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语出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诗中句曰:“既替余以蕙缃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泛指多次。其:语气词,表示加重语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据郭沫若《离骚今译》)反映出诗人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充满信心,一定要坚持到底,至死不悔。
例如
①我想起了好多年前在一次大学生的讨论会上,当争辩各种各样的人生理想时,这个梳着两条小辫的白玫,脸胀得红红的,睁圆了眼,鼓起了腮帮,大声大气地说:“我最欣赏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为了整个民族过上光明和幸福的生活,我真愿意人人都有屈原那股劲儿!”(摘自林非《爱情,丢失在异邦》)
②无论如何,“李铜钟”之后的张一弓,已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存在,你得硬着头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别无选择。(摘自齐岸青《闲话张一弓》)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曾因激进改革而闻名的沐阳县,虽一度引发争议,却不改初衷,砥砺前行。(摘自陈文柏《传承与发展——记江苏省沐阳县中医院》)
④一个辅导员,只有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记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辅导员,只有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才会记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摘自袁海滨《论辅导员的责任心》)
⑤让我们设计出的校服,在他们心扉中既炫耀其黎明,更灿烂于黄昏。路漫漫其修远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设计师们,为了学生,虽九死其犹未悔,吾辈将上下而求索。(摘自孙雅楠《从校服设计浅谈学生穿衣审美》)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推荐。爱诗词网。摘要:(据郭沫若《离骚今译》)反映出诗人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充满信心,一定要坚持到底,至死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语出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诗中句曰:“既替余以蕙缃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泛指多次。其:语气词,表示加重语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据郭沫若《离骚今译》)反映出诗人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充满信心,一定要坚持到底,至死不悔。例如①我想起了好多年前在一次大学生的讨论会上,当争辩各种各样的人生理想时,这个梳着两条小辫的白玫,脸胀得红红的,睁圆了眼,鼓起了腮帮,大声大气地说:“我最欣赏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为了整个民族过上光明和幸福的生活,我真愿意人人都有屈原那股劲儿!”(摘自林非《爱情,丢失在异邦》)②无论如何,“李铜钟”之后的张一弓,已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存在,你得硬着头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别无选择。(摘自齐岸青《闲话张一弓》)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曾因激进改革而闻名的沐阳县,虽一度引发争议,却不改初衷,砥砺前行。(摘自陈文柏《传承与发展——记江苏省沐阳县中医院》)④一个辅导员,只有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记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辅导员,只有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才会记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摘自袁海滨《论辅导员的责任心》)⑤让我们设计出的校服,在他们心扉中既炫耀其黎明,更灿烂于黄昏。路漫漫其修远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设计师们,为了学生,虽九死其犹未悔,吾辈将上下而求索。(摘自孙雅楠《从校服设计浅谈学生穿衣审美》)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隔叶黄鹂空好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浑沌之死。推荐。爱诗词网。《庄子》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④〔时〕常常。⑤〔相与〕相会,在一起。⑥〔甚善〕非常和善。⑦〔谋〕商量。⑧〔德〕恩情。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⑩〔息〕呼吸。(11)〔日〕每天。【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字数:45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
