受打击,准备撰写挽歌,寄托哀思。这一写,便历经多年,直到1650年才完稿。纵观全诗,其内容明显超越了对具体个人的哀思,而是通过乡村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和虚荣的蔑视。诗歌语言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感伤情怀,与当时英国社会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情感体验相呼应,体现了一代人的情绪。19世纪的作家斯温伯恩曾说,以悼亡诗而论,格雷的这首诗歌在今后的世世代代里将永远无可置疑地占据鳌头,就连对格雷存有偏见的约翰逊,也对该诗赞不绝口。可以说,《墓园挽歌》是英语诗歌中最有吸引力又最耐读的名篇之一。在诗歌开头三节,格雷首先进行设景:黄昏时分,牧人赶着牛群徐徐入村,农民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诗人孑然立于墓地。在这种“苍茫”、“肃穆”的背景之下,晚钟深沉而有力地回荡着、远处的铃声“昏沉”作响、不知名的甲虫“嗡嗡”地飞来飞去、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此情此景,此声此音,无不让人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尤其是第一句“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格雷巧妙地把夜的降临比作白天的死亡,点出了他在墓园冥思的下文。在紧接其后的四节诗歌里,格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描写墓园中沉睡着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粗鄙”、清贫,却也过着田园式的纯朴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而如今,“香气四溢的晨风”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子里吐出”的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以及“使山鸣谷应的猎号”都不能把他们从“荒堆”和“洞窟”里唤醒。他们长眠于此,默默无语。在随后四节诗歌里,格雷提出了死亡面前贫富均等的思想。权贵们虽然生前显赫,但“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权力和财富并不能改变死神的意志。即使他们还要用“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夸耀自己的身份,也不可能带来丝毫的意义,因为这些身外的装饰并不能令他们“恢复断气,促使还魂”。死亡是众生同赴的归属,在死亡面前,权贵们不再有傲慢的资本,他们与那些生时勤俭朴实、死后墓地简陋的劳苦大众一起接受生命终止的宿命。在对权贵和虚荣进行谴责和嘲讽之后,格雷把同情的笔锋转向默默无闻的农民。他们没有投生到条件良好的家庭,被“贫寒”剥夺了学习和造就的机会,因而无法发挥才能、施展抱负。或许,正是在这些“粗鄙”的农民当中,有不亚于弥尔顿的诗歌天才,有强过汉普敦和克伦威尔的领袖人物,但现实的境况却压制了他们走向“光荣的道路”的可能。他们好似深埋在海底的“晶莹皎洁的珠宝”,或者在荒野上独自“吐艳”的花朵,遭命运无情地埋没。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相当不幸。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不幸,帮助他们“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坚持了不声不响正路”。他们没有“雄心”、“豪华”、“荣誉”、“谄媚”和“知识”,他们在“贫寒”中保留了自己的纯真本性。正所谓无权也无罪,地位低下,未尝不是一种福佑。在最后九节诗歌里,格雷对自己死后的情景展开了联想。有朝一日,偶然的缘分也许会将一位同样对往者心存感念的“幽思”之人引领到他的墓前。这位有心人可能会对他产生兴趣,向路过的“白头的乡下人”打听他的生平。于是,我们通过“白头的乡下人”的描述,看到了格雷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曾踏着“露水”去“会晤朝阳”,曾在午后“懒躺”在一棵“老根盘错”的山毛榉树下,也曾“转悠到林边”排遣自己的情感。他就像接下来的墓铭中概括的一样,远离尘世虚荣,“生性真挚”,“乐于慷慨施惠”,最后投入“天父和上帝的怀抱”。其中,“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从上苍全得了所求,一位朋友”,刚好映衬了格雷感伤的情怀,以及与威斯特之间的友谊。全诗一共三十二节,每节由四行五音步抑扬格的诗句组成,押abab式的交韵,结构匀称,节奏齐整,韵脚严格,表现出古典主义的文雅气质。诗歌中不时出现的“雄心”、“豪华”、“荣誉”、“知识”之类的人格化抽象名词,也体现了古典主义作家们力图将具体事物扩展为普遍品质、表达“永恒真理”的用意。但在古典主义艺术的外衣之下,《墓园挽歌》传达的却是浪漫主义的情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代纷乱状态的厌恶、对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正是从《墓园挽歌》开始,英国诗歌才逐渐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理性的优势地位被感情或感受所取代。(蔡海燕)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率性之谓道。推荐。爱诗词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51〕可辞〔52〕也,白刃可蹈〔53〕也,中庸不可能〔54〕也。”〔注释〕 天命:这里指自然的禀赋。 性:天赋予人的本性。 率:遵循。 道:规范、人道。 修:修明、实行。 教:教化。 道:日常事物当行之理。 须臾:片刻、一会儿。 君子:《中庸》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行的人,有时指有地位的人。这里指有德行的人。 戒慎:警戒、谨慎。 睹:见、察看。 