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西楼晚眺

咸阳城西楼晚眺朗读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此诗的题目一作《咸阳城东楼》,但第三句写到日落,当是“西楼晚眺”之景。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咸阳是秦汉两朝的都城,至唐代许浑登临咸阳城楼时,古都的繁盛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本篇通过对昔日曾是秦宫汉苑地方的荒凉景象的描绘,曲折地抒写了对唐王朝江河日下的殷忧。“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情景交融,富于象征意味,更是古来传诵不衰的名句。

首联开门见山,正面着题,交待了登楼之事与登临送目的所见所感。“万里愁”兼指登楼所见的辽远与引起的愁思之无边无际。“一”与“万”在句中自对,一上高楼即生万里之愁,当与登临所见有关。首先闯入诗人开阔的视野、令他怆然动怀的是什么呢?次句似答非答。“蒹葭”即芦苇,时已入秋,正缀着白的花:“杨柳”于此时即将掉叶,但仍垂着绿的枝。“汀洲”,原指水中小洲,这里泛指河网地带。诗人登楼,本意是为了辨认一下故都的容颜,谁知见到的竟是水乡一样的景象:白苇、绿柳,莽莽苍苍。这怎能不引起他的无边惆怅呢?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刘沧在七律《咸阳怀古》诗的开头说:“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凉感废兴。”“感废兴”,这正是许浑在首联中所要抒写而未予明言的感情。

诗人一望而生愁,怀愁而再望,耳目所接,无不使他愁牵恨惹,更其不堪。颔联从天气变化方面写景。“溪云”句下自注:“(咸阳城)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可知诗人此时已收回远目,看到了云从溪头升起,日向阁后沉下。这一“起”、一“沉”,暮色定然愈加浓重了。从愈吹愈紧的山风中,诗人又觉出山雨即将来临。暮色渐浓而山雨将至,这样的环境气氛,无疑更增添了诗人伤感的成分。颈联接写望中的“秦苑”、“汉宫”景色。“秦苑夕”与“汉宫秋”在诗中互文见义,两句的意思是:秋天傍晚,在当年秦汉宫苑的地方,如今却只见鸟儿飞下绿色的杂草丛中,听到的只是黄叶树间传出的声声蝉鸣。无须直抒古今兴亡的感慨,“风景苍苍多少恨”(刘沧《咸阳怀古》)就全从颔颈两联具体描绘的笔墨中得到了含蓄而又充分的表现。

尾联直抒。“行人”,旅人,作者自指;“当年事”,一作“前朝事”,末句一作“渭水寒光昼夜流”。诗人所以要说“莫问”,不是不让问,也不是无法回答,而是已有答案在先,前面那些写景的笔墨,实际上无一不是在对“当年事”、“前朝事”的废兴作出解答,一目了然,无用再问了。至此,笔锋忽地一转,指出只有秦汉时就在流着的渭水,至今仍在向东流淌,言下之意也就等于在说,秦汉的其余旧迹,一切都已不可得见了。这与诗人《金陵怀古》诗的结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实为同一机杼。

全诗以“愁”字为根,登临生愁,泻愁入景,一气旋转,直至终篇。或以为许浑出生于东吴水乡,“似汀洲”寄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其实“似汀洲”只是反说不似秦汉故地,与结句渭水东流仍似当年遥相呼应。如果在怀古之作中忽然阑入乡愁,那就成了诗中的败笔了。

此诗神完气足,意境浑成,气格苍劲,感慨深沉,不失为怀古类诗作中的佳作。其三四两句更是受到特殊青睐的名联。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说:“吾于《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转引自《瀛奎律髓汇评》卷三)所谓“工于写景”,即景色描写很见水平。诗人将云升日落、风先雨至的自然现象,富于动感、层次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后一句,风先雨至的生活体验为人人所共有,诗人用了极富于诗意的语言加以表现。诗人所要关注的,并非只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同时也是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即从满楼风中敏锐地预感到山雨即将来临。为了强调这种内心体验、这种预感,在遣词造句时,便将“山雨欲来”置于“风雨楼”之前,从而使诗句有韵外之致,富哲理性。全诗的主旨在于悼古伤今,“山雨”句也就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大唐帝国江河日下的政治形势与诗人对形势感到的深深忧虑。从形式上来看,这一联中同时用了“云”“日”、“雨”、“风”四个同类名词,容易产生堆垛之感,诗人却巧用四个不同的动词加以调节,又用了句中自对和句间的对偶,从而使这一联的字句兼有整饬与错落之美。查慎行所说“无板重之嫌”,除了关乎意象流动之外,当也是与对语言文字的成功驱遣分不开的。

