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刹海市》的理解,应当从“异史氏曰”入手。那是作家对整个社会的概括,也是作家创作意图的表白。“异史氏曰”指出,一、社会已经变得美丑颠倒,越是坏的越受欢迎,因而人人要装假面逢迎人,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二、人决不可以自己堂堂正正的男子汉面目处世。“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三、美好理想只能在幻想中存在。“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罗刹海市》完整地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首先,作家以奇妙的想象对社会现实作了折光式的、入骨三分的揭露。黑石为墙的罗刹国不过是现实社会颠倒的投影,在这个社会中,真正有才学的人必须由那些目不识文,心存鄙见者擢拔,品格高尚者永远要被蝇营狗苟者左右,美丑颠倒的异域就是“世情如鬼”的血腥现实!作家十分善于把深邃的哲理隐化在类似于恶作剧的描写中,罗刹国相国的面目,执戟郎家中的歌舞场面,都是以极度夸张的怪异面目出现。“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歌舞场面从唱腔、唱词到扮相,都丑恶之极,滑稽之至,作家却写得煞有介事。对极为可笑的、极不合理的事物,采用平静的、冷静的、乃至冷峻的描写,所谓皮里阳秋的描写。这既是富于谐趣和幽默感的,又是思想深沉和透辟的表现。
其次,充溢着诗情画意的龙宫,是作家的浪漫情趣和理想主义的集中表现。龙宫是凡俗中有志于“致君尧舜上”者的伊甸园。蒲松龄终生不能从科举中得到展才良机,却始终怀抱“他日勋名上麟阁”的愿望。康熙十七年他在《拟上征天下博学鸿词,亲考栋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中,讴歌皇帝“盛世崇文”,“揆文奋武”,“礼士亲贤”,幻想自己可以被皇帝赏识:“幸得以十年枯枿,蒸而为芝”。他实际的遭遇呢?却是拟表中那两句话:“人握灵蛇,或使泣卞和之玉;文飞彩凤,无由弹贡禹之冠”。他只能去梦想。而贾人子马骥的遭遇弥补了作家生活中的不足:他在龙宫雄才得展,名噪四海;龙君恩宠,朝野欣慕;郎才女貌,如鱼得水。我们有理由相信,马骥乃是蒲松龄自身的想象性变异,除了马骥那种富贵荣华、君正臣贤的遭遇体现了作家梦想外,马骥下笔千言的才气,甚至于其“贾人子”身份都留着蒲留仙的深刻印记。
龙宫是个从外延到内涵均达到美之极致的所在。透明的、高贵的、雅致的物体构成龙宫优美华丽的氛围。“四壁晶明、鉴影炫目”的宫殿,“水精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的文具,饰以明珠异宝的珊瑚之床,都散发着馨香。尤其是马骥与龙女啸吟其下的宫中玉树,更是美得无与伦比:“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花开满树,状类薝卜,每一瓣落,铿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若哀玉。”这是何科、何类、何种植物?连作者这位曾写过《农桑经》的农学家都讲不清,“状类薝卜”而已。这是作家根据美的理想培育出的异种,它给人以透明晶彻、纯洁高雅之感受,它形成主人公需要的环境。
唐传奇《柳毅传》描写过龙宫的华丽优美:“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罗刹海市》的龙宫描写,显然受其启迪,宫中玉树的描写则似乎较《柳毅传》更神奇、更与人物秉性、与作家理想相契合。
再次,是以“美”做为基调的人物形象。《罗刹海市》男主角马骥,“美丰姿”,“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作家的构思中心,是指斥以丑为美的世道。男主角之美丰仪,就不单纯是一个人的外貌问题,而对于整部小说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不是俊人,便不能显露媸妍颠倒的罗刹国;如果他不是俊人,便做不了龙官驸马都尉。而马骥之美,是形貌与心灵的统一,是真、善与美的融合。他不仅容貌好,且多才多艺,有治国安邦才能和满腹珠玑文章。小说多次以侧写烘托马骥:他歌《弋阳曲》,“满座无不倾倒”;他向罗刹国王“委曲上陈”中国治国之道,国王竟大为“嘉叹”:他在龙宫写的赋,不仅使龙君“击节”称为“有光水国”的“雄才”,且立即招他为驸马。马骥之美,尤在于他那种秉赋了中华民族道德文章之美。他善良而重感情,小说中写他在罗刹国辞官归山村时,村民竟“膝行以迎”,可想而知马骥之得人心。龙宫之豪富,龙女之美而多情,并未曾使马骥“乐不思蜀”,他对龙女说:“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他终于毅然离龙宫,别爱妻,永返故土。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感动的品德!与马骥相得益彰的另一个美的形象是龙女。她自然有很美丽的容貌,“睨之,实仙人也。”但作者极其精明地,惜墨如金地不去具体描写她的仙姿国色,也不去描写他们夫妇之间的鱼水之欢,作者仅用一个“啸咏其下”的细节写他们婚后的生活。——毫无疑问,这个细节很利于表现二人爱情的高层次——作家花力气写的,是她的两段精彩“内心独白”。