莫:无、没有。 见(xiàn):同“现”,体现。 隐:隐蔽。 微:细微小事。 发:表露、显露。 中:这里意为恰当。 中节:合于自然的道理。中,符合。节,法度、常理。 和:和谐。 达道:通达的道路,或说是天下人民共由之路,引申为天下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 致:到达。 位:安于其所、各得其所。 育:养育、生长。 中庸: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常”的意思。 反:违背、违反。 而:能、能够。 时中:应时而处中,即言行处处符合道的规范。 忌惮:畏惧。 至:极、最。 鲜:少。 知者:有智慧、有教养的人。知,同“智”。 明:著明、明了。 味:滋味。 矣夫:叹词。 知:同“智”。 也与:语气词连用。 迩(ěr)言:浅近之言。 执其两端:掌握它的两个方面。 斯:此。 予:我。 知:同“智”。 驱:驱逐、驱赶。 罟(gǔ):捕鱼的网。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辟:同“避”。 期月:一个月。 回:颜回,孔子的学生。 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不舍。服,放置。膺,胸口。 均:平,指治理公正。 爵:爵位。 〔51〕禄:官吏的俸禄。 〔52〕辞:放弃。 〔53〕蹈:踩、踏。 〔54〕中庸不可能:上述三事,即平治国家、辞爵禄、蹈白刃虽难还是能做到,而行中庸之道看似容易,实际更难。〔鉴赏〕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本来是《小戴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说明西汉时已有人专门研究《中庸》。南北朝宋散骑常侍戴颙的《礼记中庸传》二卷、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中庸讲疏》一卷,援佛入儒。唐中叶以后,李翱作《复性书》,发挥《中庸》的思想,试图建立起一套新的儒家的心性理论。北宋儒者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要籍,由曾子所传、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南宋朱熹根据北宋二程兄弟等理学开创者的观点,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并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称之为“集注”。本书《中庸》各章的划分即依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四书》中,《中庸》的理论性、思辩性高于其他三者,这从朱熹对《四书》次序的排列中可以看出。《四书》的排列次序,今通行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实际上,朱熹在其编排中曾把《中庸》置于最后。朱熹对此排列曾有说明:“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这里朱熹把《大学》看作纲领,故列于首位;把《中庸》看作精髓,故列于最后。这一起一结,首尾呼应,中间以孔、孟的言论作印证,从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朱熹之所以重视《中庸》,原因在于他视《中庸》为:“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学者玩索而有得,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矣。”(《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卷首》)他指明了《中庸》所阐明的理论具有普遍性,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细致,同实际密切相关,对学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这些说法是符合实际的。第一至第九章论述道与中庸两个观念,这里所说的道即中庸之道,然而他先从哲学上阐述道的概念,不仅为中庸之道奠定了本体论基础,而且赋予道以天人合一的意义,从而发展了道的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观念,它作为宇宙的本体、本原和根本法则,是超越于人的。在孔子学说中道是一个政治学和伦理学概念,《中庸》则第一次把道论述为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它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说规定了道的基本意义,既指出了道之本原出于天,体现了宇宙法则,又强调了道与本性、人性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天与人、内与外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中庸》这几章主要论述中庸观念的意义和重要性。它首先提出中庸即“中和”,从词义上说中和表示适度,恰当。“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描绘此时情感、意念无所偏倚,当于理;“发而皆中节”是说情感、意念的表达有分寸,不乖戾。而从哲学上说,明代王阳明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即本心,即宇宙本体。可见,根据中庸的观念,世界、本心、本性的本然状态是适度,适宜,恰当。其次,中庸意为“时中”,即人们在各方面的行为举止要合乎时宜,随时而处中。因为“中”无固定的标准,要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情况来确定。时中意味着要面对现实,尊重外部的客观条件,不能随心所欲。那些私心太重的人,往往肆欲妄行,所以《中庸》说小人反中庸,言行无所忌惮。再次,中庸是指无过无不及,这除了表示适度的意义之外,还是针对人性弱点提出的。