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刘沧“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语意工妙相似,亦相敌。(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

查慎行:吾于《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何义门:五、六言秦亡于赵高,汉衰于石显,今何乃兼之也?(《瀛奎律髓汇评》上)

从上城写起,以“愁”字为根。前解写上咸阳城楼,后解怀古情深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许丁卯思正气清,诗中君子,但苦声调低哑有之,在当时韦端己、杜牧之皆有诗推许可证。杨诚斋诋其浅陋,竟似道听途说,不曾亲读此公诗者。……《咸阳城西门晚眺》诗悠扬细腻之至,并“低哑”二字,亦非定评,况诋其为浅陋乎?(薛雪《一瓢诗话》)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注释】

选自《老子》六十四章。

()

如梦令

李清照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1】群山中,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众多的小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踪迹。千、万:虚指,形容其多。【意思2】巍巍群山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条条小路上,找不见一个行人的脚印。两句诗写大雪时的空疏冷寂景象。【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冬天寒冷空寂的景象。[例]而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要从几十公里之外购菜、运粮、运煤,特别冬季一来临,道路难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邹荻帆《玉门秋色赋》)二、用以形容不见人烟,不见鸟兽的荒芜景象。[例]他们有种到了天涯海角被纷繁喧嚣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这里荒芜得惨无人道,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一种凄凉景观。(李能《天边那群兵》)【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①绝:尽。这里是绝迹的意思。人踪:人的足迹。②蓑(suo梭):蓑衣。用棕丝或莎草、稻草编成的雨具。笠(li立):斗笠。【全诗赏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诗人外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期间。自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以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张变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作为曾积极参与革新运动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势力打击的对象,他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永州,虽名为“司马”,却实为“囚犯”,政治上无人过问,生活上亦充满艰辛,孤苦伶仃地在那里渡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间,唐代社会由于贼臣当道而一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使他倍感压抑和苦闷,为了反抗,也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他于游山玩水之中创作了一批山水诗歌,寄寓和披露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江雪》一诗便是他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全诗只有四句,20个字,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幅寥廓、壮观而又凄清、冷寂的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在写远景。举目四望,远处那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中竟无一只飞鸟出现;辽阔原野上那纵横交错的小径上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真是万籁俱寂!怎么会是这样呢?原来诗人描写的是一个严寒冬季中的大雪天,那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了整个自然界,也覆盖了千山和万径,致使人踪、鸟影皆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是写近景。它紧承前面两句,本来四野茫茫,一片银装素裹,既看不到一只飞鸟,也见不到一个行人的脚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世界里,人们忽然发现,在那茫茫的大江面上,停泊着一叶渔舟,上坐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迎风冒雪,在那里执杆垂钓呢。多么新奇而清冷的画面啊!多么孤僻而又清高的老人啊!他在这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的天气里在钓什么啊。原来他正在独自钓“雪”。这首诗似乎纯是写景,四句诗中有山,有水,有孤舟,有老翁,构成了一幅渔翁独钓寒江雪的奇景。人物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妙绝人间。但人们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处于风雪之中而全然无畏,一杆独钓的老翁,尽管自然环境是如此险恶,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神态安祥,难道由他的身上还不能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吗。在这个“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的身上,寄托着诗人仕途失意后的苦闷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精神。儒家宣扬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诗人生活的理想。现在自己流放南荒,政治上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也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乎诗人便塑造了一个在飞雪之中执杆垂钓的老翁,使人感到他是那样的高洁,伟岸而与众不同,是那样的洒脱,超然而置身尘外,这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诗人由积极入世不得到退而游山玩水,寻求出世的矛盾心理。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

()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