即其一,当马骥亟望返乡时,她表示:“仙尘路隔,不能相依”,同时深明大义地声明:“妾不忍以鱼水之爱,夺膝下之欢。”她还用一番堂堂正正的大道理鼓励丈夫走上归程:“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龙女送别,是一个封建淑女的典范性行动。其二,是龙女致马骥的长信,以如泣如诉的诗歌般语言,表现了一个忠心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孝顺的媳妇在感情、伦理道德上的心声。龙女是作家心目中贤妻良母的典型。马骥、龙女之美,是封建伦理所要求的美,自然有封建性,例如龙女关于互守贞义而“中馈乏人,纳婢可耳”的话,但他们之间所体现的品格,如为国效力,孝亲育雏,夫妻贞义,却是千百年维系中华民族的美德。
最后,《罗刹海市》在艺术上的成就虽然可以从许多方面剖析,如:虚实相生的格局,奇崛而又入情入理的情节,场面的跌宕有趣,语言的明丽典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却似乎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说,《罗刹海市》不论是结撰情节、塑造人物,还是描绘环境,都有意识地将“罗刹国”与“海市龙宫”对比。但明伦曾评道:“平底高栏,橹激如箭;视飓风引去何若?水云幌漾中,楼阁高接霄汉,视黑石墙中楼阁何若?世子目之,谓非异域人,授骑连辔,从与俱归;视以为妖而噪奔者何若?启奏引见,视大臣阻诏何若?玉堂给札,文学进身,砚涤水精,毫挥龙鬣,倚马万言,观者击节;视黑煤涂面,白锦缠头时又何若?东床坦腹,得配仙人,雏女妖鬟,奔入满侧;视门隙中女子何若?人争识面,世尽知名,马上弹筝,车中奏玉;视百僚耳语又何若?”把“罗刹”和“龙宫”从环境到人物,从功名婚姻大事到人间琐事,都进行了对比。“但评”是很能把握作者意蕴的。如前所述,作家是有意识地将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度组合在一起。大而言之,是丑恶现实与美好理想的对比,是假、恶、丑与真、善、美的对比,细而数之,则无处不在对比,无处不在渲染烘托:
罗刹国黑石为墙,龙宫四壁晶明,有色调明暗之比;
罗刹国以丑为美,人与人之间互相以假面相待,马骥“然不自安”,龙宫世子一见马骥即待之以诚,待之以礼。这是猥琐之邑与礼义之邦的对比;
马骥在罗刹国要以煤涂面才能邀宠,在龙宫则以自己堂堂正正面目扬眉吐气。这是邪恶与正派之比;
总之,一边是无比的黑暗,一边是耀眼的光明,一边是尔虞我诈、蝇营狗苟,一边是高雅正派,优美和谐。强烈对比产生了艺术魅力。
《罗刹海市》有现实的折光式反映,有对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描绘,有优美动人的人物,有油画般的写景,篇末“异史氏曰”又起了画龙点睛作用。《罗刹海市》确是一篇杰作。
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推荐。爱诗词网。对《罗刹海市》的理解,应当从“异史氏曰”入手。那是作家对整个社会的概括,也是作家创作意图的表白。“异史氏曰”指出,一、社会已经变得美丑颠倒,越是坏的越受欢迎,因而人人要装假面逢迎人,人情世态如同鬼蜮世界一样阴冷。“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二、人决不可以自己堂堂正正的男子汉面目处世。“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三、美好理想只能在幻想中存在。“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罗刹海市》完整地体现了《聊斋志异》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突出成就。首先,作家以奇妙的想象对社会现实作了折光式的、入骨三分的揭露。黑石为墙的罗刹国不过是现实社会颠倒的投影,在这个社会中,真正有才学的人必须由那些目不识文,心存鄙见者擢拔,品格高尚者永远要被蝇营狗苟者左右,美丑颠倒的异域就是“世情如鬼”的血腥现实!作家十分善于把深邃的哲理隐化在类似于恶作剧的描写中,罗刹国相国的面目,执戟郎家中的歌舞场面,都是以极度夸张的怪异面目出现。“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歌舞场面从唱腔、唱词到扮相,都丑恶之极,滑稽之至,作家却写得煞有介事。对极为可笑的、极不合理的事物,采用平静的、冷静的、乃至冷峻的描写,所谓皮里阳秋的描写。这既是富于谐趣和幽默感的,又是思想深沉和透辟的表现。其次,充溢着诗情画意的龙宫,是作家的浪漫情趣和理想主义的集中表现。龙宫是凡俗中有志于“致君尧舜上”者的伊甸园。蒲松龄终生不能从科举中得到展才良机,却始终怀抱“他日勋名上麟阁”的愿望。康熙十七年他在《拟上征天下博学鸿词,亲考栋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中,讴歌皇帝“盛世崇文”,“揆文奋武”,“礼士亲贤”,幻想自己可以被皇帝赏识:“幸得以十年枯枿,蒸而为芝”。他实际的遭遇呢?却是拟表中那两句话:“人握灵蛇,或使泣卞和之玉;文飞彩凤,无由弹贡禹之冠”。他只能去梦想。而贾人子马骥的遭遇弥补了作家生活中的不足:他在龙宫雄才得展,名噪四海;龙君恩宠,朝野欣慕;郎才女貌,如鱼得水。