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朗读

【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彼此远隔天涯,也好像近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全国。古人以为中国四面有海环绕,故称。存:存在。比邻:近邻。比,紧靠。【鉴赏】原诗中有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辅:扶持。三秦:项羽曾将秦地分为三国,分封章邯等三人。“三秦”泛指长安附近关中地方。五津:指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泯江自灌县到犍为一段有五个渡口。津:渡口。风烟望五津:遥望杜少府的目的地,风烟渺茫。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有大海环绕,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现在也指全世界。天涯:天边。歧路:岔路,指离别处。原诗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但却像近邻一样并不疏远。不要因为彼此要分离,就为儿女之情而流泪伤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现今常用来指人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知心朋友,彼此虽然远隔重洋,但却像近邻一样亲近。原诗是一首送别诗,劝人莫为别离而伤心,挚友情深,自然流露。【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朋友间友谊深厚,心灵相通,虽遥隔千万里,也不觉得疏远。[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魏克特夫妇同我们相距万里,心却贴得那么近。(袁鹰《莱茵河畔的拙政园主》)二、用以形容到处都有朋友或亲人,走到哪儿也不感到生疏。[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会找到自己的同胞,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不会感到孤单。(王蒙《别依阿华》)【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杜少府:王勃好友,少府是对县尉的尊称。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县,这里泛指蜀地。②城阙:代指长安,送别之地。辅:卫护。三秦:今陕西一带。项羽灭秦后他将其分封给三个王,故称三秦。③五津:指长江自湔堰至犍江段上的五个渡口,都在蜀中。④比邻:近邻。⑤无为:不要。【全诗鉴赏】这首诗写作者在长安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县尉,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头两句紧扣诗题“送”,点出送别之地和行人将去之处。以“城阙”指代长安,并写出其以三秦为夹辅的地理位置,显得气势宏大。用“五津”泛称蜀地,既和“三秦”相对,又别具一种蜀中多水的地理特色。两地以一“望”字相连,落脚在“风烟”上,描写由长安眺望蜀中,满眼迷蒙,但见风烟杳渺而已,十分遥远。这里没有写一个“别”字,而离别之意和依恋之情自现,由此引起下诗,顺理成章。该诗为五言律诗,首联可以不用对仗,而此联则以工巧的地名对出之,形式严整,声调铿锵,增强了诗的豪迈之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句紧承首联,明写伤别之意。可是作者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所以后句笔锋一转,又来宽慰朋友,表示对方是为了作官,远赴蜀中,而自己也是为了求官,离家来到长安,同是在外作客的宦游之人,这次分别不过是客中送客,用不着悲伤。安慰之意表达得恳挚委婉,亲切有味,既体现了惜别深情,又起到了减轻对方离愁的作用。第三联进一步申述前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友情不会因为形体的分离和空间的隔开而有所削弱;相反,只要彼此是知己,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在感情上仍是贴得很近很近的。此联化用了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但比曹植的诗句更概括、更精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这两警句的运用,提高了全篇的精神境界,突现了诗的主旨。在对仗上,二、三联与首联用工对不一样,用的是流水对,富有变化,既有精整之巧,又有流动之妙,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尾联承接第三联,劝慰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悲伤流泪。这两句从反面否定别离时的儿女之态,在伤别中见豪情,收结得很有余意。梁代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的许多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往往写得缠绵悱恻,悲酸凄苦,而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则意境开阔,气势豪迈,一扫缠绵的儿女之情,反映出当时青年士子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昂扬奋发的风貌,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此诗还初步扫除了齐梁以来诗坛上的绮靡风气,没有华丽的辞藻,柔弱的气息,而是以深挚的感情、精警的语句取胜,表现出爽健清新的艺术美,透露了唐代诗歌革新的最初信息。【点评】首联对仗工整,属地名对。用气势磅礴的语言,写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目的地:三秦拱卫的长安城阙是送别地点,风烟迷茫的蜀川五津是行人的目的地。诗人自长安遥望蜀川,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微露伤别之意。颔联写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同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彼此在飘流中话别,客中送客,既离乡又别友,更增添一段愁绪。颈联奇峰突起,诗的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楚转为豪迈,显出高昂的旋律。诗人认为只要是真正的知己,只要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般。只要心志相通,友谊就不会受地域阻隔的道理,经过诗人的高度概括而成为千古名句。尾联紧接颈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诗意回到送别上来。诗人压抑着离别的愁绪,劝慰杜少府,在离别的岔路口,千万不要像一般的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泪流沾巾。实际上这也是诗人超然洒脱心情的表露。诗人与朋友都是有志之士,都有远大的抱负,那么暂时的离别又算得什么呢?这首送别诗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格调高昂,豪迈超脱,独标高格。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节自《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

