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天际下中流作者

回看天际下中流作者朗读

年代:唐代诗人作者:柳宗元←上一篇:溪居    下一篇: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词简介:这是写于永州的一首抒情小诗,犹如一幅小品画,摄取渔翁生活的几个镜头,表现一种对闲适意趣的向往。第一二句写渔翁的生活。即夜晚住在湘水之滨的西山之上;拂晓时,打水烧火煮饭。这里,作者不说汲“水”燃“薪”,而以“汲清湘”、“燃楚竹”取代,出语不凡,造语新奇,增添了诗意的广阔度和纵深感,仿佛诗中人物有一种古朴孤高的品格。第三四句写景。烟消日出了,应该见到渔翁了,可是“不见人”,人到哪里去了呢?突然“欸乃”一声,响彻在青山绿水之间。这里,仍然是“不见人”而只闻其声。这种“闻其声而不见人”的写法,实属高妙奇趣,展示了一幅山高水远、幽深寥寂的神秘境界。最后两句写作者的观感。回看天边,“欸乃”之声犹在,但小舟已在江上顺流远逝,只有那岩上的白云自由地飘动,仿佛在向小船追去。这里,诗意拓展,自由广阔,益增韵味。

全诗既写出了永州山水深邃飘缈之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自由闲适生活的向慕。实际上,这种向慕是作者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闷情绪的另一表现形式,即以乐写悲之谓也。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yúwēnɡ》《渔翁》.[tánɡ].liǔzōnɡyuán..[唐].柳宗元.yúwēnɡyèbànɡxīyánsù,xiǎojíqīnɡxiānɡránchǔzhú。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yānxiāorìchūbújiànrén,áinǎiyìshēnɡshānshuǐl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huíkàntiānjìxiàzhōnɡliú,yánshànɡwúxīnyúnxiānɡzhú。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夜晚,老渔翁就靠着西岩歇宿;早起,他汲取清澈湘水点燃楚竹。烟雾消散,太阳出山,忽然不见了他的人影,寂静中只听得欸乃一声,山山水水一片碧绿。渔舟顺水飘到中流,渔翁回头遥向天边注目——但见岩上白云片片,正在自由自在地互相追逐。

    【逐句翻译】渔翁夜傍西岩宿,渔翁夜晚傍着西山的岩壁歇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天晓时汲取湘江碧水点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烟雾消散红日冉冉却不见人影,欸乃一声山水绿。忽闻欸乃一声山水顿现出青绿。回看天际下中流,渔翁乘舟下至中流而回望天际,岩上无心云相逐。只见岩上无心的白云似在追逐。