我们有理由相信,马骥乃是蒲松龄自身的想象性变异,除了马骥那种富贵荣华、君正臣贤的遭遇体现了作家梦想外,马骥下笔千言的才气,甚至于其“贾人子”身份都留着蒲留仙的深刻印记。龙宫是个从外延到内涵均达到美之极致的所在。透明的、高贵的、雅致的物体构成龙宫优美华丽的氛围。“四壁晶明、鉴影炫目”的宫殿,“水精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的文具,饰以明珠异宝的珊瑚之床,都散发着馨香。尤其是马骥与龙女啸吟其下的宫中玉树,更是美得无与伦比:“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花开满树,状类薝卜,每一瓣落,铿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若哀玉。”这是何科、何类、何种植物?连作者这位曾写过《农桑经》的农学家都讲不清,“状类薝卜”而已。这是作家根据美的理想培育出的异种,它给人以透明晶彻、纯洁高雅之感受,它形成主人公需要的环境。唐传奇《柳毅传》描写过龙宫的华丽优美:“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奇秀深杳,不可殚言。”《罗刹海市》的龙宫描写,显然受其启迪,宫中玉树的描写则似乎较《柳毅传》更神奇、更与人物秉性、与作家理想相契合。再次,是以“美”做为基调的人物形象。《罗刹海市》男主角马骥,“美丰姿”,“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作家的构思中心,是指斥以丑为美的世道。男主角之美丰仪,就不单纯是一个人的外貌问题,而对于整部小说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不是俊人,便不能显露媸妍颠倒的罗刹国;如果他不是俊人,便做不了龙官驸马都尉。而马骥之美,是形貌与心灵的统一,是真、善与美的融合。他不仅容貌好,且多才多艺,有治国安邦才能和满腹珠玑文章。小说多次以侧写烘托马骥:他歌《弋阳曲》,“满座无不倾倒”;他向罗刹国王“委曲上陈”中国治国之道,国王竟大为“嘉叹”:他在龙宫写的赋,不仅使龙君“击节”称为“有光水国”的“雄才”,且立即招他为驸马。马骥之美,尤在于他那种秉赋了中华民族道德文章之美。他善良而重感情,小说中写他在罗刹国辞官归山村时,村民竟“膝行以迎”,可想而知马骥之得人心。龙宫之豪富,龙女之美而多情,并未曾使马骥“乐不思蜀”,他对龙女说:“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他终于毅然离龙宫,别爱妻,永返故土。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感动的品德!与马骥相得益彰的另一个美的形象是龙女。她自然有很美丽的容貌,“睨之,实仙人也。”但作者极其精明地,惜墨如金地不去具体描写她的仙姿国色,也不去描写他们夫妇之间的鱼水之欢,作者仅用一个“啸咏其下”的细节写他们婚后的生活。——毫无疑问,这个细节很利于表现二人爱情的高层次——作家花力气写的,是她的两段精彩“内心独白”。即其一,当马骥亟望返乡时,她表示:“仙尘路隔,不能相依”,同时深明大义地声明:“妾不忍以鱼水之爱,夺膝下之欢。”她还用一番堂堂正正的大道理鼓励丈夫走上归程:“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龙女送别,是一个封建淑女的典范性行动。其二,是龙女致马骥的长信,以如泣如诉的诗歌般语言,表现了一个忠心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孝顺的媳妇在感情、伦理道德上的心声。龙女是作家心目中贤妻良母的典型。马骥、龙女之美,是封建伦理所要求的美,自然有封建性,例如龙女关于互守贞义而“中馈乏人,纳婢可耳”的话,但他们之间所体现的品格,如为国效力,孝亲育雏,夫妻贞义,却是千百年维系中华民族的美德。最后,《罗刹海市》在艺术上的成就虽然可以从许多方面剖析,如:虚实相生的格局,奇崛而又入情入理的情节,场面的跌宕有趣,语言的明丽典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却似乎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说,《罗刹海市》不论是结撰情节、塑造人物,还是描绘环境,都有意识地将“罗刹国”与“海市龙宫”对比。但明伦曾评道:“平底高栏,橹激如箭;视飓风引去何若?水云幌漾中,楼阁高接霄汉,视黑石墙中楼阁何若?世子目之,谓非异域人,授骑连辔,从与俱归;视以为妖而噪奔者何若?启奏引见,视大臣阻诏何若?玉堂给札,文学进身,砚涤水精,毫挥龙鬣,倚马万言,观者击节;视黑煤涂面,白锦缠头时又何若?东床坦腹,得配仙人,雏女妖鬟,奔入满侧;视门隙中女子何若?人争识面,世尽知名,马上弹筝,车中奏玉;视百僚耳语又何若?”把“罗刹”和“龙宫”从环境到人物,从功名婚姻大事到人间琐事,都进行了对比。“但评”是很能把握作者意蕴的。如前所述,作家是有意识地将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度组合在一起。大而言之,是丑恶现实与美好理想的对比,是假、恶、丑与真、善、美的对比,细而数之,则无处不在对比,无处不在渲染烘托:罗刹国黑石为墙,龙宫四壁晶明,有色调明暗之比;罗刹国以丑为美,人与人之间互相以假面相待,马骥“然不自安”,龙宫世子一见马骥即待之以诚,待之以礼。这是猥琐之邑与礼义之邦的对比;马骥在罗刹国要以煤涂面才能邀宠,在龙宫则以自己堂堂正正面目扬眉吐气。