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韦庄

台城韦庄朗读

韦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1)台城:也称苑城,原是三国时代吴国后苑城,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边上。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曾在此构筑宫殿。此诗为作者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路经金陵时,凭吊古迹时写下的一首怀古诗。作者时年五十二岁,故此绝句可视为夕阳之作。

(2)霏霏:细雨蒙蒙。

(3)六朝如梦:吴、东晋、宋、梁、齐、陈六个朝代好像梦一般消逝不见。

(4)烟笼十里堤:柳树郁郁葱葱,远远望去,绿蒙蒙的,如烟笼罩在十里长堤上。

【赏析心得】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已过知天命之年、屡试不第的诗人路经金陵,凭吊台城,写下了这首怀古绝句。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南方春天,江雨霏霏,纷纷洒洒,连绵不断,江草长势十分茂盛,作者凭吊金陵台城古迹,觉得在此曾作宫殿的六个繁华朝代,就像梦一般消逝不见。如今,只有几只鸟儿在此漫无目的地啼叫,寂寞凄凉,引起凭吊者无限的伤感和悲叹。“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发现,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那台城的柳树却对走马灯般更迭的六个朝代的兴亡盛衰毫不动情,依旧郁郁葱葱,远远望去,绿蒙蒙的,如烟笼罩在十里长堤上。

作者情感丰富,追古惜今,全诗未说哀愁,却让人感到哀愁就夹在霏霏江雨中,缠缠绵绵,欲剪不断。这是因为台城的昨天很可能就是长安城的明天,唐帝国已日薄西山,苟延残喘,改朝换代只是迟早之事。再联系到自己,已过半百年龄,却屡试不第,国家命运和自己的前途渺渺茫茫,叫人怎么不伤感!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诗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

[原文](节选)

()

点击进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杂文中的名篇,它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坟》。

()

僧尼孽海

明刊本《僧尼孽海》正文书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