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文化

伊斯兰教文化朗读

伊斯兰教,又名回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立的一神教。“安拉”是它的唯一神,信徒称为“穆斯林”,主要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为和平、顺从之意。同世界几大宗教相比,它是后起的宗教,但由于它传播地区广,信徒多,影响大,从而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到公元10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进,伊斯兰教开始在新疆得到了传播,并为喀喇汗王朝逐渐接受。据已失传的《喀什噶尔史》(部分保留在贾马勒·喀尔西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记载,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的第一位首领是萨图克·布格拉汗(?—955)。对于他信仰伊斯兰教的经过,民间有多种传说。有的说,他一次出外打猎,途中遇到一批穆斯林商队正作礼拜。他们对安拉的虔诚,使他肃然起敬。从此他就皈依伊斯兰教了。还有的说,一天夜里,他梦见一神仙下凡对他说:“为了拯救自己的今世和来世,你要皈依伊斯兰教。”他便信奉了。这些传说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其实伊斯兰教当时已在民间传播,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萨图克·布格拉什是怀有政治抱负才接受伊斯兰教的。后来,他的子嗣也都是伊斯兰教虔诚的信仰者。他们把伊斯兰教奉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而且经过长期的宗教战争,使和田地区约于11世纪前后也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据穆斯林史家米尔扎·海答尔《拉史德史》记述,察合台汗国的秃鲁黑·帖木儿在14世纪中叶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个入教的蒙古汗。据传,在他统治时期(1346—1363),新疆有十六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5世纪初,察合台汗国穆罕默德汗统治时期,新疆当时的蒙古人全部信仰了伊斯兰教。这部分蒙古人成为穆斯林后,逐渐维吾尔化,并且最后融于维吾尔族中。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后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取得优势。自此,全疆各地伊斯兰教取代了佛教,成为在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之所以能在新疆扎根,并取得统治地位,与当时新疆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制度同产生此教的阿拉伯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分不开。

伊斯兰教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使得伊斯兰文化在吸取了当时世界上许多高度发展的文化优点之后,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中世纪史上一朵盛开的鲜花。自创建喀喇汗王朝的回鹘人接受伊斯兰教,至今已达千年。今天,占全疆总人口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十个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古兰经》确定下来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教法以及婚姻、丧葬等制度,完全渗透到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文化之中。它们与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是天山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用阿拉伯语下降的“天启”,于是阿拉伯语和书写《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就变成了“神圣”的语言文字,任何国家和地方的穆斯林都必须用阿拉伯语文诵读和书写《古兰经》经文。16世纪前,世界上只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传世。后来各地虽相继出现其他文本的《古兰经》,但诵读时仍只能用阿拉伯语,直到今天依旧如此。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语言和文字开始在新疆流行。目前已发现的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叶尔羌公函、文件,都是古回鹘文和阿拉伯文并用的。用阿拉伯文写作变成了一时的风尚。像11世纪的维吾尔族名着《突厥语大辞典》中的古代突厥语词条及民歌、格言、谚语等,就是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同一时期的另一名着《福乐智慧》,有人认为作者先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然后才有回鹘文抄本的。16世纪后,阿拉伯字母的维吾尔文已成为全疆各地维吾尔人统一使用的文字。

阿拉伯式或中亚式尖拱形洞式门窗、穹窿形大圆屋顶一类的伊斯兰教建筑,在新疆各地随处可见。它们有的是清真寺、麻扎(墓坟)等宗教建筑,有的是一些民用建筑。伊斯兰教特别重视作礼拜,随着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后,作礼拜用的清真寺建筑也随之遍及天山南北。新疆的清真寺有三种:每日作五次礼拜用的普通清真寺、作星期五(主麻日)正午“主麻拜”用的加曼清真寺和节日时作礼拜和活动用的艾提尕清真寺。艾提尕清真寺一般坐落在穆斯林比较集中的大城镇,它的地位使之自然成为当地的宗教活动中心。在伊斯兰教徒心目中,清真寺即神灵之家,所以他们不惜财力物力,竭尽其建筑技艺。一些艾提尕清真寺建筑水平非常高,往往成为本民族或本地区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和代表。这类清真寺中最着名的要属于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清真寺。

