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生民,时维姜嫄。①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②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④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⑤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⑥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⑦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⑧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⑨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⑩鸟乃去矣,后稷呱矣。(11)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12)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13)蓺之荏菽,
荏菽旆旆。(14)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15)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16)茀厥丰草,种之黄茂。(17)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18)即有邰家室。(19)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20)恒之秬秠,
是获是亩。(21)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22)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23)释之叟叟,
烝之浮浮。(24)载谋载惟,取萧祭脂。(25)取羝以,载燔载
烈,以兴嗣岁。(26)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27)上帝居歆,
胡臭亶时。(28)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29)
【注释】①厥初:其初。生民:生出周人的。民:人,此指周人。时:是。姜嫄: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帝喾之妃,周始祖后稷之母。②克:能,善于。禋(yin阴):一种野外祭神的仪式,以火烧牲,使烟气上冲于天。弗无子:除去无子之灾。弗,通“祓”,除灾。③履:践踏。帝:天帝。武:足迹。敏:通“拇”,足大趾。歆:心有所感之态。攸:语助词。介:通“界”,指分隔居住。止:休息。④载:语助词。震:通“娠”,怀孕。夙:通“肃”,指姜嫄怀孕后生活严肃。⑤诞:发语词。弥:满。先生:头生,头胎。如达:如,而。达,滑利。⑥不坼不副(pi僻):生产时产门没有破裂。坼,裂开。副,破裂。菑:同“灾”。赫:显示。⑦不康:不安。居然:安然。⑧置:弃置。腓(bi逼):通“庇”,庇护。字:慈爱。⑨会:恰逢。⑩覆翼:用翅膀遮盖。(11)呱(gu姑):小儿啼哭。(12)实:是。覃(tan谈):长。訏(xu圩):大。载:充溢。(13)匍匐:手足着地爬行。岐:知。嶷:识。(14)蓺:种植。荏菽:大豆。旆(pei配)旆:茂盛的样子。(15)禾役:即“禾颖”,禾穗。穟(sui碎)穟:禾穗丰硕下垂的样子。幪幪:茂密的样子。瓞(die迭):小瓜。唪(beng)唪:果实累累的样子。(16)穑(se):稼穑,指种植五谷。相:助。道:方法。(17)茀:拔除。黄茂:嘉谷。(18)方:指谷种刚刚吐芽。苞:指渐渐含苞。种:短,指禾苗初出尚短小。褎(you又):禾苗渐渐长高。发:禾茎挺拔舒展。秀:结穗。坚:谷粒灌浆饱满。颖:谷穗沉甸下垂。栗:犹言“栗栗”,指谷穗众多。(19)即:往,到。有邰(tai台):氏族名,其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词头。(20)降:上天赐予。秬(ju居):黑黍。秠(pi批):黍的一种,一壳两米。穈(men门):赤苗嘉谷。芑(qi起):白苗嘉谷。(21)恒:通“亘”,遍,满。获:收割。亩:堆在田里。(22)任:肩挑。负:背负。肇:始。(23)揄(you由):舀出。簸:扬弃糠皮。蹂:通“揉”,用两手反复搓。(24)释:淘米。叟叟:淘米的声音。烝:通“蒸”。浮浮:蒸气上扬。(25)谋:计划。惟:考虑。萧:香蒿。脂:牛肠间的脂肪。(26)羝:公羊。軷(bo):剥,剥羊之皮。燔:把肉放在火中烧炙。烈:把肉串起来架在火上烤。兴:兴旺。嗣岁:来年。(27)卬(ang昂):我。豆:古代一种盛肉的木制高脚碗。登:盛汤用的陶制碗。(28)居:安,一说为语助词。歆:飨,享受。胡:大。臭(xiu秀):香气。亶(dan胆):确实。时:善,美好。(29)庶:幸,希冀之词。
