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处】唐·王维《观猎》【意思】荒草枯萎,猎鹰的眼睛更显得锐利;积雪化尽,马跑起来格外轻捷。疾:锐利。【鉴赏1】猎鹰的双眼因为草色的枯黄而显得更加锐利,骏马的四蹄由于积雪的消融而变得分外轻巧。诗句描写的是初春行猎的经过,“草枯”“雪尽”是初春景致的具体描摹,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字,就简洁而形象地写出了郊外新草未生、冰雪已消的初春景色。“鹰眼疾”写发现猎物之快,“马蹄轻”紧承上句,写追赶猎物之疾,而这整个行猎的过程正是由于“草枯”和“雪尽”的绝无障碍才得以轻松完成。两句诗逻辑紧密,句间结构紧凑,不写猎获结果而读者早已了然于心。词句细致严谨,含蓄自然。【鉴赏2】鹰:是指猎鹰。平原上的野草都已干枯萎缩,猎鹰追猎物时,眼光特别的锐利;高山上的积雪已完全溶化,马儿奔跑起来格外的轻快。原诗是描写狩猎归来时胜利快乐的心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是描写狩猎时,驰骋追逐的场面。【鉴赏3】野草枯败,积雪已消,猎鹰益见敏锐,马蹄更加轻快。“疾”、“轻”二字的巧用,将猎物发现之快,猎骑跟踪追击之迅速,隐含句中,给人以寻味的余地。两句对仗精妙,初看似各表一意,实则前后一脉相承,浑然一体,堪称千古绝句!【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冬季草木干枯,积雪融尽的景色或形容其时打猎、追逐等情形。[例]“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当第二天一早我跟一群小伙子和顽童,在山林中忘情地追逐兔子、野羊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回到了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童年,美妙的生活又向我绽开了她质朴的笑颜。(毛锜《街头雪花纷纷飞》)【全诗】《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释】①角弓:用兽角制成的硬弓。②渭城:秦咸阳故城。③鹰:猎鹰。疾:快。④新丰市:今陕西省新丰县,在长安北。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兵处,在长安西。这里用细柳营代指将军驻地。⑤雕:鸷鸟名。【鉴赏】王维《观猎》诗,乃五律杰作。首联“风劲角弓鸣”句,如饥鹰独出,气势逼人。风叫弓鸣,以声夺人,在虎虎生风的氛围中将军昂然出场。“将军猎渭城”乃点题之句,承前启后。中二联写射猎,诗人以精心雕琢的字眼,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射猎场面,通过“草”、“鹰”、“雪”、“马”的状态反衬将军射猎的紧张、凌厉气势、场景,猎者形象也显得英姿勃发。颈联写猎后还归,渲染大队人马驰骋迅猛的奔腾之势。诗既到此,似意已完结,无法深入。常人到此地步,定有束手无策之窘。但诗人却能宕开一笔,绝处求生,别出心裁地以写景作结。“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紧张的狩猎活动结束了,射猎者才有闲暇,踌躇满志地“回看”。“千里暮云平”句也衬出射猎者从容愉悦的心境。首尾照应,从“风劲角弓鸣”的崚嶒之势到“千里暮云平”的舒缓平静,一张一弛,猛宽相济。特别是尾联创造出空灵幽远之境,令人回味无穷。加上中间二联衔接自如,四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实得五律章法之妙。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律诗是不易作好的。在遵守规律的同时,四联还要围绕主题,一唱三叹,反复咏颂,极尽其意。经历代诗人积累经验,四联不外乎有以下讲究:首联一般起高调,以声夺人,如猛虎下山或如江河大海,有吞纳百川之势;立意上一般有点题或概括主题的功用,为下联铺陈展开开方便之门,如张九龄五律《望月怀远》,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明月”,意象宏大,以浓墨泼写,气度恢弘,同时又与题中“望”、“月”、“怀”、“远”四字紧扣,毫无赘笔,对景抒情之势已是必然。律诗颔联、颈联一般是对首联的叙事状物、写景抒情的自然延伸。二者呈平行关系,在意义上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而论之。如王维《观猎》中二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写“将军猎渭城”的整个过程。