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一再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大业,继而又扶持刘禅度过危机,献出了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鉴赏1】刘备知人善任,三次到草庐中拜访诸葛亮,为的是天下大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是辅佐先主刘备开创帝业,刘备死后又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表现出一个老臣对国家的忠心。诗歌前句引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以刘备三请诸葛亮,突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强调的是孔明之才;后句则表现诸葛亮对君王的忠贞,表现的是孔明之德。诗歌以两句话分别从才能与品格两方面赞美诸葛亮,表现出对诸葛亮的崇拜与敬仰之情。后世多用此句表现臣子对帝王的忠心耿耿。【鉴赏2】三顾:诸葛亮初隐居隆中,刘备三次拜访,恳求其出山相助。天下计:天下大计。指《隆中对》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巴蜀的策略。两朝开济:佐先主刘备开创基业,辅后主刘禅济美守成。句意:刘备曾不厌其烦地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访求治国平天下的大计;诸葛亮佐刘备开创蜀汉基业,辅后主刘禅济美守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尽了老臣的一片忠心。清金圣叹《杜诗解》卷二:“天下妙计,在混一,不可偏安。丞相受眷于先,并效忠于后,虽不能混一天下,成开济之功,然老臣之计老臣之心则如是也。”《唐宋诗举要》卷五引清吴汝纶曰:“提笔赞叹。”【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蜀相: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有“武乡侯”的封号。三顾: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曾三次前往。两朝:诸葛亮辅佐了刘备和刘禅两朝。开济:开创匡济。出师未捷:指诸葛亮讨伐魏国时死在军中。对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和命运评价甚高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诗句“三顾”一联高度概括,成为名句。且立片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开创基业,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辅佐刘禅,使后方安定。他多次出师北伐,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赞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寓居成都的诗人探访了南郊的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的作品。首联写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地点,而急于探访的崇敬心情已包含其中。颔联两句写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只有黄鹂隔叶而鸣叫,空有悦耳之音,环境冷落,诸葛亮似乎已被后人遗忘了,历史竟是这样无情。看似写景之句,却含有无限深情。“三顾”一句是指当年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请他。“频烦”是多次地烦劳的意思(还有人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打天下的谋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的“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治理国家;“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两句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饱含了诗人的崇敬之情。崇敬之下也正好透露了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观。诗人不止一次地歌咏诸葛亮,这正是以他为榜样的结果。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武侯;亦如镕金浑化”,正是切中了两句的高度概括和情感深厚的特点。成都武侯祠中至今还挂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名联,事实上就是这两句诗的意义移用。尾联既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敬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更表达了古往今来一切人的共同情感。它以遗憾悲伤的基调来表达就更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一再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大业,继而又扶持刘禅度过危机,献出了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鉴赏1】刘备知人善任,三次到草庐中拜访诸葛亮,为的是天下大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是辅佐先主刘备开创帝业,刘备死后又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表现出一个老臣对国家的忠心。诗歌前句引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以刘备三请诸葛亮,突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强调的是孔明之才;后句则表现诸葛亮对君王的忠贞,表现的是孔明之德。诗歌以两句话分别从才能与品格两方面赞美诸葛亮,表现出对诸葛亮的崇拜与敬仰之情。后世多用此句表现臣子对帝王的忠心耿耿。【鉴赏2】三顾:诸葛亮初隐居隆中,刘备三次拜访,恳求其出山相助。天下计:天下大计。指《隆中对》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巴蜀的策略。两朝开济:佐先主刘备开创基业,辅后主刘禅济美守成。句意:刘备曾不厌其烦地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访求治国平天下的大计;诸葛亮佐刘备开创蜀汉基业,辅后主刘禅济美守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尽了老臣的一片忠心。清金圣叹《杜诗解》卷二:“天下妙计,在混一,不可偏安。丞相受眷于先,并效忠于后,虽不能混一天下,成开济之功,然老臣之计老臣之心则如是也。”《唐宋诗举要》卷五引清吴汝纶曰:“提笔赞叹。”【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蜀相: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有“武乡侯”的封号。三顾: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曾三次前往。两朝:诸葛亮辅佐了刘备和刘禅两朝。开济:开创匡济。出师未捷:指诸葛亮讨伐魏国时死在军中。