()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得“题”的意思。【鉴赏】白居易的这首诗因四个方面的原因而闻名。一是为他青年时期作品。他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现存白氏作品中最早的一首,该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年十五。”而这首作于贞元三年(787),时年十六。二是此诗为应考之作。按科场规定,应试作品限定题目,前加“赋得”二字。这种命题作文,不仅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且体式上的规矩严格,不容易产生佳作,应制诗得以传世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此诗居然在白居易大量作品中,居于显要地位,一直为后世所乐道。三是白居易因此诗而一举成名,由此步入诗坛。据载,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晋谒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打趣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可是当读到投献诗文中的“野火烧不尽”二句,大为激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并为之延誉,遂声名大振(见唐代张固《幽闲鼓吹》与宋代尤袤《全唐诗话》),竟至产生轰动效应。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叙白谒顾事如前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诗名动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论价,日日如是。”四是此诗原意以古原草写别情,本无惊人之处,只是按《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加以衍生而已,可是前四句的“咏草”却不同凡响,无怪乎顾况大为赏识。后世欣赏这首诗,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已不着眼于写别情,而注目于咏草,由咏草获得哲理性启示。诗人原以草为喻,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这种“理语”仍是景语或情语。因为理融于形,如盐入于水,因而不使人觉得抽象概念,反觉得隽永有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上草,郊原上的草,覆盖面很广。离离,茂盛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绿草如茵的芳甸,也就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诗人由起句的景语一下子探入其内在规律,继之以“一岁一枯荣”的理语。由“荣”想到其“枯”,并点明“枯”能转化为现在的“荣”。一年生植物野草,虽然有荣、枯的变化,可是植根于大地,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虽枯仍会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递进一层,从不畏外界凌虐的角度,进一步说明野草的旺盛生命力。野火,秋冬草枯时放哨火。原为古代刀耕火耨时代的习俗。实为烧掉枯的叶茎,既芟锄芜杂,又消灭害虫卵,且可为肥料,都是为了日后草的萌发、生长。这里将“野火”视为焚毁草的力量。野火一烧,成燎原之势,火烈威猛,对于枯草来说,必然是“烧尽”。说“烧不尽”,是“春风吹又生”,因埋于地下的根仍在,从草的生命方面看,是不得“尽”的。枯、荣,写草的茎叶变化;尽、生,写草的体与根关系。草,虽枯仍能荣,虽尽还会生,草生命力的顽强可见。缘草不畏自然界的秋霜冬雪,不怕外力的纵火燃烧,始终能生能荣,且呈“离离”之势,使人可以联想到一切有根柢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能战胜外力,永葆青春的。这首诗诗人意在以春草萋萋喻别情凄凄,一表草盛以示情深,一表草又生以喻情不绝。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往往将诗的前四句提取出来备加赞扬,津津乐道生命不绝、事物无穷的道理。尤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为人常常摘出引用,以说明论点。从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鉴赏来说,前四句与后四句是浑成一体的,而且前四句是为后四句服务的,可是从文学鉴赏的复杂性说,也不排斥截取诗的一部分由原意而引申新义的做法,因此这首抒情诗的部分可以视为哲理性的诗句。

()

【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译注】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洗衣服的村女们回来了;荷叶左右晃动,打鱼的小船穿过荷丛,顺水而下。浣:洗。莲:荷。上下句均为因果倒装的句式,这样更增加了诗的真实性和韵味,富有音乐美。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林中喧声闹语,行人欢步;水上草叶纷披,舟船穿行。亦用以形容乡村安宁祥和的生活情景。[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今天的李坑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场景了……水乡的诗意也许只在我们这些看客浮光掠影的匆匆行走中才得以洋溢,而这里的年青一代,也许仅仅是为了将来不用尽日泡在水中用力摔打着衣服,不用终日播种捕鱼,纷纷离开了这里,到外面去寻找他们眼里更精彩的一切去了。(袖袖《乡关何处——婺源记游》)【鉴赏】竹林中听得一阵喧闹之声,那是浣纱的女子成群结队地归去。看那池塘中莲花微微一颤,是晚归的渔舟悄然而下。诗句描绘了日暮时分人们陆续离开山中的情景。诗人并没有直接看到他人的离去,而是调动各种感官展开联想:先是听觉捕捉到了竹林中的喧闹声,便明白这是浣纱女结伴归去;再是视觉觉察到池塘中莲花的轻轻颤动,便想到这是渔舟在池塘里渐渐飘远。这种别具匠心的写法,使得诗人和其他人不但没有照面,反而像是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读来令人感到其他人的活动不仅没有对山中的宁静产生破坏,反而凸显了山中傍晚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全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诗歌。作者王维。选自《王右丞集》。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在蓝田辋川别墅过着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傍晚雨后山村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隐逸生活的喜悦之情。本诗的写作特色在于景物描绘。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常是“以画法为诗法”的。他精心选取了最富特征的几个镜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运用朴实无华的素描笔法突出地表现,形成了明净的意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动词的对举,也别具情韵。此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中肯。

()

《战国策》

秦王

()

【名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与译文]彩笺,用来题诗或写信的彩色精美信笺。尺素,书写用的白色生绢,长约尺许,故称尺素。这里“彩笺”、“尺素”都是书信的代称。兼提二者,是表示寄情达意的殷切。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寄信给你诉说内心的思念和愁苦,可是你一去杳无音讯,而天地是这样的广阔,谁知你如今究竟在哪里呢?这两句词,表达了居家的思妇望远怀人而又难通音问的惆怅情绪,造语工巧,文字秀美。

()

【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注】沉重而单调的声声戍边更鼓,天边孤雁凄楚而悲凉的鸣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秋夜显得更加冷落寂寥。战事频繁,道路堵塞,阻断人行。白露节的夜晚,遥望空中明月,不禁思念舍弟。古诗中见月思人是常见的题材,而诗人独辟新径,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于景中,本是普天同月,却偏要说家乡月明,足见乡情的深沉【全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赏析】阅读下文,完成1—3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诗。2.从诗中____和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答:_____[题解]第1题。考查文学常识。答案:诗圣律第2题。考查对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的把握。本题承第1题“诗史”。答案:从以下五句中写出两句: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第3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答案: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