  • ①此句说渔翁清晨汲江水燃竹为柴做饭。清湘,清澈的湘水。潇水在零陵与湘水合流,称潇湘。楚竹,零陵为古代楚地,楚地之竹称“楚竹”。②“烟销”两句谓,烟雾消散西岩已不见渔翁,只有一声渔歌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欸乃,本为象声词,摇橹声,此代指渔歌。渔歌又称棹歌,唐时湘中棹歌称《欸乃曲》(元结《欸乃曲序》)。唐张志和《渔父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③“回看”两句谓渔翁舟入中流,回望水天相连,西岩上的云彩悠然地聚散,仿佛在互相追逐。无心,悠然、随意。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
  • 【集评】宋·苏轼:“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自惠洪《冷斋夜话》)宋·严羽:“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之诗,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沧浪诗话》)明·胡应麟:“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除去末二句自佳。刘(辰翁)以为不类晚唐,正赖有此。然加此二句为七言古,亦何讵胜晚唐,故不如作绝也。”(《诗薮》内编卷六)明·王世贞:“……独苏氏欲去柳宗元‘遥看天际’,朱氏欲去谢玄晖‘广平听方籍’二语,吾所未解耳。”(《艺苑卮言》卷四)明·李东阳:“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论诗者类不免矮人看场之病。予谓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然未敢以语人。儿子兆先一日过庭,辄自及此,予颇讶之。”(《麓堂诗话》)清·沈德潜:“东坡谓删去末二语,余情不尽,信然。”(《唐诗别裁集》卷八)清·王尧衢:“六语内层次无限。”又说:“此篇六句只一韵,亦一体。”(《古唐诗合解·唐诗》卷三)今·喻守真:“作意: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但其主旨却在写景,而神韵独步千古。”“作法:这首诗,苏东坡曾说:‘熟味之,此诗有奇趣,结二语虽不必亦可。’究竟奇趣在什么地方?我们可说全在一个‘绿’字,寻常所谓‘诗眼’,就是指这等字面。试问不用‘绿’字,换一个什么字,才能胜过它?韩昌黎所谓‘六字寻常一字奇。’读者试闭目一想,自然会觉得胜景在目,奇趣荡胸了。”(《唐诗三百首详析》)【点评】此诗纯写渔翁的悠闲生活。东坡谓其有“奇趣”,此言不虚。渔翁夜宿西岩,晓汲清湘,以楚竹为柴,以渔樵为生,不类常人,为人奇;日出烟消,山青水绿,但闻欸乃之声,不见人之踪迹,为景奇;通过渔翁生活典型片断的描写,不仅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还能使人了解到渔翁的生活情趣,恍惚迷离,形神毕现,为文奇。至于后两句的取舍,从作者角度说,他要充分表达自己某种特定心境,无可非议;但从“诗贵含蓄”说,去掉五、六两句,似乎韵味更足。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柳宗元长期被贬谪在南方,集中留下许多描绘南地风土民情的诗篇,这是作者在贬任永州期间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写渔翁闲适自在的生活。首句写渔翁暮宿西岩,即永州的西山。渔人一般白天捕鱼,日晚归家,而这位渔翁逢天晚却不回家,就泊舟西山下过宿了,显然这是位放任自由、潇洒不拘的隐者,而非普通的渔人。诗不仅一开场就把镜头对着主人公,而且也暗示了他的性格特征。一夜无话,放过不提,次句单表渔翁早起晨炊的情景:从湘江汲水,燃起岩上的枯竹。这本是极为平常的生活情景,可是不言水而称清湘,不言枯竹而称楚竹,就使得语句非常新奇别致而富于地方色彩。两句写渔翁夜宿晨兴、随遇而安的适意生活,富有情趣,隐隐透出作者的欣赏、向往之情。南方的早晨,山林水滨常雾气浮漫,所以能听到渔翁汲水燃竹之声,却看不清他的身态容颜。等到日出雾散,本该能看清渔翁的模样了,可是他早已离去,只留下一声渔歌,悠长地回荡于青山碧水之间。“欸(ǎi矮)乃”本是摇橹声,唐代民间有《欸乃曲》,唱渔人生活,诗人这里用来指渔歌。本来渔歌自唱,山水自绿,两者毫无关系,经诗人巧妙的剪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瞬间性并发的效果,好象是一唱渔歌使山水焕然绿遍!“绿”在这里不再是静态的描述,而成了富于动感和突发性的呈现。试闭目一想,真觉得“胜景在目,奇趣荡胸”(喻守真)。由于诗人新奇的构思、写照,渔翁本来平淡无奇的飘泊生活变得富有传奇色彩、富有浪漫的诗意。末二句是想象渔翁泛舟乘流而下的情景,回望天水相连之际,西岩上飘游的白云仿佛也在追随着渔舟。“岩上无心云相逐”是上五下二的特殊句法,“无心云”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云无心以出岫”,这闲适流动的云彩,不仅使画面变得生动,也渲染了自由轻松的隐逸生活情趣。诗人的谪宦生活沉闷压抑,“欲采蘋花不自由”,诗中那孤舟飘泊、来去无踪的渔翁形象,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也流露出他孤芳自赏的寂寞心境。这首诗造语奇妙,构思特独,历来脍炙人口。不过它的结构也有人非议。苏东坡就曾说“此诗有奇趣,结二句虽不必亦可”。从表现的完整来说,的确不要末二句也可以是一首出色的绝句,但那不符合诗人的创作意旨。他不光要写景,写渔父,还要表现自我,末两句正是表现自我的关键。这么来看,末两句还是有必要了。
  • 这是一首非律非绝的古诗,全诗只六句,写出了渔翁自晚及晓的一组活动。西岩,即《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西山是一座“怪特”、“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极富个性的山。渔翁入夜后把渔舟泊在西山之傍,宿于西山之下,天明后,烧火煮水,烧的是高洁的楚地之竹,煮的是清澈的湘江之水。“清湘”、“楚竹”,可说是渔翁雅洁与孤高的性格的具体化,巧妙地透露了作者自己的个性。一个“清”字,则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三四句是一幅足以让人超凡脱俗的画面:太阳出来了,驱散了笼罩江面的烟雾,而烟销雾散之际,刚才还在“汲清湘燃楚竹”的渔翁却突然不见了,随着欸乃一声,在碧绿的倒映着青山的湘水中我们见到了他的身影。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作者把“山水绿”放到“烟销日出”之后,非常真实形象,因为日出之前,江面为雾气所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不可能看到“山水绿”。“绿”,是不可移易的诗眼,喻守真先生引韩昌黎“六字寻常一字奇”来称赞它,未为过喻。