【诗句】【出处】唐·温庭筠《利州南渡》。【意思】呵!谁能理解,范蠡功成后辞官乘舟而去?因为他独能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爱上了五湖烟水!【全诗】《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市。②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ao):船桨,这里代指船。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⑤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全诗赏析】“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谁解乘舟寻范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出处】唐·温庭筠《利州南渡》。【意思】呵!谁能理解,范蠡功成后辞官乘舟而去?因为他独能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爱上了五湖烟水!【全诗】《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市。②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ao):船桨,这里代指船。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⑤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全诗赏析】“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低头思故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陈平反间计。推荐。爱诗词网。(节自《陈丞相世家》)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①。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②:“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③,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④,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即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⑤,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⑥。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⑦。”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⑧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囚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遂入关,收散兵复东。【译文】楚王很急迫地攻打汉王,断绝了他的甬道,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中已经很久了。汉王很担忧,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盘给项王与其讲和,项王不答应。汉王对陈平说:“天下如此纷乱,何时才能安定哪?”陈平说:“项王为人很恭敬,他爱惜人才,所以那些讲求廉节、喜好礼仪的人,都归附于他;至于论功行赏封爵邑之事,他却看得很重,因此有些人又不愿归附他。而今大王你很傲慢,缺少礼节,所以那些讲求廉节的人不来你这里;然而大王你能够很丰厚的封他们的爵邑,因此那些无才而蠢笨,只图钱财而不知廉耻的人,也多愿归汉。如果各自真诚地去除你两个的短处,用两个的长处,那天下在挥指间就可安定了。但是,因大王你恣意侮辱人,所以得不到讲求廉节的人。而楚却有隙可乘,项王那些忠心耿耿之臣,即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这类人,也不过几个人罢了。大王你如能拿出几万斤金子,进行反间计,离间项王君臣关系,以使他们心起猜疑。项王的为人生性好猜忌,相信谗言。这样一来,楚的内部必定相互诛杀。汉便因此而举兵攻打他,楚军必定破败。”汉王认为这计策很可行,便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任凭陈平怎么处理,不过问这批金子的出入去向。陈平既用大量的金子在楚军中实施反间计,又在楚军中宣扬钟离昧等诸位将领作为项王的战将,功劳已很多很多了,但是始终得不到割地封王,他们想投奔汉王,与汉一同来灭掉项氏天下,从而分割项王的领地。项王果然中计,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生了疑心,便派使节到汉。汉王为此备具了牛、羊、猪等精美食品,举着端进来。汉王见到楚使,故作惊讶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节,那知是项王的使节。”随即将精美食品拿走,并将粗糙食品拿进来给楚使食用。楚使回去,便将此情形完完全全地报告给项王。项王果然十分怀疑亚父。亚父想急于攻下荥阳城,因项王不相信他,便不听他的意见。亚父知道项王怀疑他,于是十分气愤地说:“天下之事,大局已定了,君王你好自为之,我情愿请求带着这把老骨头回家去。”亚父在回归的路上,还未到彭城,就因他背上长的毒疽而死了。陈平趁着黑夜从荥阳城东门放出二千女子逃出,楚军便跑到东门去攻击抓捕她们。陈平便与汉王趁着黑夜从城的西门逃出去了。到了关中,收聚那些离散的兵马,再向东进攻项羽。【鉴赏】《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本文记述的是陈平用反间计解汉王刘邦荥阳之围,就是因为陈平在陈涉起义后,曾投奔项羽,任都尉,后又归刘邦,他对项羽和刘邦二人知之甚深,故能针对项羽的弱点行计,从而取得了成功。本文分为“献计”、“行计”与“计果”三部分。(一)献计。汉四年(前203),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攻已久,面临粮绝乏食之危,刘邦欲解荥阳之围,陈平给他献计,分析说:“项王的优点是恭敬爱才,所以廉节好礼之士都归顺他;他的缺点是太看重行赏封爵之事,即不轻易进行封赏,所以有些人不愿归附他。汉王你呢,缺点是傲慢,缺少礼节,因此讲求廉节的人不来你这里;优点是你能很丰厚的进行封赏,因此那些才愚智笨、只图钱财的人多愿归汉。你们两人各自如能去掉两人的缺点,综合两人的优点,那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此外,陈平又根据项羽生性好妒忌,相信谗言这一弱点,建议行反间计,离间他与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位忠耿之臣的关系,使之内部互相诛杀,楚必破,荥阳之围必解。(二)行计。陈平以汉王给的四万斤黄金作诱饵,大行其计。其一大量收买楚军官兵;其二在楚军中大造舆论,说钟离昧等跟从楚王征战,劳苦功高,但不能得地封王,现在想投奔汉王,共同消灭楚王,以分割楚王的领地;其三当楚使来汉之时,故意让汉王以精美食品迎接,又故意说他们不是亚父的使节,便以粗糙食品待之。假使节之口在项王面前说亚父范增与汉王有勾结。项王果然中计,不信几位忠耿大臣之言,缓攻荥阳。最后,亚父范增只好愤而请归,引发背疽而死。(三)计果。陈平趁黑夜放出二千女子出东门,让楚军去抓捕她们,然后与汉王等从西门逃出,到关中,聚兵力。全文围绕陈平的设计而展开,步步按陈平的预计而进行,情节曲折生动,充分展现了陈平知己知彼的智谋与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