【译文】谁人生下周祖先?她的名字叫姜嫄。如何生下周族人?全靠祈祷祭上天,无子之灾得幸免。脚踩天帝拇趾印,独处静养心诚虔。妊娠之后恭谨肃,娇儿生下勤养育,此即后稷周祖先。怀孕足月日期满,头胎生子好顺当。产门不裂也不破,无灾无难人平安,可见神异不寻常。天帝受惊心不宁,姜嫄害怕祭祀忙,终于平安生儿郎。把他丢在小巷里,牛羊仁慈庇护他。把他丢在树林间,樵夫伐木救了他。把他放在寒冰上,鸟翼覆盖温暖他。后来大鸟飞离去,后稷这才哭哇哇。哭声既长声又大,充满道路人惊讶。后稷刚刚会爬行,就已开窍有智慧,自寻食物显奇能。稍长还会种大豆,长势茂盛真喜人。种出禾穗沉甸甸,种出麻麦密又匀,大瓜小瓜数不清。后稷擅长种庄稼,助苗生长有办法。不厌其烦除杂草,播下良种长得早。先是抽芽后含苞,由短到长节节冒,茎杆挺拔结穗多,颗粒饱满成色好,禾穗沉甸产量高,定居邰地安家了。上天赐给好谷种:黑秬双秠是佳黍,红糜白芑是上品。遍地种上秬和秠,收割完毕堆田里。到处种上穈和芑,又挑又背不停息,归来神前忙大祭。要问祭祀怎样祭?有的春米有的舀,有的搓米有扬糠。水中淘米声嗖嗖,热气腾腾蒸饭香。开祭大典共谋划,用艾烧脂味芬芳。宰杀公羊剥去皮,又烧又烤供神享,以求来年更兴旺。我用碗盘装祭品,木碗陶盆全用上,香气弥漫升满堂。天帝降临来安享,香气诱人美美尝。后稷开创祭祀礼,无灾无悔免祸殃,流传至今好风尚。
【集评】《毛诗序》:“《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七)
汉·司马迁:“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而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史记·周本纪》)
宋·朱熹:“姜嫄出祀郊禖,见大人迹而履其拇,遂歆歆然如有人道之感。于是即其所大所止之处,而震动有娠,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周公制礼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以推本其始生之祥,明其受命于天,故有以异于常人也。然巨迹之说,先儒或颇疑之。”(《诗集传》卷六)
明·孙鑛:“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兼貌其状,描摹入纤,绝有境有态。”(《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
清·俞樾:“初不言其弃之由,而卒曰后稷呱矣。盖设其文于前,而著其义于后,此正古人文字之奇。”(《群经平议》)
清·皮锡瑞:“古文说,圣人皆有父,以姜嫄、简狄皆帝喾之妃。如其说,则殷周追尊自当妣祖并重,何以周立先妣姜嫄之庙不祀帝喾?《生民》等诗专颂姜嫄有娀之德不及帝喾?《仪礼》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如古文说,稷契皆有父,而作诗者但知颂稷契之母而不及其父,得毋皆禽兽乎?古文似正而非,今文似奇而是。”(《经学通论》)
【总案】这是一篇美丽的神话,它稚拙而又颇富想象力地叙说了一个周人祖先后稷诞生的奇异故事;这又是一篇伟大的史诗,它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农业文明发生发展的恢宏图景。姜嫄履天帝趾而生后稷,自然不可信。但它说明远古人类已在思考生命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一个庄严而又神秘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命现象,但他们已经直觉地认识到生命必须依托于母体才得以产生,至于母体何以会受孕生子,则尚在朦胧之中,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篇履迹感孕的神话。撩开这层神奇的幻纱,我们今天的人当然知道,那不过是一个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诗中关于后稷一再被弃的描写,可以想见人类最初对于神秘的生命现象产生的不安和惶惑,也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类能够走到今天.该是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风险,是一个多么艰辛而又悲壮的历史过程。诗的作者虽然把发展农业生产归功于后稷,但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这里所描写的其实是我们祖先共同创造农业文明的伟大斗争的一个缩影,而后稷则可能是其中一位有着开创之功的筚路蓝缕者,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他。全诗神话与现实相结合,既有瑰丽多姿的铺张扬厉,又有生动细腻的描摹刻画,读来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和人类的崇高感。
红糜。推荐。爱诗词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①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②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④诞弥厥月,先生如达。⑤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⑥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⑦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⑧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⑨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⑩鸟乃去矣,后稷呱矣。(11)实覃实訏,厥声载路。