这是邪恶与正派之比;总之,一边是无比的黑暗,一边是耀眼的光明,一边是尔虞我诈、蝇营狗苟,一边是高雅正派,优美和谐。强烈对比产生了艺术魅力。《罗刹海市》有现实的折光式反映,有对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描绘,有优美动人的人物,有油画般的写景,篇末“异史氏曰”又起了画龙点睛作用。《罗刹海市》确是一篇杰作。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推荐。爱诗词网。(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七)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八)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九)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十)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十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十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注释〕 《论语》二十篇,各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为题。 子:古代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习:温习、演习、实习。 说:通“悦”,欣喜、愉快的意思。 朋:同类,志同道合者。一说这里指的是弟子。 愠(yùn):怨恨。 君子:有德者。 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 孝弟: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弟,即悌,音tì。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和讨人喜欢的脸色。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shèn)。 省(xǐnɡ):反省,自我检查。 道:治理。乘(shènɡ):兵车。千乘之国,春秋时大国。 使民以时:使用民力,不违农时。 汎(fàn):同“泛”,广泛。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 贤贤:尊重其才德。 易色:不重容貌。慎终:谨慎地对待送终之礼;追远:追思久逝的祖先。 子禽:陈亢,字子禽。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求之与:主动求得的。 与之与:别人告知的。 小大:小事大事。由之:按照“和”的观念去做。 复:实践诺言。就有道而正焉:按有道者的言行来匡正自己。 无谄:不谄媚于人。 两句诗见《诗经·卫风·淇奥》。〔鉴赏〕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在中华文化典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由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编纂的,但非一人一时所辑成。共二十篇,每篇分列若干章。看似散珠,无所贯串,然而《论语》的“论”字,就含讨论编次的意义。其编次的意图,通过研究文本,还是可以解读的。以首篇为例,历代研究者不断寻绎篇中各章之间的关联。南宋朱熹认为此篇“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朱子语类》卷二十)。他并且认定该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论语集注》)。清代崔述也认为《论语》首篇之大义为教人“学为仁而已矣”,“故首章言学,次二三章即言仁也”(《论语余说》)。《论语》首篇开宗明义就记孔子论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的确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孔子一生为人,乐于学而勤于教。孔子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并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他还教育弟子要“笃信好学”(《泰伯》)。他最担心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述而》),这也是孔子的自勉。另一方面,强调孔子论学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条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仁”的范畴也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则。这不免使人有难以企及的神秘感。所以众弟子问仁颇多,孔子的回答也因人因时而异。