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
“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
后两句是诗人的问话,表达出迫切的寻仙愿望,“尽日”说明诗人已经久久徘徊,未得如愿,一种焦急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此时已经以幻为真了,眼前的落花既然是从洞口流出,那眼前的渔人必定是武陵人了。当年他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么今天如果两人结伴同去,或许能找到那个神秘的洞口呢?口气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述完全一致。到此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天地。
在景物中溶入美妙的传说是这首诗的特色,而传说一旦被注入了理想,便会放射出奇妙的光采。《桃花溪》的传神之处全在于此。【鉴赏2】
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
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地。这样的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嗜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
“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
后两句是诗人的问话,表达出迫切的寻仙愿望,“尽日”说明诗人已经久久徘徊,未得如愿,一种焦急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此时已经以幻为真了,眼前的落花既然是从洞口流出,那眼前的渔人必定是武陵人了。当年他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么今天如果两人结伴同去,或许能找到那个神秘的洞口呢?口气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述完全一致。到此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天地。
在景物中溶入美妙的传说是这首诗的特色,而传说一旦被注入了理想,便会放射出奇妙的光采。《桃花溪》的传神之处全在于此。【鉴赏2】
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
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地。这样的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嗜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
桃花溪 张旭。推荐。爱诗词网。【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后两句是诗人的问话,表达出迫切的寻仙愿望,“尽日”说明诗人已经久久徘徊,未得如愿,一种焦急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此时已经以幻为真了,眼前的落花既然是从洞口流出,那眼前的渔人必定是武陵人了。当年他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么今天如果两人结伴同去,或许能找到那个神秘的洞口呢?口气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述完全一致。到此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天地。在景物中溶入美妙的传说是这首诗的特色,而传说一旦被注入了理想,便会放射出奇妙的光采。《桃花溪》的传神之处全在于此。【鉴赏2】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地。这样的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嗜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题解】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桃花源风景区群山环抱,翠竹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桃源佳致”碑不远,就是“桃花源”牌坊,过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穷林桥、遇仙桥。溪水盘旋而上,便可至水源亭。亭边是桃花潭,潭上方就是秦人古洞。此诗是较早写桃花溪的诗,并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成为同类题材中的名篇。【全诗】《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隐隐:隐约不分明。②石矶:水边突出的石头。【翻译】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座飞桥似隔着迷濛的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我到石矶旁去问飘浮的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洞在清溪何处边?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鉴赏1】张旭所写的这条桃花溪,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所以诗人一来到溪边,就产生了不可抑止的幻想,他的诗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幻想气氛中,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极为相似。清人孙洙评论说:“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是《桃花溪》别具一格的原因所在。“隐隐飞桥隔野烟”,第一句就有误入桃源的感觉。这一带山路幽曲,溪水漫长,烟霭霏霏,花林漠漠,令人不知所向。溪水深处似乎有一座长桥,高高地架在那里,被青烟红雾缭绕,宛如云中的一条彩虹。“隔”字十分传神,将环境的迷离恍惚、不可凑泊,以及诗人乍入桃花溪如临仙境的感觉活生生地表达了出来,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当年武陵渔人就是从这里驾舟寻源,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洞口,进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一切都没有变化,过去的事还能重现吗?第二句的发问是前句环境描写的自然结果。