末二句写渔翁船到中流,回望西山已远在天际,山上白云缭绕,似在无心追逐。苏轼曾说:“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大概在他看来,前面四句已把渔翁的孤高个性以及他在大自然中的惬意情怀写尽,无须画蛇添足。其实这两句并非蛇足,它以悠悠白云来衬托渔翁惬意自在的情趣,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喻守真先生在《唐诗三百首详注》中说:“这首诗题目虽是渔翁,但主旨却在写景。”这未免隔了一层。作者写景是为了表达他自己雅洁而孤高,处江湖之上而怡然自得的心态。此诗中的渔翁,正象《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一样,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化身。《蔡宽夫诗话》曾拿柳宗元、白居易及陶渊明作比较,说:“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惟渊明则不然。观《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蔡所见诚为有理有据之说,但柳也并非一味地凄恻酸楚,他也有“超世遗物”之时,观此诗可知矣。
  •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的古诗,作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时期。柳宗元身遭贬谪,心情极其苦闷,幸好永州地方自然景色甚美,于是便“自放山泽间”,搜奇探胜,写下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篇,借以抒发孤愤,寄托情怀。柳宗元在这首诗中,写渔翁孤傲自赏,放情山水之间,颇有夫子自道的意味。首句就渔翁夜宿领起全篇,次句写晓炊,三、四句写棹船而去,五、六句写船行江中,悠然自适的情景。通篇的叙事时序一丝不乱,其中也没有运用倒插或逆接的手法,但是读过之后却让人产生了一种起伏跌宕的感觉。开始时还不清楚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后来看到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于这首诗的评语,才稍有所领悟。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冷斋夜话》引)这段话指出了柳宗元这首诗的引人入胜之处,全在于“有奇趣”,所谓“奇趣”,具体说就是以“反常”之语抒“合道”之情。唯其有“反常”之语,故能化熟为生,化平为险,使寻常叙事的笔法顿生波澜。苏轼的这个读后感,数百年来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当然“不必亦可”的说法也曾招致非议,成为文学欣赏中争讼不休的一段公案。“反常合道”在诗中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章法上的“反常合道”,一是造句上的“反常合道”。譬如,一、二句写在晨雾笼罩着的湘江边,听到了汲水声,看到了闪耀的火光,从而推知有渔翁夜宿西山脚下,此时正在燃竹为炊。第三句接着写雾气消散,红日东升,大地万物毕现眼前。按说这时应该是实写渔翁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但作者偏不如此,反而说“烟消日出不见人”,一下子又把读者推向五里雾中,这种章法岂不是有些“反常”?不过这个“反常”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悬念。又如,第四句“山水渌”是“烟消日出”后所见,本不足为奇,然而在句式上“山水渌”却以“欵乃一声”为动因,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新奇了。实际上“欵乃一声”顶上“不见人”而说,交待渔翁已掉船离岸而去。经过这一点醒,“不见人”之“反常”,复归于“合道”(合乎情理),而“反常”与“合道”之间,平添了许多理趣。至于造句方面,作者运用“反常合道”的手段来修辞,大大丰富了诗句的意蕴。如第二句写渔翁晓炊,事情只是打水拾柴生火,非常一般,但作者巧妙地以“清湘”替代饮水,以“楚竹”替代薪柴,说是“汲清湘燃楚竹”,其内涵其情趣便大不相同了。本来这首诗以“渔翁”为题就会使人联想到《楚辞》中的《渔父》篇,这里再以“清湘”、“楚竹”点染,用意遂更加明确。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以后,在湘江边和渔父有过一段对话。屈原谈及被放逐的原因,归结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则劝他“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坚守信念,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摇船而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柳宗元谪居永州,其心情与屈原显然有相通之处,所谓“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就是他内心的独白。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分析这首诗,就能体会到“清湘”、“楚竹”绝非等闲笔墨,而是和屈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屈原孤高脱俗的品格,在这里转嫁给渔翁一身罢了。由此可见,语意在情理之中(“合道”),而遣词在常规之外(“反常”),不仅能给人以新奇感,还会引出联翩的浮想,拓展诗的意境。苏轼评论这首诗“有奇趣”的说法广为后人肯定,但他说末二句“虽不必亦可”却引起了争论。赞同者说:“删去末二语,余情不尽。”(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反对者说:“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这里面自然涉及到“盛唐”、“晚唐”诗高下之争,但我认为对于诗意的理解不同,也是产生纠纷的一个根由。有人认为末二句是写湘水上游景色,句法脱胎于“黄河远上白云间”,“天际下中流”和“无心云相逐”都是渔翁的主观认识。前四句是作者的客观描写,末二句又成了渔翁的主观认识,这中间难免有脱节之嫌,所以持有这种见解的人一般会成为苏轼的拥护者。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泛舟中流,而与无心之云相逐,岂不萧然世外”(唐汝询《唐诗解》),这是说渔翁之船与岩上白云的倒影相追逐,完全是一幅船行中流、轻捷明快的图景。上句的“下中流”指船而言,与前“欵乃一声”相呼应,构成了渔翁自夜宿晓炊至放舟中流的全过程。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再认为末二句是可有可无的了。