再如《望月怀远》中二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写情人相思的具体状态。这两联是对主题的深化拓展,它们包融的诗歌内容量是较大的,可以说诗歌主题重心即在中二联,在表现方法上一般明白、清晰地陈述,较少作隐晦之语。尾联是对前三联的总收。结尾难于起首,起首不当。毕竟有后三联为其修补、矫正乃至于提高。而尾联独当一面,对于律诗作得成败与否意义重大。所谓“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尾联有拦洪坝的作用,必须截住上三联汹涌的诗意,故尾联往往以强健的点睛之笔作结。然尾联又不能将上面的诗意“洪流”截得滴水不漏,否则,诗意顿尽,兴味索然,故尾联这座“大坝”要留有余地,让小股诗意如汩汩细流,垂之不尽。所谓诗歌“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尾联才能体现出来。尾联构造立意、遣词造句往往能表现出诗人匠心所在。“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以此作《望月怀远》诗的尾联,十分独到、成功。此联正是上联相思之结果,至此“怀远”过程便告完结。既不能以虚无缥缈的月光赠于相思之人,唯有徒然还归房中,期望梦中相会。然怀人相思本就是长夜难眠所致,故怀人能否成梦,便是一问;即便成梦,是否亦有“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之叹,又是一问。那种欲思不能、欲说还休的无奈、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所谓“意尽诗不尽”,“结局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便在于此。当然,一首律诗作得好,首、颔、颈、尾四联是个整体,必须合起来品味才能知道它的妙处。大致说来,就主题传达而言,四联呈“总——分——分——总”的首尾回环连带的趋向;就诗歌格调而言,四联表现出“高——低——低——高”的势头。应该说,内容与形式契合得还是很谨严、自然的。当然,诗歌评论不能制造几个简单公式来进行,这种总结不过是为了便于理解、阐发而已,而且这种概括也并不意谓着适用于一切律诗。一首律诗,不管表面看来如何表现得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其内在血脉——诗意的传达必须是自然贯通的。这就要求诗歌一气呵成,要求诗人既要“戴着镣铐”又能“跳舞”,在严格形式束缚下仍能驾轻就熟,游刃而余,达到浑然不知羁绊之累的境地。【点评】“章法整密”,对于律诗来说尤为重要。此种手法要求律诗四联在内容上要完整充实,结构上上下要严谨整密,律诗有严格形式要求,要做到在规范中游刃有余,确非易事。章法本是指诗歌组织结构,但诗话作者很明显未限于此。章法整密不仅指四联形式上的排列组合及句法的对仗要求,还包括诗歌主题思想对四联句意的前后系连,以传达完整的内容。一般而言,诗歌创作讲究意象的跳跃变动、语言的锤炼组合、想象的奇特丰富,所以诗歌大多在结构上较为松动,过渡较为突兀。但律诗创作稍异于一般诗歌,倒有些像作文,颇讲究内容的系统完整、结构的严谨细致。往往表现相对稳定的时空内容,前后诗句转换有一定逻辑性,如同行云流水,悄然无痕。
草枯鹰眼疾。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处】唐·王维《观猎》【意思】荒草枯萎,猎鹰的眼睛更显得锐利;积雪化尽,马跑起来格外轻捷。疾:锐利。【鉴赏1】猎鹰的双眼因为草色的枯黄而显得更加锐利,骏马的四蹄由于积雪的消融而变得分外轻巧。诗句描写的是初春行猎的经过,“草枯”“雪尽”是初春景致的具体描摹,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字,就简洁而形象地写出了郊外新草未生、冰雪已消的初春景色。“鹰眼疾”写发现猎物之快,“马蹄轻”紧承上句,写追赶猎物之疾,而这整个行猎的过程正是由于“草枯”和“雪尽”的绝无障碍才得以轻松完成。两句诗逻辑紧密,句间结构紧凑,不写猎获结果而读者早已了然于心。词句细致严谨,含蓄自然。【鉴赏2】鹰:是指猎鹰。平原上的野草都已干枯萎缩,猎鹰追猎物时,眼光特别的锐利;高山上的积雪已完全溶化,马儿奔跑起来格外的轻快。原诗是描写狩猎归来时胜利快乐的心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是描写狩猎时,驰骋追逐的场面。【鉴赏3】野草枯败,积雪已消,猎鹰益见敏锐,马蹄更加轻快。“疾”、“轻”二字的巧用,将猎物发现之快,猎骑跟踪追击之迅速,隐含句中,给人以寻味的余地。两句对仗精妙,初看似各表一意,实则前后一脉相承,浑然一体,堪称千古绝句!【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冬季草木干枯,积雪融尽的景色或形容其时打猎、追逐等情形。