(12)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13)蓺之荏菽,荏菽旆旆。(14)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15)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16)茀厥丰草,种之黄茂。(17)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18)即有邰家室。(19)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20)恒之秬秠,是获是亩。(21)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22)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23)释之叟叟,烝之浮浮。(24)载谋载惟,取萧祭脂。(25)取羝以,载燔载烈,以兴嗣岁。(26)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27)上帝居歆,胡臭亶时。(28)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29)【注释】①厥初:其初。生民:生出周人的。民:人,此指周人。时:是。姜嫄: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帝喾之妃,周始祖后稷之母。②克:能,善于。禋(yin阴):一种野外祭神的仪式,以火烧牲,使烟气上冲于天。弗无子:除去无子之灾。弗,通“祓”,除灾。③履:践踏。帝:天帝。武:足迹。敏:通“拇”,足大趾。歆:心有所感之态。攸:语助词。介:通“界”,指分隔居住。止:休息。④载:语助词。震:通“娠”,怀孕。夙:通“肃”,指姜嫄怀孕后生活严肃。⑤诞:发语词。弥:满。先生:头生,头胎。如达:如,而。达,滑利。⑥不坼不副(pi僻):生产时产门没有破裂。坼,裂开。副,破裂。菑:同“灾”。赫:显示。⑦不康:不安。居然:安然。⑧置:弃置。腓(bi逼):通“庇”,庇护。字:慈爱。⑨会:恰逢。⑩覆翼:用翅膀遮盖。(11)呱(gu姑):小儿啼哭。(12)实:是。覃(tan谈):长。訏(xu圩):大。载:充溢。(13)匍匐:手足着地爬行。岐:知。嶷:识。(14)蓺:种植。荏菽:大豆。旆(pei配)旆:茂盛的样子。(15)禾役:即“禾颖”,禾穗。穟(sui碎)穟:禾穗丰硕下垂的样子。幪幪:茂密的样子。瓞(die迭):小瓜。唪(beng)唪:果实累累的样子。(16)穑(se):稼穑,指种植五谷。相:助。道:方法。(17)茀:拔除。黄茂:嘉谷。(18)方:指谷种刚刚吐芽。苞:指渐渐含苞。种:短,指禾苗初出尚短小。褎(you又):禾苗渐渐长高。发:禾茎挺拔舒展。秀:结穗。坚:谷粒灌浆饱满。颖:谷穗沉甸下垂。栗:犹言“栗栗”,指谷穗众多。(19)即:往,到。有邰(tai台):氏族名,其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词头。(20)降:上天赐予。秬(ju居):黑黍。秠(pi批):黍的一种,一壳两米。穈(men门):赤苗嘉谷。芑(qi起):白苗嘉谷。(21)恒:通“亘”,遍,满。获:收割。亩:堆在田里。(22)任:肩挑。负:背负。肇:始。(23)揄(you由):舀出。簸:扬弃糠皮。蹂:通“揉”,用两手反复搓。(24)释:淘米。叟叟:淘米的声音。烝:通“蒸”。浮浮:蒸气上扬。(25)谋:计划。惟:考虑。萧:香蒿。脂:牛肠间的脂肪。(26)羝:公羊。軷(bo):剥,剥羊之皮。燔:把肉放在火中烧炙。烈:把肉串起来架在火上烤。兴:兴旺。嗣岁:来年。(27)卬(ang昂):我。豆:古代一种盛肉的木制高脚碗。登:盛汤用的陶制碗。(28)居:安,一说为语助词。歆:飨,享受。胡:大。臭(xiu秀):香气。亶(dan胆):确实。时:善,美好。(29)庶:幸,希冀之词。【译文】谁人生下周祖先?她的名字叫姜嫄。如何生下周族人?全靠祈祷祭上天,无子之灾得幸免。脚踩天帝拇趾印,独处静养心诚虔。妊娠之后恭谨肃,娇儿生下勤养育,此即后稷周祖先。怀孕足月日期满,头胎生子好顺当。产门不裂也不破,无灾无难人平安,可见神异不寻常。天帝受惊心不宁,姜嫄害怕祭祀忙,终于平安生儿郎。把他丢在小巷里,牛羊仁慈庇护他。把他丢在树林间,樵夫伐木救了他。把他放在寒冰上,鸟翼覆盖温暖他。后来大鸟飞离去,后稷这才哭哇哇。哭声既长声又大,充满道路人惊讶。后稷刚刚会爬行,就已开窍有智慧,自寻食物显奇能。稍长还会种大豆,长势茂盛真喜人。种出禾穗沉甸甸,种出麻麦密又匀,大瓜小瓜数不清。后稷擅长种庄稼,助苗生长有办法。不厌其烦除杂草,播下良种长得早。先是抽芽后含苞,由短到长节节冒,茎杆挺拔结穗多,颗粒饱满成色好,禾穗沉甸产量高,定居邰地安家了。上天赐给好谷种:黑秬双秠是佳黍,红糜白芑是上品。遍地种上秬和秠,收割完毕堆田里。到处种上穈和芑,又挑又背不停息,归来神前忙大祭。要问祭祀怎样祭?有的春米有的舀,有的搓米有扬糠。水中淘米声嗖嗖,热气腾腾蒸饭香。开祭大典共谋划,用艾烧脂味芬芳。宰杀公羊剥去皮,又烧又烤供神享,以求来年更兴旺。我用碗盘装祭品,木碗陶盆全用上,香气弥漫升满堂。天帝降临来安享,香气诱人美美尝。后稷开创祭祀礼,无灾无悔免祸殃,流传至今好风尚。【集评】《毛诗序》:“《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七)汉·司马迁:“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而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史记·周本纪》)宋·朱熹:“姜嫄出祀郊禖,见大人迹而履其拇,遂歆歆然如有人道之感。