被景色陶醉的诗人苦于无人引路,自然会产生问路的强烈愿望。凑巧的是溪边岩石畔果然停靠着一只渔舟,幻想与现实总是在隐隐相对。莫非当年的渔人还在留连忘返么?从寻到问,神秘的气氛又进了一层。后两句是诗人的问话,表达出迫切的寻仙愿望,“尽日”说明诗人已经久久徘徊,未得如愿,一种焦急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此时已经以幻为真了,眼前的落花既然是从洞口流出,那眼前的渔人必定是武陵人了。当年他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么今天如果两人结伴同去,或许能找到那个神秘的洞口呢?口气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述完全一致。到此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天地。在景物中溶入美妙的传说是这首诗的特色,而传说一旦被注入了理想,便会放射出奇妙的光采。《桃花溪》的传神之处全在于此。【鉴赏2】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地。这样的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合称“三绝”,嗜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浣溪沙 欧阳修。推荐。爱诗词网。《浣溪沙》·欧阳修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这首词是描写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的春景,也微露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苦恼心情。词的上片,描写颍州西湖,画船荡漾,游人如织。“堤上游人逐画船”,只用一个“逐”字,生动地描写出了游人熙攘、热闹非凡的情景。“拍堤春水四垂天”,写出了春波荡漾、水天一色的美丽图景。“绿杨楼外出秋千”,他又用绿杨湖畔的美人正在玩弄秋千,作为西湖的陪衬,更显出了西湖的妩媚,这“出”字用得极妙。下片,写欧阳修自己游西湖的情景,首句用自我调侃的语气:“白发戴花君莫笑”,老年人插花,表现了欧阳修的乐而忘形,其实这个“乐”是苦中作乐。“六么催拍盏频传”,“六么”,曲调名;“拍”,节拍。这是说,在船上急管繁弦,频频举杯。结句“人生何处似尊前”,字里行间,道出了宦海浮沉、政治苦闷的心态。
人生礼赞。推荐。爱诗词网。《人生礼赞——青年人的心对歌者说的话》朗费罗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对我说,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昏睡的灵魂等于是死的①,事物的真相和外表不同。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它的归宿并不是荒坟;“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②,这话说的并不是灵魂。我的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艺术永恒,时光飞逝,我们的心,虽然勇敢、坚决,仍然像闷声的鼓,它正在伴奏向坟墓送葬的哀乐。在这世界的辽阔战场上,在这人生的营帐中,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要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别指靠将来,不管它多迷人!让已逝的过去永久埋葬!行动吧,——趁着现在的时光!良知在心中,上帝在头上!伟大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③;也许我们有一个弟兄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船只沉没了,绝望的时候,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对任何命运抱英雄气概;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学会劳动,学会等待。(杨德豫译)【注释】①“昏睡的”,意为“怠惰的”。②“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这是耶和华对亚当说的话。③沙:指古代计时用的沙漏中的沙粒。“时间的沙”,指人类的历史。而从下一节诗来看,这里的“沙”又可解释为“人生大海”岸边的沙滩。【赏析】这首诗作于1838年。它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美国北方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的乐观进取精神。诗人一开始就批判了“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的悲观论调。诗人认为,人的肉体虽然会毁灭,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如果因为人的肉体会灭亡,就让精神也“昏睡”,那才是真正的死亡。诗人明确表达了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的强烈愿望:要不断地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诗人认为,人生就是战场,不要留恋过去,也不要指靠将来,而要抓紧现在的一分一秒,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尽管人生短促,但是人是可以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的。诗人这里所说的脚印,就是指当时美国资产阶级开创新世界的业绩,它能在人们感到绝望的时候给人以鼓舞。诗的最后一段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整篇诗歌充满着对人生的乐观主义态度,渴望着战斗,渴望着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具有当时美国北方那种努力开拓、奋发图强的时代特征。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下雨。【鉴赏】原诗中的红湿处:指落花处。花重:花因雨水而加重。锦官城:即成都。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人称春雨为好雨,说它“润物细无声”,表明他的农本思想。后人多引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句诗,表达朋友之间相救助的感激之情。【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雨水的及时或表达由此产生的欢喜心情。[例]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时节,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袁鹰《春雨》)二、用以比喻切合时宜,可应急需的事物或人物。