[例]“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当第二天一早我跟一群小伙子和顽童,在山林中忘情地追逐兔子、野羊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回到了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童年,美妙的生活又向我绽开了她质朴的笑颜。(毛锜《街头雪花纷纷飞》)【全诗】《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释】①角弓:用兽角制成的硬弓。②渭城:秦咸阳故城。③鹰:猎鹰。疾:快。④新丰市:今陕西省新丰县,在长安北。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兵处,在长安西。这里用细柳营代指将军驻地。⑤雕:鸷鸟名。【鉴赏】王维《观猎》诗,乃五律杰作。首联“风劲角弓鸣”句,如饥鹰独出,气势逼人。风叫弓鸣,以声夺人,在虎虎生风的氛围中将军昂然出场。“将军猎渭城”乃点题之句,承前启后。中二联写射猎,诗人以精心雕琢的字眼,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射猎场面,通过“草”、“鹰”、“雪”、“马”的状态反衬将军射猎的紧张、凌厉气势、场景,猎者形象也显得英姿勃发。颈联写猎后还归,渲染大队人马驰骋迅猛的奔腾之势。诗既到此,似意已完结,无法深入。常人到此地步,定有束手无策之窘。但诗人却能宕开一笔,绝处求生,别出心裁地以写景作结。“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紧张的狩猎活动结束了,射猎者才有闲暇,踌躇满志地“回看”。“千里暮云平”句也衬出射猎者从容愉悦的心境。首尾照应,从“风劲角弓鸣”的崚嶒之势到“千里暮云平”的舒缓平静,一张一弛,猛宽相济。特别是尾联创造出空灵幽远之境,令人回味无穷。加上中间二联衔接自如,四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实得五律章法之妙。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律诗是不易作好的。在遵守规律的同时,四联还要围绕主题,一唱三叹,反复咏颂,极尽其意。经历代诗人积累经验,四联不外乎有以下讲究:首联一般起高调,以声夺人,如猛虎下山或如江河大海,有吞纳百川之势;立意上一般有点题或概括主题的功用,为下联铺陈展开开方便之门,如张九龄五律《望月怀远》,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明月”,意象宏大,以浓墨泼写,气度恢弘,同时又与题中“望”、“月”、“怀”、“远”四字紧扣,毫无赘笔,对景抒情之势已是必然。律诗颔联、颈联一般是对首联的叙事状物、写景抒情的自然延伸。二者呈平行关系,在意义上联系十分紧密,不可分而论之。如王维《观猎》中二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写“将军猎渭城”的整个过程。再如《望月怀远》中二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写情人相思的具体状态。这两联是对主题的深化拓展,它们包融的诗歌内容量是较大的,可以说诗歌主题重心即在中二联,在表现方法上一般明白、清晰地陈述,较少作隐晦之语。尾联是对前三联的总收。结尾难于起首,起首不当。毕竟有后三联为其修补、矫正乃至于提高。而尾联独当一面,对于律诗作得成败与否意义重大。所谓“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尾联有拦洪坝的作用,必须截住上三联汹涌的诗意,故尾联往往以强健的点睛之笔作结。然尾联又不能将上面的诗意“洪流”截得滴水不漏,否则,诗意顿尽,兴味索然,故尾联这座“大坝”要留有余地,让小股诗意如汩汩细流,垂之不尽。所谓诗歌“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尾联才能体现出来。尾联构造立意、遣词造句往往能表现出诗人匠心所在。“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以此作《望月怀远》诗的尾联,十分独到、成功。此联正是上联相思之结果,至此“怀远”过程便告完结。既不能以虚无缥缈的月光赠于相思之人,唯有徒然还归房中,期望梦中相会。然怀人相思本就是长夜难眠所致,故怀人能否成梦,便是一问;即便成梦,是否亦有“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之叹,又是一问。