  •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

    【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出处】唐·杜牧《金谷园》。【意思】繁盛的往事追逐着芳香的尘埃,消散一空,流水潺潺,春草萋迷,已没有丁点儿尘事的萍踪。夕阳西下,东风传来啼鸟的幽怨,如泣如诉,满树落花凄然飘坠,犹似当年坠楼人的倩影。【全诗】《金谷园》.[唐].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赏析】金谷园是西晋石崇豪华的私人别墅,位于洛阳附近,唐时成为游览胜地。开成元年(836),杜牧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游览这一古迹时写下这首绝句,伤春感昔,借景抒怀。“繁华事散逐香尘”,首句点出感昔的主旨,同时为全诗定下了苍凉的基调。相传石崇曾“屑沉水之香,如粉末,布象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珍珠”(《拾遗记》)。从此可窥见金谷豪奢之一斑。种种繁华都随着香尘事去而化为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流水无情草自春”。用自然之景进一步渲染“繁华事散”。金谷水哪管人世沧桑,依旧无情地流淌着;草木更不解人之悲怆,反而长得茂盛异常,呈现出满园春色。一个“自”字,寄寓诗人多少感慨。这虽是化用“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的诗意,但加上“流水无情”,使语言更加凝重。这情景已够使人伤怀的了,这时偏又传来令人痛楚之声。“日暮东风怨啼鸟”,使伤感又笼罩上一层凄怆的帷幕。日薄西山,残阳如血,园鸟悲鸣,如怨如慕,闻之惊心。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从反面衬托,以“空”字示人之悲;杜牧则从正面落墨,以“怨”字显人之痛,异曲同工。诗人边游边想,金谷一些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件件在脑中闪现。正在这触目皆愁、入耳皆伤之际,想到绿珠,突然瞥见落花,立即水到渠成地咏出结句。“落花犹似坠楼人”。石崇有妓名叫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绿珠坠楼而死。绿珠坠楼是金谷的主要逸事,她之坠楼又是石崇繁华事散的生动体现。诗人瞥见落花,想到如花之人,又从花之落幻化出人之坠,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花落耶?人坠耶?浑然莫辨。现实中的花落成为意念中的人坠,真是想落天外,妙趣天成。绿珠的命运不也就像眼前的落花吗?结句是全篇的高潮,是作者伤春感昔的凝聚点。此句囊括了前三句的主要内容,是繁华事散逐香尘的体现,是流水无情草自春的见证人,日暮是她命运象征,啼鸣难道不是为她悲鸣?还能引起人们无穷遐想,花依然在落,绿珠坠落之事现实中也在不断重演。繁花有尽,红颜命薄,才人运蹇,事虽殊途,理则同归。“犹似”之中既含花落之伤,又蕴对绿珠之同情,更深寓自己牢落不偶的感伤,收到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作者善于捕捉典型事例,以小见大。《赤壁》以二乔的命运虚拟孙曹之霸业,此则以绿珠坠楼,实喻金谷的兴亡,一虚一实,风骚各逞。徐凝也写有《金谷园》诗,说“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把绿珠看成祸水实属偏见,与此诗比起来,立意自有高下。

    ()

    (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

    ()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

    ()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