[例1]这是一张二百元的汇票,正是刘海粟所盼望的,怎能不高兴呢。他舒展秀眉,念出了一句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姜滇《美在斯》)[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旅客最需要援助时,她都“恰巧”出现在面前。(赵致真《陈巧姑》)【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1982年第11期)○也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的道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树头上的花红润一片。红,花。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鉴赏】在众多写雨特别是写春雨的诗作中,杜甫的这首小诗堪称上品。首联便将那春雨写活:“知时节”,仿佛通了人情,懂得时序节令,偏待春日才如甘露般洒落大地,鲜脱脱充满灵性,怎不惹人喜爱。诗人不由得开篇便赞道:“好雨”。颔联承首联,写春雨之好。其来也,不急不骤,缓缓夜间而降,不张不扬,悄悄滋润万物。春雨与夏日暴雨,秋季淫雨不同,她平和、细密、轻柔,生怕惊动了正萌动、正滋生中的生灵的梦。“潜”和“细”,极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春雨的特征,足见老杜遣字之精当。同时又可看出诗人对这场细润万物的夜雨是如何地关注,他凝神细听着,更确切地说是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着大自然极细切的无声的语言。在这不眠之夜,诗人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流溢着,与这“知时节”的春雨交融相通了。颔联读来如春雨浸润心脾,令人沉醉于一派温和、宁静、细腻、绵密的氛围之中。仇兆鳌所评极是:“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听之犹不足,忍不住转而视之。颈联所现野外小径至云天一片黑沉沉。春雨虽细微,一个“俱”字,显出了这场雨的力量,涵盖上下,充盈天地,浓重、厚实。这是一幅满目皆黑的泼墨图。但却不阴森,不压抑。画者往往称:从一种基调中“跳”出一点颜色,于满纸重墨里空出一片“飞白”,使一纸皆活,满目透亮。老杜深谙此理,独具匠心地以“火独明”点化“云俱黑”,那黑暗、巨大、浓重、静止的雨幕中,闪烁一点明亮、渺小、轻盈、跳动的灯火,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融为和谐的一体。是诗乎?画乎?诗人近于彻夜未眠,喜之极迸发出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想象:今夜悄然而至的春雨,将为明日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送来一个怎样的清晨?“晓看红湿处”,看晨光中团团簇簇带雨的红花,“红”与上联“黑”对举,拂去夜幕,豁然明亮、绚烂、艳丽,与诗人“喜雨”的欢快心情正相吻合。春雨不摧花落,濡湿了花瓣重重,一个“重”字绝妙,把那湿漉漉的雨后花朵沉甸甸微微低垂的娇态刻划得维妙维肖。题为“喜雨”,却无一处正面写喜,“然喜意都从罅缝里逆透”(浦起龙语)。那是因为一场春雨虽极平常,一旦滋养万物、点化生命,便与人心之喜怒哀乐相通了。而诗人以其心灵映射万象,代自然立言,仿佛自己已化为那春雨,没有了自我,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观在此已渗透浑成,喜悦之情无可遏制,自然流溢。“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所言便是此诗所达之神化境界。春雨有灵,当感激杜子,将其一瞬之降临化为艺境中之永恒。
什么当春乃发生。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下雨。【鉴赏】原诗中的红湿处:指落花处。花重:花因雨水而加重。锦官城:即成都。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人称春雨为好雨,说它“润物细无声”,表明他的农本思想。后人多引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句诗,表达朋友之间相救助的感激之情。【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雨水的及时或表达由此产生的欢喜心情。[例]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时节,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袁鹰《春雨》)二、用以比喻切合时宜,可应急需的事物或人物。[例1]这是一张二百元的汇票,正是刘海粟所盼望的,怎能不高兴呢。他舒展秀眉,念出了一句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姜滇《美在斯》)[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旅客最需要援助时,她都“恰巧”出现在面前。(赵致真《陈巧姑》)【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1982年第11期)○也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的道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树头上的花红润一片。红,花。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鉴赏】在众多写雨特别是写春雨的诗作中,杜甫的这首小诗堪称上品。首联便将那春雨写活:“知时节”,仿佛通了人情,懂得时序节令,偏待春日才如甘露般洒落大地,鲜脱脱充满灵性,怎不惹人喜爱。诗人不由得开篇便赞道:“好雨”。颔联承首联,写春雨之好。其来也,不急不骤,缓缓夜间而降,不张不扬,悄悄滋润万物。春雨与夏日暴雨,秋季淫雨不同,她平和、细密、轻柔,生怕惊动了正萌动、正滋生中的生灵的梦。“潜”和“细”,极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春雨的特征,足见老杜遣字之精当。同时又可看出诗人对这场细润万物的夜雨是如何地关注,他凝神细听着,更确切地说是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着大自然极细切的无声的语言。在这不眠之夜,诗人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流溢着,与这“知时节”的春雨交融相通了。颔联读来如春雨浸润心脾,令人沉醉于一派温和、宁静、细腻、绵密的氛围之中。仇兆鳌所评极是:“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听之犹不足,忍不住转而视之。