那种欲思不能、欲说还休的无奈、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所谓“意尽诗不尽”,“结局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便在于此。当然,一首律诗作得好,首、颔、颈、尾四联是个整体,必须合起来品味才能知道它的妙处。大致说来,就主题传达而言,四联呈“总——分——分——总”的首尾回环连带的趋向;就诗歌格调而言,四联表现出“高——低——低——高”的势头。应该说,内容与形式契合得还是很谨严、自然的。当然,诗歌评论不能制造几个简单公式来进行,这种总结不过是为了便于理解、阐发而已,而且这种概括也并不意谓着适用于一切律诗。一首律诗,不管表面看来如何表现得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其内在血脉——诗意的传达必须是自然贯通的。这就要求诗歌一气呵成,要求诗人既要“戴着镣铐”又能“跳舞”,在严格形式束缚下仍能驾轻就熟,游刃而余,达到浑然不知羁绊之累的境地。【点评】“章法整密”,对于律诗来说尤为重要。此种手法要求律诗四联在内容上要完整充实,结构上上下要严谨整密,律诗有严格形式要求,要做到在规范中游刃有余,确非易事。章法本是指诗歌组织结构,但诗话作者很明显未限于此。章法整密不仅指四联形式上的排列组合及句法的对仗要求,还包括诗歌主题思想对四联句意的前后系连,以传达完整的内容。一般而言,诗歌创作讲究意象的跳跃变动、语言的锤炼组合、想象的奇特丰富,所以诗歌大多在结构上较为松动,过渡较为突兀。但律诗创作稍异于一般诗歌,倒有些像作文,颇讲究内容的系统完整、结构的严谨细致。往往表现相对稳定的时空内容,前后诗句转换有一定逻辑性,如同行云流水,悄然无痕。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墓园挽歌。推荐。爱诗词网。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一片肃穆的寂静盖遍了尘寰,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只听见常春藤披裹的塔顶底下一只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怪人家无端走近它秘密的住家,搅扰它这个悠久而僻静的领土。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子里吐出的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使山鸣谷应的猎号再不能唤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在他们,熊熊的炉火不再会燃烧,忙碌的管家妇不再会赶她的夜活;孩子们不再会“牙牙”的报父亲来到,为一个亲吻爬到他膝上去争夺。往常是:他们一开镰就所向披靡,顽梗的泥板让他们犁出了垄沟;他们多么欢欣的赶牲口下地!他们一猛砍,树木就一棵棵低头!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运命;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予的好处,前头都等待着不可避免的时刻: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骄傲人,你也不要怪这些人不行,怀念没有给这些坟建立纪念堂,没有让悠长的廊道、雕花的拱顶洋溢着洪亮的赞美歌,进行颂扬。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难道能恢复断气,促使还魂?荣誉的声音能激发沉默的死灰?谄媚能叫死神听软了耳根?也许这一块地方,尽管荒芜,就埋着曾经充满过灵焰的一颗心;一双手,本可以执掌到帝国的王笏或者出神入化的拨响了七弦琴。可是知识从不曾对他们展开它世代积累而琳琅满目的书卷;贫寒压制了他们高贵的襟怀,冻结了他们从灵府涌出的流泉。世界上多少晶莹皎洁的珠宝埋在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芳香白白的散发给荒凉的空气。……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他们有清醒的愿望,从不学糊涂,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正路。……至于你,你关心这些陈死人,用这些诗句讲他们质朴的故事,假如在幽思的引领下,偶然有缘分,一位同道来问起你的身世——也许会有白头的乡下人对他说,“我们常常看见他,天还刚亮,就用匆忙的脚步把露水碰落,上那边高处的草地去会晤朝阳;“那边有一棵婆娑的山毛榉老树,树底上隆起的老根盘错在一起,他常常在那里懒躺过一个中午,悉心看旁边一道涓涓的小溪。