于是即其所大所止之处,而震动有娠,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周公制礼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以推本其始生之祥,明其受命于天,故有以异于常人也。然巨迹之说,先儒或颇疑之。”(《诗集传》卷六)明·孙鑛:“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兼貌其状,描摹入纤,绝有境有态。”(《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清·俞樾:“初不言其弃之由,而卒曰后稷呱矣。盖设其文于前,而著其义于后,此正古人文字之奇。”(《群经平议》)清·皮锡瑞:“古文说,圣人皆有父,以姜嫄、简狄皆帝喾之妃。如其说,则殷周追尊自当妣祖并重,何以周立先妣姜嫄之庙不祀帝喾?《生民》等诗专颂姜嫄有娀之德不及帝喾?《仪礼》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如古文说,稷契皆有父,而作诗者但知颂稷契之母而不及其父,得毋皆禽兽乎?古文似正而非,今文似奇而是。”(《经学通论》)【总案】这是一篇美丽的神话,它稚拙而又颇富想象力地叙说了一个周人祖先后稷诞生的奇异故事;这又是一篇伟大的史诗,它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农业文明发生发展的恢宏图景。姜嫄履天帝趾而生后稷,自然不可信。但它说明远古人类已在思考生命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一个庄严而又神秘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命现象,但他们已经直觉地认识到生命必须依托于母体才得以产生,至于母体何以会受孕生子,则尚在朦胧之中,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篇履迹感孕的神话。撩开这层神奇的幻纱,我们今天的人当然知道,那不过是一个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诗中关于后稷一再被弃的描写,可以想见人类最初对于神秘的生命现象产生的不安和惶惑,也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类能够走到今天.该是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风险,是一个多么艰辛而又悲壮的历史过程。诗的作者虽然把发展农业生产归功于后稷,但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这里所描写的其实是我们祖先共同创造农业文明的伟大斗争的一个缩影,而后稷则可能是其中一位有着开创之功的筚路蓝缕者,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他。全诗神话与现实相结合,既有瑰丽多姿的铺张扬厉,又有生动细腻的描摹刻画,读来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和人类的崇高感。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合抱之木。推荐。爱诗词网。【注释】选自《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两臂围拢那么粗。形容树木粗大。毫末:极细微。指刚刚萌芽的小树。累土:一筐一筐土累积起来。【赏析】老子主张,防止祸患产生应在其没有发生之前,或刚发生之际。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成于细小的树苗;九层的高台,兴起于一筐筐泥土;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起步。老子认为,合抱的大树,生成于细小的树苗;九层的高台,兴起于一筐筐泥土;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起步。老子以此说明,事物是由小到大,由弱而强的。当祸乱刚出现苗头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当坏事尚处在脆弱微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平时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就能在祸乱发生之前及时消除。
声声慢原文。推荐。爱诗词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作品,是她的名篇之一。金兵南侵,国家亡破,丈夫死去,家庭离散,一个孤独无依的寡妇,在战乱穷愁的生活中,真是有抒写不尽的悲痛,驱遣不完的哀怨。当时的李清照,没有办法不如此地“凄凄惨惨戚戚”。寒暖不定的秋天,自己很难生活,几杯淡酒,抵不住晚上的冷风,当年“雁字回时”,捎有丈夫来信,可今年要托它给丈夫捎信,已因人亡事变,不再可能。眼前唯见黄花憔悴,梧桐泣雨,一个人坐守窗前,怎能挨得到黑夜,听得了雨滴梧桐?这般情景,用一个“愁”字怎能抒写得尽?这首词以奇笔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诗音。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后夫妇渡淮南奔;国家不幸家难幸,在丈夫赵明诚死后,她只身飘泊江南,流离失所,情景极其悲惨。