对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和命运评价甚高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诗句“三顾”一联高度概括,成为名句。且立片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开创基业,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辅佐刘禅,使后方安定。他多次出师北伐,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赞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寓居成都的诗人探访了南郊的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的作品。首联写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地点,而急于探访的崇敬心情已包含其中。颔联两句写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只有黄鹂隔叶而鸣叫,空有悦耳之音,环境冷落,诸葛亮似乎已被后人遗忘了,历史竟是这样无情。看似写景之句,却含有无限深情。“三顾”一句是指当年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请他。“频烦”是多次地烦劳的意思(还有人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打天下的谋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的“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治理国家;“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两句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饱含了诗人的崇敬之情。崇敬之下也正好透露了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观。诗人不止一次地歌咏诸葛亮,这正是以他为榜样的结果。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武侯;亦如镕金浑化”,正是切中了两句的高度概括和情感深厚的特点。成都武侯祠中至今还挂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名联,事实上就是这两句诗的意义移用。尾联既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敬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更表达了古往今来一切人的共同情感。它以遗憾悲伤的基调来表达就更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王睿楼船下益州。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名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金陵:即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留诗赠别。②金陵子弟:指金陵的年轻人。尽觞(shang):干杯。【鉴赏导示】这是李白在漫游中的某个春天离开金陵时赠给年轻友人之作。诗人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二句即景生情,就地取才,构思巧妙,比喻生动,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向来耐人寻味的名句。【鉴赏】这首送别诗,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交朋接友的风采,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热情纯真的友谊。开头两句首先用写意的笔法勾勒了花香四溢、热情款待的宴别场景:风吹柳絮,满店飘香;美女捧着酿造的新酒,连声呼唤客人品尝。这里虽然并未点出送别的青年朋友,但东道主对诗人的热爱和敬重,却通过这盛情的款待场面,作了侧面烘托。诗人也深受感动。柳花本无香可言,诗人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三、四句,点出饯别的东道主“金陵子弟”,并写大家欢饮的活动。“来相送”的行动,道出金陵青年的主动、热情。“欲行”,要走的人,指诗人;“不行”,不走的人,指金陵子弟。“各尽觞”,各人都喝尽了杯中的酒。诗人用众人频频干杯与酒店的美女不停劝酒相呼应,写出了告别筵席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表现了青年朋友爽朗、豪放的性格。结尾二句,诗人即兴抒情,以绵绵不尽的江水比喻他和金陵子弟依依不舍的友情,使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写出了友情的深厚、悠远和永恒。设问之中,又有比较的句式,轻灵活泼,情趣横生,也能使人产生无限遐想。【鉴赏要点】[1]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即景生情,情从景出。[3]采用比喻、设问等手法描写。[4]语言清新,侧面烘托出色。
金陵子弟来相送。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金陵:即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留诗赠别。②金陵子弟:指金陵的年轻人。尽觞(shang):干杯。【鉴赏导示】这是李白在漫游中的某个春天离开金陵时赠给年轻友人之作。诗人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二句即景生情,就地取才,构思巧妙,比喻生动,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向来耐人寻味的名句。【鉴赏】这首送别诗,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交朋接友的风采,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热情纯真的友谊。开头两句首先用写意的笔法勾勒了花香四溢、热情款待的宴别场景:风吹柳絮,满店飘香;美女捧着酿造的新酒,连声呼唤客人品尝。这里虽然并未点出送别的青年朋友,但东道主对诗人的热爱和敬重,却通过这盛情的款待场面,作了侧面烘托。诗人也深受感动。柳花本无香可言,诗人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三、四句,点出饯别的东道主“金陵子弟”,并写大家欢饮的活动。“来相送”的行动,道出金陵青年的主动、热情。“欲行”,要走的人,指诗人;“不行”,不走的人,指金陵子弟。“各尽觞”,各人都喝尽了杯中的酒。诗人用众人频频干杯与酒店的美女不停劝酒相呼应,写出了告别筵席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表现了青年朋友爽朗、豪放的性格。结尾二句,诗人即兴抒情,以绵绵不尽的江水比喻他和金陵子弟依依不舍的友情,使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写出了友情的深厚、悠远和永恒。设问之中,又有比较的句式,轻灵活泼,情趣横生,也能使人产生无限遐想。【鉴赏要点】[1]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即景生情,情从景出。[3]采用比喻、设问等手法描写。[4]语言清新,侧面烘托出色。