然而认为仁者并非天生而就,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学”求“仁”,以“知”达“仁”的这一观点则是始终如一。他还告诫弟子:要想成为仁人君子而不努力学习,“其蔽也愚”(《阳货》)。以“学”求“仁”,有一个由浅入深、就近至远的过程。读者在琢磨本篇所蕴含的孔学这个观点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个是基础道德和道德理想境界的关系。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敬爱父母兄长是实现仁德的第一要求。正如孔子学生有子所说,孝悌为“仁之本”。一个人如能做到“入则孝,出则弟”,那么推而广之,进一步达到“汎爱众”,既欲立己,又能立人,可以推断他最终达到仁德的理想境界并非不可企及。强调孝悌这一基础道德自然是传统社会的要求,但是只要存在家庭,敬爱父母兄长这一美德就必须大力提倡。第二个是“诚信”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提出。本篇有多章谈论诚信问题,应予关注。“信”这一伦理范畴,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贵族以此处理上下等级关系,所以常常“忠、信”并提,要求下对上讲诚信。孔子对诚信思想有很大的突破。他认为人与人交往必须“谨而信”(《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这里的“信”,已拓展为人与人之间必须讲的“信誉”,不只是对上而言。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思想。所以弟子们感到很新鲜,纷纷阐述自己对“信”的理解。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第七章)。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第十三章)曾子更是把“信”作为每日三省的内容之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四章)可见在孔学中,“信”与“孝、悌”一样,也是实践“仁”最高道德原则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道德规范。本篇的重点是论学论仁,以学求仁,而从第十二章以后,又辑入论礼的内容。论述了礼的功用问题:“礼之用,和为贵”(第十二章);讨论了“恭”与“礼”的关系:“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第十三章);提出了“富而好礼”的观点,认为“富而无骄”固然不错,但远不如“富而好礼”层次更高(第十五章)。礼与仁的关系,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问题。本篇尾段引入这一问题,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论述将在第三篇《八佾》中展开。
相见欢朱敦懦。推荐。爱诗词网。朱敦儒《相见欢》朱敦儒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①。倚清秋②。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③。中原乱④。簪缨散⑤。几时收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⑦。江山秋色图(局部)【宋】赵伯驹故宫博物院藏注释①金陵:今江苏南京。②倚:倚栏。③大江:长江。④中原乱:指北宋末年靖康之难,金兵占领中原,北宋灭亡。⑤簪(zān)缨:古代官吏的帽饰,此指代北宋的官员。⑥收:结束乱局,此指收复失地。⑦倩:请托、恳请。过:到。扬州:位于今江苏,此指宋金对峙的前线。鉴赏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上。宋高宗赵构于次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改元建炎,沿黄河一线设防阻止金军南下。十月,宋高宗以金兵南逼为由,从南京迁往扬州(今属江苏),将防线由黄河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高宗建炎元年(1127)秋,朱敦儒南逃至金陵(今江苏南京)时作有本词,上阕写作者登临金陵城楼所见悲凉宏阔的江山秋景,下阕写作者面对国破山河乱的沉痛心情。上阕写得气象宏阔而凄美,悲怆之中有慷慨之音。首二句“金陵城上”“清秋”用浅淡之笔点出时空场景。“上西楼”自是无言,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乌夜啼》)为证;“清秋”自是萧寒,有“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柳永《曲玉管》)为据。无言与萧索,两者烘托出作者沉郁低沉的心境。前人写登楼,如“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三国王粲《登楼赋》),“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唐张继《冯翊西楼》)之类,缺少本词清淡中所夹带的亡国悲凉之音,亦是因时事和个人气质不同使然。