“他转悠到林边,有时候笑里带嘲,念念有词,发他的奇谈怪议,有时候垂头丧气,像无依无靠,像忧心忡忡或者像情场失意。“有一天早上,在他惯去的山头,灌木丛、他那棵爱树下,我不见他出现;第二天早上,尽管我走下溪流,上草地,穿过树林,他还是不见。“第三天我们见到了送葬的行列,唱着挽歌,抬着他向坟场走去——请上前看那丛老荆棘底下的碑碣,(你是识字的)请念念这些诗句”:墓铭 这里边,高枕地膝,是一位青年,生平从不曾受知于富贵和名声;知识可没有轻视他生身的微贱,清愁把他标出来认作宠幸。他生性真挚,最乐于慷慨施惠,上苍也给了他同样慷慨的报酬: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从上苍全得了所求,一位朋友。别再想法子表彰他的功绩,也别再把他的弱点翻出了暗窖(它们同样在颤抖的希望①中休息),那就是他的天父和上帝的怀抱。(卞之琳译)注释:①“颤抖的希望”,是因为基督教义认为世界末日即最后审判日,届时死人都得从坟墓里起来接受审判。【赏析】托马斯·格雷是英国18世纪重要的“墓园派”诗人。格雷写诗,量少却质精。他最优秀的诗篇,往往表现出重沉思而不是行动、重个人冥想而不是大众狂欢的特征,语言优雅而较少雕琢,流畅却不显得松散,明晰却充满韵味。《墓园挽歌》正是这样一首诗歌。这首挽歌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哀悼他在伊顿公学时的好友理查德·威斯特。虽然中学毕业以后,格雷上了剑桥大学,威斯特去了牛津大学,两人并没有因此断了联系,而是书信往来不断。1642年,威斯特不幸去世,格雷备受打击,准备撰写挽歌,寄托哀思。这一写,便历经多年,直到1650年才完稿。纵观全诗,其内容明显超越了对具体个人的哀思,而是通过乡村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和虚荣的蔑视。诗歌语言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感伤情怀,与当时英国社会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情感体验相呼应,体现了一代人的情绪。19世纪的作家斯温伯恩曾说,以悼亡诗而论,格雷的这首诗歌在今后的世世代代里将永远无可置疑地占据鳌头,就连对格雷存有偏见的约翰逊,也对该诗赞不绝口。可以说,《墓园挽歌》是英语诗歌中最有吸引力又最耐读的名篇之一。在诗歌开头三节,格雷首先进行设景:黄昏时分,牧人赶着牛群徐徐入村,农民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诗人孑然立于墓地。在这种“苍茫”、“肃穆”的背景之下,晚钟深沉而有力地回荡着、远处的铃声“昏沉”作响、不知名的甲虫“嗡嗡”地飞来飞去、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此情此景,此声此音,无不让人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尤其是第一句“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格雷巧妙地把夜的降临比作白天的死亡,点出了他在墓园冥思的下文。在紧接其后的四节诗歌里,格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描写墓园中沉睡着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粗鄙”、清贫,却也过着田园式的纯朴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而如今,“香气四溢的晨风”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子里吐出”的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以及“使山鸣谷应的猎号”都不能把他们从“荒堆”和“洞窟”里唤醒。他们长眠于此,默默无语。在随后四节诗歌里,格雷提出了死亡面前贫富均等的思想。权贵们虽然生前显赫,但“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权力和财富并不能改变死神的意志。即使他们还要用“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夸耀自己的身份,也不可能带来丝毫的意义,因为这些身外的装饰并不能令他们“恢复断气,促使还魂”。死亡是众生同赴的归属,在死亡面前,权贵们不再有傲慢的资本,他们与那些生时勤俭朴实、死后墓地简陋的劳苦大众一起接受生命终止的宿命。在对权贵和虚荣进行谴责和嘲讽之后,格雷把同情的笔锋转向默默无闻的农民。他们没有投生到条件良好的家庭,被“贫寒”剥夺了学习和造就的机会,因而无法发挥才能、施展抱负。