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匪徒颂。推荐。爱诗词网。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回答 北岛。推荐。爱诗词网。《北岛·回答》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此诗写于1976年4月,四人帮一手制造的天安门事件就发生在那一个时段。而十年动乱招致民怨沸腾,已即将走到尽头。显然,此诗狭义上锋芒直指“四人帮”制造的天安门事件,广义上是对十年浩劫的鞭笞。这是解读《回答》关键之所在。有了这把钥匙,一切似乎都迎刃而解了:《回答》是对那个时代滋生的残暴、肆虐、黑暗所作出的“回答”。起首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充满了哲理和义愤,俨然已成诗人北岛不朽的警句。在那个时代,卑鄙因卑鄙而通行无阻,高尚因高尚而屡屡罹难。所以才有了紧接的两句:“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全诗充满怀疑、愤怒。一连串的“为什么”:“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矛头直指那个人妖颠倒的岁月;一连串的“不相信”:不相信“天是蓝的”,不相信“雷的回声”,不相信“梦是假的”,不相信“死无报应”,锋芒直对那个是非混淆的年代。在怀疑和愤怒的背后,是诗的主人公“我”作为一个审判者的睿智,以及作为一个挑战者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诗人没有在对现实的怀疑和否定中陷入虚无,而是挺身而出,自觉承担起挑战者应尽的义务:“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我们透过诗行,窥见了挑战者高大的身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整首诗直抒胸臆、气势磅礴,但又并非平铺直叙,而是选择了多个有象征意味的物象来表达情绪,如过去了的“冰川纪”,对应的却是“到处都是冰凌”,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好望角”,对应的竟是“死海里千帆相竞”,这样的反差,增强了意象所蕴含的内容和力度,使诗变得犀利而又发人深省。末了,和首节遥相呼应,仍以天空作结。诗的开头所描述的“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的“镀金的天空”,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物换星移,光明终究要战胜黑暗,黎明终究要从黑夜的肩上升起。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诗的结尾再一次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建构意象的能力和才情,那天空闪闪的星斗在诗人审美直觉的观照下成了“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成了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文字记载历史,万古不灭;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良知永存。以此“回答”那个罪恶罄竹难书的十年浩劫,实在是意味深长、含茹不尽的。
唐睢不辱使命。推荐。爱诗词网。《战国策》秦王②使人谓安陵君③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④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⑤,以大易小,甚善;虽然⑥,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⑧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⑨,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⑩?”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11)五百里哉?”秦王怫然(12)怒,谓唐雎曰:“公(13)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14)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15),以头抢地尔(16)。”唐雎曰:“此庸夫(17)之怒也,非士(18)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19)也,彗星袭月(20);聂政之刺韩傀(21)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22)也,仓(23)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24)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25),长跪而谢之(26)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27)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注释】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唐雎(jū)不辱使命,意思是:唐雎没有辱没国君交给他出使秦国的任务。唐雎,也作“唐且”。②〔秦王〕赢(yíng)政,即秦始皇。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国是当时一个小国(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魏襄王时封其弟为安陵君。④〔易〕交换。⑤〔加惠〕赐予恩惠,给以好处。加,施。⑥〔虽然〕虽是这样。⑦〔说〕通“悦”,高兴。⑧〔错意〕置意,放在心上。错,通“措”。⑨〔请广于君〕请求给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⑩〔与〕通“欤”,表示询问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吗”。(11)〔直〕通“特”,仅,只。(12)〔怫(fú)然〕勃然大怒的样子。(13)〔公〕您。对人的客气称呼。(14)〔布衣〕普通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15)〔徒跣(xiǎn)〕光着脚。(16)〔尔〕这里同“耳”。相当于“而已”、“罢了”。(17)〔庸夫〕平庸无能的人。(18)〔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19)〔专诸之刺王僚〕专诸,春秋时代吴国人。王僚是吴国的国君。公子光想杀僚自立,就派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他。(20)〔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本是自然现象。这里把这些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是旧时代的迷信说法。(21)〔聂政之刺韩傀〕聂政,战国时代齐国人。韩傀(一名侠累)是韩国的国相,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派聂政把韩傀刺杀了。(22)〔要(yāo)离之刺庆忌〕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光杀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把他杀了。(23)〔仓〕通“苍”。(24)〔休祲(jìn)〕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25)〔色挠(náo)〕脸上显出沮丧的样子。挠,屈服。(26)〔长跪而谢之〕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耸身挺腰,身体看去比坐着长了一些,所以叫长跪。谢,即道歉的意思。之,指代唐雎。(27)〔谕〕通“喻”,明白,懂得。