上阕末句“夕阳垂地”“大江流”等雄大意象一出,本词便更上一个境界,与杜甫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相通,两者所流露出的感情色彩虽然不同,但在落笔之气势、景象之宏阔上,却堪称伯仲。“万里夕阳”的景色壮美而血红,可是“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残阳渲染的乃是满目疮痍的故国景象,正是“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减字木兰花》)。作者登古都金陵,临邈远之长江,望烽烟之中原,流离漂泊,“故国山河”,“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苏幕遮》),其情感纠缠何其复杂,都统统凝练在寥寥数笔的景致中。柳永有“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两位词人虽寄意不同,但情景却十分相通。上阕写景铺陈渲染悲凉氛围,下阕转入抒情以达胸臆。下阕首三句“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连用三个短句,音节急促,慷慨悲歌之中表达着对故国的无限深情,可谓“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临江仙》)。下阕末句写作者恳请悲风将自己的眼泪吹过前线重镇扬州以问候故土同胞。他泪流纵横,深感恢复旧山河遥遥无期,哀痛中流露出绝望,绝望中留有希望,可谓写得凄婉至极。“扬州”自古繁华,而今却是“悲风吹泪”,今昔对比,更是惹人泣下如雨,再联想到后来词人姜夔过扬州时“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慢》),其辛酸更是难忍了。作者早年隐居故乡洛阳,过着“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朝中措》)的“清都山水郎”(《鹧鸪天《西都作》)式的优游闲雅生活,词风浪漫潇洒、清雅飘逸。此次南渡之变促使朱敦儒逃奔南方,亦促使其词风转向悲壮慷慨、沉郁清丽,亦最终改变其人生方向。本词慷慨苍凉,充满对故国的怀念,是朱敦儒人生转折时期的经典之作。(张伟特)集评清《陈廷焯:“希真词最清淡,惟此章笔力雄大,气韵苍凉,悲歌慷慨,情见乎词。”(《云韶集》)链接宋代的文化名城——扬州。扬州为宋代的淮南东路治所,经济文化繁荣。北宋时工商业虽远不如唐代,但仍为漕运重要转运站,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货物多经此转运,闽、广、江、浙商人亦常在此经商,神宗熙宁年间年商税额达五万余贯。手工业有造船、纺织、铜器打造、印刷、酿酒等部门。朝廷在此设造船场。所产锦、白绫等绸缎与白苎布、铜器、白桃酒享有盛名,销量很大。郊区产稻较多,并产茶叶,种花较盛。芍药尤多,有的园圃多达数万株,不少销往外地。文风兴盛,文字学家徐铉、徐锴等均是当地人,欧阳修、王安石、秦观皆曾在此居住过。风俗喜簪花,多花市之设。南宋时期为南北军事要冲,因遭兵火,经济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咸淳年间穆罕默德十六裔孙普哈丁来此传教,所创仙鹤寺为国内四大清真寺之一。
【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一斗十千的美酒斟满金杯,名贵的珍羞佳肴盛满玉盘。此诗写送别宴席上的情景及诗人的心绪。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不平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自信的精神。【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行路难》系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著”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击柱”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玉盘珍羞直万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一斗十千的美酒斟满金杯,名贵的珍羞佳肴盛满玉盘。此诗写送别宴席上的情景及诗人的心绪。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不平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自信的精神。【全诗】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行路难》系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著”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击柱”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一个冬天的童话。推荐。爱诗词网。