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朗读

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的、以描写冀中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为中心的、具有独创艺术风格的文学流派。它发端于四十年代的抗日烽火之中、形成于五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生于一九一三年。高中毕业后曾在北京当小职员,一九三六年在白洋淀地区一个小学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一九四一年参加抗日征文“冀中一日”的编选工作。后到延安。一九四五年春,他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成名之作《荷花淀》。作品通过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水乡白洋淀地区广大劳动妇女送夫参军以及自己也走上抗日战场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冀中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无穷的夺取战争胜利的伟力。这篇作品以其独特的风采和清新的韵味,洋溢着白洋淀地区荷叶、荷花的清香、使人爽心悦目。它一发表,就以其深刻的抗日意识,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诗情画意博得了抗日根据地广大读者的欢迎。

到了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负责报刊编辑工作。他将自己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前后所写的几十篇短篇小说和散文编为《白洋淀纪事》出版;不久,又发表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两种思想尖锐斗争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后来,又出版了以河北的高阳、蠡县农民暴动为楔子的,表现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政权,反映冀中劳动人民觉醒进步过程和战斗情绪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这些作品,作者以非常富有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白洋淀地区的风俗图,既充满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蔑视,又洋溢着对党和抗日军民的歌颂;既充满对落后的错误思想的鞭斥,又激荡着对新事物的爱的激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这些作品,确立了孙犁作为一代名家的地位。这些作品,也深深地吸引了一批青年作者,他们学习和模仿孙犁的创作。另一方面,孙犁以《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为阵地,热心培养青年作者。他不仅选发其习作,而且通过改稿、交谈、通信、办学习班、讲课等方式,对青年文学爱好者进行坚持不懈的创作指导。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不久便在天津、保定、北京一带,涌现出刘绍棠、韩映山、从维熙,房树民等青年作者,形成了以孙犁为中心的作家群。这就形成了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是:

第一,从白洋淀和冀中农村生活中汲取和提炼题材。孙犁写白洋淀,写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的农村生活,他是这些地区的农村生活的歌唱者和描绘者,他的散文和短篇、中篇、长篇小说都没有离开过这些地区。刘绍棠说他“只想住在我的运河家乡的泥棚茅舍里”写小说,为什么呢?他说:“我喜欢农村的大自然景色,我喜欢农村的泥土芳香,我喜欢农村的安静和空气清新,我更热爱对我情深义重的乡亲父老兄弟姐妹们。”韩映山则一直写白洋淀,他称自己的作品“就象淀边初拱土的苇锥锥”,是它们的“一枝片叶”。由于题材的一致,使他们共同显示出富于白洋淀地区的泥土特色。

第二,挖掘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美,歌唱美,是荷花淀派作家们共同的美学追求。孙犁说:“人天生就是喜欢美的”(《画如梦》),“作家永远是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的卫道士”(《文字生涯》);刘绍棠说:“是孙犁同志的作品,唤醒了我对运河家乡的母子连心的深情,打开了我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美学眼界。”(《开始了第二个青年时代》)从维熙更说得具体明确:“文学有一个强大的内涵,那就是——美”。还由于他们对美有着共同的认识,因而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荡漾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请看孙犁《荷花淀》中对白洋淀水乡自然美的描写: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恬淡的色彩,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水乡夏夜迷人的景色。这是写景,也是写人,写情。试想在这明洁的月夜,女人编着席子等待晚归的亲人,这情景本身就是淳美的,深厚的。加上银白的湖水,透明的雾,清新的荷叶荷花香,优美的湖光水色将人、情和谐地统一了起来,衬托出主人公淳厚、深挚的心灵美。

第三,将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气息结合起来。荷花淀派的作家们善于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将精细的描绘和大胆的抒情结合起来。孙犁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他常常教育文学青年不要只写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只捕捉那些浮光掠影的所谓“美”的或有“诗意”的东西,而应把时代精神和人民的高尚优美的思想感情注入到艺术形象中去。刘绍棠的《布谷鸟歌唱的季节》反映了五十年代初期互助合作运动中,运河滩上的农民集体主义思想和私有观念的斗争,歌颂了农村基层干部春枝象那春夜歌唱的布谷鸟一样,日夜为合作社操劳的忘我工作的精神。这篇小说围绕合作社与单干户麻宝山换地引水开渠的事件,描写是细致的,但处处又流露出对生活美的揭示和歌颂。

荷花淀派的作家们是十分注意作品的内容的,但他们从不贴革命的标签,决不将作品作为图解政治的传声筒。孙犁说:“我写东西要离‘政治’远一点,这个‘政治’应该是加引号的。我的意思是,我不在作品里交待政策,不写一时一地的东西。但并不是说我的作品里没有政治。”(《语重心长话创作》)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是有感情有形象的,是将情和景、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令人生厌的概念化的东西和脱离艺术的政治的喧嚣。

第四,质朴自然、含蓄凝炼,富有强烈抒情味的语言风格。荷花淀派作家的语言犹如白洋淀的芦苇,大运河的涛声,是那样质朴清新,县有强烈的抒情味。再以《荷花淀》中一段人物对话为例: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五句找借口、寻托辞的对话,多么含蓄凝炼地表现了四个青年妇女害羞而又巴望探视丈夫的心理啊!至于说《芦花荡》里用质朴的语言对芦花荡的描写,更形成了诗的意境。故有人称荷花淀派的小说为“诗的小说,小说的诗”。这是对他们语言风格的最高赞誉!