所谓“知(读为“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描述了普遍存在的认识和行动的误区:智者、贤者由于个人主观上的偏爱和过度自信而往往走过头;而愚者、不肖者则由于智识或人格上的缺陷而常常达不到要求或标准。当然无过无不及的涵义也是反对走极端。最后,中庸是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就是把握两个基本点,使两者保持均衡,也就是遵循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孔子在各种问题上都采用的方法,如他主张在政治上要宽猛并用,在学习方法上要“学”与“思”兼顾,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时做到“文质彬彬”等等。《中庸》作者看到,由于人性的弱点,人们容易落入认识的陷阱之中,所以他们的行为常常反中庸,即使有时能遵循中庸之道,但也不能持久,所以说“民鲜久矣”。《中庸》大力提倡中庸之道,说它是极端重要的法则,自然、社会以至于整个宇宙的秩序赖以建立和维持,因此要不惜任何代价加以实行。这样,中庸就同仁、义一起被确立为儒家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观念。
衢地合交。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注释:圮(pi)地: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战略要道。绝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绝无退路的地区。句意: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与友军会合,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用计谋,在死地就要拼死一战。出处:《孙子·九变篇》
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匪徒颂。推荐。爱诗词网。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月亮出来惊吓了山鸟,偶尔会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涧:山间流水的沟。【鉴赏1】月亮从东边山头悄悄地冒了出来,惊醒了山林中沉睡的鸟儿。此诗描写山中之夜的寂静。明月爬上了山头,放射出如同太阳般的光亮。沉睡中的山鸟被惊醒,竟以为是天亮了。【鉴赏2】明月东升,给夜幕笼罩的山谷洒满了银辉,受惊的山鸟在春涧中不时发出喳喳的惊叫声。“月出”、“鸟惊”不仅使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而且更加反衬出春涧的幽静,万籁俱寂。【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山林寂静,偶有鸟飞鸟鸣。[例]在这里,听不到任何喧闹,只有被车轮的鸣响声惊飞的山鸟在月光里飞过,能让人感受大山的律动。友人吟出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芦茜《风景》)【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释】1.鸟鸣涧:地名。皇甫岳别墅所在的一个山涧,在云溪。2.闲:当寂静讲。桂花:也叫木犀。常见品种为秋天开花,但也有四季开花的。此处指的是“四季桂”,春天也开花。一说是冬季开花的桂树,春深花落。“闲”“空”二字王维诗中常见,它正是诗人空灵闲适心态的表现。3.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心态的空、静,然不同的是佛徒追求物外的空无静寂,维诗却静中有动,动静相衬。故后二句转出山鸟的惊叫。【赏析】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写春夜溪山的清幽境界。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但诗人并非以静写静,使诗中的意境一片死寂;而往往是以动写静,使诗境在静谧中又显出活泼生机。这首诗中,有桂花花瓣飘坠的声息和它所散发出的丝丝芬芳,有从山间升起的皎洁月亮,还有因月出感到惊异而啁啾啼鸣的山鸟;也许,还有那春涧中潺潺流淌的水声。因此,尽管这溪山的春夜是静谧的,却浮动着安恬、温馨的气息,蕴含着春天特有的活泼生机。我们在这静美迷人的大自然中,不也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吗?【鉴赏】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描写友人别墅风光的一组诗,《鸟鸣涧》即其一。鸟鸣涧是云溪一处地名,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多鸟而幽静的山沟。王维“晚年唯好静”,对大自然的幽美境界多所发现。这首描写春天月色,空山鸟语的小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鸟鸣和山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古代诗人是很感兴趣的。梁代诗人王籍就有“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诗人王安石却反其意而用之,在诗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它们似乎都不如王维《鸟鸣涧》善于体察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深邃的境界。诗的前二句包含四个片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闲”、“静”、“空”,是诗人王维最喜欢使用的字眼,在诗中它们分别表出了人的心境的平静、夜的宁静、山的寂静,加之桂花(这是春桂或月桂)落地静无声这样一个细节,就充分地写出了月出以前春山毫无声息的静谧。它使人联想到“山中不隐响,一叶动亦闻”(孟郊)或“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那样幽寂的境界,正是“一鸟不鸣山更幽”。如果仅此而已,诗境便不免单调,缺乏意趣,尤其是不能见出“鸟鸣涧”的特色。