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内容概要文革像一场灾难突然降临,空气十分紧张。哥哥罗克把他的一本舍不得烧的日记交给我保管,我却把它丢了。接着,家被抄了,哥哥被押到工厂,母亲被剃光了头也被关押在厂里。我和两个弟弟无家可归。日记惹了祸,我也被拘留,判3年劳动教养。劳教的生活是灭绝人性的艰辛:在一块没有人烟的土地上,13个劳教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强度很大的劳作,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每一个人都在互相盯梢、猜忌、打小报告,日记是没法记了。一个1957年的右派因为把日记藏在被子里被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我把日记藏在炕洞里才幸免于难。就这样胆战心惊地捱过了一个又一个单调而又痛苦的日子。所幸哥哥罗克的来信给我慰藉和力量,赖以支撑着度过了3年的劳教生活。3年后我劳教期满回家探亲,一家人相见,恍若隔世。哥哥罗克还被关着,将受到公审。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担心哥哥的安危。街道的小警察又故意刁难,春节前要赶我和两个弟弟离京,被分到河北临西县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离京,身上又没钱买票,只好扒车。我所到的那个村庄是河北的一个穷村,一天的工分才一毛三分钱,劳动也很艰苦。因为穷,村里有许多光棍。我到后,村里有很多人来给我提亲。这使我想起了在工艺美术学校时的一场夭折了的爱情。刚入学,我就对同班的一个男生产生了好感,但是那个男生却似乎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从来不理我。他与全班的其他女生说话,却从不跟我说话。这使我暗暗认定他是喜欢我的,但只是不敢表露而已。这样过了四年,快毕业了,我终于忍耐不住,主动给那位男生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几天以后,我收到回信,信中表示父母已认可,愿意与我恋爱。于是两个人埋在心里的种子终于在四年后发了芽,并且论及了婚嫁。可是,正当我们憧憬着未来、憧憬着新生活的时候,文革开始了,那男生家里也是大资本家,很快地,就与我失去了联系……过了不久,哥哥罗克被枪决的消息传来了犹若晴天霹雳。这使我万念俱灰。现在,我想得更多的不是有爱情的婚姻,而是有一个窝,一个立足点,把父母兄弟都接出来落户。要生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马克思如是说。我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落户点,经过母亲的一位邻居介绍,他的儿子赵国志在北大荒,那里很富裕,一天的工分值一块多,我决心只身去闯关东。我变卖了母亲给我的一条新裤子和其他一些杂物,带着出卖自己屈辱的钱只身去闯关东。但是要在北大荒落户的代价是必须在当地结婚。在举目无亲的土地上,我只好选择了赵国志,而赵国志也向我求婚了。这样,我终于把户口落在了东北,而且也把父亲与两个兄弟的户口迁到了东北。而母亲还在工作只好留在北京。我嫁给赵国志只是为了能在东北落户,并不爱赵国志。在新婚之夜,赵国志粗暴地凌辱了我,我只好抽剪刀以自卫,并从此洁身自守。谁料到只几分钟的肉体的接触却给我带来了一个耻辱的新生命。十月怀胎的艰辛与母爱的复苏又使我继续与赵国志一起生活。同时两人白手起家也是很不易的,即使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认了,不愿再打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合该出事。哥哥罗克是我心中的偶像与神,偏偏有一个朋友出现了,他的出现打破了我的平静的生活。他就是维盈。他长得极像哥哥罗克。一个风雪之天,维盈和弟弟维力来拜访我,我们俩一见钟情,谈得十分投缘。他成了我倾诉心中的凄苦的好朋友。我不愿离开他。事情的发展有成三角感情之势。我有些敏感,可又以坚决维持与维盈朋友关系为由从容处之。去河上游放排的前夜,我去向维盈告别,长期压抑的感情终于奔放了出来,那一个月光之夜,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光明的月光之夜,也是一个昭示我不祥命运的月光之夜,维盈与我接吻了,维盈再也不是我的普通朋友了,我一向维持的平衡动摇了,处于感情的漩涡之中。我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愿意舍弃自己心爱的孩子和来之不易的家而与维盈结合。赵国志抱着一线将来可能复婚的念头同意与我离婚了。可是维盈这时却退缩了。原来他的母亲坚决反对我们的结合。只是因为我已经结过婚,而且成分也不好。我对维盈很失望,也很怨恨也很想念,我失恋了。曾经有过的全部伤痛又在此时复活了,一起来折磨着我,我决心一死了之,可是哥哥的灵魂又一次拯救了我,他叫我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要热爱生活,我带着经过一场台风袭击后恢复平静的村庄的心情又开始了漫漫的人生之旅……作品鉴赏冬天的童话,从题目上看似乎是要讲述一个在残酷的年代里发生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待读完了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童话,至多也只是一个破灭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在不正常社会中一个人一个女人所走过的轨迹,是一篇控诉自己不平遭遇的檄文,是对自己破灭的爱情之梦的奠祭书。