她所经历的生活中,国家的、家庭的、个人的,全是失去的记录,国土、家物、丈夫、收藏、希望、快乐……失去的实在是太多了,所剩的仅有愁苦,多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地步。一切可以宝贵和值得留恋的东西,都失去之后,心中总感到“空牢牢”的,要问寻找什么,因为所失太多,一句两句还说不清楚。这时要说心中情境,只有“寻寻觅觅”最为合适。李清照失去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在“寻寻觅觅”中可以得到的,特别是家破人亡的遭遇,那是无法挽回的,她每日孤独的生活环境,使她的心境从内到外地感到凄凉,这种心灵上的体验,变成具有深含厚蕴的文字,就是“冷冷清清”,这是在无可指望的寻求动作之后的一种外境的心感。但在词中的地位,它主要是表现情境气氛,这种气氛一旦形成,并环绕人心,就会造成心理上强烈的凄惨哀伤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就是这种沉重、杂错心理状态的体验性的揭示。这十四个叠字,字字无虚张,其自然妥贴,蕴情深厚,向来受到人们的称誉。在心情上有了这重重的失望、冷清、凄惨、悲愁感之后,它们还要在人的心田上随现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滋生蔓延,以致旧有新添完全交汇一起,不可解脱,不可忍受。首先是秋来时的寒近风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位有多般不幸遭遇的女作家,心情脆弱而又无比敏感,外在的一切变化对她具有特殊作用力,她内在感受中的那十四个叠字,每一个都象触一根而全响应的心弦,“乍暖还寒”气候,使比黄花还瘦的身体消受不了。而要支撑身体,安慰病苦,以淡酒来浇浓愁,“三杯两盏淡酒”,刚入愁肠,就被凉秋的急风吹尽,剩下的还是那难以将息的病体和无法消退的愁情。正是在这急风消淡酒,病体苦愁情的时候,心弦上又被外力狠重地一击,诸弦同发一声裂响,这就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阵横空,鸣声清苦,好熟悉的节候的信使,好熟悉的哀怨的叫声,它们从北而南,正是自己当年流亡江左的方向路线,特别是丈夫在世之日,也曾以它的来去为约期,传书递意,可今天是旧友重逢,再写信也传无递处,所余唯有极度伤心和难禁的绝望。这时李清照甚想摆脱这种粘滞的愁情,岂知她的愁情已经积于心并又化于物了,因而心志不改,愁不能销,物色不移,情不能禁。她到窗外庭院中,见满地菊花堆积,憔悴损弃,无可采取,不由得同命相怜,想菊残人惨,悲叹满地西风,零落无依。在秋风欺病体,淡酒惹浓愁,归雁叫伤心,残菊助憔悴的生活氛围里,人不堪悲苦,想教时间快一点过去,让眼前所见所闻所想所恶的一切,都消失在黑暗当中,以便在睡乡中不了了之,可是这白天向黑夜过渡的路是那么远,脚步是那样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人们习惯上都以为黑天是从远处走向窗前,然后跨进室中,李清照此时心中再别无期待了,她在窗前竟等待和迎接起那可怕的黑暗来。可就是对一切人都同等赐予的东西,也因她的特别需要而有意延缓了脚步,可是一旦迎来了黑夜,一个人又怎么能消受得了呢!果然黑天来了,还带来了另外一种更助秋愁之物——连绵的凉秋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梧桐细雨落在窗前,给心中的最后一点“寻寻觅觅”也造成失望的收场。它使凝聚在心中的那些“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更加扩延,与那“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掺杂搅拌,带着它们挨入黄昏,那时人进夜里,雨滴心头,凭经验可以料想那黑夜将会是怎样的虚空,那虚空又会是怎样的难耐?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这位女作家的这种情境,如用一个“愁”字来形容,那简直是太浅薄无力了!李清照的心境已经发展到了至极的地步,再紧缩一分心弦就该崩断了;而就诗的创作来说,也到了生发至极的地步,再增加一分就不能进行诗的创造了。也许是这位女作家在至极的顶点仍在不能自已地向上“寻寻觅觅”,走向了她虽不甘愿但又不能避免的生命与诗的双重绝境。《声声慢》应被视为李清照的绝命诗篇。
白马湖之冬。推荐。爱诗词网。夏丏尊《白马湖之冬》原文《白马湖之冬》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夏丏尊先生的名篇。文中所写的白马湖,在浙江上虞县境内,是著名的春晖中学的所在地。1922年教育家经亨颐在白马湖畔创建了这所学校,并以“与时俱进”为校训,吸引了不少文化名人前来执教,夏丏尊、朱自清因此成为同事,蔡元培、俞平伯、叶圣陶等也先后应邀在此讲学或考察指导,使得这所位于乡村的中学竟获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而白马湖也益发成了一块风水宝地。正如俞平伯所描述的:“春晖校址殊佳,四山拥翠,曲水环之。村居绝少,只十数家。”夏丏尊的住处“平屋”与丰子恺的“小杨柳屋”便相依在春晖园外不远处。《白马湖之冬》则是夏丏尊迁居上海后,对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执教时的深情回顾。作者写白马湖的冬天,着眼于一个“风”字,因为在作者看来,“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有重要的因素”;再者,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于是作者主要抓住白马湖的风来写冬天。