所以诗人进而写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月出,使鸟儿受到惊扰,不时发出一两声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反衬出深夜空山的寂静。这就是“鸟鸣山更幽”。如果没有月出前春山绝对的寂静,鸟儿就不会因月出而惊啼;而月出后整个空山的氛围仍是一片寂静,偶而传来一两声鸟鸣,反而更衬出春山的寂静,这里有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关系,也有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系;鸟声乍停之后,更显得春山无边的寂静。这里,“鸟鸣山更幽”又回到“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意境却更加深邃了。因为读者不仅从比较中加深了对静的感受,而且体味到春山的寂静中包孕的无限生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月亮出来惊吓了山鸟,偶尔会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涧:山间流水的沟。【鉴赏1】月亮从东边山头悄悄地冒了出来,惊醒了山林中沉睡的鸟儿。此诗描写山中之夜的寂静。明月爬上了山头,放射出如同太阳般的光亮。沉睡中的山鸟被惊醒,竟以为是天亮了。【鉴赏2】明月东升,给夜幕笼罩的山谷洒满了银辉,受惊的山鸟在春涧中不时发出喳喳的惊叫声。“月出”、“鸟惊”不仅使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而且更加反衬出春涧的幽静,万籁俱寂。【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山林寂静,偶有鸟飞鸟鸣。[例]在这里,听不到任何喧闹,只有被车轮的鸣响声惊飞的山鸟在月光里飞过,能让人感受大山的律动。友人吟出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芦茜《风景》)【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释】1.鸟鸣涧:地名。皇甫岳别墅所在的一个山涧,在云溪。2.闲:当寂静讲。桂花:也叫木犀。常见品种为秋天开花,但也有四季开花的。此处指的是“四季桂”,春天也开花。一说是冬季开花的桂树,春深花落。“闲”“空”二字王维诗中常见,它正是诗人空灵闲适心态的表现。3.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心态的空、静,然不同的是佛徒追求物外的空无静寂,维诗却静中有动,动静相衬。故后二句转出山鸟的惊叫。【赏析】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写春夜溪山的清幽境界。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但诗人并非以静写静,使诗中的意境一片死寂;而往往是以动写静,使诗境在静谧中又显出活泼生机。这首诗中,有桂花花瓣飘坠的声息和它所散发出的丝丝芬芳,有从山间升起的皎洁月亮,还有因月出感到惊异而啁啾啼鸣的山鸟;也许,还有那春涧中潺潺流淌的水声。因此,尽管这溪山的春夜是静谧的,却浮动着安恬、温馨的气息,蕴含着春天特有的活泼生机。我们在这静美迷人的大自然中,不也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吗?【鉴赏】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描写友人别墅风光的一组诗,《鸟鸣涧》即其一。鸟鸣涧是云溪一处地名,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多鸟而幽静的山沟。王维“晚年唯好静”,对大自然的幽美境界多所发现。这首描写春天月色,空山鸟语的小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鸟鸣和山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古代诗人是很感兴趣的。梁代诗人王籍就有“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诗人王安石却反其意而用之,在诗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它们似乎都不如王维《鸟鸣涧》善于体察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深邃的境界。诗的前二句包含四个片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闲”、“静”、“空”,是诗人王维最喜欢使用的字眼,在诗中它们分别表出了人的心境的平静、夜的宁静、山的寂静,加之桂花(这是春桂或月桂)落地静无声这样一个细节,就充分地写出了月出以前春山毫无声息的静谧。它使人联想到“山中不隐响,一叶动亦闻”(孟郊)或“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那样幽寂的境界,正是“一鸟不鸣山更幽”。如果仅此而已,诗境便不免单调,缺乏意趣,尤其是不能见出“鸟鸣涧”的特色。所以诗人进而写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月出,使鸟儿受到惊扰,不时发出一两声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反衬出深夜空山的寂静。这就是“鸟鸣山更幽”。如果没有月出前春山绝对的寂静,鸟儿就不会因月出而惊啼;而月出后整个空山的氛围仍是一片寂静,偶而传来一两声鸟鸣,反而更衬出春山的寂静,这里有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关系,也有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系;鸟声乍停之后,更显得春山无边的寂静。这里,“鸟鸣山更幽”又回到“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意境却更加深邃了。因为读者不仅从比较中加深了对静的感受,而且体味到春山的寂静中包孕的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