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之作。社会的动乱,必然会使社会各组织解体、换移、重生、再组合,社会各成员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多少家破,多少人亡,多少青春被毁,多少纯洁被伤害,于是当社会甫定之后,便会有许多长歌当哭,哀悼过去的作品产生。纵观中国文学史概莫如此。伤痕文学在1979年出现也极其自然,《一个冬天的童话》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支。作者以凄凉、愤懑的强烈感情,控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弱女子在那个时代里的真实经历,催人泪下。哥哥罗克由于日记等事被押,受到公审,被枪决了。母亲也被关押在厂里。父亲在1957年便被打成右派,在当时也受到监督。“我”和弟弟无家可归,到处流浪。不久,我(罗锦)也因为日记被拘留,判了三年劳教。好容易捱过了这三年非人的劳教生活,还没来得及与家人过一个团圆年,又被赶到河北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爱情夭折了,哥哥也死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罗锦只想有一个窝,为此,她千方百计地只身闯关东,想在北大荒找个落脚点,并把家人接来,以躲是非。为此,她以与她所不爱的赵国志结婚为代价得到了这些。新婚之夜便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她努力让自己适应这种婚姻,与赵国志一起生活。但是维盈的出现打乱了她的生活,当她决定舍弃孩子与维盈结合时,维盈却因家庭的阻力退缩了,罗锦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她想到了死,可她还是挺了过来……文章以真情动人,这是基本常识,可文章真正饱含感情者在文坛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虚情假意,要么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要么抛开感情,以政治代之。伤痕文学之所以引起轰动效应全在一个“真”字。唯有“真”才能动人,唯有动人才有艺术生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成功也全在于一个“真”字。文章写于1974年遇罗克就义4周年前夕,在那样一个恐怖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同时,在本书的献词里作者说:“我用生命写出这些文字,献给我的哥哥遇罗克。”“某些文艺评论上或许写着:这是她——一个女孩子的遗作。”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是作者长期的压抑在瞬间爆发的结果,是感情的肆意渲泄,是金圣叹所谓“怨毒以著书”。是饱含着强烈的真实的感情的作品。文章有了真情自然很好,但并不一定就是好文章了,对情感的毫无节制的使用,便有可能导致文章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也有这方面的毛病:比如对哥哥的怀念,对维盈的感情在文中多次出现,给人的感觉是在说谎或者是说谎的,强烈的情感反而显得不真实了。另外,本文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它的组织故事的结构方式。文章讲述了我在那个时代的长长的一段经历,有劳教,有到河北插队,有去北大荒,要从头讲起来是很费劲的,作者采用了追忆的结构方式,一开始讲罗锦与维盈的相识,罗锦向维盈讲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就把长长的一段浓缩于一点上了。而且,随着追忆的讲述,罗锦与维盈的感情也发展到了不能分离的境界,使故事能够接着离婚开始讲述而不突兀。这种结构方式,出现在80年代初的文坛上,还是显得颇具匠心的。
【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王睿楼船下益州。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浑沌之死。推荐。爱诗词网。《庄子》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④〔时〕常常。⑤〔相与〕相会,在一起。⑥〔甚善〕非常和善。⑦〔谋〕商量。⑧〔德〕恩情。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⑩〔息〕呼吸。(11)〔日〕每天。【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字数:45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