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朗读

典源出处《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说苑·善说》亦载,谓庄周与魏文侯事。

释义用法庄周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等邑地的赋税收上来借给他三百金。庄周以困在车辙中的鲋鱼作比喻回答他:鲋鱼只需斗水便可活命,如等到引千里外的西江水来救它,鲋鱼早就被送到干鱼店里去了。后以此典形容人处境困难,需要救助。

用典形式

【斗水】宋·黄庭坚:“鱼干要斗水,士困易为德。”

【卧辙】唐·元稹:“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

【委辙】唐·骆宾王:“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

【涸鱼】唐·元稹:“涸鱼千丈水,僵燕一声雷。”

【涸鲋】北周·庾信:“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涸辙】唐·李白:“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唐·张祜:“鱼穷悲涸辙,井漆奈枯泉。”

【涸鳞】唐·杜甫:“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唐·杜牧:“失计抛渔艇,何门化涸鳞?”

【肆鳞】唐·孟郊:“疾诉将何谕,肆鳞今倒悬。”

【煦辙】唐·骆宾王:“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斗升水】唐·刘禹锡:“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东溟臣】唐·李白:“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失水鱼】唐·元稹:“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

【失水鲋】明·高启:“自笑失水鲋,空惭得云蛟。”

【失水鳞】唐·白居易:“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

【西江水】明·徐渭:“到得西江水,肆中索枯鳞。”

【西江润】清·严复:“有似西江润涸辙,发棠荒岁周寒饥。”

【守穷辙】宋·黄庭坚:“寒鱼守穷辙,蒙呴一沫恩。”

【穷辙鲋】唐·杜甫:“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

【波臣槁】明·徐渭:“木吏愁难对,波臣槁欲穿。

【活穷鳞】宋·陈师道:“闻说监河收贷粟,定倾东海活穷鳞。”

【活枯鱼】清·王时宪:“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忘活枯鱼。”清·黄遵宪:“碧海掣鲸公手笔,倘分勺水活枯鱼。”

【索枯鱼】宋·陈师道:“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

【借斗水】唐·寒山:“谁能借斗水,活取辙中鱼。”

【望斗升】宋·陆游:“早知等是枯鱼肆,乞水何须望斗升。”

【涸辙鱼】清·黄遵宪:“佛前影怖栖枝鸽,海外波惊涸辙鱼。”

【涸辙鲋】唐·李白:“无事生悲苦,块然涸辙鲋。”清·黄遵宪:“密如营窠蜂,困似涸辙鲋。”

【渴一泓】唐·张祜:“逸足期千里,穷鳞渴一泓。”

【槁鲍肆】明·陈子龙:“身虽槁鲍肆,自知才莫伦。”

【慰穷鳞】唐·柳宗元:“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辙中枯】宋·范成大:“回骸桑下饿,续命辙中枯。”

【辙中鳞】宋·陈师道:“共学少年天下士,独能濡湿辙中鳞。”

【辙鲋忧】宋·苏轼:“一失在藻乐,遂有辙鲋忧。”

【辙鲋涸】清·赵执信:“身为辙鲋涸,心与藩羊触。”

【庄周贷粟】宋·苏轼:“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

【波臣守辙】清·黄遵宪:“波臣守辙还无恙,日驭挥戈岂有名。”

【贷监河粟】宋·陆游:“贷监河粟元知误,乞尉迟钱更觉痴。”

【监河贷粟】唐·杜甫:“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

【涸鳞去辙】唐·骆宾王:“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贷粟监河侯】宋·苏轼:“会当拂衣归故丘,作书贷粟监河侯。”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我生长于浙江之东,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那地方通行的“国骂”却颇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前年,曾见一辆煤车的只轮陷入很深的辙迹里,车夫便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车的骡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别的国度里怎样,我不知道。单知道诺威人Ham-sun有一本小说叫《饥饿》,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并不见这一类话。Gorky所写的小说中多无赖汉,就我所看过的而言,也没有这骂法。惟独Artzybashev在《工人绥惠略夫》里,却使无抵抗主义者亚拉借夫骂了一句“你妈的”。但其时他已经决计为爱而牺牲了,使我们也失却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气。这骂的翻译,在中国原极容易的,别国却似乎为难,德文译本作“我使用过你的妈”,日文译本作“你的妈是我的母狗”。这实在太费解,——由我的眼光看起来。