或许,正是在这些“粗鄙”的农民当中,有不亚于弥尔顿的诗歌天才,有强过汉普敦和克伦威尔的领袖人物,但现实的境况却压制了他们走向“光荣的道路”的可能。他们好似深埋在海底的“晶莹皎洁的珠宝”,或者在荒野上独自“吐艳”的花朵,遭命运无情地埋没。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相当不幸。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不幸,帮助他们“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坚持了不声不响正路”。他们没有“雄心”、“豪华”、“荣誉”、“谄媚”和“知识”,他们在“贫寒”中保留了自己的纯真本性。正所谓无权也无罪,地位低下,未尝不是一种福佑。在最后九节诗歌里,格雷对自己死后的情景展开了联想。有朝一日,偶然的缘分也许会将一位同样对往者心存感念的“幽思”之人引领到他的墓前。这位有心人可能会对他产生兴趣,向路过的“白头的乡下人”打听他的生平。于是,我们通过“白头的乡下人”的描述,看到了格雷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曾踏着“露水”去“会晤朝阳”,曾在午后“懒躺”在一棵“老根盘错”的山毛榉树下,也曾“转悠到林边”排遣自己的情感。他就像接下来的墓铭中概括的一样,远离尘世虚荣,“生性真挚”,“乐于慷慨施惠”,最后投入“天父和上帝的怀抱”。其中,“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从上苍全得了所求,一位朋友”,刚好映衬了格雷感伤的情怀,以及与威斯特之间的友谊。全诗一共三十二节,每节由四行五音步抑扬格的诗句组成,押abab式的交韵,结构匀称,节奏齐整,韵脚严格,表现出古典主义的文雅气质。诗歌中不时出现的“雄心”、“豪华”、“荣誉”、“知识”之类的人格化抽象名词,也体现了古典主义作家们力图将具体事物扩展为普遍品质、表达“永恒真理”的用意。但在古典主义艺术的外衣之下,《墓园挽歌》传达的却是浪漫主义的情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代纷乱状态的厌恶、对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正是从《墓园挽歌》开始,英国诗歌才逐渐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理性的优势地位被感情或感受所取代。(蔡海燕)
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匪徒颂。推荐。爱诗词网。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推荐。爱诗词网。始为布衣时,贫无行[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3],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4]。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5],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6],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7],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8]。”于是信孰视之[9],俯出下,蒲伏[10]。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段意】写韩信早年穷困潦倒的三件事。一是从人寄食,在南昌亭长家住久,为亭长妻所厌,怒而离去。二是在城下垂钓,得漂母分食,方免饥馁。三是被淮阴屠中少年欺侮,从其胯下爬过,为市人讥笑。字数:378注释[1]淮阴:秦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清江东南。[2]行(xing):德行,善行。全句谓韩信贫穷,又没有好德行,故下句说不得推选为吏。可知自战国以来,即有乡里推选有德行者为吏之法。[3]治生商贾(gu):倒装句,即以商贾之道治生。商贾:商人的统称。[4]蓐(ru)食:在床上吃饭。蓐:草垫子。[5]母:古代对年长妇女的尊称。漂:漂洗。[6]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也用作对青年人的尊称,相当于叫“公子”。[7]若:你。[8]袴:通“胯”。[9]孰:通“熟”。[10]蒲伏:同“匍匐”,俯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