【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拿五百里的地方来换你们的安陵,安陵君你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赐给我恩惠,用大的地方来换小的地方,这种美意确是很好;虽然如此,但我是继承先王的封地,希望始终守着它,不敢拿去交换。”秦王很不高兴。为此,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到秦国去。秦王对唐雎说:“我拿五百里的地方,来换你们的安陵,可安陵君不答应我,这是为什么?再说,我秦国灭亡了韩国、魏国,而你安陵君能够凭着五十里地存在着,这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你们的主意呵。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而安陵君居然拒绝我,这不是瞧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封地,并守护着它,您纵使拿一千里地方他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有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听说过帝王发怒的情形么?”唐雎回答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帝王一发怒,就会倒下百万尸首,流血千里。”唐雎说:“大王听说过老百姓发怒的情形么?”秦王说:“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脱掉鞋子,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您这是说庸人发怒,不是说勇士发怒。你瞧,专诸刺杀王僚,彗星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一道白虹横贯太阳;要离刺杀庆忌,老鹰扑击在宫殿上。这三位先生,都是老百姓当中的勇士。他们心里的忿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吉凶的征兆,现在再加上我,将有四个人了。如果勇士真的发了怒,那么死的将会是两个人,流血只在五步之内,使天下的人都穿白戴孝,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着,他就拔了剑起立上前。秦王脸上显露出沮丧的样子,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请坐!何必闹到这个地步!我现在明白了: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只有五十里地的安陵国倒能够存在,就因为有了先生您啊!”字数:2306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23-226页.
民为贵。推荐。爱诗词网。《孟子》孟子曰:“民为贵②,社稷次之③,君为轻④。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⑤,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⑥,则变置⑦;牺牲既成⑧,粢盛既洁⑨,祭祀以时⑩,然而旱干水溢(11),则变置社稷。(12)”〔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尽心下》。体现了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②民,民众,百姓。贵,贵重,重要。③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时建立国家必置社稷神庙以祭祀崇奉。因此以社稷代表国家。之,指民众,百姓,即指代上句的民。④君,君王,君主。轻,轻微。⑤是故,因此,所以。丘民,民众。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曰:“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丘,众也。⑥危,危害,危及。⑦变置,更立,更换。变,更也。置,立也。⑧牺牲,用以祭祀的动物。既,已经。成,肥壮。牺牲以肥壮为贵,肥壮代表牺牲的长成。⑨粢盛,祭品。祭祀用的黍稷叫做粢,装在器皿中的食物叫做盛。洁,清洁,洁净。⑩以时,按照时令。(11)然而,然为代词,指上文;而,连词,表连接。然而,即使这样,但仍有的意思。旱干水溢,指水旱灾害。(12)“牺牲”五句意为,牺牲已经肥壮,祭品已经洁净,祭祀也不失时令,但仍有水旱灾害,就更换土神谷神。〔分析〕孟子早年曾游学齐、魏、滕等诸侯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也曾受到礼遇,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滕文公下》)的显赫时刻。但是由于孟子主张的是实行“王道”、提倡“仁政”,极力要求统治者以恻隐之心推恩爱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因此,这就与各强国诸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野心格格不入,他的学说也被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而终不被采纳。在《民为贵》一章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并且认为如果诸侯危害国家,社神、稷神接受了祭祀而仍使百姓遭受旱涝之灾,都可以变置改立,反映了孟子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这在当时无疑是大胆而进步的。但是,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并不是他把老百姓的地位看得比君王高。因为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行王道,施仁政”。他认为君王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努力使百姓生活安定,如果得到百姓的归随,好像水向下奔流,谁也不能阻挡(《梁惠王上》)。桀和纣丧失天下,正是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离娄上》)。假如君王能够推恩爱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统治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东西那样容易(《梁惠王上》)。所以,“民贵君轻”的实质还是为了维护君王的统治。他那“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和“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民为贵”也仅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一个“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不致饿死”的基本生活条件。故而我们在看到孟子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把民心看作得天下的重要因素所具有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他“民贵君轻”的历史局限性。孟子散文的风格特色是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读来使人感到一气呵成,淋漓痛快。本文同样也体现了这种风格,语言虽然简练,但表达意思很充分,有个性,有感情,有锋芒。〔评说〕朱熹《孟子集注》:“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李贽《四书评》:“劈头说来似太奇,细说来又甚正,只是有识故耳。”