首先是那里的风多,“差不多日日有的”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那是日夜狂吼,一般要到数天才止。其后,作者又着眼于白马湖的风之大:“呼呼作响,好像虎吼”,除了用这种表示声音的词语生动地表现风的强劲外,作者又通过人的感受、反应,传神地写出风的刺骨、凛冽,“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因而全家人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这些描写使无形的风,有了形象,有了声势,白马湖冬天的特征也就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此外,作者还运用烘托的手法,写白马湖的人烟稀少,山脚下只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又写山野荒凉,“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这便使得严冬里的景物更是苍茫,“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暗,湖波泛深蓝色。”作者描绘并渲染了白马湖的整体环境和氛围,更烘托出当时当地“风”的凄厉与强劲,从而使白马湖之冬的意味更浓了。关于这一切,作者又写得如叙家常,娓娓道来,朴实无华而又极为醇厚。作者匠心独运,偏偏选择一年之中最萧索乏味,甚至有点凄厉可怕的白马湖的冬天来写景抒情,不仅角度新奇,并且作者又在其中领略和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情趣。虽然白马湖一到冬天,“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而且它无孔不入,即便“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它也会从椽缝中钻入。然而作者却在“松涛如吼,霜月当窗”时,“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有时“独自拨划着炉灰”,领悟到一种特别的情调,即作者所说的“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并且觉得自己犹如山水画中的人物,不由把读者带入类似“独钓寒江雪”的一种诗的境界,引人作种种幽妙的遐想。同时,又显示出作者在貌似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中感悟到人生的情味与意趣,难怪作者在移居上海后,仍在回味白马湖之冬的荒野与朔风,咀嚼那种萧瑟和寂寞,留恋其中的美感及诗意,把他对白马湖的怀念之情表现得十分真切而朴实,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处事泰然、平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论雅俗共赏。推荐。爱诗词网。论雅俗共赏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要家里能够勉强供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去参加那些公开的考试,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个绅士。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尘;不但不觉其寒尘,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中唐的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安史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着述体了。到了宋朝,道学家讲学,更广泛的留下了许多语录;他们用语录,也还是为了求真与化俗,还是为了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禅家认为第一义是不可说的。语言文字都不能表达那无限的可能,所以是虚妄的。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文字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道学主要的是中国的正统的思想,道学家用了语录做工具,大大的增强了这种新的文体的地位,语录就成为一种传统了。比语录体稍稍晚些,还出现了一种宋朝叫做“笔记”的东西。这种作品记述有趣味的杂事,范围很宽,一方面发表作者自己的意见,所谓议论,也就是批评,这些批评往往也很有趣味。作者写这种书,只当做对客闲谈,并非一本正经,虽然以文言为主,可是很接近说话。这也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可以当做“谈助”,增加趣味。宋朝的笔记最发达,当时盛行,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目录家将这种笔记归在“小说”项下,近代书店汇印这些笔记,更直题为“笔记小说”;中国古代所谓“小说”,原是指记述杂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那里我们得特别提到唐朝的“传奇”。