喀什艾提尕清真寺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它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和庄严肃穆的色彩等特点闻名中外,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国内外的穆斯林和其他游客。它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民族创建的历史瑰宝之一,已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大寺从建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屡经修建和扩展,才具有今天这样宏大的规模。全寺总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大门楼高约十二米,它的两边各竖有一个十八米高的尖塔,楼顶立有一弯象征伊斯兰教的新月。进入大门是一个大庭园,院内有花木和水池。东南北三面建有经文学校、神职人员的住房等。礼拜大殿是寺院的主体,呈长方形,分为内殿、外殿和长廊三部分,总面积为两千六百多平方米。大殿顶部由一百五十八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成方格状。立柱四角为几何图形,上面刻有民族风格的凸形花纹。整个建筑融阿拉伯与维吾尔族建筑风格于一体,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

如梦令

李清照

()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

记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1)

()

【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处】唐·王维《辛夷坞》【意思】山涧口空寂无人,花儿独自纷纷开放,又相继凋落。涧(jiàn):山间流水的沟。户:出入口。【鉴赏】寂寞的涧户,杳无人烟,这山中美丽动人的辛夷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无息地开花,又无声无息地独自凋零。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落寞孤单的感觉。任凭辛夷花花朵开放得再好,再娇艳动人,也无人欣赏,最终只能逐渐凋零。花落本就让人伤悲,无人欣赏的花凋零更让人难过。花且如此,人何以堪?诗歌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感伤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被压抑埋没的无奈情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间野外阒无人迹,花草自生自灭。[例]幽壑中有一片红红艳艳的山花,远远望去,烂漫至极。我又想起了王维写的《辛夷坞》的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诗句使人于此时此地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花开花落,既没有人赞美它,也没有人为花的凋零而悲伤。(许乐江《楼观台怀古》)【全诗】《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鉴赏】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山水诗尤佳。因他奉佛,又是画家,在山水诗中就注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咏辛夷的诗就颇能代表王维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色彩。辛夷,即木笔树的别称,又有紫玉兰、女郎花、木兰花之称。前两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是写辛夷花开似芙蓉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相近,裴迪在他和《辛夷坞》诗中也说:“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其花开时节在早春,而且是先叶开花,有紫、红两种,其含苞待放时有如笔蘸紫红颜料的毛笔头,向上而立,故有木笔之称。王维这里描绘的着眼点是木末,即树枝上的辛夷花,其色与芙蓉花相近,这一点,不从似笔着眼,也不从女郎花着眼,自有他自己的会意之处。“山中发红萼”辛夷花苞在“山中”发,其色为红,这里“山中”给人空旷之感。接着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辛夷花的红萼所处环境,是山中涧谷,寂寂无人的所在。“纷纷开且落”一句作结,将“无人”的境界进一步深化,深化到连花也“无”的最高境界中。“纷纷”是言其多,“开且落”是那样急促,匆匆而开,匆匆而落;发自山中,落于山中。不为人所开,不为人所落。这是一种多么古朴、宁静的境界,从这一境中我们能体味到什么呢,是为辛夷花“红萼”发而欣喜,为其落而惋惜吗?还是从辛夷花的山中自开自落的变化中对自然和人生有所领悟呢?真令人味之无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王维这里不仅仅是咏辛夷花,而是借此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发,一种对自然界的返朴归真的探求。他不以咏物的细巧精致取胜,而是以物写境,以境喻理,以境达理。这在咏物诗写作中真可以说别具一格,难以企及。当然咏物诗贵在有寄托,但寄托也是各种各样,难求一律。王维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无人的境界,花开花落无人知也无须人知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与物混一的境界。不必欣喜于“红萼发”,不必惋惜于“开且落”。“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好静”的追求不一定限于晚年,以动态写静,动中求静,倒却是王维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追求的境界同《辛夷坞》境界相类。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他辋川别墅的具体处所,还有文杏馆,斤竹岭,孟城坳,华子冈等胜地,他都有吟咏。但就咏辛夷而言,用简炼形象语言将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表现得如此富有哲理,确是大家手笔。

()

唐·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