()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

《浣溪沙》·欧阳修

欧阳修

()

坎坎伐檀

()

《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以纪事体裁叙述明代历史的重要史籍。清初谷应泰编撰。顺治十三年(1656),谷氏任浙江学政佥事,延揽学者张岱、陆圻、徐倬等人,搜集史料,编撰而成。最早的刻本为顺治十五年谷氏所刻的筑益堂本。其后翻刻者甚多,以江西局本和广雅局本为最通行,近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除原书80卷及补遗6卷外,更收入清初海盐彭孙贻所作的《明朝纪事本末补编》5卷(每目为1卷,即《秘书告成》、《科举开设》、《西人封贡》、《西南群蛮》、《宦官贤奸》),其性质为补谷氏书之未备,内容虽不甚重要,亦略有可取。又清末江都倪车田撰《续明史纪事本末》18卷,记载南明之事(亦以一篇为一卷,始于《南部兵事》,终于《自成遗乱》,其性质为谷氏书的续编),因南明之事已入清史阶段,且其书取材无特殊之处,故校点本未予收入。北京图书馆有南陵徐仁山旧藏《明史纪事本末》,朱墨校注,可称善本。

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县)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学政佥事等职,一生好学勤著,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皆收入《筑益堂集》。

()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得“题”的意思。【鉴赏】白居易的这首诗因四个方面的原因而闻名。一是为他青年时期作品。他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现存白氏作品中最早的一首,该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年十五。”而这首作于贞元三年(787),时年十六。二是此诗为应考之作。按科场规定,应试作品限定题目,前加“赋得”二字。这种命题作文,不仅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且体式上的规矩严格,不容易产生佳作,应制诗得以传世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此诗居然在白居易大量作品中,居于显要地位,一直为后世所乐道。三是白居易因此诗而一举成名,由此步入诗坛。据载,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晋谒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打趣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可是当读到投献诗文中的“野火烧不尽”二句,大为激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并为之延誉,遂声名大振(见唐代张固《幽闲鼓吹》与宋代尤袤《全唐诗话》),竟至产生轰动效应。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叙白谒顾事如前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诗名动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论价,日日如是。”四是此诗原意以古原草写别情,本无惊人之处,只是按《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加以衍生而已,可是前四句的“咏草”却不同凡响,无怪乎顾况大为赏识。后世欣赏这首诗,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已不着眼于写别情,而注目于咏草,由咏草获得哲理性启示。诗人原以草为喻,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这种“理语”仍是景语或情语。因为理融于形,如盐入于水,因而不使人觉得抽象概念,反觉得隽永有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上草,郊原上的草,覆盖面很广。离离,茂盛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绿草如茵的芳甸,也就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诗人由起句的景语一下子探入其内在规律,继之以“一岁一枯荣”的理语。由“荣”想到其“枯”,并点明“枯”能转化为现在的“荣”。一年生植物野草,虽然有荣、枯的变化,可是植根于大地,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虽枯仍会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递进一层,从不畏外界凌虐的角度,进一步说明野草的旺盛生命力。野火,秋冬草枯时放哨火。原为古代刀耕火耨时代的习俗。实为烧掉枯的叶茎,既芟锄芜杂,又消灭害虫卵,且可为肥料,都是为了日后草的萌发、生长。这里将“野火”视为焚毁草的力量。野火一烧,成燎原之势,火烈威猛,对于枯草来说,必然是“烧尽”。说“烧不尽”,是“春风吹又生”,因埋于地下的根仍在,从草的生命方面看,是不得“尽”的。枯、荣,写草的茎叶变化;尽、生,写草的体与根关系。草,虽枯仍能荣,虽尽还会生,草生命力的顽强可见。缘草不畏自然界的秋霜冬雪,不怕外力的纵火燃烧,始终能生能荣,且呈“离离”之势,使人可以联想到一切有根柢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能战胜外力,永葆青春的。这首诗诗人意在以春草萋萋喻别情凄凄,一表草盛以示情深,一表草又生以喻情不绝。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往往将诗的前四句提取出来备加赞扬,津津乐道生命不绝、事物无穷的道理。尤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为人常常摘出引用,以说明论点。从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鉴赏来说,前四句与后四句是浑成一体的,而且前四句是为后四句服务的,可是从文学鉴赏的复杂性说,也不排斥截取诗的一部分由原意而引申新义的做法,因此这首抒情诗的部分可以视为哲理性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