一九五七年,刘绍棠、从维熙被打成右派清除出文学创作队伍,韩映山等因“左”的思潮而不能尽情抒写,这样,这个五十年代中期已初具规模的文学流派便受到影响而削弱。直到粉碎“四人帮”,社会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之后,刘绍棠、从维熙等恢复了名誉和创作活动,并继续向孙犁请教,加上韩映山等人的不断努力,这样,荷花淀派又蓬勃复生,而且在艺术风格上还有所前进和更新。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如梦令

李清照

()

【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出处】唐·杜甫《月夜》。【译注】今夜鄜州明月当空,只有你一人在闺房中独自仰望。遥想我那可怜的年幼儿女,还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爸爸。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作者妻小留居鄜州。闺:女子的卧室。未解:不懂得。忆:想念。【鉴赏】鄜:读作fu。鄜州:即今陕西富县。闺中:是指闺房中的妻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杜甫把家人安置在鄜州,自己一个人前往灵武(此时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途中被安禄山的军队俘获,押往长安。这首诗便是杜甫在长安面对明月,思念妻女所写的。这几句诗语译成白话是这样的:今天晚上的鄜州,只有我妻子一人在那儿独自看着月亮;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怜惜那四个小儿女,他们还不懂得想念我这沦落在长安的爸爸。在外流浪的男子,作客异乡,想念妻儿,最爱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四句诗,感受也最为深刻。【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女子独守空闺,思念丈夫,而幼小的儿女并不理解。[例]想到这里她不禁眼眶湿润了,这倒不是悲自己的身世,她可怜怀里的孩子,又操心安林的事业和身体。……今天月下独思,不禁想起杜甫的那首《咏月》诗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梁衡《路,该这样走》)【全诗】《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释】①鄜(fu)州:今陕西富县。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女所在之地。②闺中:指妻子。③二句既点出上句“独看”的内心活动是“忆长安”,又进一层说明“独看”不仅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而且因为身边的儿女年小,还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或者说小儿女还不能理解母亲思念长安的感情。④二句想象妻子看月久,思念深,以致云鬟被夜雾沾湿、玉臂被月光照冷而自己不觉得。清辉:月光。玉臂:洁白的手臂。⑤二句意谓何时才能两人团聚并倚在透明的窗帘边共同赏月,那就月光双照而泪痕消失了。虚幌:透明的薄幔。“双照”与前“独看”对应。【赏析】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奔蜀。七月,肃宗李亨即帝位于灵武。杜甫把家眷安置在鄜州(鄜:读fu,鄜州即今陕西省富县。)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幸被叛军截获,掳到长安。这首诗就是同年八月在长安所作。这是一篇抒写离情的诗作。题为《月夜》,句句从月色中照出。首联诗人设想闺中的妻子正在“独看”“鄜州月”,衬托出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颔联借小儿女点出妻子是因“忆长安”而望月,并加深了“独看”的含意:不仅因为丈夫不在而“独”,也因为小儿女“未解”而“独”。颈联想象妻子夜深不寐、独自望月怀人的情形,写得逼真感人,进一步表达出二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以希望之辞收束全篇。全诗构思巧妙,词语精工,情致曲折缠绵,遂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如黄生所云:“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

【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

【诗句】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出处】唐·杜甫《洗兵马》。【意思】怎么能找到一位壮士,挽来天河的水,洗干净铠甲和兵器,永不使用。天河:银河。【鉴赏】安得:怎么能够。挽:牵引;导引。天河:银河。甲兵:盔甲和兵器。此联的意思是:怎么能得到一位膂力过人的人,把银河里的水引下来,洗净兵器,永远不再动用!后用来表达一种制止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用法例释】用以表达停止战争,实现永久和平的愿望。[例]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努力是为了实现杜甫诗中“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的和平主义理想,寻求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高洪《中日友好有大局人间正道是沧桑》)

()

【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意思】杨贵妃回头转眼一笑,便生出百种媚态,皇宫里面所有的妃嫔与她相比都黯然失色。回眸(móu):回头转眼看。六宫:妃嫔们的住处。粉黛:妇女的化妆品,代称妇女。【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女子姿色出众,千娇百媚,相形之下,其他女子黯然失色。[例]有一个女孩名叫喜巧,她的美貌无法形容。借用古人之词,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赵大河《隐蔽手记》)二、用以比喻人或事物十分出色,同类者相形见绌。[例]北欧国家的水果,号称从世界各地选最好的运来,说实话,货架上的李子,我连正眼都不想瞧一下。家乡的大水李那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彭匈《家乡果品》)

()

【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

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