颈联所现野外小径至云天一片黑沉沉。春雨虽细微,一个“俱”字,显出了这场雨的力量,涵盖上下,充盈天地,浓重、厚实。这是一幅满目皆黑的泼墨图。但却不阴森,不压抑。画者往往称:从一种基调中“跳”出一点颜色,于满纸重墨里空出一片“飞白”,使一纸皆活,满目透亮。老杜深谙此理,独具匠心地以“火独明”点化“云俱黑”,那黑暗、巨大、浓重、静止的雨幕中,闪烁一点明亮、渺小、轻盈、跳动的灯火,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融为和谐的一体。是诗乎?画乎?诗人近于彻夜未眠,喜之极迸发出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想象:今夜悄然而至的春雨,将为明日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送来一个怎样的清晨?“晓看红湿处”,看晨光中团团簇簇带雨的红花,“红”与上联“黑”对举,拂去夜幕,豁然明亮、绚烂、艳丽,与诗人“喜雨”的欢快心情正相吻合。春雨不摧花落,濡湿了花瓣重重,一个“重”字绝妙,把那湿漉漉的雨后花朵沉甸甸微微低垂的娇态刻划得维妙维肖。题为“喜雨”,却无一处正面写喜,“然喜意都从罅缝里逆透”(浦起龙语)。那是因为一场春雨虽极平常,一旦滋养万物、点化生命,便与人心之喜怒哀乐相通了。而诗人以其心灵映射万象,代自然立言,仿佛自己已化为那春雨,没有了自我,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观在此已渗透浑成,喜悦之情无可遏制,自然流溢。“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所言便是此诗所达之神化境界。春雨有灵,当感激杜子,将其一瞬之降临化为艺境中之永恒。
《寓言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1621—1695)的杰作。诗集共12卷,约250篇,给整个17世纪法国社会制作了一幅巨大无比的图画。诗集取材于希腊、罗马的寓言诗人伊索和费德尔的作品,也吸收古代的童话、法国民间故事和东方的传说。寓言诗虽然是模仿古人的作品,但不是象古人的作品那样单纯地给人教训,而是对法国当代的社会作了现实主义的描绘,揭示和鞭挞了“路易大帝”时代的种种罪恶。诗里的主人公有些是人,但多数是飞禽走兽,象征当代社会各阶级的人,如狮子代表国王,虎、豹象征凶残的廷臣,狼、狐代表玩弄权术的贵族,羔羊象征任人宰割的百姓。诗里写的是动物,但分析的是人性。《狼和羔羊》反映社会上弱肉强食的现象,指出“强者的理由始终是最好的理由。”《小母牛、山羊和绵羊跟狮子合伙》揭露国王横蛮无理,恃强凌弱。《患瘟疫的野兽》是对腐朽的专制政体的辛辣讽刺。《狮子、狼和狐狸》揭露廷臣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狗咬狗的斗争。拉·封丹对受压迫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他们的高尚品质表示赞赏。《园丁和贵族》抨击贵族的巧取豪夺。《樵夫和默居尔》赞扬樵夫诚实,不接受不义之财的高贵品质。诗集中也有很多诗篇是教育人的,用以提高人们的道德。
寓言诗。推荐。爱诗词网。《寓言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寓言家拉·封丹(1621—1695)的杰作。诗集共12卷,约250篇,给整个17世纪法国社会制作了一幅巨大无比的图画。诗集取材于希腊、罗马的寓言诗人伊索和费德尔的作品,也吸收古代的童话、法国民间故事和东方的传说。寓言诗虽然是模仿古人的作品,但不是象古人的作品那样单纯地给人教训,而是对法国当代的社会作了现实主义的描绘,揭示和鞭挞了“路易大帝”时代的种种罪恶。诗里的主人公有些是人,但多数是飞禽走兽,象征当代社会各阶级的人,如狮子代表国王,虎、豹象征凶残的廷臣,狼、狐代表玩弄权术的贵族,羔羊象征任人宰割的百姓。诗里写的是动物,但分析的是人性。《狼和羔羊》反映社会上弱肉强食的现象,指出“强者的理由始终是最好的理由。”《小母牛、山羊和绵羊跟狮子合伙》揭露国王横蛮无理,恃强凌弱。《患瘟疫的野兽》是对腐朽的专制政体的辛辣讽刺。《狮子、狼和狐狸》揭露廷臣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狗咬狗的斗争。拉·封丹对受压迫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他们的高尚品质表示赞赏。《园丁和贵族》抨击贵族的巧取豪夺。《樵夫和默居尔》赞扬樵夫诚实,不接受不义之财的高贵品质。诗集中也有很多诗篇是教育人的,用以提高人们的道德。寓言诗用自由诗体写成,打破了旧的格律,创造出多种韵律。每首诗几乎都有一段对话,诗人让人物在行动和谈话中把自己表现出来,而人物的谈吐和行动又是符合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因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出诗人在人物造型上的惊人才能。诗人在寓言诗里运用了大量俗语、俚语和民间语言,使他的诗通俗易懂,能够广泛流传。寓言诗对后世文学产生过久远的影响。寓言诗也有其局限性。诗人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无情地鞭挞社会的罪恶,但他鞭挞的目的在于改变一下社会的现状,而不是要推翻专制制度。改变现状的办法,是对人们进行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他劝人为善,主张人们必须互助(《驴子和狗》),劝人柔和胜于暴力。他的道德观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他的创作才能。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推荐。爱诗词网。坎坎①伐檀②兮,置③之河之干④兮。河水清且涟⑤漪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⑦兮?不狩不猎⑧,胡瞻尔庭有县⑨貆⑩兮?彼君子兮,不素餐B11兮!(《诗经·伐檀》)注释①坎坎:用斧子伐木的声音。②檀:乔木,可以造车。③置:放。④干:河岸。⑤涟:水面波纹。⑥猗(yī):表赞叹的语气词。⑦廛(chán):一个成年男子居住和耕种的土地。⑧狩猎:狩,大型的集体围猎;猎,单人打猎。⑨县:通“悬”。⑩貆(huán):兽名,形似小猪而肥壮。⑪素餐:白白吃饭。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把它放在河之岸。河水清清起波澜。不耕种来不收割,为何夺走我粮食三百担?从不见你去打猎,为何有獾子在你院中悬?你们这些老爷们,别再不劳而获吃白饭!感悟这是何种世道?锦衣玉食者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恬不知耻;终日劳作者劳而不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劳动者们已不再沉默,他们发出愤怒的吼声。这吼声让食人者胆战心惊,让劳动者看到希望。
【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飞蓬各自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