“传奇”据说可以见出作者的“史才、诗笔、议论”,是唐朝士子在投考进士以前用来送给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绍自己,求他们给自己宣传的。其中不外乎灵怪、艳情、剑侠三类故事,显然是以供给“谈助”,引起趣味为主。无论照传统的意念,或现代的意念,这些“传奇”无疑的是小说,一方面也和笔记的写作态度有相类之处。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他们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做“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好易”的一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余”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平话和章回小说,传统里本来没有,雅化没有合式的榜样,进行就不易。《三国演义》虽然用了文言,却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文言,后来的《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就都用白话了。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欲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在传统里没有地位或只有低地位的作品,只算是玩艺儿;然而这些才接近民众,接近民众却还能教“雅俗共赏”,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的。单就玩艺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着。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1947年10月26日作。原载1947年11月18日《观察》第3卷第11期)------------------------------------------【导读】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我们知道下里巴人不是乡巴佬,是传唱广泛的通俗歌曲;阳春白雪不是春雪,是曲高和寡的高雅歌曲。雅和俗之间既然差别大,那么我们挂在嘴边“雅俗共赏”,就值得去论辩一番了。作者说:“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话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共赏的人,雅人和俗人怎么会凑在一起?二是共赏的文,这应该是怎样的文?我国古代有很强的贵贱、士庶观念,前者重血统,后者重门第,同席都不可能,更别说“共”赏了。他从历史中找到了唐朝安史之乱这个特殊时期,认为门第的垮台、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宋朝印刷术的发达,加速了社会等级的流通,进入上层的士人的部分民间生活方式和态度,被接受并影响了原来上层者的趣味,雅俗在一起就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了。共赏的文呢?我国古代书面语和口语区别很大,前者庄重典雅,后者通俗易懂。要雅俗共赏,书面语必须和口语互相靠近。作者认为唐时的宗教如佛教禅宗、道教为争取群众而“化俗”是融合的开始,化俗的方式是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宋人的“笔记小说”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口语化的趋向影响了古文和诗,它们“自然而然”地趋向了“雅俗共赏”。此后的词、曲、杂剧、戏文等,原本诞生于民间,走的是“雅化”或文人化的道路,也是趋向了“雅俗共赏”。还需要辨明雅和俗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关系不清楚,对“雅俗共赏”的理解还是模糊的。作者提出,“雅俗共赏”以雅为主,要化俗为雅、俗不伤雅,这是雅俗双方互相学习、迁就的过程。雅化是文学的传统,雅化越深,地位越高,反之亦然;但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而这“共赏”者,以俗人为主。那么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既要努力提高作品的文学地位,又要尽可能地扩大“共赏”者的范围,就意味着雅俗的融合应该有能被双方欣赏品味所接受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人之常情:作品应该表达出一般人通有的感情。作者在文中梳理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特征,目的是为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指明方向:既要注重雅化——追求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也要重视化俗——文字通俗易懂,符合时代精神和群众的审美需求。
【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旧业已随征战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